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七单元备课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奇妙的发现”,选编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三篇课文。
这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和发现,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把握主要内容,并能体会文章是怎样留有疑问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自然的欲望,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是怎样留有疑问的。
2. 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蝙蝠和雷达》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
4.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第二课时:《呼风唤雨的世纪》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
4.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第三课时:《蝴蝶的家》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欲望。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
4.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一、目标本次集体备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理解和运用数学公式进行四则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并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四则运算的复与拓展;2.分数的引入与认识;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分数的引入和认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参考教材,准备教学用具和实例题目;准备课堂活动和游戏,提高学生参与度。
学生准备:学生预本单元相关内容,准备课前问题。
五、教学步骤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下:1.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引发学生对分数概念的好奇和兴趣。
2.分组合作,讨论分数的引入和认识。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分数的认识和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通过示例和练,让学生熟悉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4.分组合作,进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师提供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5.拓展应用。
针对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分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计算。
6.总结归纳。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醒重点和难点。
六、课堂活动1.情景引入活动: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课堂氛围。
2.分组讨论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和分享。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协作和合作能力。
3.游戏活动: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和研究效果。
七、教学评价1.基于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练评价:布置相关练题,通过学生练的成绩和答题情况,评价学生的研究进度和掌握程度。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品质大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第七单元:人物品质大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挑山工》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
《古诗三首》表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及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诺曼底号”遇难记》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黄继光》展现了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气概;《挑山工》表现了普通劳动者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旨在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本,发现人物的品质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并能够受到人物品格的感染。
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方法,侧重情感的体会。
本单元则侧重人物品质的感受:《“诺曼底号”遇难记》与《黄继光》《挑山工》的课后练习与学习提示,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交流平台”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总结如何从语言和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旨在帮助学生学会从多个方面介绍自己。
三年级下册已经有过“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的练习,本次习作进一步提高要求,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比如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并且以“写得像”作为评价标准,并引导学生听取家人意见,根据评价标准进一步修改习作。
二、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39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3个要求写的字,会写10个词语,积累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语、名言警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4.学会自我介绍,能根据对象和目的不同,调整自我介绍的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本节课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有所掌握,但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讨论交流法: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好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相关内容,准备好发言稿。
3.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践活动的话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例如:以“我们的校园”为主题,进行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可以采用讨论、采访、观察等方式,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实践活动中的收获。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要点分析本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
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在进行本组教学时,应以“成长的故事”为核心,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综合性学习,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故事,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把了解到的故事和想到的问题,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用各种形式展示本组语文学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2课时。
二、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能对课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 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正确理解、背诵和朗读本单元的课文- 掌握表演本单元课文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词汇和短语通过图片、配对游戏和小组竞赛等方式,教授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例如:秋千、微笑、发抖等。
并通过拼写、造句等活动巩固学生的词汇记忆和理解能力。
2. 课文理解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可以采用问答、图片呈现和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3. 课文背诵和朗读鼓励学生逐段背诵和朗读本单元的课文,可以采用整体合唱、分组朗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 表演技巧培训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小组表演,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课文的表演。
教师可以就表演时的动作、语调、表情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点评,培养学生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活动安排第一课时1. 词汇和短语教学:通过图片呈现,教授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课文理解:教师讲解本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3. 课文背诵和朗读:学生逐段背诵和朗读本单元的课文。
第二课时1. 词汇和短语巩固:通过配对游戏和小组竞赛,巩固学生对本单元词汇和短语的记忆和理解。
2. 课文表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课文的表演。
第三课时1. 课文背诵和朗读:学生整体朗读本单元的课文。
2. 表演技巧培训:针对小组表演的问题,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学生的口头回答和角色扮演的评价,进行教学评价。
特别关注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课文理解水平和表演能力等方面。
五、拓展研究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阅读相关的课文和故事,扩大对语言和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以上就是对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的一份简要文档。
