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分析
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15例临床分析
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15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3-02-21T16:47:23.2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贾凤华毛亚威[导读]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
贾凤华毛亚威(新沂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江苏新沂 221400)【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
结果改组病例中胸腺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4例,支气管囊肿2例,纵隔畸胎瘤3例,脂肪瘤1例,心包囊肿1例;17例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住院日数6-9天。
结论胸腔镜对于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有明显的微创优势。
【关键词】胸腔镜纵隔肿瘤【中图分类号】R730.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101-02现代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外科技术的出现是20世纪九十年代胸外科领域的重大发展和成就。
近年来随着该项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完善、发展,其适应范围已由初期的诊断性或简单的治疗性操作而扩展至更为复杂的胸腔手术操作。
我院2007年1月——2012年2月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15例,手术效果及愈后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5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6~52岁,平均年龄38.5岁;7例患者无症状,因体检和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8例患者因胸闷、胸痛、咳嗽等症状就诊时发现。
病变位于前纵隔8例,中纵隔3例,后纵隔4例;右侧病变6例,左侧病变9例。
其中胸腺瘤4例,无重症肌无力;神经源性肿瘤4例,支气管囊肿2例,纵隔畸胎瘤3例,脂肪瘤1例,心包囊肿1例;肿瘤最大径3.0~5.0cm,平均4.2cm;囊性肿瘤6例,实质性肿瘤9例;住院日数6~9天,平均7.2天。
术前常规行胸部正侧位X-线检查、胸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包膜是否完整、有无外侵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可否行胸腔镜手术。
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临床效果分析
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的35例前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等围术期指标及术后随访情况。
结果:35例患者均采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完成了手术操作,手术时间(90.2±20.8)min,无中转开胸,术中出血量(30.5±10.3)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1±0.7)天,术后疼痛评分(2.0±0.5)天,术后住院时间(4.7±1.3)天,3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未见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手术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有简便经济、安全可靠、疗效满意等特点,值得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剑突下入路;纵隔肿瘤;胸腔镜;胸腺切除;三孔式【中图分类号】R7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8-0063-02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腔镜手术已逐步成为胸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对于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也主要采用胸腔镜下微创完成,比较常用的是右侧(或左侧)胸入路纵隔肿瘤切除。
近年来,剑突下入路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成为一种新的术式[1-3],该手术入路需要具有一定胸腔镜手术经验及学习曲线。
本文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月35例前纵隔肿瘤患者,分析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科治疗的35例前纵膈肿瘤的患者,均采用经剑突下胸腔镜微创切除术。
其中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27~64岁,平均(44.8 ±16.5)岁,体重48~96Kg,平均(60.4±7.2)Kg。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作者:邓成飞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纵膈肿瘤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3例。
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肿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胸口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后疗效判定。
结果①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观察组在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平均时间等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关键词】电视胸腔镜;纵隔肿瘤;临床价值在电视的辅助下利用胸腔镜技术实施手术治疗已经被临床公认为是目前对自发性气胸、肺周围病变及胸膜病变进行治疗的标准方法。
但是对于患有纵隔肿瘤的患者,采用胸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目前在临床医学界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因此必须严格掌握手术禁忌症和适应症才能提高会搜数的成功率[1]。
本次研究中选取46例患有纵隔肿瘤的患者病例,对应用电视辅助下胸腔镜技术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抽样患者为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就诊的46例患有纵隔肿瘤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19至64岁,平均36.8岁;观察组组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0至62岁,平均37.1岁。
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电视辅助下胸腔镜技术进行治疗。
对两组纵隔肿瘤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后住院恢复时间、手术进行过程中出血情况、拔管时间等进行对比研究。
1.3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相关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已经彻底切除;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明显恢复,相关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切除程度大于5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体征略有恢复,相关检查结果显示病灶的切除程度不足50%;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比较没有任何变化或进一步加重。
肺与纵隔肿瘤胸腔镜手术治疗分析
胸腔镜手术 时防范 因操 作造 成种 植播 散尤为 重要 J 。通 过本
研究体会到采用一 些预 防性措 施能 够减少 术后肿 瘤播 散的发
所有 患者 通过胸 腔镜 获得 了病理 学诊 断。 生 ,如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切 口用保护膜或所有标本都应 该放在无菌袋 中取出可以减少 切 口的种植 ,术后 大量无菌水 冲 洗胸腔可以减少胸膜腔种植 。复张性肺水肿也是胸腔镜手术常 见并发症之一 ,胸腔镜手术需气管 内双腔插管 ,健肺单侧通气 以保证术野需要。患肺长 时间处于萎陷 ,术后有 可能发生复张
2 1 病理学诊断 .
