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 调频中频放大器和鉴频器电路[共3页]

合集下载

调频中频放大器和鉴频器集成电路LA1260S分析_视频详解集成电路识图入门_[共4页]

调频中频放大器和鉴频器集成电路LA1260S分析_视频详解集成电路识图入门_[共4页]
视频详解系列
(1)断开电路中的 1C9,如果噪声仍然存在, 说明故障出现在 1C9 之后的电路中。如果断开 1C9 后噪声消失,说明故障出在调频头集成电 路 TA7335P 中。 (2)如果只是在调频调台过程中出现“沙、沙” 噪 的噪声,是正常现象,这是调频收音电路所特 声 有的调谐噪声。在一些调频收音机、调谐器中 大 设置了调频调谐静噪电路,这样调谐噪声就没 故 有了,如果有就是调谐静噪电路出现了故障。 障 (3)主要用代替检查法检查电路中的电容是否 漏电。 (4)调频联噪声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 机器使用的时间长,这一故障发生率比较高, 可进行代替检查。
5.2.3 调 频中频放大器和鉴频器 集成电路 LA1260S 分析
图 5-9 所示是调频中频放大器、鉴频器集成 电路 LA1260S 的应用电路。
1.集成电路LA1260S 内电路框图
由图 5-10 所示集成电路 LA1260S 的内电路 框图可以看出,它含有调幅和调频收音两部分电 路,其中调频部分为中放和鉴频电路。
图 5-9 调频中频放大器、鉴频器集成电路 LA1260S 应用电路
图 5-10 调频中频放大器、鉴频器集成电路 LA1260S 内电路框图
131 视频详解集成电路识图入门

鉴频器与鉴频方法

鉴频器与鉴频方法

2)斜率鉴频法 双离谐鉴频器的输出是取两个带通响应之差,即该鉴频器的传输特性或鉴频特性,如图9-33中的实线所示。其中虚线为两回路的谐振曲线。从图看出,它可获得较好的线性响应,失真较小,灵敏度也高于单回路鉴频器。
图9―30 单回路斜率鉴频器
图9―31 双离谐平衡鉴频器
(7―66)
图9―49 移相网络机器相频特性
9.2.4 其它鉴频电路 1.差分峰值斜率鉴频器 差分峰值斜率鉴频器是一种在集成电路中常用的振幅鉴频器。图9―50(a)是一个在电视接收机伴音信号处理电路(如D7176AP ,TA7243P)等集成电路中采用的差分峰值斜率鉴频器。
图9―37 直接脉冲计数式鉴频器
9.2 鉴频电路
9.2.1 叠加型相位鉴频电路 1.互感耦合相位鉴频器 互感耦合相位鉴频器又称福斯特―西利(Foster―Seeley)鉴频器,图9-38是其典型电路。相移网络为耦合回路。
图9―38 互感耦合相位鉴频器
(7―59)
(7―60)
当f=fc时,UD1=UD2, i1=i2,但以相反方向流过负载RL,所以输出电压为零; 当f>fc时,UD1>UD2, i1>i2,输出电压为负; 当f<fc时,UD1<UD2, i1<i2,输出电压为正。
图9―46 比例鉴频器电路及特性
自动频率控制系统中要特别注意。当然,通过改变两个二极管连接的方向或耦合线圈的绕向(同名端),可以使鉴频特性反向。另一方面,输出电压也可由下式导出:
(7―61)
3.自限幅原理 (1)回路的无载Q0值要足够高,以便当检波器输入电阻Ri随输入电压幅度变化时,能引起回路Qe明显的变化。 (2)要保证时常数(R1+R2)C大于寄生调幅干扰的几个周期。比例鉴频器存在着过抑制与阻塞现象。

高频课程设计——中频放大器

高频课程设计——中频放大器

高频课程设计——中频放大器引言中频放大器是无线通信和电视广播等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电路之一。

它的作用是将收到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以便能够更好地处理和传输数据。

在高频课程设计中,学习和设计中频放大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中频放大器的基本原理、设计过程和性能优化。

同时,也会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中频放大器的设计。

一、中频放大器的基本原理中频放大器主要是起到放大高频信号并滤除干扰的作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共射、共基和共集等三种基本放大电路来构建放大器。

