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战略定位

合集下载

中国通信市场运营商战略转型思路

中国通信市场运营商战略转型思路

中国通信市场运营商战略转型思路中国通信市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运营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运营商战略转型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首先,中国通信市场运营商需要加快网络升级和建设。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用户对高速、高质量网络的需求不断增长。

因此,运营商应加大对5G网络建设的投入,并推动高速网络普及,提高网络质量和覆盖范围,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次,运营商需要加强与内容提供商和应用开发商的合作。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已经成为用户使用移动通信服务的主要目的之一。

因此,运营商应积极与内容提供商合作,提供丰富多样的内容,吸引用户,并提高用户黏性。

同时,与应用开发商的合作也非常重要,可以共同推出创新的移动应用,提升用户体验,拓展业务领域。

第三,运营商应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传统的通信服务已经面临着价格竞争激烈的局面,因此,运营商需要寻找新的盈利点。

可以考虑发展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业务,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

同时,运营商还可以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如智能家居、智能健康等,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最后,运营商需要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提升品牌价值。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品牌价值成了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关键。

运营商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方式来塑造品牌形象,吸引用户并保持用户忠诚度。

综上所述,中国通信市场运营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必须进行战略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

加快网络升级和建设、加强与内容提供商和应用开发商的合作、寻找新的盈利模式以及提升品牌价值等是关键的转型思路。

只有在市场变革中不断创新,运营商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通信市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运营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运营商战略转型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通信市场持续呈现出增长势头。

2022年中国移动3G 业务运营策略分析

2022年中国移动3G 业务运营策略分析

中国移动3G 业务运营策略分析尽管我国3G牌照发放悬而未决,但是运营商惟有未雨绸缪,及早拟定3G进展战略和策略,才能在3G时代抓住机遇,获得进展。

在3G 时代即将到来之际,笔者从分析中国移动的内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遇、挑战着手,得出其在将来3G市场的竞争策略。

启动3G势在必行3G时代虽然还没有到来,但是欧美和日本都已有较为胜利的3G运营案例的消失。

在我国,移动通信已经进展到一个瓶颈状态,启动3G 势在必行。

1.中国的GSM系统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转折点。

伴随着GSM在中国的进展和完善,目前,它已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并开头暴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

首先,中国GSM900MHz网络系统容量日趋紧急,有些地区GSM900MHz频谱资源已基本用完。

其次,GSM体系结构不能供应分组数据服务,难以支持高速度数据应用。

2.启动3G业务是适应移动用户数量急剧增长、实现持续快速进展的需要。

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对有限的频率资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据悉,随着用户数的增长,联通现有的10MHz×2频率资源将会日趋紧急,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有关计算分析表明,现有的频率资源难以满意移动通信的进展,从持续性进展的角度来看,为确保网络力量和网络质量,我国必需启动3G业务。

3.3G系统是开发新市场和新业务,提高网络竞争力的需要。

众所周知,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移动用户渴望随时随地获得Internet及多媒体业务服务。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消失将会给电信运营商带来无限商机。

利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运营商可以用比其次代系统更加敏捷快捷的方式,为用户供应更加丰富多彩的新业务,业务范围涵盖商贸、信息服务、消遣等领域。

中国移动3G业务的SWOT分析1.优势分析(strengths)中国移动在3G时代拥有令竞争对手畏惧的种种优势。

首先,中国移动积累了丰富的移动业务运营阅历。

中国移动拥有为众多移动用户服务的阅历,同时创立了针对移动运营市场各个层次的经典品牌,如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还开发了移动梦网等一系列多媒体业务。

探析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中运营商的发展策略

探析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中运营商的发展策略
移动通信 系统下行带宽的不断增长在技 术上为手机用户 使用更 多的互联网应用提供 了可能性 。与此同时 ,过去
C NNI 发 布的统计 报告 ,截至2 l 年 1 月 ,我 国 网民 C 00 2 总数为4 5 亿 ,其 中手机 网民达N3 0 亿 ,占总数 比为 .7 .3
6 3 6.%,而 同期 的手 机用 户约达 8 6L,可见其 成长空 .{ 间之大 。有机构 预测 ,未 来5 ,在 全球范 围内 ,通过 年 移动终端设备接入互联 网的用户也将超过通过桌面个 人 电脑接入互联 网的用 户 ,移动互联 网的发展速度将快于
道 ” 的定 义 还 存 在 一 定 争 议 ,但 主要 代 表 性 定 义 有 两 个 。一 方 以Ov m为 代表 , “ u 开放 能 力 ” ,即运营 商需要 把他 们的 网络 资产 、通信 能 力 、客 户信 息和 其
中的交易量减少现象 ,而市场 中的移动互联 网内容与应 用提供者在交易量减少的情况 下,为 了维持 生存 或者实 现 企业利润 目标 ,便会有进一步欺诈消 费者 动机 ,如此 形成 “ 恶性循环 圈”便会导致市场 的萎缩 。从苹 果AP P So e tr成功来看 ,用户参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有效 信 息能 否传播与传播速度决定 了市场的有效性 。而运营
6 信息通信技术 2I
的集成分发平 台,固然是基础 、固然重要 ,但 这并不意 味 着运营 商在 网络 的 “ 春秋 战 国”时 代没 有机 会 ,相 反 ,只要运营 商充分发挥 自身优势 ,也有 可能在移动互 联 网的生态 系统 中发挥主导作用 。
不可能新生 、转化 、培养的能力 。这与绝对优势 能力从 本质上相斥 ,犹 如硬 币两面 ,拥有一个意味着排 斥另外
在营销和新业务开发和评价上 。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移动的定位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移动的定位

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定位竞争环境分析运营商在网络服务时代一直是价值链的主导者,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运营商所面临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运营商之间,而是与苹果、谷歌等公司的异质化竞争。

可以预见的是,运营商的主导地位将受到极大的挑战,并逐步失去某些方面的优势。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率大大提升,以及应用的极大丰富化,传统短信、彩信、wap等传统业务形态,与丰富和实用的客户端应用相比时,无论是客户体验,还是使用频次和粘度,差距是巨大的。

