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头痛
中医诊断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中医诊断学考试知识点汇总中医诊断学是考试中容易得分和对学习其他临床科目有很大帮助的学科,就此,对中医诊断学在考试中常出现考点的容进展了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重点容,重点复习,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望诊:一、望神中四种神态常考的是少神、假神及得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假神尤为常考察的容。
1.得神的临床表现:精神良好,神志清楚,反响灵敏,两目精彩,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肌肉不削,动作自如等。
反映脏腑精气充足,生命活动正常,为安康的表现。
2.少神的临床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缓慢等。
提示正气缺乏,精气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
常见于素体虚弱者,或病情较轻,或病后恢复期。
3.假神的临床表现: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佳,神志清楚;或目无光荣,突然目光转亮;或久病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久病懒言少语,却突然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久病本无食欲,而突然欲进饮食或食量突然增加等。
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多见于临终之前。
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二、望面色中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意义是重点中的重点。
考频率尤为高。
1.青色青色主血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
〔1〕面色淡青,多为虚寒证。
〔2〕面色青黑,多为实寒证、剧痛,或肝病迁延日久。
〔3〕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阳虚衰,心血瘀阻,或肺气壅塞。
〔4〕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冷脉微,多属心阳暴脱证。
2.赤色赤色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
〔1〕满面通红者,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炽热炽盛的实热证。
〔2〕两颧潮红者,多属阴虚阳亢的虚热证。
〔3〕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苍白,却颧颊部嫩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
是阳气虚衰,阴寒盛,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属病重。
3.黄色黄色主脾虚、湿证。
〔1〕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萎黄〞。
常见于脾胃气虚,气血缺乏者。
〔2〕面色淡黄而虚浮,称为"黄胖〞。
《诊断学》中的常见症状
《诊断学》中的常见症状
在《诊断学》中,许多疾病都有一些常见的症状,这对于医生
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症状,并简要描述与这些
症状相关的一些常见疾病。
1. 发热:发热是身体抵抗感染和疾病的一种自然反应。
常见的
引起发热的疾病包括感冒、流感、细菌感染等。
2. 咳嗽:咳嗽是呼吸道感染和其他肺部疾病的常见症状。
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都会引起咳嗽。
3. 呕吐和腹泻:呕吐和腹泻是胃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
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中毒等都可能导致这些症状。
4. 头痛:头痛是很多疾病的常见伴随症状,包括偏头痛、颅内
感染、高血压等。
5. 胸痛:胸痛可能是心脏病、肺炎、胃溃疡等疾病的症状。
对
于胸痛患者来说,需要尽快就医以确定病因。
6. 脱发:脱发可以是由于内分泌失调、药物副作用、压力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对于持续性脱发的患者,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7. 骨折和关节疼痛:骨折和关节疼痛常常是骨骼系统疾病的症状。
骨折、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都可能导致这些症状。
以上仅为《诊断学》中创作的一些常见症状,每个症状都可能有多种疾病作为潜在原因。
因此,在实际诊断时,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相关的医学检验,以确定最准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024年诊断学常见症状教案(含)
诊断学常见症状教案(含附件)教案诊断学常见症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诊断学常见症状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
2.培养学生运用诊断学方法,对常见症状进行正确判断和诊断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症状与疾病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常见症状的分类:全身性症状、局部症状、精神症状等。
2.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1)发热:病原微生物感染、无菌性炎症、恶性肿瘤等。
(2)头痛:颅内病变、颅外病变、全身性疾病等。
(3)咳嗽: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4)胸痛:心绞痛、心肌梗死、肺栓塞等。
(5)呼吸困难:肺部疾病、心脏疾病、中毒等。
