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虫病图片
知识点脑实质内脑囊虫周围水肿在哪一期最明显?
![知识点脑实质内脑囊虫周围水肿在哪一期最明显?](https://img.taocdn.com/s3/m/1c9cbec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2.png)
知识点脑实质内脑囊虫周围水肿在哪一期最明显?
当MR观察到脑实质内脑囊虫周围水肿最明显时,囊虫处于哪个期?
A、囊泡期
B、胶样囊泡期
C、肉芽肿结节期
D、结节钙化期
E、充血水肿期
解析:
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猪带状绦虫蚴虫(囊尾蚴)寄生于人体所致寄生虫病。
寄生于脑内称为脑囊虫病。
在我国以东北、华北地区多见,西北地区及云南省次之,长江以南少见。
囊虫病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2-4%,神经囊虫病占囊虫病的50-70%。
潜伏期平均约需3个月左右。
脑囊虫病感染过程分为四期:
囊泡期:为存活的幼虫,囊壁光滑,内可见头节,无强化;
胶样囊泡期:为退变的幼虫,环形强化囊肿,明显周围水肿;
颗粒结节期(肉芽肿结节期):逐步愈合期,轻度周围水肿,环形强化;
结节钙化期:已愈合期,小复杂囊肿,有或无钙化。
图片来源:Janel McCormick。
乳房与寄生虫病
![乳房与寄生虫病](https://img.taocdn.com/s3/m/596e1d2f700abb68a882fb3a.png)
乳房与寄生虫病近期,网络上出现了有关乳房生虫的帖子和图片,着实吓着了不少人。
看到那些图片,才知那些虫基本上属于外寄生的昆虫的幼虫,蝇类的幼虫,即蛆。
在我国草原牧区有皮蝇和狂蝇分布,其可将蝇卵排入动物的伤口内,蝇蛆将生活于动物的伤口处或伤口周边的皮下组织,形成“囊灶”。
蝇蛆的活动可以引发伤口大面积地溃疡,对宿主造成危害。
图片中的乳房伤害既属于此类情况。
或许是因为妇女在泌乳时被蝇类产下蝇卵或幼虫,幼虫钻入乳头中营寄生生活,随着侵入幼虫虫体的增大,刺激组织增生,发炎及溃疡,然后虫体涌出而寻机脱离宿主蛹化。
昆虫侵入乳房的现象较为少见,且主要发生在非洲热带草原地区,与当地居民较为裸露的生活习性相关。
而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使乳房蝇蛆感染的机会绝少。
因而,不必为此而忧心。
但乳房,确有寄生虫感染的现象存在。
寄生虫病本身并不多见,由于临床上的忽视,往往产生误诊。
我国常见的一些乳房寄生虫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乳房包虫病:细粒棘球绦虫的棘球蚴(俗称包虫)寄生人体以肝脏为最常见,肺脏次之,其余尚见于腹腔、脾、脑、骨、肾、纵隔、胸壁、膈肌、胰腺、乳腺、咽、盆腔、淋巴结和肌肉等部位。
棘球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狗、狼和狐狸等食肉动物的小肠上段,虫卵随粪便排出,人食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而被感染。
卵中孵出的六钩蚴经肠壁血管进入血循环,到过全身各器官。
乳房包虫病流行于畜牧区,全球均有零星发现,占人体包虫病的%-1% 。
鲍吉光等(1981)对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672例各部位包虫病作统计,其中乳房包虫病8例。
阿勒泰地区也报道1例乳腺包虫病(邱正阳、王升云1980)。
边纶(1988)报道宁夏一病例,在左乳房外上方距乳头2.5cm处有一圆形肿块,经手术摘除,在包虫囊角皮层内面附有少量生发层上皮细胞,囊内见原头节;瞿书恩(1981)报道,在甘肃皋兰县一女性农民在乳腺组织中有囊状肿块,囊内含无色透明液体约25ml,并见灰白色细小砂状颗粒,镜检为大量包虫头节而确诊。
医学寄生虫学图片word版
![医学寄生虫学图片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3d04994b35eefdc9d333ad.png)