我们总会习惯性的做一些大而全的产品,希望客户能够获得更多的需求满足,但实际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知晓度低,使用不便捷,学习成本过高等等原因,直接导致客户需求并未真正被满足。

而以IPHONE为代表的平台+丰富应用的模式正在对传统业务形态带来巨大的冲击。

造成这样竞争局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网络带宽的提升与智能终端的普及为应用爆发做好了铺垫;2 、各类应用不断出现,封闭花园被打破,用户与合作者开始探索新空间;3、移动公司在尚未深入探索移动互联网新领域,对于需求的把握以及规模与个性的协调很难兼顾;4 、对终端环节缺乏影响力,以苹果为代表的硬件创新,带来了颠覆式的冲击。

产业角色定位社交网络服务的快速发展,移动数据业务量的井喷式增长,消费者与互联网内容之间关系发生的新变化,成为移动互联网新业务诞生的催化剂和引导力,移动互联网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已成为信息通信产业界的共识,并正在渗透和融合到社会、生活和产业的各个环节。

中国移动作为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需要以更加开放心态去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领域中创造更多的价值。

取是能力,舍是智慧,取要做到极致,舍要做到明白,极致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恒久独特的竞争力,明白可以帮助我们集中精力,更能聚合起互补互助的生态圈。

打造精品网络,做好智能通道提供者。

首先,还是老生常谈的网络通道问题,这是中国移动的基本职能所在,是移动互联网通信运营的基础,中移动需要同时必须加强2G、3G网络、Wi-Fi网络,以及即将在今年进行试点的LTE之间协同,在接入能力、资源协调等方面加强规划,各类接入方式能够互为补充。

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经营策略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经营策略研究

随 着 国 内全 面加 快 3 G的商 用 进 程 ,基 于 3 G 网
络 的 移动互 联 网业 务得 到 了全 面提 升 。 并 且 随着移 动
就 可 以即 时了解 自己的出行 路线 和位置 。针 对这一 服 务, 你 只要 付 很 少 的 流量 费 , 而不 需 要 像 以往 那 样 向 运 营商 支持 较高 的服 务费 。 1 . 3 运 营 商被管 道化 的形势越 来越 严重
链 的角 色价 值 面 临着严 峻 的挑 战 , 如 何 应对 移 动互 联
最早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是作为电信运行商 的增 值业务来运营。在这种体系下 , 网络是 由电信运营商 来提供 , 标准和管理都是 由运营商来 执行 , 由此运 营 商也同时主导了整个产业链 。 符合运营商要求的服务 商和内容商 ,才能够通过运营商的网络传达给用户 , 然后 从用 户那 里 获得 分成 。现 在 以苹 果 、 谷歌 等 为代
均遭 到破 坏性 创新 的威胁 。 移 动互 联 网的发展 使传 统
在 移 动互联 网时代 , 移 动 互 联 网给 原有 的 以电信
运营商为主导的通信行业价值链模式带来 了巨大的 冲击 。在移动互联 网时代 , 内容服务在整个价值链 中 的收入 比重越来越大 , 传统 的语音和短信所 占的比重 越来 越 小 。基 础 网络 对业 务 的影 响 作 用正 在 减弱 , 服 务提供商 、内容提供商开始降低对 电信运营商 的依
2 运营商发展 移动互联 网的策略
2 . 1 做 好角 色定 位
在移动互联 网时代 , 运营商应该抛弃以往 以我为 中心的根深蒂固的观念 ,运营商应该及时调整心态 , 直面挑战, 选择 自己最优 出路 。 首先 , 电信运营商要能 够 了解 移动 互联 网产 业 内在 的 发展 规律 和 成长 趋势 , 并认清 自己的劣势和优势 , 能够 明晰 自己在移动互联 网时代的角色定位 。 只有找到了自己在移动互联 网时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移动应对策略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移动应对策略

4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移动应对策略4.1 合理调整网络结构,四网协同发展“四网协同”主要是指中国移动的2G、3G、WLAN、4G 这四个技术的协同发展,这四个技术以TD-LTE技术作为主导,“2G”承载的主要是语音功能和小流量的数据业务;“3G”承载的主要是数据业务;“WLAN”承载主要是电脑和手机的数据流量;“4G”则是未来的趋势,是大流量业务的主宰。

(1)适度增加核心节点:通过增加核心节点(逐步将南京、武汉、成都、杭州、沈阳、西安5个汇聚节点和杭州节点升级为核心节点),推动扁平化,提高疏通效率。

(2)逐步在6节点增加网间出口:在出网流量大于30G的汇聚节点增加网间出口,节省核心节点间的传输链路和端口资源。

(3)大流量省份节点之间增加直连:业务量大于14G的可设直连(阀值随技术变化,如40G应用后,阀值可相应提升;14G=10*2*70%)。

省间直连仅疏通两省直达流量,不转接,直连链路中断业务能够备份。

同时考虑适度增加直连的原则,所在省的归属核心要能够实现业务备份。

(建议备份比例超过50%)(4)大流量城域网节点双跨骨干网和省网:大流量的城域和IDC节点(例如下期规划的南京、深圳),可以双跨省网和骨干。

(5)大流量IDC节点双跨骨干网和省网:IDC节点双跨骨干和省网,即省外流量直接骨干转发,省内流量由省网核心转发。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放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获得TD-LTE牌照。

这将促进移动互联网市场再次迎来爆发式增长。

如果说3G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门,激活了设备,使得应用软件开始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上使用,那么,4G的高速网络将促进移动互联网业务蓬勃发展,大大提升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使用体验和使用效果,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高速公路。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如何借助4G这条高速公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功实现“被管道化”的突围,重新获取竞争优势并奠定自身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地位,将成为中国移动面临的核心任务之一:(1)加大幵放力度,以联盟之道掌控产业资源。

