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旧历元旦》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庆祝旧历元旦》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庆祝旧历元旦》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庆祝旧历元旦》原文及教案【导语】这篇课文通过作者叙述自己客观上由于受西方科学思维的影响,本能的拒绝过阴历元旦,即春节,而在主观上却又受中国传统节日气氛的影响,最终科学思想也向传统的意识臣服,以此让我们看到他即使受过洋文化的影响,最终也不能决绝于民族传统习俗。

作者开头说不打算过这个节日,可在结尾又说到底很愉快的吃了一顿年夜饭,由此可见,一切属于民族的东西,才是属于我们根本的东西,这也应了汪曾祺提出的在继承中西文化的思想上,要采取纳外来于传统的观点,复合思想。

整篇课文读起来笔调闲适、逸趣优雅、语言幽默。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原文中国阴历新年,是中国人一年中的佳节,其他节日,似乎均少节期的意味。

五日内全国均穿好的衣服,停止营业,闲逛,赌钱,打锣,放鞭炮,拜客,看戏。

那是个黄道吉日,每人都盼望有一个更好更荣华富贵的新年,每人都乐于增多一岁,而且还准备了许多吉利话向他邻居祝贺。

不能在元旦责骂女佣,最奇怪的是中国劳苦女人也清闲了,嚼着瓜子,不洗衣,不烧饭,甚至拿一把菜刀都不肯。

这种懒惰的辩论是元旦切肉就会切掉运气,洗什么东西就会洗掉运气,把水倒掉就会倒掉运气。

红色春联贴满在每家门上,写着:好运、快乐、和平、富贵、青春。

因为这是个大地回春,生命、发达、富贵复归的节日。

街头屋前,到处是爆竹声,充塞着硫磺味。

父亲失了他们的威严,祖父更比以前和蔼,孩子们吹口笛,带假面具,玩泥娃娃。

乡下姑娘穿红戴绿,跑三四里路到邻村去看草台戏。

村上的纨绔少年,恣意的卖弄他们的风情。

那天是女人的解放日,洗衣烧饭的苦工解放日,有人饿了,就煎年糕来吃,或用现成的材料下一碗面,或到厨房里偷两块冷鸡肉。

中国政府早已正式废除阴历新年,但阴历新年依然故我,不曾被废除掉。

我是个极端摩登的人。

没有人可以说我守旧。

我不懂遵守旧历,而且还喜欢倡行十三个月的年历,每月只有四个星期或二十八天。

换句话说,我的观点很科学化,很逻辑化。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庆祝旧历元旦》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庆祝旧历元旦》原文及教案

【导语】这篇课文通过作者叙述自己客观上由于受西方科学思维的影响,本能的拒绝过阴历元旦,即春节,而在主观上却又受中国传统节日气氛的影响,最终科学思想也向传统的意识臣服,以此让我们看到他即使受过洋文化的影响,最终也不能决绝于民族传统习俗。

作者开头说不打算过这个节日,可在结尾又说到底很愉快的吃了一顿年夜饭,由此可见,一切属于民族的东西,才是属于我们根本的东西,这也应了汪曾祺提出的在继承中西文化的思想上,要采取纳外来于传统的观点,复合思想。

整篇课文读起来笔调闲适、逸趣优雅、语言幽默。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原文中国阴历新年,是中国人一年中的佳节,其他节日,似乎均少节期的意味。

