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教学课件.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教学课件.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 污 染 控 制》
生化处理系统: 降解:废水中的COD等有机污染物含量。 主要设施: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回流沉 淀池、鼓风机、加药泵房等。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 污 染 控 制》
深度处理部分:
构成:芬顿(Fenton)催化氧化、混凝沉淀、超滤膜组件及反 渗透膜组件。 Fenton试剂:氧化有机物,生物难降解或一般化学氧化难以 奏效的有机废水的氧化处理,之后形成大量的铁沉淀的吸附 絮凝作用,去除废水中另外一部分有机物,同时大大降低废 水的色度。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 污 染 控 制》
项目二:焦化废水处理
分项目4:深度处理焦化废水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 污 染 控 制》
深度处理技术 1.简单的深度处理(现有深度处理的预处理) (1)采用砂滤、生物滤池、混凝处理 出水COD控制在100mg/L左右,悬浮物含量在30mg/L左右,回 用到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户或达标排放; (2)采用活性炭过滤 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COD和悬浮物,使COD降到60mg/L以下, 悬浮物含量在5mg/L以下,但对溶解性的固体含盐量几乎没有效果, 由于含盐量高,不能满足净循环水补充水水质要求,也只能回用到 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户或达标排放。 2.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新技术 (1)催化氧化法与膜分离技术结合 (2)臭氧氧化法与膜分离技术结合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 污 染 控 制》
(1)催化氧化法+膜分离技术 该处理工艺由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等
系统组成。
工艺流程为A/O→芬顿(Fenton)试剂→混凝沉

【环境课件】第十八章 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教学提纲

【环境课件】第十八章 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教学提纲

生物除磷的基本类型有二种:A/O法和Phostrip工艺。 1.A/O法是由厌氧池和好氧池组成的同时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及磷的处理系 统。
2. Phostrip工艺:该工艺主流是常规的活性污泥工艺,而在回流污泥过程中 增设厌氧放磷池和上清液的化学沉淀池,称为旁路。
三、生物脱氮除磷
为了达到在一个处理系统中同时去除氮、磷的目的,近年来,各种脱氮除磷 工艺应运而生。主要是A2/O工艺,改进的Bardenphoa工艺、UCT工艺和SBR工艺。
(2)折点加氯法
在净水工程中,称氯胺为化合余氮,次氯酸为余氯,均有杀菌作用。图18-3 示含氨氮水的加氯曲线。图中余氯曲线出现A、B二个转折点。A点前余氯基本上 是氯胺,B点称折点,折点后余氯基本上是自由氯(游离氯)。加氯脱氮时采用 的加氯量应以折点相应的加氯量为准。
2.生物法脱氮
(1)生物脱氮机理 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氮和氨态氮 转化为N2和NO气体的过程。其中包括硝化的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
(2)生物脱氮工艺
生物脱氮技术的开发是在30年代发现生物滤床中的硝化、反硝化反应 开始的。
(A)三段生物脱氮工艺。该工艺是将有机物氧化,硝化及反硝化阶段独 立开来,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沉淀池和各自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使除氮、 硝化和反硝化在各自的反应器中进行。
(B)Bardenpho生物脱氮工艺。该工艺取消了三段脱氮工艺的中间沉淀 池。
生命活动的一般都受温度影响,通常温度响不大,未见因 pH值波动而运行败的报导。
生物除磷泥龄越短,污泥含量越高,因而希望在高负荷下运行;但除磷的同时 又希望脱氮,而硝化只能在泥龄长的低负荷系统中才能进行,因而是有矛盾的。 这种矛盾在水温较低时更明显,水温低于15摄氏度时,硝化效果下降。

工业废水处理设计教学大纲(精选5篇)

工业废水处理设计教学大纲(精选5篇)

工业废水处理设计教学大纲(精选5篇)第一篇:工业废水处理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30251课程名称:《工业废水处理设计》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1周学分:1个学分适用对象:环境工程专业考核方式:综合考核先修课程:《水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水力学》、《水泵及水泵站》、《水文学》、《微生物学》。

二、课程简介《工业废水处理》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及装置的原理和特点,重点是培养学生工艺和处理设计的设计能力。

