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案例
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修正案
《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修正案1 在标题"1总则"之前增加新的标题"A部分-实施"1 总则1.1 定义2 在"1.1定义"和第"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A部分和B部分"。
3 在第"1.1.4 安全管理体系系指能使用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的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针的结构化和文件化体系。
1.1.5 《符合证明》系指发给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公司的文件。
1.1.6 《安全管理证书》系指发给船舶,证明其公司和船上管理已按照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运作的文件。
1.1.7 客观证据系指基于观察、衡量或测试并能被审核的关于安全或安全管理体系要素的存在和实施的数量或质量的信息、记录或事实陈述。
1.1.8 评述系指在安全管理评审期间作出的并由客观证据证实的事实陈述。
1.1.9 不符合系指所观察到的从客观证据表明不满足某一具体要求的情况。
重大不符合系指对人员或船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对环境构成严重危险,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可辨别的背离,并包括未能有效和系统地实施本规则的要求。
周年日期系指每年相应于有关文件或证书有效期届满之日的月份和日期。
公约系指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7 船上操作方案的制订4 原第7章的文字由以下内容代替:"对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关键性的船上操作,公司应建立有关方案和须知的制订程序,适当时还包括核查清单。
对所涉及的各项任务应作出明确规定并分配给合格的人员。
"13 发证、审核和监督5 原第13章的标题和文字由以下内容代替:"B部分-发证与审核13 发证和定期审核13.1 船舶应由持有根据第14.1段发给的与该船相关的《符合证明》或《临时符合证明》的公司营运。
13.2 《符合证明》应由主管机关、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或应主管机关的要求,由公约另一缔约国政府颁发给符合本规则要求的任何公司,其有效期由主管机关规定,不超过五年。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国际安全管理国际管理规则目录A.部分-实施l 通则1.1 定义1.2 目标1.3 适用范围1.4 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2 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针3 公司的责任与权限4 指定人员5 船长的责任与权限6 资源与人员7 船上操作计划的制订8 应急部署9 不合格、事故与险情的报告及分析l0 船舶与设备的维护11 文件管理12 公司验证、评审与评估B.部分-发证与验证13 发证与定期验证14 临时审核15 验证16 证书格式前言1 本规则旨在提供一个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的国际标准。
2 大会通过的A.443(XI)决议,请所有政府采取必要步骤保障船长在海上安全及保护海洋环境问题上正当履行其职责。
3 大会还通过A.680(17)决议,进一步认识到需要有适当的管理组织,以满足船上为达到和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高标准的需要。
4认识到没有两家航运公司或船东是相同的,而且船舶在处于差异很大的情况下营运,本规则系依据总的原则和目标制订。
5 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显然,不同层次的管理,无论是岸上还是海上,对所列事项将要求不同的知识和了解水平。
6 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是领导层的承诺。
安全及防污染方面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各级人员的承诺、能力、态度和动力。
A.部分-实施1 通则1.1 定义1.1.1国际安全管理(国际管理规则)规则:系指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改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规则》。
1.1.2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诸如管理者或光船租赁人,他们已从船舶所有人处承担船舶经营的责任,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义务和责任。
1.1.3主管机关:系指悬挂该国国旗的国家政府部门。
1.1.4 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系指能使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的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针所建立并文件化的体系。
1.1.5 符合证明(DOC):系指颁发给符合国际管理规则要求的公司的证明文件。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目录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概述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主要内容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实施要求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案例分析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是一套国际公认的标准和规范,旨在确保船舶、海上设施和岸上设施的安全与环保。
目标
通过制定和实施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提高船舶和海上设施的安全性能,减少事故发生,保护海洋环境,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船舶,包括商船、渔船、游艇等。
船舶
海上设施
岸上设施
适用于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底管道等。
适用于港口码头、仓储设施、装卸设备等。
03
02
01
规则的适用范围
制定机构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并经过各成员国政府批准后生效。
实施方式
规则的实施主要依靠各成员国政府和相关企业的自我监管和执行。政府机构负责对船舶和海上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企业则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
及时处理事故
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建立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监督机制,明确监督责任和监督内容。
发现问题与改进
在监督和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督促企业进行整改和完善。
进行定期审核
定期对企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审核,检查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培训计划、安全检查、应急预案等方面的执行情况。
安全宣传与推广
建立安全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安全表现进行评估和激励。
安全考核与激励
不断监测和评估安全培训与意识培养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计划和方法。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中英)1
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ISM) Code(as revised by 2002 amendment)Preamble1 The purpose of this Code is to provide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the saf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ships and for pollution prevention.2 The Assembly adopted resolution A.443(XI), by which it invited all Governments to take the necessary steps to safeguard the shipmaster in the proper discharge of his responsibilities with regard to maritime safety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3 The Assembly also adopted resolution A.680(17), by which it further recognized the need for appropriate organization of management to enable it to respond to the need of those on board ships to achieve and maintain high standards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4 Recognizing that no two shipping companies or shipowners are the same, and that ships operate under a wide range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Code is based on general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5 The Code is expressed in broad terms so that it can have a widespread application. Clearly, different levels of management, whether shore-based or at sea, will require varying levels of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the items outlined.6 The cornerstone of good safety management is commitment from the top. In matters of safety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it is the commitment, competenc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of individuals at all levels that determines the end result.PART A - IMPLEMENTATION1 GENERAL1.1 DefinitionsThe following definitions apply to parts A and B of this Code.1.1.1 "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ISM) Code" means th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Code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Ships and for Pollution Prevention as adopted by the Assembly, as may be amended by the Organization.1.1.2 "Company" means the owner of the ship or any other organization or person such as the manager, or the bareboat charterer, who has assumed theresponsibility for operation of the ship from the shipowner and who, on assuming such responsibility, has agreed to take over all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y imposed by the Code.1.1.3 "Administration" means the Government of the State whose flag the ship is entitled to fly.1.1.4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means a structured and documented system enabling Company personnel to implement effectively the Company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1.1.5 "Document of Compliance" means a document issued to a Company which complies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Code.1.1.6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 means a document issued to a ship which signifies that the Company and its shipboard management oper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pprove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1.1.7 "Objective evidence" means quantitative or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records or statements of fact pertaining to safety or to the existence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element, which is based on observation, measurement or test and which can be verified.1.1.8 "Observation" means a statement of