五日内全国均穿好的衣服,停止营业,闲逛,赌钱,打锣,放鞭炮,拜客,看戏。

那是个黄道吉日,每人都盼望有一个更好更荣华富贵的新年,每人都乐于增多一岁,而且还准备了许多吉利话向他邻居祝贺。

不能在元旦责骂女佣,最奇怪的是中国劳苦女人也清闲了,嚼着瓜子,不洗衣,不烧饭,甚至拿一把菜刀都不肯。

这种懒惰的辩论是元旦切肉就会切掉运气,洗什么东西就会洗掉运气,把水倒掉就会倒掉运气。

红色春联贴满在每家门上,写着:好运、快乐、和平、富贵、青春。

因为这是个大地回春,生命、发达、富贵复归的节日。

街头屋前,到处是爆竹声,充塞着硫磺味。

父亲失了他们的威严,祖父更比以前和蔼,孩子们吹口笛,带假面具,玩泥娃娃。

乡下姑娘穿红戴绿,跑三四里路到邻村去看草台戏。

村上的纨绔少年,恣意的卖弄他们的风情。

那天是女人的解放日,洗衣烧饭的苦工解放日,有人饿了,就煎年糕来吃,或用现成的材料下一碗面,或到厨房里偷两块冷鸡肉。

中国政府早已正式废除阴历新年,但阴历新年依然故我,不曾被废除掉。

我是个极端摩登的人。

没有人可以说我守旧。

我不懂遵守旧历,而且还喜欢倡行十三个月的年历,每月只有四个星期或二十八天。

换句话说,我的观点很科学化,很逻辑化。

就是这点科学的骄傲,使我在过新年时大失所望。

每人都假装着庆祝,一点没有真感情。

初中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初中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初中庆祝旧历元旦教案一、活动背景:旧历元旦,又称春节、新年,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为了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我们决定在初中庆祝旧历元旦。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旧历元旦的起源、意义和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通过庆祝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

三、活动内容:1. 元旦知识讲解:请一位老师或学生代表给大家讲解旧历元旦的起源、意义和习俗,增加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 才艺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如唱歌、跳舞、快板、相声等,让大家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表演。

3. 游戏环节:设计一些与元旦主题相关的游戏,如猜灯谜、踩气球、抢椅子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4. 制作元旦装饰: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灯笼、剪纸、春联等元旦装饰品,装饰校园,营造节日氛围。

5. 团圆饭:组织全体学生和老师一起吃团圆饭,增进大家之间的感情,感受家庭的温暖。

6. 发送祝福短信:学生互相发送祝福短信,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同学的关心。

四、活动步骤:1. 前期准备:提前一周组织学生进行元旦知识讲解的准备工作,搜集相关资料,制作PPT。

2. 活动当天:上午进行才艺展示,下午进行游戏环节和制作元旦装饰。

3. 团圆饭:活动结束后,组织全体学生和老师一起吃团圆饭。

4. 发送祝福短信: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互相发送祝福短信。

五、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主动,对活动是否感兴趣。

2.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才艺展示、游戏环节中的表现,是否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3. 学生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或口头询问,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收集意见和建议,为以后的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通过庆祝旧历元旦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旧历元旦也被称为农历元旦或者阳历新年,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旧历元旦不仅仅意味着农历新年的开始,也代表着新的希望和美好的开始。

在庆祝旧历元旦的教案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教育活动和庆祝仪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这一传统节日。

一、教育活动1. 艺术表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受旧历元旦的氛围,我们可以组织一场艺术表演。

学生们可以展示他们的才艺,例如舞蹈、唱歌、乐器演奏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来进行特别表演,以丰富活动的内容,让学生们感受到节日的独特魅力。

2. 文化知识讲座为了增加学生对旧历元旦的了解,我们可以邀请专家或者教师给学生们讲解和传授有关旧历元旦的文化知识。

他们可以介绍旧历元旦的起源、习俗以及相关的传统活动。

通过这样的讲座,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3. 传统手工制作传统手工制作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好方法。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们制作一些与旧历元旦相关的手工艺品,例如剪纸、灯笼、扇子等。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学生们不仅可以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还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庆祝仪式1. 传统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旧历元旦的庆祝仪式上,我们可以邀请舞龙舞狮队伍来校园进行表演。

学生们可以观看表演,感受舞龙舞狮的神秘和活力,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关于龙的文化知识。

2. 给学生们发放红包在旧历元旦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给学生们发放红包是一种传统的方式。

红包寓意着祝福和好运,也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爱护。

在庆祝仪式中,学校可以准备红包,并在特定的时刻发放给学生们,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暖和关怀。

3. 举行文艺晚会为了庆祝旧历元旦,学校可以组织一场文艺晚会。

在晚会上,学生们可以表演节目,例如唱歌、舞蹈、小品等。

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特邀嘉宾来为学生们带来精彩的演出。

这样的庆祝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们的乐趣,还能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创造力。

