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

合集下载

《望庐山瀑布》诗文鉴赏

《望庐山瀑布》诗文鉴赏

《望庐山瀑布》诗文鉴赏《望庐山瀑布》诗文鉴赏引导语:《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然而,第二首诗其流传之广远超第一首,这是为什么?它好在哪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望庐山瀑布》诗文鉴赏。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创作背景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

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

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诗文鉴赏一这首诗是七言绝句。

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

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

“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第一首诗说,“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李白《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翻译及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翻译及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前言】《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其二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都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其中第二首七言绝句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注释】⑴庐山:又名匡山,中国名山之一。

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

⑵香炉峰:庐山香炉峰有四。

此指南香炉峰。

因烟云聚散,如香炉之状,故名。

关于香炉峰的位置,各注本有多种说法。

⑶南见:一作“南望”。

⑷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⑸“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壑(hè):坑谷。

⑹“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此二句化用沈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掣曳写流电,奔飞似白虹”句意。

歘(xū):迅疾貌。

飞电:空中闪电。

一作“飞练”。

隐若:一作“宛若”。

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

⑺河汉:银河,又称天河。

一作“银河”。

⑻“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⑼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此指大自然。

⑽“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江月:一作“山月”。

⑾“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

⑿穹石:高大的石头。

⒀乐:爱好。

乐名山:一作“游名山”。

⒁益:更加。

闲:宽广的意思。

⒂无论:不必说。

漱:漱洗。

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

此指山中清泉。

⒃还得:但得。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1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翻译万丈湍飞的瀑布从山间落下,望去像是从遥远的天空降临。

奔腾直泻冲击着一片片杂树,喷洒溅落穿透了一层层浮云。

阳光照耀下如彩虹一样绚烂,天气清和时像风雨一样可闻。

灵异的山峰多具有秀丽景色,天空瀑布相融雾霭一片氤氲。

注释洪泉:指水丰势强的瀑布。

迢迢:形容瀑布之长。

紫氛:紫色的水气。

杂树:瀑布岩壁边杂乱的树木。

重云:层云。

虹霓:阳光射入窜的水珠,经过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

天清:天气清朗。

闻:听到。

灵山:指庐山。

秀色:壮美景色。

空:天空中的云。

氤氲:形容水气弥漫流动。

赏析第一句中“万丈洪泉落”,万丈有多高,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诗人要表达的正是心中那种不可确凿道出的对匡庐飞瀑雄奇险壮之气势的深深折服与崇爱之情。

水自地下往上涌出曰之为泉,诗人以泉喻瀑,言飞瀑如洪泉而落,仿佛是将泉跟倒置了过来,任其泉水喷涌而下、源源不绝,所述情状极为形象,令人啧啧生叹。

“迢迢半紫氛”一句状写的则是伴随着瀑布飞落而升腾起的缥缈水气。

李白七绝《望庐山瀑布水》开篇就说高峭挺拔的香炉峰在旭日红光的映照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如同幻境一般,张九龄所言的“紫氛”大抵就是这种“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神奇气象。

迢迢,写雾霭之高;半,写紫雾似将色瀑截断。

高高漂浮的水雾尚且只在瀑布半腰,那么洪泉万丈的源头,自然是深隐于一派迷蒙与虚无之中了。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第二联着重于展现瀑布飞泻云天的动感之美。

庐山峰青峦秀,嘉木成阴,喷雪鸣雷般的银瀑从几重云外奔流而下,激荡着嶙峋的山岩,穿越过层叠的古木,义无反顾地坠入深密的涧谷,这壮景所带来的强烈视觉震撼富有艺术感染力,大自然那磅礴潇洒的超凡手笔令人钦佩。

【诗词】李白《望庐山瀑布》古诗

【诗词】李白《望庐山瀑布》古诗

【诗词】李白《望庐山瀑布》古诗《望庐山瀑布二首》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一起来看看古诗,仅供大家参考!谢谢!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李白【其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⑴庐山:又名匡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著名游览胜地。

⑵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

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

南见:一作“南望”。

⑶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壑(hè):坑谷。

“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⑷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

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

隐若:一作“宛若”。

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

“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⑸河汉:银河,又称天河。

一作“银河”。

“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⑹造化:大自然。

⑺江月:一作“山月”。

“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⑻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

“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⑼穹(qióng)石:高大的石头。

⑽乐:爱好。

乐名山:一作“游名山”。

益:更加。

闲:宽广的意思。

⑾无论:不必说。

漱:漱洗。

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

此指山中清泉。

还得:但得。

一作“且得”。

尘颜:沾满风尘的脸。

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

⑿谐:谐和。

宿:旧。

宿所好:素来的爱好。

“且谐”二句: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

《望庐山瀑布》全诗意思

《望庐山瀑布》全诗意思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诗意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赏析一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这首诗是七言绝句。

