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新媒体艺术概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媒体概论第一章新媒体概述课件
1.3.3 按传播形态进行分类
3.微信
微信是一款社交工具,它不仅可以 通过网络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 视频,还支持群聊、分享、扫一扫、 查找附近的人等功能,而且跨越了运 营商、硬件和软件、社交网络等多种 壁垒,实现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无缝 连接,使移动终端成了新的社交节点。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24
OPTION
04 按作用感官划分。按照媒介所作用的人的感官的不同可以将传播媒介划分为听觉媒介、
OPTION 视觉媒介和视听媒介。
1.1.3 传播媒介的类型和特点
2.传播媒介的特点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9
实体性
扩张性
还原性
中介性Βιβλιοθήκη 负载性1.1.4 新传播媒介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10
新传播媒介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广义上的新传播媒介主要是指以数字化、多媒体、 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信等技术为基础,发展演变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通常将数字有线电 视、网络电视、卫星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包含在内。狭义的新传播 媒介则是指继报刊、广播和电视这三大媒介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介”“第五媒介”,通常 包含互联网、移动网络等传播媒介。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23
2.QQ
QQ 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QQ 支持在线聊天、视频通话、面对面传 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和QQ 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多种通信终端相 连,包括计算机、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等。
QQ 除了基本的即时信息通信功能外,还可以建QQ 群,功能类似于小型社群,天南 地北的一群人犹如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并发表见解,还可以通过QQ 空间书写日志、写说说, 上传用户的个人图片,听音乐,从而通过多种方式展现自己,功能类似于博客和微博。除 此之外,QQ 还有许多衍生产品,如QQ 游戏、QQ 音乐等,几乎能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 的大部分需求。
新媒体技术概论PPT(共19页)
新媒体技术概论
•一、新传媒技术时代 1、新传媒技术的概念
新传媒技术是指依托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 而形成的新的传媒技术。
2、新传媒技 术催生新媒体
(1)、网络新媒体 (2)、手机新媒体 (3)、户外新媒体
•二 多媒体技术 1 图像与图形信息处理
计算机中的数字图像按其生成方法 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现实世界中通过数字 化设备获取的图像,称为取样图像、 点阵图像和位图图像,简称图像 一类是计算机合成的图像称为 矢量图,简称图形。
(2)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特征
交互性、沉浸感、构想性、多感知性
(3)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
虚拟环境处理器、头盔显示器、 方位跟踪器、数据手套
(4)虚拟现实技术在传媒中的作用
① 技术基础
色键抠像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② 虚拟演播室技术原理
虚拟演播室是虚拟现实技术和创痛色键抠像技术 结合的产物。它与传统的色键抠像技术最根本的 区别在于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信息交互技术 利用摄像机跟踪技术所获取的真实摄像机运动参 数来控制计算机中的虚拟摄像机相应的运动参数 使真实摄像机和虚拟机保持同步运动,使得虚拟 摄像机拍摄的虚拟背景与真实摄像机在蓝幕前 拍摄的人物前景通过色键抠像技术完美地合成 在一起。
③虚拟演播系统的组成
摄像机跟踪部分 计算机虚拟场景生成部分 视频合成部分
④使用注意问题 虚拟的真实 延时 蓝室设计
灯光
Elements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 。不是 成功来 得慢, 而是你 努力的 不够多 。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 来的人 一个惊 喜,也 给自己 一个好 的交代 。
•
•一、新传媒技术时代 1、新传媒技术的概念
新传媒技术是指依托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 而形成的新的传媒技术。
2、新传媒技 术催生新媒体
(1)、网络新媒体 (2)、手机新媒体 (3)、户外新媒体
•二 多媒体技术 1 图像与图形信息处理
计算机中的数字图像按其生成方法 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现实世界中通过数字 化设备获取的图像,称为取样图像、 点阵图像和位图图像,简称图像 一类是计算机合成的图像称为 矢量图,简称图形。
(2)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特征
交互性、沉浸感、构想性、多感知性
(3)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
虚拟环境处理器、头盔显示器、 方位跟踪器、数据手套
(4)虚拟现实技术在传媒中的作用
① 技术基础
色键抠像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② 虚拟演播室技术原理
虚拟演播室是虚拟现实技术和创痛色键抠像技术 结合的产物。它与传统的色键抠像技术最根本的 区别在于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信息交互技术 利用摄像机跟踪技术所获取的真实摄像机运动参 数来控制计算机中的虚拟摄像机相应的运动参数 使真实摄像机和虚拟机保持同步运动,使得虚拟 摄像机拍摄的虚拟背景与真实摄像机在蓝幕前 拍摄的人物前景通过色键抠像技术完美地合成 在一起。
③虚拟演播系统的组成
摄像机跟踪部分 计算机虚拟场景生成部分 视频合成部分
④使用注意问题 虚拟的真实 延时 蓝室设计
灯光
Elements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 。不是 成功来 得慢, 而是你 努力的 不够多 。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 来的人 一个惊 喜,也 给自己 一个好 的交代 。
•
新媒体概论课件-单元一 PPT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新媒体的本质
(二) “需要”是现代营销的最核心价值体现
1898 年 清爽、可口,百事可乐
1905 年
可口之饮料
......
