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唐代)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课程性质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程,为必修课。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掌握关于各时期代表性作家、风格流派、经典作品、文学思潮等系统知识,并在必要的范围内增进对中国历史和思想文化的认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不断提高文学、语言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阅读、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以求有益于学生的人格培养,为其将来从事社会文化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发扬独立思考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以促使一部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深造和发展。

先秦文学教案教学时数:72学时配套教材: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纲要>>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任继愈 <<中国哲学简史>>朱东润 <<中国历代作品选>>总绪论本绪论主要介绍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中国文学的演进和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古、七段的分期等问题。

第一编先秦文学课时:2绪论第一节中国文学的源头一、传说时期的文学即远古歌谣与神话。

二、甲骨文与金文是今知最早的文字,也标志着书面文学的产生。

三、诗歌是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

第二节先秦文学的形态一、先秦文学呈现出文史哲不分的综合状态。

二、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三、“士”的出现。

第三节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一、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

二、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

三、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

四、楚地文化与楚辞原始社会没有文字。

有些反映原始社会生活的神话传说保存在后人的著作里,如“构木为巢”、“钻燧取火”等。

商朝已经有了文字,如甲骨文、钟鼎文。

由此可以推想夏代也有其文化和文学。

唐代文学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唐代文学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特点。

- 掌握唐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 理解并欣赏唐代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文化知识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唐代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1. 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特点。

2. 唐代诗歌、散文等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唐代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2. 运用历史、文化知识分析唐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唐代音乐、诗歌朗诵等视频,激发学生对唐代文学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特点。

(二)讲授新课1. 唐代诗歌- 介绍唐代诗歌的主要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山水田园诗等。

- 分析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 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为例,讲解诗歌的意境、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2. 唐代散文- 介绍唐代散文的主要流派:骈文、散文等。

- 分析唐代散文的代表人物:韩愈、柳宗元等。

- 以韩愈的《师说》为例,讲解散文的论证方法、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唐代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

(四)巩固练习1. 学生阅读唐代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唐代文学的作品赏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文化知识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歌优质教学精品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歌优质教学精品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歌优质教学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瑰宝。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第三章“唐诗繁荣与发展”中第一节“初唐四杰”和第二节“盛唐气象”。

我们将详细解读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诗作,领略“初唐四杰”文学风采;同时,品味杜甫、李白等盛唐诗人之作,体会盛唐时期文学气象。

二、教学目标1. 解初唐四杰和盛唐诗人文学成就,掌握唐诗基本发展脉络。

2. 领悟唐诗艺术特色,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唐诗艺术特色及其时代背景。

教学重点:初唐四杰和盛唐诗人代表作品及其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唐诗选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进入课堂,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学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唐诗发展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初唐四杰和盛唐诗人创作特点。

(1)初唐四杰:以王勃《滕王阁序》为例,讲解其文学成就和艺术特色。

(2)盛唐气象:以杜甫《春望》为例,分析盛唐诗歌意境和情感。

3.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初唐四杰和一首盛唐诗人诗歌,进行详细解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外两首诗歌,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 盛唐诗人:杜甫、李白等3. 代表作:王勃《滕王阁序》、杜甫《春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初唐四杰和盛唐诗人各自一首诗歌艺术特色。

示例:(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李白《将进酒》答案:(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

诗中运用丰富想象和夸张手法,展现壮阔意境,体现初唐诗歌创新精神。

(2)李白《将进酒》:此诗以豪放、奔放笔触,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向往。

诗中运用大量夸张和比喻,展现盛唐诗歌浪漫主义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分析初唐四杰和盛唐诗人诗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唐诗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文学唐代文学概述学习教案

中国古典文学唐代文学概述学习教案

中国古典文学唐代文学概述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典文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唐代文学概述”。

详细内容包括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文学特色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掌握唐代文学的基本情况。

2. 熟悉唐代文学的主要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理解各类文学形式的审美特点。

3. 领悟唐代文学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唐代文学流派及其审美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唐代文学的基本情况,掌握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典文学》学习笔记、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唐诗《静夜思》,引导学生感受唐代文学的魅力,进而引入课题。

2. 讲解:介绍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熟悉的唐代诗人及其作品。

4. 例题讲解: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分析其艺术特点及审美价值。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杜甫的《春望》的意境和艺术手法。

六、板书设计1. 唐代文学概述历史背景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文学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李白的《将进酒》的艺术特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对文学流派的理解仍需加强,下节课进行针对性讲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唐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推荐阅读:《唐诗三百首》、《全唐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唐代文学流派及其审美特点。

2.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熟悉的唐代诗人及其作品。

3. 例题讲解: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分析其艺术特点及审美价值。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杜甫的《春望》的意境和艺术手法。

