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阶段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二十世纪中叶中国地质史的回顾与展望

二十世纪中叶中国地质史的回顾与展望

二十世纪中叶中国地质史的回顾与展望二十世纪是中国地质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从大熊山煤炭的勘探到钻出世界上最深的地球实验室,中国地质学在这个时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本文将回顾中国地质学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展望未来的地质研究方向。

一. 中国地质学的历史背景二十世纪是中国地质学的重要时期。

在此之前,中国古代的地球科学知识主要是对各类自然灾害的记载和对地质资源的利用。

1901年,德国籍的矿物学家汉斯·符文(Hans Ungemach)在上海创办了“上海矿物普查所”,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地质研究机构。

此后,奉系督军张作霖、北伐军政府和中华民国政府陆续成立了一批地质机构,逐步形成了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基础。

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地质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全国范围内的野外地质调查、地质勘探、矿产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

随着政治环境的改变,中国地质学也面临着从实用性向理论性转型的挑战。

二. 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历程1. 各类研究机构的成立1949年以后,在政策的鼓励下,中国地质学机构不断因时因地成立。

中科院成立后,第一个成立的两个系之一就是地学系。

195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地质部,次年正式成立了第一个地质部,它负责矿产资源调查和资源勘探开发工作,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地质行政机构。

1956年8月,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成立,后来的地质调查局也会在该机构的基础上成立。

此外还有中国地震局、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研究机构成立,为中国地质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三门峡水电站的建设1958年,三门峡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

这座超级水电站的建造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带动了一批大规模的地质研究。

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坝的施工和水工建筑物的安全,中国地质学家经过激烈的探讨,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水电站勘探报告标准。

这套标准对我国大型水电、能源等基础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中国大陆构造演化的研究地质演化研究可以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展望-面向21世纪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工程地质展望-面向21世纪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面向21世纪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1.前言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界于地质学与土木工程学之间的应用地质学学科,它是运用地质学的原理与方法,结合数理力学及土木工程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人类工程和生活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即工程地质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表现为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及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工程地质学研究的目标就是对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地质问题进行合理评价、科学预测及正确改良,从而一方面保证工程建设的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合理开发及妥善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

工程地质学是在人类工程活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产生的。

早期人类工程活动规模小且形式比较简单,涉及地质问题不突出,有关工程地质方面的工作大多是由地质学家或地理学家来完成的。

工程地质学的理论稚形形成应该以1925年K.Tezhigi发表的《建筑土力学》为标志;后来,俄罗斯著名工程地质学家萨瓦连斯基、卡明斯基、波波夫等在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与实际奠基工作,从而使工程地质学在三十年代从前苏联开始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我国的工程地质工作真正起步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建国40余年来,工程地质工作密切结合国民经济建设,为国家国土规划与资源开发、各类工程建设、镇城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工作领域几乎覆盖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

可以说,我国已建的8万余座水电站,7万余公里铁路和百万余公里的公路、200余座金属矿山、500余座大型煤矿、千余座城镇及不计其数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都留下了工程地质工作者辛勤的汗水。

丰富的工程实践,也促进了我国工程地质学科体系的飞速发展,相继形成了“工程地质力学”、“地质过程机制分析—定量评价”及’系统工程地质学”等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理论及学术思想体系。

在诸如高边坡稳定性研究、地下开挖的地面地质效应研究、崩滑地质灾害预测及土体工程地质特性研究等方面走到了国际前沿,可以说在工程地质理论及实践水平上,我国还是处在世界先进水平之列的。

我国工程地质勘察现状及发展

我国工程地质勘察现状及发展

我国工程地质勘察现状及发展摘要:工程地质学是人类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学科,在工程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而地址勘察是工程建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地质勘查工作可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本文主要阐述我国工程地址勘察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地质勘察;问题;发展工程地质学起源于20世纪初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前进,在当今社会,工程地质勘察已经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特别是新技术的发明,以及计算机的应用,更是让工程地质学焕然一新,无论是在施工设备,还是施工技术方面,工程地质勘察都取得了质的飞跃。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因为地质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现象是非常常见的,这不仅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更是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带去严重威胁。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一一阐述,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以供人们参考。