2004 年 突破渴望,敢于第一
2007 年 渴望 探索 发现
新媒体的本质
(三) “需要”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 从信息革命到能源革命的飞跃 • 以用户需要帮助现代企业摆脱困境 • 新媒体产业化推动信息产业地位提升
新媒体概论
Introduction To New Media
媒体的发展
媒体的突破
• 媒体首次成为被动方 • 受众需求成为推动媒体进步的源动力 的突破
让别人知道你
让别人了解你
让别人重视你
让别人需要你
新媒体
媒体的发展
媒体的突破
感知阶段 小众阶段
新媒体的本质
新媒体的学习技巧
(一) 打破“思维定式”
新媒体的学习技巧
(二) 学会“说文解字”
新媒体的学习技巧
打破思维定式+说文解字
就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一) “需要”是区别新旧媒体的最根本点
• 传统媒体只考虑自身的发展 • 新媒体思考用户的需要
新媒体的本质
(一) “需要”是区别新旧媒体的最根本点
新媒体的本质
(二) “需要”是现代营销的最核心价值体现 • 用户至上,应需而生 • 媒体也是产品,也需营销 • 现代营销更重视新媒体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新媒体的本质
(二) “需要”是现代营销的最核心价值体现
1898 年 清爽、可口,百事可乐
1905 年
可口之饮料
......
2004 年 突破渴望,敢于第一
2007 年 渴望 探索 发现
新媒体的本质
(三) “需要”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 从信息革命到能源革命的飞跃 • 以用户需要帮助现代企业摆脱困境 • 新媒体产业化推动信息产业地位提升
新媒体概论
Introduction To New Media
媒体的发展
媒体的突破
• 媒体首次成为被动方 • 受众需求成为推动媒体进步的源动力 的突破
让别人知道你
让别人了解你
让别人重视你
让别人需要你
新媒体
媒体的发展
媒体的突破
感知阶段 小众阶段
新媒体的本质
新媒体的学习技巧
(一) 打破“思维定式”
新媒体的学习技巧
(二) 学会“说文解字”
新媒体的学习技巧
打破思维定式+说文解字
就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一) “需要”是区别新旧媒体的最根本点
• 传统媒体只考虑自身的发展 • 新媒体思考用户的需要
新媒体的本质
(一) “需要”是区别新旧媒体的最根本点
新媒体的本质
(二) “需要”是现代营销的最核心价值体现 • 用户至上,应需而生 • 媒体也是产品,也需营销 • 现代营销更重视新媒体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新媒体-概述 ppt课件
新媒体所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媒体自身需要什么,媒体的发展需要什么,更多的考虑受众 需要什么,以及媒体为了受众的需要必须做什么。由于受众的群体无限,受众的需求也可 能无限,它带给了新媒体无限的发展潜力。更为确切的理解是: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带动 着受众前进,发展到什么阶段,受众就得接受什么样的状态,受众没有选择,更不会有什 么要求。
PPT课件
23
新媒体的传播
更加注重互动的大众传播
人际化的大众传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更加注重互动。传统的大众传播只 关注发布的信息内容、范围以及数量,很少会关心受众对此传播会有什 么样的反应,什么样的意见。而实际上,受众的评价、感受、态度,往 往是决定一个新媒体是否真正适合传播、适合市场的重要标准。发展中 的大众传播必须要考虑受众的人际化需求。
• 新媒体完全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探索一切可能突破与尝试,实质就是对于传统观念进行反思, 不断地寻求新的答案。例如:报纸是否可以自我复制传播?电视是否可以暂停倒放?看电视的 观众是否可以直接与主持人对话?可否与新闻当事人进行直接对话?等等。
PPT课件
35
新媒体的特性
技术新
新观念必须依赖新技术的应用。 • 媒体对于技术的依赖与生俱来,倘若没有造纸术与印刷术的进步,就不会有报纸的今天;没
PPT课件
24
新媒体的传播
大众化的人际传播
• 在互联网时代,借助于新兴技术工具,人际传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与兴盛,基于无线电语音 传播技术的电话、手机实现普及,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等成为装机必备,这种传播样式在微 观上,似乎与过去的人际传播并无两种,但从宏观上讲,却带有非常显著的大众传播因素,我们 可以感觉到,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这么一个巨大的网络,虽然网络中的每一个人都只是与自己关 联的一个或少数几个人进行着相对点对点的信息交换,但这庞大的规模却促使这些看似封闭的人 际交流圈存在着隐含的、自然的,同时还是相互作用的联动与影响。
《新媒体艺术概论》课件
新媒体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数字广告
数字艺术家们通过创新的技术, 为广告带来了更具表现力的视觉 形式。
电子游戏设计
数字艺术家和游戏设计师们共同 合作,推出了众多充满创意的游 戏产品。
虚拟博物馆展览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虚拟博 物馆,为观众带来更真实、更全 面的博物馆展览体验。
新媒体艺术对未来的影响
我们可以期待新媒体艺术在未来更多领域的应用 与创新
1 文化交流
新媒体艺术可以搭建全球文化交流的桥梁,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2 技术创新
新媒体艺术对现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创新。
3 社会思考
新媒体艺术通过舞台艺术和视觉艺术创造出更为真实的社会模型,带来了更深的社会思 考。
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展望
新审美感觉
未来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将取决 于艺术家的想象和技术的创造 力,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创新的 视觉体验。
艺术在科学中的发挥
科学家和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促进了艺术创造的发展。新媒体艺术从科学中汲取灵感,让艺术 变得更具生命力。
新媒体艺术的特点与技术
数字化的创作工具
数字画笔、数字荧光笔等高效工 具被广泛应用,其灵活性与创造 性的优点深受艺术家们的青睐。
虚拟现实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现实与虚拟 之间的边界,带来了更为丰富的 视觉体验,使观众更能沉浸其中。