庆祝旧历元旦导学案

庆祝旧历元旦导学案

庆祝旧历元旦导学案《庆祝旧历元旦》对于很多人来说,旧历元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新年,是一年中最重要、最热闹、最充满温情的节日。

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寄托,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瑰宝。

每到旧历元旦临近,人们的心中便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大街小巷开始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春联贴上了门框,五彩的窗花装点着窗户,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热烈的红色所浸染。

在农村,旧历元旦的准备工作往往提前很久就开始了。

家家户户忙着打扫房屋,把一年的尘土和晦气都清扫出去,迎接新的一年。

妇女们则精心准备着各种美食,炸丸子、蒸年糕、包饺子,每一道美食都饱含着对家人的关爱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男人们则忙着杀猪宰羊,为年夜饭准备丰盛的食材。

孩子们在一旁欢闹着,放鞭炮、捉迷藏,笑声在村庄里回荡。

城市里的景象也毫不逊色。

商场里人头攒动,人们纷纷采购着年货。

各种年货琳琅满目,从新衣新鞋到美味的零食,从精美的礼品到喜庆的装饰品,让人目不暇接。

街头的艺人表演着精彩的节目,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观看。

旧历元旦的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每一道菜都有着独特的寓意。

鱼象征着年年有余,鸡象征着吉祥如意,饺子则寓意着团圆。

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憧憬着新的一年。

吃完年夜饭,长辈们会给孩子们发红包,这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

红包不仅代表着祝福,更蕴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期望。

孩子们接过红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到了晚上,一家人会一起守岁。

大家聚在客厅里,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聊着天,等待着新年的钟声敲响。

当新年的钟声响起,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彩斑斓,照亮了整个城市。

人们欢呼着,互相祝福着,新的一年就这样在欢乐和祝福中到来了。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走亲访友,互道新年的问候。

孩子们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则拿出准备好的糖果和点心招待他们。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旧历元旦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介绍旧历元旦的由来和重要意义。

(2)讲解旧历元旦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等。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旧历元旦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2)引导学生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创新旧历元旦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旧历元旦的相关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旧历元旦的习俗和个人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体验法安排学生参与一些与旧历元旦相关的活动,如写春联、制作传统美食等,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旧历元旦热闹场景的视频,如舞龙舞狮、放鞭炮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

2、知识讲解(20 分钟)(1)旧历元旦的历史渊源介绍旧历元旦即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春节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习俗和文化。

(2)旧历元旦的文化内涵强调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中华民族团圆、和谐、感恩等价值观的体现。

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象征。

(3)旧历元旦的传统习俗详细讲解贴春联、贴窗花、挂灯笼、吃年夜饭、守岁、拜年、发红包等传统习俗的寓意和做法。

例如,贴春联是为了辟邪除灾、迎祥纳福;吃年夜饭象征着家庭团圆、幸福美满;守岁则寓意着辞旧迎新、祈求平安。

3、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最喜欢旧历元旦的哪个习俗?为什么?(2)在现代社会,旧历元旦的习俗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好是坏?(3)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创新旧历元旦的文化?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论述初中语文庆祝旧历元旦林语堂教学课程设计详细版本

论述初中语文庆祝旧历元旦林语堂教学课程设计详细版本

论述初中语文庆祝旧历元旦林语堂教学课程设计详细版本
课程名称:初中语文《庆祝旧历元旦/林语堂》教学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
1. 理解并分析《庆祝旧历元旦》中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冲突与融合;
2. 通过学习《庆祝旧历元旦》,了解林语堂的思想和他对文化传承的看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课程安排:
第一课:背景知识与导入(30分钟)
1. 介绍作品《庆祝旧历元旦》的作者林语堂,了解他在文化领域的地位和作品的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冲突与融合。

第二课:全文阅读与理解(60分钟)
1. 学生独立阅读《庆祝旧历元旦》,理解文章中所描绘的节日庆祝和文化传承;
2. 分组讨论,交流对作品的整体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变迁。

第三课:文化传承与生活实践(60分钟)
1. 教师重点讲解文章中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呼吁;
2. 分组讨论,探究传统文化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传统文化元素,展开深入研究,并用多媒体形式展示。

