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

合集下载

社会学研究论文范文案例与分析

社会学研究论文范文案例与分析

社会学研究论文范文案例与分析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一门学科,涉及到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中,论文是学术交流、知识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

本文将通过一个社会学研究论文范文案例,对论文的写作方式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引言在社会学论文中,引言部分起到引述研究背景、问题陈述、目的和意义解释的作用。

该引言通过文献综述、调查和观察结果等方式,介绍了文本所讨论的社会现象、话题或理论框架。

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结构布局。

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提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背景。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评述和分析,文献综述部分能够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历史、理论观点以及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同时,文献综述也有助于研究者识别所进行研究的原创性和创新性。

三、研究方法论文的研究方法部分详细介绍了研究者选择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根据研究问题的不同,社会学研究中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如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

研究方法部分需要明确研究对象、研究样本的选择、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等,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并复制该研究的过程。

四、研究结果研究结果部分呈现了研究者根据研究方法得出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这部分应以清晰、准确的方式呈现所收集到的数据,并通过图表、表格等方式进行展示,以增强结果表达的可读性和直观性。

同时,结果部分需要结合前人研究和理论观点进行解读,从而与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相联系。

五、讨论与分析在讨论与分析部分,研究者对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和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阐释。

该部分可以回答研究问题,解释研究结果,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或提供政策建议。

讨论与分析部分还应该对研究方法和结果的局限性进行讨论,指出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六、结论结论部分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和概括,回顾论文的研究目的和重要发现,突出研究的意义和贡献。

结论部分还可以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讨论研究的实践价值和影响。

社会学类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要点

社会学类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要点

社会学类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要点毕业论文在社会学类专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对学业的总结和展望,也是对学生在社会学研究领域的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检验。

为了确保论文的质量和高效完成,下面是一些关于社会学类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要点:1. 主题选择:选择一个与社会学相关且研究价值较高的主题,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可以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来找到一个具体的问题,确保主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

2. 论文结构:论文应包含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分析与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等几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要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范围,文献综述要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实证研究要具体描述研究对象和方法,分析与讨论要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论要总结全文,并提供一些研究建议。

3. 数据收集和处理:如果研究需要数据支持,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或访谈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以使用统计软件或其他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4. 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在引用他人观点和研究成果时,要注明出处,并在参考文献中详细列出引用的文献资料。

可以使用APA、MLA或其他相关的引用风格来编写参考文献,确保引用格式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5. 文字表达和逻辑严谨: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句通顺,逻辑严密,确保表达清晰准确。

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和难以理解的术语,尽量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表达。

6. 适度引用理论和研究成果:在论文中可以适度引用社会学相关的理论观点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但要注意不能简单地堆砌他人观点,而是要进行适度的分析和综合,体现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7. 严守学术道德和抄袭规范:论文写作应严守学术道德,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

在引用时要注明出处,确保文中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可考证可追溯。

8. 修改和润色:完成初稿后,应进行反复的修改和润色,确保论文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可以请教导师或同学进行审阅,以获得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社会学论文范文

社会学论文范文

社会学论文范文(注,以下为机器翻译,仅供参考)。

标题,社会学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将探讨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即家庭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通过对家庭的定义、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深入探讨家庭在社会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家庭、社会学、家庭结构、社会功能。

家庭在社会学中的重要性。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一直以来都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家庭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本文将通过对家庭的定义、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家庭在社会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家庭的定义。

家庭是指由一对或多对成年人和他们的孩子组成的社会单位。

家庭的成员之间通常存在着血缘关系或者婚姻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

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家庭的定义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家庭结构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家庭结构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核心家庭结构,即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正在逐渐演变为多样化的家庭形式。

单亲家庭、同性家庭、跨国家庭等新型家庭结构的出现,使得家庭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这种多样化的家庭结构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也对家庭在社会中的功能提出了新的挑战。

最后,我们需要探讨家庭在社会中的功能。

家庭在社会中具有诸多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社会化功能。

家庭是人们最早接触到的社会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个体的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家庭还承担着经济支持、情感交流、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

