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文化对比分析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英汉互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存在显著差异,翻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并分析如何在翻译中妥善处理这些差异。
一、语言习惯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句子构造和表达习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英语注重形式逻辑,句子结构严谨,常使用长句和复合句;而汉语则更注重意合,句子简短明了,多使用并列结构和流水句。
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调整句子结构,以适应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化为独立句或者前置修饰语,以确保译文的流畅和自然。
二、词汇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些在英语中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在汉语中可能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反之亦然。
在翻译时,需要深入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选择恰当的译文,避免误解和歧义。
例如,“dragon”在英语中通常代表着邪恶和凶猛,而在汉语中则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征。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认知,以避免产生误解。
三、习语与俚语翻译习语和俚语是语言中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它们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和俚语,这些表达在直译时往往难以传达原文的含义。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对习语和俚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找出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对应表达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传达原文的语义和情感色彩。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律美感,以使译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
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更注重逻辑分析和形式推理,而汉语国家的人们则更注重整体思维和直观感悟。
这种差异在翻译中表现为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思维习惯,适当调整表达方式,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与借鉴。
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
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要的系统。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
1、生存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英汉称谓语对比及其文化内涵
英汉称谓语对比及其文化内涵称谓语在英汉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彼此关系的称呼方式,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
下面是一些英汉称谓语对比及其文化内涵:1.先生/先生 - Mister在英文中,先生(Mister)是男性通用的称谓,无论是对陌生人,还是对熟人,使用都很普遍。
而在中文中,先生一般用于成年男性的尊称,比如老师、医生、律师等,但也可用于对长辈的尊称。
文化内涵:英文的先生更注重平等和礼貌,无论是对陌生人还是熟人都使用同一个称谓。
而中文的先生则更注重尊敬和尊重,尊称一些特定职业的男性。
这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对待尊重和互动方式的不同心理取向。
2.女士/太太 - Mrs.在英文中,女士(Mrs.)是已婚女性的尊称,太太(Miss)则是未婚女性的称谓。
在中文中,女士(或夫人)通常用于对年龄较大、地位较高的女性的尊称,而太太则用于对已婚女性的通称。
文化内涵:英文的Mrs.和Miss体现了西方文化对性别和婚姻状况的不同标准,更注重个人独立和身份识别。
而中文的女士/太太则更注重对女性的尊重和礼貌,反映了中国文化中重视家庭和社会关系的价值观。
3.阿姨/叔叔 - Aunt/Uncle在英文中,Aunt和Uncle是亲戚关系中的称谓,但也可用于对年长者的尊称。
在中文中,阿姨和叔叔则更广泛地用于年长者的尊称,无论是否有亲戚关系。
文化内涵:中文的阿姨和叔叔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尊老敬老的传统。
而在英文中,Aunt和Uncle则更注重与亲戚关系的联系,反映了家庭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
4.小姐/奶茶妹/女神 - Miss在中文中,小姐(或姑娘)是对未婚女性的通称。
而奶茶妹和女神则是一些网络流行语,用于对外貌或魅力相对出众的年轻女性的美称。
在英文中,Miss通常用于对未婚女性的尊称。
文化内涵:中文的小姐和网络流行语奶茶妹、女神,都源于中国的饮食文化和娱乐文化,更注重对女性的美貌和吸引力的赞誉。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解决方案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解决方案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英汉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差异成为了最大的问题之一。
由于汉语和英语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社会体制、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翻译难度逐渐增加。
本文将探讨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一、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文化差异是英汉翻译中不能避免的存在。
这种差异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表达的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词汇、词序、语态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例如,在英语中,句子强调部分放在句首,而在汉语中放在句尾。
这种差异使得翻译中的语言表达非常困难。
2、逻辑思维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英语思维方式较为逻辑,重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汉语思维方式则较为象征与比喻,强调意象和情感。
这种差异会影响到译者对语言的理解、选择和表达,导致翻译的精度和准确性下降。
3、文化内涵的差异汉语和英语之间还存在文化差异。
汉语文化历史悠久,注重传统伦理道德和家庭观念,而英语文化则更加开放多元,讲究个人自由与权利。
这种文化差异会涉及到翻译中的词汇选择、语言表达、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
二、解决方案为了在英汉翻译中有效解决文化差异问题,以下方案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1、读懂原文在英汉翻译中,译者必须先理解原文的文化特点和背景知识。