在 1 例纵隔肿物 中,转移性 小细胞癌 4例 ,恶 性胸膜 问皮瘤 1
2例 ,神经鞘瘤 2例 ,结核 1例 ,恶性 Sh an瘤 1例 ,胸腺 ew n 癌 1例 ;在 1 9例肺部肿瘤 中,原发性肺 癌 8例,错构瘤 3例 , 炎性假瘤 2例 ,肺 结 核球 2例 ,转 移性 肺 癌 1例 ,肺 囊肿 1
年龄 为 2 0—7 O岁 ,平 均 ( 2 3±2 1 岁 ;病例 包括 纵隔 肿 5. .)
物1 1例 ,肺部肿物 l 。 9例 12 手术方 法 . 手 术均 在全麻 下施 行 ,采用 双腔气 管插 管 , 术 中单俱 通气 ,心电监护。患者取标准侧卧位加腰桥抬高体 位 ,取腋 中线第 6或 7肋 间作观察孔置入胸腔镜 ,根据镜下所 见病变位置 ,选择相应肋间再做 2个小切 口作操作孔 ,放置胸 腔镜手术操作器械 ,根据病灶大小 ,确定肿物位置 ,完 整切 除 肿物 ,放入无 菌袋 中 ,于胸壁 切 口取 出… 。手术患 者 中肺楔 形切除 1 9例 ( 中病理证 实原发性肺 癌 8例 ,凶为 根治性治 术
年 6月收治的 3 0例肺与纵隔肿瘤患者 的临床资料 ,均采取胸腔镜手术获得 组织病理 学诊 断与 治疗。结 果 在 1 例 纵 1
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应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并发症和安全性的效果研究
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应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并发症和安全性的效果研究1. 引言1.1 背景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一个小切口在剑突下进行手术操作的技术,相比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目前对于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应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和安全性研究还较为有限。
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评估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在前纵隔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在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方面的作用。
这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前纵隔肿瘤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应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估手术方法对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影响,并对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与传统胸腔镜手术的优劣势,探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在前纵隔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安全和有效的手术选择,为前纵隔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与生存质量。
1.3 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症,经过临床评估和影像学检查确认为前纵隔肿瘤,包括胸膜间胸膜瘤、胸腺瘤、淋巴瘤等。
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心肺疾病或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采用3D立体视觉系统,患者采取背卧位,全身麻醉下行手术。
术前进行局部消毒、隔离手术区域。
并在剑突下骨膜处进行1.5cm切口,插入单孔胸腔镜穿刺入路,移动器械升降器的控制杆,操作空间恢复器的制动螺丝。
观察、探查、统计并破坏性操作,肿瘤局部切除、淋巴结清扫及术野清扫,对手术区域进行止血、吸引、气管插管及引流等。
术后即刻评价患者手术效果和安全性,记录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随访患者至出院并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安全性评估。
2. 正文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年龄范围为18岁至65岁之间,均为经过严格筛选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
微创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微创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作者:常博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目的总结微创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疗效情况。
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纵膈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式分为胸腔镜手术组27例、开胸手术组3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应用率、引流时间以及疗效等。