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1.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什么。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诗中作者想象的内容是什么?4.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

参考答案:1.雄伟气势2.夸张、比喻3.疑是银河落九天4.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

比喻奇特,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又自然,新奇又真切。

阅读练习二:1、这首诗用词精妙;你能简单分析一下生或者挂的妙处吗?(2分)答:示例:一个生字写活了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2、下列对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应该是化动为静))A.第一句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为瀑布创造了不同寻常的背景。

B.第二句诗中挂字用得妙,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C.第三句中飞字,写出了瀑布的喷涌而出,直下既写山的高峻陡峭,又写水流之急。

D.这首诗综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绘出一幅雄奇瑰丽的瀑布图。

3.这首诗的作者是,这是一首诗(填诗体名称)。

(2分)4.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分)参考答案:3.李白绝句(七言绝句)4.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2分)表现作者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全诗翻译赏析《水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创作的两首诗,其一为五言,其二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都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望庐山①瀑布水二首唐代诗人:李白【其一】西登香炉峰②,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③,喷壑数十里。

④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⑤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⑥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⑦照还空。

空中乱⑧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流沫沸穹⑨石。

而我乐⑩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一的解释:⑴庐山:又名匡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著名游览胜地。

⑵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

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绕,故名。

南见:一作“南望”。

⑶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壑(hè):坑谷。

“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⑷(xū):忽,火光一闪的样子。

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

隐若:一作“宛若”。

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

“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⑸河汉:银河,又称天河。

一作“银河”。

“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⑹造化:大自然。

⑺江月:一作“山月”。

“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⑻(zōng):众水汇在一起。

“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意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意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意赏析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首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诗。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之美,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

全诗如下: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

“香炉”是说“山似香炉状”,加之雾气缭绕,如同香炉中燃烧着的香烟一样缭绕。

诗人用香炉描写香炉峰,可以说不但形似,而且神似。

“紫烟”就是指紫色的烟雾。

当然烟为“紫色”,自然是说阳光照在雾气上而使雾气所呈现出的颜色。

这句的意思就是阳光照在庐山的香炉峰上,升腾的雾气似如紫色的烟雾。

诗句中一个“生”字,不但描写了香炉峰“孤峰独秀,气笼其上”的特点,而且使庐山那高大雄伟、明媚秀丽的景观表现出来。

这样,诗人虽是写的山,但为写瀑布渲染了气氛,设置了雄奇的背景。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望”二字,承接上句,并引出下面的内容。

“望”即远看。

这里“遥看瀑布”四字不但照应了题目中“望庐山瀑布”,也引出了后面描写的对象。

“挂前川”意思是说(瀑布)如同河流挂在山前(有的说是“(瀑布)挂在山前的水面上”)。

我认为,这里诗人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诗人把飞流直下的瀑布比喻为奔腾不息的河流。

《望庐山瀑布》古诗

《望庐山瀑布》古诗

《望庐山瀑布》古诗《望庐山瀑布》古诗《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也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一起来看看古诗内容,仅供大家参考!谢谢!《望庐山瀑布》古诗1《望庐山瀑布》作者【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望庐山瀑布》古诗2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是一首家喻户晓、雅俗共赏、人人口熟能详却又摹仿不得的神来之作。

《望庐山瀑布》的诗意及注释

《望庐山瀑布》的诗意及注释

《望庐山瀑布》的诗意及注释《》的诗意一直是全诗的重点,本文通过多个角度的分析全诗的诗意。

希望大家多多阅读。

【望庐山瀑布】作者: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在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升腾了起紫色的云雾,缥缈于蓝天青山之间。

远远地看去那瀑布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喷涌奔泻的水流仿佛从三千尺的高空直击而下,就像那银河水从九天之上泻落下来。

【诗意1】本诗通过对庐山瀑布壮观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豪放的气概。

抒发了诗人向往自由,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炽热情感。

【诗意2】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诗意3】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

《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

《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望庐山瀑布》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望庐山瀑布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意解释】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词语解释】1.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赏析一】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意思-赏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意思-赏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意思|赏析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作者:佚名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赏析二作者:佚名这首诗是七言绝句。

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

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及赏析《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及赏析《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及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望庐山瀑布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翻译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注释1.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望庐山瀑布》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1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李白《望庐山瀑布》译文和注释

李白《望庐山瀑布》译文和注释

李白《望庐山瀑布》译文和注释《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

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其一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