1. 共射放大电路共射放大电路在中频放大器中应用十分广泛。

在共射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通过基极输入到晶体管中,而输出信号则从集电极输出。

这种电路具有电压和功率增益高、输入输出阻抗匹配性好等优点。

2. 共基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是一种输入阻抗较低、输出阻抗比较高的放大电路。

它的输入信号是通过发射极输入到晶体管中,而输出信号则从集电极输出。

共基放大电路在中频放大器中通常用于高频增益较大的部分。

3. 共集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是一种电压增益较小、输出阻抗较低的放大电路。

在共集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通过基极输入到晶体管中,而输出信号则从发射极输出。

共集放大电路在中频放大器中主要起到电压跟随的作用。

二、中频放大器的设计过程设计一个中频放大器的一般步骤如下:1. 确定设计要求和规格首先,需要明确中频放大器的设计要求和规格。

这包括放大倍数、频率响应、输入输出阻抗等参数的确定。

2. 选择合适的晶体管根据设计要求和规格,选择合适的晶体管作为放大器的核心。

晶体管的特性参数包括最大功率、最大频率、增益等。

3. 进行电路仿真和分析利用电路仿真软件,对所选晶体管的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和分析。

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优化电路参数,并评估电路的性能。

4. 进行实际电路搭建和测试根据仿真结果,搭建实际的电路并进行测试。

测试中需要测量并分析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增益稳定性、失真等性能指标。

实用中频放大器电路分析_电子工程师必备——九大系统电路识图宝典_[共2页]

实用中频放大器电路分析_电子工程师必备——九大系统电路识图宝典_[共2页]

电子工程师必备—九大系统电路识图宝典670部结电容C BC 加到三极管基极,同时L1上端相位“+”的信号经中和电容C3也加到VT1管极,这样这两个信号相位相反,是相减后加到三极管基极。

如果调整C3的容量,使C3通路流入VT1管基极的电流大小等于C BC 流入VT1管基极的电流,那么这两个电流相减后为零,说明中和电容抵消了结电容C BC 的影响,达到中和目的。

当L1上信号相位反相后,即L1上端信号相位为“+”,下端为“-”,这时一样能进行中和,因为通过C3的电流始终与通过C BC 的电流相减。

7.中和电路之二图9-70所示是另一种中和电路,是利用惠斯顿电桥原理得到的中和电路。

它的特点是L1没有抽头,这时中和电路由C3、C4两只电容构成,还增加了一只电阻R2。

电路中,电容C6与L1构成VT1管集电极谐振电路,同时也是这种中和电路中的一部分。

图9-70 另一种中和电路这一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用它的等效电路来说明,图9-71所示是电桥电路。

电路中,C BC 、C3、C4和C6构成电桥的4个臂。

因为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是从L1两端得到的,所以L1是电桥的信号源。

三极管基极和发射极是电桥的输出端,也是三极管VT1输入端。

如果电桥平衡,那电路中B 、E 两点之间电压为零,这时放大器的内部反馈被中和了,放大器工作也就稳定了。

要使电桥处于平衡状态,通过调整中和电容的容量就能达到,即只要求下式成立:C BC ·C 4=C 3·C6图9-71 等效电桥示意图并不是所有中频放大器或是高频放大器电路中都加中和电容,如果使用结电容很小的中频放大管或高频放大管,可以不需要中和电路。

不过,中和电路可以改善中频放大器谐振曲线的对称性。

9.4.4 实用中频放大器电路分析本章套件中的收音机中频放大器电路比较简单,是一个典型的单调谐中频放大器电路,如图9-72所示。

这一中频放大器由一级电路组成,BG2为中频放大管,BG3为检波放大管。

比例鉴频器_电子工程师必备——九大系统电路识图宝典_[共4页]

比例鉴频器_电子工程师必备——九大系统电路识图宝典_[共4页]

391第5章 音响系统电路音电路中的鉴频器电路输出,AFC电路控制的对象是本机振荡器的本振选频电路中的变容二极管结电容。

1.AFC 电路图5-118所示是AFC 电路。

电路中的VD1是变容二极管,L1和C2是本机振荡器电路中的选频电路。

图5-118 AFC 电路关于这一电路的工作原 理(1)变容二极管VD1的结电容C0容C1与选频电路L1等并联,这样C0(2)来自鉴频器电路的AFC R1加到VD1上。