新媒体艺术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创造出令人惊艳的艺术作品,使 得观众们更能感受到其创新性。
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与表现形式
1
数字绘画
通过数字技术绘画,表现出天马行空的
数字雕塑
2
创意想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课件
MP3广告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பைடு நூலகம்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是Macromedia公司优秀的矢量绘图软件,其操作界 面简洁、功能丰富,利用其中的工具栏和各种命令,就可 以轻松地建造自己喜爱的物体。对于那些想生成外表美观 的打印媒体和Web 图片输出的专业人员来说,FreeHand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Auto CAD
计算机辅助绘图和设计软件。该软件具有强大的绘图 功能,不但能够用来绘制一般的二维工程图,而且能够进 行三维实体造型,生成三维真实感图形。
范例: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B、图形设计软件
Illustrator
是著名的矢量图形绘制及图像处理软件,该软件集图形 绘制、平面设计、网页制作、图像处理以及高品质图片输 出功能于一体,可以为线稿提供无与伦比的精度和控制, 适合生产任何小型设计到大型的复杂项目。此外,还可以 使用灵活的数字式图形和其他制作功能迅速发布作品。是 出版、多媒体和在线图像的工业标准矢量插画软件。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பைடு நூலகம்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是Macromedia公司优秀的矢量绘图软件,其操作界 面简洁、功能丰富,利用其中的工具栏和各种命令,就可 以轻松地建造自己喜爱的物体。对于那些想生成外表美观 的打印媒体和Web 图片输出的专业人员来说,FreeHand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Auto CAD
计算机辅助绘图和设计软件。该软件具有强大的绘图 功能,不但能够用来绘制一般的二维工程图,而且能够进 行三维实体造型,生成三维真实感图形。
范例: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B、图形设计软件
Illustrator
是著名的矢量图形绘制及图像处理软件,该软件集图形 绘制、平面设计、网页制作、图像处理以及高品质图片输 出功能于一体,可以为线稿提供无与伦比的精度和控制, 适合生产任何小型设计到大型的复杂项目。此外,还可以 使用灵活的数字式图形和其他制作功能迅速发布作品。是 出版、多媒体和在线图像的工业标准矢量插画软件。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概述(PPT94 页)
第1章-新媒体概论(第三版)PPT
新媒体概论
绪论
·“新媒体”: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 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如下特征: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 信息的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 ·但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和传播上的互动性。
绪论
·新媒体时代 ·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从诞生到发展壮大, 深刻改变了就旧有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 ·“ 媒体人”“ 内容为王” “ 服务与市场”“ 网络”“ 渠道、平台、终端”
思
新媒体
知识窗 世界上第一台手机
从1973年手机注册专利开始,一直到1985年, 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真正可以移动的电话 才诞 生,但是其重量达3公斤,且不方便携带,使用者
要像背背包那样背着它行走。
不过从那以后,手机的发展越来越迅速。1999 年,手机的重量降为60克,与 一枚鸡蛋的重量相 差无几。除了重量越来越 轻、体积越来越小外, 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 而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
按 75%的商业开挂率(一年中四分之三的
时间车身都有广告,或75%的车一年中都有
广告)计算,年收入将为6750万元。
一、新媒体的概念
(二)哪些不应当属于新媒体
1. 新出现的媒体是否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体 ·并非新出现的媒体形态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体。 ·例如,有人用自行车车体甚至人的额头作为广告媒体,但是由于这些媒体既非数字化的, 亦不具有互动性,因此不能被称为新媒体,只能被称为新出现的传统媒体。由于缺乏互动 性,数字化的户外LED广告屏也并非新媒体。
一、新媒体的概念
·黄升民:将网络电视、地面移动电视、手机电视视为新媒体的三大部分。 ·也有人把近10年内基于技术变革出现的一些新的传播形态,或一直存在但长期未被社会发现其 传播价值的渠道、载体统称为新媒体。
绪论
·“新媒体”: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 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如下特征: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 信息的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 ·但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和传播上的互动性。
绪论
·新媒体时代 ·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从诞生到发展壮大, 深刻改变了就旧有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 ·“ 媒体人”“ 内容为王” “ 服务与市场”“ 网络”“ 渠道、平台、终端”
思
新媒体
知识窗 世界上第一台手机
从1973年手机注册专利开始,一直到1985年, 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真正可以移动的电话 才诞 生,但是其重量达3公斤,且不方便携带,使用者
要像背背包那样背着它行走。