fact made during a safety management audit and substantiated by objective evidence.1.1.9 "Non-conformity" means an observed situation where objective evidence indicates the non-fulfilment of a specified requirement.1.1.10 "Major non-conformity" means an identifiable deviation that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personnel or the ship or a serious risk to the environment that requires immediate corrective action and includes the lack of effective and systematic implementation of a requirement of this Code.1.1.11 "Anniversary date" means the day and month of each year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date of expiry of the relevant document or certificate.1.1.12 "Convention" means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 1974, as amended.1.2 Objectives1.2.1 The objectives of the Code are to ensure safety at sea, prevention of human injury or loss of life, and avoidance of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in particular to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nd to property.1.2.2 Safety management objectives of the Company should, inter alia:.1 provide for safe practices in ship operation and a safe working environment; .2 establish safeguards against all identified risks; and.3 continuously improve safety management skills of personnel ashore and aboard ships, including preparing for emergencies related both to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1.2.3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ensure:.1 compliance with mandatory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2 that applicable codes, guidelines and standards recommended by the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ons, classification societies and maritime industry organizations are taken into account.1.3 Application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Code may be applied to all ships.1.4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a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Every Company should develop, implement and maintain a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unctional requirements:.1 a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policy;.2 instructions and procedures to ensure safe operation of ships and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n compliance with relevant international and flag State legislation;.3 defined levels of authority and line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d amongst, shore and shipboard personnel;.4 procedures for reporting accidents and non-conformities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Code;.5 procedures to prepare for and respond to emergency situations; and.6 procedures for internal audits and management reviews.2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POLICY2.1 The Company should establish a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policy which describes how the objectives given in paragraph 1.2 will be achieved.2.2 The Company should ensure that the policy is implemented and maintained at all levels of the organization, both ship-based and shore-based.3 COMPANY RESPONSIBILITIES AND AUTHORITY3.1 If the entity wh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ship is other than the owner, the owner must report the full name and details of such entity to the Administration.3.2 The Company should define and document the responsibility, authority and interrelation of all personnel who manage, perform and verify work relating to and affecting safety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3.3 The Company is responsible for ensuring that adequate resources and shore-based support are provided to enable the designated person or persons to carry out their functions.4 DESIGNATED PERSON(S)To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each ship and to provide a link between the Company and those on board, every Company, as appropriate, should designate a person or persons ashore having direct access to the highest level of management. The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 of the designated person or persons should include monitoring the safety and pollution-prevention aspects of the operation of each ship and ensuring that adequate resources and shore-based support are applied, as required.5 MASTER'S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5.1 The Company should clearly define and document the master's responsibility with regard to:.1 implementing the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policy of the Company; .2 motivating the crew in the observation of that policy;.3 issuing appropriate orders and instructions in a clear and simple manner;.4 verifying tha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re observed; and.5 review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reporting its deficiencies to the shore-based management.5.2 The Company should ensure that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perating on board the ship contains a clear statement emphasizing the master's authority. The Company should establish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that the master has the overriding authority and the responsibility to make decisions with respect to safety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to request the Company's assistance as may be necessary.6 RESOURCES AND PERSONNEL6.1 The Company should ensure that the master is:.1 properly qualified for command;.2 fully conversant with the Company's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3 given the necessary support so that the master's duties can be safely performed.6.2 The Company should ensure that each ship is manned with qualified, certificated and medically fit seafarers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quirements.6.3 The Company should establish procedures to ensure that new personnel and personnel transferred to new assignments related to safety and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re given proper familiarization with their duties. Instructionswhich are essential to be provided prior to sailing should be identified, documented and given.6.4 The Company should ensure that all personnel involved in the Company's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have an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relevant rules, regulations, codes and guidelines.6.5 The Company should establish and maintain procedures for identifying any training which may be required in support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ensure that such training is provided for all personnel concerned.6.6 The Company should establish procedures by which the ship's personnel receive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a working language or languages understood by them.6.7 The Company should ensure that the ship's personnel are able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the execution of their duties related to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7 DEVELOPMENT OF PLANS FOR SHIPBOARD OPERATIONSThe Company should establish procedur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lans and instructions, including checklists as appropriate, for key shipboard operations concerning the safety of the ship and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The various tasks involved should be defined and assigned to qualified personnel.8 EMERGENCY PREPAREDNESS8.1 The Company should establish procedures to identify, describe and respond to potential emergency shipboard situations.8.2 The Company should establish programmes for drills