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课件
合集下载
艺术概论课件(共159张PPT)精选全文
![艺术概论课件(共159张PPT)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ae2aad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01.png)
这个理论至今仍然占据优势,成为西方在艺术起源问题上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代表者有:20世纪初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得华泰勤,他认为万物灵。山川草木,鸟兽虫鱼都可以与人交感。如史前洞穴中动物的遗骨,都被堆积得整齐叠置有序。代表者还有英国慕名人类学家弗雷泽。
将军崖壁画
艺术的具体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主要的应当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这样三种功能。
一、审美认知作用
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艺术对与自然、社会、历史术的基本特征
比例 : 主要是指巧妙处理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 比例关系,建筑中长宽高的比例,凹与 凸的比例、虚与实的比例等,都直接影 响到建筑美。
均衡: 主要指建筑在构图上的对称,包括建筑 物前后、左右、上下各部分间的关系。 均衡对称常常给人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 增加崇高的美感。
五、建筑艺术的特征
通过空间 形体 比例 节奏 色彩 均衡 装饰等多种因素的协调统一,才形成了建筑艺术特有的空间造型美,并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的内涵。
古罗马建筑的杰作——
罗马角斗士竞技场
特点:拱券结构 长轴188米,短轴15米, 中央的“表演区”长轴 86米,短轴54米。
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但是,一般来讲,园林的实用功能主要就是供人 们游憩玩赏,这种特殊的使用功能要求园林更加 侧重于审美性和艺术性。
四、中国园林
北方大型皇家园林 江南小型私家园林 诗情画意自然美 建筑美 文化美
上 海 紫 园 别 墅
园林艺术
一、园林艺术的定义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 (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 、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艺术概论教案课件
![艺术概论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2f19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4.png)
艺术本质的多样性
艺术本质具有多样性,包括审美 、认知、表现、娱乐等多方面。
艺术的功能与价值
艺术的功能
艺术具有审美、认知、表现、娱乐等 多重功能,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提高审美素养和认知能力。
艺术的价值
艺术具有独特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 、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对于人类 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作品的形式美体现在其结构、色彩、线条、比例等视觉 元素上,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艺术作品的外部形式。
意境美的追求
艺术作品的意境美是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想、精神内涵 等深层意义,是观众与作品之间的心灵沟通。
艺术批评的方法与标准
艺术批评的方法
艺术批评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形式 分析、社会学批评、心理学批评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评价 艺术作品。
早期艺术形式
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
史前艺术和古代艺术
洞窟壁画、陶器、青铜器等。
中世纪艺术的特点与影响
中世纪艺术的特点
01
宗教题材、象征性、抽象性等。
中世纪艺术的代表形式
02
教堂建筑、雕塑、壁画等。
中世纪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03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复兴,以及现代艺术的启示。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成就与代表人物
艺术批评的标准
艺术批评的标准包括作品的原创性、 表现力、审美价值等方面,这些标准 有助于评估艺术作品的优劣和价值。 同时,批评标准也会因时代、文化和 个人差异而有所不同。
05
艺术的传播与教育
艺术的传播途径与媒介
艺术传播的途径
艺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如展览、演出、出版物、网络等。
艺术传播的媒介
艺术传播的媒介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媒介,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艺术本质具有多样性,包括审美 、认知、表现、娱乐等多方面。
艺术的功能与价值
艺术的功能
艺术具有审美、认知、表现、娱乐等 多重功能,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提高审美素养和认知能力。
艺术的价值
艺术具有独特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 、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对于人类 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作品的形式美体现在其结构、色彩、线条、比例等视觉 元素上,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艺术作品的外部形式。
意境美的追求
艺术作品的意境美是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想、精神内涵 等深层意义,是观众与作品之间的心灵沟通。
艺术批评的方法与标准
艺术批评的方法
艺术批评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形式 分析、社会学批评、心理学批评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评价 艺术作品。
早期艺术形式
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
史前艺术和古代艺术
洞窟壁画、陶器、青铜器等。
中世纪艺术的特点与影响
中世纪艺术的特点
01
宗教题材、象征性、抽象性等。
中世纪艺术的代表形式
02
教堂建筑、雕塑、壁画等。
中世纪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03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复兴,以及现代艺术的启示。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成就与代表人物
艺术批评的标准
艺术批评的标准包括作品的原创性、 表现力、审美价值等方面,这些标准 有助于评估艺术作品的优劣和价值。 同时,批评标准也会因时代、文化和 个人差异而有所不同。
05
艺术的传播与教育
艺术的传播途径与媒介
艺术传播的途径
艺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如展览、演出、出版物、网络等。
艺术传播的媒介
艺术传播的媒介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媒介,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艺术概论课件ppt
![艺术概论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56424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7.png)
审美创造
通过鉴赏活动激发创造力,产生新的审美体 验和艺术作品。
艺术鉴赏的心理过程
1 注意
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需要集中注意力,关注艺术作品 的基本元素和整体形象。
2 感知
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需要集中注意力,关注艺术作品 的基本元素和整体形象。
3 想象
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需要集中注意力,关注艺术作品 的基本元素和整体形象。
艺术与社会变迁的
互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艺术也 在不断演变和创新,从传统到现 代,艺术形式和风格的不断变化 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艺术与文化的互动
01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艺术作品可以了解一个民族、
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风貌。
02 03
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艺术家通过创作实现自我价值 和追求,使自己的艺术才华得 到发挥和展现。
04
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的要素
艺术作品
这是鉴赏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艺术家创造出 来的、传达特定信息的物质载体。
艺术鉴赏者
这是鉴赏活动的主体,是艺术作品的接收者 和审美体验的实践者。
艺术传播媒介
这是连接艺术作品和鉴赏者的桥梁,通过特 定的媒介将艺术作品传达给鉴赏者。
艺术的形式与种类
总结词
艺术有多种形式和种类,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 特点。
详细描述
绘画、雕塑、摄影、音乐、舞蹈、戏剧等是常见的艺术形式 ,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例如,绘画通过色 彩、线条和构图来表现形象,音乐则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 来传达情感。
艺术的功能与价值
总结词
艺术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包括审美体验、文化传承、社会批判等。