一、地质勘察的特点及意义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建筑分为两大类: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地质勘察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但是不能因为它最基础就不重视它,因为准确的地质勘察是工程质量的保证。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设立不同的建筑物,充分利用地质条件,可以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城市中居住区、文化区、公用设施、交通路线等等是必要的设施,这些建筑物多属于浅基础建筑物。

在进行这类建筑物的建设时,地质勘察工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地质勘查工作主要包括地貌特征、土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剖层面、地下水的深度以及化学成分等等。

(二)在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进行浅孔勘探,详细了解地下水的相关情况,做到更好的研究,以便取得精确地信息,做出正确的分析。

(三)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对各方面进行详细调查非常重要。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场地的选择和分区是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

而在场地选择和分区的选择中,主要应该考虑的四个方面是地貌特征、水文地质、地质结构和动力地质作用。

二、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工程概念不明确,勘察侧重点不清晰,采用方法不正确,技术比较落后等等。

浅析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浅析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工程地质学是新兴地球科学,在工程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自二十世纪初期产生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已形成独立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初期,地质学家参与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地质问题,通过实践和理论探索,出版了首本工程地质学著作,标志着其成为地球科学的独立分支。新中国成立后,程地质体系。在水利水电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程地质勘探体系。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地质学不断吸收新成就和高新技术,极大地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当前,工程地质学的研究领域已超出传统范畴,发展成为集多种勘探手段获取基础性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评价等综合型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建立与岩体力学研究,以及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等。这些研究为工程建设和环境地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浅析中国地质学的历史与未来

浅析中国地质学的历史与未来

浅析中国地质学的历史与未来摘要:地质学作为源远流长的自然科学,是人类在创造自身美好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文章将18世纪以来中国地质学发展根据不同阶段的节点分为5个阶段:(1)准备阶段(l840年~1912年),(2)奠基阶段(1912年~1937年),(3)过渡阶段(1937年~1949年),(4)发展阶段(1949年~1965年)和(5)繁荣阶段(上世纪70年代以来)。

并分别论述了每个阶段的历程特点。

21世纪以来,我国的地质事业更是蒸蒸日上,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我国地质学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和研究积累,如能抓住发展的机遇,可能出现新的繁荣时期,并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字:地质学;社会需求;发展阶段;未来展望0 引言地质学,作为古老的五大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之一,是一门探讨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学。

地质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对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的需求,由地质学所指导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探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源泉。

人类在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的过程中,逐渐了解赖以生存的地球,后来一些先驱者成为有意识研究地球的地学家。

数千年来,无数地学先辈历尽险阻的考察及卓越的思考,逐渐使大量的关于地球的知识和理论集中起来形成了地质学[1]。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因此,地质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人地相互作用。

1 中国近现代地质学发展简史中国的现代地质科学完全是由西方引进,而非植根于国内。

而我国古代在地质学上的成就与西方地质学在1450年以前的萌芽阶段的见解相比毫不逊色[2]。

但自17世纪中期以后,民气颓下,学风不振。

直到19世纪中期,几乎未见地质学方面的任何发现和论述[3]。

现代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可分为五个阶段:1.1准备阶段(1840~1912)1840年以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西方国家开始派人调查中国地质矿产。

工程地质学的新发展与挑战

工程地质学的新发展与挑战

工程地质学的新发展与挑战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质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以及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的学科。

它与土木工程学、岩石力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等学科相交叉,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地质学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并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新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在工程地质学的研究中,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获取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分析地质环境,工程地质学可以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在新技术方面,如卫星遥感技术、高精度空间定位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3D数字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都可以为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探测更广泛的区域和更深的地层,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二、区域环境与资源开发区域环境与资源开发是工程地质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随着一些重要区域的开发,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也面临被破坏、消耗的风险。

一些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地震、泥石流也可能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

工程地质学应当深入研究资源开发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加强预测和防范自然灾害,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管理也是工程地质学需要解决的挑战之一。

建设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如隧道、地铁、管线、桥梁等工程,需要考虑到地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

不同的地质条件可能会带来不同的风险,影响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风险管理应该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一直贯穿,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机制,降低风险损失并提高工程稳定性。