医学寄生虫学图片一、绦虫棘球蚴寄生于肝脏(纵切面)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带绦虫卵囊虫病(皮下肌肉型)脑囊虫病米猪肉猪带绦虫成虫猪带绦虫成节牛带绦虫成虫牛带绦虫成节棘球蚴二、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成斯氏狸殖吸虫血吸虫血吸虫成虫虫肺吸虫虫卵肺吸虫毛蚴肺吸虫囊蚴血吸虫虫卵肝吸虫成虫(大血吸虫尾蚴肝吸虫虫卵肝吸虫囊蚴体)肝吸虫成虫灵芝孢子COPT1 COPT2姜片虫卵姜片吸虫毛蚴姜片虫成虫(大体)姜片虫成虫压片姜片虫第一中间宿主-扁卷螺姜片虫第二中间宿主荸荠肝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肝吸虫第二中间宿主草鱼沼螺肺吸虫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喇蛄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血吸虫中间宿主肺吸虫病胸腔积肺吸虫病(肺部卫氏肺吸虫成虫三、线虫受精蛔虫卵脱蛋白膜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感染性蛔虫卵钩、蛔、蛲、鞭虫成虫形态蛔虫成虫钩虫卵十二指肠钩虫成虫美洲钩虫成虫及口囊蛲虫雌虫蛲虫成虫蛲虫卵四、孢子虫1.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环状体恶性疟原虫晚期滋养体恶性疟原虫裂殖体恶性疟原虫雄配子体恶性疟原虫雌配子体间日疟原虫环状体间日疟原虫晚期滋养体间日疟原虫未成熟裂殖体间日疟原虫成熟裂殖体间日疟原虫雌配子体间日疟原虫雄配子体间日疟原虫及细胞内薛氏小点疟原虫(肝细胞内)疟原虫子孢子疟原虫囊合子各期疟原虫红内期的比较隐孢子虫乱囊—抗酸染色肺孢子虫包囊弓形虫卵囊弓形虫滋养体五、鞭毛虫蓝氏贾地鞭毛虫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碘液染色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扫描电镜利杜体利杜体2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六、叶足虫结肠内阿米巴包囊(碘液染色)结肠内阿米巴包囊铁苏木精染色结肠阿米巴滋养体铁苏木精染色痢疾阿米巴包囊(碘液染色)痢疾阿米巴包囊(碘液染色)痢疾阿米巴包囊(铁苏木精染色)痢疾阿米巴滋养体铁苏木精染色阿米巴小滋养体七、节肢动物家蝇金蝇丽蝇绿蝇麻蝇库蚊幼虫库蚊蛹库蚊成虫三带喙库蚊伊蚊幼虫伊蚊蛹白纹伊蚊按蚊幼虫按蚊蛹按蚊成虫按蚊头部(雌)按蚊头部(雄)饱血按蚊库蚊头部(雄)雌蚊口器白蛉幼虫白蛉蛹中华白蛉人蚤雌人蚤雄印鼠客蚤雌印鼠客蚤雄猫蚤雌猫蚤雄蚤前胃臭虫卵臭虫若虫臭虫成虫头虱成虫人体虱(雌) 人体虱(雄)阴虱成虫头虱卵硬蜱硬蜱雌雄恙螨幼虫革螨成虫软蜱卵软蜱成虫(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包虫病防治知识
![包虫病防治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321696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5.png)
包虫病防治知识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又称包虫病,是人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及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包虫囊)所致的疾病。
本病流行于世界上许多畜牧区。
在高发区,患病率可达5%,细粒棘球坳的终末宿主是狗、狼、狐等,羊、鼠、马等为中间宿主。
棘球蚴病临床表现高度多样性并反映了幼虫的位置和大小,绝大多数症状是因为幼虫虫体的机械压力或由于疱液流出引起异种抗体。
囊包活检查到虫体可诊断。
对已发病者,可外科手术摘除囊包。
病因(一)发病原因细粒棘球坳的终末宿主是狗、狼、狐等,羊、鼠、马等为中间宿主,成熟的棘球蚴在终末宿主小肠里产卵,并随粪便排出,被中间宿主吞吃后,经消化液作用,幼虫脱壳而出成六钩蚴,这些动物被终末宿主吞吃后完成棘球蚴的生命周期。
多房棘球蚴的生活周期与细粒棘球蚴相似。
(二)发病机制棘头体被人吞食后在肠内伸出以角质倒钩挂于小肠壁黏膜上,或吻突侵入肠壁,形成一圆柱形小窦道,浅者到黏膜下;深者穿破肠壁,引起黏膜损害,发生出血、坏死、溃疡、穿孔。
虫体发育过程中常更换附着部位,使损伤范围扩大,炎症加重。
加之虫体代谢产物的影响,使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消瘦、贫血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由于虫体的吻突深及肠黏膜下层、肌层,甚至浆膜层,故极易发生肠穿孔,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
小的慢性穿孔形成腹腔内炎症性包块,发展为腹腔内脓肿、粘连性肠梗阻,亦可损伤肠壁血管导致肠出血。
病变主要在回肠中、下段。
受累肠管一般长30~200cm,重者可累及整个小肠。
肠黏膜充血、水肿、肥厚,有散在的溃疡,其数目多于虫体。
与溃疡相对应的浆膜面上有本病特殊的白色结节突出,直径O.2~2.5cm,圆形或椭圆形。
显微镜下观察,结节中央部分为凝固性坏死,外层为嗜酸性粒细胞或浆细胞为主的炎性肉芽肿。