AFC 电压减小;当振荡频率降低时,AFC (3压减小,使VD1的结电容C0频率降低时,AFC 电压增大,使C02.AGC 电路说明关于调频收音电路中的AGC 电路主要说明下面几点。

(1)调频收音电路中的AGC 电路与调幅收音电路基本相同,只是控制的对象是高频放大器增益,以防止混频器过载。

(2)调频收音电路中的AGC 电压检波设在中频限幅放大电路之前,这是因为经过限幅后的中频信号就不能反映信号幅度大小,就不能得到AGC 电压。

(3) AGC 电路主要是控制高频放大器电路的增益。

(4)对于采用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的高频放大器电路,采用反向AGC 电路;对于采用场效应管构成的高频放大器电路,则采用正向AGC 电路。

5.7.6 比例鉴频器图5-119所示是常见的对称型比例鉴频器。

电路中的T1、T2为鉴频变压器,VT1是末级中放管,U i 为输入中频放大器的调频中频信号,U o 为从鉴频器输出的音频信号。

1.鉴频原理在分析鉴频器电路的工作原 理过程中,首先要了解以下几点(这非常重要)。

(1)鉴频的过程是将调频中频信号的频率变化转换成信号电压的变化。

(2)电路中T1的一次绕组和T2的一次绕组是串联的,串联后的绕组与电容C2构成LC 并联谐振电路,其谐振频率等于中频频率10.7MHz ;R1是该谐振电路的阻尼电阻,这一。

高频课程设计——中频放大器

高频课程设计——中频放大器

高频课程设计——中频放大器高频电子线路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调频解调中频放大电路设计姓名:学号:专业:2007级通信工程(二) 班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本文通过对收音机接收系统的分析,确定了总体架构设计。

针对收音机的接收系统的特点和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将该系统主要分为五个电路模块去实现:高频小信号大模块、混频模块、中频放大模块、鉴频模块、低频放大模块。

第一章绪论 (5)设计目的、意义以及思路 (6)1设计目的 (6)2 设计意义 (6)3、设计思路 (7)二、设计内容 (8)1问题的提出 (8)2 主要技术指标 (8)3设计要求 (9)第二章基本原理 (9)一、中频放大电路的组成 (9)1FM中频放大电路的实际电路实现 (9)2芯片介绍 (10)3中频放大在调频解调电路中的工作原理 (11)第三章中频放大的特性 (18)一、中频放大的特性: (18)由LC调谐回路特性知,中频选频回路的通频带B=f2- f1=,见图Z1009。

式中Q L是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

Q L值愈高,选择性愈好,通频带愈窄;反之,通频带愈宽,选择性愈差。

1中频变压器的另一作用是阻抗变换。

因为晶体管共射极电路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所以一般用变压器耦合,使前后级之间实现阻抗匹配。

2 一般收音机采用两级中放,有3个中频变压器(常称中周)。

第一个中频变压器要求有较好的选择性,第二个中频变压器要求有适当的通频带和选择性,第三个中频变压器要求有足够的通频带和电压传输系数,由于各中频变压器的要求不同,匝数比不一样,所以不能互换使用。

(18)第四章系统性能指标与改进 (19)一、中频放大的质量指标: (19)1. 增益(放大系数) (19)2.通频带 (19)3选择性 (20)第五章总结及心得 (22)参考文献 (24)附录 (25)第一章绪论通信系统导论现代通信的组要任务就是迅速而准确地传输信息。

中频放大器

中频放大器

摘要中频放大器主要是将混频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大幅度提升,以满足解调电路的需要。

其主要质量指标有:电压增益Av、通频带2f 、选择7.0性,即矩形系数k、噪声系数。

对于中频放大器,不仅需要得到高的增1.0r益、好的选择性,还要有足够宽的通频带和良好的频率响应、大的动态范围等。

由于中频信号为单一的固定频率,其通频带可最大限度地做得很小,以提高相邻信道选择性。

在实际工程上,一般采用多级放大器,并使每级实现某一技术要求,就电路形式而言,第一级中频放大器多采用共发射极电路,多级晶体管单调谐回路级联的方式实现应有的增益,中频放大器总是位居变频(即混频)之后。