《国内运营商5G战略布局》-中兴李深

《国内运营商5G战略布局》-中兴李深
5G产业生态建设 5G行业通用能力
5G+ 共赢未来
Hello 5G 赋能未来
5Gⁿ 让未来生长
领航者计划,“25121”五大目标
“5G+”计划 5G+4G,5G+AICDE,5G+Ecology,5G+X
Hello 5G行动计划 共同促进标准成熟、共同打造5G智能网络、 共同创新5G应用模式、共同繁荣5G终端产业
带宽
• 5G将实现与经济社会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力 • 云游戏、高清视频、VR/AR、车联网/无人驾驶、智慧制造是当前5G行业应用热点
云教育/游戏、B端视频存在明确大带宽需求,是早期市场机会
2C:云教育/游戏
2C/2B:直播上传
2B:监控/应急
2018 年 腾讯旗下手游用户规模 3.8 亿,市场潜力巨大
46
城市
5
一类重点城市
31
其他城市
北京 上海 深圳 成都 广州 西安 厦门 天津 乌鲁木齐
福州
郑州
长沙
昆明
5
重点城市
合肥 泉州 沈阳 南宁 佛山 南昌 哈尔滨 长春
重庆
柳州
武汉 杭州
5
琼海 拉萨
南京
示范城市 鹰潭
苏州
芜湖
兰州
石家庄
济南
东莞
无锡
太原
青岛
贵阳
宁波
雄安新区
大连
海口
银川
呼和浩特
西宁
2019年5G部署城市-中国联通
短期应尽快完善部署LTE-V2X,避免车厂倒向DSRC阵营,同时加速5G-V2X标准成熟
切片经营是运营商切入行业的基本模式,商业模式很关键

某咨询中国移动品牌战略分享

某咨询中国移动品牌战略分享

分组讨论
主题
如何提升中国移动的品牌形象?
讨论内容
与会者分成小组,就如何提升中国移动的品牌形象展开讨论。大家纷纷发表自 己的看法,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如加强品牌传播、提升服务质量、推 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等。
现场互动
活动
现场抽奖
内容
为了增加互动氛围,主办方还安排了现场抽奖环节。与会者 通过参与抽奖活动,不仅有机会获得丰厚奖品,还能结交更 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品牌战略的发展趋势。
案例一
中国移动在农村市场的品牌推广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市场成为中国移动 的重要目标客户群。
3
策略
通过深入了解农村用户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品 牌推广方案,包括提供适合农村用户的套餐、加 强农村服务网络建设等。
成功案例介绍
结果
成功吸引了大量农村用户,提高了市场份额。
案例二
中国移动在校园市场的品牌推广
某咨询中国移动品牌战略分享
目 录
• 中国移动品牌现状分析 • 品牌战略制定 • 品牌战略实施 • 品牌战略评估与优化 • 案例分享 • 互动环节
01 中国移动品牌现状分析
市场定位
总结词
中国移动在市场上的定位明确,以提供全面、高效、安全的信息服务为主,满足 不同用户的需求。
详细描述
中国移动作为国内领先的通信服务提供商,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全 方位的信息服务。在市场定位方面,中国移动注重差异化竞争,针对不同用户群 体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品牌核心价值
网络覆盖广泛
中国移动的网络覆盖全国,为客 户提供无缝的通信服务,满足客 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的通信
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运营商战略初探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运营商战略初探
的深 度 融 合 , 并带 来 产 业 链 价 值 的重 构 。 在 此过程中 , 移 动 运 营 商 存 在 边 缘 化 和 管 道 化 的 风 险 。为 帮 助 移 动 运
营商 应 对 挑 战 , 研 究 了 移 动 互 联 网 时 代 行 业 的 主要 特 征 , 并 重 点分 析 了 移 动 运 营 商 在 应 用 领 域 面 临 的挑 战 。 提
1 引 言
在4 G牌照发放、 L T E正式商用 、 智能手机出货量不断
业链价值的重新分配。移动互联网时代 , 运营商面临更为 激烈的竞争, 语音和文本短信作为原有的核心应用所占份 额不断减少。在移动互联网冲击之下 , 运营商的战略定位 得当与否将决定其在产业链价值重新分配过程中的地位
鲨 i
茅 硕

移 动互联 网时代 的运营 商战略初探
( 中国移 动通 信 集 团公 司手 机 阅读基 地 杭 州 3 1 0 0 3 0 )
摘 要 : 移 动 互 联 网 的 发 展 带 动 整个 移 动 通 信 行 业 发 生 显 著 变 化 , 促进移 动通信业 、 互联 网业 、 媒 体 业 等 行 业
和份额。
攀升、以微信为代表的 O T r 业务商务模式不断成熟等多
Ab s t r a c t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mo b i l e i n t e r n e t c a u s e d t h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c h a n g e s o f mo b i l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i n d u s t r y a n d
出 了移 动 运 营 商 的 5项 战 略举 措 , 包 括 优 化 基 础 网络 、 在 内容 和应 用 领 域 树 立 核 心 竞 争 力 等 , 力 求 在 产 业 链 重 构 中创 造 价 值 。

中国移动运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移动运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移动运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一、市场前瞻中国移动运营行业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首先,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上网,移动通信服务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其次,5G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推动移动通信服务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快更稳定的网络速度,满足人们对于高清视频、云游戏、物联网等应用的需求。

此外,移动支付、智能家居、车联网等新兴领域也将带动移动通信服务的市场需求。

然而,移动通信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移动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其次,用户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对于移动通信服务的价格要求相对较低。

再者,移动通信服务的技术更新迭代较快,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研发成本。

最后,用户的需求多样化,对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投资战略规划分析1.加大5G网络建设的投资力度。

5G时代的到来将改变移动通信行业的格局。

因此,作为主要移动运营商之一的中国移动,应加大对5G网络建设的投资力度。

投资建设高质量、稳定可靠的5G网络,以提供给用户更好的网络服务。

同时,积极与设备供应商和内容服务商合作,推动5G应用的发展。

2.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

移动通信服务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中国移动可以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推动移动通信服务的创新和融合。