虫体常叮咬在结节的黏膜面上,牵动虫体时结节随之移动。
肠穿孔的部位亦位于结节中央。
浆膜面上常有纤维素附着,大网膜亦常与肠粘连。
肠系膜淋巴结明显肿大,并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病理大体标本图片库 (145页)
![病理大体标本图片库 (145页)](https://img.taocdn.com/s3/m/035e6cdf0c22590102029d7e.png)
肺转移癌-2
肺转移癌-3
喉癌
回
气管白喉
4、消化系病 (1)食管、胃 病 大体标本
摄影、制作:胡承江
2005年7月10日
慢性胃溃疡-1
慢性胃溃疡-2
慢性胃溃疡-3
慢性胃溃疡-4
溃疡型胃癌-1
溃疡型胃癌-2
溃疡型胃癌-3
溃疡型胃癌-4
溃疡型胃癌并穿孔
溃疡型胃癌并淋巴结转移
弥漫浸润型胃癌-1
摄影、制作:胡承江
2005 年 7月10日
阑尾炎
(单纯性、蜂窝织炎性、坏疽性)
肠溃疡病假膜形成
肠伤寒 (髓样肿胀期-1)
肠伤寒 (髓样肿胀期-2)
肠伤寒 (髓样肿胀期-3)
肠结核病
结肠阿米巴病
肠套叠
小肠出血性梗死-1 (湿性坏疽)
小肠出血性梗死-2 (湿性坏疽)
肠乳头状腺瘤-1
肠乳头状腺瘤-2
形态学实验室
病理标本图片资料库
目
1、心、血管病 2、神经系病
3 17
录
(共233幅)
(21幅) (14幅)
3、呼吸系病
28
(24幅)
病
57
4、消化系病(1)食管、胃病 41 (27幅) (2)肠 (22幅)
(3)肝胆脾病
5、泌尿系病(肾、膀胱) 6、生殖系病(女、男) 7、内分泌病 8、软组织病 9、其 他
69
(31幅)
(23幅) (38幅) (9
幅)
88
101
123
129
(24幅) (?幅)
回
142
1、 心、血管病 大体标本
风湿性心内膜炎 二尖瓣膜增厚,闭锁缘疣状赘生物
寄生虫图片
![寄生虫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3b586c5fad02de80d4d84024.png)
马来微丝蚴
头间隙 神经环 鞘膜 体核
尾核
常见人体寄生蠕虫(吸虫)
华支睾吸虫
体形狭长似葵花籽仁状 ,大小10~25×3~5mm 腹吸盘位于虫体前1/5处,雌雄同体 ,睾丸一对,分支 状,前后排列于虫体后1/3处
华支睾吸虫
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后者位 于虫体前端 1/5处。
雄性生殖器官 具两个分支状的睾丸(在体 后1/3处,前后排列) 缺阴茎和阴茎袋
前鞭毛体(又称鞭毛体) (瑞氏染色)
成熟的虫体呈梭形或长梭形,前端有一伸出体外的鞭毛,是虫体运动细胞器 ,其它结构同无鞭毛体,在NNN培养基中的前鞭毛体常呈菊花状排列
2.蓝氏贾第鞭毛虫
滋养体
呈倒置梨形,背面隆起, 腹面扁平 腹面前半部向内凹陷 成吸盘状陷窝,可见核1对 鞭毛4对,分别为前鞭毛、 后鞭毛、腹鞭毛和尾鞭毛 虫体有轴柱1对,纵贯虫体,不伸出体外 在轴柱的中部可见2个半月形的中体
人体常见寄生蠕虫(绦虫)
猪带绦虫成虫
猪带绦虫头节头 节
头节近球形,似小米粒, <1mm
有4个吸盘、顶突、其 上有小钩25~50个,排 列成内外两圈,内圈的 钩较大,外圈的稍小
猪 带 绦 虫 头 节
带 绦 虫 卵
光镜下猪肉绦虫、牛肉绦虫和细粒 棘球绦虫虫卵形态相似,难以区别
3.猪带绦虫囊尾蚴
1.间日疟原虫
雄配子体
虫体较小,胞质浅蓝 核大疏松,淡红色,多位于虫体的中央。
三种疟原虫红内期形态的比较
环状体:
间日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
雌配子体:
间日疟原虫 虫
三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
雄配子体:
间日疟原虫 虫
三日疟原虫
脑囊虫病讲课PPT课件
![脑囊虫病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e58d5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3.png)
Part Five
预防控制:加强卫 生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脑囊虫病的 认识和预防意识。
切断传播途径:加 强粪便和水源管理, 防止人畜共患病的 传播。
疫苗接种:鼓励易 感人群接种脑囊虫 病疫苗,提高自身 免疫力。
定期监测:对易感 人群进行定期监测 ,及时发现并治疗 感染者。
预防措施: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 高公众对脑囊虫病的认识和预防意 识。
手术适应症:药物治疗无效或 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手术方式:开颅手术或立体定 向手术