部编版四年级地理上册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地理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展示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的差异。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但对于本单元涉及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了解各地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2. 教学难点:理解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原因。
五、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了解各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素养。
3.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各地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地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长江三角洲:a. 让学生观察长江三角洲的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范围。
b. 分析长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如气候、水系等。
c. 探讨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特点,如工业、农业等。
3. 珠江三角洲:a. 让学生观察珠江三角洲的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范围。
b. 分析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如气候、水系等。
c. 探讨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特点,如轻工业、外贸等。
4. 海峡西岸经济区:a. 让学生观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范围。
b. 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环境,如气候、地形等。
c. 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如港口、旅游业等。
5. 环渤海经济区:a. 让学生观察环渤海经济区的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范围。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复习并掌握第七单元所学的语音、词语、句子和词汇。
2.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文章主旨。
3.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表演故事。
4.能够正确书写所学字词句。
二、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表演。
2.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3.学会正确书写所学字词句。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课前准备•教师和学生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包括语音、词语、句子和词汇。
•教师准备好课文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朗读。
2. 学习内容•讲解课文主题并领会文章主旨。
•逐段解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特点。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3. 练习环节•学生分组朗读表演课文,模拟情景演示。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理解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课时1. 课前准备•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自主预习本课内容,准备提问和讨论。
2. 学习内容•师生共同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教师指导演习和调整。
•老师讲解课文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涵。
3. 练习环节•学生书写课文中的重要字词句,着重训练正确的笔画和字形。
•学生小组展示书写成果,互相交流和指正错误。
•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馈1.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意见。
2.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3.教师整理学生反馈意见,为下节课的教学设计做准备。
六、教学总结1.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表演和书写练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本单元内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家国情怀单元集体备课
第七单元:家国情怀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
课文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有戍边将士建立军功,保家卫国的情怀;有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精神气概;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有梅兰芳蓄须罢演的民族气节;还有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巨大动力作用的延安精神。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一要素是在三年级“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本册教材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素,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先弄清每件事情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情连起来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梅兰芳蓄须》一课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平台”用对话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不同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书信”,属于应用文方面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书信与别人互通消息、交流情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教材在此之前有关于写留言条等方面的练习,为本次习作奠定了基础。
二、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30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3个字,会写16个词语。
2.能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能查找资料,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情怀。
4.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信做到内容清楚,能正确书写信封。
5.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写书信。
教学难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情怀。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以“成长故事”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
在进行本组教学时,应以“成长的故事”为核心,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单元教学重点
1.在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
2.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课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课时
《乌塔》 1课时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课时
《语文园地》 5课时
单元测试 3课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第七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围绕“感受人物的品质”共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一篇略读课文《黄继光》,一次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一次作“我的‘自画像’”,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三首》中的《芙蓉楼送辛渐》写了XXX送别XXX,XXX渐给洛阳亲友报个平安,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塞下曲》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的边塞将军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领的赞赏之情。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XXX而题写的。
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文言文二则》选取了两篇文言文《囊萤夜读》《铁杵成针》,启示我们要有刻苦研究、不畏艰难的精神。
《“诺曼底号”遇难记》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主人公XXX船长在一次猝然而至的海难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最终以身殉职。
《黄继光》主要讲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597.9高地,XXX冒着枪林弹雨摧毁敌人的火力点,最后他用自已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一惊天动地的壮举,充分表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在教学本单元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品质。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说出课文大意,感受每课人物的品质。
4.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5.研究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方法。
重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难点研究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方法。
《古诗三首》3课时《文言文二则》2课时《“诺曼底号”遇难记》2课时《黄继光》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作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21古诗三首这三首诗都施展阐发了墨客尊贵的品质。
《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墨客表达本人仍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学期集体备课第七单元完美版教学设计
买文具——数量关系、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第85-88页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
2、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
师:听懂他的想法了吗?谁再起来说一说?