比如,可以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在移动通信服务中融入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和服务,提供更多元化的移动通信服务。

可以与电力、交通等行业合作,推动物联网的发展,提供智能家居、车联网等领域的移动通信服务。

可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移动支付的发展。

3.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移动通信服务。

移动通信服务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于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中国移动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供更多样化的移动通信服务。

比如,提供不同套餐的选择,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提供定制化的国际漫游服务、家庭套餐服务等。

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战略研究

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战略研究

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战略研究摘要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生活和产业结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移动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具有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先天优势和技术能力。

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国移动如何把发挥自己的优势,握住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本文以战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为主要理论基础,通过了解中国移动的基本背景情况,发掘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前景,对中国移动进一步开拓移动互联网市场进行SWOT分析和五力模型分析,然后确定中国移动的优劣势、市场定位和战略目标,最终制定出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战略框架。

本战略制定希望从整体上符合集团公司的公司战略,为公司发展开拓新的市场,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使中国移动继续保持在移动通信行业既得优势,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中国移动,SWOT分析,五力模型分析,发展战略AbstractThe coming of the era of information economy brings ever changes in society life and industry frustration.In emerging information industry,mobile internet has brand market demand and developing potential.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CMCC),the biggest moble operator in China,has the congential advantages and technology ability to develop mobile internet.Facing the changing outer environment,how to play to it’s own advantages and seize the developing opportunity,is an urgently strategic problem.This paper,mainly based on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 Management,is about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background of China mobile,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mobile internet industry,and then conduct SWOT analysis and fice force analysis for China mobile to further develop mobile internet industry.Finally we determine the strengths & weaknesses、market position and strategy target and fomulate the China mobile’s development strategy framework of mobile internet.This strategy formulation hope to accord to the CMCC’s company strategy as a whole,explore new markets for company’s development,and spe cify the future direction.I hope to make China mobile keep perserved advantages in mobli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and establish itself in an unassailable position in future competition.Key Words:China mobile,SWOT analysis,five force analysis,development strategy目录一、导论 (6)(一)研究背景 (6)(二)研究意义 (6)1.理论意义 (6)2.现实意义 (2)(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2)1.研究思路 (2)2.研究方法 (2)二.中国移动和移动互联网概述 (3)(一)中国移动概述 (3)1.概述 (3)2.主营业务 (3)(二)移动互联网概述 (3)三、移动互联网行业环境形势分析 (4)(一)政治和法律因素 (4)(二)经济因素 (4)(三)社会与文化因素 (5)(四)技术因素 (5)(五)移动互联网行业环境形势分析小结 (6)四、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五力模型分析 (6)(一)行业结构分析 (6)(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7)(三)替代品分析 (7)(四)供应商分析 (8)(五)需求方分析 (8)(六)同业竞争分析 (8)1.中国联通 (8)2.中国电信 (9)(七)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五力模型分析小结 (10)五、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SWOT分析 (11)(一)优势 (11)(二)劣势 (12)(三)机会 (13)(四)威胁 (13)(五)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SWOT综合分析 (14)六、战略规划 (15)(一)愿景 (15)(二)战略制定原则 (15)(三)战略目标 (15)(四)竞争战略 (16)(五)战略重点 (16)(六)战略措施 (17)七、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谈中国移动品牌战略及策略

浅谈中国移动品牌战略及策略

浅谈中国移动品牌战略及策略浅谈中国移动品牌战略及策略摘要经过近⼏年中国电信业连续的分割重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已经成为实⼒最为雄厚、移动通信业务收⼊市场占有率居⾸位的运营商。

伴随着全球移动通信需求的飞速增长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异,中国移动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业务、服务;另⼀⽅⾯不遗余⼒地吸引、留住⽤户,积累客户资本,打造品牌竞争能⼒,因此针对移动通信市场的品牌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

⽬前,中国移动建⽴了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形象,其品牌战略与策略的实施、收效对谋求⾛向世界的中国企业是⼀个启⽰。

中国移动取得这⼀成就在于对品牌的重要性的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创⽴了具有中国特⾊的品牌。

中国移动这⼀具有“中国特⾊”的品牌对于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具有很⼤的借鉴意义。

该课题从中国移动的品牌战略与策略两⽅⾯深⼊剖析,讲述中国移动靠品牌成功的必然性,并结合当前的国内电信业形式,对中国移动未来3G⾯临的挑战与对策做出阐述。

关键词:电信;移动;3GDiscussing the brand strategy and plan of china mobileAuthor:Tian ZhengTutor:Wang ZhaojieAbstractAfter The China Telecom divised and reorganizated by continual,in recent years The China Mobile already became the strength to be the most abundant,in the service income market by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shares occupies the first place operation business. Was following the whole worl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mand with rapid growth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hanging with each new days,The China Mobile also speds up own development step,on the one hand it innovated unceasingly the service; On the other hand it attracts and detains the user sparely no effort,accumulating customer capital, making brand competitive ability,therefore aims at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market the brand research to appear more and more importantly.At present,The China Mobile has established image by the international well-knownness brand,its brand strategy and the strategy implementation,the result to sought move towards the world Chinese Enterprise are an enlightenment. China moves obtains this achievement to lie in to the brand important clear understanding,embarked in this foundation from the reality,establishes had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brand. China moves this ha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the brand regarding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brand construction to have the very big model significance. This topic the brand strategy and the strategy two aspects which moves from China analyzes thoroughly,narrates China to move depends on the inevitability which the brand succeeds,and unifies the current domestic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form,moves the challenge and the countermeasure to China which future3G will face makes the elaboration.Key Words: telecommunications ,mobile ,3G不局限于以往品牌的研究,更重要的是结合了当前3G时代中国移动所⾯临的挑战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浅议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的战略与战术

浅议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的战略与战术

浅议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的战略与战术标签:移动互联网微信战略战术2012-01-29 10:09于近日参加本部门组织的移动互联网新技术与新模式的学习,引发了对于公司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的思考。