通过鉴赏活动激发创造力,产生新的审美体 验和艺术作品。
艺术鉴赏的心理过程
1 注意
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需要集中注意力,关注艺术作品 的基本元素和整体形象。
2 感知
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需要集中注意力,关注艺术作品 的基本元素和整体形象。
3 想象
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需要集中注意力,关注艺术作品 的基本元素和整体形象。
艺术与社会变迁的
互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艺术也 在不断演变和创新,从传统到现 代,艺术形式和风格的不断变化 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艺术与文化的互动
01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艺术作品可以了解一个民族、
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风貌。
02 03
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艺术家通过创作实现自我价值 和追求,使自己的艺术才华得 到发挥和展现。
04
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的要素
艺术作品
这是鉴赏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艺术家创造出 来的、传达特定信息的物质载体。
艺术鉴赏者
这是鉴赏活动的主体,是艺术作品的接收者 和审美体验的实践者。
艺术传播媒介
这是连接艺术作品和鉴赏者的桥梁,通过特 定的媒介将艺术作品传达给鉴赏者。
艺术的形式与种类
总结词
艺术有多种形式和种类,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 特点。
详细描述
绘画、雕塑、摄影、音乐、舞蹈、戏剧等是常见的艺术形式 ,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例如,绘画通过色 彩、线条和构图来表现形象,音乐则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 来传达情感。
艺术的功能与价值
总结词
艺术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包括审美体验、文化传承、社会批判等。
艺术学概论(全套课件152P)
![艺术学概论(全套课件152P)](https://img.taocdn.com/s3/m/495b26a504a1b0717ed5dd16.png)
控制下,为宗教活动或宗教宣传服务的艺术。
雅典学院
最后的晚餐
耶稣十字架
耶稣1
耶稣2
基督下架
基督
基督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四、 艺术与道德 所谓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非、
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意识、 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容。
1,把艺术完全当作道德教育的手段,否认艺术与道德的根本区别。 2,却截然相反,完全否定艺术与道德的内在联系,认为表现道德内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二节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 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一、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 术人才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
艺术是无尽的精神财富。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三、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 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 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作品,使身心得到愉 快和休息。
恩格斯在论述民间故事书作用时曾说:“民间故事书的 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后,在晚上拖着疲倦 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记自己 的劳累。把他弱瘠的土地变成馥郁的花园。”
容会损害艺术。 3,则承认艺术与道德的紧密关系。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道德与艺术的这种紧密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道德影响艺术。 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
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 意蕴等体现出来。
雅典学院
最后的晚餐
耶稣十字架
耶稣1
耶稣2
基督下架
基督
基督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四、 艺术与道德 所谓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非、
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意识、 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容。
1,把艺术完全当作道德教育的手段,否认艺术与道德的根本区别。 2,却截然相反,完全否定艺术与道德的内在联系,认为表现道德内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二节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 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一、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 术人才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
艺术是无尽的精神财富。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三、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 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 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作品,使身心得到愉 快和休息。
恩格斯在论述民间故事书作用时曾说:“民间故事书的 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后,在晚上拖着疲倦 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记自己 的劳累。把他弱瘠的土地变成馥郁的花园。”
容会损害艺术。 3,则承认艺术与道德的紧密关系。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道德与艺术的这种紧密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道德影响艺术。 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
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 意蕴等体现出来。
艺术概论课件
![艺术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f9cab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9.png)
•
• 斯宾塞进一步说:人是高等动物,比起动 物来有更多的剩余精力,艺术就是这种剩 余精力的发泄。
• 德国学者谷斯鲁认为,“游戏”并不是完 全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而是在轻松愉快 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在为将来的实 际生活做准备或者联系。
• 举例:小猫追逐线团————捕捉老鼠
• 小女孩玩木偶————做母亲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德国美学家希勒《美育书简》,首次提 出“美育”这一概念,并且系统地阐述了 他的美育思想。
希勒将古希腊与近代文明社会进行了对 比,认为在古希腊,人的天性是完整和谐 的,人具有完美的人格,个人与社会之间 也非常和谐。然而,近代文明社会,发达 的工业造成了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和职业 等级的严格区别,这样一来,不仅使社会 与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使个人
• 普列汉诺夫指出,劳动先于艺术,总之, 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 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来看待他们。
• 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 提。
• 劳动中工具的制造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他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的结束,也 标志着人类文化的起源。
舞 蹈 纹 彩 陶 盆
第二节 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起源于“交感巫术”的进一步发展:
•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金枝》 • 美国美学家托马斯《艺术的发展及其他文化史
理论》 • 艺术史学家希尔恩《艺术的起源》
五、艺术起源于“劳动 ”
1900年,普列汉诺夫《 没有地址的信》,通过 对原始音乐、舞蹈、绘 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 学、民俗学、人类学和 民族学的文献证明,系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 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