手术效果:清除病灶,缓解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手术风险存在,需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时机
药物治疗:使用 抗寄生虫药物进 行治疗,如吡喹 酮、阿苯达唑等。
手术治疗:对于 药物治疗无效或 病情严重的患者, 可考虑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脑囊虫 病的临床表现复杂 多样,包括头痛、 恶心、呕吐、癫痫、 偏瘫等。
影像学检查:通过 CT或MRI检查, 可以发现脑实质或 脑室内的囊虫病灶。
免疫学检查:通过 检测患者血清或脑 脊液中的囊虫抗体, 有助于诊断脑囊虫 病。
病理学检查:对于 高度怀疑脑囊虫病 的患者,通过病理 学检查可以确诊。
放射治疗:使用 放射线对病灶进 行照射,杀死寄 生虫。
介入治疗:通过 导管将药物直接 注入到病灶部位, 提高药物治疗效 果。
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不要擅自更改治疗方案。
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 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异 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
Part Six
癫痫:脑囊虫病可引起癫痫发作 颅内压增高:脑囊虫病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呕吐等症状 脑膜炎:脑囊虫病可并发脑膜炎,引起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脑积水:脑囊虫病可引起脑积水,导致颅内压增高和脑功能障碍
猪囊尾蚴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四种预防猪囊尾蚴病的方法 - 养猪技术
![猪囊尾蚴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四种预防猪囊尾蚴病的方法 - 养猪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89a282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7a.png)
猪囊尾蚴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四种预防猪囊尾蚴病的方法-养猪技术猪囊尾蚴病也叫做“米虫猪”或者“囊虫猪”,是由于肠道内寄生有猪带绦虫的幼虫而引起,还能够寄生在机体的肌肉和其他组织器官内,也能够寄生在人体,主要症状是急性脑炎、失明、皮肤结节以及呼吸困难等,对养猪业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现主要介绍猪囊尾蚴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四种预防猪囊尾蚴病的方法,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1、病原形态特征。
猪囊尾蚴是猪带绦虫的幼虫,也叫做猪囊虫,是引起该病的病原。
猪囊虫成熟后呈椭圆形,大小如同黄豆粒,呈半透明的包囊状,囊壁是一层薄膜,且膜内存在一个白色结节,呈粟粒大小,囊内含有大量液体。
猪带绦虫的成虫长度在2.5~8 mm,由大约700~1000个节片组成。
头节呈圆球形,直径在1 mm左右,顶突上存在角质小钩,约有20~50个,分成内、外两层,且呈环形排列,因此也叫做“有钩绦虫”。
虫卵呈椭圆形或者圆形,直径在35~42 mm左右,共有两层卵壳,其中内层相对较厚,呈浅褐色。
发育过程。
人类小肠内寄生的猪带绦虫,会有孕节逐渐脱落,并经由粪便排到体外,对饮水和食物造成污染。
当猪或者人类食入孕卵节片或者节片破裂后逸出的虫卵,进入到消化道内,在消化液的作用下使里面的六钩蚴逸出,并钻入到肠壁,通过血液循环或者淋巴结扩散到全身,主要寄生在心肌和橫纹肌中,经过数星期就会发育成为成熟的囊尾蚴。
当人类食入含有活囊尾蚴且没有经过煮熟的的猪肉或者污染的食物就会发生感染,进入到胃内,使包囊被消化,逸出的囊尾蚴就会侵入到人类的小肠,并在肠液的作用下在1.5个月后发育成为成熟的有钩绦虫,在小肠内寄生,然后成熟的孕卵节片又会逐渐脱落,通过粪便排到体外,再次引起感染。
2、临床特征病猪具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普遍症状,主要是表现出缺乏营养,生长发育缓慢,被毛粗乱,失去光泽,双眼发红,如果寄生有过多的囊虫时,就会导致肩胛部明显增厚、增宽,但后躯相对比较狭窄,如同雄狮状,同时咬肌、肩胛部以及臀部等处的肌肉明显隆起突出。
猪囊虫病的临床症状 猪囊虫病的防治及检疫措施 - 养猪技术