本课程设计所做图像中频放大器,选择通频带在6MHZ左右,其工作频率为38MHz,常用于电视机电路中,在电视机中采用的是集成调谐放大器,外接声表面波滤波器,构成调谐回路。

本设计将采用三级晶体管单调谐回路级联的方式,来实现对中频信号60dB的放大,每一级的电路完全相同,固要求每级谐振电压放大倍数Avo ≥20dB.1 设计方案原理图及单元电路解析1.1 设计方案原理图通过采用三级晶体管单调谐回路级联的方式,来实现对中频信号60dB的放大。

各级之间采用自耦变压器的耦合方式,每一级的电路完全相同,谐振电压放大倍数Avo≥20dB.图1.1. 图像中频放大器原理图1.2 单元电路解析中频放大器属于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器件的不同,可以分为晶体管放大器、场效应管放大器、集成电路放大器;按照调谐回路来分,可分为单调谐回路放大器,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等.图1.2. 晶体管单调谐回路放大器图中BG1为高频放大管,R1、R2为基极偏置电阻,R3为发射极电阻,C1为基极旁路电容,C2为发射极旁路电容,C3为槽路电容,C4为中和电容。

电路的特点是采用放大管集电极负载为LC调谐回路,利用调谐回路的选频特性,实现选频放大;当工作于谐振频率时,增益最大;失谐时,增益减少。

中频放大器幅频特性_电子工程师必备——九大系统电路识图宝典_[共2页]

中频放大器幅频特性_电子工程师必备——九大系统电路识图宝典_[共2页]

电子工程师必备—九大系统电路识图宝典662收音机电路中,变频以后得到的中频信号将送入中频放大器中进行信号电压放大,以便使信号幅度达到足够的程度,能使检波电路工作,检波出音频信号。

图9-47所示是中频放大器和检波电路在整个电路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 中频放大器和检波电路在整个电路中位置示意图中频放大器是一个选频放大器,即放大信号的同时进行频率的选择。

我国调幅收音机中的中波和短波中频频率为465kHz ,所以调幅收音机中的中频放大器只能放大465kHz 信号,这由中频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决定。

1.中频频率465kHz中频频率的高低对收音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首先,中频频率不能落在和非常接近收音机的接收频率范围,中波接收频率范围为535~1605kHz ,所以中频频率不能在其中,这是因为收音机的输入调谐电路对中频频率信号的抑制能力是很差的,收音机接收了中频信号,会产生干扰。

中频频率可以选择低于接收频率范围的频率,465kHz 中频频率就是这样。

选择较低的中频频率具有以下优点。

(1)工作稳定性较好。

因为工作频率较低后,级间有害反馈减小,产生自激的可能性降低,中频放大器工作稳定性较好。

(2)中频频率较低后,三极管集电极电容、电路分布电容的影响均减少。

另外,为了保证检波级后面的滤波电路能很好地滤去中频成分,要求中频频率为最高音频信号频率的10倍以上。

综合众多因素,我国调幅收音机中的中波和短波中频频率为465kHz 。

2.放大器幅频特性图9-48所示是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

图中,x 轴方向为信号的频率,y 轴方向为放大器的增益。

关于这一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主要说明下列几点。

(1)在曲线的中间部分(中频段)增益比较大而且比较平坦。

(2)曲线的右侧(高频段)随频率的升高而下降,这说明当信号频率高到一定程度时,放大器的增益下降,而且频率愈高放大器的增益愈小。

9.4 收音机中频放大器和检波电路分析。

收音机电路图

收音机电路图

收音机电路图1 系统方框图2 调频头部分电路3 调频中放,鉴频器,指示器及其他相关电路4 MW/SW1/SW2高频电路及波段切换5 调幅中放,AGC,稳压器,音频预防大等电路6 音频输出级和高低音控制电路新设计的收音机电路特点:1.为减少干扰,本机使用电池供电,如果用干电池使用6节一号电池9V供电,以前很多牛X的老收音机都是这样干的,另外尚可考虑使用两节可充电电池7.2V供电。