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0%,但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镇痛药应用比例均明显低于开胸手术组,且差异显著(P【关键词】微创胸腔镜手术;纵膈肿瘤切除;常规开胸手术;疗效分析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05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03-02纵膈肿瘤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包括纵膈神经源性肿瘤、胸腺瘤、纵膈囊肿、淋巴管瘤、畸胎瘤等,均起源于纵膈,多数为良性且预后较好。
纵膈肿瘤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表现为胸闷、胸痛、干咳等,手术切除是纵膈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1]。
近些年,胸腔镜微创技术在纵膈肿瘤切除手术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详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纵膈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式差异分为胸腔镜手术组27例、开胸手术组33例。
其中胸腔镜手术组27例: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35-78岁,平均(46.8±1.2岁;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畸胎瘤10例、神经源性肿瘤8例、胸腺瘤5例、纵膈囊肿4例。
开胸手术组33例: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32-72岁,平均(45.6±1.5岁;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畸胎瘤11例、神经源性肿瘤9例、胸腺瘤7例、纵膈囊肿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作者:成建荣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22期【摘要】目的:研究經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前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指导。
方法:此次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5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0例前纵隔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胸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关键词】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前纵隔肿瘤;临床效果;安全性前纵膈肿瘤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胸部肿瘤疾病,原发性肿瘤包括纵膈中各种组织结构产生的肿瘤及囊肿,临床治疗中常需要手术治疗,恶性肿瘤术后还要实施化疗及放疗[1-2]。
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形成的手术切口较大,患者术后遭受的创伤较为严重,术后发生并发症风险很高,手术效果和预后恢复均受到严重影响。
在胸腔镜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前纵膈肿瘤手术治疗的方式逐渐完善,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不仅能够保证肿瘤临床切除效果,凭借其术中创伤小的优势,还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3]。
此次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5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0例前纵隔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比不同治疗方法下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确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前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指导。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5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0例前纵隔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范围为21岁~72岁,平均年龄(48.31±3.71)岁,其中囊肿36例,胸腺瘤19例,胸腺增生5例,肿瘤平均直径为(3.24±1.63)cm。
全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手术35例临床分析
C h i n J M0 d D r u g A p p l , A p r 2 0 1 3 , V 0 1 . 7, N o . 8
探讨腮 腺混合瘤 的 C T诊 断 及 误 诊 分 析
2 0 03: 3 91 .
全 电视 胸 腔 镜 下 纵 膈 肿 瘤 手 术 3 5例 临床 分 析
冯世 军 郭伟
探讨全 电视胸腔镜手 术治疗 纵 隔肿瘤 的可行 性 、 安全性 。方 法 我院 2 0 0 9年 1 0