只有读懂原文,才能有效地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
2、适度的文化调整在翻译时,译者应根据目标语言的受众和文化内涵适度地对原文进行调整。
例如,将饮食和节日的翻译调整为与受众文化相符的词汇和表述方式,从而使其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3、避免直译直译是指将原文的词汇、语法结构和语言风格等直接转换成目标语言的方式。
在翻译中,直译往往会导致译文的意思不准确或者表达方式拗口,因此应该尽量避免直译的方法。
4、加大文化学习与交流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问题需要通过增加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来进行解决。
翻译者需要加强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学习,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提升翻译质量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英汉文化对比》课件
社交礼仪和礼貌
1
英国文化
英国人非常重视礼貌和行为规范,如排队、问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道歉。
2
中国文化
中国人注重尊重和温和,比较重视面子,礼貌体现在家庭和社会的不同层面。
3
相似之处
无论是英国文化还是中国文化,对待客人都非常热情好客,注重接待。
教育体制
英国文化
英国教育系统非常注重学术能力和鼓励自主学习和 独立思考。
2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尊重传统和长者,强调集体时间观念和灵活性。
家庭结构和关系
英国文化
英国家庭通常核心成员为夫妻和子女,注重个人独 立和平等关系。
中国文化
中国家庭注重多代同堂,强调尊敬父母和长辈的价 值观。
中国文化
中国的教育系统强调学生对老师的尊重,重视纪律 和集体合作。
文化价值观和态度
英国文化
英国文化强调民主、平等和个人权利,鼓励创 新和个人自由。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注重家庭、社会和谐,重视传统价值 观和尊重长辈的态度。
时间观念
1 英国文化
英国文化注重准时和效率,强调时间管理和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平衡。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英国文化强调个人自由、独立和个性的尊重。个人 目标和成就是非常重要的价值。
集体主义
中国文化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和谐。家庭和社会关 系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沟通风格
1 英国文化
英国人通常比较直接,表达清晰,重视个人隐私。
2 中国文化
中国人通常更为含蓄,注重面子及人际关系,倾向于间接沟通。
《英汉文化对比》PPT课 件
欢迎来到《英汉文化对比》PPT课件!通过丰富的图像和深入的分析,让我们 一起探索英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英汉文化差异
五、社会文化
英语民族的人见面时喜欢谈天气,中国人爱问 “你去 哪儿?”,“干什麽去?”, “ 吃了吗?”西方人对这几句 话都很敏感和认真。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纯属私事。像这样 的见面问候语,应按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转换。又如得到 别人的赞赏时,中国人与英语国家的人的反应也不同。中国 人会说“哪里,哪里”,西方人会说“thank you”,中国人 认为这样不礼貌。
而海洋型文化的人们航海业,渔业,造船业发达如英国 是岛国,故英语中不乏与海洋事业有关的用法,如, “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 “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 “A small lin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汉语中与佛教有关的表达很多,如“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 佛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灵丹妙药”,“道高一尺,魔 高一丈”,“悬壶济世”等许多词汇都来自道教。儒家学说提倡伦 理教化和道德修养,表现在语言中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三纲五常”等。中国的 儒佛道教中都没有至高无上的神,却承认天和天命,比如“人算不 如天算”, “天命不可违”, “天无绝人之路”, “天生我才必有 用”等。
汉语和英语分属两个不同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 于印欧语系,语言差异性很大。
从语调层面上看,英语属于语调语言,汉语则为声调语言; 从语法层面上看,现代英语属于综合性,分析性语言,汉语 为典型的分析性语言。 汉语少见头韵,多见尾韵,英语除了常见尾韵,喜押头韵。 汉语由汉字构成,英语由字母构成。 汉字的四声调号,一个字一个音节,铿锵有力,形成汉语特 有的双声叠韵美,因此会给翻译者带来不可逾越的障碍。英语 的单词重音,句子重音,连续等构成的轻重缓急和意群构成的 音步带来英语的音美。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中英语言文化差异是指中文和英文在语言结构、词汇使用、语言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音音素和语音规则的差异中文和英文在语音音素上存在一定差异。
中文中,音节的音质较为简单,音节中的声母和韵母构成了音节的基本重要部分。
而英文中,辅音相对较多,辅音和元音的组合形式也较为复杂。
英文的元音数量较多,元音的发音也比中文更加多变。
二、词汇差异中英语言的词汇有很大的差异。
中文的词汇较为丰富,很多个词汇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意思,一个字可以表示一个意义,也可以结合其他字形成词组,具有很高的词汇灵活性。
而英文的词汇相对较为简单,虽然英语也有同音或近音的词汇,但在一般情况下,同一个词只有一个特定的意义。
三、句法和语法差异中文和英文在句法和语法上也存在差异。
中文属于屈折语言,名词和形容词没有单/复数、性别、格的变化,这使得中文的句子结构相对简单。
而英文则属于有形态变化的屈折语言,名词和形容词的单/复数、性别、格等变化较多,使得英文的句子结构相对复杂。
四、文化差异中英语言的文化背景也造成了一定的差异。
中文表达更偏重于内涵,强调文化内涵的分享和传递,注重语言的修辞手法,而英文表达更注重事实表述,偏向于简洁和直接。
因为中英两个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英语言的使用中也会出现一些行为规范的差异,例如语气的使用、尊称的使用等。
中英语言文化差异在语音音素、词汇、句法和语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一差异主要源于两个语言的历史文化差异以及语言的不同特点。
了解和体会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两种语言,促进中英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翻译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汇总
翻译英汉语言文化对比汇总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不同的语言背后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工作,涉及到了语言和文化的对比。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英汉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并探讨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表达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英语通常更加直接和简洁,而汉语则更加含蓄和间接。