(6)腹痛:急性胃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
(7)呕吐:胃肠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等。
(8)腹泻: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等。
(9)黄疸:肝细胞损害、胆道阻塞、溶血性疾病等。
(10)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等。
3.诊断学方法在常见症状中的应用: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4.常见症状的诊断思路:从症状入手,结合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逐步缩小诊断范围。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常见症状的基本知识和诊断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临床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诊断学方法进行症状分析和诊断。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思路。
4.实践操作法: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临床思维能力。
2.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临床技能考核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常见症状基本知识和诊断方法的掌握程度。
3.反馈评价:收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五、教学资源1.教材:诊断学教材、临床医学教材等。
2.网络资源:医学网站、临床案例库、在线课程等。
诊断学常见症状
诊断学常见症状绪论1、症状概念: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眩晕等.主诉: 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2、体格检查: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称为体格检查.,3、诊断学内容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2)检体检查,包括视.触.叩.听.嗅;3)实验诊断,如三大常规: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诊断;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5)影像诊断,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6)病历与诊断方法常见症状1、体征: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心脏杂音,腹部包块,皮疹等,2、发热:(高热持续期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1)正常体温:正常人腋测体温36℃~37℃左右.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0~20次/分.2)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等的发热极期.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4)发热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5)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由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其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是引起发热最常见,最直接的物质)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6) 以发热为诉的问诊要点:(1)应注意询问与感染有关的病史,诱因,和发病情况,患病以来的一般情况,并注意发病的季节和地区;(2)发热时间的长短与起病缓急和发热程度;(3)体温变化规律并分析热型;(4)伴随症状,如:寒战,意识障碍,咳嗽,咳痰,腹泻,尿路感染,皮疹,结膜充血,肝脾肿大等;3、牵涉痛: 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过敏或痛觉,此现象称为牵涉痛 .如胆囊疾病—右肩背部的牵涉痛;心绞痛除心前区及胸骨后的疼痛外还可以牵涉至左上肢至左上肢内侧甚至牙痛;肾绞痛—会阴部;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头痛的病因:颅内病变;颅外病变;全身性疾病;神经症4胸痛的病因及问诊要点:胸痛原因:1)胸壁疾病,如肋骨病变;2)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包.心肌病变等3)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和肺部病变,胸膜病变等4)其他原因,如食管疾病,纵膈疾病等▲胸痛问诊要点:1)发病年龄与病史2)胸痛的部位3)胸痛的性质,灼痛,压榨性痛,刺痛,濒死感4)胸痛的持续时间5)胸痛的诱因和缓解因素6)伴随症状,咳嗽,呼吸困难,咳血,吞咽困难,面色改变等5,胸痛常见病因的鉴别:特点胸壁疾病胸膜病变心绞痛,心肌梗死食管,纵膈疾病部位固定于病变处.带状疱疹沿神经走向,不越过正中线患侧腋中线肺底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牵涉至左肩,左臂内侧胸骨后性质隐痛或剧痛.带状疱疹呈刀割样痛或灼痛干性胸膜炎为尖锐刺痛压榨样伴窒息感,心肌梗死时更剧烈食管炎为烧灼痛;纵膈肿瘤为闷痛持续时间不定.