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 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 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 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 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活动的 进一步因素。
• 斯宾塞进一步说:人是高等动物,比起动 物来有更多的剩余精力,艺术就是这种剩 余精力的发泄。
• 德国学者谷斯鲁认为,“游戏”并不是完 全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而是在轻松愉快 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在为将来的实 际生活做准备或者联系。
• 举例:小猫追逐线团————捕捉老鼠
• 小女孩玩木偶————做母亲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德国美学家希勒《美育书简》,首次提 出“美育”这一概念,并且系统地阐述了 他的美育思想。
希勒将古希腊与近代文明社会进行了对 比,认为在古希腊,人的天性是完整和谐 的,人具有完美的人格,个人与社会之间 也非常和谐。然而,近代文明社会,发达 的工业造成了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和职业 等级的严格区别,这样一来,不仅使社会 与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使个人
• 普列汉诺夫指出,劳动先于艺术,总之, 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 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来看待他们。
• 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 提。
• 劳动中工具的制造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他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的结束,也 标志着人类文化的起源。
舞 蹈 纹 彩 陶 盆
第二节 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起源于“交感巫术”的进一步发展:
•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金枝》 • 美国美学家托马斯《艺术的发展及其他文化史
理论》 • 艺术史学家希尔恩《艺术的起源》
五、艺术起源于“劳动 ”
1900年,普列汉诺夫《 没有地址的信》,通过 对原始音乐、舞蹈、绘 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 学、民俗学、人类学和 民族学的文献证明,系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 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
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 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 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 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 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活动的 进一步因素。
《艺术概论》课件
![《艺术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3218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9.png)
文艺复兴艺术
4
建主义为主。
15-16世纪欧洲的艺术复兴运动,强调人
文主义、自然观察和透视绘画等技法。
5
工业革命后的现代艺术
19-20世纪的艺术创新,包括印象派、立
当代艺术
6
体派和抽象表现主体现 了当代社会和技术的变化。
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
绘画艺术
通过颜料和画笔在平面上表现形象和情感。
艺术与社会
1 艺术的社会功能
艺术可以传递思想、表达 情感、引发反思、推动社 会变革和提升个人和社会 的美感。
2 艺术对社会的影响
3 艺术与政治
艺术可以改变观念、塑造 文化认同、启发创造力, 以及促进社会的多元发展。
艺术在政治中有时被用作 宣传、抗议、反叛和思想 解放的工具。
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2 艺术的定义与分类
艺术的定义因时代和文化而异,通常包括美 学和情感表达。常见艺术分类有视觉艺术、 表演艺术和文学艺术等。
艺术的发展史
1
史前艺术与原始艺术
早期人类通过岩洞壁画等形式表达祈祷、
古代艺术
2
狩猎和生活场景。
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时期的艺术,强
调神话、尊崇权力和展示美的理念。
3
中世纪艺术
基督教影响下的艺术,以宗教题材和封
建筑艺术
通过设计和构建建筑物来实现美的追求和实用 功能。
音乐艺术
通过声音和乐谱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美感。
舞蹈艺术
通过身体动作和舞蹈技巧表达情感和故事。
雕塑艺术
通过雕刻、塑造和组合材料来创造具有立体感 的艺术品。
文学艺术
通过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字作品表达人类的 思想和情感。
艺术概论教案ppt课件
![艺术概论教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a70a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5.png)
音乐艺术
80%
音乐的基本元素
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等 ,这些元素通过组合和变化,创 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100%
音乐的类型与风格
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从民族 音乐到世界音乐,各种类型的音 乐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80%
音乐的表演形式
包括独唱、合唱、器乐演奏等, 不同的表演形式能够展现出音乐 的不同魅力。
艺术是审美的对象,通过艺术作品可以培养和提 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
艺术与文化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不同民族、 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精神追求。
艺术与教育
艺术教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 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
02
造型艺术
绘画艺术
绘画艺术的定义
绘画是一种运用线条、色彩、明暗、构图等造型手 段,在平面上塑造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 形式。
艺术概论教案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23
目
CONTENCT
录
• 艺术概论导论 • 造型艺术 • 表演艺术 • 语言艺术 • 综合艺术 • 当代艺术与未来趋势
01
艺术概论导论
艺术定义与分类
艺术定义
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性的、审美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 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分类
达情感的一种艺术。
影视艺术的特征
具有视觉性、听觉性、综合性、技 术性。
影视艺术的分类
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 片等。
播音主持艺术
播音主持艺术的定义
播音主持艺术是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播音员和主持人运用有声 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传播的一种艺术。
艺术概论ppt完整版x-2024鲜版
![艺术概论ppt完整版x-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6917b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1.png)
艺术概论ppt完整版x
2024/3/28
1
CONTENTS 目录
• 艺术概述 • 艺术发展史略 • 造型艺术赏析 • 表演艺术探讨 • 语言文字艺术解读 • 影视传媒艺术鉴赏
2024/3/28
2
CHAPTER 01
艺术概述
2024/3/28
3
艺术定义与特点
艺术定义
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性的、审 美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精神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触与肌理
笔触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肌理则是画面表面的纹理结构,它 们体现了绘画的材质美感和独特风格 。
2024/3/28
13
雕塑空间造型美感
体积与空间
雕塑艺术通过塑造三维立体的形 象,利用体积的大小、空间的虚 实、透视的远近等手法,营造出
丰富的视觉感受。
2024/3/28
材质与肌理
雕塑作品采用不同的材质如石、木 、金属等,通过其特有的质地和肌 理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 力。
中世纪艺术风格
介绍中世纪艺术的典型风格,如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哥特式艺术等,并分 析其特点。
中世纪艺术流派
探讨中世纪时期的主要艺术流派,如国际哥特式、文艺复兴前奏等,并分析其代 表作品及影响。
2024/3/28
9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新
文艺复兴的背景与特点
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其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5
艺术功能与价值
2024/3/28
艺术功能
艺术具有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等多种 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 文化素养。