本文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浅议如下,盼能抛砖引玉。

一.战略谁制定游戏规则,谁就是胜者!始于本世纪初,十年磨剑,移动互联网在今天已呈蓬勃之势。

随着Google、Facebook、Twitter的兴起以及国内众多模仿者如腾讯、新浪之流的大举跟进,同时随着众多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的出现,运营商不仅没有如期成为移动信息专家,反而面临着被管道化的严峻形势。

这些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各类应用占用了运营商大量的资源,笼络了众多的终端用户并通过前向或后向收费吸走了海量的真金白银。

但是,我们只是管道,而已!而且是一个劳模管道,付出与回报严重不成正比。

不仅如此,随着Kik、微信、米聊等或原创或山寨的应用的汹涌而来,移动运营商的语音、短信等传统业务也面临了挑战。

我们做了什么?1、我们推出了飞信,复制了QQ的功能和形式,且挟有短信功能优势。

2、我们推出了139说客,同样融合了众多移动特色业务。

3、我们推出了139社区。

可惜,无一例外,全部不温不火。

面对移动互联网大潮,我们积极应战了,甚至有个别应用我们比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山寨的还要早。

但是我们失败了!无需遮掩。

什么原因?运营不善、研发不力。

理由有很多!其实归根结底只有一条:我们在跟随对手的规则游戏,却又不具备对手那样的游戏水平!2007年,华硕推出ePC。

由此引爆了一个新领域的争夺:上网本!国内外众多IT巨头纷纷下场厮杀,只有一家例外:苹果!在上网本最火热的时候,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公开宣布“我们不做上网本!”他疯了!这是大家当时的看法。

可惜,疯子往往也是天才。

随着“乔氏上网本”iPad的推出,其他上网本迅速消亡了。

用户不在乎你采取什么样的游戏规则,用户只在乎使用体验!用户不关心你孵化、运行应用的过程,用户只关心最终呈现!如何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战略是什么?两点:1、把移动互联网当做主业。

中国移动的移动通信战略如何在巨大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中国移动的移动通信战略如何在巨大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中国移动的移动通信战略如何在巨大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在中国通信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中国移动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一直致力于保持其在巨大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中国移动的移动通信战略主要集中在网络覆盖、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方面,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对中国移动的移动通信战略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移动通过大规模的网络建设来扩大网络覆盖,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

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中国移动加强了对4G、5G等领先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升网络的速度、稳定性和覆盖范围。

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大量的基站、光纤网络和数据中心,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网络覆盖,保证了用户在各个地区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其次,中国移动注重产品创新,通过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中国移动在智能手机领域推出了一系列的优秀手机品牌,并与手机厂商密切合作,开展定制化手机业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在增值服务方面,中国移动推出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应用,如移动支付、云服务、视频点播等,提供了一站式的通信解决方案,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享受到各种便捷的移动服务。

此外,中国移动还非常重视市场营销,通过大规模的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来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移动经常在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媒体上投放广告,借助国内外知名活动和赛事的合作与赞助,加强了品牌的曝光度和消费者的感知度。

同时,中国移动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进一步优化产品策略和市场推广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保持竞争优势。

总结起来,中国移动通过网络覆盖的扩大、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的努力,成功地保持了在巨大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国移动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优化战略,以保持其在中国通信市场的领先地位,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移动通信服务。

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运营商发展战略的思考

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运营商发展战略的思考
洗牌 。
与产业链所有参与者合作共赢的心态 ,加强与传统互联 网和 I T企业 、 手 机终端厂商 、 软件提供商等在内容服务合作研发和内容 营销领域的合作 , 加大对合作者的分成比例 ,从而有效激励合作者保持 良 好 的合作关系 , 推动整个产业链蓬勃发展 。应加快与广电系统 、娱乐产业 大鳄在视频娱 乐内容 的合作 , 试水三网融合业务。 ( 六 )创新服务模式,深入开展 流量经营 运营商要打破 以往粗放的、“ 守株待兔 ”的营销模式 ,以体验式营销 和精细化运营 “ 两手抓”来深入开展流量经 营活动 ,让客户对移动互联 网业务会用 、想用 、敢用 、多用 、用好。要 开展全渠道营销工作 ,在所 有 自有 、 合作营业厅为用户提供手机上网体 验服务 ,在用户办理 手机卡 的同时进行移动互联网业务演示 、资费讲解并 赠送流量体验包 , 做 到体 验形式常态化 、体验教程统一化 、体验流程标 准化 ,从而让客户从入 网 伊始就熟练掌握上网技能 , 降低二次营销难度 ;通过推广低端智能手机 , 加大移动互联 网用户群在移动用户群 中的占比, 最大 限度扩充用户规模 ; 按照终端类型 、流量使用水平及用户喜好 ,对在网用户进行细分 ,及时 抓住热点话题 、节 日营销契机等,面 向细分客户群开展 P U S H 推送 、短 彩信拉动等精细化营销工作。
网页浏览 、 短彩信等功能 , 随着 3 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 , 我 国移动互联 网实现了爆发式发展 ,用户数量呈几何增长态势 , 服务 内容 日渐丰富 , 由此产生的市场规模急剧扩大。
要对现有网络进行持续升级与优化、跟踪研究 4 G等先进通信技术 、 由城镇向乡村逐步扩大网络覆盖范 围、优化室内信号强度 、拓展网络容 纳能力等 ,以期为更广泛 目 标 客户群提供信号更稳 、速度更快的移 动互 联 网接人服务 ,提升管道接人能力 。 ( 二 )以 “ 定制终端 +集成服务”为抓手 ,掌控用户接入点 运营商应充分考虑市场导向和客户喜好 ,定制以互联 网服务为卖点 的手机终端 ,把 自己特有 的通信技术 、特色服务 、 移动 门户等集成在定 制终端上 ,形成企业品牌特色鲜明、有效集成服务包 的互联 网手机并辅 以优惠促销政策 ,直接掌控用户接入移动互联 网的入 口。