第四课:文学鉴赏与写作(6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庆祝旧历元旦》中的文学特点和主题。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旧历元旦的起源、习俗和文化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 提高学生参与传统节日的热情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旧历元旦的起源、习俗和文化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视频、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视频介绍旧历元旦的起源和习俗,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旧历元旦的文化意义和传统活动,如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

3.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如制作灯笼、剪纸、做年画等,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

4. 分享与展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旧历元旦的文化意义,并反思如何将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生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手工制作的质量和创意。

3. 分享与反思:评估学生在分享和反思过程中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元旦知识问答目的:考查学生对元旦知识的掌握。

方式: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准备:教师准备相关问题。

注意事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正确回答。

2. 活动二:制作元旦贺卡目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进同学间友谊。

方式:学生分组合作,为同学制作贺卡。

准备:教师准备卡纸、彩笔、贴纸等材料。

注意事项:引导学生用心制作,体现关爱与祝福。

七、教学拓展与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展览,深入了解我国元旦及其他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目的: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方式:集体参观,现场讲解。

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安全,引导学生文明参观。

2. 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元旦及其他传统节日的理解和感悟。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旧历元旦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2. 了解庆祝旧历元旦的传统习俗。

3. 学习制作和分享传统年糕。

教学步骤:
引入:
1. 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介绍旧历元旦。

提问学生对这一节日的了解和印象。

解释旧历元旦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学习:
2. 讲解旧历元旦的传统习俗,如贴年画、放鞭炮、走亲访友等。

让学生了解这些习俗的意义和起源。

活动:
3. 制作传统年糕
- 材料:糯米粉、白砂糖、红枣、花生、芝麻
- 步骤:
a. 将适量的糯米粉和白砂糖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糊状。

b. 将红枣、花生等填入模具中,倒入糊状混合物。

c. 上锅蒸10-15分钟。

d. 取出晾凉,切片享用。

4. 学生分享制作好的年糕,并讲述他们对旧历元旦的印象和体验。

总结:
5. 综合讨论和总结旧历元旦的重要性和习俗的意义。

并鼓励学生在未来的旧历元旦中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

6. 结束课程。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旧历元旦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

3、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庆祝活动,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旧历元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旧历元旦的传统习俗及其文化意义。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旧历元旦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2)如何引导学生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创新旧历元旦的庆祝方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除了公历新年,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叫做旧历元旦吗?(2)播放一段关于旧历元旦庆祝活动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1)旧历元旦的定义和历史渊源旧历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最初是为了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时间的推移,旧历元旦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庆祝习俗和文化内涵。

(2)旧历元旦的传统习俗①贴春联: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②挂灯笼:灯笼象征着团圆、光明和幸福。

在旧历元旦,人们会在门口、庭院挂上红灯笼,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③吃年夜饭:年夜饭是旧历元旦的重头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美食,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和睦。

④守岁: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熬夜迎接新年的到来,寓意着辞旧迎新,祈求长寿。

⑤拜年:大年初一,人们穿上新衣,走亲访友,互相拜年,祝福新年吉祥如意。

⑥发红包: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寓意着祝福晚辈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3)旧历元旦的文化内涵①团圆:旧历元旦是家庭团聚的时刻,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想尽办法回家过年,与亲人相聚。

②感恩:在新年之际,人们会祭祀祖先,感恩祖先的庇佑,同时也表达对亲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庆祝旧历元旦的教案(汇编3篇)

庆祝旧历元旦的教案(汇编3篇)

庆祝旧历元旦的教案(汇编3篇)1.庆祝旧历元旦的教案第1篇【元旦简介】元旦意即首日。

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

【活动目标】1、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

3、积极参与活动,并获得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旧挂历、新挂历、布做的'“龙”二"三条。

中华风俗CD片。

【活动过程】1、教师将身体缩成圆柱形状,并发出被点燃的爆炸声“砰”的声音,请幼儿猜猜:“老师刚才表演的是什么?”问幼儿:“鞭炮声让你想到了什么?”2、音乐游戏:敲锣打鼓放鞭炮师:“过年了,除了放鞭炮,还有什么呀?”(出示图片)随音乐做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

