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
d二聚体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
d二聚体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
二聚体是指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物。
在病理生
理学中,二聚体通常指的是蛋白质的二聚体。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
要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在细胞中扮演着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蛋白质会形成二聚体,这种形式的蛋白质
通常具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或者结构。
在病理生理学中,研究人员
经常关注蛋白质二聚体的形成与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
蛋白质二聚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在癌症研究中,一些蛋白质二聚体被发现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
相关联。
此外,一些遗传性疾病也与特定蛋白质二聚体的异常形成
有关。
因此,对蛋白质二聚体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
开发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蛋白质二聚体的形成也与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密切相关。
一些细胞信号分子在传递信号时需要形成二聚体结构,以激活下游
的生物学响应。
因此,对蛋白质二聚体的研究也有助于理解细胞内
信号传导的机制。
总之,蛋白质二聚体在病理生理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不
仅与疾病的发展相关,还参与调控细胞内的生物学过程。
对蛋白质二聚体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D二聚体
D-二聚体(D-D)项目介绍:正常人纤溶酶和抑制酶之间保持了动态平衡,使血液循环能正常进行。
人体内的纤溶系统,对保持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维持血液的流动状态和组织修复,起着重要作用。
为维护正常生理状态,在外伤或血管受损的情况下,血栓的形成可防止血液从损伤的血管中流失。
病理状态下,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纤维蛋白形成各种碎片。
r链能把二个含D片断的碎片连接起来,形成D-二聚体。
D-二聚体水平的上升,代表血块在血管循环系统中形成,是急性血栓形成的一个敏感的标记物,但不具特异性。
D-二聚体的升高反映了体内存在着凝血及纤溶活性增强的重要分子标志物,继发性纤溶亢进。
临床意义:D-二聚体增高提示了与体内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栓性疾病相关,同时也说明了纤溶活性的增强。
临床上常见于弥慢性血管内凝血(DIC)、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恶性肿瘤、卵巢癌、肺癌、败血症、肝病、妊高征孕妇、先兆子痫、烧伤、外科手术、创伤和脓毒血症等均可使D-二聚体升高,但是D-二聚体检测的升高并不能说明血栓形成的原因及位置,必须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测分析结果。
⑴、DIC(休克、系统感染、外伤、先兆子痫、恶性疾病和烧伤等)的并发症:血液在全身微小血管内广泛性凝固,形成以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微血栓。
此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并通过激活途径激活了纤溶系统。
微血栓中交联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而产生大量高于正常百倍的D-二聚体。
与其他诊断DIC的指标相比较,D-二聚体是唯一直接反映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的理想指标,诊断DIC的特异性也早于其他指标。
⑵、深静脉血栓(DVT)的筛查:血浆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DVT的可能性。
造影证实DVT者D-二聚体100%阳性,可做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的用药指导及疗效观察。
⑶、肺栓塞病人(PE):D-二聚体测定是PE必备的筛查方法,<0.5mg/L可除外PE。
d二聚体标准对照表
d二聚体标准对照表
d二聚体,即D-二聚体。
其标准对照表的正常值是0~0.256mg/L。
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之一,为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特有的代谢产物。
D-二聚体水平升高说明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的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DD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D-二聚体可用于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亢进症。
D-二聚体在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时正常,继发性纤溶亢进时则显著升高。
可见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先兆子痫、冠心病、慢性肾病等。
此外,D-二聚体可作为溶栓治疗是否有效的观察指标。
另外,重症肝炎、肝硬化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时,D-二聚体也会升高,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
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必须由临床专业医师结合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全面综合分析判断。
因此当此项检查结果异常时,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或治疗。
d-二聚体标准
D-二聚体标准