生2:因为一个文具盒师29元,29元就是它的单价,他们一共要买10个,就是10个29元,算式就是29×10=290(元)
(2)再次试做,对比发现
师:买40本笔记本又得花多少钱呢?再做做试试。
学生做题。
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3)合作交流,梳理建构
师:刚才我们是用每个文具盒的价钱,也就是文具盒的“单价”,乘要买的个数,得出了总价钱。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认识中括号,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和数学符号的普遍性,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常用文具。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星期六,四(一)中队的队员们要去做小小志愿者(出示P85主题图),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1、梳理信息
生:我知道了他们要买10个文具盒,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还知道,文具盒每个29元,一个笔记本5元,一支钢笔8元。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记录(7-8单元)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记录(7-8单元)1.第七单元备课【教学内容分析】: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
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一种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
【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会认21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我敬佩的一个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敬佩之情,说出他的可敬之处。
4.习作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把自己所敬佩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来。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达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人物的优秀品质。
【问题研讨】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达人物品质的方法。
【解决措施与教法建议】教学本组课文,要瞻前顾后,做到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做好知识与能力迁移的工作,使本组教材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学始终围绕专题进行。
七、【课时划分】: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3课时26、《全神贯注》2课时27、《鱼游到了纸上》3课时28、《父亲的菜园》2课时《语文园地七》4课时共14课时2.第八单元备课【教学内容分析】:本组教材以“故事长廊”为专题,选编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
《寓言两则》中的《纪昌学射》告诉人们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扁鹊治病》则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文成公主进藏》突出了文成公主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做出的贡献;《普罗米修斯》盛赞了为人类盗取火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展示了人类智慧的巨大力量【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会认28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老师:王力参与研讨老师:熊芳、罗芳、徐小春
主备老师:王力参与研讨老师:熊芳、罗芳、徐小春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的?为什么选用这个方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用写“正”字法来进行统计,比较方便。
(2)表示数据。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完成。
汇报展示。
我们组是用统计表来统计表示。
我们组是用图示来表示:
我们组使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3)分析数据。
刚才这几组同学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后面的两种方法哪种表示得更清楚?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4)小结
像这样用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王力参与研讨老师:熊芳、罗芳、徐小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王力参与研讨老师:熊芳、罗芳、徐小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单元备课
年级:四、一(Yi) 第七(Qi)单(Dan)元
学校
主讲人
时间
项目
集 体 备 课 主 要 内 容
单元教
材简析
本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成长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时受到启发,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本单元选编了四篇课文,其中两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两篇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中年作家肖复兴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修改他的一篇作文及请他做客的事,从中,以培养学生写后要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作文地好习惯;《乌塔》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文对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
单元教
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并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4、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5、学习叶圣陶先生伟大的人品与文品,懂得学习作文首先应学会作人的道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两课时
乌塔一课时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课时
语文园地七五课时
共计:十一课时
教学建议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这几篇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应让学生熟读成诵。另外,应建议学生运用课上获得的阅读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五彩池》,并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小学语文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学语⽂部编版⼈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备课教学设计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七单元⼀、单元整体概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围绕“家国情怀”这⼀⼈⽂主题编排了4篇课⽂:《古诗三⾸》《为中华之崛起⽽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从不同⾓度讲述了名⼈成长的故事。
课⽂选材精炼,含义深刻,让学⽣在阅读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
结合课标和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在教学本组课⽂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初步把握⽂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进⽽积累语⾔。
本组教材的重难点是:⼀是引导学⽣通过读书来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学⽣对成长的认识,从⽽得到启发。
⼆是在阅读中体会⽂章的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体会课⽂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并引导学⽣不断积累语⾔,增强语感。
难点是深⼊体会周恩来⽴志的原因。
《延安,我把你追寻》,毕竟那段历史我只是从书中了解⼀点,对学⽣还说就更陌⽣了,加之学⽣搜集资料的途径较少,所以,在教学这⼀课时,难度很⼤。
我只有凭⾃⼰对教材的理解,采⽤讲授、灌输式的学习⽅式。
诗的第⼀、⼆⼩节,是理解的难点,因为诗中的⽐喻的本体没有显现,⼤多数学⽣不知道把什么⽐作燕⼦追寻春光,我告诉学⽣结合题⽬来理解。
在学⽣知道后,再让学⽣体会“我”追寻延安的⼼情是急切的。
⽂中的“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的含义直接让学⽣结合《英才教程》来理解。
但效果不好。
学得较轻松的是⼆、三⼩节。
第五、六⼩节也是结合《英才》让学⽣来理解。
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才把课⽂学完。
不过,在课堂上给学⽣读的时间较多,⼤部分学⽣在学完课⽂后,能把课⽂背诵下来。
这也是学习这课的⼩⼩收获吧。
2.本单元重难点(1)反复朗读理解课⽂内容。
本单元的课⽂都是历史精典古诗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抱负。