3、换挂历:欣赏新挂历上的图画,翻开第一张,念一念上面的字,了解一月一日是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4、生肖年的祝贺:了解今年是什么生肖年。

问:“今年的生肖是什么呀?”“明年是什么呀?”欣赏当年的生肖图案。

模仿拜年的情景。

5、教唱歌曲《恭喜恭喜》师:“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唱新歌”。

6、耍龙灯。

老师在小朋友唱歌时出示“龙灯”引起幼儿兴趣。

问:“这是什么呀?”“它有什么用呀?”“我们也来耍龙灯好吗?”请幼儿来跟着音乐耍龙灯二"三次【活动总结】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

让幼儿在做音乐游戏的同时,感受到元旦活动其其中的快乐。

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

【活动延伸】师:“我们小朋友一起跟着龙灯去给其他小朋友拜年去。

好不好?”2.庆祝旧历元旦的教案第2篇活动设计背景让农村的孩子区别农历的春节和国历的春节,让孩子了解世界性的元旦节,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们感受到元旦节的快乐。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庆祝旧历元旦》教案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庆祝旧历元旦》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庆祝旧历元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蕴含深情的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手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会分析文中人物情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培养尊重、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理解作者矛盾的情感。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传统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对于旧历新年的复杂情感。

2.引导学生感受新年浓浓的节日气氛,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新年景象,通过引导学生讲述过新年的事情,渲染节日气氛,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过年的情景之中。

2.讨论点拨法。

对于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矛盾情感,老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及作者自身情况探讨。

3.品读鉴赏法。

学生通过多次默读和自由朗读体会文中情感,感受节日气氛。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展示过春节的有关图片或视频)师:看到这些画面,你一定不会陌生,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学生一般都知道是春节的景象)师:大家说说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你过春节时心情怎样?(两三个学生谈谈)师:确实,说到过节,大家都很兴奋,都很激动。

我们中国,过节的习俗由来已久。

在过去人们是怎样过节的,他们的心情会和我们一样吗?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林语堂先生去感受感受上世纪30年代他“庆祝旧历元旦”的氛围吧!(打出题目《庆祝旧历元旦》)二、整体感知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1、文中的“旧历元旦”究竟是什么节日?2、“旧历元旦”有哪些习俗?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读书,老师用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

庆祝旧历元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旧历元旦的起源、习俗和庆祝方式,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旧历元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旧历元旦的习俗和庆祝方式3. 相关诗词和故事4. 实践活动:制作元旦灯笼、布置教室、举办元旦庆祝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旧历元旦的起源、习俗和庆祝方式。

2. 难点:实践活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旧历元旦的起源、习俗和庆祝方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诗词和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旧历元旦。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PPT、诗词、故事等。

2. 学生准备制作元旦灯笼、布置教室所需的材料。

3. 教室环境布置所需道具和装饰品。

4. 元旦庆祝活动所需的音响设备和道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对新学期的期待。

2. 讲解:讲解旧历元旦的起源、习俗和庆祝方式。

3. 案例分析:分析相关诗词和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旧历元旦。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制作元旦灯笼,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八、课后作业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九、评价方式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2. 同伴评价:评价他人的表现,相互借鉴、学习。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展览,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 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如剪纸、书法、国画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邀请专家讲座,深入讲解旧历元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和简短介绍,引发学生对旧历元旦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旧历元旦的起源、习俗和庆祝方式,包括饮食、装饰、传统活动等。

《庆祝旧历元旦》教学设计教案

《庆祝旧历元旦》教学设计教案

庆祝旧历元旦教学案设计及课后观评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班级层次实验班/励志班教师课题4、《庆祝旧历元旦》1课时第1 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文章中重点的生字词(如“佣”“旌”“恣意”等)的字音、字形;了解作者林语堂,理清文章结构,了解旧历元旦习俗。

【长华实验班目标、励志班目标】能力目标学习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

【长华实验班目标、励志班目标】学科素养理解作者对旧历新年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长华实验班目标、励志班目标】学习方法诵读法、关键词句法、讲授法学习重点学习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