四、人才队伍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培养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工程地质学需要解决的挑战之一。

工程地质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很高。

更好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为工程地质的进步提供更为优秀的人才。

应该加强教育与科研之间的衔接,鼓励年轻人多参加科研项目,并建立更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和实习机制。

五、国际化进程的加速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全球经济和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中国工程地质学科成就与新时期任务全国工程地质年会学术总结

中国工程地质学科成就与新时期任务全国工程地质年会学术总结

在新时期,中国工程地质学科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成为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资源开发方面,需要探寻更多的可替代能源和 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在环境保护方面,应加强对 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确保公共安全和生态环境的稳 定。
同时,城市发展与地质保障也是新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 加速,城市规划和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需要充分考虑地质环境的承载能力,保障城市建设和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中国工程地质学科成就与新时 期任务全国工程地质年会学术
总结
中国工程地质学科:成就与新时 期任务的展望
中国工程地质学科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体现 在地质找矿、地质科学等方面的突破,也展现在新时期任务中的资源开发与环境 保护、城市发展与地质保障等多个方面。本次演示将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学术研究, 对中国工程地质学科的成就与新时期任务进行探讨和总结。
参考内容二
一、引言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是确保矿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工作,提高勘探质量,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二、勘探目的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 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山设计、建设和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工程地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自20世纪初以 来,中国工程地质学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工程地质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科研和实践体 系。
中国工程地质学科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首先,在地质找矿方面, 凭借先进的地质理论和勘探技术,中国工程地质学家们找到了大量重要的矿产资 源,如煤炭、铁矿、稀土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 在地质科学方面,我国的地质研究者在地质构造、地震预测、环境地质等多个领 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工程地质领域的地位。

现代工程地质学的演变与发展

现代工程地质学的演变与发展

现代工程地质学的演变与发展现代工程地质学的演变与发展现代工程地质学是一种以地质技术为本的综合性地质科学,是利用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地质采样、测绘等技术,对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其目的在于提供给工程设计施工领域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客观的地质资料,进而使工程设计施工在最合理的条件下进行,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和经济效益。

20世纪50年代,现代工程地质学在欧美及亚洲的一些国家进行了初步发展。

第一步是研究、建立工程岩土结构体系,集成各种影响工程地质条件的岩石、泥沙、水文因素,分析岩土结构及力学性质。

第二步是探讨岩土历史过程,建立岩土发育演化模式,将岩土概念、形成过程和结构格局实现完整的探讨,系统完整地反映岩土地质结构。

现代工程地质学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从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日趋深入,从传统的地质调查研究发展到地质调查与地质工程应用的结合,使工程地质研究融入土壤、水文等地质科学,以及成为环境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控制、预防地质灾害、确保安全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工程地质学的发展迅速,现代工程地质学从传统的、有限的地质调查发展到一个更加综合的科学领域,它不仅关注现有的岩土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应用,而且将地质分析、地质灾害控制、环境地质保护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纳入研究范围,使现代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成为现在国家科技发展的一部分。

现代工程地质学范围已从单一的岩土工程研究发展到多种工程地质工程研究,已经涉及火山、采矿、采油等活动,以及控制环境变化、控制和防止灾害发生等问题。

现在,现代工程地质学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学科,它承担着对我们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责任。

首先,它可以为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运行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和建议;另外,它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有用的地质信息;最后,它可以为环境问题提供技术保障,从而使我国的大自然得到更好的保护。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现代工程地质学的研究,不断完善和加强技术设备,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广现代工程地质学的理念,以加速其发展,为社会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证和支撑。

我国地质工程发展现状及展望

我国地质工程发展现状及展望

我国地质工程发展现状及展望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地质工程也取得巨大进步,探测开采技术的进步得到世人的瞩目与认可,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地质工程的现状,展望未来地质工程事业的发展前景。

《工程地质学报》工程地质科技期刊,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科综合性的高级学术期刊。

1993年批准创刊发行16开本,每期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

工程地质学报办刊宗旨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工程地质科学的理论,应用和技术的发展,使工程地质学科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着重于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结合。