例如,在英语中,人们习惯于用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而在汉语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比喻和暗示来表达情感。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注意将这种差异准确传达出来,以确保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原文的意思。
其次,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上也存在差异。
英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单,句子结构较为直接,而汉语则更加灵活多变。
例如,在英语中,主语和谓语通常位于句子的前面,而在汉语中,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可以灵活调整。
此外,英语中的时态和语态变化较多,而汉语则相对简单。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调整句子结构和时态,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此外,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也存在差异。
英语国家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由选择。
而中国文化则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强调社会和谐和家庭责任。
这种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避免出现文化冲突或误解。
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贴切性。
最后,翻译英汉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入了解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能力。
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交流。
翻译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和文化背景,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形式。
因此,翻译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语言和文化需求。
总之,翻译英汉语言文化对比涉及到词汇、语法、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的差异。
翻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时,需要注意这些差异,并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贴切性。
英汉词语意义对比分析报告
英汉词语意义对比分析报告一、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而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不同语言中的词语虽然可能存在相似之处,但由于语言的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差异,词语的意义也会存在差异。
本次报告旨在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语意义,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和语境因素。
通过此次研究,希望能够加深对英汉文化差异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词语意义对比分析1. 生活词汇(1)友谊(Friendship)在英语中,友谊一词常指来自于共同的兴趣或目标而建立的友好关系。
而在汉语中,友谊更强调情感上的亲近和信任。
这种差异反映了英语文化注重实际利益和目标导向,而汉语文化则更看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2)家庭(Family)英语中的家庭一词通常指核心家庭,即父母与子女的组合。
而汉语中的家庭更加广义,可以包括三代人、亲戚、兄弟姐妹等。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对核心家庭的重视,而汉语文化更注重家族和亲情的概念。
2. 社会词汇(1)权力(Power)在英语中,权力通常指个人或组织对他人的控制或影响力。
而在汉语中,权力更加强调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中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成就的价值观,而汉语文化则注重整体利益和社会秩序。
(2)公义(Justice)英语中的公义通常指法律和道德的公正与合理。
而在汉语中,公义更加强调道德和伦理的原则。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中法律体系和法治的重要性,而汉语文化更注重道德与人情之间的平衡。
3. 文化词汇(1)自由(Freedom)英语中的自由强调个人行动和选择的自主性。
而在汉语中,自由更强调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受束缚。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中追求个人独立和自主的价值观,而汉语文化更注重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和义务。
(2)文化(Culture)在英语中,文化一词通常指一定地域和社会群体内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
而在汉语中,文化更强调传统、历史和人文底蕴。
这体现了英语文化中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而汉语文化则更注重传统和历史的传承。
英汉文化对比分析
我们将从英汉语言文化特征对照、翻译中 的文化因素及文化因素的汉译三方面来探 讨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第一讲 英汉语言文化特征对照
一、完全重叠 由于人类自身及其生存的外部条件存在着 一些普遍的共性,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也时 有不谋而合的经历和经验。这时,两种语 言表达同一概念的思路和手法会惊人地相 似,表现为文化特征的完全重叠。试翻译 下面的短语:
龙 dragon 秃鹰 eagle 乌鸦 crow
green a green hand green with envy
blue feeling blue Blue films, stories, or jokes
四 文化空缺 American dream —美国梦,指美国人标榜的立国精神,人 人自由和机会均等。 Hippie/hippy —嬉皮士,指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 70年代初期的颓废派青年,他们信仰和平, 反对许多传统生活方式,留长发,实行群 居,吸食毒品。
More examples: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挥金如土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箭双雕 To kick down the ladder 过河拆桥 A lion in the way 拦路虎
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 像热锅上的蚂蚁 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As thin/lean as rake(耙) 骨瘦如柴