家庭的功能不仅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在社会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家庭的定义、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家庭在社会学中的重要性。

社会学调查研究论文范文案例

社会学调查研究论文范文案例

社会学调查研究论文范文案例社会学调查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揭示和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提供对社会结构、行为、观念和价值等方面的深入了解。

本文将展示一个社会学调查研究论文的范例,通过对“都市生活中的社交关系变化”进行分析,以期对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结果有更深入的了解。

1. 研究背景和目的都市化进程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社交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都市化对社交关系的影响,并分析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通过了解社交关系的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都市生活的特征和社会互动的新形态。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混合方法研究设计,包括定量和定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首先,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问卷,以了解居民的社交关系状况、社交圈的构成以及社交活动的频率。

随后,我们选择了一些调查对象进行了深入访谈,以获取更丰富的信息和深入理解。

3. 数据收集和分析a) 定量数据:调查问卷共发放给500名都市居民,并收到有效回收率的80%。

我们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都市化对社交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较于传统社会关系,都市居民的社交圈更广泛,社交活动的频率更高。

我们进一步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教育、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与社交圈的构成和社交活动的频率有关。

此外,新兴技术的普及也加速了社交关系的变化,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为人们增加了社交的机会和方式。

b) 定性数据:深入访谈的对象包括的年龄、职业、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分类分析和内容分析,我们发现参与者对于社交关系的看法存在差异。

一些人认为社交关系变得更加虚拟和表面化,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多样化和扩展的社交关系增加了人际互动的机会。

4. 结论和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化对社交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的社交圈更广泛,社交活动更频繁,但同时也存在些许社交关系疏离和虚拟化的现象。

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是影响社交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

社会学毕业论文怎么写(全面分析)

社会学毕业论文怎么写(全面分析)

社会学毕业论文怎么写(全面分析)概要社会学毕业论文是学生在社会学专业进行的一项重要研究项目,旨在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本文将全面介绍关于社会学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和要点。

研究选题一篇好的社会学毕业论文需要选择一个具有独特性和研究价值的选题。

选题应与社会学相关,对社会现象、社会关系或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文献综述在写作之前,进行文献综述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有助于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和问题在社会学毕业论文中,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研究目的是指你想要通过研究达到的目标,研究问题则是具体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你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

常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参与观察等。

根据研究问题和可行性,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进行研究时,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进行。

分析数据可以使用统计软件或质性研究方法,具体方法选择与研究问题相关。

结果与讨论在论文中,需要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呈现和讨论。

通过分析结果,回答研究问题,揭示社会经验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同时,也需要讨论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结论在论文的结论部分,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强调对社会学研究领域的贡献。

还可以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参考文献最后,在文末列出所有参考文献。

确保参考文献格式准确,包括作者、题目、出版物等信息。

结语社会学毕业论文的写作需要充分的准备和认真的态度,通过综合分析研究问题,并提供有益的见解和建议,可以为社会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社会学论文论青年人的担当与社会认知

社会学论文论青年人的担当与社会认知

社会学论文论青年人的担当与社会认知青年人的担当与社会认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青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人承载着重要的担当,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

本文将从青年人的担当和社会认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青年人的担当青年人是社会的主力军,他们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任。

首先,青年人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冒险的特点,能够为社会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

许多创业者和企业家都是年轻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不仅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此外,青年人还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对社会问题和不公平现象敏感。

许多青年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他们通过组织志愿活动、参与社区建设等方式,积极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青年人还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

同时,他们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论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二、青年人的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现象和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青年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首先,青年人需要了解社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他们需要了解社会的各个层面和组成部分,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

只有对社会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其次,青年人需要具备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社会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青年人需要能够敏锐地察觉社会问题的出现,并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需要通过学习和思考,提升自己的社会认知能力,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另外,青年人还需要具备对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认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多样性和价值观多元化成为了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

社会学专业论文(5篇)

社会学专业论文(5篇)