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是艺术作品所具备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 值、社会价值等,是艺术作品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艺术 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创新性 等多个方面。
2024/3/28
1
CONTENTS 目录
• 艺术概述 • 艺术发展史略 • 造型艺术赏析 • 表演艺术探讨 • 语言文字艺术解读 • 影视传媒艺术鉴赏
2024/3/28
2
CHAPTER 01
艺术概述
2024/3/28
3
艺术定义与特点
艺术定义
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性的、审 美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精神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触与肌理
笔触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肌理则是画面表面的纹理结构,它 们体现了绘画的材质美感和独特风格 。
2024/3/28
13
雕塑空间造型美感
体积与空间
雕塑艺术通过塑造三维立体的形 象,利用体积的大小、空间的虚 实、透视的远近等手法,营造出
丰富的视觉感受。
2024/3/28
材质与肌理
雕塑作品采用不同的材质如石、木 、金属等,通过其特有的质地和肌 理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 力。
中世纪艺术风格
介绍中世纪艺术的典型风格,如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哥特式艺术等,并分 析其特点。
中世纪艺术流派
探讨中世纪时期的主要艺术流派,如国际哥特式、文艺复兴前奏等,并分析其代 表作品及影响。
2024/3/28
9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新
文艺复兴的背景与特点
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其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5
艺术功能与价值
2024/3/28
艺术功能
艺术具有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等多种 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 文化素养。
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是艺术作品所具备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 值、社会价值等,是艺术作品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艺术 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创新性 等多个方面。
艺术概论ppt课件
![艺术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ab6afc3169a4517623a3c9.png)
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 宗教说、劳动说 劳动----模仿-----创作
精品课件
艺术元素的形成
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节奏-----韵律------和谐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B、艺术的本质特征
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 言。”
王宏建《美术概论》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其号召“摹仿自然”,描述的对象 主要是人性,具有的特征:崇尚理性, 反对感情表达。
精品课件
浪漫主义
于18世纪晚期19世纪前半期盛行 于法国、英国等,是一个全欧洲 性的内容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 直到20世纪仍余韵不散。
精品课件
现实主义
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念,即 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 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观念,作 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 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
精品课件
a、视觉艺术
一、绘画 中国画 西洋画 二、雕塑 圆雕 浮雕 透雕 三、书法 汉字与书法 书与画 四、摄影
精品课件
b、实用艺术
建筑艺术 园林艺术 工艺美术
精品课件
c、语言艺术
诗歌 散文 小说
语言艺术共有的基本特征
精品课件
d、听觉艺术
音乐的含义及起源 音乐的表现手段 音乐的表现形式 音乐的审美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艺术活动-----艺术生产
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概念 强调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 同时指出艺术活动是作为与“物 质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精神 生产”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精品课件
艺术的本质
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的认识本质 艺术的审美本质
精品课件
艺术概论PPT全套课件
![艺术概论PPT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c03e1bc8d376eeafaa31d9.png)
• 是对模仿论的一种超越,并且,表现说也是一种与现代艺术实践密切相关的理论。较为著名的就
表现说 是克罗齐的:“直觉即表现” 理论。
• 是西方十九、二十世纪才逐渐得到较大发展并在文艺理论界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美学学说。其中
形式说 较为重要的代表人物有:罗杰·弗莱、克莱夫·贝尔以及著名的符号主义美学家苏珊·朗格。
主张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的理论。劳动说对艺术 发生的理论研究具有独特的贡献,受到许多美学家的支 持。
早起由英国学者沃拉斯切克在其著作《原始音乐》一书 中提出;
德国学者毕歇尔则明确提出了“艺术起源于劳动”
芬兰学者希尔恩从大洋洲的部族生活中考证出劳动与歌 舞的关系,在其著作《艺术的起源》中指出艺术在原始 人的劳动中有这两种效用:一是减轻劳动者的疲劳,二 是协调劳动者之间的动作。
俄国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 普列汉诺夫(1856年---1918年)
曾指出:“原始人在劳动时总是 伴着歌唱,音调和歌词完全是次要 的,主要的是节奏。歌的节奏恰恰 再现着工作的节奏——音乐起源于 劳动。…在原始部落那里,每种劳 动都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 分精确地适应于这种劳动所特有的 生产动作的节奏。”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 年)
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 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 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 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 式不同”
➢在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影响下,西方众多学者 艺术家都持有此观点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说:“绘 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惟一模仿者,是 自然合法的女儿,因为它是从自然中产生的”
研究对象
艺术理论与艺术现象的研究: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 具体来说,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 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门 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有关 艺术理论需明确的两点:1、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艺术批评的关 系不具体研究 2、艺术理论与部门艺术理论的关系:一般与特殊,普遍与个别)
艺术概论全套精美课件
![艺术概论全套精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e4c073f12d2af90242e69d.png)
作 者:杨先艺 编著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09-4-1
第一讲 课程总纲
2、目前研究成果
艺术概论
Outline of Art
本教材的使用对象为边工作边学习的新闻专业函授学生, 他们不像全日制本科生那样有充足的时间去图书馆查阅 资料,不像文学艺术类学生那样有大量其他的文学艺术 类课程辅助学习,因此,本教材不以详尽的理论阐释为 目标,而以深入浅出为追求,简单概括就是四句话:简 化理论阐述;运用浅显语言;增加个案分析;提供多方 视点。
作 者:王耀卿,彭文民 主编 出 版 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8-1
第一讲 课程总纲
2、目前研究成果
艺术概论
Outline of Art
《艺术概论》深入浅出介绍各项艺术 的源流、特征,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 的亲密关系,使人可以坦然看待艺术, 从中获得乐趣。这是一套专为艺术考 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专业理论课考试 获取高分而编写的考试备考用书。全 书本着“一切为方便考生考取高分” 的宗旨进行,梳理重点必考知识点, 摒除一般艺术类基础史论参考书目或 指定教材复杂冗长的叙述,综合汇编 所有权威考试教材重点的、必考的知 识点。
第一讲 课程总纲
2、目前研究成果
艺术概论
Outline of Art
高等院校艺术基础理论教材,是文化部 教育科技司组织编写的《中国艺术教育 大系》重要选题之一。
作 者:王宏建 主编 出 版 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1
第一讲 课程总纲
2、目前研究成果
艺术概论
Outline of Art
艺术概论
Outline of Art
第一讲 课程总纲
思考: 谈谈你对艺术的理解?以及艺术有 哪些门类?