and exercises to prepare for emergency actions.8.3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provide for measures ensuring that the Company's organization can respond at any time to hazards, accidents and emergency situations involving its ships.9 REPORTS AND ANALYSIS OF NON-CONFORMITIES, ACCIDENTS AND HAZARDOUS OCCURRENCES9.1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include procedures ensuring that non-conformities, accidents and hazardous situations are reported to the Company, investigated and analysed with the objective of improving safety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9.2 The Company should establish procedur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rective action.10 MAINTENANCE OF THE SHIP AND EQUIPMENT10.1 The Company should establish procedures to ensure that the ship is maintained in conformity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releva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with any additional requirements which may be established by the Company.10.2 In meeting these requirements the Company should ensure that:.1 inspections are held at appropriate intervals;.2 any non-conformity is reported, with its possible cause, if known;.3 appropriate corrective action is taken; and.4 records of these activities are maintained.10.3 The Company should establish procedures in its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to identify equipment and technical systems the sudden operational failure of which may result in hazardous situations.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provide for specific measures aimed at promoting the reliability of such equipment or systems. These measures should include the regular testing of stand-by arrangements and equipment or technical systems that are not in continuous use.10.4 The inspections mentioned in 10.2 as well as the measures referred to in 10.3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ship's operational maintenance routine.11 DOCUMENTATION11.1 The Company should establish and maintain procedures to control all documents and data which are relevant to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11.2 The Company should ensure that:.1 valid documents are available at all relevant locations;.2 changes to documents are reviewed and approved by authorized personnel; and.3 obsolete documents are promptly removed.11.3 The documents used to describe and implement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may be referred to as the Safety Management Manual. Documentation should be kept in a form that the Company considers most effective. Each ship should carry on board all documentation relevant to that ship.12 COMPANY VERIFICATION, REVIEW AND EV ALUATION12.1 The Company should carry out internal safety audits to verify whether safety and pollution-prevention activities comply with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12.2 The Company should periodically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and, when needed, review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proceduresestablished by the Company.12.3 The audits and possible corrective action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documented procedures.12.4 Personnel carrying out audits should be independent of the areas being audited unless this is impracticable due to the size and the nature of the Company.12.5 The results of the audits and reviews should be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all personnel having responsibility in the area involved.12.6 The management personnel responsible for the area involved should take timely corrective action on deficiencies found.PART B - CERT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13 CERTIFICATION AND PERIODICAL VERIFICATION13.1 The ship should be operated by a Company which has been issued with a Document of Compliance or with an Interim Document of Compliance in accordance with paragraph 14.1, relevant to that ship.13.2 The Document of Compliance should be issu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by an organization recogniz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or, at the request of the Administration, by another Contracting Government to the Convention to any Company complying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Code for a period specifi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which should not exceed five years. Such a document should be accepted as evidence that the Company is capable of complying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Code.13.3 The Document of Compliance is only valid for the ship types explicitly indicated in the document. Such indi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ypes of ships on which the initial verification was based. Other ship types should only be added after verification of the Company's capability to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Code applicable to such ship types. In this context, ship types are those referred to in regulation IX/1 of the Convention.13.4 The validity of a Document of Compliance should be subject to annual verification by the Administration or by an organization recogniz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or, at the request of the Administration, by another Contracting Government within three months before or after the anniversary date.13.5 The Document of Compliance should be withdrawn by the Administration or, at its request, by the Contracting Government which issued the Document when the annual verification required in paragraph 13.4 is not requested or if there is evidence of major non-conformities with this Code.13.5.1 All associated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s and/or Interim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s should also be withdrawn if the Document of Compliance is withdrawn.13.6 A copy of the Document of Compliance should be placed on board in order that the master of the ship, if so requested, may produce it for verification by theAdministration or by an organization recogniz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or for the purposes of the control referred to in regulation IX/6.2 of the Convention. The copy of the Document is not required to be authenticated or certified.13.7 The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 should be issued to a ship for a period which should not exceed five years by the Administration or an organization recogniz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or, at the request of the Administration, by another Contracting Government. The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 should be issued after verifying that the Company and its shipboard management oper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pprove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Such a Certificate should be accepted as evidence that the ship is complying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Code.13.8 The validity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 should be subject to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verification by the Administration or an organization recogniz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or, at the request of the Administration, by another Contracting Government. If only one intermediate verification is to be carried out and the period of validity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 is five years, it should take place between the second and third anniversary dates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13.9 In