社会学专业论文(5篇)社会学专业论文(5篇)社会学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动,高校生社会实践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全面进展阶段,其价值取向必需满意同学本身与社会的现实需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状况和新变化,高校生社会实践必需与时俱进,进行方式方法、形式途径的深化探究和创新。

二、支教“留守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1.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当前,以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依托的高校生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农村留守幼儿这一弱势群体,越来越多的高校生志愿者深化农村、送教下乡,为农村留守幼儿开展持续的支教服务活动。

在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的现状中,在留守幼儿的父母“必需外出打工”的前提下,中国全部的老师教育专业高校生如能利用假期,特殊是寒暑期社会实践,把对留守幼儿支教作为一种常态,将建立以老师教育专业高校生志愿者为主导的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全新模式。

这样的现实状况,为留守幼儿(包括城市流淌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施途径供应了一个新的思路:以学前教育专业或相关师范专业的高校生为主要师资力气,通过系统培训,深化农村开展定期的持续性的支教服务,并借助高校和社会的力气对整个支教活动进行支持、监督和管理,使高校生志愿者的支教行为成为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重要途径。

2.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社会实践模式探究近年来,围绕“贴近同学、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的原则,以高校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南京晓庄学院始终在进行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实践探究。

2021年1月,在史爱华教授教育部课题“全纳教育视域中农夫工子女学前教育”讨论的引领下,南京晓庄学院共组织207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利用寒假面对家庭四周的学龄前留守幼儿尝试开展短期义务支教;2021年3月,全纳式农村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试验基地落户江苏海门市海门镇,南京晓庄学院老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志愿者与当地高校生村官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留守幼儿的帮扶活动;2021年7月,经过严格培训的留守幼儿义务支教团奔赴西宁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

社会学论文论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

社会学论文论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

社会学论文论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心态。

然而,有些文化心态并不是理性的,它们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讨论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社会的影响。

一、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心态在现代社会中,物质生活的丰富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和享受。

然而,一些人却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将其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他们不断追逐名牌、奢侈品,无视自身经济状况和社会责任,甚至不惜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

这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心态,导致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加大,道德观念的淡漠以及社会关系的疏离。

二、过度追求个人利益的心态个人利益是每个人都会追求的,但是过度追求个人利益的心态却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在当前我国社会,一些人为了谋取私利,不择手段地违法乱纪,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他们只考虑眼前的利益,缺乏对长远发展的思考和责任感。

这种非理性的文化心态,不仅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还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三、盲目追随潮流的心态在当今社会,潮流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一些人为了追求时尚和个性,盲目追随各种潮流,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价值观。

他们只顾跟风,不加以分析和思考,盲目模仿他人的行为和言论。

这种非理性的文化心态,使得社会变得浮躁和虚假,导致人们迷失自我,无法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

四、对权威的盲目崇拜的心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权威的尊重是一种美德。

然而,在当前我国社会,一些人对权威的盲目崇拜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

他们对权威人物和权威机构的言行不加以思考和质疑,甚至盲从和追随。

这种非理性的文化心态,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产生,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以上所述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都是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它们的产生和存在,与社会转型期的不稳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有一定的关系。

社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社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社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学生的毕业论文在学生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更好地发挥毕业论文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社会学系根据06级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希望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要求学生根据我们所给的论文题目,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与实证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希望他们能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对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出一定的方法、对策。

我们最终希望,通过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能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为他们专业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专业作用做好准备。

如果你所选择的题目是有关社会工作理论分析方面的题目,我们希望你能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以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与科学素养。

二、论文的具体要求:根据社会工作的培养目标我们对06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论文提出如下要求1、论文内容必须与专业进展方向紧密相关,论文不能偏离专业方向2、论文必须要反映学生自己的专业水平,以调查研究报告为主要形式3、以来理论分析为重要内容的文章,必须体现撰写者的实际理论水平,坚决杜绝XX上拼凑与抄袭他人的文章4、论文字数要求在8000字以上,以10000左右字为宜;5、一些题目的范围较大,撰写文章和与指导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尽量把题目具体化。