近五年中高考命题特点趋势基础字词,对比的作用板书设计课后练习课后练习两道题教学环节设计基本流程导入新课(3分钟)—投放目标(2分钟)—预习检测(2分钟)—作者简介(3分钟)—初读感知(8分钟)—精读品味(12分钟)-手法探究(4分钟)-归纳总结(5分钟)-作业布置(1分钟)教学内容具体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戴复古《除夜》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陆游《除夜雪》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苏轼《守岁》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春节的古诗引起学生兴趣投放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文章中重点的生字词(如“佣”“旌”“恣意”等)的字音、字形;了解作者林语堂,理清文章结构,了解旧历元旦习俗。

齐读目标明确学习目标能力目标:学习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

学科素养:理解作者对旧历新年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预习检测根据自己预习做题。

了解和巩固基础字词。

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他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京华烟云》《人生的盛宴》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并于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以《庆祝旧历元旦》为题写教案

以《庆祝旧历元旦》为题写教案

以《庆祝旧历元旦》为题写教案
一、课题:庆祝旧历元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旧历元旦的概念以及庆祝的习俗。

2.理解庆祝旧历元旦的重要性。

3.熟悉庆祝旧历元旦的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古代的农历与现代的阳历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的差异;
2.深入理解旧历元旦的概念及其承载的文化意义;
3.认识庆祝旧历元旦的传统礼仪和活动。

四、教学准备:
1.准备一张旧历农历及其和阳历的对应表;
2.配有相关照片和影像,帮助熟悉庆祝旧历元旦的习俗;
3.搜集一些有关庆祝旧历元旦的历史文献,以供参考。

五、教学过程:
1.复习阳历年份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旧历元旦的概念;
2.通过古代的农历与现代的阳历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的差异,让学生明白两者的区别;
3.分享庆祝旧历元旦的传统习俗,如献花、敬酒、烹饪特色食
物等;
4.通过看旧历元旦有关的文献,让学生了解旧历元旦的历史及
其礼仪;
5.设计各种有趣的问答游戏,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旧历元
旦的重要性。

六、评价:
1.组织学生仔细观察不同的庆祝方式,并作出自己的总结;
2.通过学生的发言,考察学生对旧历元旦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
3.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庆祝旧历元旦》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庆祝旧历元旦》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庆祝旧历元旦》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 教材分析《庆祝旧历元旦》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所写,通过描述旧历元旦的习俗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陋习和人民的苦难。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风俗习惯,感受到人民的生活困境,同时培养对文学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对鲁迅这位作家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仍有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封建社会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封建社会的陋习,理解作者对改革的期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2.难点: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以及对封建社会风俗习惯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设计;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旧历元旦这一特殊时期。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录音一起朗读,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例如:“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陋习?”“作者是如何描绘人民的生活状况的?”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例如:词汇“元旦”、“习俗”、“封建社会”等;句型“人们纷纷…”、“大家都期待着…”等。

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庆祝旧历元旦》

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庆祝旧历元旦》

自主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理解作者矛盾的情感。

3.感受中国传统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热爱之情。

二、学习过程(一)阅读课文,整理概括任务一:文中的“旧历元旦”是什么节日?任务二:“旧历元旦”有哪些习俗?(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任务三:“我”是个极端摩登的人,“我”对旧历新年都有哪些想法?任务四:旧历新年前后 “我”做了哪些事?(三)精读课文,品味探究任务五: “我”对旧历新年有着怎样的情感,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四)反思总结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三、效果检测1. 下面的语句含义深刻,说说你的理解。

回到家里,同乡送来了一盆家乡著名的水仙花,我记得儿时新年,水仙盛开,发着幽香。

儿时情景不自禁地出现在我眼前。

我一闻到水仙的芬芳,就联想到春联、年夜饭、鞭炮、红蜡烛、福建桔子、清晨拜年,还有我那件一年只能穿一次的黑缎袍。

2.你认为过旧历元旦到底算不算守旧?课文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件1.教材内容附件2.学习任务答案【答案】1.这段文字运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出同乡送来的水仙花,引发了“我”对儿时过旧历新年情景的美好回忆。