艺术概论教案课件
![艺术概论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caada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0.png)
艺术鉴赏要素
艺术鉴赏涉及作品的内容、形式、风 格、技巧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这些 要素才能全面理解作品。
艺术鉴赏方法
艺术鉴赏方法包括形式分析法、社会 学法、心理学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 助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提高鉴 赏能力。
艺术鉴赏的体验与感受
艺术鉴赏体验
艺术鉴赏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欣赏作品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获得精神上 的满足和愉悦。
要点二
艺术创作的技巧
包括观察与体验、想象与构思、选择与确定主题、运用艺 术媒介与技巧等。观察与体验是艺术家从生活中获取创作 素材的过程;想象与构思是艺术家运用想象力对素材进行 加工和重组的过程;选择与确定主题是艺术家对作品内容 和形式的选择和确定;运用艺术媒介与技巧是艺术家运用 各种艺术媒介和技巧进行创作的过程。
艺术教育的概念
艺术教育是一种通过艺术手段培养人的审美 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教育方式。它旨 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展。
艺术教育的目标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 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和综合素质。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 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
艺术的表现形式
艺术通过具象表现、抽象表现、意象表现等多种形式来表达 情感和思想。
PART 02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的概念与特点
艺术创作的定义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手段,将内心感受、思想情感 和审美理想转化为具有独特个性和表现力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艺术创作的特点
艺术创作具有创造性、审美性、情感性和个体性的特点。它要求艺术家具备独 特的审美眼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手法。
艺术概论 PPT课件
![艺术概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e070ef7f1922791788e834.png)
艺术概论
第三编.艺术创造
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的涵义, 了解艺术创造是特殊的精神生产, 理解艺术家的修养和能力,以及创 造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掌握艺术 创造的基本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的主 要特点,理解创造活动中艺术家的 心理机制和艺术思维状况。
第十章 艺术创造主体
主体论 意志主义主体论 弗洛伊德主义主体论 存在主义主体论
第十章 艺术创造主体
意志主义主体论
叔本华—“生活意志”
表象
我
意志
尼 采—“强力意志”
伯格森—生命冲动”
主体 生命冲动
超人
日神 酒神
客体
第十章 艺术创造主体
审 美 体验者 活 实践者
动
艺术创造主体
艺术家
审 美 创造者 精 生产者 神 产
品
第十一章 艺术创造过程
❖ 1.艺术体验 (1)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
累; (2)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现; (3)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
成;
第十一章 艺术创造过程
❖ 2.艺术构思
❖整合 ❖变形 ❖移情 ❖意蕴的凝结
第十一章 艺术创造过程
❖ 艺术意象的形成
❖ 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构思的 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 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 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 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
②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可以在艺术家 的创造活动中相互交叉和转化。
形象思维与灵感
灵感的特征
突发性 超常性 易逝性
形象思维
灵感 深度表现
交互作用
本编结束
谢 谢!
版权所有: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系
❖审美感知 ❖审美想象 ❖审美情感 ❖审美理解
艺术思维
第三编.艺术创造
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的涵义, 了解艺术创造是特殊的精神生产, 理解艺术家的修养和能力,以及创 造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掌握艺术 创造的基本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的主 要特点,理解创造活动中艺术家的 心理机制和艺术思维状况。
第十章 艺术创造主体
主体论 意志主义主体论 弗洛伊德主义主体论 存在主义主体论
第十章 艺术创造主体
意志主义主体论
叔本华—“生活意志”
表象
我
意志
尼 采—“强力意志”
伯格森—生命冲动”
主体 生命冲动
超人
日神 酒神
客体
第十章 艺术创造主体
审 美 体验者 活 实践者
动
艺术创造主体
艺术家
审 美 创造者 精 生产者 神 产
品
第十一章 艺术创造过程
❖ 1.艺术体验 (1)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
累; (2)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现; (3)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
成;
第十一章 艺术创造过程
❖ 2.艺术构思
❖整合 ❖变形 ❖移情 ❖意蕴的凝结
第十一章 艺术创造过程
❖ 艺术意象的形成
❖ 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构思的 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 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 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 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
②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可以在艺术家 的创造活动中相互交叉和转化。
形象思维与灵感
灵感的特征
突发性 超常性 易逝性
形象思维
灵感 深度表现
交互作用
本编结束
谢 谢!