5. 作业设计:分析李白的《将进酒》的艺术特色。

一、唐代文学流派及其审美特点唐代文学流派纷呈,主要包括初唐四杰、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现实主义诗派等。

中国古代文学教案唐代

中国古代文学教案唐代

中国古代文学教案唐代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的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掌握李白、杜甫的诗歌创作特点,领会其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析白居易《长恨歌》的文学价值,提高对长篇叙事诗的鉴赏能力。

4. 初步了解唐代传奇小说的题材和风格,拓展文学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唐诗的艺术风格、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创作、白居易《长恨歌》的文学价值。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学习笔记、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唐代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唐代文化的繁荣,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唐诗的发展与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唐诗的艺术风格。

3. 李白与杜甫诗歌创作讲解:分析两位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主题及艺术成就,结合具体诗篇进行讲解。

4. 白居易《长恨歌》讲解:介绍历史背景,分析诗歌的结构、主题和艺术特色,解读长篇叙事诗的文学价值。

5. 唐代传奇小说概述:简要介绍唐代传奇小说的题材、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李白、杜甫的诗歌创作特点,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唐代文学概述唐诗发展脉络李白与杜甫诗歌创作特点白居易《长恨歌》唐代传奇小说2. 李白与杜甫诗歌创作李白:豪放、奔放、意境高远杜甫:沉郁、严肃、关注现实3. 白居易《长恨歌》结构:起承转合主题:爱情、历史、人生艺术特色: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李白《将进酒》与杜甫《登高》的诗歌创作特点,谈谈你的理解。

以白居易《长恨歌》为例,分析长篇叙事诗的文学价值。

2. 答案:(1)李白的《将进酒》以豪放、奔放的诗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杜甫的《登高》则以沉郁、严肃的诗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2)白居易的《长恨歌》以丰富的情节、细腻的描绘、真挚的情感展现了爱情、历史和人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
重点讲解屈原的生平、《离骚 》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先秦散文
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 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 响。
诸子散文
先秦散文的艺术成就
总结先秦散文在文学语言、篇章结构 、论证方法等方面的艺术成就。
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 百家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品。
两汉辞赋与乐府民歌
宋代诗词及散文成就
北宋诗词的革新与发展
分析欧阳修、苏轼等北宋诗人的诗词革新运动,以及黄庭 坚、秦观等词人的创作特色和艺术成就。
南宋诗词的多元呈现
介绍陆游、杨万里等南宋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以 及辛弃疾、李清照等词人的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
宋代散文的繁荣与成就
阐述宋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介绍欧阳修、苏轼 等散文大家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分析他们在文学史上 的地位和影响。
分析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02 03
四大名著及其他代表作品
介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四大名著 的作者、内容、艺术特色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列举其他代表性作 品。
明清小说的艺术特色
阐述明清小说在题材选择、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艺 术特色。
05 元明清文学
CHAPTER
元杂剧及散曲创作
元杂剧的形成与发 展
介绍元杂剧的起源、特点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重要作家及作品
列举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等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并分析其艺术特色。
元杂剧的艺术成就
阐述元杂剧在戏剧冲突、人物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 的艺术成就。
明清小说创作高峰
01
明清小说的繁荣背景

2024年《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歌优质教学课件

2024年《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歌优质教学课件

2024年《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歌优质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唐朝诗歌”的第二节“盛唐诗歌的繁荣”。

具体内容包括:盛唐诗歌的社会背景、主要代表诗人及其作品风格特点,以及盛唐诗歌的艺术成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盛唐诗歌的社会背景,掌握盛唐诗歌的主要特点。

2. 通过分析代表诗人及其作品,提高学生对盛唐诗歌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代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盛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

重点:盛唐诗歌的社会背景、代表诗人及其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课外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盛唐时期的社会景象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盛唐诗歌的社会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盛唐诗歌的社会背景、主要代表诗人及其作品风格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分析其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

4. 例题讲解: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讲解其创作背景、艺术手法和意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杜甫的《春望》诗歌的艺术特点。

六、板书设计1. 盛唐诗歌社会背景2. 盛唐诗歌代表诗人王之涣李白杜甫3. 盛唐诗歌艺术特点雄浑豪放意境高远艺术手法丰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歌的艺术特点。

2. 答案:要求学生从题材、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盛唐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盛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

2.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的具体操作。

3.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题目和答案要求。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盛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1. 夸张:在盛唐诗歌中,夸张手法被广泛运用,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通过夸张描绘出瀑布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

中国古代文学教案唐代

中国古代文学教案唐代

唐代文学教案绪论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上承魏晋南北朝文学,属于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后期下启两宋文学,属于中古期的第二段。