4G时代中国移动的发展战略管理探析

4G时代中国移动的发展战略管理探析

4G时代中国移动的发展战略管理探析在4G时代,中国移动在发展战略管理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机遇。

中国移动是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领头羊,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管理方针,以应对来自技术、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分析中国移动在4G时代的发展战略,探讨其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一、中国移动的战略定位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拥有众多的用户和丰富的资源,其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

在4G时代,中国移动面临着来自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等多方面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战略定位,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国移动的战略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用户为中心:中国移动注重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通信服务和产品,关注用户需求和反馈,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价值。

2.技术创新:中国移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5G网络的建设和应用,提升网络速度和覆盖范围,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3.服务多元化:中国移动在4G时代不仅提供传统的通信服务,还开发了各种增值服务和应用,拓展业务范围,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4.开放合作:中国移动倡导开放合作的理念,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推动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实现共赢。

二、中国移动的发展战略管理1.技术创新战略在4G时代,技术创新是中国移动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中国移动在5G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积极推进5G网络的建设和商用,提升网络速度和性能,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通信体验。

同时,中国移动还不断开发新的应用和业务,拓展服务范围,提升用户粘性和市场竞争力。

2.用户体验战略中国移动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优化服务流程和产品设计,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中国移动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管理,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精准推送个性化的服务和内容,提升用户黏性和忠诚度。

同时,中国移动还努力改善网络覆盖和信号质量,保障通信畅通无阻,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口碑。

浅谈3G运营发展策略

浅谈3G运营发展策略

浅谈3G运营发展策略从全球首个3G网络商用至今已有近十年时间,全球3G已从整体上进入规模发展阶段,3G/3G+商用网络及3G用户市场均表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全球3G网络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1年2月,3G网络已经覆盖全球超过165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和地区总数的72%。

全球部署3G商用网络506个,其中WCDMA网络383个,EV-DO网络123个。

随着3G市场的不断成熟,全球3G用户已经进入规模增长阶段。

3G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产业结构发生转变,“终端+应用”成为3G 时代移动通信产业链新的重心,各产业参与者均围绕这一重心,推动市场向更为繁荣的方向发展。

1、我国3G电信运营商的运营策略在电信重组之后,我国电信运营商进入了全业务运营的时代。

原有的业务种类和品牌策略,已不再符合发展需求和定位。

得利于具有将3G业务投入试商用的优势,中国移动在获得牌照后的第二天,便推出“188”3G号段。

“G3”标识开始出现在电视、报纸、互联网和公交车站,该标识充分融入了中国移动的三大品牌(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进行推广。

为了在3G市场承袭2G的用户市场优势、更好地利用2G时代优质的客户资源,中国移动正在全力推进的重要目标是2G手机的双模化。

对刚刚获得全业务牌照的中国电信而言,3G是个巨大的机会。

初入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电信针对中国移动的原中高端客户,通过“天翼”形象及适当的送机政策,建议139用户同步办理189的号码,以双模手机的形式实现和中国移动的共享。

除此之外,中国电信还通过装宽带和办E8套餐送189号和手机的方式使之进入更多的家庭。

中国联通在获得3G牌照后,第一时间便披露了其3G业务的发展规划,即将WCDMA技术优势和产业链优势充分转化为市场优势。

为了吸引更多的3G用户,中国联通对3G资费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即实现完全的单向收费,同时,增值业务M/T计费、上网卡套餐自动升级。

无疑,这都是中国联通吸引3G用户的法宝。

(市场分析)中国移动在全业务竞争的G时代的市场定位分析

(市场分析)中国移动在全业务竞争的G时代的市场定位分析

2006年年初,中国移动便提出了实施“新跨越战略”的定位,即“做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

在战略定位上,从“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提升到“做世界一流企业”的更高层次,从“移动通信专家”到“移动信息专家”乃至目前的“移动改变生活”的更广领域。

从中国移动企业发展定位的变化中我们不难看出两层含义,一是中国移动面向3G时代的全业务竞争,从原有侧重话音业务的“通信”企业向侧重消费者的“生活”企业转型,争夺未来竞争的主动权;二是中国移动力求拓展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几近饱和的话音红海市场向潜力巨大的信息化蓝海市场跃进,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移动将以打造卓越的运营体系、建设卓越的组织、培育卓越的人才作为实施"新跨越战略"的主要途径。

同时,通过实施卓越工程,打造"一个中国移动(O neCM)"。

即要突出发挥中国移动通信的整体性、规模性和一致性,全面系统提升公司的运营水平、管理能力和执行力,在文化、战略、运营管理层面实现中国移动纵向统一和横行联动。

同时,通过实施七大措施,使中国移动在未来五年中主营业务收入以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幅的速度持续发展。

差异点(从客户角度,顾客区分和竞争优势),中国移动的差异点,与竞争对手相对比1、中国联通的市场定位在此次重组中,中国联通目前看来是最大的得利者,出售业务拖累最大的CDM A网业务,腾出手全力经营GSM网,得到一张技术最为成熟的WCDMA牌照,并与网通合并,获得部分固话资源以及较好的盈利平台。

中国联通最大的优势在于技术,在三种技术中,参与WCDMA标准的企业最多,不仅有大多数世界著名的移动通信设备厂商,而且目前已商用的3G网络,大都采用的是WCDMA。

在网络、终端和业务层面,无论是技术的成熟度、业务的丰富度,还是产业链的繁荣度,WCDMA比其他两个标准都具备压倒性势。

不过,大多数用户并不了解技术,也不清楚TD-SCDMA、WCDMA和CDMA 2000到底有什么区别。

3G时代中国移动的竞争战略分析

3G时代中国移动的竞争战略分析

3G时代中国移动的竞争战略分析3G时代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时代,这一时期中国移动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

本文将从市场环境、竞争对手以及中国移动的竞争战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市场环境是中国移动需要应对的首要问题。

3G时代的中国移动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中国移动需要满足用户对高速、高质量移动通信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公司还需要应对市场饱和度逐渐增加的压力。