说明了旧历新年在“我”的记忆中是非常深刻的,是幸福的回忆,“我”是向往喜爱旧历新年的。

2.过旧历元旦,是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有着一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渗透着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情感,与“守旧”不“守旧”无关。

作者在文中写了对传统节日文化不自觉地适应和顺从,渗透着对传统文化和生活的热爱。

《庆祝旧历元旦》导学案812

《庆祝旧历元旦》导学案812

《庆祝旧历元旦》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本课字词。

2.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感受文中新年的节日气氛,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习过程:一、初读感知默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1.积累字词煎.()篓.()硫磺.()纨绔..()()恣.意()乒乓..()()女佣.()慨.叹()挑衅.()心旌.()他用丰厚的佣.金()雇佣.()了一个工人。

2.文中的”旧历元旦”是什么节日?3.”旧历元旦”有哪些习俗?4梳理课文结构层次。

二、精读体味1.文中“我”的旧历元旦是怎么过的,做了些什么?情感有哪些变化?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说一说。

2.结合背景,体会“我”的矛盾心理。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剧,国民党政府文化专制主义政策日益加强,在亡国灭种的外患内忧催化下,中国知识界先进分子的民族和民主意识被唤醒了(林语堂就是其中一员)。

在五四运动后,即20世纪30-40年代又发生了一个“新启蒙运动”。

新启蒙运动倡导自由、理性,主张科学的逻辑思维。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要求以西方文化代替中国旧有的文化,但是新启蒙运动者则是力求辩证对待中西方文化,他们认为,一种新的文化的出现,是综合了多种不同的文化产生出来的。

新启蒙运动是一场民族的科学的民主主义文化运动,运动中对中西方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区别对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辩证的继承,并结合符合中国特色的外来文化,促进了新的文化在中国的生根发芽。

它所要造的文化不应该只是毁弃中国传统文化,而接受外来西洋文化,当然更不应该是鼓手中国文化,而拒绝西洋文化;而应该是各种现有文化的一种辩证的或有机的综合。

(部分摘选自《20世纪30年代新启蒙运动浅论》)我的矛盾体现在哪里?3.联系课文说一说,传统文化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它为何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4. 小结: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

《庆祝旧历元旦》学案.doc

《庆祝旧历元旦》学案.doc

《庆祝旧历元旦》学案课题:《庆祝旧历元旦》班级:姓名:学号:评价:【学习目标】1•抓住散文的文体特征,利用课后的“阅读提示”,培养自主阅读能力;2.了解温州中考散文阅读语段的考点;3.常握散文课外阅读语段解题的方法技巧。

【预习案】(课前完成)【基础积累】1 •根据注音写汉字。

(完成时间:2分钟)jian 熬( ) 闲guang ( ) wan ku ( )( )z 1意()bian 论( ) 心jing ( ) liu huang ( )( ) 月xin ( )kai 叹()挑xin ( )ping pang ( )( )P d人()【整体感知】2.自读课文,参考《五年中考三年模拟》P108-110,散文板块的方法技巧,从以下方面进行阅读批注。

(1)整体感知,概括内容;①概括文章内容:批注:技巧:②把握文章主题:批注:技巧:(2)阅读语段,体会作用;①段落的作用:批注:技巧:②句子的作用:批注:技巧:【自主质疑】3.在学习过程中,我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我还有哪些内容不太理解?请写下你的困惑。

我的发现:我的疑点:展示案(课堂探讨)【品味体悟】4.语句赏析,理解含意;考占•P 八、、•拟题:答案:5.理解标题,体会作用;考点:拟题:答案:【把握中心】6.归纳主旨,体会感情。

考点:拟题:答案:反馈案(课堂检测)【拓展探究】7•知识迁移,延伸探究:请仿照示例,从以下三个备选项中,选择一个传统节日,从来历与内涵方面进行整理与介绍:A.中秋节B.端午节C.清明节示例:春节原名为元日,相关的庆祝活动在夏代已经开始。

作为岁首大节,它确立在汉朝。

汉太初元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阴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

除夕为每年的最后一天。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节日体系中的核心大节,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