唐代文学一般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二百七十余年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

但隋朝只维持了不到30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

隋代文学属于由魏晋南北朝文学向高度繁荣的唐代文学的过渡时期。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即帝位,建立唐朝。

唐朝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强大、文化经济繁荣的一个朝代。

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

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是:隋—→唐—→五代十国—→宋(581)(618)(907)(960)(总379年)第一节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诗的繁荣1、唐朝国力的强盛,达120余年之久的“天可汗”的实际存在,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中外文化的交流,胡汉文化的交融,统治者华夷一家的政策,造成开放的风气,对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南北文化的交融,各去其短,合其两长,南方的“文”装点了北方的“质”,北方的“质”补充了南方的“文”,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4、科举制的推行,刺激了文人的功名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一大批寒门士子进入仕途,进入文坛,使文学离开宫廷的狭窄圈子,走向市井和关山塞漠,促进了文学的新发展。

5、唐人恢宏的气度和对待不同文化的兼容心理,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繁荣的环境。

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都有很大的发展,都对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节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1、唐代士人在入仕之前,大都有漫游的经历,他们漫游名山大川、通都大邑、关山塞漠,找到了新的体验,拓展了文学的题材,丰富了文学的表现领域,促进了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的发展。

2、唐代士人入仕的途径很多,除科举外,入幕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

中国古代文学2——隋唐五代文学教案第一节唐代文学概述一、唐代文学的繁荣1、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诗是中国诗歌群峰中的珠穆朗玛。

唐诗以其所表现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弘气度,以及精妙绝伦的艺术风采,被后人称为“盛唐之音”、“盛唐气象”。

2、诗歌之外,散文、传奇小说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也是在唐代产生的。

二、唐诗繁荣的原因1、唐朝统治者奉行开明政治。

2、经济力量雄厚,国威大振,民气高扬,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充裕的精神食粮。

胸怀开阔,气度恢弘,精神昂扬。

3、统治者实行文化兼容政策。

4、科举考试重文采,试诗赋。

5、皇帝身体力行,使有唐一代诗歌创作蔚然成风。

三、唐诗的发展轨迹1、初唐:准备期;2、盛唐:繁荣期;3、中唐:巨变期;4、晚唐:退潮期。

第二节初唐前期诗歌一,宫廷唱和与“上官体”初唐前五十年间的著名诗人,不少是由陈、隋入唐的。

诗坛的创作主体,仍然是以宫廷为中心,尤其是围绕着帝王的众多重臣和文人学士。

他们的诗歌,即多为应制及奉和之作。

其中除少数抒发政治情怀和有关战争题材的作品,具有昂扬和刚健的风貌以外,大量的是歌功颂德与点缀生平之作。

上官仪是初唐前期最为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特征是“以绮错婉媚为本”,有“上官体”之称。

二,王绩王绩为人清高自持,纵情山水,佯狂傲世,他的诗文作品常常是以嬉笑怒骂之笔,寄托不平之气,以排遣怀才不遇、落魄失意的苦闷。

他的诗,没有沾染宫体诗的脂粉气,艺术风格带有疏野淡朴、自然清新的特征。

《野望》是他的代表之作。

第三节初唐后期诗歌一,初唐四杰“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

虽然他们的创作活动都是集中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但王、杨与卢、骆其实是两类不完全相同的诗人。

卢、骆比王、杨年长十馀岁,他们的创作个性不同,所长亦异,其中卢、骆擅长七言歌行,王、杨擅长五言律诗。

他们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表现力。

中国古典文学唐代文学概述学习教案(1)

中国古典文学唐代文学概述学习教案(1)

中国古典文学唐代文学概述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典文学》教材第三章“唐代文学”部分,详细内容包括对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文学形式、主要作家及其作品的概述。

重点分析唐诗的韵律美、意境美以及它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掌握唐代文学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唐诗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引导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唐诗的韵律美、意境美的理解和鉴赏。

重点: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文学形式、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典文学》辅助读物、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唐代绘画,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进而引导他们了解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

2. 新课内容:讲解唐代文学的基本知识,重点分析唐诗的韵律美、意境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们选取一首唐诗,分析其韵律美和意境美,进行课堂分享。

4. 例题讲解:以《静夜思》为例,讲解唐诗的韵律和意境,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一首唐诗的韵律和意境,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唐代文学概述历史背景文学形式主要作家及其作品2. 唐诗韵律美与意境美韵律美意境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登高》一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并阐述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 答案:待学生完成作业后,统一批改并给出标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唐代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扣唐代文学的核心,突出唐诗的韵律和意境。

2024年度-《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袁版)

2024年度-《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袁版)