带状疱疹可持续数周粘连性胸膜炎为长期钝痛心绞痛短暂(<15分钟)心肌梗死时长纵膈肿瘤呈持续性且逐渐加重影响因素压迫局部或胸廓活动时加剧咳嗽,呼吸时加剧心绞痛诱因明显,含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心肌梗死诱因不明显,含硝酸甘油不明显吞咽食物时出现或加重(肺梗死为突然剧烈胸痛伴呼吸困难和紫绀,)6, 急腹症:外科范围的急性腹痛,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处理和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其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如延误诊断或诊治不当,将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危害.7、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1 腹部疾病,如腹膜炎;腹腔脏器炎症;空腔脏器扭转或扩张;脏器扭转或破裂;腹腔或脏器包膜牵张;化学刺激;肿瘤压迫和浸润;2 腹腔疾病的牵涉痛,如肺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3 全身性疾病,如尿毒症时毒素刺激腹腔浆膜引起的腹痛或铅中毒引起的肠绞痛;4 其他原因,如过敏性紫癜时的肠管浆膜下出血.8,腹部检查,以触诊为主.9,咳嗽或咳痰伴咯血,忤状指常见于支气管扩张;咳嗽伴声音沙哑3个月,右锁骨上窝处1个肿大淋巴结,质硬,无压痛,诊断为肺癌. 干性咳嗽见于急性咽炎支气管扩张时,可见:咳嗽或于夜间变动体位时加剧;咳嗽伴咯血;痰液放置分层.咳痰颜色呈铁锈色丝痰见于肺梗死.10,咯血定义:指喉部一下的呼吸气管出血,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11,咯血量的划分:每日咯血量在100ML内者属小量咯血;咯血量在100~500ML者属于中等量咯血;咯血量超过500ML者属大量咯血.▲12,咯血与呕血区别鉴别咯血呕血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肺癌、心脏病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糜烂出血症、胃炎、胆道出血等。
诊断学 头痛
2.慢性腹痛 1)腹腔脏器的慢性炎症:如反流性食管炎、Crohn病等。 2)空腔脏器的张力变化:如胃肠腹腔脏器的扭转或梗阻:如慢性胃、肠扭转,慢性假性肠
梗阻。
5)脏器包膜的牵张: 6)中毒与代谢障碍:如铅中毒、尿毒症等。 7)肿瘤压迫与浸润: 8)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如胃肠神经症。
病因
1.急性腹痛 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如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 2)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如肠梗阻、肠套叠、胆道结石等。 3)脏器扭转或破裂:如肠扭转、肝破裂、异位妊娠等。 4)腹膜炎症:多由肠穿孔引起,少数为自发性腹膜炎。 5)腹腔内血管阻塞:如缺血性肠病、门静脉血栓形成。 6)腹壁疾病:如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皮肤带状疱疹。 7)腹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如肺炎、心绞痛等。 8)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如腹型过敏性紫癜、尿毒症、铅
5.治疗经过及反应性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是指人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 识别和察觉能力出现障碍
病因 1.重症急性感染 2.颅脑非感染性疾病:血管、占位、损伤、癫痫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4.心血管疾病 5.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6.外源性中毒 7.物理性及缺氧性损害
发生机制
由于脑缺血、缺氧、葡萄糖供给不足、酶代 谢异常等因素可引起脑细胞代谢紊乱,从而 导致网状结构功能损害和脑活动功能减退, 均可产生意识障碍。
发生机制
1.内脏性腹痛 其疼痛特点;1)部位不确切, 接近腹中线;2)感觉模糊,多为痉挛、不 适、钝痛、灼痛;3)常伴恶心、呕吐、出 汗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2.躯体性腹痛 其特点;1)定位准确。2)程 度剧烈而持续3)可有局部腹肌强直4)可因 咳嗽、体位改变而加重。
3.牵涉痛
临床表现
1.腹痛部位 2.腹痛性质和程度 3.诱发因素 4.发作时间与体位的关系
诊断学 常见症状(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诊断学常见症状(名词解释和问答题)1、暗示性提问:是一种能为患者提供带倾向性的特定答案的提问方式2、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以及患病到就诊的时间。
3、发热(fever):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4、稽留热(ontinued fever):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5、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6、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7、波状型(undulant fever):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8、回归热(recurrent fever):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9、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10、咯血: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从口腔排体外11、咳嗽: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
12、咳痰:咳痰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现象。
13、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4、心源性哮喘:重度呼吸困难。
呼吸有哮鸣声,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两肺底部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
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
15、发绀(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诊断学常见症状学