不过从那以后,手机的发展越来越迅速。1999 年,手机的重量降为60克,与 一枚鸡蛋的重量相 差无几。除了重量越来越 轻、体积越来越小外, 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 而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
按 75%的商业开挂率(一年中四分之三的
时间车身都有广告,或75%的车一年中都有
广告)计算,年收入将为6750万元。
一、新媒体的概念
(二)哪些不应当属于新媒体
1. 新出现的媒体是否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体 ·并非新出现的媒体形态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体。 ·例如,有人用自行车车体甚至人的额头作为广告媒体,但是由于这些媒体既非数字化的, 亦不具有互动性,因此不能被称为新媒体,只能被称为新出现的传统媒体。由于缺乏互动 性,数字化的户外LED广告屏也并非新媒体。
一、新媒体的概念
·黄升民:将网络电视、地面移动电视、手机电视视为新媒体的三大部分。 ·也有人把近10年内基于技术变革出现的一些新的传播形态,或一直存在但长期未被社会发现其 传播价值的渠道、载体统称为新媒体。
《新媒体艺术概论》课件
人工智能
新媒体艺术将与科学领域进行更紧密的结合,探索科技与艺术的交融点。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新媒体艺术将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合作,如文学、音乐、舞蹈等,产生更多元化的艺术形式。
跨学科合作
新媒体艺术将更加关注社会议题,通过作品反映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
社会议题
公共空间与环境艺术
新媒体艺术将广泛应用于公共空间和环境设计中,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
交互艺术是新媒体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强调观众的参与和互动。交互艺术的创意实现包括使用传感器、控制器、投影等技术,以及利用编程、游戏设计等技术实现互动效果。
交互艺术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可以让观众参与到艺术作品中,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的交互方式和媒介实现不同的创意和效果。交互艺术还可以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结合,创造出更加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04
新媒体艺术的社会影响与价值
创新教学方式
新媒体艺术可以应用于教育领域,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供更为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习效果
新媒体艺术作品具有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培养创造力
新媒体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展望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艺术将更加依赖数字技术进行创作和呈现。
数字化
新媒体艺术将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互动,打破传统艺术的单向展示方式。
交互性
VR和AR技术将为新媒体艺术提供更广阔的表现空间,让观众沉浸在虚拟的艺术世界中。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AI技术将为新媒体艺术创作提供更多可能性,例如生成独特的艺术作品或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灵感。
《新媒体艺术概论》ppt课件
新媒体艺术将与科学领域进行更紧密的结合,探索科技与艺术的交融点。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新媒体艺术将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合作,如文学、音乐、舞蹈等,产生更多元化的艺术形式。
跨学科合作
新媒体艺术将更加关注社会议题,通过作品反映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
社会议题
公共空间与环境艺术
新媒体艺术将广泛应用于公共空间和环境设计中,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
交互艺术是新媒体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强调观众的参与和互动。交互艺术的创意实现包括使用传感器、控制器、投影等技术,以及利用编程、游戏设计等技术实现互动效果。
交互艺术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可以让观众参与到艺术作品中,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的交互方式和媒介实现不同的创意和效果。交互艺术还可以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结合,创造出更加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04
新媒体艺术的社会影响与价值
创新教学方式
新媒体艺术可以应用于教育领域,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供更为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习效果
新媒体艺术作品具有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培养创造力
新媒体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展望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艺术将更加依赖数字技术进行创作和呈现。
数字化
新媒体艺术将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互动,打破传统艺术的单向展示方式。
交互性
VR和AR技术将为新媒体艺术提供更广阔的表现空间,让观众沉浸在虚拟的艺术世界中。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AI技术将为新媒体艺术创作提供更多可能性,例如生成独特的艺术作品或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灵感。
《新媒体艺术概论》ppt课件
新媒体概论ppt课件