幸免过分空洞与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的出现。

1. 个案治理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2. 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3. 校园学生文化现状调查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4. 大学学校社会工作需求的实证研究5. 大学教育本质研究:社会工作学的视角6. XX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方法革新的7. 社会工作在学生社区治理与服务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8. 司法工等机构涉及了农村社会保障,导致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

其次,有些地方的治理规章制度不健全,难以保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进展。

再次,国内尚未立法,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由于多家分割,条块分割,职)权不分,缺乏监督,使本来已经够乱的治理体制更加混乱。

【期末】组织社会学期末论文

【期末】组织社会学期末论文

【关键字】期末组织社会学期末论文——论“领导与团队意识”学生:吴萌萌专业:经济统计学号:I内容提要:一个好的领导在组织里的重要性,以及组织中团队意识对团队的重大影响力。

这些方面,对还未深涉社会的我们可能还会有些理论化,但是通过学校里的各种大小型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都可略有一二的感触到、体验到。

关键词:组织领导团队意识暑期社会实践在开学初开始上组织社会学的时候,便都了解到:组织是体现一定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结构形式并且不断从外部汲取资源以实现其目目标集合体。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社会,无论是小时候上的幼儿园还是到长大成人后的参与工作后,都离不开组织这个群体。

在社会中在组织里,总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也就是说组织中必定会有领导,而且领导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

领导现定义为是一种影响力,是对人们施加影响,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艺术过程。

当然,社会中并没有最顶级的领导者,一个小领导被大领导领导着,大领导还会有更大的领导者,就这样一环套一环,没有最高级别,直到国家主席,他也是被全国公民领导着。

领导并不只是一个级别一个位置,更多的是它能给这个组织带来什么。

领导者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修养方能服众。

首先,则是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自我能动性,这样才可以创造能多的机会,做一个真正掌控命运的人。

其次,要能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面对任何时间都可以冷静理性判断并且做出正确决策,不带有任何的自我情感掺杂。

最后,还要能够有自知之明,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在组织中,领导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

领导应做到以下几点才是一个好的领导。

第一,要明确目标,明确团队的前进方向,给他人指点迷津,使人们充分理解组织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协调整个团队,使得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若能协调一致,人们的行为就会趋向统一,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第三,和其他人同进退,身先士卒,同舟共济,才能使得得整个组织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

第四,不断激励,了解其他人的心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为他人排忧解难,鼓舞斗志。

艺术社会学论文六篇

艺术社会学论文六篇

艺术社会学论文六篇艺术社会学论文范文1艺术类高校生社会实践论文一、艺术类高校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很多高校没有把高校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育管理体系中,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只是简洁停留在单纯组织开展的层次上,同学参加社会实践的乐观性、主动性不高,只是被动接受;而由于缺乏统一部署,脱离了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同学在实践中无法获得专业学习,也起不到服务地方的作用,无法与实践单位有效融合,普遍存在应付敷衍的现象。

同时,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高校普遍未对社会实践进行经费投入,而艺术类高校生的实践活动由于需要相关原料、器材(美术类需要颜料等,而音乐类需要乐器等)的投入,经费往往较高,很多同学也不得不放弃某些社会实践活动。

二、艺术类高校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实效性建议高校生社会实践是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地方事业需要,关心同学长才能、长见识的重要手段。

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对于艺术类高校生来说,有效的社会实践尤显重要。

艺术类高校对待社会实践应当提高思想熟悉,进行统一部署,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不断完善组织形式、丰富实践内容、打造专业指导老师队伍、建立稳定专业实践基地,并准时沟通总结评价,引导社会实践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扎实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一)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完成相关制度保障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方案,使之成为必修环节列入人才培育方案,制定、完善社会实践课程和大纲,突出艺术专业特点,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动身,建立高校生社会实践学分制度,从制度上确定社会实践地位,使之成为人才培育的一项常态工作。

完善老师评价、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专业老师的乐观性,促进专业老师和思政老师(辅导员)的有效协作,比如,将参加、指导社会实践作为评优的参考依据,有效核定工作量并实行相应嘉奖措施,切实提高专业老师参加社会实践的乐观性、主动性。