本机设计有非常完备的恒压恒流电路,保证了整机具有优秀的降压工作性能。

2.为保证在比较低的电源电压下有足够的输出功率及优良的电气指标,音频功放使用了BTL输出电路。

3.本机采用电源正极接地的电路形式,以使高中频电路各个中周或线圈冷端可以直接接地以减少电路分布参数的不良影响。

4.本机使用小型继电器实现FM/MW/SW1/SW2的波段切换,而小型继电器直接安装在PCB电路板上,从而减少连线和各种分布参数的影响,便于调试。

5.为节约电池电力,在最常用的FM波段收听时所有的继电器处于不通电状态;其他波段需要继电器切换时使用倍电压切换低电压维持的继电器工作方式。

6.为减少触点切换数目及保证AM的各个波段不相互影响,MW/SW1/SW2分别使用各自完全独立的高放/本振/混频电路。

7.本机电路沿袭七八十年代传统成熟的优秀电路配合高Q值的谐振回路以期取得低噪音,高灵敏度的效果。

8.尽可能使用通用易购的电子元器件,使用空气四连,FM高放使用绝缘栅场效应管及部分接入回路等技术以期用比较简单的电路达到比较优良的假相应抑制指标。

9.本机设计有电源开关/音量控制/高低音调节/自动手动高中频增益选择开关/高中频增益控制/波段选择开关/电平表开关/调谐/FM 之AFC开关等控制开关和旋钮。

10.本机设计有信号强度表和音频输出电平表。

其中输出电平表可以通过开关切换至FM调谐中点准确调谐指示状态。

11.本机设计接收频率范围 FM 87MHZ——108MHZMW 525KHZ——1605KHZSW1 4.8MHZ——10.5MHZSW2 11.2MHZ——22.5MHZ输出功率:2000mW12.如果大家觉得有一定意义,下一步俺将继续设计PCB电路板,拟做三块PCB板:(1) FM高中频电路+空气四连(2) AM高中频电路和继电器波段切换部分(3)音频放大器,稳压电源及其他电路。

中频放大器电路原理

中频放大器电路原理

中频放大器电路原理中频放大器是一种用于放大中频信号的电路,常用于无线通信、广播接收等领域。

它的基本原理涉及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放大器的电路结构以及信号处理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解释与中频放大器电路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包括:1.中频信号特点2.放大器基本原理3.放大器分类4.中频放大器电路结构5.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6.反馈电路的作用7.中频放大器的工作过程8.常见中频放大器电路1. 中频信号特点中频信号是介于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之间的一种信号,常用于无线通信中。

与高频信号相比,中频信号的频率较低,能够在传输过程中避免高频信号的衰减和传输损耗;与低频信号相比,中频信号的频率较高,能够减小电路的尺寸和成本。

中频信号的特点如下:•频率范围:一般为300kHz至300MHz之间。

•频率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频率稳定性,以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带宽:中频信号的带宽一般较窄,一般在几百kHz至几十MHz之间。

•幅度:中频信号的幅度一般较小,需要经过放大器进行放大。

2. 放大器基本原理放大器是一种能够增加信号幅度的电路。

它通过输入端接收信号,经过放大器电路的放大作用后,输出一个幅度较大的信号。

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如下:•输入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接收到一个输入信号,该信号的幅度较小。

•放大器电路:放大器电路是由电子器件(如晶体管、真空管等)和其他被连接的被动元件(如电阻、电容等)组成的。

电子器件负责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

•放大作用:放大器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输出一个幅度较大的信号。

放大器的放大作用是通过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实现的。

3. 放大器分类根据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放大器可以分为低频放大器、中频放大器和高频放大器。