此外,不同地区和市场段的用户需求差异也增加了中国移动的经营难度。

其次,竞争对手是中国移动竞争战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3G时代,中国移动面临来自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的竞争。

这些竞争对手具有自身的优势,如中国电信在固定电话市场的强势地位、中国联通在3G市场的先发优势等。

而且,这些竞争对手也纷纷加大了对3G市场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移动的竞争压力。

最后,中国移动需要制定合适的竞争战略来应对上述的挑战和竞争。

首先,中国移动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提升移动通信服务的质量和速度,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次,中国移动应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品牌影响力。

此外,中国移动还应加强与其他运营商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合作开发等方式提升市场占有率。

在竞争战略的执行过程中,中国移动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保持市场敏锐度,对市场变化保持敏感,及时调整战略。

其次,要加强内部组织协调,提高反应效率,促使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选拔,提高员工素质和竞争力。

最后,要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忠诚。

综上所述,3G时代的中国移动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需要制定合适的竞争战略,以应对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带来的挑战。

中国移动应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加强市场竞争,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并加强与其他运营商的合作,提升市场占有率。

同时,中国移动还需注意内部组织协调和员工素质的提升,以及品牌建设,树立企业形象,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忠诚。

三大运营商4G战略分析

三大运营商4G战略分析

提高发展规模、效率和效益 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坚持过往的已定战略 制定内部提升策略
深化转型的 “新三者”战略
提升创新、 服务、集约、 运营四大能力
“再造一个新型中国电信”的目标
把握“变革创新、开放合作、提质增效”三个关键点
中国电信发展战略分析
03
三大运营商各自优劣势分析
业务发展: “4G/3G一体化套餐”
中 国 联 通
中国电信发展战略分析
03
采取W0战略(劣势—机会战略),开展储势防御战略
※一方面 利用4G大力发展的外部机会改造其内部技术带来的弱点,通过市场竞争和市场 维稳慢慢改进网络的劣势和终端的劣势,从而跟上竞争的步伐; ※ 另一主面减少内部的弱点同时回避外部竞争进行防御性策略,利用在宽带和融合业务 方面的明显优势,进行针对性的竞争,从而确保中国电信市场上的占有率。
调整公司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加快进入流量经营时代
产业链竞合双赢
从生产方式进行深度改造
提早布局新的资源分析
01
维持传统业务、推动转型发展
拓展通信业务向拓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和信息消费转变
重点抓好传输网、公共互联网和宽带接入网 围绕流量经营、存量经营、集客经营三大驱动力,提高营销水平和落地能力
B 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优劣势分析
中国联通4G的劣势: ·成本的压力联通有大量的2G、3G用户,所以需维护好这两个网络,当4G建立起来,中国联通需同时维护三个网络,维护成本将更大。 ·后发的落后 一是4G品牌建立的延缓,当中国移动不断建立起4G品牌在用户心中的影响力时,中国联通仅能通过广告来进行虚拟的宣传;二是4G营销的滞后,中国联通销售的4G仅是3G的手机和3G流量;三是4G网络的落后,当中国移动将4G网络覆盖到全国300多个城市后,中国联通才开始4G网络的商用。 ·占有率的问题 联通的用户基数少,选择联通的用户不多 ·固网的劣势 中国联通只在北方五省有十分优势的固网布局,但全国三分之二的省份都是中国电信的天下 ·差异的相同 3G时代中国联通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竞争优势,但在4G时代曾经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变成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相同优势。中国联通需重新建立起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互联网企业不必仰运营商鼻息。不要中国移动的品牌,不要中国移动的计费,不要中国移动的 用户……要的只是网络通道”
——亿美软通
过去 现在 将来
• 利润获取主要来自于通讯的代理和批发,通过代理移动运营商的通讯 服务提供给企业,从中获得通讯的差值,利润区永远决定于运营商, 运营商底价决定你向清晰地证明了移动产业新力量的崛起
100% 80% 60% 40% 20%
移动领域历史并购交易金额
$99.8B
其他
电信服务 提供商
$19.1B
铁塔 消费者直接应用
企业软件
半导体
内容

消费者间接应用
• 据贝恩资本对美、加以 • 及发达欧洲国家移动领 域的并购案统计
网络基础设施
• 过去,超过80%的并购 • 金额发生于电信服务提 供商和运营商之间
2007.8 在全球推出 Ovi品牌,全面进入互联网内 容服务
2006.10
2008.6
2008.9
收购全球最大独 收购Symbian
收购个人邮件
立音乐销售平台 加入开放手机
及IM解决方案
Loudeye
平台竞争
供应商OZ通讯
2007.10
推出“维信”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通
过RSS订阅功能,实现手机浏览互联
典型 案例
将业务与终端捆绑,
平台 以虚拟运营的方式进
入电信运营领域
平台
2 服务提供商向运营业和终端制造业渗透
2006.8 收购德国电子导航软件 开发商Gate5
2007.10 收购美国数字地图提供 商Navteq
2006.10 收购数字音乐平台媒体服 务商Loudeye Corp
2007.7 收购美国照片共享社交 网站Twango
发展策略
全面合作
运营商在专注发展核心业务的同时,广 泛寻找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合作。
运营商
3-UK Vodafone
Helio
自我发展
渗入可能的各个领域,开发自主业务以 满足用户需求。
SKT
垄断的运营商往往利用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各种业务,以赢得对价值链 的全面控制 大多数运营商通过全面开放合作,以应对紧张的行业环境
运营商
硬件
基础设施软件
• 从07年开始,这部分 •
比例下滑到43%,主要
是数据资产的并购金额
上升导致这一结果