addition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aragraph 13.5.1, the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 should be withdrawn by the Administration or, at the request of the Administration, by the Contracting Government which has issued it when the intermediate verification required in paragraph 13.8 is not requested or if there is evidence of major non-conformity with this Code.13.10 ‚Notwithstanding the requirements of paragraphs 13.2 and 13.7, when the renewal verification is completed within three months before the expiry date of the existing Document of Compliance or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 the new Document of Compliance or the new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 should be valid from the date of completion of the renewal verification for a period not exceeding five years from the date of expiry of the existing Document of Compliance or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13.11 ‚When the renewal verification is completed more than three months before the expiry date of the existing Document of Compliance or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 the new Document of Compliance or the new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 should be valid from the date of completion of the renewal verification for a period not exceeding five years from the date of completion of the renewal verification."14 INTERIM CERTIFICATION14.1 An Interim Document of Compliance may be issued to facilitate initial implementation of this Code when:.1 a Company is newly established; or.2 new ship types are to be added to an existing Document of Compliance,following verification that the Company has a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that meets the objectives of paragraph 1.2.3 of this Code, provided the Company demonstrates plans to implement a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meeting the full requirements of this Code within the period of validity of the Interim Document of Compliance. Such an Interim Document of Compliance should be issued for a period not exceeding 12 months by the Administration or by an organization recogniz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or, at the request of the Administration, by another Contracting Government. A copy of the Interim Document of Compliance should be placed on board in order that the master of the ship, if so requested, may produce it for verification by the Administration or by an organization recogniz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or for the purposes of the control referred to in regulation IX/6.2 of the Convention. The copy of the Document is not required to be authenticated or certified.14.2 An Interim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 may be issued:.1 to new ships on delivery;.2 when a Company takes on responsibility for the operation of a ship which is new to the Company; or.3 when a ship changes flag.Such an Interim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 should be issued for a period not exceeding 6 months by the Administration or an organization recogniz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or, at the request of the Administration, by another Contracting Government.14.3 An Administration or, at the request of the Administration, another Contracting Government may, in special cases, extend the validity of an Interim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 for a further period which should not exceed 6 months from the date of expiry.14.4 An Interim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 may be issued following verification that:.1 the Document of Compliance, or the Interim Document of Compliance, is relevant to the ship concerned;.2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provided by the Company for the ship concerned includes key elements of this Code and has been assessed during the audit for issuance of the Document of Compliance or demonstrated for issuance of the Interim Document of Compliance;.3 the Company has planned the audit of the ship within three months;.4 the master and officers are familiar with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planned arrangements for its implementation;.5 instructions, which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being essential, are provided prior to sailing; and.6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en given in a working language or languages understood by the ship's personnel.15 VERIFICATION15.1 All verifications required by the provisions of this Code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procedures acceptable to the Administr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guidelines developed by the Organization.16 FORMS OF CERTIFICATES16.1 The Document of Compliance, the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 the Interim Document of Compliance and the Interim 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 should be drawn up in a form corresponding to the models given in the appendix to this Code. If the language used is neither English nor French, the text should include a translation into one of these languages.16.2 In addition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aragraph 13.3, the ship types indicated on the Document of Compliance and the Interim Document of Compliance may be endorsed to reflect any limitations in the operations of the ships described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国际管理案例分析
国际管理案例分析在国际管理领域中,案例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旨在通过分析实际情况和相关问题,为管理者提供解决方案和经验教训。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国际管理案例,探讨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案例背景:某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设有多个分支机构,负责生产和销售该公司的产品。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以及管理效率等问题,该公司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问题一:文化差异与团队合作由于不同国家拥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团队成员之间在工作方式、沟通方式以及问题解决方式上存在差异。
这导致了团队合作中的摩擦和矛盾。
解决方案:1. 通过跨文化培训,帮助团队成员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增强彼此间的理解和沟通能力。
2. 设立一个跨国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分支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团队凝聚力。
问题二:语言障碍与沟通不同国家的员工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语言障碍成为了影响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的主要问题。
解决方案:1. 提供语言培训课程,帮助员工掌握共同的工作语言,提升沟通效果。
2. 引入跨语言的在线翻译工具,辅助员工进行跨语言沟通。
问题三:管理效率与协调由于分支机构之间管理体系的不统一,信息共享和决策协调变得困难。
这给公司整体运营和市场竞争力带来了挑战。
解决方案:1. 设立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制定标准化的流程和规范,提升协调和效率。
2. 引入信息技术系统,实现跨国分支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调。
结论: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可使跨国公司更好地应对国际化经营带来的挑战。
在跨文化团队合作中,尊重文化差异和加强沟通合作是关键。
同时,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引入信息技术系统,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数据共享,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另外,作为管理者,应该密切关注国际管理领域的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商业环境。
通过分析和解决国际管理案例中的问题,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取得更好的业绩,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2015/12/29
一、规则概要
1.安全保障原理 (2)ISM规则
①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原理,结合海上安全实际 ② 重点:公司安全管理 ③ 直接目标:控制人为因素
2015/12/29
一、规则概要
2015/12/29
2.ISM规则特点
① ② ③ ④ 针对性强 覆盖面广 系统性严 指导力大
2015/12/29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ISM规则组成:
① ② ③ ④ 前言 A部分(实施) B部分(发证与审核) 一个附录(格式范本)
2015/12/29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1. 总则