2. A gentleman opens a door for a lady…,but this one turns and spits in his eye because he has insulted her womanhood… 译文:一位绅士为一位女士开门……,但 是这位女士转过身,对他不屑一顾,因为 他已经侮辱了她的女性人格。 feminism sex v.s. gender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邓炎昌刘润清
英汉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别(一) 打招呼和告别一天中午,一个在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有个约会。
他刚要骑上创神,一位中国朋友从旁边走过,问他:“吃了吗?”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
美国留学生笑着点点头,挥挥手表示告别,就走了。
他知道,中国朋友的话等于英语中的Hello或Hi,但如果照字面译成Have you eaten yet?或Have you had your lunch?外国人听起来就很怪。
美国人会以为,这种打招呼似乎是说:“我也没有吃。
走吧,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
”或者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
”总之,这样打招呼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
发生过这样的事。
有一次,一个刚到中国不久的外国留学生结结巴巴地用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饭没有?我有钱。
”他以为人们总问他“吃饭了吗”是因为怕他没钱吃饭。
他显然对这种问法感到生气。
再如,汉语中的“上哪儿去啊?”和“到哪儿去啦?”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用这两句英语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幸好,打招呼的话并不都令人感到奇怪或者引起对方反感。
有许多打招呼的话是相似的,有些只是说法不同。
在许多语言里,打招呼的话往往与时间有关,但即使在一种语言中也有不一致的地方。
英语中有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 都相当于汉语中的“您好”,只是说的时间不同而已,但不说Good noon。
而Good night(晚安;明天见;再会)根本不是打招呼的话(大多数讲英语的人不会这样说)。
这只是告别时说的话。
两个中国人初次见面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汉语说法,而多数讲英语的人初次见面总要说I’m pleased to meet you (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
英汉文化对比分析
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上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 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又作用 于政治和经济。
语言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生活中借以交流思想 语言 内容的工具。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 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脱离语言的文化;同时 文化又制约着语言形式,并在语言中不断积 淀,成为语言的基本内容。两者密不可分, 犹如果皮与果肉的关系。
b.字面意思相同,感情色彩各异
Individualism VS 个人主义 Propaganda VS 宣传
c. 表面指称相同,联想意义相异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等 方面的诸多差异,同一个词所承载的联想意 义却可能不尽相同。这种现象在表示动、植 物及颜色概念的词中最为突出。具体见图表:
第一章中,我们将翻译的定义厘定为:翻译 是把一套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所负载的信 息用另一套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表达出来 的创造性文化活动,它包括语际翻译、语内 翻译和符际翻译。简言之,翻译的过程就是 不同语言之间机制转换的过程。语言与文化 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下面我们将从英汉语言文化特征对照、翻译 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因素的汉译三方面来探 讨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Aunt Jemima—杰迈玛大婶,原为美国商业 广告中的黑人厨娘,指对白人俯首帖耳的黑 人妇女。 White elephant—指大而不当的东西。传说 过去国王为了限制臣子的权利,便送之以大 象。一方面,白象昂贵无比,另一方面,养 活它又要耗费巨大的财力。
二、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1. 知识文化 2.观念文化 3.文化负载词
She herself had never done anything more illegal than driving at seventy miles an hour. 译文:她一生中除了开车有时超速达每小时 70英里外从没做过犯法的事。 I know a man who, when he parks his car at a parking meter, always puts change in the meter even if there is time left on it. 译文:我认识一个人,他每次在停车计时器 旁停车,即使前面的人没有用完停车时间, 他也总是把硬币投入计时器。
中英文化十大差异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
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
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答复提问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者否认对方的话来确定用" 对〞或者"不对〞。
如:"我想你不到20 岁,对吗?〞"是的,我不到20 岁。
〞〔"不,我已经30 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者否认用"Yes〞或者"No〞。
如:"You're not a student, are you"""Yes,I am. "("No, I am not. ")2、亲属称谓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无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浮现的称谓差异。
显得男女平等。
如:英文"grandparents, grandfather ,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 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考虑问题的主体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
比方:你想买什么?您想借什么书?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如: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4、问候用语中国人打招呼,普通都以对方处境或者动向为思量方向。
您去哪里?您是上班还是下班?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
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Hi/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How are you"It's a lovely day, isn't it"5、面对恭惟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惟和夸奖应是推辞。