所以本课程另外安排了1周的课程设计,主要也是提高学生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及装置的设计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加深学生对工业废水处理基本方法和理论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水处理工艺选择、工艺过程计算的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方法,掌握设计说明书的写作规范。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一)目的与要求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深化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包括:1)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2)方案论证,确定方案的能力;计算工程技术与经济指标的综合能力;3)理论分析、设计和计算的能力;4)计算机计算和绘图的能力;5)撰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6)协同合作及组织工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内容1.根据原始资料,计算进出厂的设计流量和水质污染浓度;2.根据水质情况、地形和上述计算结果,确定处理方法和污水、污泥处理流程以及有关的处理构筑物;3.对各构筑物进行工艺计算,确定其形式、数目和尺寸;4.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总体布置和污水与污泥处理流程的高程设计;5.完成平面布置图和高程图的绘制;6.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废水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废水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复试污水处理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考查学生对污水处理方法、基本概念以及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物理化学法等净化机理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污水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1.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水体污染与自净、污水的物理处理(约占10%)2.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约占35%)3.深度处理(除磷脱氮等)(约占13%)4.自然生物处理法(约占7%)5.污泥处理(约占10%)6.工业废水处理(约占25%)(四)试卷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10分)2.简要回答问题(42分)3.论述分析题(48分)三、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1.了解污水的特征。

2.掌握有机物污染指标。

(二)水体污染与自净1.掌握水体污染与自净的基本规律,氧垂曲线及其理论。

(三)污水的物理处理1.掌握沉淀理论基础,沉淀的类型及特征。

2.掌握沉砂池、沉淀池的功能、分类。

了解沉淀池的改造与发展。

(四)污水的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1.掌握活性污泥的组成及评价指标,净化过程与机理,有机物降解与污泥增长、需氧的关系,环境因素的影响。

2.掌握莫诺方程式和劳伦斯—麦卡蒂方程式。

3.掌握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方式的基本流程及特点等。

4.掌握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新工艺,如SBR工艺、AB工艺、氧化沟。

5.掌握氧转移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6.掌握曝气池容积的计算。

7.熟悉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异常现象。

(五)污水的生物处理——生物膜法1.掌握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与净化过程。

2.了解生物滤池的分类、特征、构造。

3.了解生物转盘的分类、构造。

4.掌握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特点、构造。

(六)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1.掌握生物氧化塘的类型和净化原理。

2.了解土地处理法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对水质的要求。

(七)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处置1.掌握污水生物脱氮的原理及典型流程图。

污水深度处理教学教材

污水深度处理教学教材
重要性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用水 需求的增加,污水深度处理对于 控制水污染、节约水资源以及促 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污水深度处理的应用领域
工业废水处理
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各种废水,通过深 度处理达到回用或排放
标准。
城市污水处理
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深 度处理,以满足更高的 排放标准或作为再生水
• 经济合理性:虽然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前期投资可能较高,但长期运营成本相 对较低。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应用,成本还有望进一步降低,使得 深度处理在经济上更加可行。
• 环境友好性: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在教学教材中被强调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技术。 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相比,深度处理技术能够更彻底地去除污染物,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
消毒设备
用于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 物,常见设备有臭氧消毒器和紫外线 消毒器等。
悬浮物分离设备
用于分离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常见设备有离心分离器和沉淀池等。
污水深度处理的设施
调节池
曝气设施
用于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 确保后续处理设备的稳定运 行。
用于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 量,促进微生物的降解和代 谢。
案例概述
处理工艺
处理效果
经验教训
某农村污水处理站采用厌氧-好氧生 物处理工艺,由于排放标准提高,需 要进行深度处理。
经过深度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 农村污水排放标准,改善了当地水环 境质量。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 技术可行性: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在教学教材中得到了充分展示,证明了其在实 践中的可行性。这些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膜过滤等,它们能够有 效去除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标准。

2024年度污水处理技术培训教材PPT大纲

2024年度污水处理技术培训教材PPT大纲
2024/2/3
02
掌握污水从进水到出水 的整个处理过程及各处 理单元的作用。
03
04
熟悉工艺流程图中各设 备、管道、阀门等的配 置和连接方式。
10
能够根据工艺流程图分 析污水处理效果及可能 存在的问题。
03
污水检测指标与方法
2024/2/3
11
常规检测指标及意义阐述
化学需氧量(COD)
衡量污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 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 健康。
2024/2/3
节约水资源
通过污水处理和回用,实 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缓 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可持续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 境的协调发展。
5
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初级阶段
简单的物理处理,如格栅、沉 淀等。
生化处理阶段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有 机物。
深度处理阶段
采用高级氧化、膜分离等技术 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
资源化利用阶段
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再生利用 ,如景观用水、农业灌溉等。
2024/2/3
6
02
污水处理工艺原理及设备
2024/2/3
7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原理介绍
活性污泥法
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曝气 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
佳状态。
25
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分享
常见故障类型
介绍污水处理过程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如泵类设备故障、阀门故 障、曝气设备故障等。
故障诊断方法
阐述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观察法、听诊法、触摸法 、检测法等。