![猪囊虫病的临床症状 猪囊虫病的防治及检疫措施 - 养猪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e2036f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7a.png)
猪囊虫病的临床症状猪囊虫病的防治及检疫措施-养猪技术囊虫病属于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感染能够在人体内寄生的猪带绦虫的幼虫,即猪囊尾蚴,也就是说猪囊虫病是猪囊尾蚴存在于猪体内的一种形式。
主要中间宿主是猪。
人感染绦虫病,不仅可能导致自身发生囊虫病,还能够经由粪便以及病猪肉而导致他人或者其他猪只发生传染,导致反复发病。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猪囊虫病的临床症状猪囊虫病的防治及检疫措施。
1、流行特点猪绦虫的中间宿主是猪,主要是由于食入污染有人类排出的绦虫虫卵或者孕节的饮水或者饲料,进入肠道后,存在于卵内的六钩蚴就会逸出,经由血液循环转移到全身各处。
虫体主要是在猪的肌肉内寄生,比较常见的是舌肌、肩腰部肌肉、股内侧肌以及心肌,病情严重时会寄生在全身肌肉以及脑、眼部、肝脏,甚至能够寄生在脂肪内。
虫卵在8~10周之后发育成一个囊包体,里面含有大量的液体,接着在囊上形成凹陷,并在该处形成头节,相继长出顶突和吸盘,发育成为成熟的囊尾蚴。
猪绦虫成虫的终末宿主是人,而其又能够作为幼虫的中间宿主。
如果人类食人生的或者没有煮熟的寄生有囊尾蚴的猪肉后,囊尾蚴就会在小肠内继续生长发育,成为成虫,此时人即为终末宿主。
猪绦虫具有2~3个月的潜伏期,并能够在人体内生存3~10年,少数甚至能够数十年,并在此阶段内持续排出孕节,成为该病的主要感染源。
如果人食人污染有绦虫卵的饮水和食物,或者具有呕吐、恶心等症状,就会导致存在于小肠内的孕卵节片随着肠道的逆蠕动侵入到胃,里面的六钩蚴就会逸出而侵入肠壁,通过血液循环移行到肌肉等组织内,继续发育成为囊尾蚴,此时人即为中间宿主。
2、临床症状通常情况下,病猪在临床不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症状。
如果感染严重,就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水肿和贫血等症状。
如果囊尾蚴侵入到某些器官,就会表现出与该器官相应的临床症状。
例如,虫体在与呼吸有关的肌群、喉头以及肺内寄生,病猪就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发出嘶哑声音,且吞食困难等;如果虫体在脑内寄生,病猪就会表现出急性脑炎、癫痫的症状,严重时甚至发生死亡.3、实验室诊断间接凝集试验。
人体内的8种寄生虫图赏
![人体内的8种寄生虫图赏](https://img.taocdn.com/s3/m/2b3d346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7d.png)
人体内的8种寄生虫图赏(慎入)从智人出现开始,虫虫们就居住在人类体内。
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人口(约30亿)感染着以下三种虫虫中的至少一种。
它们被哥伦比亚大学的寄生虫学家Dickson Despommier 称作“邪恶三巨头”——大蛔虫,钩虫和鞭虫。
它们中的大多数折磨着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这些地方没有足够干净的饮用水,或有效的卫生系统阻止感染者的粪便污染食物和水,并且那里的人类粪便是要给庄稼施肥的。
而在美国和欧盟最繁盛的寄生虫是蛲虫,大多在儿童身上寄生。
钩虫头部特写和大多数寄生虫通过胃部侵入人体不同,钩虫幼虫可以从皮肤上的汗腺和毛囊扭动进去。
通常当人们行走、坐下或躺在被钩虫幼虫污染过的粪便弄脏了的地上时,这就可能发生。
通过皮肤进入血管,幼虫再到达肺部,引起咳嗽和呼吸短促;接着迁移到喉咙,在这里它们被吞下送到小肠。
它们成熟后约长0.4英寸(10毫米),引发系列症状例如腹痛和贫血——这是虫虫吸取小肠壁血液的结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大约有7亿4千万人患有钩虫感染,他们大多生活在温暖潮湿的非洲、拉丁美洲、南亚和中国。
看看大蛔虫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蛔虫病是由蛔虫引发的潜在致死疾病,它是人类身上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每年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多达15亿人。
那些卫生设施差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受灾最为严重。