100%
80%

60%
40%

20%

移动领域07-08年并购交易金额
$38.5B
$22.1B
企业软件 消费者平台
半导体
消费者直接应用 内容
消费者间接应用 铁塔 基础设施软件
网络基础设施
其他
定制移动商务终端, 通过低 价提供终端卡位,如建立 中国第一位的积分兑换落 地平台
收费模式多元化
“软硬件产品销售+移动 通讯服务运营+互联网信 息运营” ,其中产品销售 和信息运营是不需要通过 运营商的获得收入的
用户信息,另辟蹊径
亿美通过银行的信用卡数 据精准的进行广告投放。 进一步,通过移动终端和 二维条码帮助银行银行数 据价值的提升…
网上的信息
运营 终端
通过内容开发的扩张、
服务平台的搭建、与
运营商合作,向电信
运营渗透
典型
通过与手机软件公司、案例
开放式手机联盟等合
作,开发自己的手机
运营
2007.7 投资瑞典家用型 移动通信基站公 司Ubiquisys
2008.3 参与FCC700MHz 频谱竞标
2008.5 向Clearwire投资 5亿美元,参与 Wimax网络服务
媒体化
商业化
– “统计显示,拥有手机的中国人,手机
在自己身边1米范围之内的时间每天大
概是14小时,这说明移动互联网具有个
人专属性。” 这种专属性使移动互联 广播电视、音乐游
网的媒体价值不可估量。
戏、阅读,博客/微
– “媒体最核心的价值和考量因素是其能 博,SNS…
否为广告主精准定位,其定位功能越强,
移动互联网时代 电信运营商的定位
张勇
目录
• 移动互联网 • 电信运营商与移动互联网 • 中国电信与移动互联网 • 合作模式
目录
• 移动互联网
–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 移动互联网发展空间巨大 – 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丰富的商业模式 –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运营商产生了冲击 – 移动互联网也为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机遇
60 57.1 50
手机上网的网站类型 48.2
40
29.8
30
28.2
单位:%
手机门户 搜索引擎 SNS 导航网站
20
16.7
10
9.9
11.0
6.0
7.5
6.b
腾讯 户网 梦网
校内 开心

网网
数据来源:摩根斯坦利
数据来源:2009年8月CNN和CR-Nielsen联合调查
• iPhone与运营商合作销售终端,分成客户消费收入,“终端+服务”的模 式 • 广电集团与运营商分成包月套餐收入,目前主要有五种运营模式 • DoCoMo与合作伙伴共享内容收益,并获取高额流量费收入 • 渠道佣金 • 微软MSN主要采用按使用计费的模式,与运营商收入分成 • SK电信推出MONETA移动支付品多个赢利点 • 分众传媒与运营商分成广告服务收入,运营商有多种业务运营模式 • 空中网按游戏时间和增值服务收费,运营商建议点数计费、话费支付 • TOM音乐与运营商分成音乐服务收入,通过合作和鼓励原创获得内容
• 中国电信与移动互联网 • 合作模式
各主要移动运营商均在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
目前全球主要移动运营商均开始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一些标志性业务上多数采用了与 顶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合作的方式。
但是也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手段
运营商对待移动互联网可以归纳为:“有围墙的花园”VS“无围墙的花园”。早期垄断运营 商采取按流量收费以我为主的模式,但发展缓慢。日本KDDI借鉴互联网“免费,聚人气,吸 引点击率,提升流量,积累用户”的做法,率先采用包月收费,发展迅速。在其压力下, DoCoMo也颠覆了传统的模式,用户和流量猛增。 现在“无围墙的花园”几乎成为社会上的一种共识,只有垄断的运营商才有可能对少数“短 头”业务进行有围墙的经营。
发展全网SP1000多家,本 地SP6000多家。
基地模式
MM模式
2005年6月推出
运营商+CP +AP+终 端厂商 “短头”业务 的控制力
2009年8月推出
运营商+AP+终 端厂商+ 互联网服务商
移动互联网的繁荣使得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界限模糊
产业正在发生的两大变化,一是终端制造商转为内容提供商和虚拟运营商;二是服务提供商 向运营业和终端制造业渗透。但不管何种变化,都是朝着控制用户界面的方向发展。
终端 制造

服务 提供

1
终端制造商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
内容
以收购的方式,向SP、 CP领域拓展
内容
手机上网用户规模
2.0
单位:亿
1.81
1.7
1.55
1.4 1.18
1.1
0.8
0.5 2008.12
2009.06
2009.09
手机上网用户规模
单位:%
每天4次或 更多
每天2-3次
29.6 26.5
每天1次 每周4-6次
12.7 3.7
每周2-3次
9.5
每周1次 每月2-3次
3.8
平均每天
3.6
上网2.2次
• “我们专注于手机中文上网服务,坚持入口战略,为消费者带来极致的 用户体验。2010年我们还将在入口上叠加短信、二维码、可视化建站、 手机定位等十大成熟应用,打通移动商务的应用链条,围绕移动互联网 的入口建立起移动互联网新生态”
…也使得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
互联网和移动领域的融合带来了新兴的市场,并使得进入相邻行业的门槛降低,这为移动 运营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借助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向广电、娱乐、社交、文化、 物联网等领域进军。
终端
2005.7 收购手机软件公 司Android
2007.11 推出开放式手机 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
2008.9 推出基于Android 平台的GPhone手 机
运营商传统的产业链中心地位正在被削弱
在用户手机访问的网站排名中,运营商的网站较前都有显著下滑,表明运营商所提供移动互 联网服务内容对用户的粘性远远小于其他服务;也表明移动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运营商优 势并不明显。
中国移动十年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历经十年,中国移动合作模式经过了三个阶段:与SP直接合作的梦网模式、基地模式和MM 模式。
梦网模式
2000年12月推出
运营商+SP
运营商的平台 和控制力
开放、共赢的价值链合作 模式,快速带动了社会各 方力量的共同投入;为后 来的各种合作模式提供了 管理经验;
但仍有至少一倍的发展空间
各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均呈高速增长趋势。据预测,美国2013年移动互联网渗透率将达43.5%。中 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纯手机人群”,在6.7亿手机用户中,4亿用户没有个人电脑,手机是唯一的 日常上网工具(MIIT 2009)。照此计算,中国移动互联网民从数量上至少还有一倍的发展空间。
每月1次
1.8
少于每月1 1.6 次
平均每天上 网97分钟
手机上网的频率
每天3小时 以上
每天2-3小 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