全组患 者顺利完 成手术 , 无 中转开 胸 , 无辅 助
电视胸腔镜 手术治疗 纵
般有完整 的包膜 。该肿 瘤 临床 上 生 长缓 慢 , 常 无 自觉 症
依靠 C T影像仍会 出现误诊 , 需 密切结 合 临床 , 积 累经 验 , 尽
量 减少误诊 。
状, 病史较 长 , 任何年龄均 可发生 , 以3 O~5 0岁多见 , 女性多
于男性 。
3 . 2 影像表 现
C T平扫病变 呈类 圆形或不规则形 , 密度与
瘤C T影像诊 断特点 , 以助 于提高 C T诊 断准确 率 , 为临床 诊
断提供 充分依据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变及 出血 , 增强示 肿瘤 实性部分可均一强 化 , 囊性 区不强化 。
3 . 3 鉴别诊断及误诊分析 3 . 3 . 1 1 6例腮腺混合瘤 术前误 诊 为粘 液表皮 样 癌有 3例 ,
腮腺混合瘤有一定 的 C T影像特点 , 对误诊 的分析有 助于提高对该病 的 C T
例, 有坏死囊变者 5例 , 术前误诊为粘液表皮样癌 3例 , 误诊为 咽旁 肿块 1例 , 误诊 为 Wa r t h i n瘤 1例 , 误
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42例分析
【 关键词】 胸腔镜检查; 隔肿瘤; 纵 治疗 d i 03 6/i n17 —8 0 0 11. 4 o: . 9 .s. 100 . 1.1 2 1 9 js 6 2 0 【 中图分类号】 R 3 . 【 7 45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 17 .8 02 1)114 —2 6 10 0(0 11-2 90
规清 扫两 侧 纵 隔 及 心 包 前 脂 肪组 织 。
随着现代胸腔镜手术的应用 , 为纵隔肿 相对 于胸心外科其他手术而言 , 纵
对于囊性肿瘤 , 囊肿较小时予 以整 瘤的治疗 开辟 了新的途径 。 个切除; 囊肿较大时, 为减少对 手术操作 视野的影响,以及防止囊肿分离过程破 隔肿瘤切除术是一种 “ 破坏性” 手术 , 不
通信 作者 : 余凯忠 ,E a : n y s m i b y@ l
s h .o o u c m
・
15 ・ 20
M o e Prcia e iie No mb r 1 ,Vo . , d m a t l c M dcn , ve e 20 1 123 No. 1 1
需要 “ 重建” “ 或 修补” 因此更适合在 胸 防止囊肿液外渗的 目的; , 对于取 出困难 疗 效 , 其在 纵 隔肿 瘤 的 诊 断和 治疗 中 使 腔镜 下操 作。根据本组 患者 治疗经验 , 的 肿瘤 , 通过 改进 标 本 取 出 技 巧或 适 当 发挥应有的作用 。 胸腔镜手术 治疗纵 隔肿瘤有 以下优点 : 延长手术孔 , 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 。目 () 1具有创伤小、 痛苦轻 、 恢复快及符合 前一般 认为, 巨大纵隔肿瘤不适宜胸腔
先 9例有不同程度的咳嗽 、气 喘及胸痛等 胸 腺 囊 肿 时 按 照先 近 后 远 , 下 后 上 的 改善 。3例恶性胸腺瘤术后转放疗科接 非特 异 性 症 状 , 有肌 无 力 表 现 ( 限 原则 , 打 开 患侧 纵 隔胸 膜 , 离 出胸 腺 受放射治疗, 5例 局 先 分 至今无复发。
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应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并发症和安全性的效果研究
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应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并发症和安全性的效果研究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经皮内镜手术技术,通过一个小小的切口在剑突下进行操作,避免了传统多孔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
在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实践中,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应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初步验证。
研究显示,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单孔胸腔镜手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感受上均有明显优势。
而且,术后并发症如感染、气胸等发生率也较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应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优势与价值。
1. 减少术中出血量前纵隔肿瘤的切除手术常常伴随大量出血,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而应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
这主要得益于单孔胸腔镜手术操作视野清晰,可以更准确地控制出血点,避免大面积的出血。
2. 缩短手术时间传统的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常需经历较长的手术时间,而应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这是因为单孔手术仅需要一个小小的切口进行操作,不需要频繁更换手术位置,操作更为简便、高效。
3.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传统手术方式常常会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术后感染、气胸、出血等。