12
南北朝民歌及宫体诗风格
1 2
南北朝民歌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南北朝民歌以反映爱情和婚姻生活为主,情感真 挚,语言朴实。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南朝民歌清 新婉约,两者各具特色。
宫体诗的形成与特点
宫体诗是南朝梁代宫廷中形成的一种诗风,以描 写宫廷生活和女性美为主,辞藻华丽,对仗工整 ,音韵和谐。
宫体诗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0
明清小说创作高峰及“四大名著”解读
明清小说概述
介绍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概况, 包括小说的题材、流派、作家群
体等。
“四大名著”解读
详细解读《三国演义》、《水浒 传》、《西游记》、《红楼梦》 四部名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和文化价值。
其他优秀小说欣赏
介绍《金瓶梅》、《儒林外史》 等其他优秀小说的创作背景、故
16
宋代词坛繁荣与豪放派、婉约派词人
豪放派词人
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他们 的词作气势磅礴,意境开阔,表
现了词人的个性和豪情壮志。
婉约派词人
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他们 的词作风格柔美细腻,善于表现爱 情和离愁别绪,具有浓郁的女性色 彩。
其他词人
如欧阳修、王安石等也有优秀的词 作传世,他们的词风或清新自然, 或沉郁顿挫,各具特色。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影响与价值
魏晋南北朝小说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它 们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为唐代传奇、宋元话本以及明清小说的繁荣奠定了 基础。
14
04
唐宋文学
CHAPTER
15
唐代诗歌盛世及其代表人物
初唐诗歌
以宫廷诗人虞世南、褚亮等为代表,风格 典雅,对仗工整,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

中国古典文学唐代文学概述学习教案

中国古典文学唐代文学概述学习教案

中国古典文学唐代文学概述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典文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唐代文学概述。

通过对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主要文学形式和代表作家作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的繁荣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主要文学形式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2. 了解唐代文学的审美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激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唐代文学的形式多样,学生难以全面把握。

教学重点:唐诗、唐传奇、唐宋八大家等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典文学》学习笔记、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长安十二时辰》片段,让学生感受唐代繁荣的市井景象,引出唐代文学的学习。

2. 讲解:介绍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主要文学形式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仿唐代诗人的创作风格,进行现场创作。

4. 例题讲解:分析杜甫的《春望》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讲解唐诗的艺术特色。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杜牧的《阿房宫赋》,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古典文学——唐代文学概述2. 内容:唐代文学历史背景唐代文学主要形式代表作家作品唐代文学审美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文学形式。

(2)分析一首唐诗的艺术特点,并说明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阅读一篇唐传奇,概括其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答案:(1)略。

(2)例:《静夜思》。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其艺术特点在于平实自然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

在我国文学史上,这首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作。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唐代文学的兴趣较为浓厚,但在分析作品时,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代)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代)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第一讲:唐代文学概述一.唐代文坛出现百花盛开、全面繁荣的局面。

1.诗歌成就突出。

诗体大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题材开阔,作品丰富,流传广泛。

2.散文方面,以韩愈、柳宗元为首的古文运动,将散文的创作推到一个新的阶段。

古文运动的内容一是提倡文以致用,从以前的空言明道走向参预政治、参预现实生活,扩大了散文的表现领域;二是虽言复古实为创新,大大丰富了散文的艺术表现技巧。

大批文人的努力,使散文代替骈文占据了文坛的主要地位。

3.由六朝志怪和杂史杂传演变发展成的传奇小说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开始成熟。

4.唐代讲唱艺术和话本的出现,为我国文学开辟了新的领域。

5.晚唐开始出现词这种新的文体,这是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二、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首先,从外部条件来说。

1.唐代国力强大、政治安定,既给文学发展以物质基础,又使士子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学表现出坚实的思想风貌。

2.统治者的重视提倡,特别是科举考试以诗取士,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严羽《沧浪诗话》)3.文化上打破士族门阀垄断的局面,寒素登上文坛,创作群的扩大也带来了文学表现内容的扩大。

4.社会思想开放活跃,文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其他艺术门类如音乐、绘画、雕塑、书法的繁荣,也影响到文学。

其次,从文学自身的发展来说。

唐以前文学创作经验的积累为唐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文学为唐文学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在内容上,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2.在形式上,追求辞采声律之美。