《工程地质学报》主要介绍当前规划、设计和在建国家重点工程的工程地质和地质环境实例及其论证;讨论理论进展和方法创新;讨论在土木、水电、铁路、公路、及矿山建设、城乡规划、地质环境和灾害治理,以及能源和工业采掘等方面的新技术和经营、适用于科研工作者、高校师生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阅。

地质工程是在传统的工程地质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研究学科,以地球作为研究对象, 以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建筑物地基及地下工程的施工、地质灾害的治理和地下深部科学探测为服务领域, 涉及到资源和环境两大主题,是人类重要的工程实践活动形式之一。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地质工程也迎来了其发展的春天,本文主要通过我国地质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展开论述,为我国地质工程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地质工程简介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岩土工程的发展,地质工程也得到了较好的巩固,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地质工程主要从事各类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各种工程技术,如水利水电工程坝址、坝型及其它水工建筑物类型的选择、铁路桥梁、隧道的选线和施工、软土地基上修建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方案的确定等。

浅谈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7~2021)立项数据

浅谈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7~2021)立项数据

浅谈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7~2021)立项数据梁昌玉;吕大炜;初航;任建国【期刊名称】《工程地质学报》【年(卷),期】2024(32)1【摘要】中国工程地质学始终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尤其是工程建设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经历了初期缓慢发展到逐步成熟的过程。

本文根据中国工程地质领域自1987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2021年期间获资助项目,系统分析了35 a来我国工程地质学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演进。

研究发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地质现象表征到地质规律总结,再到机制探索等阶段,呈现出国家战略的主导性、灾难性事件的驱动性、研究趋精细化和复杂化、学科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受资助单位的集中性等特点。

未来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应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理念,推动工程地质学研究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的改变;打破学科间壁垒,加强工程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通,丰富并深化工程地质学的发展,使得工程地质学向着更科学、更具有多学科融合特点的方向发展,并催生新的科学生长点;抓住数据革命契机,开辟工程地质学研究新途径;始终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推出新理论,解决新问题。

【总页数】9页(P349-357)【作者】梁昌玉;吕大炜;初航;任建国【作者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相关文献】1.近十年来我国会计类项目立项现状分析研究——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据分析2.在价值工程领域申请的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业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评审、批准、立项3.中国药科大学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成绩喜人4.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现状及发展动态简析——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7—2020年)申报与立项数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工程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国内工程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国内工程地质学的发展趋势作者:李沛沛来源:《广东蚕业》 2019年第6期李沛沛(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高级技工学校河南郑州451150)[作者简介:李沛沛(1982- ),女,汉族,河南宝丰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地理地质。

]摘要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与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

文章从工程地质学的发展阶段、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方面,阐述了对国内工程地质学的基本认识。

关键词工程地质学;发展阶段;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主要问题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1205(2019)06-106-02上世纪中期,世界经济发展环境相对进入稳定时期,特别是基础建设迅速发展,且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在这种环境下,工程地质学迅速发展起来。

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的工程地质学还没有起步,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20 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的工程地质学起步并发展,且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当前,在“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的新形式下,我国的工程地质学科正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机遇。

工程地质学家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争取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上取得长足进步。

1 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阶段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赶超先进水平,在过去将近60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1 起步阶段:传统工程地质学阶段这是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的起步阶段。

在这一发展阶段,我国工程地质学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为国家基本建设的一批重大基础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具体施工提供了地质依据。

在工程选址和场地评价中,着重于工程地质条件的阐明和定性评价为主。

1.2 发展阶段:传统工程地质学到现代工程地质学的过渡阶段这是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的关键阶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年代,形成了较完整的工程地质学体系,制定新的勘察规范,与国际接轨,勘察质量大大提高。

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方向

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方向

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方向一、地质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地质工程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最早出现的地质工程问题是由于地质条件导致的工程事故,这些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了人们的警觉。

于是人们开始深入研究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影响,探索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学科的不断发展,地质工程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逐步发展成熟。

在20世纪,地质工程专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石油勘探、矿产资源开发、地下工程等领域对地质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地质工程专业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建设的不断扩大,地质工程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地质工程专业已经涉及到环境保护、自然灾害防治等多个领域,其应用范围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二、地质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1. 多学科融合地质工程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其发展已经逐渐与其他学科融合,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