而应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可以显著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单孔手术中,创伤小、术中出血量低、手术时间短,术后创口愈合更快,粘连和感染的概率相应降低。
1. 术前评估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应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包括患者的全身情况、肺功能、心脏功能、纵隔肿瘤的性质和位置等方面的评估,以判断是否适合应用该手术方式。
2. 术中操作在应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时,需要重视手术操作的严谨性和精准度。
在手术过程中要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保障手术的安全性。
3. 术后监测术后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测,包括呼吸功能、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等方面的监测。
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
3 8例 患 者 运 用 胸 腔 镜 手 术 切 除 纵 隔 肿 瘤 过 程 顺 利 .手 术 时间 3 0 ~ 2 2 0分 钟 ,平 均 ( 9 8  ̄ 3 4 ) 分 钟 ;术后 胸 管 引 流 时 间 为2 — 8天 ,平 均 ( 3 . 5  ̄ 2 . 5 ) 天 ;术 后 住 院 时 间 3 — 1 3天 ,平 均 ( 7 ± 2 ) 天 ;出血量 3 5  ̄ 7 5 ml ,平均 ( 4 5  ̄ 1 5 ) m l ;术 后均 未 出现 明 显 的严重并发症 。手术后治愈 3 7例 ,好 转 1例 ,没 有 出 现 无 效 病 例 ,总 有 效 率 为 1 0 0 %。
例) ;神 经 原 性 肿 瘤 5例 ,胸 腺 瘤 7例 ,支 气 管 囊 肿 4例 , 心 包 囊 肿 3例 ,胸 腺 瘤 8例 。3 8例 患 者 均 出 现 胸 痛 胸 闷 、 气 促 或 声 嘶 ,气 促 背 痛 ,间 隔 咯血 或 膈 肌 麻 痹 等 纵 隔 肿 瘤 临 床 表 现 ,并 排 除 因 年 老 体 弱 或伴 有 心 、肝 、肾功 能 不 全 等 不 易进行胸腔镜手术的情况。
3 讨 论
选择 2 0 o 7年 4月 一2 0 1 2年 3月 运 用 胸 腔镜 手 术 进 行 纵 膈肿 瘤 切除 的 3 8例 患 者 , 其 中男 2 2例 , 女 1 6例 , 年 龄 2 6 ~ 6 7岁 ,平 均 年 龄 ( 4 8 . 7  ̄ 8 . 1 ) 岁 。所有患 者均 经胸部 C T、 MR或 X线 检查 确诊 为纵 膈 肿瘤 ,并 明 确 确 定 肿 瘤 位 置 、大 小 范 围及 内部 结 构 等 。 左 侧 纵 膈 占位 性 病 变 2 0例 .右 侧 1 8 例 。前纵 隔 l 6例 , 中 纵 膈 5例 、后 纵 隔 l 7例 。 肿 瘤 直 径 2 - 1 0 c m,其 中 畸 胎 瘤 1 1 例( 良 性 畸 胎 瘤 6例 ,皮 样 囊 肿 5
胸腔镜手术治疗胸廓入口处非甲状腺源性和非胸腺源性纵隔肿瘤
胸 廓 人 口处 肿 瘤 (tumors of the thoracic inlet) 是 指 位 于胸 廓 入 口 处 的 各 种 良 恶 性 肿 瘤 ,也 称 之 为 胸 顶 部 肿 瘤 (apical chest tumors)或 颈 胸 交 界 处 肿 瘤 (tumors of the cervicothoracic i unction)。 某 些 来 自颈部 的肿 瘤 ,如 臂 丛 神经 肿 瘤 ,可 延 伸 至 上 纵 隔 。来源 于胸部 的肿瘤 (主要来 自肺和纵 隔 )可超越 胸廓 入 口累及 颈 部 。胸 廓 人 口处 纵 隔 肿 瘤 来 源 多 样 ,常见 的有胸 骨后 甲状 腺肿 、胸 腺 瘤 (癌 )、神经 源 性肿 瘤等 。虽然 胸 廓人 口处 良性纵 隔肿 瘤 多见 ,但 恶性 亦不 能完 全排 除 ,所 以 ,一旦 确诊 ,如 果患 者无 手术 禁忌 ,应及 早 手 术治 疗 。传 统 的 手术 方 法 有 患 侧后 外侧 (或 前 外 侧 )切 口以及 经 胸 骨正 中劈 开 切 口,切 断胸部肌 肉 ,这 些手 术 方 法 对胸 骨 损 伤 大 ,并 发症 相对 多见 。近些 年来 ,微创 技术不 断得 到完善 , 但对 胸廓 入 口处非 甲状腺 源性 和非胸腺 源性 纵隔肿 瘤 的胸腔 镜手 术 治疗 ,还 未 见 报 道 。本 文总 结 电视
650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10.Vo1.17,No.5
中 国临 床 医 学 2010年 10月 第 17卷 第 5期
· 论 著 ·
胸腔 镜 手术 治疗 胸 廓入 口处 非 甲状 腺 源 性 和 非 胸 腺 源 性 纵 隔 肿 瘤
刘愉 林 宗武 王群 (复旦 大 学 附属 中山医院胸 外科 ,上 海 200032)
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手术54例报告
me d i a s t i n a l n e o p l a s ms . Me t h o d s F i f t y — f o u r p a t i t e n t s w i t h me d i a s t i n a l n e o p l a s ms u n d e r w e n t VAT S f r o m J a n u a y r 2 0 0 9 t o S e p t e mb e r
Vi de o- a s s i s t e d ThO r a c Os c O pi c Sur g e r y f o r M e di as t i na i Ne op l a s m s: Re po r t o f 5 4 Ca s e s Li u C ha n gq i n g, Xu M e i q i ng, Gu o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 0 1 3年 8月 第 1 3卷 第 8期