中频放大器主要用于放大中频信号,其工作频率范围一般在几十kHz至几百MHz之间。

根据放大器的工作方式,放大器可以分为A类放大器、B类放大器、AB类放大器和C类放大器。

其中,A类放大器是最常用的一种放大器,适用于音频放大等应用。

AFC电路的组成和基本特性

AFC电路的组成和基本特性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对频率而言是有静差系统,即输出频 率与输入频率不可能完全相等,总存在一定的剩余频差。在 某些工程应用中要求频率完全相同,AFC系统就无能为力 了,需要用到下面讨论的锁相回路才能满足要求。
剩余角频差接近于起始角频差,此时环路已失去了自动调节 作用,因此N点对AFC电路已无实际意义。
④若环路原先是锁定的,当Δω由小增大到Δω=ΔωH 时,控制特性与鉴频特性的外部相切于MH点,Δω再继续 增大,就不会有交点了,这表明ΔωH是环路能够维持锁定 的最大初始频差。通常将2ΔωH称为环路的同步带或跟踪 带,而将跟得上Δω变化的过程称为跟踪过程。
如果由于某种丌稳定因素使本振频率发生了一个偏秱f混频后中频也发生了同样的偏秱成为f中放输出信号加图836调幅接收机中afc电路的组成方框图图837调频接收机自动频率微调系统到鉴频器因为偏离鉴频器的中心频率f鉴频器就给出相应的输出电压通过低通滤波器去控制压控振荡器使压控振荡器的频率降低从而使中频频率减小达到了稳定中频的目的
⑵可控频率电路 可控频率电路是在控制信号uc的 作用下,用以改变输出信号频率的装 置。显然,它是一个电压控制的振荡 器,其典型特性如图8.33所示。一般 这个特性也是非线性的,但在一定的 范围内如CD段可近似表示为线性关系
8.3.2
图8.33 可控频率电路的 控制特性
式中Ac为常数,实际是压控灵敏度。这一特性称之为控制特性。
显然, Δωp< ΔωH。
8.3.2 AFC电路的应用举例
由于AFC系统中所用的单元电路前面都已介绍,这里仅 用方框图说明AFC电路在无线电技术中的应用。
1.自动频率微调电路 因为超外差接收机的增益与选择性主要由中频放大器决
定,这就要求中频频率很稳定。 在接收机中,中频是本振与外来信号之差。通常,外来

中频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中频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中频放大电路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熟悉中频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中频放大电路的基本参数测量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中频放大电路的放大性能和频率响应。

2. 实验原理中频放大电路是指能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放大信号的电路。

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输入信号经过输入变压器耦合到放大器的基极或栅极,经过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再经过输出变压器耦合到负载电阻或负载电容。

中频放大电路通常由一个放大器和一个输出变压器组成。

3. 实验器材与元件清单- 信号发生器- 示波器- 直流稳压电源- 电压表、电流表- 三极管BC547- 型号为2SC3356的射频功放管- 变压器- 电阻、电容等元器件4. 实验步骤4.1 搭建中频放大电路根据实验电路图,依次连接信号发生器、放大电路、示波器和直流稳压电源。

确保连接正确并稳定。

4.2 测量中频放大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1. 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中频输入信号的频率。

2. 调节放大电路的电压、电流至合适的工作范围。

3. 使用示波器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电压。

4. 计算电流放大倍数,即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之比。

4.3 测量中频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1. 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记录相应的输出信号电压。

2. 绘制频率-电压曲线,观察中频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情况。

5.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5.1 电流放大倍数测量结果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中频放大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为10。

5.2 频率响应测量结果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中频放大电路的频率-电压曲线,如下图所示:![频率-电压曲线](frequency-voltage-curve.png)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在一定频率范围内,中频放大电路的增益较为稳定,超出该范围后增益迅速下降。

6. 实验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分析中频放大电路的性能和特点。

中频放大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为10,说明在一定范围内输入信号的电流可以被放大10倍。

频率响应曲线的变化说明中频放大电路在工作频率范围内能够保持较稳定的增益,但超出该范围后增益下降较快。

实验四 中频放大器

实验四 中频放大器

实验四 中频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中频放大器的作用、要求及工作原理;2.掌握中频放大器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中放通常分为单调谐中频放大器和双调谐中频放大器,本实验采用单调谐。