人们一般通过食用用蛔虫卵污染过的粪便施肥过的土壤里生长的蔬果感染上蛔虫。
在肠道里孵化完后,卵变成幼虫,经血液和淋巴系统迁移到肺部,引起发烧,呼吸短促和气喘。
(有人真的咳出过幼虫。
)通过肺部,幼虫钻进喉咙;在这里它们被咽下送到小肠,再成长为成虫。
(想象一只1英尺或30厘米长的蚯蚓,在你的小肠里爬呀爬。
)严重的会导致小肠堵塞和死亡。
WHO估计蛔虫病每年导致60000人死亡,主要是儿童。
哇哦,鞭虫耶!鞭虫,顾名思义是因为它长的像条牛鞭,可以长到两英寸长(约50毫米,或一拇指宽)。
感染鞭虫最常见的途径是吞入被鞭虫产卵后的人类粪便污染过的土壤(想象:小盆友在泥巴里玩完了,把小手指伸到嘴巴里吮呀吮。
包虫病
![包虫病](https://img.taocdn.com/s3/m/aa73713d3968011ca3009154.png)
阿坝州人民医院外二科 喻定刚
包虫病或称棘球蚴病(echinococciosis)是人 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致的慢性寄生 虫病。本病的临床表现视包虫囊部位、大小和有 无并发症而不同长期以来,包虫病被认为是一种 人兽(畜)共患寄生虫病,称之为动物源性疾病 惟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称之地方性寄生虫 病;在流行区带有职业性损害的特点,被列为某 些人群的职业病;从全球范围讲包虫病为少数民 族或宗教部落所特有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1.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呈全球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畜牧地 区,在中国以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内蒙、西藏、四川西部、陕西为多见。河 北与东北等省亦有散发病例。 我州主要发病区为阿坝、若尔盖、红原、 壤塘、马尔康、金川、黑水等地。
。①传染源: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狗。狼、 狐、豺等虽也为终宿主,但作为传染源的 意义不大。在流行区的羊群中常有包虫病 存在,而居民常以羊、牛或其他家畜内脏 喂狗,使狗有吞食包虫囊的机会,感染常 较严重,肠内寄生虫数可达数百至数千, 其妊娠节片具有活动能力,可爬在皮毛上, 并引起肛门发痒。当狗舐咬时把节片压碎, 粪便中虫卵常污染全身皮毛,如与其密切 接触,则甚易遭至感染。
泡型包虫病:液化空洞型
泡型包虫病:液化空洞型
泡型包虫病:液化空洞型
囊型包虫病:囊肿型
囊型包虫病:囊肿型
囊型包虫病:多子囊型
囊型包虫病:内囊破裂型
囊型包虫病:内囊破裂型
囊型包虫病:实变型
囊型包虫病:实变型
囊型包虫病:实变型
囊型包虫病:实变型
囊型包虫病:实变型
囊型包虫病:钙化型
鉴别诊断
一、肝囊型包虫病主要与肝囊肿相鉴别。肝囊 肿超声显示为囊壁较薄,呈单层。 二、肝泡型包虫病主要与肝癌鉴别。 1、两者声像图表现在某一病理过程(如浸润、 液化)和肝癌同图异病,周围都可见到低回声晕带。 2、两者声像图的不同点 (1)肝癌一般呈中等回声光团,而泡球蚴呈中 强回声光团。 (2)肝泡球蚴病灶后方衰减明显大于肝癌。
寄生虫图谱—原虫篇
![寄生虫图谱—原虫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620be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8.png)
寄生虫图谱—原虫篇
原虫是单细胞真核动物。
有约六万五千多种,能感染人体的约四十余种。
别看他们是小小的单个细胞,感染人体后却能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些重要的医学原虫图谱吧。
溶组织型阿米巴
溶组织型阿米巴可分包囊和滋养体两个不同时期,成熟的四核包囊为感染期。
杜氏利什曼原虫
无鞭毛体是杜氏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巨噬细胞时的状态,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
锥虫
锥虫依感染途径可分为唾液传播的涎源性锥虫和粪便传播的粪源性锥虫。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通过舌蝇感染人体的冈比锥虫图谱吧。
蓝氏贾第鞭毛虫
下图乍一看我们还以为是可爱的小蝌蚪呢。
其实左边是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滋养体哦。
蓝氏贾第鞭毛虫生活史也分为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