(1)定义 (2)安全管理目标 (3)适用范围 (4)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2015/12/29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13. 发证和定期审核 (1)符合证明 ① 仅对指明的船型有效; ② 不超过5年; ③ 《符合证明》撤销
《安全管理证书》撤销。
2015/12/29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13. 发证和定期审核 (2)安全管理证书 ① 船舶符合SMS的证据; ② 不超过5年,至少1次中期审核; ③ 《符合证明》撤销 《船舶安全管理证书》 没有申请中期审核 撤销 严重不符合SMS
2015/12/29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1. 总则
(1)定义
① 公司: ② 安全管理体系(SMS): ③ 客观证据—观察、衡量或测试,并能被审核的关于安全 或体系要素存在和实施数量或质量信息、记录或事实陈 述。 ④ 评述—事实陈述 ⑤ 不符合—不满足具体要求 ⑥ 重大不符合—构成严重威胁或严重危险,未能有效实施
ISM规则与NSM规则完整版
有关规定,为每艘船舶配备合格 船舶配备合格并健康的船员
持证并健康的船员
6.3公司应当建立有关程序,以便 保证涉及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的
6涉.3及公安司全应和当环建境立保有护关工程作序的,新以聘便和保转证 岗
新聘人和转岗人员适当熟悉其职 人员适当熟悉其职责凡需在开航前发
责凡需在开航前发生的重要指令均 出的重要指令均应当标明并以书面形式
应当标明并以文件形式下达
下达
6.4公司应当保证与其安全管理体 系有关的所有人员充分理解有关 法规、规定、规则和指南
6的.4所公有司人应员当充保分证地与理其解安有全关管规理定体,系标内 准和相关指南
6以.5便公标司识应为当支建持立安并全保管持理有体关系程可序 6支.5持公安司全应管当理建体立系有可关能程需序要,的以任标何识培为
2.充分考虑对国际海事组织主管机关 船 舶检验机构和行业组织所建议的规则 指南和标准
1.3适用范围
1.3适用范围
本规则的要求可适用于所有船舶 本规则的要求可适用于所有船舶
1每.4个安公全司管均理应体建系立的实功施能并要保求证包 括以下功能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 1.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2.确保船舶的安全营运和环境保 护符合有关的国际和船旗国立法的 须 知和程序
6.7公司应当保证船只在履行其涉及安 全管理体系的职责时能够有效地交流
7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
对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 关键性船上操作,公司应当建立制 定有关方案和须知包括必要的检查 清单的程序。对与之有关的各项工 作应当明确规定并分配给适任人员
7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
对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关键 性船上操作,公司应当建立如何制定有 关方案和须知(包括需要的检查清单) 的程序。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应明确 规定由适任人员承担
国际通用的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国际通用的安全管理制度范文国际通用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维护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要求所有参与者共同遵守和执行。
第三条具体实施本制度的内容和责任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在各个部门建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在全体员工中建立安全管理意识。
第四条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全体员工在工作中必须牢记安全责任,严守安全规定,共同为保障工作安全而努力。
第二章安全管理目标第五条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做到及时发现、快速解决各类安全隐患。
第六条安全工作的规划、组织、指导原则是以预防为主,防控和应急相结合,安全文化贯穿全过程。
第七条安全管理要注重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第八条安全管理要做到全员参与,共同防范,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第九条安全管理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共同推进事故预防、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章安全责任第十条本单位的主要领导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制定安全目标和计划,并亲自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各级领导必须以身作则,严格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关心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确保员工的安全生产环境。
第十二条所有员工都有安全生产责任,要参与安全培训,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不得从事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
第十三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各个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并跟踪整改。
第十四条安全管理部门要配备专业人员,及时组织培训,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五条各个部门负责人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四章安全培训与意识教育第十六条新员工应接受全面的安全培训,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环节和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
第二章-船舶与船员安全管理的国际公约和法规
第一节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74〕公约的功用、基本构架、合用X 围与例外:SOLAS公约的制定与1912年发生的"泰坦尼克〞号灾难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惨剧引起了全世界对海上安全的关注,制定一部世界认可的安全准则势在必行.1913年底,在英国伦敦召开了首次国际海上人命安全会议,讨论制定安全规则.1914年1 月20日,出席会议的13个国家代表签订了世界上第一个认可的海上安全准则《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SOLAS公约旨在保障船舶、海上人命安全,现行的公约是由SOLAS74公约与其附则和1978年议定书,1988年议定书三个部份组成,其核心部份是公约的附则,它规定了与安全密切相关的船舶构造、设备与其操作的最低安全标准,由各缔约国强制执行.74公约除了将过去的修改内容容纳进新版公约外,还增加了默认接受程序,使今后的公约修正案能够尽快生效.船员考试中涉与的所谓"SOLAS公约〞的内容,均是指公约附则的内容而非指公约正文的内容,公约附则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修正案不断加以修改、补充和更新. 公约附则共有12章:第Ⅰ章总则:包括合用X围、定义、检验与证书.第Ⅱ章构造:包括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防火、探火和灭火.第Ⅲ章救生设备与装置:包括对客、货船的各种救生设备的要求〔IMO于1996年通过了MSC48〔66〕,将本章中的部份内容定为《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规则〕〕. 第Ⅳ章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GMDSS的配备和要求.第Ⅴ章航行安全:包括危(wei)险通报、引航员软梯、操舵装置的试验和操作等. 第Ⅴ章航行安全:包括危(wei)险通报、引航员软梯、操舵装置的试验和操作等.第Ⅵ章货物装运〔普通规定、谷物以外的散装货物的特殊规定、谷物装运〕 . 第Ⅶ章危(wei)险货物的装运:包括包装或者散装固体危(wei)险货物的载运,散装液体化学品船与液化气体船的构造和设备.第Ⅷ章核能船舶.第Ⅸ章船舶营运安全管理.第Ⅹ章高速船的安全措施.第Ⅺ-1章加强海上安全的特殊措施.第Ⅺ-2章加强海上保安的特殊措施除另有规定外,附则仅合用于从事于国际航行的船舶,但不合用于500总吨以下的货船、军用舰艇和运兵船、非机动船、创造简陋的木船、非营业性的游艇和渔船. 附则各章中的合用X围,均在各章中详加规定.检验与证书:1.检验种类公约规定的有:初次检验、年度检验、期间检验、定期检验、船底外部检验、附加检验和换新〔证〕检验.1〕客船的检验:客船应接受下列检验〔1〕初次检验:在船舶投入营运前进行;〔2〕换新检验:每十二个月进行一次;〔3〕附加检验:视情况进行2〕货船救生设备和其他设备的检验:〔1〕初次检验:在船舶投入营运前进行;〔2〕换新检验:间隔期不超过5年;〔3〕定期检验:在货船设备安全证书的第二个周年日之前或者之后3个月内进行;〔4〕年度检验:在货船设备安全证书的每一周年日之前或者之后3个月内进行;〔5〕附加检验:视情况进行3〕货船无线电设备和雷达设备的检验〔1〕初次检验:在船舶投入营运前进行;〔2〕换新检验:间隔期不超过5年;〔3〕定期检验:在货船无线电设备安全证书的第一周年日之前或者之后3个月内进行;〔4〕附加检验:视情况进行4〕船体、机器和设备的检验〔1〕初次检验:包括在船舶投入营运前对船底外部的检验;〔2〕换新检验:间隔期不超过5年;〔3〕期间检验:在货船构造安全证书的第二个周年日之前或者之后3个月内进行;〔4〕年度检验:在货船构造安全证书的每一周年日之前或者之后3个月内进行;〔5〕船底外部检验: 5年内至少2次,2次的间隔期不得超过36个月;〔6〕附加检验:视情况进行证书的期限和有效性〔1〕客船安全证书:不超过12个月;〔2〕货船构造安全证书:不超过5年;〔3〕货船设备安全证书:不超过5年;〔4〕货船无线电设备安全证书:不超过5年;〔5〕免除证书:按规定对船舶赋予免除时,应颁发免除证书,有效期与相关的证书相同.〔6〕对符合要求的货船可发给《货船安全证书》 ,来代替上述2、3、4项证书. 〔7〕如果已完成换证检验但在原证书失效日期之前不能获得新证书,原证书可展期不超过5个月.〔8〕如证书失效时船舶不在其接受检验的港口时,可延长证书的有效期让其完成驶往检验港口的航次,展期不得超过3个月〔9〕证书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再也不有效:①有关的检验和检查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②没有按规定对证书进行签证;③船舶更换船旗.在缔约国之间的船期变更应在3个月内完成换证工作.破损控制与船体水密:1.干货船干货船〔合用于1992.2月1日以后建造的船〕要求在驾驶室内应有固定显示的或者可随时使用的破损控制图,该图应清晰地标明:〔1〕各层甲板与货舱水密舱室的界限、界限上的开口与其关闭设施和控制位置以与因浸水产生横倾后的扶正装置;〔2〕水密舱壁上的所有滑动门和铰链门都应设有指示器,并在驾驶室显示这些门的开/闭状态;〔3〕普通的安全须知,包括船舶正常营运时为保持水密完整性的设备、条件和操作程序;〔4〕特殊的安全须知,应包括对船舶和船员的生存至关重要的各种事项〔即关闭装置、货物系固和声响报警等〕 .2.客船客船应有永久性固定显示的破损控制图,该图清晰地标明各层甲板与货舱的水密舱室界限、界限上的关闭装置与其控制装置,以与因浸水产生横摇后的扶正装置. 应急电源:船舶应设有一个独立的应急电源,在船舶处于正浮状态和横倾角达22.5°或者纵倾达10°或者在这些X围内的任何组合的倾角时能全额、定功率供电,并在下列处所, 客船应保证36小时、货船为18小时的应急供电:1〕服务和居住处所的走廊、梯道出入口、乘人电梯;2〕储藏消防员装备的处所;3〕操舵装置处;4〕航行灯、信号灯处;5〕甚高频无线装置与其他GMDSS设备.对救生艇筏的每一集合点、登乘地点和舷外的应急供电,货船为3h,客船为36小时.机器控制:1.驾驶室与机器处所之间的通信从驾驶室到机器处所或者控制室中通常控制发动机的位置,至少应设置两套独立的通信设施,其中一套应为车钟.1994年10月1日或者以后建造的船舶在其他能控制发动机的任何处所也应配备适当的通信设施.2.驾驶室对推进机器的控制〔周期性无人机舱〕〔1〕控制装置①在包括控制的所有海况下,在驾驶台能够彻底控制螺旋桨的转速、推力方向和螺距〔CPP〕;②每一个独立的螺旋桨与自动执行机构包括防止超负荷的装置〔必要时〕应由一个单一的控制装置执行遥控;③主推进器应备有独立于驾驶室控制系统的紧急停机装置.〔2〕来自驾驶室的指令,应在主机控制室或者适当的控制位置显示.〔3〕控制转换①推进器的遥控在同一时间只能在一处进行,控制地点允许相互连接,每一个控制地点应能够指示哪个控制点正在控制机器;①驾驶室和机器处所之间的控制转换只应在机器处所或者主机控制室进行,并应有防止控制转换时推力变化的装置.〔4〕自动控制或者遥控系统故障时应能发出报警,机器应能就地进行控制. 〔5〕驾驶室应安装指示螺旋桨转速、方向和螺距〔CPP〕的指示器. 〔6〕启动失败的连续自动启动次数应加以限制,以确保足够的启动控制压力,应设有指示最低启动空气压力的报警装置.消防:SOLAS公约中消防规则的目的是要求船舶的防火、探火和灭火达到充分可行的程度.考虑到船舶的类型和潜在火灾危(wei)险,船舶消防应当满足:1.用耐热与结构性限界面,将船舶划分为若个干主竖区;2.用耐热与结构性限界面,将起居处所与船舶其他处所隔开;3.限制使用可燃材料;4.探知火源区域的任何火灾;5.抑制和扑灭火源处所内的任何火灾;6.保护脱险通道或者灭火通道;7.灭火设备的即刻可用性;8.将易燃货物蒸发气体着火的可能性减至最低限度.每艘船舶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消防泵、消防总管、消防栓和消防带,消防设备的配备要求如下:〔1〕所有船舶应按下列要求设置独立驱动的消防泵:①4000总吨与以上的客船至少3台;②4000总吨以下的客船和1000总吨以上的货船至少2台;③1000总吨以下的货船,应使主管机关满意.〔2〕消防水带:①客船上每只消防栓上至少配备一根消防水带;②1000总吨以上货船上所需的消防水带数目应为每30m船长一根,备用一根,但总数不得少于5根.此数目不包括机舱或者锅炉舱所需的数量;③1000总吨以下的货船,所需消防水带的数量应使主管机关满意.〔3〕手提灭火器:船舶的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控制站内应配备数量足够的手提灭火器,1000总吨与以上的船舶,至少配有5只.机器处所配备的数量应满足相应规定的要求.〔4〕消防员装备:消防员装备由个人配备和呼吸器组成.个人配备包括:防护服、消防靴和手套、一顶消防头盔、一盏电安全灯〔手提灯,照明时间至少3小时〕、一把太平斧;呼吸器可是一具带有空气泵的防烟面具或者一具自给式压缩空气呼吸器〔可使用30分钟〕并附带一根耐火救生绳.配备要求:所有船舶至少应备有两套符合要求的消防员装备.客船按其乘客和服务处所的甲板长度每80m应备有两套消防员装备和两套个人配备.消防员装备和个人配备应储存于易于到达之处和即刻可用,两套消防员装备储存的位置之间应尽量远离.在客船上,应在任一存储位置上可以获得两套消防员装备和一套个人配备〔5〕国际通岸接头: 500总吨与以上船舶至少应设一只.〔6〕防火控制图:所有船上应有固定展示的防火控制总布置图,标明每层甲板的控制站,A级、 B级分隔的各区域,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灭火设备,各舱室和甲板出入通道的细节以与通风系统,包括风机、档火闸位置细节等.控制图的说明应用船旗国官方文字与英〔法〕文书写,并保持与当时实际情况一致,如有改动,应尽可能即将更正.