版权所有: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系
❖审美感知 ❖审美想象 ❖审美情感 ❖审美理解
艺术思维
艺术概论全套最新PPT课件
![艺术概论全套最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d8a0a7f46527d3250ce002.png)
四、從植物的生態來看--4
4.花的形狀、色彩和香味, ?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 ? 花的形狀、色彩和香味,都是為了生殖 ? 花的香味,也是為了招蜂或引蝶,
招蜂或引蝶
四、植物的生態--5
5.花期短暫, ? 花的生命其實很短 ? 花的爭奇鬥豔, ? 也隱含著生命存在的自我努力。
花的爭奇鬥豔
祝福新人的結合
三、花的功用--4
4.生病。 ? 在某些場合又不代表喜悅 ? 朋友生病了,住在醫院,我們也常帶花去探
望 ? 就不是為了慶賀,而是安慰或鼓勵罷。
探望 安慰
三、花的功用--5
5.死亡。 在其他典禮中也具有獨特的意義 花在喪禮中似乎是安息、告別, 是懷念與感傷。
表示悼念
三、花的功用--5
真理上毁灭。”
? 刘勰:人“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 文明,自然之道也。”“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 器,其无文欤?”
? 曹丕:“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岁有时而尽,荣 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 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 名自传于后。”
? 花代表的意義竟然是如此複雜, ? 也因此, ? 人類覺得花是美的, ? 這美的內容也非常複雜 。
四、從植物的生態來看 --1
1.一粒種子, ? 就已經隱含著一朵花的元素。 ? 種子外圍常常有一個堅硬的外殼 ? 在硬殼的保護中,裡面那柔軟的部份叫做
「仁」 ? 那就是種子發芽的部位
四、從植物的生態來看 --2
的生命,從開放到凋零的全部, ? 我們覺得花美, ? 也是我們對自己生命的珍惜眷念的心情吧!
五、拈花微笑---1
? 釋迦牟尼 ? 是古印度一位傳佈生命道理的老師, ? 他常常在叢林花樹中講述生命真諦, ? 也就是後來被他弟子記錄下來的「佛經」。
艺术概论教案ppt课件
![艺术概论教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aa733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d.png)
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是指人们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判断的过程,包括对作品的思想性、艺 术性、社会意义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同时,艺术批评还可以对艺术家的创作思 想和技巧进行分析和探讨,为艺术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03
CATALOGUE
艺术作品分析
作品主题与题材选择
总结词
艺术作品的主题和题材选择是作品的核心,反映了艺术家的思想和价值观。
艺术创作过程
01
02
03
艺术构思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 过对生活和自然的观察、 体验和思考,形成艺术构 思。
艺术传达
艺术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 ,如绘画、雕塑、音乐、 舞蹈等,将艺术构思转化 为具体的艺术形象。
艺术接受
观众通过欣赏艺术作品, 产生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接受 和理解。
审美心理与审美标准
艺术特点
艺术具有独特性、审美性、情感 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是人类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发展历程
古代艺术
古代艺术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 产和生活实践,包括洞窟壁画
、雕塑、建筑等。
中世纪艺术
中世纪艺术受到宗教和封建制 度的影响,以教堂建筑、雕塑 和壁画为主要表现形式。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注重人文主 义和现实主义,以绘画、雕塑 和建筑为主要表现形式。科技与 Nhomakorabea媒体的运用
科技的发展为当代艺术提供了新的创 作媒介和表现方式,如数字艺术、虚 拟现实等。
社会议题与文化反思
当代艺术更加关注社会议题和文化反 思,通过艺术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和批判。
艺术市场的商业化和炒作
随着艺术市场的商业化和炒作现象的 加剧,当代艺术家需要面对更多的商 业压力和市场挑战。
艺术批评是指人们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判断的过程,包括对作品的思想性、艺 术性、社会意义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同时,艺术批评还可以对艺术家的创作思 想和技巧进行分析和探讨,为艺术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03
CATALOGUE
艺术作品分析
作品主题与题材选择
总结词
艺术作品的主题和题材选择是作品的核心,反映了艺术家的思想和价值观。
艺术创作过程
01
02
03
艺术构思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 过对生活和自然的观察、 体验和思考,形成艺术构 思。
艺术传达
艺术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 ,如绘画、雕塑、音乐、 舞蹈等,将艺术构思转化 为具体的艺术形象。
艺术接受
观众通过欣赏艺术作品, 产生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接受 和理解。
审美心理与审美标准
艺术特点
艺术具有独特性、审美性、情感 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是人类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发展历程
古代艺术
古代艺术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 产和生活实践,包括洞窟壁画
、雕塑、建筑等。
中世纪艺术
中世纪艺术受到宗教和封建制 度的影响,以教堂建筑、雕塑 和壁画为主要表现形式。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注重人文主 义和现实主义,以绘画、雕塑 和建筑为主要表现形式。科技与 Nhomakorabea媒体的运用
科技的发展为当代艺术提供了新的创 作媒介和表现方式,如数字艺术、虚 拟现实等。
社会议题与文化反思
当代艺术更加关注社会议题和文化反 思,通过艺术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和批判。
艺术市场的商业化和炒作
随着艺术市场的商业化和炒作现象的 加剧,当代艺术家需要面对更多的商 业压力和市场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个时期,基于“美”的艺术概念 体系方才正式建立,艺术成了审美的主要 对象。随着观念的发展,艺术的审美范畴 不断扩大,“丑”也进入了艺术的视野