3.文章体裁变化扩展,新的文体不断出现。

《文心雕龙》论及的文体就有81种。

另外,唐代作家的大胆创新精神,迎来了唐代文学的繁荣。

三、在众多文学形式中,成就最突出的还是诗歌。

“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

诗唐者,诗的唐朝也。

”(闻一多)唐诗繁荣的表现1.作家作品数量极多且大师辈出。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完整版
22
隋唐五代词
01
词的起源与发展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起源于民间,隋唐时期逐渐发展成熟。中唐以后,
文人开始填词,晚唐五代时期词坛03
温庭筠与花间词派
温庭筠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作风格浓艳华美,注重表现 女性情感和内心世界。花间词派以描写艳情为主,追求辞藻华丽和音韵 和谐。
2024/1/24
山水田园诗派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继承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传统,描写 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边塞诗派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风格豪放雄浑。
李白与杜甫
李白诗歌飘逸豪放,充满个性和浪漫主义色彩;杜甫诗歌沉郁顿挫 ,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正始之音
正始时期指的是曹魏后期到西晋初期这段时间,此时文学创作风格开始发生变化 ,出现了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他们的作品多表达对黑暗现实的 不满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被后人称为“正始之音”。
16
两晋诗坛
太康诗风
西晋时期,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 太康诗人”追求辞藻华丽、对仗工整 的诗风,其作品多描写贵族生活,缺 乏深刻的思想内容。
及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10
2024/1/24
03
CATALOGUE
秦汉文学
11
秦汉散文
01
02
03
《吕氏春秋》
杂家著作,由吕不韦主持 编纂,汇合了先秦各派学 说,“兼儒墨,合名法” 。
2024/1/24
贾谊
政论文作家,代表作有《 过秦论》、《论积贮疏》 等,其文气势磅礴,辞藻 华美,善用比喻。
2024/1/24
33
THANKS

中国古典文学唐代文学概述学习教案

中国古典文学唐代文学概述学习教案

中国古典文学唐代文学概述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典文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唐代文学概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唐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主要作家及其作品有所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特点。

2. 掌握唐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基本知识。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唐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各类文学形式的特点。

教学重点:唐诗的审美特征、唐代散文的发展及代表作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引发学生对唐代文学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各类文学形式的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登鹳雀楼》一诗,引导学生体会唐诗的韵味。

4. 例题讲解:分析《滕王阁序》的写作技巧,讲解唐代散文的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朗读《长恨歌》,感受其意境美。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唐代小说的代表作及其艺术特色。

六、板书设计1. 唐代文学概述发展脉络主要作家各类文学形式2. 唐诗审美特征代表作品3. 唐代散文发展特点代表作家4. 唐代小说艺术特色代表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唐代文学的发展过程。

(2)分析一首唐诗的审美特征。

2. 答案:(1)略。

(2)例:《登鹳雀楼》。

此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具有意境高远、语言凝练的特点。

(3)例:《春夜喜雨》。

此篇散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唐代文学的兴趣较为浓厚,但在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文学形式的区分不够明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全唐诗》、《唐宋八大家文选》等作品,进一步了解唐代文学的魅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代散文优质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代散文优质教学课件

知识结构
初唐 陈子昂
天宝后 李华等
中唐

韩柳

韩愈 古文理论
柳宗 元 身世与时代
古文内容
创作内容
文体风格
艺术特点
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与友人论为文 书》。
《三戒》
• 《三戒》是柳宗元贬官永州期间所写,包 括三篇作品:《临江之麋》、《黔之驴》、 《永某氏之鼠》。作者在此篇前有一段序: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 以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 以肆暴卒适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 似其事《三戒》。”
•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 不悟。
笔记
柳宗元的散文艺术成就
• 1、思想深刻,立意新奇 2、嬉笑怒骂,牢骚甚盛 3、雄深雅健,简明峻洁 4、杂文游记,尤擅胜场
★柳氏山水游记艺术成就
• 特色:出色的景物描写: 1、简笔勾勒全 景,局部工笔描绘。2、表现景物活跃的生 命力,以比喻、拟人手法。3、捕捉特征, 表现个性,寄寓情感。
名作:
1、闳中肆外的论议文:《原道》、《原毁》、 《进学解》、《师说》、《论佛骨表》等
2、生动传神的记叙文:《张中丞传后叙》、 《蓝田县丞厅壁记》
3、婉而能讽的小品文:《杂说》、《送董邵 南游河北序》、《送李愿归盘谷序》、 《毛颖传》、《送穷文》
送董邵shào南游河北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
罗隐
《谗书》里的讽刺小品,都是他的“愤懑不平 之言,不遇于当世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 回《谗书跋》),罗隐自己也认为是“所以警当 世而戒将来”的(《谗书重序》)。
其《英雄之言》揭露刘邦、项羽等盗取国家与 强盗没有什么两样,是一篇十分犀利的文章。

中国古代文学教案唐代

中国古代文学教案唐代

中国古代文学教案唐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第四章“唐诗”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了唐诗的起源、发展、鼎盛时期以及各位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