诊断学常见症状学诊断学常见症状学是医学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通过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和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和程度,并引导治疗和预后的判断的学科。
医生在病历记录中往往会记载病人的症状,医生首先要根据患者症状做出初步诊断,然后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的辅助,最终确诊。
因此,症状学的掌握对医生的临床工作和诊断能力非常重要。
一、体温体温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体温的变化,能够反映出人体在代谢、能量消耗、免疫和炎症等方面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大约在36.5℃到37.5℃之间,但是身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时候体温也会发生变化。
高热(38℃以上)通常被认为是病理反应的表现,可能与感染、炎症以及代谢异常有关。
低热(37.5℃以下)通常不引起患者的注意,但是医生如果能发现低热,有助于诊断某些疾病,比如结核病、恶性肿瘤等。
反复发热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比如风湿性疾病、结核病等。
二、咳嗽咳嗽是人体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通常用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痰液等物质。
常见的咳嗽种类有干咳和湿咳,干咳通常是因为呼吸道内缺少分泌物质而引起,湿咳则通常是由痰液、血液或者渗出液刺激而引起。
另外,也有咳嗽症状常伴随着疼痛、喉咙痒等不适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长期不愈的咳嗽、咳出血性痰或者白沫样痰液等症状,则需考虑肺部肿瘤、活动性结核等疾病的可能性。
三、腹痛腹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发生于胃肠道、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器官和组织,不同的疾病会表现出不同的腹痛类型,如钝痛、绞痛、剧痛等等,同时疼痛的部位、范围和放射也不尽相同。
胃肠道引起的腹痛常伴随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尿路感染引起的腹痛常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
长期反复出现的腹痛,应去医院咨询和检查,以确定诊断,并进行系统治疗。
四、头痛头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轻微疼痛到强烈剧痛,其性质和伴随症状也会有所不同。
头痛既可以是原发于头部的疾病造成的,也可以是由于心血管、代谢、内分泌等方面的疾病所致。
学》《诊断学》部分记忆口诀和要点
学》《诊断学》部分记忆口诀和要点学习《诊断学》是医学生的基本要求,因为它是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正确诊断的基础。
在学习《诊断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记忆口诀和要点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下面提供一些关于《诊断学》部分的记忆口诀和要点供参考。
一、记忆口诀:1.《诊断学》六部曲,流程规范无纰漏。
'进门—史采—查验—辅助—判定—总结',难度不再凸起。
2.有头痛'急性脑卒中',常见病和危重症。
'TIA—脑梗塞—脑溢血',会诊开发病因根。
3.血栓症常见提示:VTE、TTP、DIC。
'白、红、血症',总结清楚判断。
4.抗内分泌疾病真不少,'急、慢'诊断妙。
5.肠道感染也很常见,特殊要点来记录。
乙肝、艾滋、暴发和流行,它们都是大考验。
二、要点总结:1.注意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住址、婚姻状况等,这些可以为后续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2.详细询问病史:分为现病史和既往史。
现病史包括疾病发生时间、病程、相关症状等;既往史包括个人疾病史、家族史、社会史和月经史等。
3.体格检查:包括常规体格检查和系统检查。
常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系统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
4.辅助检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适当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X线检查等。
5.病情判断:综合分析各种信息,做出初步病情判断。
可以结合《诊断学》中的一些常见病和危重症进行参考。
6.诊断总结:根据前面的数据和分析,给出最可能的诊断,并附带概率及依据。
要规范书写个体信息、临床表现、检查结果、诊断意见等。
7.随访观察: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进行随访观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之,《诊断学》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记忆口诀和要点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对临床实践的能力。
希望以上口诀和要点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诊断学疼痛(头痛、胸痛、腹痛)-附病案分析
(四)产生机制
血管学理论认为脑血管在头痛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 偏头痛发作前颅内动脉收缩,随之颈外动脉系统扩张。
神经学理论认为系大脑本身功能障碍所致。阈值降低、疼痛感受 区域扩大等,致使出现痛觉过敏、痛觉超敏而引起头痛。
头痛主要由于头部疼痛敏感组织神经纤维的过度放电,或这些结构放 电正常但心理反应异常。对疼痛敏感的头颅结构有:①颅内痛敏结构: 三叉神经(V)、面神经、舌咽神经(IX)、迷走神经(X)、静脉窦、 脑膜前动脉、中动脉、颅底硬脑膜、颈内动脉近端部分及邻近Willis 环分支、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丘脑感觉核等。②颅外痛敏结 构:颅骨骨膜、帽状腱膜、头皮、皮下组织、头颈部肌肉、颅外动脉、 眼、耳、牙齿、鼻旁窦、口咽部、鼻腔黏膜以及第1、2、3对颈神经。 其余颅内组织对疼痛不敏感。