D-二聚体是一种血液中的指标,用于评估凝血功能和凝血状态。
它是由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的血浆酶凝固过程在体外或体内形
成的纤维蛋白聚合物时产生的。
D-二聚体可以作为判断血液凝固功能和凝血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正常情况下,D-二聚体的浓度较低。
然而,当血液凝血过程异常活
跃时,例如在血栓形成或血管炎症等疾病中,D-二聚体的浓度会显著
升高。
因此,D-二聚体的浓度可以用来评估下述情况:
-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二聚体浓度增高可以作为DVT的早期指标。
- 肺部血栓栓塞症(PTE):D-二聚体浓度的升高也是PTE的一个指标。
- 血管炎症:某些炎症性疾病会导致血管内的凝血过程异常激活,从
而引起D-二聚体的升高。
D-二聚体的标准参考值可能会因实验室或医疗机构的不同而存在
差异。
一般而言,正常成年人的D-二聚体浓度应在500 ng/mL以下。
然而,在某些特定的疾病或情况下,D-二聚体的浓度可能明显高于正
常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D-二聚体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血栓或其他
凝血异常,因为它也可能由其他疾病或情况引起。
因此,综合其他临
床指标和病史来评估凝血功能和凝血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D二聚体
在止血与血栓过程中,凝血酶水解血浆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单体,后者联接为纤维蛋白; 同时凝血酶活化因子,使纤维蛋白交联; 最后在纤溶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降解成各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 ,其中最小的片段为 D 二聚体,分子量约62 ku,在体内半衰期约 3 h,主要经肾脏排泄与网状内皮系统破坏。
D 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生成,因子的活化与纤溶酶共同作用的产物,是反映血栓形成与溶栓活性最重要的实验室指标。
常用的 D 二聚体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法、乳胶颗粒凝集法与胶体金免疫过滤检测法。
正常人血浆D 二聚体水平为<500 μg / L。
近20 年来,D 二聚体已成为血栓性疾病与多种疾病的诊断与临床监测的必需指标。
本文介绍近年来D-二聚体检测的价值与发展。
1 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诊断中的意义深静脉血栓( DVT) 易并发肺栓塞( PE) ,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 VTE) 。
VTE 患者的血浆 D 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
Bakh- shi 等报告,所有DVT 患者的血浆D 二聚体浓度都超过1 000 μg / L,平均值为2 160 μg / L。
Vossen 等亦证实,PE 的D二聚体浓度大于 1 000 μg/L。
但机体很多疾病或病理过程( 如心血管疾病、手术、肿瘤、感染与组织坏死等) 都对止血有一定的影响,导致 D 二聚体升高。
因此,D 二聚体有很高的敏感性( 97% ) ,特异性仅为50% ~70% ,单独依据 D 二聚体不能诊断VTE。
我国台湾Ho对 1 035 例各科患者的 D 二聚体检测中,有21 例超过正常值100 倍( >50 mg/L) ,其中9 例确诊为血栓栓塞性疾病,1 例可疑,其余为DIC、心肺复苏术后与妇科HLPPS 综合征,因此即使 D 二聚体显著增高也不能做为VTE的特异指标。
D 二聚体检测的实际意义是阴性结果可排除VTE 诊断。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阴性 D 二聚体排除DVT的准确性可达98% ~100%。
D-二聚体
临 床 意 义 总 结
三、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浆D-二 聚体水平升高,Ⅲ期~Ⅳ期患 者高于I期~Ⅱ期患者,化疗缓 解后D-二聚体降低,但仍较正 常对照组高。据侯淑玲等报道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D二聚体阳性占23.3%,均为Ⅲ、 Ⅳ期患者。D-二聚体水平随着 治疗无效、病情复发、加重或 死亡而升高。并且D-二聚体水 平与NHL恶性程度无关,这可 作为NHL判断疗效及预后的指 标。
纤溶酶原的激活
外激活途经: t-PA,u-PA, 内激活途径: FⅫf,FXIa, KK, FIIa
纤溶酶原
纤溶酶
抑制物
Fbg
FDP (A,B,C,X,Y,D,E)
Fbn
纤 维 蛋 白 (原) 的 降 解 产 物
生理学背景
纤维蛋白原
纤溶酶
凝血酶
纤维蛋白单体
纤溶酶
FXIIIa
交联纤维蛋白
纤溶酶
Bβ1-42 Bβ15-42 D二聚体/多聚体 A、B、C、H A、B、C、H X、Y、D、E X’、Y’、D’、E’ X’、Y’、D’、E’ 被降解的纤维蛋白(原)产物统称为FDP。
溶栓治疗是指用药物来活化纤 维蛋白溶解系统。一般为投入 一种纤溶酶原活化物如尿激酶、 链激酶或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 物(tpA),使大量纤溶酶生成, 从而加速已形成血栓的溶解。 D-二聚体生成,则表明达到溶 栓效果。
D-d 与 FDP 的比 较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D -二聚体最大的区别之一是,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可以 以纤维蛋白原为底物,而D- 二聚体是以纤维蛋白为作用底 物,因此,在原发性纤溶时D -二聚体水平并不增高,而 FDP水平增高。在其它一些病 理情况下,诸如DIC时,两种 的变化基本平行。
d二聚体的单位
d二聚体的单位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d 二聚体的概念
二、d 二聚体的单位
三、d 二聚体的应用
四、总结
正文
一、d 二聚体的概念
d 二聚体,又称为脱氧核苷酸二聚体,是由两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分子。
它是 DNA 和 RNA 的基本结构单元,起着生物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
二、d 二聚体的单位
d 二聚体的单位主要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三部分组成。
其中,碱基是构成 d 二聚体的基本单位,有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在 RNA 中,胸腺嘧啶被尿嘧啶(U)所替代。
脱氧核糖是碱基的载体,通过与磷酸连接,形成 d 二聚体的骨架结构。