胸腔镜手术微创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研究
右 江 医学 2 1 年 第 3 01 9卷 第 6期 Y uin dcl o ra 2 1 , o. 9No 6 o j gMe i u n l 0 1 V 13 . a aJ
胸 腔 镜 手术微 创 治疗原 发 性纵 隔肿 瘤 的临床研究
陆双政 , 元鲁 , 黄 韦 恺
( 江 民族 医学 院 附 属 西 南 医 院 , 西 百 色 市人 民 医 院 , 西 百 色 5 3 0 ) 右 广 广 3 00
t e t n fp i r d a tn l u r r a me to rma y me i s ia mo .Me h d 5 a e fp i r da tn l u rwe ed vd d i t h h r — t t o s c s so rma y me i si a mo r ii e o t e t o a 8 t n c s o i g o p a d t e t o a o o r u . et o a o e p cg o p n= 2 )we et e td wih Th r c s o i s r e y o e p c r u n h h r c t my g o p Th h r c s o i r u ( 8 r rae t o ao c pc u g r f rmi i l n a i e a d t et o a o o r u n一 3 ) we e te t d wih ta i o a p n c e t s r e y n iin o n mal i v sv n h h r c t my g o p( y 0 r r a e t r d t n l e h s u g r .I cso i o l n t o e a in t e g h, p r to i , n r o e a i e b o d l s ,t mo ie fia y h s i l a i n t me i t a p r t lo o s u r sz ,e f c , o p t i t i . a e f u i g a ag sc v c az o me c s s o sn n l e i , d a n g i , o p t l a in e p n e , o t p r t e c mp ia i n e we n t e t r u s we e c mp r d a d a a ria et me h s i i to x e s s p s o e a i o l t s b t e h WO g o p r o a e n n — az v c o l z d Re u t ye. sl s Th WO g o p a h a fia y F r t e t o a o e p c g o p t e o e a in tme i cso e t r u s h d t e s me e f c . o h h r e s o i r u , h p r t i , n iin c o
胸腔镜下纵膈肿物切除术中心跳骤停一例病例讨论 (1)ppt课件
开胸后其他病理生理改变
1、 开胸后胸膜腔及肺内压的改变及手术操作对肺门等部位的
刺激导致呼吸、循环及内分泌的功能障碍。 2、 体热和体液的大量散失
体位对呼吸的影响
(一)胸腔手术病人多被置于侧卧位,腹内脏器将膈肌推向胸内,使之 上升约4cm,两肺功能余气量(FRC)各减少约0.8L。
(二)清醒时,下胸侧通气量( V )大于上胸侧;受重力影响其血流量 (Q)也大于上胸侧,因此两肺V/Q比值无大改变,氧合功能也无大变 化。 (三)全麻使侧卧位病人FRC进一步减少0.4L。肌松药的应用及重力的影 响使上侧肺通气好,血流不足;而下侧肺因体位及纵隔下移及重量的 压迫及腹内压的增加肺 FRC 进一步减少,通气亦减少,而血流较多, 形成通气不足,血流过多。 (四)胸腔手术时上侧开胸为正压,手术操作,压迫等使上肺膨胀不全, 通气不足,因此,呼吸功能主要依赖于下侧肺及恰当的通气方法,才 能免除低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胸腔镜下纵膈肿物切除术中心 跳骤停一例病例讨论 (1)
病史
患者,男,50岁,身高175cm,因“间断胸痛半年 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 160/100mmHg,自服长压敏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尚 可,无药物过敏史,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术前访视
患者一般情况可, 间断咳嗽、咳痰,咳中量白色粘痰, 痰易咳出,伴胸闷、气短,伴乏力,伴盗汗,伴潮热,体 温正常, 听诊:心脏听诊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双肺听诊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实验室检查:血生化、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均 正常 心脏彩超、肺功能检查均正常 心电图示: 窦性心动过缓(56) 该患者为ASAI级,心功能I级。
(四)肺泡通气与血流灌注(V/Q)比率异常
电视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19例疗效观察
囊肿 2例 ,支 气管 囊肿和胸 腺 囊肿各 1 例 。结论 电视胸 腔 镜手 术 治疗纵 隔肿 瘤安 全 、有 效 ,具 有微 创 、并 发症 少、住 院 时间短 等优 点 。 【 关 键词 】 电视 ;胸腔 镜 手术 ;纵 隔肿瘤
哑铃状 神经源性 肿瘤 经椎 间孔 向椎 管 内生 长者 ,不应列入 V A T S 适 应