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 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 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讯网、 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 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互联网是新媒体的主 体。
13
一、新媒体的定义
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 “构成新媒体的基本要素是基于网络和数字
32
二、新媒体发展的原因
2009年新媒体投融资:
2009年6月9日,盛大网络和华友世纪达成并购协 议;
2009年10月,时代寰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高调宣 布斥资3000万人民币进投建娱乐门户网站——— 《时代娱乐周刊网》;
2009年10月15日,户外数字媒体运营商华视传媒 于以1.6亿美元价格并购数码媒体集团(D M G );
2007年1月和4月,中央就互联网技术发展和 管理召开专门会议,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36
2008年新媒体五件大事
胡总与网民在网上交流开创历史先河
2008年6月20日上午10时,胡锦涛总书记通 过人民网同网友在线交流、直接对话,让亿万网 民看到一种责任,也向各级领导干部发出强烈信 号,把互联网作为“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重 要渠道,抓住信息化的历史机遇,用网络的力量 推动中国。日前,人民网“特别推出”的“什锦 八宝FANS圈”刚刚上线,万千网友蜂拥而至, 开通仅四天,注册“粉丝”已超过6万人,这个数 字正在以每小时2000多人的速度递增。
1、新媒体产业增长 中国传媒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新媒体产业现
状及发展趋势》显示,2006年中国新媒体产业市场 总值达到1140亿元,占中国产业传媒总值的近三分 之一。 移动媒体: 888亿元 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 短信、手机游戏、移动电视等,同比增长41.3%; 网络媒体:252亿元,网络游戏、网络广告、网络 视频、播客、各种下载业务等,
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互联网是新媒体的主 体。
13
一、新媒体的定义
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 “构成新媒体的基本要素是基于网络和数字
32
二、新媒体发展的原因
2009年新媒体投融资:
2009年6月9日,盛大网络和华友世纪达成并购协 议;
2009年10月,时代寰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高调宣 布斥资3000万人民币进投建娱乐门户网站——— 《时代娱乐周刊网》;
2009年10月15日,户外数字媒体运营商华视传媒 于以1.6亿美元价格并购数码媒体集团(D M G );
2007年1月和4月,中央就互联网技术发展和 管理召开专门会议,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36
2008年新媒体五件大事
胡总与网民在网上交流开创历史先河
2008年6月20日上午10时,胡锦涛总书记通 过人民网同网友在线交流、直接对话,让亿万网 民看到一种责任,也向各级领导干部发出强烈信 号,把互联网作为“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重 要渠道,抓住信息化的历史机遇,用网络的力量 推动中国。日前,人民网“特别推出”的“什锦 八宝FANS圈”刚刚上线,万千网友蜂拥而至, 开通仅四天,注册“粉丝”已超过6万人,这个数 字正在以每小时2000多人的速度递增。
1、新媒体产业增长 中国传媒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新媒体产业现
状及发展趋势》显示,2006年中国新媒体产业市场 总值达到1140亿元,占中国产业传媒总值的近三分 之一。 移动媒体: 888亿元 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 短信、手机游戏、移动电视等,同比增长41.3%; 网络媒体:252亿元,网络游戏、网络广告、网络 视频、播客、各种下载业务等,
新媒体艺术概论01(绪论)
1、泛艺术层面的含义
新媒体节目中一切具有艺术性(审美性)的东西;
2、广义层面上的含义
新媒体上的一切艺术类节目,包括以数字方式复制 的传统艺术作品;
3、狭义层面上的含义
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 与传播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 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 称为新媒体艺术。
审美体验与一般情感体验的区别主要在于实 践属性(即掌握世界的方式)不同; 关键在于在审美实践中实践主体对客体所持 有的是一种审美态度; 既不是科学实践中的纯理性态度,也不是物 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的纯功利态度; 审美体验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超越性。
审美情感体验系统
审美主体
审美态度
审美客体
审美情绪 (生理反应)
要点:
第一节 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 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理路 第三节 新媒体艺术研究的方法
第一节 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对象
一、同词异义的辨析:“新媒体艺术” 指什么 二、异词同义的辨析:“新媒体艺术” 叫什么
辨析: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术
三、新媒体艺术的三重含义
四、三重含义各自的研究价值
审美与非审美
三、关键是新载体与传播方式所造成的艺术活动方 式与文化意义的嬗变(创作与欣赏); 四、核心是新的艺术语汇的构成与新的审美意味及 功能的生成; 五、目标是探索价值构成与评价体系。
第三节 新媒体艺术研究的方法
多媒体和网络首先是作为信息传布的新型媒 介和载体出现的,这带来了新媒体艺术诸多的功 能性特点;不少研究者将其误认为新媒体艺术的 本质特征,而难于深入到本质特征的把握。 走出这一泥沼必须牢牢把握住三个方法要点: 一、整合的方法 二、比较的方法 三、互动的方法
新媒体节目中一切具有艺术性(审美性)的东西;
2、广义层面上的含义
新媒体上的一切艺术类节目,包括以数字方式复制 的传统艺术作品;
3、狭义层面上的含义
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 与传播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 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 称为新媒体艺术。