主要涉及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通过学习他们的诗歌,让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掌握著名唐代诗人的生平事迹及代表作品,领会其艺术风格。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唐诗的艺术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及其创作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唐诗三百首》、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随后提出问题:“大家知道唐代最著名的诗人是谁吗?他们有哪些代表作品?”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介绍唐诗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引导学生了解唐诗的艺术风格。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李白《将进酒》为例,让学生感受唐代诗人的豪放情怀。

4. 例题讲解:选取杜甫《春望》进行讲解,分析诗歌的韵律、意境及创作背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艺术特点。

7.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荐一位喜欢的诗人,分享其代表作品及创作风格。

六、板书设计1. 唐代诗歌鉴赏2. 内容:唐诗起源与发展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代表作品:《将进酒》、《春望》、《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选择一位你喜欢的唐代诗人,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并分析其创作风格。

请你从教材中选取一首唐诗,进行翻译和鉴赏。

2. 答案:诗人选择:例如杜甫,其创作风格为沉郁、豪放,关注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诗歌翻译与鉴赏:例如《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唐代文学教学实施方案

唐代文学教学实施方案

唐代文学教学实施方案唐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唐代文学的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唐代文学教学进行实施方案的探讨,旨在提高学生对唐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特点和代表作品;2.培养学生对唐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3.激发学生对唐代文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文学创造力;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内容。

1.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唐诗的鉴赏和欣赏;3.唐代散文的阅读和赏析;4.唐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5.唐代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1.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述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特色;2.阅读分析法。

通过对唐代诗词和散文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3.讨论交流法。

组织学生进行唐代文学作品的讨论,促进学生对唐代文学的深入理解和思考;4.写作实践法。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创作,激发学生的文学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唐代文学的相关图片、音频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呈现唐代文学的魅力;2.图书阅览。

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或网络上查阅相关的唐代文学著作和研究资料,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3.课外实践。

组织学生到文学馆、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唐代文学的感性认识。

五、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发言、讨论、阅读和写作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进行评价;2.作业考核。

布置相关的阅读、写作和研究型作业,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能力进行考核;3.考试评测。

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测,检验教学效果。

六、教学实施步骤。

1.了解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学习唐代诗词和散文的鉴赏和欣赏;3.讨论唐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4.进行唐代文学作品的写作实践;5.总结评价唐代文学教学的效果。

唐代文学史教案-新版

唐代文学史教案-新版

19
“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为草芥”的狂傲
阮籍式的“醉后发轻狂”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的狂兴
20
“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为草芥”的狂傲: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锁贤。”《玉壶吟》 “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 郡元参军》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新颜。”《梦游天 姥吟留别》
17
18
“风格即人”

作家个性的多面性
鲁迅评陶渊明不是“浑身是静穆”的也有“金刚怒目” 的一面
李白的狂放天真
李白自己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
杜甫评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赠李白》 又说“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 泣鬼神。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 泗水春。” 《寄李十二百二十韵》
27
(二)“诗史”意义。(史诗:重视诗歌的叙事性) 1、史实,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 如《兵车行》、《石壕吏》反映穷兵黩武及安史之乱前后 唐代社会生活。 2、历史的广阔性、形象性。 其创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多方面,对历史是形象的补充。 3、历史的深刻性,揭露了社会的某些本质方面。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历史的预见性。 如“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表现了安史之乱前国势倾危,“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政治形势。
创 革 生 作 新 平 主 张 : “ 风 骨 ” 、 “ 兴 寄 ”


程第 中三 里节 程 碑陈 式子 的昂 人 物 唐 诗 发 展 进

——
8
第二章
盛唐诗坛
盛唐山水田园诗(王孟)

山水田园诗在盛唐繁盛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第一讲:唐代文学概述一.唐代文坛出现百花盛开、全面繁荣的局面。

1.诗歌成就突出。

诗体大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题材开阔,作品丰富,流传广泛。

2.散文方面,以韩愈、柳宗元为首的古文运动,将散文的创作推到一个新的阶段。

古文运动的内容一是提倡文以致用,从以前的空言明道走向参预政治、参预现实生活,扩大了散文的表现领域;二是虽言复古实为创新,大大丰富了散文的艺术表现技巧。

大批文人的努力,使散文代替骈文占据了文坛的主要地位。

3.由六朝志怪和杂史杂传演变发展成的传奇小说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开始成熟。

4.唐代讲唱艺术和话本的出现,为我国文学开辟了新的领域。

5.晚唐开始出现词这种新的文体,这是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二、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首先,从外部条件来说。

1.唐代国力强大、政治安定,既给文学发展以物质基础,又使士子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学表现出坚实的思想风貌。