(二)成立学校层面的领导机构,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学校应当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提高熟悉,转变以往社会实践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统筹学校整体资源,统一制订社会实践方案,如,进行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打造、基金投入使用及配套措施等,从而做到从艺术学科的专业特点动身,构建起适应同学需求与进展的社会实践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

社会学论文-创造性劳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社会学论文-创造性劳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创造性劳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从根本上说要依靠创造性劳动。

对创造性劳动及其相关范畴的深刻认识,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自觉性,而且可以提高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

一、创造性劳动是人类进化的决定因素劳动决定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如果我们把人类劳动进一步分为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又可以进一步发现,创造性劳动是人脱离动物的根本力量。

动物与人一样,也要生存,因而要为它所必需的生存资料而奔忙。

但是,动物的生存行为不是劳动,只是一种活动。

动物的这种生存活动是本能的,或者说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

在这种低级活动中,虽然也不乏一些精彩的表现,但都无法同人的劳动相比。

这是因为,人的劳动是有意识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动物的行为则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的活动。

这一根本区别,就决定了人有不断发展的前景,而动物则只有变化的可能。

发展是指人由于自己劳动和意识的进步,而使自然界不断为自己服务。

而变化是指动物面对自然界的变化,消极被动地去适应,并使自己得到改变。

人类早期,创造性劳动还只是偶然发生,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活动混淆不清,难以准确辨认。

当时,人的意识还处在低级的萌芽状态,因而对劳动的认识还只是经验性的和不稳定的。

原始人类在千百次的投掷石块中,感觉到锋利的石头比圆滑的石头有更大的杀伤力,用锋利的石头劈砍树枝,既省力,效率又高,于是对锋利的石头有了初步认识,经过创造性的思维,便发生了创造性的劳动加工,出现了最原始的工具,从而开始了人类脱离动物的漫长进程。

但是,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创造性劳动的火花被漫长的重复性劳动所淹没是必然的,所以人类所经历的石器时代长达几十万年。

其中,人类在劳动上所取得的创造性进步微乎其微,重复性劳动使制造工具的技艺一代一代相传下去,而没有多大改变,看上去更像人的遗传因素。

人类劳动向高级形态发展,最主要的标志是创造性劳动的数量和水平的增长。

正是创造性劳动的不断增长,构成了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核心内容,并驱使经济和社会关系不断演变。

社会学论文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本体透视与纠偏

社会学论文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本体透视与纠偏

社会学论文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本体透视与纠偏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本体透视与纠偏引言: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是一个人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础。

在当代社会,青年群体的自我认同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交媒体等。

然而,由于信息爆炸和社会变迁的加剧,青年自我认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惑。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本体透视与纠偏。

一、家庭环境对青年自我认同的影响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社会环境,对青年的自我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在传统家庭中,父母往往扮演着权威和指导者的角色,他们的期望和价值观会对青年的自我认同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在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父母的期望和价值观也出现了多样化。

这种多样性既给了青年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也增加了他们自我认同的困惑。

二、教育背景对青年自我认同的影响教育是社会传承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对青年的自我认同具有深远影响。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往往强调知识传授和规范行为,这种模式容易导致青年在自我认同中产生焦虑和迷茫。

然而,在当代社会,教育模式正朝着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为青年提供了更多自我认同的可能性。

三、社交媒体对青年自我认同的影响社交媒体的兴起给青年的自我认同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社交媒体,青年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观点,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同。

然而,社交媒体也容易造成虚假的自我呈现和社会比较,使青年对自我认同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和焦虑。

因此,青年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应保持理性思考,不盲目追求他人的认同。

四、本体透视与纠偏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困惑和偏差需要通过本体透视来纠正。

本体透视是指个体对自我认同的深入思考和反省,以寻求真实的自我。

青年应该从内心出发,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不盲从他人的期望和评价。

同时,青年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了解不同观点和经历,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