审美体验与一般情感体验的区别主要在于实 践属性(即掌握世界的方式)不同; 关键在于在审美实践中实践主体对客体所持 有的是一种审美态度; 既不是科学实践中的纯理性态度,也不是物 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的纯功利态度; 审美体验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超越性。
审美情感体验系统
审美主体
审美态度
审美客体
审美情绪 (生理反应)
要点:
第一节 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 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理路 第三节 新媒体艺术研究的方法
第一节 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对象
一、同词异义的辨析:“新媒体艺术” 指什么 二、异词同义的辨析:“新媒体艺术” 叫什么
辨析: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术
三、新媒体艺术的三重含义
四、三重含义各自的研究价值
审美与非审美
三、关键是新载体与传播方式所造成的艺术活动方 式与文化意义的嬗变(创作与欣赏); 四、核心是新的艺术语汇的构成与新的审美意味及 功能的生成; 五、目标是探索价值构成与评价体系。
第三节 新媒体艺术研究的方法
多媒体和网络首先是作为信息传布的新型媒 介和载体出现的,这带来了新媒体艺术诸多的功 能性特点;不少研究者将其误认为新媒体艺术的 本质特征,而难于深入到本质特征的把握。 走出这一泥沼必须牢牢把握住三个方法要点: 一、整合的方法 二、比较的方法 三、互动的方法
新媒体概论全套课件
一 门户网站概述
(一)、门户网站的概念界定
门户网站译自英文“portal site”, “portal”与“gate”同意,指门,入口。
门户网站即网络内容提供商,是指在互联 网上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并向其用户或访 问者发布的公司。
门户网站是一个为了满足网民对于信息与 服务的不同需求而产生的信息共享的网络 枢纽。
4、中国门户网站的再起飞阶段(2002年至 今)
2002年,商业门户网站从亏损步入盈利阶 段
特点:通过调整,盈利模式已从单纯的网 络广告拓宽到增值服务、网络游戏、网络 广告三大渠道为主的多元化收入
新的盈利模式促使各大门户网站掀起了新 一轮的门户之争
(三)、门户网站的类型
1、从网站的内容模式来看
(1)、综合门户网站 (2)、垂直门户网站
新媒体概论
第一章 新媒体概说
第一节 关于新媒体
一、“媒体”和“媒介”
媒体——media 媒介——medium
在本门课中,“媒体”与“媒介”概念等同
媒体具有两种含义:一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手段, 既可以指抽象的符号,如文字、图像等,也可以 指承载着信息的物质实体,如报纸、书籍、电话、 电视、电脑等;
(二)、中国门户网站的发展历程
1、中国门户网站的萌芽阶段(1995—1997) 1994年,世界上第一个门户网站yahoo!问世 1995年5月,中国电信开放互联网接入服务 1996年4月,利方在线中文网站开通 1996年8月,张朝阳创办了搜狐公司 1997年5月,丁磊创立了网易公司
这一阶段特点:商业网站开始出现,门户 网站呈现萌芽状态,国内网站这一时期的 主要作用是方便国内网民的上网服务,提 供网络接入、搜索引擎等简单的服务。
2、从门户网站的构建主体来看
(一)、门户网站的概念界定
门户网站译自英文“portal site”, “portal”与“gate”同意,指门,入口。
门户网站即网络内容提供商,是指在互联 网上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并向其用户或访 问者发布的公司。
门户网站是一个为了满足网民对于信息与 服务的不同需求而产生的信息共享的网络 枢纽。
4、中国门户网站的再起飞阶段(2002年至 今)
2002年,商业门户网站从亏损步入盈利阶 段
特点:通过调整,盈利模式已从单纯的网 络广告拓宽到增值服务、网络游戏、网络 广告三大渠道为主的多元化收入
新的盈利模式促使各大门户网站掀起了新 一轮的门户之争
(三)、门户网站的类型
1、从网站的内容模式来看
(1)、综合门户网站 (2)、垂直门户网站
新媒体概论
第一章 新媒体概说
第一节 关于新媒体
一、“媒体”和“媒介”
媒体——media 媒介——medium
在本门课中,“媒体”与“媒介”概念等同
媒体具有两种含义:一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手段, 既可以指抽象的符号,如文字、图像等,也可以 指承载着信息的物质实体,如报纸、书籍、电话、 电视、电脑等;
(二)、中国门户网站的发展历程
1、中国门户网站的萌芽阶段(1995—1997) 1994年,世界上第一个门户网站yahoo!问世 1995年5月,中国电信开放互联网接入服务 1996年4月,利方在线中文网站开通 1996年8月,张朝阳创办了搜狐公司 1997年5月,丁磊创立了网易公司
这一阶段特点:商业网站开始出现,门户 网站呈现萌芽状态,国内网站这一时期的 主要作用是方便国内网民的上网服务,提 供网络接入、搜索引擎等简单的服务。
2、从门户网站的构建主体来看
新媒体概论优秀ppt课件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也加剧了市场竞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媒体将继续向智能化、社交化和视 频化方向发展。
新媒体将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推动产 业变革和升级。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将在新媒 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5
新媒体伦理与法律问题探讨
伦理道德问题
虚假信息的传播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虚假信息可能 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实践案例分享
案例一
某高校新媒体素养教育课程创新实践 。该校将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通识教 育体系,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讲座 、开展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普及新 媒体知识,提高学生的新媒体素养。
案例二
某传媒公司新媒体人才培养实践。该 公司与高校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 方案,通过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方 式,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 新媒体人才。同时,公司还积极引进 国际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和理念,提升 员工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