所有船上应有一套防火控制图或者具有该图的小册子的复制品,永久性地置于甲板室外面有醒目标志的风雨密盒子里,以有助于岸上消防人员取用.救生:SOLAS公约对船上的所有救生设备与装置配备要求如下:1〕无线电救生设备〔所有客船与300总吨与以上的货船〕〔1〕双向甚高频〔VHF〕无线;〔2〕客船、 500总吨与以上货船,至少应装设3台〔3〕300总吨~500总吨的货船,至少应装设2台2〕雷达应答器〔1〕客船、 500总吨与以上货船,每舷至少装设1台〔2〕300总吨~500总吨的货船,每船至少装设1台3〕遇险火焰信号每船应配备不少于12支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保存在驾驶室或者其附近.垂直发射时,火箭应达到不低于300m的高度,并具有不小于40s的燃烧时间.4〕救生圈〔1>每舷至少有一只救生圈装有可浮救生索,其长度不少于它在轻载水线以上高度的2倍或者30m,取大者;〔2>不少于救生圈总数的1/2应设有自亮灯,这些救生圈中不少于2只应设有自发烟雾信号,并应能自驾驶室迅速抛投.5〕救生衣除船上每人一件外,此外附加足够数量供值班人员使用的救生衣.客船上还应配备占旅客总数10%的儿童救生衣.6〕救生艇筏〔1〕从事非短途国际航行的客船,救生艇在每舷的总容量应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的50%,此外再配备能容纳人员总数25%的救生筏.货船每舷配备的救生艇总容量应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的100%,此外再配备容纳人员总数100%的救生筏.如救生筏的存放地点距船首或者船尾超过100m,还应配备一只救生筏尽量靠前或者靠后放置.〔2〕救生艇乘员定额不许超过150人,救生筏乘员定额不得少于6人.〔3〕艘救生艇筏的存放应处在连续使用的准备状态,应使2名船员能在5min内完成降落和登乘准备工作.〔4〕救生艇筏应在船舶横倾达20°、纵倾达10°时能安全降落.〔5〕客船上所有救生艇筏,应能在发出弃船信号后30min内载足全部乘员和属具降落,货船上所有救生艇筏应能在发出弃船信号后10min内载足全部人员和属具降落.〔6〕救生艇在静水中航速至少为6kn,当拖带一只载足乘员属具的25人救生筏时, 航速至少为2kn,并应配备船舶营运航区预期温度X围内6kn航速、运转时间不少于24小时的燃料和润滑油.船上的所有救生设备与装置在船舶离港前、航行中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即将可用.危(wei)险通报:根据SOLAS公约对危(wei)险通报的要求,每艘船船长如遇下列情况之一时,有责采取一切措施将信息通知附近各船与最近岸上主管当局:〔1〕危(wei)险的冰和飘浮物,或者其他任何对航行的直接危(wei)险;〔2〕热带风暴;〔3〕伴有强风的低于冰点的气温导致船舶上层建造严重积聚冰块;〔4〕未收到风暴警报而风力达10级或者以上时.发送危(wei)险通报可使用明语〔最好用英文〕或者《国际信》 .航行设备:现行SOLAS公约要求所有船舶必须配备的航行系统和设备,包括标准磁罗经或者其他装置、哑罗经或者罗经方位装置、定位装置等.对所有150GT与以上的船舶和客船, 还应设有1台可与磁罗经互换的备用磁罗经或者其他装置以与不单纯依靠船舶的主电源的通信信号灯一盏.对所有300GT与以上船舶和客船,还应设有1台测深仪、 1 台9GHz雷达、航速航程测量装置〔计程仪〕、1套电子标绘装置〔ARPA〕、船首向传送〔至雷达、 ARPA与AIS〕装置.所有500GT与以上的船舶,此外需要配备陀螺罗经等.此外,20000载重吨与以上的油船、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应不迟于1999年1月1日在其两端安装应急拖带装置.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只能供人员的登船和离船使用,应保持干净,适当维修和存放, 定期检查,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应能达到使引航员安全登离船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1〕引航员软梯所需爬高不小于1.5m,离水面高度不超过9m. 〔2〕当从海平面至船舶出入口的距离超过9m时,应使用与引航员软梯相连的舷梯或者升降机械. 〔3〕如果使用引航员升降器,还应在其附近设一引航员软梯,并可供即将使用. 〔4〕在登船位置附近应配备两根直径不小于28mm的安全绳、带自亮灯的救生圈、抛缆绳与夜间的照明等.登离船装置在安装后和使用前应进行检查试验,登离船装置的安装与引航员的登离,由值班驾驶员负责监督,该驾驶员应携带与驾驶室联系的通信设备.操舵装置:1.操舵装置的配备〔1〕每艘船舶应配备符合要求的主操舵装置和辅助操舵装置.主操舵装置和辅助操舵装置的布置应使两者之一在发生故障时不致导致另一装置不能工作.如果操舵装置有二台或者几台相同的动力装置,则可不设辅助操舵装置.〔2〕主操舵装置应能在最深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速度前进时,能将舵自一舷35°转至另一舷35°,以与相同条件下在28s内将舵自一舷35°转至另一舷30°.〔3〕辅助操舵装置应能在最深航海吃水和最大营运速度的1/2或者7kts前进时〔取大者〕 ,在60s内将舵自一舷15°转至另一舷15°.〔4〕驾驶室与舵机室之间应设有独立的通信设施,在驾驶室、机舱以与舵机室处所应永久显示操舵装置的遥控系统和动力装置转换程序的操作说明和方框图.2.操舵装置的试验和操作〔1〕开航前12小时,应对操舵装置进行核查和试验,包括:①进行操满舵试验②操舵装置与其连接部件的外观检查③驾驶台与舵机间的通信试验〔2〕在需要特殊注意的航行区域,船舶应使用一台以上同时工作的操舵动力设备.3.演习应急操舵演习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内容包括在舵机室内直接控制操舵装置、与驾驶台的通信程序和转换动力供应的操作.4.记录操舵装置的试验核查以与应急操舵演习的详细内容应记入航海日志.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配备和性能:每艘300总吨与以上的货船与所有客船应设有下列符合要求的无线电通信设备:1〕一台VHF无线电装置,能发送和接收70频道上的DSC与遇险报警以与6频道、13频道、 16频道上的无线;2〕一台能在VHF70频道上保持连续DSC值班的无线电装置;3〕一台能在9GHZ频带上工作的雷达应答器;4〕一台接收国际NAVTEX业务广播的接收机;5〕一台接收来自INMARSAT增强群呼系统的安全信息无线电设备;6〕一台卫星EPIRB,应能通过406MHZ上工作的极轨道卫星或者1.6GHZ上工作的 INMARSAT静止卫星发送遇险报警,并应:〔1〕安装在易于接近的位置;〔2〕可随时由人工释放并能由一人带入救生艇筏;〔3〕当船舶沉没时能自动释放并启动遇险报警;〔4〕能人工启动遇险报警.加强海上安全的特殊设施:1.船舶识别号:〔1〕合用的船舶: 100总吨与以上的所有客船,300总吨与以上的所有货船. 〔2〕合用的日期:新船于20##7月1日.20##7月1日以前建造的船舶应在不迟于20##7月1日以后的第一次计划干坞检验之日永久性标注国际海事组织编号. 〔3〕编号的标注的位置:每船至少两处标注,船尾或者船中左舷和右舷的最深的核定的载重线以上船名之下,或者上层建造左舷或者右舷或者正面的可见位置.在机器处所、泵舱、滚装处所的舱壁上.〔4〕制作要求:可制成凸出的字符,或者刻入用中心冲头冲刺,或者使用可确保该标记不易被擦除的任何其他等效方法.2.连续概要记录〔Continuous Synopsis Record>就其中所记录的信息在船上提供一份船舶历史记录.〔1〕合用的船舶: 100总吨与以上的所有客船,300总吨与以上的所有货船. 〔2〕合用的日期:新船于20##7月1日.20##7月1日以前建造的船舶应应至少提供该船自20##7月1日起的历史.即从20##7月1日起,所有船舶均需备有《连续概要记录》.〔3〕记录要求:①记录由船旗国主管机关签发;②记录要用IMO制定的标准格式,不得修改、删除;③记录项目:船旗国、登记日期、船舶识别号、船名、船籍港、注册船东与其地址、光租人##与地址、公司名称与地址、入级船级社、 ISM证书签发机关、保安证书签发机关、终止登记日期;④发生变化3个月内主管机关要签发修订文件;⑤在主管机关签发修订文件之前,应授权公司或者船长进行修改,并随即通知主管机关;⑥记录应使用英文、法文或者西班牙文,还可以此外译成主管机关的官方语言;⑦变更船旗时要留在船上;⑧连续概要记录将受到港口国的检查.ISPS 规则:恐怖主义具有非常明确的政治目的,并具有以非正常的暴力手段打击无辜者为目标的特点.20##,"9.11〞事件震惊全球,反恐成为各国关注的头等大事,20##11 月,IMO在22次大会上通过了"审议防止威胁乘客、船员和船舶安全的恐怖行为的措施和程序〞的大会决议〔A.924〔22>〕,成立了海上保安会间工作组,负责起草SOLAS公约有关保安条文的修正案以与ISPS规则.20##12月12日在伦敦召开的IMO海上保安外交大会通过了"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国际规则〞〔ISPS规则〕以与SOLAS有关加强海上保安的特殊措施的修正案,该修正案于20##7月1日生效.ISPS 规则由A、B两个部份组成,其中A部份为强制性要求,B部份为对实施A部份的指导.1.合用X围ISPS规则合用X围为从事国际航行的客船〔包括速客船〕、500总吨以上的货船〔包括速货船〕、挪移式海上钻井装置以与为上述船舶服务的港口设施.2.定义《船舶保安计划》〔SSP>系指为确保在船上采取旨在保护船上人员、货物、货物运输单元、船舶物料或者船舶免受保安事件威胁的措施而制订的计划.《港口设施保安计划》〔PFSP>系指为确保采取旨在保护港口设施和港口设施内的船舶、人员、货物、货物运输单元和船上物料免受保安事件威胁的措施而制订的计划.船舶保安员〔SSO>系指由公司指定的承担船舶保安责任的船上人员,这人对船长负责,其责任包括实施和维护《船舶保安计划》以与与公司保安员和港口设施保安员进行联络.公司保安员〔CSO>系指由公司所指定的人员,负责确保船舶保安评估得以开展、《船舶保安计划》得以制订、提交批准、而后得以实施和维持,并与港口设施保安员和船舶保安员进行联络.港口设施保安员〔PFSO>系指被指定负责制订、实施、修订和维持《港口设施保安计划》以与与船舶保安员和公司保安员进行联络的人员.保安等级1系指应始终保持的适当最低保护性保安措施的等级.保安等级2系指由于保安事件危(wei)险性升高而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适当的附加保护性保安措施的等级.保安等级3系指当保安事件可能或者即将发生〔尽管可能尚无法确定具体目标>时应在一段有限时间内保持进一步的特殊保护性保安措施的等级.缔约国保安责任:ISPS规则对缔约国的要求:1〕批准《船舶保安计划》与其后的修改.2〕审核船舶是否符合SOLAS第XI一2章和ISPSCode部份的规定,并向船舶签发《国际船舶保安证书》 .3〕为船舶规定保安等级并向船舶通报有关保安信息.4〕通过评估船/港界面活动或者船到船活动对人员、财产或者环境造成的危(wei)险, 确定何时要求《保安声明》 .5〕向国际海事组织通报公约和ISPSCode要求的保安信息.6〕缔约国政府可以将第XI-2章和规则本部份为其规定的某些与保安有关的职责授权给经认可的保安组织〔RSO〕,但以下职责除外:〔1〕规定合用的保安等级.〔2〕批准港口设施保安评估和已批准评估的后续修订.〔3〕确定须指定港口设施保安员的港口设施.〔4〕批准《港口设施保安计划》和已批准计划的后续修订.〔5〕根据第XI-2/9条采取监督和符合措施.〔6〕规定关于《保安声明》的要求.公司保安责任:1.ISPS规则对公司和船舶的要求船公司要为公司指定一位或者数名公司保安员,为每艘船舶指定一位保安员.船舶须持有《国际船舶保安证书》 ,所有船舶按规定装设船舶保安警报系统,船长在就船舶保安做出决定方面,以与在必要时请求公司或者任何缔约国政府提供协助方面具有最高的权威和责任,船上相关人员必须持有保安员证书.2.责任1〕公司保安员的职责公司保安员的职责是确保船舶开展保安评估、制定《船舶保安计划》:〔1〕对船舶可能受到威胁情况提出建议;〔2〕确保开展船舶保安评估;〔3〕确保《船舶保安计划》的制订、批准、实施和维护;〔4〕确保《船舶保安计划》进行修改,纠正缺陷;〔5〕安排保安活动的内审和审查;〔6〕迅速处理内审、定期审查、保安检查、符合检验期间发现的缺陷和不符合项;〔7〕加强保安意识和警惕性;〔8〕确保人员得到适当培训;〔9〕确保船舶保安员和港口设施保安员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10〕取保保安要求和安全要求的一致性;〔11〕确保保安计划反映本船的具体信息;〔12〕确保替代和等效安排得以实施和保持.2〕船舶保安员主要负责船舶日常营运的保安工作〔1〕定期保安检查,确保维持保安措施;〔2〕保持和监督《船舶保安计划》的实施;〔3〕与船上人员和港口设施保安员协调装卸期间保安;〔4〕对《船舶保安计划》提出修改建议;〔5〕向公司报告内审、定期审查、保安检查和符合检验期间确定的缺陷和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6〕加强船上保安意识和警惕性;〔7〕确保船上人员得到适当培训;〔8〕报告保安事件;〔9〕与公司保安员和港口设施保安员协调实施《船舶保安计划》;〔10〕确保正确操作、测试、校准和保养保安设备.船舶保安计划:每艘船均应随船携带经主管机关批准的《船舶保安计划》 .该计划应就规则本部分所定义的三个保安等级作出规定.经认可的保安组织可为某一具体船舶编制《船舶保安计划》 ,主管机关可将《船舶保安计划》的审查和批准工作或者对以前已批准计划的修正的审查和批准工作委托给经认可的保安组织,在此情况下,从事审查和批准特定船舶的《船舶保安计划》或者其修订内容的经认可保安组织,应不曾经参预过被审船舶的保安评估的准备或者《船舶保安计划》的编写或者修订.提交审批的《船舶保安计划》或者对以前经过批准的《船舶保安计划》的修订内容应附有编制该计划或者修订内容所依据的保安评估.《船舶保安计划》的制订应考虑到规则B部份的指导,并应以该船的一种或者几种工作语言写成.如所用语言不是英文、法文或者西班牙文,还应包括其中一种文字的译文.计划可以用电子格式保存.在此情况下,应通过程序对其加以保护,以防止其被擅自删除、破坏或者修改.《船舶保安计划》计划至少应涉与以下内容:〔1〕防止将企图用于攻击人员、船舶或者港口的武器、危(wei)险物质和装置擅自携带上船的措施;。
国际管理法律案件(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跨国公司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
近年来,跨国公司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频发,成为国际管理法律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以苹果公司诉三星公司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为例,探讨跨国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问题。
二、案情简介2011年,苹果公司在美国加州法院起诉三星公司,指控三星公司侵犯了其多项专利,包括滑动解锁、触摸屏、自动亮度调整等。
苹果公司要求三星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三星公司则辩称,其产品并未侵犯苹果公司的专利,且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已进行了充分的专利检索和规避设计。
案件经过一年多的审理,2012年8月,美国加州法院判决三星公司侵犯了苹果公司的多项专利,并要求三星公司支付赔偿金。
然而,三星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上诉。
2013年12月,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驳回了三星公司的上诉,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此后,三星公司继续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但最高法院于2016年3月拒绝受理此案。
三、案件分析1. 知识产权侵权认定本案中,苹果公司指控三星公司侵犯其多项专利,包括滑动解锁、触摸屏、自动亮度调整等。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对涉案专利进行了全面分析,判断三星公司是否构成侵权。
(1)滑动解锁专利侵权:法院认为,三星公司的产品与苹果公司的滑动解锁专利在技术特征上具有相似性,构成侵权。
(2)触摸屏专利侵权:法院认为,三星公司的产品在触摸屏技术方面与苹果公司的专利存在部分相似,但并未完全复制,故不构成侵权。