春节蕴涵的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意义,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也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除夕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熬夜守岁,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结,在外的游子不远干里万里也要赶回家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庆祝旧历元旦》
班级: 姓名: 学号: 评价:
【学习目标】
1.抓住散文的文体特征,利用课后的“阅读提示”,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2.了解温州中考散文阅读语段的考点;
3.掌握散文课外阅读语段解题的方法技巧。

【预习案】(课前完成)
【基础积累】
1.根据注音写汉字。

(完成时间:2分钟)
jiān熬()闲guàng() wán kù()() zì意()
biàn论()心jīng() liú huáng()()月xīn()
kǎi叹()挑xìn() pīng pāng()() pú人()
【整体感知】
2.自读课文,参考《五年中考三年模拟》P108-110,散文板块的方法技巧,从以下方面进行阅读批注。

(1)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①概括文章内容:
批注:
技巧:
②把握文章主题:
批注:
技巧:
(2)阅读语段,体会作用;
①段落的作用:
批注:
技巧:
②句子的作用:
批注:
技巧:
【自主质疑】
3.在学习过程中,我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我还有哪些内容不太理解?请写下你的困惑。

我的发现:
我的疑点:
展示案(课堂探讨)
【品味体悟】
4.语句赏析,理解含意;
考点:
拟题:
答案:
5.理解标题,体会作用;
考点:
拟题:
答案:
【把握中心】
6.归纳主旨,体会感情。

考点:
拟题:
答案:
反馈案(课堂检测)
【拓展探究】
7.知识迁移,延伸探究:
请仿照示例,从以下三个备选项中,选择一个传统节日,从来历与内涵方面进行整理与介绍:A.中秋节 B.端午节 C.清明节
示例:春节原名为元日,相关的庆祝活动在夏代已经开始。

作为岁首大节,它确立在汉朝。

汉太初元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阴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

除夕为每年的最后一天。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节日体系中的核心大节,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

春节蕴涵的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意义,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也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除夕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熬夜守岁,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结,在外的游子不远千里万里也要赶回家来。

我选择():
训练案(课后完成)
8.材料探究
材料一:1999年,国家对原有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调整,形成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

然而在经历20多个黄金周之后,人们在不断审视着它的疲态:交通“超负荷”、景区“超负荷”、服务“超负荷”……黄金周的初衷是通过长假促进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但黄金周的含金量正在打折扣。

材料二: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从2008年起,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从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

其中五一劳动节从放假3天减为1天,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调整为从从农历除夕开始计假。

《办法》通过增加“小长假”是节假日分布更合理,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求。

材料三:将清明、端午、中秋纳入到国家法定节假日,增加了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传统文化影响力。

可实现民众尽情分享民族“文化空间”的心愿,这不仅有利于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真正意义上贴近百姓的愿望和情感,让大家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我的探究结果:
7、示例:清明节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中少有的依阳历而确定的节日,固定在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

清明节举行的扫墓、踏青等习俗主要来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

这两年,每到清明节,黄帝陵、轩辕庙、炎帝陵都要举行大型公祭,海内外华人从祭祀的仪式中体会到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

祭祀先人一直是中华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清明时节,上坟祭扫先人显示了慎终追远的传统,大批旅居海外的华人、港澳台同胞也纷纷赶回故土,祭奠祖灵。

清明时节春光最好,适合人们到郊外亲近自然,拥抱春天。

我国的许多地方在清明还有植树的习惯。

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盂兰节、蒲节等。

关于端午节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东汉,五月初五,人们用彩色的丝带系在手臂上,用来防避兵役和鬼魅,防病防瘟疫。

吃粽子、划龙舟则是后来不断形成的风俗。

围绕端午节及其习俗的来源,形成了一些影响很大的民间传说,并为端午节增添了新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如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较通行的解释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增加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而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赛龙舟等多种体育竞技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

中秋节在中国的民俗节日体系中,中秋节形成较晚。

汉魏时期,中秋节日尚无踪迹,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出现,明清时期,中秋上升为民俗大节。

中秋是中国秋季的传统大节,它的地位仅次于春节,中秋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视为团圆节。

人月两团圆的意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生活中的理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了人生的美好愿望。

传统中秋节俗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8、节假日调整顺应形势、民意,将清明、端午、中秋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