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1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实数

7.二次根式(第1课时)

一、学生起点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已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本学期又学习了有理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认识了实数.这些都为本课时学习二次根式的运算公式提供了知识基础.当然,毕竟是一个新的运算,学生有一个熟悉的过程,运算的熟练程度尚有一定的差距,在本节课及后两节课的学习中,应针对学生的基础情况,控制上课速度和题目的难度.

二、教材任务分析

本节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认识二次根式和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探索二次根式的性质,并能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形式;第二课时,基于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到二次根式乘除的法则以及加减运算的法则,进而利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第三课时,进一步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发展学生的运算技能,并关注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运用法则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是:

1.认识二次根式和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探索二次根式的性质;

3.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明晰概念;第二环节:探究性质; 第三环节:知识巩固;第四环节:知识拓展;第五环节:课时小结.

第一环节:明晰概念

问题1 :5,11,2.7,

121

49,))((b c b c -+(其中b=24,c=25),上述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

答:都含有开方运算,并且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 介绍二次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a 叫做被开

方数.强调条件:0≥a 0≥,也就是说二次根式具有双重非负性.

问题2:二次根式怎样进行运算呢?

答:这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新问题.

意图:通过问题,回顾旧知,为导出新知打好基础.

第二环节:探究性质

(一)内容:通过探究得出b a b a ∙=⋅,

b

a b a =. 具体过程如下:

(1)94⨯= ,94⨯= ; 94

= ,9

4= ;

= ,= . (2)用计算器计算:

76⨯= ,76⨯= ;76

= ,7

6= . 问题1:观察上面的结果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

问题3:其中的字母a ,b 有限制条件吗?

意图:最终归纳出b a b a ∙=⋅(a ≥0,b ≥0),b

a b a

=(a ≥0, b >0).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数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数的算术平方根.

说明:(1)公式中字母a ≥0,b ≥0(或b >0)这一条件是公式的一部分,不

≠≠;

(2=

(3)≠,也就是说遇见带分数,必须先化成假分数,即

32

==. 第三环节:知识巩固

例1 化简(1)6481⨯;(2)625⨯;(3)9

5。 观察:化简以后的结果中的被开方数又有什么特征?

意图:由于现在还没有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学生实际上并不知道化简的方向,因此,这里以例题的形式呈现了有关结论.

被开方数中都不含分母,也不含能开得尽的因数。一般地,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也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化简时,要求最终结果中分母不含有根号,而且各个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

例2.化简:(1(2)27;(3)31

;(4)98;(5)16

125.

答案:(15====;

(2

7===;

(3)

313=; (4)3

223223243249898=⨯=⨯=⨯==; (5)

45545545254

5251612516125=⨯=⨯=⨯==.

问题:

(17

14是最简二次根式的?

(2)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时,你有哪些经验与体会,与同伴交流。 说明:含有根号的数与一个不含根号的数相乘,一般把不含根号的数写在前面,并省略去乘号.

(1) 在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时,如果被开方数是一个整数,一般先将被开方数

写成一个平方数与另外一个数的积的形式;

(2) 当被开方数是带分数时应化为假分数;

(3) 二次根式无论是计算还是化简,结果必须化为最简形式.

反思:以上化简过程有何规律呢?希望学生得出:根号里面的数有一部分移到了根号外面,具体来说是能开得尽方的因数,开方后写到了根号外面.从而明确:被开方数若有开得尽的因数,一般需要进行化简.

第四环节:知识拓展

说明:这部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程度好的班级可选用,基础不好的班级舍去.

练习:

1.下列平方根中, 已经简化的是( )

A. 31

B. 20

C. 22

D. 121

2.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你认为成立的请在()内打对号 ,不成立的打错号 。

= ( ) ; =( ) ;

③ =( ); = ). 你判断完以后,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含有n 的式子将规律表示出来,并说明n 的取值范围?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内容:

(1)掌握并会运用公式:b a b a ⋅=⋅(a ≥0,b ≥0),b

a b a

=(a ≥0,b >0).

(2)理解本节课中用过的数学方法:类比,找规律,归纳总结.

四、教学反思

(一)关注类比,提出重点

本节经历从具体实例到一般规律的探究过程,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实数运算律和运算法则,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二)对运算技能要求恰当定位

根据新课标精神,对学生的评价不能过分要求技巧,应关注学生对运算法则的理解,能否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理、简便的算法,能否依据算理正确地进行计算,能否确认结果的合理性等等,对于较复杂的实数运算,应关注学生是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因此,注意对运算技能要求作恰当的定位,特别是在开始运算的第一课时,不要提高要求。

(三)分层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考虑了学生的层次不同,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增加了知识拓展的内容,供层次高一些的学生及班级选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