包囊可引起以腹泻和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的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疟原虫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
刚地弓形虫
弓形虫作为人兽共患的寄生虫,在猫科动物体内完成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人和其他动物体内进行无性生殖。
您所想要了解的寄生虫病知识都在这里。
猪寄生虫病的症状图片有哪些?.doc
![猪寄生虫病的症状图片有哪些?.doc](https://img.taocdn.com/s3/m/b07f165ebd64783e08122b51.png)
猪寄生虫病的症状图片有哪些?概述:猪寄生虫病危害除干扰猪的正常生活节律、降低饲料报酬和影响猪的生长速度以及猪的整齐度外,并是很多疾病的如猪的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猪的附红细胞体病等的重要传播者,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猪常见的猪寄生虫病有哪些?都有哪些症状?1.猪蛔虫病猪蛔虫从幼虫到长成成虫的阶段中引起的病变和症状是不一样的。
猪蛔虫病发病初期症状,表现轻微咳嗽、呼吸快、肺炎症状明显、消瘦、贫血、营养不良、被毛粗乱逆立、生长缓慢,成为僵猪,病猪饮水量增加、流涎、呕吐、拉稀,严重的肠道堵塞,病猪腹部剧痛,断绝食欲,最后可能导致死亡。
猪蛔虫幼虫侵入肺部后,会引发蛔虫性肺炎,临床症状为呼吸加快、食欲减退、精神萎顿、体温升高以及咳嗽症状。
患病猪久卧,不愿走动。
猪蛔虫幼虫也能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会有荨麻疹症状和某些神经症状。
猪蛔虫可能会侵入胆管,堵塞肠管,引发黄疸等症状。
猪蛔虫成虫能分泌毒素,刺激血管和中枢神经,造成一系列的神经症状。
猪蛔虫成虫大量多夺取营养物质,造成仔猪消瘦,消化不良,生长缓慢,皮毛粗乱,容易形成僵猪,严重时能引起死亡。
2.猪弓形体病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7~9月间发病较多。
一般呈急性暴发时,病猪体温升高到40~42℃,稽留不退,减食或不食,呼吸困难,呈犬坐势,有的咳嗽、流鼻液,眼结膜充血、有眼眵,耳部、胸部以至全身出现紫红色淤斑、腹泻等。
有的猪出现癫痫发作、震颤、麻痹、不能站立等神经症状,最后极度衰竭死亡,病程4~5天。
病程2周以上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
成年猪也可感染,但多无症状;妊娠母猪感染可出现死产,或生出先天感染胎儿,于短期内死亡、失明或后躯运动失调等。
3.猪囊虫病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组织中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
猪感染囊虫病与患绦虫病人的粪便有密切关系,因有钩绦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成熟虫卵的体节,每3~5个脱落下来,随粪便排出体外,被猪吞食后而患该病,人吃发病的牛猪肉或未做熟病猪肉又能感染绦虫。
钩虫、绦虫
![钩虫、绦虫](https://img.taocdn.com/s3/m/a32774eee53a580216fcfeaf.png)
虫卵 活30分钟 发育不完全
发育最好 停止孵化
丝状蚴 活2小时 活4周 活9~15周 5%越冬,余全死
⑵ 湿度 最适60%~80%
太高:虫卵不发育、也不死(水稻田) 太低:不利虫卵发育、钩蚴活动受限
30
⑶土质
疏松程度、氧份含量、有机物含量
疏松泥土
66.7%(幼虫发育率)
砂土 粘土
27.8% 2.4%
不同职业钩虫感染率(%)
菜农
农民 半工半农 学生 渔民
30.963
19.827 14.360 9.790 7.806
教师
商人 儿童 工人 干部
7.568
6.490 5.422 4.327 3.654
29
(三)流 行 因 素
1.自然因素 ⑴ 温度 最适25~30℃
> 50℃ 37℃ 27℃
< 10℃
成虫: 吡喹酮 槟榔和南瓜子 阿的平 (要检查粪便中是否有头节、孕节以确定虫种和明 确疗效) 囊尾蚴:眼 手术
脑 抗癫痫药物 吡喹酮等
62
第二节肥胖带绦虫
(Taenia saginata) (牛带绦虫、牛肉绦虫、无钩绦虫)
63
一、形态特征
外形与猪带绦虫相似
人体两种带绦虫的形态区别
猪带绦虫 1.虫体长 2~4m 2.节片 700~1000
圆叶目头节假叶目头节Fra bibliotek35颈节 生发区 链体 幼节
成节 孕节 2.生殖系统 雌雄同体,发达,每 个节片各有雌雄生 殖系统各一套
36
(二)虫卵
圆叶目虫卵
假叶目虫卵
37