(2)放射痛:指神经干、神经丛、神经根或中枢神经受到病变的 导, 使其分布区内也出现疼痛。
(3)扩散痛:指一个神经分支受到刺激时,疼痛除向该分支分布 区放射外,尚可扩散到另一个神经分支,甚至临近脊髓节段的其 他神经所支配的区域而出现疼痛。
(4)牵涉痛(referredpain):指深部疼痛(尤其是内脏痛)扩散到远 离脏器的体表,出现疼痛,为一特殊的扩散痛。常见的牵涉痛分 布如下表:
(1)头痛的起病方式 ①急性头痛:急性起病的头痛,病程在2周以内。 ②亚急性头痛:病程超过2周,在3个月以内。 ③慢性头痛:病程长于3个月。
2周内
2周~3月内
3月以上
(2)头痛的部位。 (3)头痛的性质。 (4)头痛的程度:一般分微、轻、中、重。 (5)头痛发生的时间与规律。 (6)头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
(四)疼痛分类方法
1.按疼痛的程度分类
(1)微弱疼痛:似痛非痛,常与其他感觉复合出现,如酸、麻、沉 重、不适感等。
诊断学第七版-头痛、晕眩
导致脑供血不足所致。
(3)颈动脉窦综合征:由于颈动脉窦附近病变,如局部动脉硬化、动脉炎、颈动脉窦
平衡失调等相关症状。
3.有无急性感染、中耳炎、颅脑疾病及外伤、心血管疾病、严重肝肾疾病、糖尿病
等病史。
4.有无晕车、晕船及服药史。
第二十四节 晕 厥
晕厥(syncope)亦称昏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
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很
痛、中暑等。
4.神经症 如神经衰弱及癔症性头痛。
【发生机制】头痛发生机制有下列几种情况:
1.血管因素 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外血管的收缩、扩张以及血管受牵引或伸展(颅
内占位性病变对血管的牵引、挤压)。
2.脑膜受刺激或牵拉。
3.具有痛觉的脑神经(5、9、10三对脑神经)和颈神经被刺激、挤压或牵拉。
无耳鸣及听力减退。持续时间较长,可达6周,痊愈后很少复发。
(5)位置性眩晕:病人头部处在一定位置时出现眩晕和眼球震颤,多数不伴耳呜及听
力减退。可见于迷路和中枢病变。
(6)晕动病:见于晕船、晕车等,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2.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指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联系、小脑、大
(4)颅脑外伤:如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
(5)其他: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头痛型癫痫、腰椎穿刺后及腰椎麻醉后头痛。
2.颅外病变
(1)颅骨疾病:如颅底凹入症、颅骨肿瘤。
(2)颈部疾病: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
诊断学-名词解释
抽搐: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或强直。
惊厥:惊厥是指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或阵挛性。
惊厥的抽搐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
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使机体产热和散热失衡,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在39~40℃或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
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高热期。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消耗热,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间歇热: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波状热: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回归热: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不规则热: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心源性哮喘:重度呼吸困难。
呼吸有哮鸣声,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两肺底部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
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气短、被迫坐起,惊恐不安。
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
三凹征:为严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胸骨上凹、锁骨上凹和肋间隙凹陷,此时亦可不伴有干咳及高调希奇性喉鸣。
主要是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加所致。
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
Kussmaul呼吸:表现为深长而规则的呼吸,可伴有鼾音,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临床表现
3.头痛的程度与性质 头痛的程度一般分轻、 中、重三种,但与病情的轻重并无平行关系。 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及脑膜刺激的疼痛最为剧 烈。脑肿瘤的痛多为中度或轻度。有时神经功 能性头痛也颇剧烈。高血压性、血管性及发热 性疾病的头痛,往往带搏动性。神经痛多呈电 击样痛或刺痛,肌肉收缩性头痛多为重压感、 紧箍感或钳夹样痛。
起 生化因素及内分泌紊乱 神经功能紊乱
三、临床表现