(3)自动亮度调整专利侵权:法院认为,三星公司的产品在自动亮度调整技术方面与苹果公司的专利存在相似性,构成侵权。
2. 跨国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本案中,苹果公司采取了以下知识产权保护策略:(1)加强专利申请:苹果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了大量专利,为自身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2)专利布局:苹果公司在关键领域布局专利,形成专利壁垒,阻止竞争对手进入市场。
国际管理法律案件(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跨国经营,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跨国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压力。
本案例将探讨一起跨国公司因环境违法而引发的国际管理法律案件。
二、案件概述某跨国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在我国某沿海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该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环保意识不强,导致其排放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严重超标,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当地环保部门在接到举报后,对该公司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存在多项环境违法行为。
三、案件经过1. 举报与调查当地居民发现该公司排放的污染物超标后,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了举报。
环保部门接到举报后,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对该公司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该公司在废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废气排放不达标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2. 行政处罚根据调查结果,环保部门依法对该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该公司被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
3. 国际关注该案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多家国际环保组织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跨国公司环境违法案件反映了全球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
一些国家政府也对此表示关注,并要求我国政府采取措施,加强跨国公司环境监管。
4. 法律诉讼在行政处罚的基础上,受害者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公司承担民事责任。
法院审理后,判决该公司赔偿受害者损失,并公开道歉。
5. 整改与合规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该公司在判决生效后,积极整改,投入资金完善环保设施,加强员工环保培训,确保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落实。
四、案例分析1. 跨国公司环境违法的法律责任跨国公司在我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跨国公司如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案中,该公司因环境违法而受到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前言1本规则旨在提供船舶安全管理、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国际标准。
2大会通过的第A。
443(Ⅺ)号决议,敬请各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船长在海上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方面正当履行其职责。
3大会通过的第A。
680(17)号决议,进一步认识到需要建立适当的管理组织,使其能够对船上的某些需求做出反应,以达到并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高标准。
4认识到航运公司或船舶所有人的情况各异以及船舶操作条件的大不相同,本规则依据一般原则和目标制定。
5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成,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显然,无论是在岸上还是在船上,不同的管理层次对所列条款需要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6高级领导层的承诺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就安全和防止污染而言,各级人员的责任心、能力、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将决定其最终结果。
A部分实施1总则1.1定义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的A和B两部分。
1.1.1“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系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正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1.1.2“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已承担船舶所有人的船舶营运责任并在承担此种责任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责任和义务的任何组织或法人,如管理人或光船承租人。
1.1.3“主管机关”系指船旗国政府。
1.1.4“安全管理体系”系指能使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的结构化和文件化的体系。
1.1.5“符合证明”系指签发给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公司的文件。
1.1.6“安全管理证书”系指签发给船舶,表明其公司和船上管理已按照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运作的文件。
1.1.7“客观证据”系指通过观察、衡量或测试获得并能被证实的有关安全或安全管理体系要素存在和实施的量或质的信息、记录或事实声明。
1.1.8“评述”系指在安全管理审核过程中做出的并由客观证据证实的事实声明。
1.1.9“不符合规定情况”系指客观证据表明不满足某一具体规定要求的可见情况。
1.1.10“重大不符合规定情况”系指对人员或船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对环境构成严重危险,并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可辨别的背离,包括未能有效和系统地实施本规则的要求。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应用指南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应用指南国际航运公会(ICS)和国际海运联盟(ISF)是由40个国家的船东所自愿结成的组织,代表了一半以上的世界商船吨位。
ICS始建于1921年,是航运业的一个商贸协会,其利益涉及海运事务铁饼是海上安全、船舶设计和建筑、防止污染、以及海运法律等各个方面。
ISF始建于1909年,是航运业的一个顾主联盟,在国际上代表其成员有关劳工事务,人力及培训方面的利益。
ICS和ISF在此感谢英国“Global maritime”的海事专家joseph m hughes在制定本指南的SMS内审部分的关心;并感谢国际船级社协会(ices)对本指南提供有益的讲明。
以下几家参与了本指南制定过程中的咨询,并原则支持半指南的应用。
菠萝的海及国际海事理事会(bacon)国际干货船东协会(intercrop)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intertanko)石油公司国际海运论坛(ocimf)国际气体运输船和码头经营人协会(sigtto)本指南的编写使用了目前所获得的最好资料,本指南仅作为一种指导,其应用责任由用户自负。
ICS,ISF,及任何为指南提供资料、数据,进行编辑、出版、授权翻译和供销的个人,公司,企业或组织对本采纳指南内容而直截了当或间接导致的后果,均不负任何责任。
名目ICS/ISF《国际安全治理规则》应用指南 (1)序言 (4)第Ⅰ部分引言 (4)背景 (4)安全治理体系(SMS) (5)建立安全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5)目的 (6)使用术语定义 (6)第Ⅱ部分建立和实施安全治理体系的一样性建议 (7)高层领导的承诺 (7)充足的资源配置 (7)船上和岸上人员的参与 (8)实际的时刻表 (8)实施以后 (8)第Ⅲ部分《国际安全治理规则》和相应的指南 (8)前言 (9)1.总则 (9)第Ⅳ部分SMS内审指南 (22)SMS外部发证及评估过程 (22)SMS内部审查及评估过程 (23)SMS内部审核 (23)附录A (30)安全治理体系内审打算样本 (30)附录B (33)安全治理体系内审预备表格样本 (33)附录C (34)SMS内审方案样本 (34)附录D (35)SMS内审方案样本 (35)SMS内审报告的讲明 (36)附则3 (38)安全治理体系的筹建 (38)初始咨询题 (38)制定打算 (38)附则4 (40)熟悉方法 (40)附则5 (41)要紧的国际海运公约和建议案 (41)关于船舶的 (41)关于船东的 (41)关于船员和船舶的 (41)关于海员的 (41)序言第Ⅰ部分引言背景安全治理体系建立安全治理体系的优越性目的使用的术语第二部分建立安全治理体系的一样建议高级领导层的承诺充足的资源配置船上和岸上人员的参与实际的时刻表实施之后第三部分《国际安全治理规则》和相应的指南前言1.总则定义目标适用防卫安全治理体系的功能要求2.安全和环保方针3.公司的责任和权益4.指定人员5.船长的责任和权益6.资源和人员7.船上操作打算的制定8.应急预备9.对不符合规定的情形、事故和险情的报告和分析10.船舶和设备的爱护11.文件12.公司审核、复查和评判13.发证、审核几监督前言SMS外部发证几平谷过程SMS内部审查及评估过程SMS内部审核准则目标范畴责任内审员的适任内审员的选择审核打算审核预备及审核方案的制定SMS内审的报告不符合规定的情形(NOR)和纠正措施要求(cars)SMS内审报告的所有权实施审核预备审核不是安全检查方法观看面谈附录a:安全治理体系内审打算表样本附录b:安全治理体系内审预备表格样本附录c:安全治理体系内审方案样本附录d:安全治理体系内审报告样本附件附则2:主管机关实施ism规则指南[A.788(19)号决议](内容略)附则3:SMS的建立附则4:熟悉方法附则5:要紧国际海运公约和建议案附录6:操作文件的建议项目附则7:有助于预备船上操作和应急打算的出版物附则8:可能的安全治理体系文件结构序言1994年5月,IMO通过SOLAS公约新增Ⅳ章“船舶安全营运治理”,并依照船型确定了生效日期,最早从1998年7月1日开始。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⑵全面的相关性:规则从管理角度提出的要求覆盖了公司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所有工作,将航运公司的人事管理、机务管理和海务管理三大部分全部包括,对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活动做出了系统的规定。
⑶完整的系统性:规则把航运公司及其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看待,再按照系统管理方法明确规定。第一,它强调在组织结构上的系统性,不仅要有从公司最高管理层至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的运作系统,同时还要有一个对运作系统实施监控的监控系统,公司就依靠这两个系统,来确保SMS的有效运行。第二,规则要求公司实行程序化管理,对安全和防污染管理过程实施全面的系统控制,避免了管理行为的随意性。第三,规则要求航运公司要建立文件化和结构化的SMS。文件化和结构化本身就是这个系统管理的一部分。公司不仅要制定安全和环保方针,还要有管理程序、须知内容和记录,且这些文件之间要做到层次分明、相互关联、接口清晰、逻辑性强。这样就使得文件化和结构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具有完整的系统性。
近代对IMO(国际海事组织)的立法产生直接影响的六起重大海难。(IMO——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⑴“TITANIC”号——《铁达尼克》号沉没。(英国籍)
1912年4月10日,这艘英国建造的大型豪华客船在她的处女航中撞上了大西洋的冰山而沉没。死亡船员和旅客达1500余人。电影“冰海沉船”就是以这次海难为题材拍摄的。这次海难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⑵“TORRY CANYON”——《托里凯尼昂》油轮触礁断裂溢油事故。(利比里亚籍)
1967年3月8日,该油轮在英国东南沿海因舵机失灵,船长要求船东施救,但船东为了省钱要求船上自救,结果船在失控中触礁破裂,断成四截,溢出约10万吨原油。由于风浪很大,围油栏难于围住全部溢油,对海域造成了严重污染。最后动用飞机轰炸断裂的油轮,将溢油烧掉。英、法两国为清除污染付出了1000万英镑的巨额费用。本次海难的教训是:船长无权处理紧急情况。由此国际上制定了《1973年国际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后来经1978年议定书修正,成为《MARPOL 73/78》和《STCW 1978》两个公约。
《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修正案
《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修正案文章属性•【缔约国】•【条约领域】•【公布日期】2000.12.05•【条约类别】•【签订地点】正文《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修正案1 在标题"1总则"之前增加新的标题"A部分-实施"1 总则1.1 定义2 在"1.1定义"和第1.1.1段之间插入:"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A部分和B部分"。
3 在第1.1.3段后增加以下新定义:"1.1.4 安全管理体系系指能使用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的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针的结构化和文件化体系。
1.1.5 《符合证明》系指发给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公司的文件。
1.1.6 《安全管理证书》系指发给船舶,证明其公司和船上管理已按照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运作的文件。
1.1.7 客观证据系指基于观察、衡量或测试并能被审核的关于安全或安全管理体系要素的存在和实施的数量或质量的信息、记录或事实陈述。
1.1.8 评述系指在安全管理评审期间作出的并由客观证据证实的事实陈述。