证 ,需考虑行 传统开胸手术治疗 。资料报道N V A T S 治疗 纵隔肿瘤 适应 证为 :①直 径6 c m 一 下、瘤体相 对较小 ;②肿瘤 与纵隔大血 管界 限清 晰,且保持较 完整的包膜 ;③不伴有或术 前经保守治疗控 制的重症肌 无力 的非外侵 润性胸腺 瘤 。本组 1 9 例纵 隔肿瘤患者 术前均行 胸部x线 片 、C T 和 ( 或)MR j 影像 学检查评估 病情后 ,除了3 例需 中转4 ~6 e a r 辅助 小切 口完成 外 ,其余 1 6 例 均顺利 完成V A T S 肿 瘤切 除术 ,术 中及 术后均无 明显 并发症 。 行V A T S 需术 中保持清 晰、稳定、无遮挡 的术野 ,应 采取双腔气管 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并根据肿瘤位置采取相应 的手术体位。一般选择3 切 口,胸腔镜置入切 口 距离瘤灶 1 5 2 0 e m,主、副操作孔呈倒三角形位
吸循环 功能影响较大 。上 世纪9 0 年代L a n d r e n e a u 等首 次采 用V A T S 成功
小 、恢 复快 、切 口美观 等优点 而得 到胸外科 医师 的认可 ,越来越多 的 取代传 统开胸手 术口 】 。由于 纵隔肿瘤 绝大多数 为 良性 ,手术技术 要求 相对 较低 、操作较 简单 ,尤 其适合 采取V A T S 治疗 。但并 非所有 纵隔 肿瘤 都可 以行V A T S ,应严 格掌 握手 术适应 证 ,需结合 术前 胸部x线 片、C T 或MR j 检查 了解肿 瘤部位、范 围、包膜情 况及与周 围血 管、脏 器 的关 系来选择病 例 】 。对于术 前确诊 为恶性 浸润性胸腺 瘤或后纵 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6-07-19T14:15:28.5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作者:王凯超
[导读] 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胸外科黑龙江大庆 163411
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60例纵膈肿瘤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各为3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正中开胸手术法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住院时间短的特点,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关键词:胸腔镜;微创手术;纵膈肿瘤;临床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thorac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mediastinal tumors. Methods:60 cases of mediastinal tumor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30 cases each.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open chest surgery. 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operation time,less blood loss and shorter hospital stay,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mediastinal tumors has a good effect,it is worth to be popularized and used. [Key words] video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ediastinal tumor;clinical analysis
纵膈肿瘤多为良性肿瘤,该病早期无明显特征,后随着肿瘤体积增大会使得患者出现一些病理特征,包括病灶部位疼痛、呼吸困难等。
手术治疗是纵膈肿瘤的主要手段。
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创口大、术中出血量多等特点,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1]。
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胸腔镜微创手术得到应用及普及,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创伤小,术中视野清晰,有利于患者术后及早的康复[1]。
目前,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已逐渐替代传统开胸治疗术,并受到患者及医师的认可。
在本文中,笔者就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疗效进行分析。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60例纵膈肿瘤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各为30例。
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患者年龄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45.0±2.1)岁;依据疾病类型对患者进行划分,包括畸胎瘤患者9例、胸腺瘤患者10例、神经源性肿瘤患者11例。
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患者年龄为18~66岁,平均年龄为(45.3±2.2)岁;依据疾病类型对患者进行划分,包括畸胎瘤患者10例、胸腺瘤患者11例、神经源性肿瘤患者9例。
纳入者均为良性肿瘤疾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取侧卧位,全身麻醉处理。
于以患侧腋中线第6肋间作手术切口,切口长度为1.5cm。
将胸腔镜置入切口内,对病灶情况进行观察,明确肿瘤及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
依据肿瘤位置再做两个切口,该2个手术切口与胸腔镜切口呈三角结构。