《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课程类别(必修/选修):选修课程英文名称:Wastewater advanced treatment technology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8/2/1.5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环境化学》《物理化学》授课时间:1-14周星期一授课地点:6B-403授课对象:环境工程2016级卓越1班开课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任课教师姓名/职称:李长平/教授;宋浩然/讲师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在上课时集中答疑,课程结束后再和各班联系集中答疑的时间、地点,个别答疑可在课前、课后、课间进行或通过电子邮件与电话联系等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 )其它()使用教材:《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张林生主编教学参考资料:《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高廷耀主编《给水工程》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严煦初主编《排水工程》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张自杰主编课程简介:《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属环境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

当前改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全民共识,污水的深度处理及再生利用工作十分迫切。

微污染水源水的深度处理是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保护人类身体健康的根本措施。

污水深度处理可使污水资源化重复利用,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控制水体污染。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给水与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技术与理论。

既阐述了水处理相关技术的基本理论,也汇集了相关工艺在工程应用方面的内容。

课程教学目标1.理解污水深度处理的相关概念及处理方式和工艺的不同特点,掌握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2.运用污水深度处理的技术原理,进行逻辑计算和思考,以及工程思维的锻炼。

3.综合基础理论和技术工艺原理,初步学习如何根据具体对象设计污水处理方案。

本课程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授课对象为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课程填写此栏):核心能力1.具有运用数学和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力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能力; 核心能力2.具有设计与实施实验方案,数据分析、信息综合等能力;□核心能力3.具有工程实践所需技术、技巧及使用工具的能力;□核心能力4.具有设计工程单元(设备)、流程或系统的能力;□核心能力5.具有项目管理、有效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核心能力6.具有发现、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核心能力7.能认清当前形势,了解工程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并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60%期末考核按照格式要求,不抄袭,按时独立完成,符合布置的题目要求。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英文)Chemical Industri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课程编号: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实验指导书》学时学分:总学时32 总学分2实验学时6应开实验学期:三年级 6 学期先修课程:流体力学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课程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其主要内容是各种废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等,重点学习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如物理处理法中的格栅与筛网、重力分离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法中的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化学处理法中的混凝沉淀法、中和法、化学沉淀法和生物处理法中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处理法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构筑物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各种水处理的方法、工艺流程及构筑物基本理论,掌握污水处理的常用技术,具备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业废水环境污染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课程的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水处理工艺运行机理的理解,强化学生对污水处理工艺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通过实验课,使学生掌握工业废水处理的几种常用处理工艺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方法等,掌握有关工艺参数的优化与选择及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及各种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等。

要求:学生要对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要善于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得出合理的结论;要根据实验要求,完成实验报告的编写等。

三、适用专业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

四、主要仪器设备污泥沉降实验装置、六联搅拌仪、浊度仪、PH酸度计等。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实验方式: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要求:1、要求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和数据分析方法,经教师审阅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课程类别(必修/选修):选修
课程英文名称:Wastewater advanced treatment technology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8/2/1.5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环境化学》《物理化学》
授课时间:1-14周星期一授课地点:6B-403
授课对象:环境工程2016级卓越1班
开课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李长平/教授;宋浩然/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在上课时集中答疑,课程结束后再和各班联系集中答疑的时间、地点,个别答疑可在课前、课后、课间进行或通过电子邮件与电话联系等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 )其它()
使用教材:《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张林生主编
教学参考资料:《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高廷耀主编
《给水工程》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严煦初主编
《排水工程》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张自杰主编
课程简介:
《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属环境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

当前改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全民共识,污水的深度处理及再生利用工作十分迫切。

微污染水源水的深度处理是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保护人类身体健康的根本措施。

污水深度处理可使污水资源化重复利用,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控制水体污染。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给水与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技术与理论。

既阐述了水处理相关技术的基本理论,也汇集了相关工艺在工程应用方面的内容。

课程教学目标
1.理解污水深度处理的相关概念及处理方式和工艺的不同特点,掌握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2.运用污水深度处理的技术原理,进行逻辑计算和思考,以及工程思维的锻炼。

3.综合基础理论和技术工艺原理,初步学习如何根据具体对象设计污水处理方案。

本课程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授课对象为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课程填写此栏):
核心能力1.具有运用数学和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力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能力; 核心能力2.具有设计与实施实验方案,数据分析、信息综合等能力;
□核心能力3.具有工程实践所需技术、技巧及使用工具的能力;
□核心能力4.具有设计工程单元(设备)、流程或系统的能力;
□核心能力5.具有项目管理、有效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核心能力6.具有发现、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核心能力7.能认清当前形势,了解工程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并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60%
期末考核按照格式要求,不抄袭,按时独立完成,符合布置的题目要求。

该项满分60分。

大纲编写时间:2019.3.1
系(部)审查意见:
我系(专业)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部)主任签名: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