自媒体
自媒体定义
自媒体是指普通大众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外发布他们本身的事实和 新闻的传播方式。
自媒体特点
个性化、平民化、普泛化。
常见自媒体平台
微信公众号、知乎、今日头条等。
短视频与直播
短视频定义:短视频是一种互联网内 容传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联网新媒体 上传播的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
短视频与直播特点:直观性强、互动 性强、传播迅速。
隐私泄露
部分新媒体平台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风险,需要 加强用户隐私保护。
网络暴力
网络上的言论自由容易被滥用导致网络暴力现 象频发。
法律法规约束
信息安全法规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信息安全法规,对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进行 规范。
知识产权保护
《新媒体概论(第二版)》课件第1章 新媒体导论
新媒体的外延
相关概念
网络传播、网络媒体、手机媒体
1.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 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 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 贮介质上, 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 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 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 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
2、冲击舆论调控机制
新媒体的舆论化趋势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言 论平台,使得人们获得了更大的表达空间。但新媒 体的互动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性,以及传播内 容的不可预知性、群发转发的不可控制性,使得 “把关”难度增大、“把关”机制缺失或失效,加 之整个行业发展环境和新媒体环境还不规范,新媒 体的舆论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现实的和潜在的问题。
2)智能电视 智能电视(Smart TV)就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 电视,其本质是计算机的一种新形态。智能电视搭 载了独立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自行安装和卸载 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来不断对 电视功能进行扩展,并且具有上网功能。 目前,智能电视正在成为电脑的一种类型,具有 互动性的智能电视正在成为新媒体的新成员。
第一节 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关于新媒体(new media)的确切定义,业界和 学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 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之类似的是把新媒体定义 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 播的媒介”。
——陶丹、张浩达:《新媒介与网络广告》
新媒体的概念
1、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新媒体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它将一定的信息 转成数字,经过转播, 数字在操作平台上还原为一 定的信息。由于其传播的介质是比特(Bit),而非 原子,所以这种传播就具备了快捷、方便和高保真 等优点。新媒体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并实时更 新,可以像电台、电视台一样进行实时、实况报道, 显然优于传统的传播方式。
新媒体概论 ppt课件
2、Google
Google源自Googol,指代10的100次方 1998年,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博众里寻他千……二 搜索引擎的分类和比较
(一)、搜索引擎的分类 1、目录式搜索引擎 目录式搜索引擎是最早的一种搜索方式, 它将互联网中的资源服务器的地址搜集起 来,按照类型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目录, 在大的目录下再细分出更加具体的类目。 如Yahoo和搜狐。
2、从门户网站的构建主体来看
(1)、个人门户 (2)、企业门户 (3)、商业信息门户 (4)、政府门户
3、从网站所提供的服务看
(1)、信息型门户网站 (2)、商务型门户网站 (3)、商务信息型门户网站
二 门户网站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门户网站的特征 1、先入为主的导航性 2、庞大的用户群 3、网民的依赖性 4、完善的搜索引擎 5、灵活性
第三节 虚拟社区
一 虚拟社区的基本概念 (一)、虚拟社区的基本概念 虚拟社区是指一群拥有个别兴趣、爱好、 经验的人,或是学有专精的专业人士,透 过各种形式的电子网络、以及电子邮件、 新闻群组、聊天室或论坛等方式组成一个 社群,让参与该社群的会员彼此之间能借 此进行沟通、交流、分享信息。
(二)、虚拟社区形成的目的 1、商业交易 2、兴趣交流 3、提供幻想空间 4、建立关系
新媒体概论
第一章 新媒体概说
第一节 关于新媒体
一、“媒体”和“媒介”
媒体——media 媒介——medium
在本门课中,“媒体”与“媒介”概念等同
媒体具有两种含义:一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手段, 既可以指抽象的符号,如文字、图像等,也可以 指承载着信息的物质实体,如报纸、书籍、电话、 电视、电脑等;
(五)、虚拟信息传播 利用各种软件,可以毫无痕迹地修改图片、文字 和影像,制作出逼真的虚拟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对原有作品进行再创作,利用包括电影、影像、摄
影、文本、雕塑等多种媒介手段进行创作,作品一直探
索着一些普遍存在的二元性,如善与恶、真实与虚假、
记忆与忘却等,在探索这些双重概念的对立与并存的过