瀑布高高悬挂达到三百丈,喷涌出的溪水有数十里长。

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闪电般,时隐时现恰如空中升白虹。

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垂落,河水从云天高处半洒而下。

抬头仰观那气势更加雄伟,大自然造化之功多么壮阔!海天之风吹不断瀑布水练,江上明月照来又如同空无。

瀑布水花在空中四溅乱射,冲洗着两侧青色的山石壁。

水珠飞溅犹如轻霞般四散,流淌的水沫在巨石上翻滚。

我平生素来喜爱游览名山,面临此瀑布更觉心里闲逸。

不必说可吸饮如琼液之水,还可以用来洗去途中尘颜。

还是与旧友相携一道到此,在这里隐居永远辞别人间。

其二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注释】⑴庐山:又名匡山,中国名山之一。

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译文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译文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属于《望庐山瀑布二首》中的第二首。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香炉峰的瀑布景象,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将瀑布的壮观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叹。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阳光照耀在香炉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烟霞,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白色的绸带悬挂在山前。

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仿佛有三千尺之高,让人不禁怀疑是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一般认为是李白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前后,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诗中的“香炉峰”位于庐山西北,因其形状尖圆,云雾缭绕,仿佛香炉而得名。

李白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将瀑布的壮观景象与天上的银河相联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成为描绘自然景观的经典之作。

《望庐山瀑布二首》七绝译文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二首》七绝译文及赏析

三一文库()〔《望庐山瀑布二首》七绝译文及赏析〕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望庐山瀑布二首》七绝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望庐山瀑布二首》七绝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⒅。

飞流直下三千尺⒆,疑是银河落九天⒇。

▲注释“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极言天高。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一作“半天”。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望庐山瀑布二首》译文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望庐山瀑布二首》七绝赏析李白生平游历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

这首诗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

《望庐山瀑布》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体,这里选读的是第二首,为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

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

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

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

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

李白写的十首七言绝句

李白写的十首七言绝句

李白写的十首七言绝句
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山中与幽人对酌》唐·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10、《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诗意全解

望庐山瀑布诗意全解

望庐山瀑布诗意全解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首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诗。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之美,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

全诗如下: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二、赏析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

“香炉”是说“山似香炉状”,加之雾气缭绕,如同香炉中燃烧着的香烟一样缭绕。

诗人用香炉描写香炉峰,可以说不但形似,而且神似。

“紫烟”就是指紫色的烟雾。

当然烟为“紫色”,自然是说阳光照在雾气上而使雾气所呈现出的颜色。

这句的意思就是阳光照在庐山的香炉峰上,升腾的雾气似如紫色的烟雾。

诗句中一个“生”字,不但描写了香炉峰“孤峰独秀,气笼其上”的特点,而且使庐山那高大雄伟、明媚秀丽的景观表现出来。

这样,诗人虽是写的山,但为写瀑布渲染了气氛,设置了雄奇的'背景。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望”二字,承接上句,并引出下面的内容。

“望”即远看。

这里“遥看瀑布”四字不但照应了题目中“望庐山瀑布”,也引出了后面描写的对象。

“挂前川”意思是说(瀑布)如同河流挂在山前(有的说是“(瀑布)挂在山前的水面上”)。

我认为,这里诗人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诗人把飞流直下的瀑布比喻为奔腾不息的河流。

这正如诗人在《庐山谣》中用“倒挂银河”来比喻瀑布。

在另一首《望庐山瀑布》中就直接称瀑布为“挂流”。

诗人把庐山山水破壁而出,直冲山下,这样的景象如同气势磅礴的河流一样。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远望庐山的瀑布,如同挂在山前的河流。

庐山诗句 古诗李白

庐山诗句 古诗李白

庐山诗句古诗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一起来看看古诗,仅供大家参考!谢谢!李白【其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怒河汉落下,半淋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觑。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小石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就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⑴庐山:又名匡山,坐落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矗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饥寒,云海弥漫着,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知名游览胜地。

⑵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

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

南见:一作“南望”。

⑶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壑(hè):坑谷。

“喷壑”句:意指瀑布喷气山谷,一糠数十里。

⑷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

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

隐若:一作“宛若”。

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

“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⑸河汉:银河,又称天河。

一作“银河”。

“半淋”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⑹造化:大自然。

⑺江月:一作“山月”。

“江月”句:意指瀑布在江月的.映衬下,变得更加纯净。

⑻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

“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⑼穹(qióng)石:矮小的石头。

⑽乐:爱好。

乐名山:一作“游名山”。

益:更加。

闲:宽广的意思。

⑾无论:不必说道。

小石:漱洗。

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

此所指山中清泉。

还得:但得。

一作“且得”。

尘颜:布满风尘的脸。

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渗入的污垢。

⑿谐:谐和。

宿:旧。

宿所好:素来的爱好。

“且谐”二句: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
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
泻落到人间。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层,九重天,即天空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
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因为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
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
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
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
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
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
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
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
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使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
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
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
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