1、1747年,阿贝·巴托首先对艺术做出明确的分类
阿贝·巴托《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将艺术分为三类:
第一,美的艺术:音乐、诗歌、绘画、雕塑、舞蹈 第二,机械的艺术:服务于实用目的的技术制造活动 第三,居中的艺术:建筑、修辞等
古希腊哲学家亚 理斯多德把模仿自 然看成是一种技术, 他又说:“艺术是 自然的模仿” 。艺 术实质上就是一种 技术。
古希腊的绘画与 雕塑在公元前五世 纪发展到成熟阶段 时,已基本确立了 一套古典美的标准, (和谐、优美、崇 高、典雅)为日后 艺术涵义的演变埋
下了伏笔。
中世纪的 学术,一切听 命于神学的支 配,基督教神 学家在阐述艺 术原理时,把 所有美的事物 的源泉归之于 神的恩赐;在 他们的语汇里, “艺术”的内 涵仍然是工匠 与制作,艺术 与艺术家,他 们只服务于宗 教、神。
他把实用工艺与审美分开,区分为“美的艺术”与“机械的 艺术”
他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更明确的确立了“美的艺术”概念的 权威性,并把它系统化
巴托认为,美的艺术有五种主要形式:音乐、诗、绘画、雕 塑、舞蹈,这些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模仿自然和引起 人们的审美快感
2、1750年,德国美学思想家鲍姆加登为其专著命名 “埃斯特惕克”(Aesthetik ),宣告“美学”的诞生
15、16世纪文 艺复兴运动是欧洲 各国艺术家反抗宗 教压迫、倡导艺术 回归人本含义的一 次伟大的思想革命。
但这一时期仍 把制作一件器物、 一幢房屋、一尊雕 像、一条船、一件 衣服等工作所需的 技术称为“艺术”
也是在这一时 期,艺术逐渐与 “美的”等同起来
第二阶段:现代的艺术概念时期(1747年 --现代)
从哲学角度对艺术需求、艺术行为等各种艺术现 象做终极性探索得出的基础理论,是研究各门类 艺术的前提,是艺术学的核心。
艺术史:是历史性的艺术学,它梳理和
总结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它以时间为 线索来概述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叙述史实 并梳理其发生、发展
艺术批评:是应用性的艺术学,是运用
一定的艺术原理对当代艺术家、艺术作品、 艺术思潮、艺术趋势作出评价,即评价具 体的艺术作品。艺术批评具有强烈的当下 性
第一阶段:古代的艺术概念时期(约公元前 五世纪--十八世纪)
在这个时期内,艺术被认为是种循规蹈 矩的生产
“艺术”(art)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ars,原义是指相 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 制作的艺术品以及音乐、文学、戏剧等,当时广义的 art甚至还包括制衣、栽培、拳术、医术等方面的技 艺。
艺术概论
关于《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顾名思义,就是概括的、 简要的讲述或者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
《艺术概论》就是艺术理论。作为课程, 它是《艺术概论》;作为学科,它是艺术 理论,也叫艺术学。
绪论 什么是艺术学
一、艺术学的学科性质 二、艺术学的学科及其相互关系 三、“艺术”概念的现代转变与艺术学的历史发 展
艺术史提供的具体的史实是艺术原理 和艺术批评的落脚点
艺术批评又起到了充实艺术原理和 丰富艺术史的作用
艺术批评对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艺术”概念的现代转变与 艺术学的历史发展
欧洲“艺术”的概念的历史大体上可以 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即古代的艺术概念 时期和现代艺术概念时期。每个阶段都 有着互不相同的概念
鲍姆加登(1714-1762),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美 学家。是他第一个采用“Aesthetica”的术语,提出并建立了 美学这一特殊的哲学学科。
1735年作为德国哈列大学教授的鲍姆加登发表了其博士 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在这篇论文中其首次提出了 建立美学的建议,至1750年鲍姆加登特地从希腊文中找出 了“埃斯特惕克”来命名他的研究感性认识的一部专著。
中国古文“艺”字也有多种解释,《书经》:“纯其 艺黍稷”;《孟子》〈滕文公〉:“种艺五谷”; 《荀子》:“耕耘树艺”。这些“艺”自有“种植” 的意思。《礼记》乐记:“艺成而下”,《论语》 〈庸也〉:“求也艺”,《史记》〈儒林传〉:“能 通一艺以上者”,此“艺”字有“技术”或“才能” 之意。即使所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也与才艺或技术有关。
第二是活动过程的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 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
第三是活动结果的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 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 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 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 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 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 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 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 种精神产品
2、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艺术
一切实用艺术和纯艺术
狭义的艺术
纯艺术
纯艺术是美的,或者是非美的,但它应该仅仅诉诸精神目的, 而不与物质生活、功利目的发生瓜葛
二、艺术学的学科及其相互关系
艺术学研究的学科包括艺术理论、各门
类艺术发展史、艺术批评
艺术原理:是理论性的艺术学,它以历史为基础,探究艺术规律。简言之,艺 术原理就是概述一切理论问题,阐述性质,回答 艺术学是什么的。
三者的关系:
艺术原理为艺术史的研究和艺术批评奠定理 论基础
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表明历史具有 一“话语”的性质,是透过一种观念对已经发生过的 事实情形的叙述,而并非事实本身。因此,观念和原 理是记叙历史的基础。
艺术史包括史料、史观、艺术观点
艺术史为艺术原理、艺术批评提 供了历史经验
一、艺术学的学科性质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发生发展、本质特征、 演进规律、社会功能的学科。
广义艺术学包括艺术理论、各门类艺术发 展史、艺术批评。
狭义艺术学特指艺术原理研究
什么是艺术
1、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是精神的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 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 伦理等并列。