未来地质工程专业将更加注重与土木工程、环境科学、减灾防灾等学科的交叉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地质工程专业将实现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为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数据驱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据采集设备的不断更新,地质工程专业也逐渐朝着数据驱动的方向发展。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等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质工程的研究和实践中,为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预测、地质资源评价等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未来地质工程专业将更加侧重于数据挖掘、模型构建、智能决策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地质工程问题的解决效率和精度。

3. 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绿色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地质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地质工程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提倡绿色工程理念,推动低碳节能技术的应用。

未来地质工程专业将更加重视环境影响评价、生态修复、土地复垦等方面的研究,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地质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与学术前沿

地质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与学术前沿

地质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与学术前沿地质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和演化过程。

地质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地球形成学说,然后经历了地壳构造学、矿床学、地貌学等不同阶段的研究,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科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地质学的发展历程,并重点关注当前地质学领域的学术前沿。

地质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地球形成学说。

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成和变化产生了诸多猜测和想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地质学逐渐成为一门有系统的学科。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地质学开始蓬勃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19世纪是地质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达尔文的《种的起源》的出版。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深刻影响了地质学家的思考和研究方法,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此外,19世纪还见证了地质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的提出:以查尔斯·李尔威为代表的地层学和以约翰·韦奇为代表的地貌学。

这两个学科的引入进一步加强了地质学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

随着20世纪的到来,地质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地球物理学和化学的快速发展为地质学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开启了新的研究领域。

同时,地质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比如矿产资源勘探和环境地质学等。

在当前地质学领域的学术前沿,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地球动力学。

地球动力学研究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地壳变形,揭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过程。

地球动力学不仅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灾害的预测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热流场、地震学、地形变测量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变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另一个学术前沿是地球环境变化与全球变化研究。

地质学家通过对地球历史记录的研究,揭示了地球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和机制。

这对于人类了解当前的全球变暖和环境问题,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趋势与展望--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水工环地质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统称,是地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工程地质学在20 世纪20 年代在地质学基础上开始发展,而今已成为一门理论基础坚实、研究内容丰富、与工程建设及人类环境密切相关、且具有各分支学科、应用性很强的地学学科。

一、工程地质学的涵义和发展简史1、工程地质学的涵义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2、工程地质学的发展简史(1)萌芽时期人们在工程建设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地质知识于建筑事业,使建筑物与地质环境相适应,以保证建筑物能发挥预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该阶段可追溯到千余年之前。

我国河北洨河上的赵州桥、四川岷江上的都江堰等便是很好的例证。

可见,当时人们已具有相当的工程地质知识。

该时期的特点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工程地质理论知识,也没有任何经验资料的积累和记载,人们在工程建设实践中按各自的经验办事。

尽管当时生产力低下,工程规模不大,但没有系统的工程地质学理论知识作指导,因地制宜成功的工程建设活动亦仅为少数。

(2)奠基时期20 世纪人类社会快速发展,各类工程建设突飞猛进,使地质学越来越多的介入其中,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地质依据,推动了工程地质学的形成。

完整、系统的工程地质理论是由原苏联科学家首先奠定的,主要观点是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建筑和使用工程建筑物的地质环境的科学,它所探讨的对象都是属于地质方面的。

它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而引起的地壳(主要是它的最上层)变动。

我国工程地质学的成就和发展

我国工程地质学的成就和发展

我国工程地质学的成就和发展摘要:我国工程地质学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

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知之甚少到内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成为一门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一套技术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工程建设与环境地质实际问题的应用科学。

关键词:工程地质学;成就;发展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地质环境与工程建筑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地质问题,包括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对地质环境有影响的环境地质问题。

它的任务是为各类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以便从地质上保证工程建筑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方便、运行顺利。

我国工程地质学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

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知之甚少到内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成为一门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一套技术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工程建设与环境地质实际问题的应用科学。

一、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工程地质的实践,积累了大量资料和一定的实际经验,学科进入独立发展阶段,各建设部门制定自己的勘察规范,以山区工程建设为主,对工程地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岩土测试技术提高,定量评价有所发展。

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年代,各方面的建设蓬勃发展,工程地质在已往在基础上取得了重大发展。

