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的教育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最为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产生关的体验。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关键词:语文美的熏陶体会美

就现在的语文教科书,无论是什么版本,其中的文学作品都堪称一流之作。既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佳作,也有被盛赞为“史有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既有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契诃夫的名篇,也有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代表《红楼梦》。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文质兼美、美感洋溢的语文不感兴趣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师不注意发掘文章的美感因素,忽略了美对学生的吸引。语文中到处都是美的所在,而语文老师正是要凭着自己对文字的热爱和崇高的素养,凭着处理各种小状况、小问题的智慧和技巧,与学生一起穿行在语文教育的丛林中,一起翱翔在语文教学的晴空之上,在欣赏语文美好的同时,构筑语文教学的新模式。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

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文章中宣泄奔腾着感情的激流,描绘塑造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动感和艺术魅力的美感意蕴。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通过自身的感知、联想、想象,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感受到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爱作者之所爱的同化境界。人文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有“指驱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有“礼之用,和为贵”的宽容之心,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支柱。授课时,为师者就不能简单的强调字词句章,而要与学生一起来分析寻找和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达到教育学生,美化学生心灵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

一篇文章的组成由许多材料组成,由字词句段连成篇章。那它是如何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搭配相宜、生动流畅之美感呢?领会掌握这一点,不仅对阅读有帮助,而且对写作构思,文章的安排有借鉴作用。正如营造一座大厦,如何总体构架,如何安排层次,如何布置装饰,形成建筑形式的新颖、独特的美感。如果我们把握了文章组织材料的脉络、方法,那么会有“涉足斯文也,则有心旷

神怡,其喜洋洋者矣”的感觉。那么,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作品时,借助文章分析的各种方法把本来繁杂的材料化为富有建筑美感的

形式作分析领会。如,把握魏巍《我的老师》一文的材料安排:“难忘一依恋——思恋”,首尾呼应,提示中心,抒发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展现出老师的美好心灵。全文布局严谨,结构完整,给人以统一和谐的美感。又如,学习藏克家的《有的人》一诗,作者用鲁迅和反动剥削阶级作对比:在对人民的态度上,前者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者是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在对人生的目的上,前者活着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奋斗,后者是利已主义;在最终结果方面,前者是流芳百世,名垂千古,而后者是遗臭万年。通过多层次的正反对比上的相宜搭配,抑扬褒贬的感情色彩的修饰成了“鲁迅先生崇高伟大精神的大厦”。这就是显示了其建筑形式的美。诸如此类所讲的文学形式的建筑美,能给人以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统一。

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体会语文的自然美

高山流水,朝霞彩虹、花鸟鱼虫等客观世界中进入审美范畴的自然物的美,就是自然美。在语文教材中,许多选文闪烁着自然美的光芒。“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绮丽的美景”的天山景物;色彩素淡朦胧、旋律和谐悦目的荷塘月色;雄奇峻拔文物荟萃的雨中泰山奇观;“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湖;“林木繁茂、朝晖夕阴”的醉翁亭;“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寥,郁乎苍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赤壁风光;“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甚至杨柳岸的晓风残月;秋后黄昏的满地黄花;日暮溪亭的藕花深处;空山新雨后的松间明月;“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荒凉塞外;“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姑苏城外寒山寺;楼台烟雨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更甚或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刚劲挺拔的高山之松;郁郁葱葱、虚怀若谷的翠竹;傲霜斗雪、昂首不屈的秋菊;雪夜悄放、无意争春却报春的梅花;雄伟的峨眉、妩媚的西湖、优雅的雁荡、神奇的泰山,开阔的海城……大自然的千姿百态都一一借着语文这块天地展示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学生可以不出门而观尽天下景,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风光,领略一份与众不同的自然美。

黄河中翻滚着养育中华民族的乳汁,长江里洋溢着中华民族的豪情,天山景物蕴含着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勇敢,巍巍长城展示了各族人民不可摧的意志和精神。语文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借助教材,饱览名胜,探幽寻美,打开学生心灵的橱窗,在祖国大自然的美景面前升起一种崇高的美感,热爱祖国的富饶土地和优美山川,激发起爱国之情。

总之,利用美感进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不仅使文章形象鲜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治情操,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