程中不断地提出质疑,探讨人性的自相矛盾;戈登的作
品也与精神病患相关,用影像来表现人的神经心理与精
神层面。 2020/9/16
2020/9/16
3
一、科技进步带动艺术发展 绘画-摄影-电视-计算机
• (1)透视学和油料技术的发展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透视法
,解决了在平面上真实地表现三度空间的方法。矿物和油料的提纯
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北部欧洲明朗而富有层次的油画塑造风格。
2020/9/16
4
• (2)机器生产的颜料和光学的研究的成果促成了外光写生和印象派 的发展。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梵高的 《向日葵》等。
2020/9/16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3)20世纪,摄影和电视乃至电影胶片都被从流行文化改造成艺术 创作媒介。摄影本来是记录性和纪念性的工具,而艺术家则从中抽 离出了摆拍和拼贴的技术手法,结合图像的本身的客观性,将其发 展成为独特的个人叙述方式,从而出现了超现实主义的摄影、辛迪· 舍曼的《无题电影剧照》和杰夫·沃尔的伪“真实”等等。
其简称道的CG。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
”的确定性,眼下他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
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
。因此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
各个领域中去了。
2020/9/16
2
主要内容
• 一、科技与艺术互动发展的历史 • 二、新媒体艺术专业在全国高校开设情况 • 三、本学期新媒体艺术课程的主要内容
物。更具体的说,这是特别邀请演员演出的一场戏剧,然后由艺术家以摄影
机代替电影的摄影镜头所捕捉的故事一景,因此每张图片都有如电影的单元
格画面,每个细节都已经设计过了。因此,沃尔作品中所出现的某一剎那虽
然都是生活现实的取样,但是绝非在自然发生的情况下被艺术家捕捉到当下
的一刻,艺术家将这某个特殊的时刻安排后再以摄影机拍摄下来。如果单纯
称杰夫.沃尔的作品为摄影,倒不如以「电影摄影」(cinematography)来
称呼其实更为贴切。 沃尔的题材选择都会包含暴力、贫穷、种族、性别以
及社会阶级等问题,历史与记忆的再现也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他不仅仅
是透过摄影机来代替艺术家陈述对社会种种现象的看法,但不热衷于实况的
转播,而是集中心力将某一个关键点透过特殊的安排重现在摄影机之前,他
第1讲 新媒体艺术概论
•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 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 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 ,感觉上新媒体艺术离人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
• 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
脑图形图象(computer graph),即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
• 辛迪·舍曼曾说:“我用那种形象是为了表达我对女性的 暖昧态度,和这类女性形象一起长大,而且电影里也总 展示这些东西,我喜欢这些形象,然而你却应该做一名 好女孩。”
• 《无题电影剧照》从整体上触摸和把握住了越战后美国
文化中敏感的神经,揭示了虚假而感伤的流行神话,宣
2020/9/16
8
扬当时流行的女权主义,因此大获成功。
2020/9/16
6
辛迪·舍曼《无题电影剧照》 • 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1954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
的格伦里奇,美国著名摄影家。善于以自拍照反映西方 社会不同年代典型的女性形象。
2020/9/16
7
• 《无题电影剧照》系列作品共有69张,辛迪·舍曼在其中 既是主角又是导演,她通过自己拍摄、自己扮演不同的 女性角色诠释当时女性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这些如 同某个不经意的定格的瞬间,又是对好莱坞电影剧照的 故意模仿。
慢延长至24个小时之久,在一个大型的暗空间的中央的银幕上放映
,这就是戈登创作的影像作品《24小时惊魂记》,放慢了的镜头,
13
引用经典电影,小说名作的再创作
• 戈登引用经典电影,小说等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加工再创作,这是
其创作方式之一,其中以1993年创作的影像装置作品《24小时惊魂
记》最为人所知,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作品以希区柯克(Alfred
Hithcock)的经典惊悚电影《惊魂记》为素材模板,在没有对原作品
内容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将其变成无声,并将原本2小时的作品放
2020/9/16
11
白南准的“电视电子画”
• 白南准(백남준 NamJune Paik 1932-2006)国际著名影像艺术家,被 称为“视觉艺术教父”、“电视装置先驱”,“视频与媒体艺术奠 基人”,与博伊斯、沃霍尔和杜尚并称为21世纪现代艺术大师。 1963年,白南准成为用电视机来表现艺术的第一人。
他最著名的肖像
2020/9/16
《活雕塑的电视乳罩》又称《电视大提琴》
12
道格拉斯的“延长电影”
• 道格拉斯·戈登(Douglas Gordon)1966年出生于苏格兰
,以多媒体艺术家的身份跻身于全球当代艺术界最受瞩
目的艺术家之列。戈登以一些经典电影、小说等为模板
,通过最低程度的介入进行的再次创作而为众人所知。
要记录的是某一个时刻的现象与背后的种种问题,而不是将自己当作是社会
新闻的摄影记者。由于这一层转换,沃尔的作品跳脱了摄影报导的范畴而进
入艺术创作的领域里,作品除了社会意识的陈述之外还包含了属于绘画、摄
影等创作的基本精神 。
2020/9/16
10
• (4)在录像艺术中,艺术家们结合电视的电子媒介特性 ,创造出和大众电视节目的不同的“艺术性电视节目” ,从而出现了白南准的“电视电子画”、以及道格拉斯 的“延长电影”等等。
杰夫·沃尔的伪“真实”
• 杰夫·沃尔,加拿大籍摄影家。他孜孜不倦的用摄影反映当代社会和 政治领域中的各种主题,包括城市暴力、种族歧视、贫穷、性、民 族争端、历史、记忆、肖像等等。他通过巧妙的安排演员、细致地 布置场景和道具来展示他的主题,整套拍摄的方法很像电影的拍摄 。
2020/9/16
9
• 沃尔大部份的作品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不论地点、时间、光线,或是其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