勘察质量提高,新的勘察规范制定,向着工程领域拓展,承担勘测、工程处理的系统列工作。

新型、巨型工程向工程地质勘察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创立了自己的新的理论,引入有关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学术活动频繁。

二、工程地质勘察质量不断提高工程地质的任务就在于为工程建筑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认识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建筑的位址选择和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

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是:任何工程建设不进行勘察工作就不准设计,没有设计不准施工。

工程地质的发展与工程地质学展望

工程地质的发展与工程地质学展望

1.2工程地质学的展望
2.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展望
在21世纪上半叶,根据我国的发展战略, 将大大提高综合国力,加速现代化建设。为保 持较快的稳步发展速度,在能源、交通、现代城 市化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将要有更大、更 快发展。同时,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重 视环境保护,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我国的工 程地质学应重点解决好环境工程地质、灾害防 治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复杂地质体建模理论技术、 崩滑地质灾害发生机理等工程地质方面的理论 与技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人类工程建 设事业以及有关的科学理论和技术 的迅速发展,工程地质研究不仅在 广度上在开辟新的、更加广阔的领 域,在深度上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境 界,而且工程地质学理论也将会与 有关的学科理论相联系、交叉,形 成新的独立学科。
工程地质
1.2工程地质学的展望
(3)新一代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理论-地 质灾害过程模拟与过程控制,全过程动态模拟 的主攻关键问题是复杂地质结构体的三维描述、 基于复合材料的复杂介质体结构模型、崩滑地 质灾害全过程的数学-力学描述及结构关系(重 点是大变形描述理论和变形耦合理论)、全过 程模拟的数学力学算法,关键是三维算法及其 数据结构、治理工程的模拟及动态优化理论和 全过程模拟的成本成像技术。 (4)高精度工程地质解释系统,基本构架包括 三维地质数据库管理系统,二维和三维地质资 料分析处理及成图,人机联作数据-图形分析处 理系统,高精度层析成像技术和高精度定量分 析预测技术。
1.2工程地质学的展望
今后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并解决以下问 题: (1)环青藏高原浅表层动力学条件及其环境效益。 (2)深埋长大隧道灾害地质问题评价及预测。 (3)地下开挖的地面地质效应研究。 (4)流域开发及重大工程建设(前期、后期)的 环境地质效应评价。

中国地质学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地质学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地质学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地质学已成为关注全球地质环境变化的重要学科之一。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矿产资源和自然地质灾害的国家,中国的地质学研究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基础地质学、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自然地质灾害防治等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地质学研究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基础地质学研究现状基础地质学是地质学的核心科目,对各个分支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地质学术界在基础地质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如844年壮志不酬地震、发现紫金山核心岩体等,这些成果奠定了中国地质学的学科基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基础地质学研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使得基础地质学研究领域的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大大提高。

同时,新的研究方向也不断涌现,如构造与岩浆创造地球(CD-ROM)等。

未来,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基础地质学的研究领域将更加深入、专业化。

同时,要加强数据的积累和处理,特别是在地质资源利用和环保领域,更需要有详尽、可靠的地质数据支撑,以促进资源的更加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更加健康保护。

二、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现状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是中国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过去几十年,中国先后取得了大量矿床的发现和开发,如盾安铜矿、锦屏铜矿等,这些资源的发现和合理利用,为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中国矿产资源开发仍面临一些问题,如矿产资源寻找的难度、高投资风险、矿山环境污染等。

特别是在矿山中国民企控制率问题上,中国海外投资的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面临了一定阻碍。

未来,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应该紧密结合,把现代科技具体运用到矿产勘探生产中,如遥感、地球物理技术、人工智能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还要加强开采后的环境保护。

在开发的同时,可开发资源的基础和平衡利用资源,进行矿业可以落地的可审查性研究等。

三、自然地质灾害防治现状自然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自然力量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灾害事件,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现代地质学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展望

现代地质学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展望

现代地质学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展望地质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成分、构造构造、地质历史和地质过程等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地质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突破,为人类认识地球、探索资源、预测自然灾害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现代地质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展望。