2.统治者的重视提倡,特别是科举考试以诗取士,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严羽《沧浪诗话》)3.文化上打破士族门阀垄断的局面,寒素登上文坛,创作群的扩大也带来了文学表现内容的扩大。

4.社会思想开放活跃,文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其他艺术门类如音乐、绘画、雕塑、书法的繁荣,也影响到文学。

其次,从文学自身的发展来说。

唐以前文学创作经验的积累为唐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文学为唐文学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在内容上,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2.在形式上,追求辞采声律之美。

3.文章体裁变化扩展,新的文体不断出现。

《文心雕龙》论及的文体就有81种。

另外,唐代作家的大胆创新精神,迎来了唐代文学的繁荣。

三、在众多文学形式中,成就最突出的还是诗歌。

“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

诗唐者,诗的唐朝也。

”(闻一多)唐诗繁荣的表现1.作家作品数量极多且大师辈出。

2.唐诗作者,上自帝王将相、后嫔宫女,下至贩夫走卒、倡优释道,几乎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

3.诗歌被运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闻一多说:“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来写,达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的程度。

”4.从诗体的完备与成熟来看,唐诗不仅具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形式,还在齐梁新体诗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五、七言近体诗。

5.唐人对诗歌内容的开拓和诗歌艺术的创造颇多,成就辉煌,风格流派也异彩纷呈。

四.唐代文学的分期1.初唐(618至713):唐诗的酝酿阶段。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体的创造。

二是诗坛风气的转变。

2.盛唐(713至766):诗歌繁荣的顶峰。

大诗人涌现,风格纷呈,题材广泛。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把山水田园诗推向了高峰。

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真正的边塞诗,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

以李白为伟大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是盛唐诗歌的风格。

杜甫带着盛唐诗歌的伟大气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战乱后的现实,给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中唐(766-836):诗歌数量、流派最多。

严酷、冷酷的现实使诗歌的主流转向现实主义。

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古文运动,是中唐文学改革的两大内容。

中唐文学还发生了一个明显的转变:那就是对济时拯世的冷峻思考取代了初盛唐时对建功立业的热情讴歌,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成为诗文的主流,其风格也随之由热情激昂转向悲壮苍凉。

4.晚唐(836-907):唐诗发展的尾声。

前期李商隐的幽深工丽,杜牧的流转精美,在诗歌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

之后文人或归隐田园,或放情声色,诗文多充满消极避世的情凋,只有一些出身中下层的文人,如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罗隐等,继承了注重现实的传统,但在艺术上缺少创造性,气魄与笔力皆无法与盛、中唐人相比。

不过,通过温庭筠、韦庄等人的努力,词开始兴起并在五代得到迅速发展,这是这一时期的亮点。

第二讲:初唐诗概说及初唐四杰一.初唐诗坛唐初的四五十年,诗歌的创作基本上是局限在宫廷的狭窄范围内。

初唐的贞观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主掌贞观诗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

唐太宗及其群臣的诗歌创作虽大多反映宫廷生活,点缀承平气象,但重视气质,崇尚雅正,与陈隋时的靡靡之音大不相同。

在创作上,他们努力用南朝文学的声辞之美,来表现新朝的恢宏气象和刚健开朗的健康情思,这在引导诗风由绮艳淫靡转向中和雅正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其中,虞世南、杨师道、李百药是当时创作比较多的诗人。

特别是李百药《咏蝉》诗:“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格高意远,非常难得。

二.上官体上官仪,字游韶,陕州(今河南省陕县)人,官至秘书少监兼弘文馆学士。

他的诗十之八九是奉和应诏之作,以属对工切和写景清丽婉转而显得很突出。

《旧唐书·上官仪传》说他“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

仪既显贵,故当时多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

”上官体的特点是“绮错婉媚”、华丽精工,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体现了一种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范。

他的某些写景咏怀诗“音响清越,韵度飘扬”(胡应麟《诗薮》),非齐梁诸子可比,如:“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入朝洛堤步月》),“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奉和秋日即目应制》)等,缘情体物,有天然媚美之致。

上官仪的主要贡献是在律体诗的建立上。

特别是他归纳了六朝以后诗歌的对偶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以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已从一般的词性字音研究,扩展到联句的整体意象的配置。

这对于规范律诗对仗,探索其内在规律,有一定的贡献。

六对:正名对,如天对地、日对月;同类对,如花叶对草芽;连珠对,如赫赫对萧萧;双声对,如绿柳对黄槐;叠韵对,如放旷对徬徨;双拟对,如春树春花对秋池秋月。

八对:正名对、异类对、双声对、叠韵对、联绵对、双拟对、回文对、隔句对,与六对大同小异。

上官体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以高度纯熟的写景技巧,洗削了南朝诗的浮艳雕琢。

局限是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

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1.初唐四杰的生平“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