1、1747年,阿贝·巴托首先对艺术做出明确的分类
阿贝·巴托《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将艺术分为三类:
第一,美的艺术:音乐、诗歌、绘画、雕塑、舞蹈 第二,机械的艺术:服务于实用目的的技术制造活动 第三,居中的艺术:建筑、修辞等
古希腊哲学家亚 理斯多德把模仿自 然看成是一种技术, 他又说:“艺术是 自然的模仿” 。艺 术实质上就是一种 技术。
古希腊的绘画与 雕塑在公元前五世 纪发展到成熟阶段 时,已基本确立了 一套古典美的标准, (和谐、优美、崇 高、典雅)为日后 艺术涵义的演变埋
下了伏笔。
中世纪的 学术,一切听 命于神学的支 配,基督教神 学家在阐述艺 术原理时,把 所有美的事物 的源泉归之于 神的恩赐;在 他们的语汇里, “艺术”的内 涵仍然是工匠 与制作,艺术 与艺术家,他 们只服务于宗 教、神。
他把实用工艺与审美分开,区分为“美的艺术”与“机械的 艺术”
他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更明确的确立了“美的艺术”概念的 权威性,并把它系统化
巴托认为,美的艺术有五种主要形式:音乐、诗、绘画、雕 塑、舞蹈,这些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模仿自然和引起 人们的审美快感
2、1750年,德国美学思想家鲍姆加登为其专著命名 “埃斯特惕克”(Aesthetik ),宣告“美学”的诞生
15、16世纪文 艺复兴运动是欧洲 各国艺术家反抗宗 教压迫、倡导艺术 回归人本含义的一 次伟大的思想革命。
但这一时期仍 把制作一件器物、 一幢房屋、一尊雕 像、一条船、一件 衣服等工作所需的 技术称为“艺术”
也是在这一时 期,艺术逐渐与 “美的”等同起来
第二阶段:现代的艺术概念时期(1747年 --现代)
从哲学角度对艺术需求、艺术行为等各种艺术现 象做终极性探索得出的基础理论,是研究各门类 艺术的前提,是艺术学的核心。
艺术史:是历史性的艺术学,它梳理和
总结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它以时间为 线索来概述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叙述史实 并梳理其发生、发展
艺术批评:是应用性的艺术学,是运用
一定的艺术原理对当代艺术家、艺术作品、 艺术思潮、艺术趋势作出评价,即评价具 体的艺术作品。艺术批评具有强烈的当下 性
第一阶段:古代的艺术概念时期(约公元前 五世纪--十八世纪)
在这个时期内,艺术被认为是种循规蹈 矩的生产
“艺术”(art)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ars,原义是指相 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 制作的艺术品以及音乐、文学、戏剧等,当时广义的 art甚至还包括制衣、栽培、拳术、医术等方面的技 艺。
艺术概论
关于《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顾名思义,就是概括的、 简要的讲述或者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
《艺术概论》就是艺术理论。作为课程, 它是《艺术概论》;作为学科,它是艺术 理论,也叫艺术学。
绪论 什么是艺术学
一、艺术学的学科性质 二、艺术学的学科及其相互关系 三、“艺术”概念的现代转变与艺术学的历史发 展
艺术史提供的具体的史实是艺术原理 和艺术批评的落脚点
艺术批评又起到了充实艺术原理和 丰富艺术史的作用
艺术批评对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艺术”概念的现代转变与 艺术学的历史发展
欧洲“艺术”的概念的历史大体上可以 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即古代的艺术概念 时期和现代艺术概念时期。每个阶段都 有着互不相同的概念
鲍姆加登(1714-1762),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美 学家。是他第一个采用“Aesthetica”的术语,提出并建立了 美学这一特殊的哲学学科。
1735年作为德国哈列大学教授的鲍姆加登发表了其博士 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在这篇论文中其首次提出了 建立美学的建议,至1750年鲍姆加登特地从希腊文中找出 了“埃斯特惕克”来命名他的研究感性认识的一部专著。
中国古文“艺”字也有多种解释,《书经》:“纯其 艺黍稷”;《孟子》〈滕文公〉:“种艺五谷”; 《荀子》:“耕耘树艺”。这些“艺”自有“种植” 的意思。《礼记》乐记:“艺成而下”,《论语》 〈庸也〉:“求也艺”,《史记》〈儒林传〉:“能 通一艺以上者”,此“艺”字有“技术”或“才能” 之意。即使所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也与才艺或技术有关。
第二是活动过程的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 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
第三是活动结果的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 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 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 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 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 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 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 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 种精神产品
2、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艺术
一切实用艺术和纯艺术
狭义的艺术
纯艺术
纯艺术是美的,或者是非美的,但它应该仅仅诉诸精神目的, 而不与物质生活、功利目的发生瓜葛
二、艺术学的学科及其相互关系
艺术学研究的学科包括艺术理论、各门
类艺术发展史、艺术批评
艺术原理:是理论性的艺术学,它以历史为基础,探究艺术规律。简言之,艺 术原理就是概述一切理论问题,阐述性质,回答 艺术学是什么的。
三者的关系:
艺术原理为艺术史的研究和艺术批评奠定理 论基础
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表明历史具有 一“话语”的性质,是透过一种观念对已经发生过的 事实情形的叙述,而并非事实本身。因此,观念和原 理是记叙历史的基础。
艺术史包括史料、史观、艺术观点
艺术史为艺术原理、艺术批评提 供了历史经验
一、艺术学的学科性质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发生发展、本质特征、 演进规律、社会功能的学科。
广义艺术学包括艺术理论、各门类艺术发 展史、艺术批评。
狭义艺术学特指艺术原理研究
什么是艺术
1、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是精神的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 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 伦理等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