现代地质学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球观测技术的突破:随着卫星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球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地质学家们可以通过卫星图像和高精度的遥感数据获取地球表面的形貌和变化,进一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物质运动。

这为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探地仪器的创新:地质勘探技术是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高科技仪器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勘探技术的发展。

例如,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使得地质学家们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地下的构造和岩性分布。

同时,地球化学分析仪器和地球物理探测仪器的不断改进,也为地质学家们提供了更多有效和精确的数据。

再次,数值模拟和数据处理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地质学家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数据处理的方法,模拟并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质过程,进一步深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

这种数值模拟的方法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最后,国际合作的加强:地质学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地质调查和野外观察,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随着国际合作的加强,各国地质学家们可以共同利用资源和技术,共同完成地质调查和研究项目。

国际合作的加强不仅提高了地质学研究的效率,也促进了地质学理论的交流和发展。

基于现代地质学的发展现状,未来地质学的前景十分广阔。

以下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地质学在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将进一步加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地质学在资源勘探、资源评价和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将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阶段与发展趋势

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阶段与发展趋势

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阶段与发展趋势胡经国On the Developmental PeriodAnd Developmental Trend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yOf ChinaHU JINGGUO作者说明2001年3月24日,作者对该文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下面是正文提要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传统工程地质学阶段,由传统工程地质学到现代工程地质学的过渡阶段和现代工程地质学阶段。

从广度和深度拓宽学科领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科体系;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实践,大力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以定性研究为基础,加强定量研究,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规范规程和方法手段的研究,努力实现勘察标准化和现代化;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和联合发展,多学科、多专业、多手段综合研究和联合攻关,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这些就是现阶段中国工程地质学的五个主要发展趋势。

AbstractFor the main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of China may divide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periods: the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geology period,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the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geology to the modern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modern engineering geology period.Widen the science world from width and depth, further develop and complete the science system; integrate closely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enhance by main force the theoretic research, increase continuously the theoretic level; on the basis of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enhance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grate closely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 the research about the specification and regulation, and method and resource of the survey, implement hard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survey; infiltrate together and develop jointly with about science, research comprehensively and act jointly with a lot of sciences, specialties and resources(aids), develop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ltern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China and the world. These are five main developmental trends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of China in the today’s period.世界工程地质学已有50多年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阶段与发展趋势胡经国On the Developmental PeriodAnd Developmental Trend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yOf ChinaHU JINGGUO作者说明2001年3月24日,作者对该文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下面是正文提要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传统工程地质学阶段,由传统工程地质学到现代工程地质学的过渡阶段和现代工程地质学阶段。

从广度和深度拓宽学科领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科体系;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实践,大力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以定性研究为基础,加强定量研究,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规范规程和方法手段的研究,努力实现勘察标准化和现代化;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和联合发展,多学科、多专业、多手段综合研究和联合攻关,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这些就是现阶段中国工程地质学的五个主要发展趋势。

AbstractFor the main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of China may divide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periods: the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geology period,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the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geology to the modern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modern engineering geology period.Widen the science world from width and depth, further develop and complete the science system; integrate closely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enhance by main force the theoretic research, increase continuously the theoretic level; on the basis of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enhance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grate closely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 the research about the specification and regulation, and method and resource of the survey, implement hard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survey; infiltrate together and develop jointly with about science, research comprehensively and act jointly with a lot of sciences, specialties and resources(aids), develop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ltern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China and the world. These are five main developmental trends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of China in the today’s period.世界工程地质学已有50多年的历史。

近30多年来,中国工程地质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已接近世界水平。

目前,它正在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工程地质学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

按照各个时期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和特点的不同,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一、传统工程地质学阶段大体上从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是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具体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具体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资料和数据。

其目的是为具体工程寻找工程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地址。

因此,可以把这个阶段说成是“找址工程地质学”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工程地质学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50年代,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形成主要是引进苏联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受苏联工程地质学术观点的影响很深。

从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才逐步走上自力更生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地质学的道路。

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学科体系逐步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区域工程地质学和各种专门性工程地质学发展较快;创立了中国自己的工程地质力学及其核心地质结构控制论等基础理论;完成了一些大型工程的工程地质研究,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但是,在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与世界工程地质学还有很大的差距。