1.发病情况 急性起病并有发热者常为感染性疾病所 致。急剧的头痛,持续不减,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 碍而无发热者,提示颅内血管性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 血)。长期的反复发作头痛或搏动性头痛,多为血管性 头痛(如偏头痛)或神经官能症。慢性进行性头痛并有颅 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呕吐、缓脉、视神经乳头水肿)应注 意颅内占位性病变。青壮年慢性头痛,但无颅内压增 高,常因焦急、情绪紧张而发生,多为肌收缩性头痛 (或称肌紧张性头痛)。
三、临床表现
2.头痛部位 了解头痛部位是单侧、双侧、前额或枕部、局
部或弥散、颅内或颅外对病因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如偏头痛及丛 集性头痛多在一侧。颅内病变的头痛常为深在性且较弥散,颅内 深部病变的头痛部位不一定与病变部位相一致,但疼痛多向病灶 同侧放射。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多在额部或整个头部。全身性或颅 内感染性疾病的头痛,多为全头部痛。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脊髓 膜炎除头痛外尚有颈痛。眼源性头痛为浅在性且局限于眼眶、前 额或颞部。鼻源性或牙源性也多为浅表性疼痛。
后头痛。
病因
2.颅外病变
颅骨疾病:如颅底凹入症、颅骨肿瘤。 颈部疾病: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
神经痛:如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枕神 经痛。
其他:如眼、耳、鼻和齿疾病所致的头 痛。
病因
3.全身性疾病
急性感染:如流感、伤寒、肺炎等发热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心力衰竭。 中毒:如铅、酒精、一氧化碳、有机磷、药物
四、伴随症状
伴剧烈呕吐者为颅内压增高,头痛在呕吐后减轻者见于偏头痛。 伴眩晕者见于小脑肿瘤、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伴发热者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包括颅内或全身性感染。 慢性进行性头痛出现精神症状者应注意颅内肿瘤。 慢性头痛突然加剧并有意识障碍者提示可能发生脑疝。 伴视力障碍者可见于青光眼或脑肿瘤。 伴脑膜刺激征者提示有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伴癫痫发作者可见于脑血管畸形、脑内寄生虫病或脑肿瘤。 伴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者可能是神经功能性头痛。
4.职业特点、毒物接触史。 5.治疗经过及效果等。
眩晕
• 是一种运动幻觉或错觉 是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 位象觉的自我感知错误
• 患者感觉外界或自身在 沿着一定的方向旋转, 移动或摇动
定义
• 主观感觉障碍 • 自身或周围环
境物体有旋转 或摇动的感觉
• 客观的平衡障 碍
• 无意识障碍
• 头昏:blurriness
(如颠茄、水杨酸类)等中毒。 其他:尿毒症、低血糖、贫血、肺性脑病、系
统性红斑狼疮、月经及绝经期头痛、中暑等。
4.神经症 神经衰弱及癔症性头痛。
二、发生机制
血管因素 脑膜受刺激或牵拉 具有痛觉的脑神经和颈神经被刺激、挤压和牵
拉 头颈部肌肉的收缩 五官眼耳鼻五官疾病的痛疼扩散和颈椎病变引
五、问诊要点
1.起病时间、急缓病程、部位与范围、性质、程度、频度(间歇性、 持续性)、激发或缓解因素。
2.有无失眠、焦虑、剧烈呕吐(是否喷射性)、头晕、眩晕、晕厥、 出汗、抽搐、视力障碍、感觉或运动异常、精神异常、意识障碍等相 关症状。
3.有无感染、高血压、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肿瘤、精神病、癫痫 病、神经症及眼、耳、鼻、齿等部位疾病史。
发生眩晕的机理
参与维持平衡的系统
• 视觉系统:认识并判别周围物体的方位及其与
自身的关系
空间位象觉的维持
• 本体感觉系统:感受自身的姿势、位置、运动 的范围及幅度。
• 前庭系统:能够感知身体和头部空间移动时产 生的冲动,使人辨别肢体运动的方向及所处的
位置,并经相关大脑皮质下结构的整合来不断 调整偏差以稳定躯体。
头脑不清晰感,头沉,伴/不伴头痛,不伴神 经系统定位体征。不受视觉和听觉影响,可能有 轻度恶心。
• 头晕:dizziness
自身摇晃不稳为主,运动状态下加重,不愿 睁眼,不伴视物旋转,可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可伴恶心,不伴呕吐。
• 眩晕:vertigo
一种运动性幻觉,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在旋 转、升降、直线运动、倾斜、头重脚轻等感觉。 往往有眼震等神经系统体征。
头面部痛疼的神经。Fra bibliotek病因1.颅内病变
感染:如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等。 血管病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
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风湿性脑、 脉管炎和血栓闭塞 性脑脉管炎等。
占位性病变:脑肿瘤、颅内转移瘤、颅内囊虫病或包虫病等。 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 其他: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头痛型癫痫、腰椎穿刺后及腰椎麻醉
头痛
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头面部 及颅内外组织的痛觉主要由三叉神经、 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以及颈 1-3神经等支配并沿相应的神经结构传 导至中枢。
头痛
颅外部分结构:骨膜、关节面、帽状 腱膜、肌肉、皮下组织、头皮、脑膜 中动脉、颞浅动脉、眼、鼻、耳(外 耳和中耳)牙齿和口腔粘膜
颅内结构:静脉窦及其大分支、硬脑 膜、硬脑膜动脉、大脑廉、小脑幕及传导
三、临床表现
4.头痛出现的时间与持续时间 某些头痛可发 生在特定时间,如颅内占位性病变往往清晨加 剧,鼻窦炎的头痛也常发生于清晨或上午,丛 集性头痛常在晚间发生,女性偏头痛常与月经 期有关。脑肿瘤的头痛多为持续性可有长短不 等的缓解期。
三、临床表现
5.加重、减轻头痛的因素 咳嗽、打喷嚏、摇 头、俯身可使颅内高压性头痛、血管性头痛、 颅内感染性头痛及脑肿瘤性头痛加剧。丛集性 头痛在直立时可缓解。颈肌急性炎症所致的头 痛可因颈部运动而加剧;慢性或职业性的颈肌 痉挛所致的头痛,可因活动按摩颈肌而逐渐缓 解。偏头痛在应用麦角胺后可获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