二、生活史特点
1.对寄生生活高度适应 2.繁殖力强 3.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圆叶目)或两个中间
寄生虫实验考图片解说
![寄生虫实验考图片解说](https://img.taocdn.com/s3/m/ef12dbb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1.png)
美洲钩虫
十二指肠钩虫 有两对钩齿 美洲钩虫 有一对板齿 两种钩虫成虫口囊比较
雄虫的交合伞和交合刺
交合伞:撑开时略圆; 背辐肋:远端分2支,每支又分3小 支;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交合伞:撑开时略扁呈扇形; 背辐肋:在基部分2支,每支又分2小 支;
Figs.: increasingly mature schizonts
未成熟裂殖体
约经40小时,虫体胞质变圆,核开始分裂
2-12 细胞核
薛氏小点
受染RBC 变大、颜色苍白、形态不规则
成熟裂殖体 Mature schizonts
虫体占满胀大了的红细胞
疟色素集中成堆
03
01
02
成熟裂殖体
A
B
2009 第一临床11班出品 PPT内容来自网络 Blumer整理
————图片解说版
01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简图)
02
吞入的红细胞
03
细胞核
04
伪足
05
内质
06
外质
07
形态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铁苏木素染色) 核 红细胞
4个圆形核,核周染粒分布均匀 包囊呈圆形,壁厚 溶组织内阿米巴成熟包囊(简图) 溶组织内阿米巴未成熟包囊(简图) 糖原泡 糖原泡 核 拟染色体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1. 成虫 雌雄异体 雌虫:长20-35cm,有的可达49cm, 生殖系统为双管型,阴门位于虫体腹中部之前 雄虫:15-31cm,尾部向腹面弯曲,生殖系统为单管型,镰刀状交合刺一对
形 态
雄蛔虫交合刺
蛔虫头部
2.蛔虫卵示意图
04
囊尾蚴病.ppt
![囊尾蚴病.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cf12daa45177232e60a292.png)
囊尾蚴病
猪囊尾蚴病又称为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 幼虫--囊尾蚴寄生于肌肉组织、脑、眼等所引起的人 畜共患寄生虫病。
1、临诊检疫 ⑴临诊症状 轻者无特殊症状,重症病猪可见眼结膜发红或 有小疙瘩,舌根部有半透明的小水泡囊。当虫体寄生 于脑、眼、声带等部位时,常出现神经症状、失明和 叫声嘶哑等。病猪肩胛肌水肿增宽,臀部隆起,外观 呈哑铃状或狮子状,病猪不愿走动。
3、检疫后处理 猪囊尾蚴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检疫中一经发 现,即应按照二类疫病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在规定 检疫部分(咬肌)切面视检,发现囊尾蚴和钙化虫体 该病生前诊断困难,宰后检疫时见肩胛肌、咬 肌、颈部肌肉、舌肌等部位有米粒大至黄豆大灰白色 半透明囊泡,囊壁有一圆形小米粒大的头节,外观似 白色的石榴粒样,或见白色泡液混浊的钙化包囊。严 重感染时,全身肌肉、内脏、脑和脂肪内均能发现。
2、实验室检疫 囊虫病的免疫学检查方法有皮内变态反应、间 接血凝试验、间接荧光抗体、对流免疫电泳、ELISA 以及斑点试验等。目前最常用ELISA,检出率高、需 抗原量少,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易在基 层推广应用和用于对此病早期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
多寄生在中间宿主猪的横纹肌里,
史
脑、眼和其它脏器也常有寄生。
猪囊虫发育史
生 活 史
• 牛囊尾蚴和 猪囊尾蚴外 形相似,也 具有一个半 透明的椭圆 形囊泡,由 于牛囊尾蚴 的成虫的头 节上没有顶 突和钩,所 以牛带吻绦 虫又叫无钩 绦虫.
囊虫病
成虫
是寄生人体的猪带绦虫(有钩绦虫、链状 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
有钩绦虫幼虫(寄生在猪肌肉)
概述
猪囊病又称猪囊尾蚴病(米粒猪),是人畜 共患病,对人体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虫体的成虫即有钩绦虫(无钩绦虫)寄生于 人,引起严重的有钩绦虫病(无钩绦虫病),其 幼虫即囊尾蚴寄生在猪,引起猪囊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