结语: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本体透视与纠偏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社会学概论论文(精品版)

社会学概论论文(精品版)

社会学概论论文社会学概论论文社会学概论论文浅析社会学的功能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描述性功能;解释性功能;预测性功能;规范性功能社会学通过研究人与社会间的关系与互动,探讨社会良性运行的规律和条件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描述性功能、解释性功能、预测性功能、规范性功能。

这四种功能不仅可以对社会中某些普遍现象进行描述,对将来的情况进行预测,还可以对某些单位具体的事情进行预测与指导。

用社会学的功能对我校新校区迁址事件进行相关分析。

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通过研究人与社会间的关系与互动,探讨社会良性运行的规律和条件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描述性功能、解释性功能、预测性功能、规范性功能。

这四种功能不仅可以对社会中某些普遍现象进行描述,对将来的情况进行预测,还可以对某些单位具体的事情进行预测与指导。

我校从开始提新校区迁址到现在为止大概有5年之久了,每年都有一些新的情况导致迁址未能如愿以偿。

为此用社会学的功能对新校区迁址事件进行分析。

1.描述性功能所谓描述,是指通过客观完整的收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现实状况,真实再现社会生活途径的一个过程。

其目的在于探明和详细描述社会现象与事物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

在老师们和同学们相互之间的谈话当中可以隐约感觉到对于新校区迁址的些许不满,为了进一步收集更为真实和确切的资料,我们在教师和同学之间展开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旨在调查不满意的程度和不满的原因。

通过个别访谈的方式,我们调查了在校在职员工50余人,初期听到新校区迁址时,老师们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尤其是看到新校区的效果图,更是如此,人们普遍都觉得学校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但是现目前的调查情况却不是如此,教师对学校迁址的满意度调查中确显示满意程度很低。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发现教师对于新校区迁址的不满意度为:89%,学生对于新校区迁址的不满意度是100%,原因有招生简章上印刷的学校图片是新校区的效果图,来到学校之后发现的校区与新校区的差别太大,心里落差很不好调节,我们还试图联系了从08年到11年新生报到后就退学的同学,原因90%的同学是因为觉得学校环境不好,和预想当中的差距很大,所以选择退学。

本科毕业生社会学论文范文模板

本科毕业生社会学论文范文模板

本科毕业生社会学论文范文模板1. 引言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本科毕业生面临着来自社会不同层面的压力和挑战,需要适应各种社会角色和角色期望。

因此,本论文旨在探讨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并提供一份社会学论文的范文模板,以供参考。

2. 社会适应问题分析本科毕业生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可能面临以下问题:2.1 社会角色冲突大学生习惯于学生角色,随着步入社会,他们需要适应工作和社会的角色期望。

这种角色转换可能导致身份认同的混乱和压力。

2.2 经济独立性本科毕业生通常需要独立承担经济责任,这对他们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提出了要求。

财务压力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3 社交圈的转变大学生活与社会生活存在很大差异,毕业后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社交环境和结交新的朋友。

社交圈的转变可能对他们的社会适应构成挑战。

3. 社会学论文范文模板社会学论文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3.1 研究背景在这一部分,需要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可以介绍毕业生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解释为什么这个主题值得研究。

3.2 目的与研究问题在这一部分,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问题。

例如,研究目的可能是探讨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问题可以具体到哪些因素影响了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3 研究方法在这一部分,需要说明研究使用的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

例如,可以使用问卷调查或者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毕业生的社会适应经验和观点。

3.4 结果与讨论在这一部分,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可以展示不同因素对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并讨论这些结果的意义和启示。

3.5 结论在这一部分,需要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可以回顾研究的目的和研究问题,并提出对于提升本科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建议。

4. 结论与启示本论文通过分析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提供了一份社会学论文的范文模板。

该模板包括研究背景、目的与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等部分,帮助读者了解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原理》读后感
——浅析马尔萨斯人口论中的积极因素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长期受到批判,但该理论其实它也包含许多合理因素:一是深刻揭示了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开辟了从消费领域研究人口的新渠道;三是第一个建立了人口理论体系; 四是客观地分析了控制人口增长的两种途径五是正确指明了解除贫困的主要手段和根本方向。