2、在这个阶段,作为地质学与工程学交叉学科的中国工程地质学,是二者之间不平衡交叉和渗透的产物。

它的地质色彩太浓,而工程色彩太淡。

3、中国工程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发生了不少灾害性工程事故,出现了不少病害工程。

中国工程地质学走着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

二、由传统工程地质学到现代工程地质学的过渡阶段大体上从70年代后期到80 年代初期,是中国工程地质学开始顺利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工程地质学主要是对以岩(土)体稳定性为主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工程地质灾害进行研究评价和监测预测。

其目的主要是防治工程地质灾害,以确保工程的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和正常运用。

因此,可以把这个阶段说成是“防灾工程地质学”阶段或“保安工程地质学”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工程地质学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不断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受西方现代工程地质学术观点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工程地质学逐步从具体工程的工程地质研究的狭小天地里解放出来。

除了专门性工程地质研究以外,不仅重视区域性和整体性的工程地质研究,而且越来越重视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学科本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与世界工程地质学的差距逐步缩小。

2、为了防治工程地质灾害,中国工程地质学面临从工程结构观点出发,以地质体改造为核心的地质工程研究任务,使工程地质学进一步向工程学交叉和渗透。

3、现代环境科学的迅速发展,给工程地质学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工程地质学面临研究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合理、有效、经济地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地质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统一的重大任务。

工程地质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孕育着中国环境工程地质学。

所以,这个阶段具有从传统工程地质学阶段向现代工程地质学阶段过渡的性质。

它为中国工程地质学进入现代工程地质学阶段准备了条件。

三、现代工程地质学阶段大体上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工程地质学进入了现代工程地质学阶段。

这个阶段的背景是: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地球科学向着国际化和统一化方向迅速发展;全世界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课题;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使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环境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重大课题,从而促进了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迅速形成和发展。

工程地质学与人口、资源、环境这三大课题的研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就为工程地质学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这个阶段,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引进和创新,加强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用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武装自己,逐步实现学科现代化。

这个阶段最主要的标志是中国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可以把这个阶段说成是“环境工程地质学”阶段。

开始进入现代工程地质学阶段的中国工程地质学,面临国内外的一系列严峻挑战:1、世界工程地质学迅速发展,中国工程地质学必须赶上其发展步伐。

2、中国工程地质学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不但特别严重,而且将长期存在。

3、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工程建设将具有领域多、规模大、速度快、质量和安全要求高、难度大等特点。

这将使中国工程地质学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这些问题仅用目前中国工程地质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难以解决的。

可见,中国工程地质学面临的任务是多方面的、繁重的,其研究课题是众多的、高难度的。

在这种情况下,现阶段中国工程地质学具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从广度和深度拓宽工程地质学的学科领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学科体系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其最重要的标志是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形成和发展。

环境工程地质学以工程建设的环境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预测预报。

其目的是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地质环境,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地质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言,从现在起到下一个世纪将是交叉学科的时代。

因此,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工程地质学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

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大力发展这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在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研究重点应该是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系统研究。

中国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对于中国工程地质学本身的发展,而且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质工程学学科概念的提出和研究,也是这一发展趋势的重要标志之一。

地质工程学或曰环境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人工与自然力对地质体的改造以及由此引起的危害人类生活和生存的各种灾害及其预测预报和防治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它把地质体视为工程结构的一部分或全部,把地质工程定义为在地质体中建筑的工程。

地质工程学以地质学、岩体力学、土体力学和结构力学为理论基础。

其核心内容是从工程结构观点出发的地质体改造技术,或曰地质体超前预处理技术。

例如,岩体改造包括岩石改造、岩体结构改造和岩体环境改造。

没有地质体改造技术就没有地质工程学。

地质工程学从加强工程结构的观点出发,将勘察、设计、施工和地质体改造融为一体,并且把工程地质与工程建筑进一步联系起来,填补了二者之间的一个空白工程技术领域,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发展。

在这一发展趋势中,军事工程地质学学科概念的提出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此外,地震工程地质学、地下空间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爆破工程地质学以及核废料和固体废物地下贮存的工程地质研究等分支学科的发展,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学科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