【论文】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中外文化差异论文
【关键字】论文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中外文化差异论文[摘要]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的语法、句式、语义系统之间的语系转换,它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际。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有语句差异、思维差异与文化内涵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对翻译造成一定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形式的语言都有某种文化内涵。
于是深富特定民族情感、内涵深厚的一种语言就会成为译者极难克服的对手。
有学者把英汉语言与中西思维方式、民族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单向、双向或交叉对比研究,但“ 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成果。
” [ 1 ]这始终是英汉互译困难的焦点所在。
因此,只有明晰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差异,才能保证翻译的顺利进行。
一、英汉语句差异(一)英汉词汇现象对比1 .意义差异“ 英语是综合型语言,词化程度相当高,即在英语词汇中存在大量分析型语言(如汉语要用一个短语甚至一个句子才能表达单个词)。
” [ 2 ]译者熟练掌握英语的这种特点,就可以使译文简洁。
英语中有不少单个动词隐含着“make +宾语+补语” 的意思,“v . + adv” ,“v . + like” “v .+with” 这些复杂的意思。
英语一个动词,汉语要用一个短语词组来表达。
如果在汉译英中正确运用这种动词,就简洁多了。
由于名词尤其是抽象名词大都是从动词或形容词派生来的,而很多动词或形容词都有自己习惯的主语或并与之搭配, 因此单个抽象名词隐含一个主谓或动宾结构的内容。
2 .词类差异“ 英汉语言的最大差异之一便是体现在动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 [ 3 ]。
汉语动词灵活多变,表现力极强。
沈家煊认为,汉语在句法上遵循时间顺序的相似原则,这是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而采用直接映照的方法。
[ 4 ]汉语句序体现认知次序,多述谓成分线性排列。
因此“ 汉语中动词使用频率远比英语为高。
” [ 5 ]在表达一些复杂的思想时,汉语往往借助动词,按时间顺序逐步交待、层层铺开,给人以舒缓明快的感觉。
从使用方法上来看,汉语动词的连用和叠用非常普遍,而在英语中习惯用非谓语动词形式。
15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
15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英汉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体现出来。
以下是15个常见的英汉文化差异:1.礼貌与用语:英国人重视礼貌,他们注重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而中国人可能更注重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不一定强调言辞上的礼貌。
2.饮食习惯:英国人多以肉类为主,他们喜欢吃炖菜、腌肉等重口味食物。
而中国人更注重谷类、蔬菜和豆腐等,擅长炒菜和凉菜。
3.社交规则:在英国,人们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和个人空间,谈论私事、收入等话题是不太常见的。
而中国的社交更注重人际关系和亲密感,会谈论更多私人话题。
4.时间观念:英国人非常守时,迟到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而中国人可能更加灵活,在一些情况下对时间有弹性。
5.穿着和外表:英国人更加注重个人形象和穿着,注重时尚。
与之相比,中国人可能更注重舒适和实用的穿着。
6.社会结构和等级观念:英国社会相对来说更注重地位和职业。
而中国社会注重家庭和亲戚关系,更加看重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利益。
7.教育观念与学习方式:英国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而中国人更注重纪律和应试能力,更注重知识的灌输。
8.人际关系与友谊:英国人更注重个人独立和个人空间,友谊可能更加注重自由和平等。
中国人更注重家族和群体的利益,友谊可能更加注重互相帮助和关心。
9.传统与文化节日:英国有许多传统和文化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等,他们有各种庆祝活动。
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加注重家庭团聚和祭祀。
10.宗教观念:英国是一个主要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信仰参差不齐。
而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共存的国家,信仰众多,以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为主。
11.运动与娱乐:英国人非常热衷于体育运动,足球、板球、高尔夫等都非常受欢迎。
而中国人更热衷于桌面游戏、舞蹈和太极等传统体育活动。
12.环保意识:英国人非常注重环境保护,他们非常重视做出环保选择。
中国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待改进。
13.家庭观念:家庭对于英国人非常重要,他们更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相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上下文与词义的褒贬 译词必须辨析词义的褒贬。现代汉语中视上下文区分褒贬的词很多。现 以“热衷”、“动心”为例略作说明。 (1)他热衷于个人名利。 He is always hankering after personal fame and gains. (2)她热衷于花样滑冰。 She is fond of figure skating. (3) 金钱、美女、城市的繁华生活,都没有使他动心,他仍旧埋头科学研 究。 Neither money nor pretty women, still less the pleasures of city life, lured him away from immerging himself in scientific studies. ―动心”再很多情况下用作褒义,但在上句中,显然带有贬义。因此,不 能用attract, appeal, rouse one‘s desire等来译, 英选用贬义的lure。
目录
再如, “意见”的基本意义与英语的opinion , view, suggestion 等相近, 但究竟如何译还要视上下文而定。 (1)两位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The two leaders exchanged views on bilateral relations of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2) 党员应该虚心倾听群众的意见。 A party member should listen carefully to be opinions of the masses. (3)他们对这项计划提出了修改的意见。 They ma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vision of the plan. (4)大家对你很有意见。 People have a lot of complaints about you. (5)他们就推举谁做下届总统候选人取得了一致意见。 They have reached unanimity on who will be the presidential candidate for the next general election. (6) 他们会上闹起了意见。 They got into dispute at the meeting.