《古诗三⾸》其中《出塞》作者是唐代诗⼈王昌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计划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计划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流畅地朗读短文;2.能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的意思;3.能够正确书写生词,了解并写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4.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爱国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理解爱国主题;2.识记生词,准确书写;3.复述课文内容,表达个人理解。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2.理解生词,正确运用。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爱的奉献》;2.黑板、彩色粉笔、教具;3.图片和实物道具以辅助教学;4.备好课堂练习、作业本,备课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或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概念,引入课文主题。
2. 学习课文(20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学生分段阅读课文,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3.学生互相讨论课文内容,梳理思路。
3. 生词学习(15分钟)1.教师为生词解释,学生跟读;2.生词抄写、记忆;3.学生编排生词造句,运用所学内容。
4. 理解课文(15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总结课文主题;2.学生展示合作成果,表达个人理解;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意义和价值。
5. 课文复述(15分钟)1.学生个别复述课文内容,加深理解;2.学生相互评价认可,提出改进建议;3.教师点评,强调重点,指导正确。
六、课堂练习(15分钟)1.学生单独完成练习题;2.教师布置作业,巩固学习内容。
七、板书设计•爱国主义情感•课文重点句子•生词解释和造句八、教学反思此备课计划旨在通过《爱的奉献》这一爱国主题的课文,引发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感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将之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以上是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计划的详细安排,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教学设计本单元的识字加油站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描述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例如“坚毅”、“豁达”、“慷慨”等等。
同时,学生也将研究如何根据情境写一组连续动作,以及研究蕴含优秀品质和精神的优秀名言警句。
阅读与写作:本单元的阅读内容包括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都是以人物为主题。
通过研究这些文本,学生将理解作者如何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展开描写,并体会人物的品质是本单元的重点。
同时,学生也将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例如自我介绍和写自画像等。
三.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通过研究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的魅力,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3.通过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通过口语交际和写作练,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5.通过识字加油站和优秀名言警句的研究,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精神。
四.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感受文言文的魅力,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3.通过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古诗和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2.学生对于人物品质的深入理解和体会能力。
六.教学方法1.课前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本单元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2.讲授教学:通过讲解、示范、演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3.互动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探究知识和技能。
4.综合应用:通过口语交际、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七.教学资源1.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多媒体教具:电子白板、投影仪等。
3.其他教具:课件、教案、练册等。
八.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听讲、思考、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表现。
2.作业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评价。
3.考试评价: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考试表现评价。
认识39个生字,包括“芙、蓉、XXX、壶、雁、砚、乾、坤、囊、萤、恭、勤、博、贫、焉、逢、卒、伦、腹、剖、窟、窿、混、嘶、维、秩、卑、岗、宰、措、遣、梭”,并且能够书写规范、字体美观。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体育第七单元备课(包括园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体育第七单元备课(包括园地)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体育运动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技术要求。
3. 能够通过动作、游戏和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4. 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学生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课堂上学到的体育术语和技术要求。
3.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三、教学内容1. 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 体育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体育运动的分类和常见项目2. 体育术语和技术要求- 掌握一些体育运动中常用的术语和技术要求,如投掷、跳跃、接力等。
3. 培养体育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通过动作训练、游戏和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积极参与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教学法:通过示范和讲解,介绍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求。
2. 讨论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体育运动经验,加深对体育术语和技术要求的理解。
3. 游戏化教学法:设计各类游戏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五、教学评价1. 日常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执行评价: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实践任务,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资源1. 课堂教具:投影仪、白板、标志物等。
2. 学生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体育教材。
七、教学安排本单元预计共需3节课,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第一节课:介绍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课:研究体育术语和技术要求。
- 第三节课: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求。
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欣赏《运动员进行曲》过程中,边听边作队列队形变化,以表现运动员们朝气蓬勃的形象;在欣赏《打字机》时,能准确同步与打字机声配音响,以锻炼对声音的敏锐反应。
2、唱好《冬夜静悄悄》的二声部合唱,以表达学生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尝试为《校园多美好》编配伴奏,使其气氛更为热烈。
3、试唱各乐句的练习,并把它们排列成通顺的乐段,非理性感受乐段旋法。
1、在欣赏《运动员进行曲》过程中,边听边作队列队形变化,以表现运动员们朝气蓬勃的形象;在欣赏《打字机》时,能准确同步与打字机声配音响,以锻炼对声音的敏锐反应。
2、唱好《冬夜静悄悄》的二声部合唱,以表达学生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尝试为《校园多美好》编配伴奏,使其气氛更为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