磷酸则起到稳定 d 二聚体结构的作用,同时决定了 d 二聚体在生物体内的传递方向。
三、d 二聚体的应用
d 二聚体在生物科学和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是 DNA 和RNA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生物信息传递、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d 二聚体在基因检测、基因编辑、药物研发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总结
d 二聚体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分子,其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D-二聚体
D-二聚体与深静脉血栓(DVT)
• 静脉栓塞是临床上最 • 血浆D-二聚体正常基 常见的静脉疾病,临 本可以排除DVT的可 床医生无法仅仅根据 能性,静脉造影证实 其临床症状做出诊断。 DVT患者血浆D-二聚 静脉造影虽然是静脉 体100%增高。 血栓诊断的金标准, • 另外血浆D-二聚体也 但它是创伤性检查, 可作为溶栓治疗和肝 本身具有引发静脉栓 素抗凝用药指导及疗 塞或其它并发症的危 效观察的重要指标。 险性。
3.D-二聚体与肝脏疾病
• 在肝脏疾病中,血浆 D-二聚体的含量明显 增高,且与肝病的严 重程度呈正相关。
D-二聚体与其它疾病
• 很多疾病,造成体内凝血系统和(或)纤溶系统 激活,从而造成D-二聚体升高。而且这种激活和 疾病的病期、严重程度和治疗情况密切相关,因 此在这些疾病中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可作 为疾病分期、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一项评判指 标
D-二聚体与缺血性心肌病
• 研究发现,D-二聚体 和缺血性心肌病密切 相关,D-二聚体升高 预示着未来发生心梗 的危险性较高; • 缺血性心肌病
2.D-二聚体与恶性肿瘤:
• 大量文献表明,肿瘤 可引起患者D-二聚体 浓度升高,并且可以 作为分期、预后等判 断标准。术前D-二聚 体水平高的患者术后 生存期明显要比低的 患者短。
什么是D-二聚体?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 体经活化因子ⅹⅢ交联 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 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的降 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 的纤溶过程标记物。
D-二聚体临床意义
• D-二聚体对急性血栓形成 D-二聚体增高提示了与体内 有高敏感性,对体内高凝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栓性疾 状态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 病相关,同时也说明了纤 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均有 溶活性的增强,临床上常 广泛的应用价值。 见于弥漫性血管内溶血 (DIC)、深静脉血栓 (DVT)、肺栓塞(PE)、 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 恶性肿瘤、肺癌、败血症、 妊高征妇女、外科手术、 创伤、烧伤和脓毒血症等。
d二聚体_精品文档
d二聚体D二聚体是一种生物大分子,由两个D单元组成的复合体。
D二聚体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D二聚体的结构、功能以及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D二聚体的结构是由两个D单元通过特定的化学键连接而成。
D单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基本结构单位,通常由蛋白质或多肽组成。
D 二聚体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两个D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静电相互作用、氢键和范德华力等。
这些相互作用使得D二聚体形成稳定的结构,有助于其在生物体内发挥功能。
D二聚体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D二聚体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在细胞间传递信息,调控细胞的生理过程。
例如,一些D二聚体可以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触发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
其次,D二聚体还可以具有酶活性,参与细胞的代谢和能量产生。
一些D二聚体可以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如脂肪酸合成和蛋白质合成等。
此外,D二聚体还可以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如DNA、RNA和其他蛋白质等,参与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物过程。
除了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功能外,D二聚体在疾病的诊断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根据研究发现,一些特定的D二聚体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异常的表达和功能。
通过检测血液或组织样本中的D二聚体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
例如,在某些肿瘤中,D二聚体的水平通常升高,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进行肿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此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也与D二聚体的异常表达相关,检测D二聚体水平可以提供疾病活动性的信息。
尽管D二聚体在生物学研究和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目前对于D二聚体的研究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D二聚体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目前对于D二聚体的研究还只是初步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揭示其详细的结构和功能机制。