1.1.9 不符合系指所观察到的从客观证据表明不满足某一具体要求的情况。
1.1.10 重大不符合系指对人员或船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对环境构成严重危险,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可辨别的背离,并包括未能有效和系统地实施本规则的要求。
1.1.11 周年日期系指每年相应于有关文件或证书有效期届满之日的月份和日期。
1.1.12 公约系指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7 船上操作方案的制订4 原第7章的文字由以下内容代替:"对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关键性的船上操作,公司应建立有关方案和须知的制订程序,适当时还包括核查清单。
对所涉及的各项任务应作出明确规定并分配给合格的人员。
"13 发证、审核和监督5 原第13章的标题和文字由以下内容代替:"B部分-发证与审核13 发证和定期审核13.1 船舶应由持有根据第14.1段发给的与该船相关的《符合证明》或《临时符合证明》的公司营运。
ISM规则与NSM规则1-14
是指发给符合ISM规则要求的公司 系指签发给公司,表明该公司符合本规
的文件
则要求的证明文件
1是.1指.6发安给全船管舶理表证明书其公司和船上 管理已按照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的 文件
1.1.6安全管理证书 是指发给船舶,表明其公司和船上管理 已按照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运作的证明 文件
1是.1指.7基客于观观证察据衡量或测试并能被 核实的,有关安全或安全管理体系 条款存在和实施与否的量或质的信 息记录或事实声明
1.1.9重大不符合规定的情况 是指已发现的对人员或船舶安全构成严 重威胁或对环境构成严重危险,并需要 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事项或情况,包括 未能有效和系统地实施本规则的有关要 求
1是.1指.1客0重观大证不据符表合明规不定满的足情某况一具 体规定要求的可见情况
1.1.10周年日 系指对应于有关证明文件有效截止日期 的每年的该月该日
7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 对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关键性
船上操作,公司应当建立如何制定有关 方案和须知(包括需要的检查清单)的 程序。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应明确规 定由适任人员承担
8应急准备
8应急准备
8公.1司对应船当上建可立能标出识现、的描紧述急和情反况应, 的程序
8.1对船上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并明 确对这些紧急情况如何做出反应
5.复查安全管理体系并向岸上管理部门
5.复查安全管理体系并向岸上管 理部门
报告其存在的缺陷
报告其存在的缺陷
6资源和人员
6资源和人员
6.1公司应当保证船长
6.1公司应当保证船长
1.具有适当的指挥资格
1.具有适当的指挥资格
2.完全熟悉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 2.完全熟悉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
3.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可靠地 3.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可靠地
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案例
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案例:
审核对象:某国际航运公司
审核目的:评估该航运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并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改进机会。
审核内容:
1. 公司安全管理文件审核:检查公司是否制定了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安全管理手册、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并确保这些文件符合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2. 人员资质和培训:审核公司是否建立了有效的人员资质和培训管理制度,确保船员和岸上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船舶设备维护和检查:检查公司是否定期对船舶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符合安全标准。
4. 应急响应和事故调查:评估公司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应急响应和事故调查机制,并对应急预案进行测试和评估。
5. 合规性和审核:检查公司是否定期进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以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审核结果:该航运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符合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
例如,部分船员的培训记录不完整,部分船舶设备的维护和检查记录不规范。
此外,公司的应急预案测试和评估也存在一些不足。
建议措施:
1. 加强船员培训记录的管理,确保所有船员都接受了完整的培训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规范船舶设备的维护和检查记录,确保设备得到及时维护和检查。
3. 对公司的应急预案进行全面测试和评估,以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 定期进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船舶安全管理规则
国内安全管理规则讲义一、ISM规则的产生1、机构简介:●国际海事组织(IMO)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1948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如开第一次会议,讨论建立一个新组织,专门负责国际海上运输特别是航行安全方面的事务,通过了《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来建立这一组织,即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58年海事组织公约生效,组织正式运转。
1982年5月22日更名为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机构设置:大会、理事会、海上安全委员会(MSC)、法律委员会、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技术合作委员会、便利委员会、秘书处。
2、SOLAS公约产生背景:●国际海事组织成立后,围绕着海上航行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技术合作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
在这些国际公约中,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一直被认为是有关商船航行安全最重要的国际条约之一。
●SOLAS公约的产生背景:1912年由英国驶往美国纽约港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中由于种种原因沉没,1512人丧身于大海之中。
这次灾难性的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航海安全的广泛关注。
1913年底,在英国伦敦召开了首次国际海上人命安全会议,13年国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并于1914年1月20日签订了第一个有关海上航行安全的国际条约——《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在通过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公约进行了多次修下,又通过了1929年、1948年和1960年三个SOLAS公约,但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其它一些原因,效果不好。
直到1974年公约的出现,1974年SOLAS公约采用了默认接受程序(规定某个修正案将在某个日期生效,除非在此期间有一定数量的缔约国明确表示反对),才使这一公约在促进海上航行安全方面发挥了作用。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也称ISM规则)是国际海事组织第18届大会于1993年11月4日通过的号决议的附件,1994年6月由《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新增第IX章规定为强制性规则,于1998年7月1日起适用于客船、高速客船、500总吨及以上油船、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散货船和高速货船;于2002年7月1日起适用于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和500总吨及以上其他货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0/14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13. 发证和定期审核 (1)符合证明 ① 仅对指明的船型有效; ② 不超过5年; ③ 《符合证明》撤销
《安全管理证书》撤销。
2018/10/14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13. 发证和定期审核 (2)安全管理证书 ① 船舶符合SMS的证据; ② 不超过5年,至少1次中期审核; ③ 《符合证明》撤销 《船舶安全管理证书》 没有申请中期审核 撤销 严重不符合SMS
2. 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制定、执行
3. 公司的责任和权利 4.指定人员
指定人员直接联系岸上高层,联系责任和权利应包括 安全和污染监控。
2018/10/14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5. 船长的责任和权利
① 文件形式明确船长责任; ② 安全管理体系包含明确声明; ③ 船长绝对权利和责任。
2018/10/14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1. 总则
(2)安全管理目标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船舶。 (4)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① 方针; ④ 报告程序; ② 指令和程序; ⑤ 应急反应程序; ③ 船、岸人员权限和联系渠道; ⑥ 内部评审和复查程序。
2018/10/14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2018/10/14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2.ISM规则特点
① ② ③ ④ 针对性强 覆盖面广 系统性严 指导力大
2018/10/14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ISM规则组成:
① ② ③ ④ 前言 A部分(实施) B部分(发证与审核) 一个附录(格式范本)
2018/10/14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1. 总则
(1)定义 (2)安全管理目标 (3)适用范围 (4)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第二节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一、规则概要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2018/10/14
第二节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ISM):全称为《国际 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 管理规则》。 重点强调:公司的岸上和 船上安全管理。
2018/10/14
一、规则概要
1.安全保障原理 (1)前言
2018/10/14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10. 船舶和设备的维护 定期检查,有问题报告; 11. 文件 ① 安全管理手册:阐述和实施SMS的文件; ② 最有效的方式保存; ③ 每艘船舶应备有与之相关的全部文SM规则的主要内容
12. 公司审核、复查和评价 公司12个月间隔期—船上和岸上内部审核—验证是否 符合SMS;(特殊情况,可延长不超过3个月) 13. 发证和定期审核 船舶持有: ① 公司营运的《符合证明》或《临时符合证明》副本; ② 《安全管理证书》;
6. 资源和人员
公司保证船长: ① 具有适当指挥资格; ② 完全熟悉公司SMS ③ 得到必要支持。
2018/10/14
公司保证: ① 配备船员合格、持证健康; ② 熟悉职责 ③ SMS得到交流和运用等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7. 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 公司制定船上关键操作程序、计划及须知; 8. 应急准备 9.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事故和险情的报告和分析 SMS应包括; ① 不符合规定的情况 ② 事故和险情报告 ③ 调查分析程序
2018/10/14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14. 临时证书 (1)临时符合证明 ① 公司新成立或现有《符合证明》增加新船型; ② 有效期不超过12个月。 (2)临时安全管理证书 ① 公司变换; ② 改挂船旗国。 ③ 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
2018/10/14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15. 审核 按照主管机关接收程序和考虑IMO制定导则进行。 16. 证书格式 ① ISM附录相应范本制定; ② 语言:工作语言+英法其中一种译文。 ③ 仅对指明的船型有效。
2018/10/14
二、ISM规则的主要内容
1. 总则
(1)定义
① 公司: ② 安全管理体系(SMS): ③ 客观证据—观察、衡量或测试,并能被审核的关于安全 或体系要素存在和实施数量或质量信息、记录或事实陈 述。 ④ 评述—事实陈述 ⑤ 不符合—不满足具体要求 ⑥ 重大不符合—构成严重威胁或严重危险,未能有效实施
① 提供国际标准 ② 采取必要措施,保证船长履行安全职责 ③ 管理组织满足船上高标准安全需要
2018/10/14
一、规则概要
1.安全保障原理 (2)ISM规则
①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原理,结合海上安全实际 ② 重点:公司安全管理 ③ 直接目标:控制人为因素
2018/10/14
一、规则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