中频放大的实验电路图如下,采用两级中频放大器,可获得较大的增益。

图中1W01用来调整中频放大输出幅度,1L01、1C03和1L02、1C07分别为第一级和第二级的谐振回路。

1P02孔为自动增益控制(AGC )连接孔。

三、实验结果1.DDS 信号源频率设置为3MHz ,Vp-p=500mv ,其输出送入中频放大器的输入端1P01,测量中放输出1TP02点的波形如下图:黄色波形为输入信号,绿色波形为输出信号,得知中放的电压放大倍数为4.355007.17===mvv Vi Vo A1C03240pF 1C020.1uF1R052K1R0651K1Q0190181R0233K1C060.1uF 1C04100pF 1L0210uH1L0110uH1C050.01uF1C01100pF1TP011R011K1R0320K 1R042K1Q0290181R0733K1C07240pF1C090.01uF1R081K1R092K1C080.01uF+12V11TP02中频入AGC 入中频出1P011P021P031LED01LED1W0150K1GND2.保持DDS 信号源输出幅度为500mV ,改变频率,从接1TP02示波器上读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幅值,结果如下表:对应幅频特性曲线如下:由图可知,通频带BW 约为:2.5MHZ<f<3.5MHZ频率(MHZ ) 2.592.80 2.903.00 3.11 3.21 3.29 3.40 3.51 3.63 3.72 输出幅度 U (mv ) 2.97 15.919.717.713.98.24.73.022.091.511.29。

中频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

中频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

中频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
电子整机维修
中频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
中频信号
BG2 电 流信号 放大
谐 振 465KHz , BG3 第
并耦合到下 二 级 放
一级

检波输 出音频 信号
自 动 增 益 反 馈
中频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
3.中放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经过变频后取出的中频信号电压还是比较微弱,需要进一步加以放大后再送到 检波级已实现大信号检波而减小失真。为保证收音机的灵敏度,要求中频放大有较高的增益;为了阻止 干扰信号,中频变压器应有较高的选择性;为了不失真,要求中频放大器有一定的频带宽度,同时还要 求它的稳定性好不自激。中放电路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机的性能。 收音机的选择性是指收音机挑选电台的能力。选择性通常是以输入信号失谐时对信号能量的衰减程 度来衡量的,用分贝数来表示。失谐时衰减的分贝越大,选择性越好。超外差收音机的选择性一般在12 分贝以上,特级收音机可以达到46分贝。 通频带是指收音机所具有的一定频率范围的频带,一般来说是指信号从中心频率向两边偏移,使增 益下降到峰值的0.707倍所包括的频率范围。语音的频带宽度大约为3MHz,电视机的频带宽度大约为 6MHz。对选择性的要求和对通频带的要求是一对矛盾,如果要求选择性好,谐振曲线必须尖锐,则通频 带就会变窄,声音音质变差。理想的谐振曲线为矩形,曲线越接近矩形,回路的选择性就越好,频带也 较宽,音质较好。如图所示为双谐振回路选择性和通频带曲线示意图,它的选择性和通频带特性都比较 好,因此在一些要求比较高的收音机电路中使用。
电子整机维修
+3V 6 0.033μFC K 5W Ω 0 48 1 30KΩR5R BG33DG 5 3 0.01μFC 150KΩR 4 B TF10-2 NhomakorabeaBG23DG

方框图

方框图

↑图4.13 立体声调频收音机的方框图调频中频信号U1 u2 u3Uo(a)鉴频器的方框图调频Uo输入U1 U2 U3 U4 U5脉冲计数鉴频器电路框图Uo锁相环鉴频器框图立体声复合信号LR开关式解码电路方框图LR包络检波式解码电路方框图4.3 调频收音机立体声调频广播已经普及,一般调频收音机与立体声调频收音机电路的大部分是相同的,故以立体声调频收音机为例。

4.3.1 立体声调频收音机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1.立体声调频收音机的组成立体声调频收音机原理方框图如图4.13所示。

它由输入回路,高频放大器,混频器,本机振荡器,中频放大器,限幅器,鉴频器,立体声解码器及去加重,左、右声道音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等组成。

2.立体声调频收音机各部分的作用(1)调频头的作用调频头的作用是接收并选出所需收听的电台节目信号,并将它放大、混频,变为古代的10.7MHz的中频信号,然后送中频放大器。

调频头电路主要由天线、输入回路、高频放大电路、混频器和本机振荡电路组成。

①输入回路输入回路的作用是抑制干扰信号,提高选择性和灵敏度。

一般调频收音机输入回路可分为可变调谐式输入回路和电调谐式输入回路。

a.可变调谐式输入回路可变调谐式输入回路如图4.14所示。

由L1,L2,C1,C2,C3,C4组成。

其可变电容一般选用四联可变电容。

b. 电调谐式输入回路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收音机电路中选用了电调谐式输入回路如图4.15所示。