”(陆时雍《诗境总论》)王勃,字子安,王绩侄孙。

他是四杰中才气最大、成就最高的一个。

作诗能突破当时文坛的宫体诗束缚,风格较为清新明朗。

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扫前人送别伤离的低沉格调,历来为人们传诵。

亦长于骈文,代表作《滕王阁序》,在唐代就已家喻户晓。

有学术著作多种,《王子安集》四十卷。

杨炯,华阴(今陕西华阴)人。

10岁,举神童,27岁授校书郎。

武后时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

作诗擅长五律,叙写边塞生活的诗作尤为突出,如《战城南》、《从军行》等篇都气势轩昂、风格豪健。

其他题材的却未能尽脱绮艳文风。

散文多赋、序、表、志等,今存50篇。

有《盈川集》十卷本。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

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

他一生不得志,只作过几任小官。

为自明遭遇,作有《五悲文》。

有诗名,其诗以七言歌行体为佳。

作品辞彩富艳,内容广阔,意境清迥,以韵胜。

代表作《长安古意》,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和内部斗争,在初唐长篇歌行中成就突出。

今存《幽忧子》集七卷。

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天生一副侠骨”(闻一多语),年青时以诗剑自娱,自谓“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畴昔篇》)。

有长期的边塞生活经历。

后来参加了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军事行动,兵败后不知所终。

擅长七言歌行。

名作《帝京篇》,内容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相近,当时被称为绝唱。

又精于五言诗。

五律《在狱咏蝉》,借蝉自喻,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有《骆宾王文集》存世。

2.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第一,把唐诗从宫廷、台阁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逐渐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四杰诗的题材主要有:(1)边塞征战诗。

如杨炯《从军行》、卢照邻《紫骝马》,抒发了杀敌报国、立功边塞的雄心壮志。

(2)揭露社会现实、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王勃的《铜雀妓》、骆宾王的《帝京篇》、《畴昔篇》等,或借古讽今,或直指时事,或抒发受压抑、迫害的不平。

(3)赠别怀人,咏史咏物。

如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川》、杨炯的《送郑州周司功》表达了或积极乐观、或缠绵深厚的真情。

卢照邻《咏史四首》、骆宾王《在狱咏蝉》也是有所兴寄的好作品。

第二,高扬时代精神,以迥异于宫廷诗的“骨气”和“兴寄”,开启了盛唐之音。

何为骨气?骨气指诗文应具备的刚健充实的气势和慷慨激越的感情。

杨炯曾批评宫廷诗“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子安集序》),稍后的陈子昂也赞扬东方虬的诗“骨气端翔”。

可见骨气是初唐倡导诗歌革新的诗人们共同追求的一种美学风格。

何为兴寄?兴指比兴的表现手法,寄指内容上要有寄托。

合起来用,是指以“因物起兴”、“托物喻志”的表现方法来抒发作者的情思,使诗歌寓有深刻的含义。

四杰的骨气主要是为时代所激发的追求功业的热情和幻想,以及不甘心憔悴于圣明时代的梗概不平之气。

它既是建安风骨的继承,又是盛唐精神的先导。

骨气刚健,寄托遥深,已体现出盛唐之音的先兆。

第三,在创作实践中,为唐代五言律诗的成熟和七言歌行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四杰中,卢、骆长于七言歌行,王、杨长于五言律诗。

七言歌行本身就有一种流动感。

“四杰”中的卢、骆、王,往往用七言歌行来铺写抒情,夹以议论,工丽整练中显示出流宕和气势,表现出刚健骨气。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畴昔篇》等就是这类诗歌的代表。

渐趋成熟的五言律追求对偶的整齐、声律的谐调,表现出一种感情的相对稳定。

王、杨的五言律注重在偶名中参以散句,并适当运用虚词,既声情并茂,又凝炼工致。

如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川》、杨炯的《从军行》都已经是符合格律要求的五言律诗。

当然,“四杰”诗风亦属“当时体”,并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他们的一些作品,不免有雕琢繁缛之病。

但他们的创作给唐诗带来了新鲜的内容和刚健活泼的风格,促进了诗体的发展。

正如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所写的那样:“王杨卢骆当时文,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第三讲:沈、宋与律诗的确立一.沈宋的诗歌创作1、沈佺期,字云卿。

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

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初任协律郎。

武后时,迁通事舍人、考功员外郎(主考官)。

因受贿,被劾入狱。

出狱后复职,迁给事中。

和宋之问谄附武后宠臣张易之。

中宗时,因贪污和谄事张易之两罪并罚,被流放驩州。

神龙三年(707),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宫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