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藏清代极品玉器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博物馆藏清代极品玉器欣赏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莲藕形笔架
清
高5.3厘米,长16厘米,宽5厘米
器雕成莲藕形,上镂空浮雕莲叶、莲花、莲蕾及莲蓬。器下随形配紫檀座,座刻梅花纹。原为清宫旧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花卉纹香熏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葫芦形水盂
清
高8厘米,长18.6厘米,宽12厘米
器葫芦形,双椭圆形口,内掏空,做贮水、洗笔之用。外壁透雕、高浮雕葫芦枝蔓和蝙蝠,枝蔓延伸至器底。葫芦因果实多、枝蔓缠绕绵长,深受古人喜爱。《诗经?大雅?绵》以“绵绵瓜瓞”祝颂生民兴旺,子孙昌盛。并且葫芦谐音“福禄”。原为清宫旧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桃蝠水盂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龙首雕龙绦钩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青玉六蜻蜓环耳双联洗
清(1644 - 1911年)
陈设品
高6.7厘米、最长23.5厘米、最宽15.6厘米
清代的玉雕工艺非常出色。清代宫廷设造办处,下设玉作,专门招揽全国名匠从事皇家玉器的雕琢。民间碾玉作坊,以北京、扬州、苏州、大理为著。当时玉雕的原料有白、青、碧、黄、翠玉等,常见器物有瓶、壶、碗、洗、花插等,还有各种动物及巨型山子等。这件青玉双联洗,是由两个四角洗的各一角相联为一整体,其余六角上各雕蜻蜓一只,每只蜻蜓衔玉环一只,造型简洁端庄而别致。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鱼龙形花插
清
高15、长15.6、宽3.6厘米
器为二鱼龙,身下刻寿山福海纹。大鱼龙仰头,大张口,中空,可插花,下颔部阴刻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明代玉花插多为灵芝、玉兰等造型,厚重,纹饰简练,很少出现枝杈,
清代玉花插造型更为复杂多样。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皇帝之宝玉印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皇帝之宝玉印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皇帝之宝玉印
清
通高16.1厘米、边长16.1匣米、钮高9.8厘米
这方玉印的印文为阳刻满、汉文“皇帝之宝”,印钮为盘龙状。清朝皇帝颁发诏书要钤这方印,是皇权的象征。清朝皇帝的印章称为“御宝”,当初放置在故宫的交泰殿,由专门的机构—尚宝司来管理。皇帝之印称宝为清制,皇帝的印信称为御宝,清初设御宝于交泰殿,成立尚宝司。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考定玉谱,藏于交泰殿之印25方。这方盘龙纽玉印,印文为满、汉文篆书篆刻。满汉文合璧印为常用之印章,代表皇权,皇帝颁发的诏书皆钤此印。
清朝是以我国少数民族满族的上层为主体建立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王朝。满族是女真的后裔。明代,女真
人基本形成三个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野人女真)。出身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进行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后,于公元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立后金政权,年号天命;后迁盛京(今辽宁沈阳)。其子皇太极即位后,改族称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皇太极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在战功卓著的叔父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的带头支持下,被拥立即皇位,以次年(1644年)为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军入关,清政府迁都北京,开始建立统治全国的中央政权。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水晶松竹梅盖瓶
4中国国家博物馆清松竹梅纹臂搁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梅纹盖瓶
清(1636-1911年)
通高28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7.5厘米
白玉质,器呈长扁圆形。子母口,短颈,溜肩,长扁腹,腹部下敛,平底,附盖,盖顶为圆形钮。瓶体光素无纹饰,瓶
身一侧镂雕一颗粗干梅树,老干新发的枝干、枝叶及梅花环抱缠绕于瓶体。
此器原为清宫旧藏,玉质纯净,白泽光亮,造型大方而纹饰奇巧,独出心裁,做工精致,采用镂雕、浮雕等雕琢技法,是一件精美的清宫陈设器。此器以梅花作主要装饰纹样,梅于老干上发新枝,并能御寒开花,象征不老不衰;梅花瓣为五,象征着“福、禄、寿、喜、财”。故明清时期梅花纹样是最喜闻乐见的传统吉祥纹样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三星图笔筒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兽面纹炉
清
通高9.9、口径9厘米
1956年李丰年先生捐捐赠
炉体扁圆。器身锦地兽面纹,器肩双蜻蜒伴花,对称环耳,盖纽高起,上有双螭虎缠绕,盖周勾云纹。底足作三乳丁。玉质晶莹温润,造型规整。此器为薰炉形,焚檀香,盖无孔,用时撤盖,不用时为精美陈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