1957年,面对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现实,马寅初发表了《新人口论》,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指出控制人口增长刻不容缓。

然而这样一种正确思想却受到了批判,马寅初先生也因此被指控为“中国的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确实有许多消极的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也对其中的消极因素进行过批判,但是我们不能以此来全盘否定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大量事实说明,马尔萨斯人口论中包含了许多积极合理的因素。

1.深刻揭示了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
关于“两个公理”。

其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简单道理。

人类要生存,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问题,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一公理与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无关,尽管在不同生产方式、社会制度下其内容有所不同。

其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保持现状。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人首先是生物的人。

我国长期以来忽视人的自然属性,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把人当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式的英雄,就使人失去其存在的生物基础。

否认了人的生物性需求,把人的生理需求看成是低级下流的资产阶级趣味,人性中美的东西被视为毒草而禁绝,人的本性被扭曲,思维被异化,给我国社会造成极大地损害,这一教训是我们应该汲取的。

关于“两个级数”。

从人口发展的现状看,虽然并没有像马尔萨斯所说的那样以“几何级数增长”,很多人也以此为据批评马尔萨斯理论的错误性,但他们没有真正弄清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含义。

他强调的是“在无所妨碍时”,这本身就是一个前提,事实上,人口在长期的发展中总是受到某种阻碍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大量的战争、疾病、瘟疫、灾荒、贫困等极大地抑制了人口的增长。

到了现代,生育控制更是直接从出生的角度对人口增长施加了影响。

2.开辟了从消费领域研究人口的新渠道
在马尔萨斯之前,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派的学者研究人口问题主要是从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来进行。

重商主义者认为人口增加,财富也随着增加。

他们认为:一方面人口多就能造出更多的工业产品,就能产生国际收支的余裕,于是这些余裕使外国的金银流入本国,使国家富裕,因而人口是国家富强的源泉。

同时人口是扩展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的军队的来源,有了强大的军队,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

另一方面又认为:政府实行贸易管理和产业奖励政策,可以给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获得工资收入,维持生活,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才会实现,才能满足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马尔萨斯从消费领域去分析人口生产和生活资料之间的关系。

消费是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根本条件,没有消费人类就无法生存和繁衍,人类社会也不会存在,当然也谈不上人口生产与再生产的问题。

人口生产和再生产同时和生产、分配、交换都有一定的关系,然而消费欲望、
消费方式、生活资料、消费水平都会影响人口生产。

所有这些因素中,生活资料无疑对人口生产的影响最大。

马尔萨斯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并从这一点入手,进行分析和探索。

《人口原理》正是以人口生产和生活资料之间的关系为线索,从消费领域进行人口问题的研究。

在书中,马尔萨斯探讨了生活资料对人口的制约关系,以及怎样保持生活资料与人口的均衡。

“尽管马尔萨斯的上述想法不那么科学,而且在他那个制度下,也不可能实现‘他所希望的两大目标’,但他却反映了人口与经济相平衡或相适应的必然性。


3.马尔萨斯第一个建立了人口理论体系
人口研究,最早可以溯源于古希腊。

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理想国》描绘了理想国家的人口状况。

近代人口思想发源于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张通过快速增加人口以扩大对外贸易,积累财富。

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对人口也多有论述。

但这些人口理论一直默默无闻,在社会上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马尔萨斯人口论一出现就引起激烈的争论,经历了200年的风风雨雨,受到了无数的抨击,至今魅力不减,根本原因是马尔萨斯建立了人口理论的体系。

“马尔萨斯的著作,不管说它是指南还是靶子,毕竟已经成为现代人口理论的开端。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第一个创立人口理论体系的是马尔萨斯,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马尔萨斯思想丰富又有自己的体系,他第一个分析了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关系,第一个研究了生育欲望提高后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