二、歧义词 歧义词指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解释的词,这些词的实际意义与其字 面意义不同,容易引起误解或误译。下面介绍三种情况: (一)古今含义不同的词 有些词古今含义不同,翻译时应弄清不同的历史含义。 (1)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杜甫《兵车行》) Have you not herd-in Shandong there two hundred districts lie/All overgrown with briar and weed and wasted utterly?(Tr. Fletcher) 据考据家考证,在古代, “山东”指华山以东,不是现在的山东省。 (2)贾政笑道:“不当过奖他。他年小的人,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 笑罢了。”(曹雪芹《红楼梦》) “ No exaggerated praise, if you please, or the boy will get notions about his bit of knowledge. Better laugh at him; it would be more beneficial to him, ― objected China Cheng, smiling. (Tr. Florence &Isabel McHugh) ―取笑”在此意为for fun译为 laugh at (嘲笑),是以今度古。试比较杨宪 益夫妇的译文:
青岛滨海学院精品课程
英语精品课程 孙敏副教授
第六章 词语的翻译
第一节 汉语中多义词、歧义词及双关语的英译处理 实践一 第二节 同义词与反义词的英译处理 实践二 第三节 抽象性词语、形象性词语及拟声词的英译处理 实践三 第四节 数词与量词的英译处理 实践四 第五节 虚词的英译处理 实践五 第六节 文言虚词的英译处理 实践六 第七节 连动式与兼语式的英译处理 实践七 第八节 定语性词组和状语性词组的英译处理 实践八 第九节 习语与对偶语句的英译处理 实践九 第十节 词语基本译法综述 实践十
3.上下文与词义的广狭 汉英相比,汉语中整体思维,命名统一,故多类名词,而英语少类名词。 如英语有skin(人皮), bark (树皮), hide (兽皮), cover(书皮),却没有 与统称“皮”对应的词。汉语中,有时用类名词表示一部分。英译时, 就需要根据上下文宾别词义的广狭。例如: (1)出入下车 No cycling at the gate. (2) 兔死狐悲。 The fox mourns the death of the hare-like grieves fir like. 此处“兔”与“狐”相提并论,应指“野兔” (hare) (二)搭配 汉英表达习惯不同。翻译时,应在准确把握上下文的基础是那个,根据 英语习惯进行词语搭配。例如,“看”在下列各句中译法不同: (1)我看出了他的心事。 I could read his mind. (2)他看出了她的破绽。 He spotted her weak point.
第一节 汉语中多义词、歧义词及双关语的英译处理
Fra bibliotek
―词本无义,义随人生。”(Eric Partridge: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s.)因此,出现了多义词、歧义词及双 关语等常见而难以翻译的语言现象。本节将着重讨论这些语言现象和英 译问题。 一、多义词的处理 任何一个词,用在新的上下文中就有了新义。可见,要确定多义词在特 定语境中的含义一要紧密联系上下文,二要注意这些语言现象和英译问 题。 1.上下文与语义选择 例如,“发”是多义词, 在下列语句中含义不同, 英译时必须分别选择 在特定上下文中的英语对应词。 (1)发货 to deliver goods (2) 发传单 to distribute leaflets (3) 发言 to speak at a meeting (4) 发光发热 to emit light and heat (5) 发电 to generate electr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