电凝切开纵膈胸膜,并剥离瘤体。
出血时实施电凝止血,术中操作需谨慎,避免对重要血管及神经造成损伤[2]。
若瘤体加大,先进行减压,而后再进行切除。
术后给予患者止血药进行治疗,预防发生出血。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取平卧位,全身麻醉处理。
正中开胸手术法进行治疗,单腔气管插管,实施纵膈肿瘤切除术。
两组患者术后均需进行常规的抗感染处理,并注意临床观察,预防发生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经SPSS18.0统计学软件作分析,用P<0.05,提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析
观察组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住院时间短的特点,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具体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中,心律失常患者1例、肺部感染患者1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患者中,心律失常患者2例、肺部感染患者3例、肺不张患者1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0%。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6/30)。
3讨论
纵膈肿瘤是临床上的常见肿瘤疾病,微创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胸腔镜微创手术的应用具有高效、微创性特征,不仅可剥除瘤体,同时可积极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以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3],笔者对胸腔镜微创手术操作的可行性原因进行分析,并作下述总结:(1)瘤体部位多在脊柱旁,且大多瘤体,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视野较小,易于剥离。
(2)瘤体旁多无复杂血管,操作相对简单;(3)肿瘤通常质地较硬,可方便进行钝性剥离。
但并非所有患者均适合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笔者对胸腔镜微创手术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得出下述结论:(1)为了预防术后并发
症的发生,需在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
若患者合并基础合并症,需谨慎考虑对患者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
同时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则建议对患者实施开胸手术治疗。
(2)若胸腔镜检查发现肿瘤及大血管紧密关联,在术后可能导致出血情况,胸腔镜手术过程中可能出血可对视野造成影响,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3)在对患者进行胸腔镜治疗时,对于较大肿瘤患者,先部分切除肿瘤;对于囊性病灶患者,可先进行减压治疗[4],而后再实施肿瘤剥除。
(4)在手术治疗后,需重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5],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对症治疗及护理。
组间调查结果提示,以胸腔镜微创手术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较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较,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但对患者实施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时需注意患者的适应症,做好相应的术前检查,谨慎进行术中操作,并完善患者的术后护理,以保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保富,朱成楚,王春国,等.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同期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6):1206-1209.
[2]徐驰,曾志勇,杨胜生,等.侧俯卧位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46例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0):1077-1079.
[3]陈亮,王武军,蔡瑞君.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食管癌的Meta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6):603-607.
[4]王海,汪金剑.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及胸、腹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5,23(3):238.
[5]刘良,葛明,杨立信,等.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及胸、腹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J].医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