4.客观地分析了控制人口增长的两种途径
马尔萨斯认为,人口的过快增长必然会带来失业、贫穷、罪恶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而对于通过什么途径来控制人口,他提出了著名的“两个抑制”,即“preventive checks”预防抑制、马尔萨斯称为“道德的抑制”)和“positive checks”。

关于预防抑制,主要是降低出生率,即防止新人口的出生,对此,他主张晚婚、禁欲、节育,既反对“杂交、不自然的情欲、非法的房事”以减少新人口的出生。

虽然这些主张难免失之偏颇,但后来的新马尔萨斯主义者所倡导的现代节育运动正是渊源于马尔萨斯“预防抑制”的人口思想。

现阶段,我们采取晚婚、避孕、流产等措施限制家庭人数,减轻家庭负担和减少生活困难,正是马尔萨斯“预防抑制”思想的发展。

关于“positive checks”,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它翻译为“积极抑制”,是指贫穷、疾病、灾荒、战争等因素对人口增长的抑制,实际上,这是有悖于马尔萨斯初衷的。

“positive”一词在英文中是多义的,除有“积极的”意思以外,还可译为“实际的”和“现实的”,马尔萨斯所说的“positive checks”是与“preventive checks”相互补充、相互对应的另一种手段;一种是主观的主张,另一种是客观的力量。

如果将“positive checks”译成“积极抑制”,既歪曲了他的原意,又不能与“预防抑制”相对应,因为与“预防抑制”相对应的只能是“现实抑制”或“实际抑制”,而与“积极抑制”相对应的只能是“消极抑制”。

由于长期以来的以讹传讹,致使我们对马尔萨斯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认为它是贫穷和罪恶的吹鼓手,说他主张用这种“积极抑制”来消灭过剩的人口,达到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平衡。

5正确指明了消除贫困的主要手段
从《人口原理》中所表述的某些观点看,马尔萨斯是反对“济贫法”的,因此,他常常也被指着为“穷人的敌人”。

确实,马尔萨斯认为“济贫法”是错误的,但这一观点确实有着可靠的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因为当时所有的济贫法案,都有“巨大而根本性的缺陷,即
它有助于增加人口,却不增加养活人口的生活资料,从而使不靠救济为生的那部分人生活境况恶化,造成更多的穷人。

”回顾我国扶贫工作的历程,在一些方面和他的观点是相似的。

80年代以前,我国的扶贫工作为了扶贫而扶贫,结果是被扶贫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思想上产生一种向国家等、要、靠的惰性,而生产没有多大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贫困人口,产生一种“越扶越穷、却穷越扶”的恶性循环。

那么,是不是马尔萨斯认为穷人应该永远贫困,不得温饱呢?回答是否定的。

他认为:应当通过积极的手段改善穷人待遇,其主要手段有:通过预防抑制过剩人口,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鼓励人们开垦新土地,尽最大可能鼓励农业的发展;各郡可以为极端贫困的人设立济贫院。

由此可见,马尔萨斯的扶贫思想是反对单纯的救济,而提倡控制人口和发展生产,这正是“两种生产”一起抓的思想,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扶贫与计划生育相结合”的现行政策的指导思想有一致之处。

通过加强对收入分配领域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工资,扩大中产阶级收入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实行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国民素质和满意度。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引发了争论,其持久、广泛的影响力得益于马氏观点的深邃以及所述问题具有一般性的特点,所以马氏一直在人们的视野中不曾消失。

马氏探讨的基本上是一个中短期的封闭的人口系统,但他却将之推到一切社会和时空中。

事实上,这种抽象是有风险的,这就是马氏用“个别”代替了“一般”,用“特殊”代替了“普遍”;忽视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将人口增长等同于一切生物的增长,也并不恰当。

另外,马氏否认了人口规律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忽视了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解决人口问题的作用。

总之,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既有不可抹煞的思想价值和历史贡献,也有其固有的时代局限性。

学习《人口原理》,不仅学习其实际调研和系统理论分析的魄力。

吸收借鉴有益精华,更要走出校园,接触基层,感受时代的脉搏,实现个人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