由L1,L2,VD1,VD2,C2,C3,RP等组成。

电调谐式输入回路中用变容二极管代替机械式可变电容器,变容二极管的变容原理是,当加到变容二极管的反向电压变化时,变容二极管的电容量会发生变化。

反向电压越大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越小;反向电压越小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越大,通过调节变容二极管两端的电压来实现输入回路的调谐。

RP是调谐电位器,改变调谐电位器的阻值,可以改变变容二极管的反向电压的大小,从而控制电容量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工程师必备—九大系统电路识图宝典
408
图5-144 带通滤波器
(3)变频器电路分析。

电路中的1VT2等元器件构成变频器电路。

1VT2的发射极经1L3和1R5接负电压(-V )。

1R6、1R7是1VT2的分压式基极偏置电阻。

1VT2的集电极经1R8、1B1一次侧和1L4接地,这样建立了变频管1VT2的直流工作电路。

1C11是1VT2的基极旁路电容,使1VT2的基极交流接地。

本机振荡器选频电路由1L4和1C14、1C6B 、1C7B 、1C12、1C10、1C13和1VD5构成,其中1C7B 是调频连中的天线连,1C7B 的容量与1C7A 容量同步变化,以保证本振频率始终比高频信号频率高出10.7MHz 。

1C6B 是四连中的微调电容。

本振信号经1C14加到1VT2发射极,来自高放级的信号也从发射极送入变频管1VT2,其输出信号加到1B1一次侧调谐电路中,该调谐电路调谐在10.7MHz 上,这样可取出差频信号,即10.7MHz 的中频信号。

这一中频信号从1B1二次侧输出,加到1VT3放大级中。

电路中,1L3和1C9构成一个LC 串联谐振电路,谐振在10.7MHz 上,以吸收中频信号,防止变频产生的中频信号窜入高频放大器电路中。

(4)AFC 电路分析。

变容二极管1VD5的结电容和1C13串联之后并在本机振荡器的谐振选频电路上,当1VD5结电容随AFC 电压变化而变化时,便能改变本振频率。

电路中,-V 经1R10、1R11分压给1VD5一定的偏置电压,AFC 电压经1R12、1R9加到
1VD5的正极,这样AFC 电压变化时,1VD5两端的电压也随之变化,引起结电容的容量变化,改变本振频率,达到AFC 的目的。

1C16为1VD5负极旁路电容,由于它容量较大(0.01µF ),对本振信号而言呈通路。

1C17、1C18为AFC 电压滤波电容。

(5)中频前置放大器电路分析。

一些中频
放大器电路由于加入陶瓷滤波器带来了插入损耗,因而要设一级前置放大级(指中频信号前置放大),电路中的1VT3就是这种前置中频放大器。

1VT3的发射极经发射极电阻1R14接-V ;1R13接地,为基极偏置电阻(固定式偏置电路);1VT3的集电极负载电阻为1R15,它又是滤波器1BL1输入端阻抗匹配电阻;1R15接地;1VT3集电极的电位为最高。

这样1VT3建立了直流工作电路。

电路中的1C20是1VT3的发射极旁路电容。

(6)波段控制分析。

电路中的1S1-6是波段开关,这是用来控制调谐器各波段工作的,图示在调频波段(F )位置,-V 经1S1-6(F )加到调频收音电路中。

当1S1-6在其他位置时,
-V 被切断,调频收音电路停止工作。

5.8.2 调频中频放大器和鉴频器电路
调频中频放大器和鉴频器电路往往采用集成电路,而且还包含调幅收音电路中的部分电路。

这里介绍几种比较普遍的收音集成电路。

1.集成电路TA7640AP 分析
图5-145所示是集成电路TA7640AP 构成的调频收音部分的应用电路,这是某型号调谐器中的调频中放、鉴频电路。

(1)信号传输分析。

这一电路的信号传输过程是:来自混频器输出端的输入信号U i 经
1LB1的中频滤波,取出了10.7MHz 的中频信号,从15脚加入内电路调频中放电路。

中频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在内电路中送入鉴频器中,鉴频后输出的音频信号从⑨脚输出,送到后级电路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