其次,由于D二聚体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因此在疾病诊断中使用D二聚体作为标志物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
D-II聚体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之一,在血浆中凝块生成早期,D-二聚体是唯一的标志物,在凝块产生和溶解过程中是作为最终产物出现的,反映受检者体内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与多种疾病相关,最近10多年来,D-二聚体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抗凝治疗领域,但在检测过程中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D-二聚体的生成人体内的纤维蛋白原在纤溶系统激活后产生的纤溶酶的作用下,生成多种交联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中包括D-聚体和其他的片段。
2 D-二聚体的影响因素2.1受检者状态的影响受检者的状态如:性别、年龄、妊娠、生理变化、疾病、饮食、服药等都会影响D-二聚体的检测结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年长女性(>40)D-聚体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同龄男性[1]。
月经期妇女纤溶活性也明显升高,妊娠妇女的血浆D-二聚体随妊娠期的延长逐渐升高[2]。
并且分娩过程对孕产妇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影响非常大,产后第一天达到峰值,产后第二天开始下降[3]。
食物的摄入也会对纤溶系统的活性造成影响。
有研究表明[4]多食用高脂肪食物的高脂血症者因为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增高,所以纤溶系统活性降低,血浆D-二聚体也会降低。
也有报道饮酒者较不饮酒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5]。
2.2标本采集的影响采血时,检测者应在空腹、安静状态下进行,以早晨7:00到9:00适宜。
止血带束缚时间要小于5 min,因为束缚时间长会激活凝血机制使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引起纤溶活性增强造成假阳性。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或硅化的玻璃管。
血液和抗凝剂按9:1混匀时应避免气泡产生使纤维蛋白原变性。
避免用力震荡而破坏凝血蛋白[6]。
以3000rpm离心15 min,收集上层血浆在2~3 h内进行实验。
温度和时间对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血浆标本在-20、4、20、32℃温度下2 h之内测定结果无变化并且4℃放置24 h测定结果无变化,但是在20、32℃放置4 h后,纤溶酶活性会增高,导致D-二聚体结果升高[7],所以血浆标本采血后应立即送检,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应将标本放置2℃-8℃冰箱保存。
d二聚体降低的原因
d二聚体降低的原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d二聚体是一种在血液中存在的蛋白质或多肽复合物,通常用于评估凝血功能和血栓形成的倾向。
它是由两个相同的单体蛋白质单元通过弱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在正常情况下,d二聚体的量是较低的,但是在某些疾病状态下,d二聚体的水平会显著升高,这可能意味着存在凝血异常或血栓形成的风险。
有时候我们也会观察到d二聚体水平的下降,这可能与一些特定的因素和原因有关。
下面将讨论一些可能导致d二聚体降低的原因:1. 药物使用:一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可能会影响血液中d二聚体的水平。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可以降低血液的凝血性,从而导致d二聚体水平下降。
其他一些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也可能对d二聚体水平产生影响。
2. 肝功能受损: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和其他相关蛋白质的重要器官。
当肝功能受损时,可能会影响d二聚体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导致其水平的降低。
3.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或饮食不均衡可能导致体内某些蛋白质合成不足,包括d二聚体。
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营养元素可能会导致d二聚体水平下降。
4. 炎症和感染:一些炎症性疾病和感染状态可能会引起体内各种生化反应的改变,包括对d二聚体的影响。
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可能会干扰d二聚体的正常合成和代谢,导致其水平下降。
5. 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攻击正常蛋白质,包括d二聚体,从而导致其水平降低。
d二聚体水平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
在临床实践中,当观察到d二聚体水平异常下降时,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病史和临床表现来综合评估,并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重视饮食和营养的均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维护血液凝酷功能和整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本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二篇示例:d二聚体是一种具有双重分子结构的蛋白质,通常存在于细胞内。
它在细胞内的功能包括参与信号传导、调节基因表达、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等。
D二聚体ppt课件
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感染性疾病
在感染性疾病中,D-二聚体水平可 能会升高,如脓毒症、肺炎等。检测 D-二聚体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和病情评估。
肾脏疾病
在肾脏疾病中,D-二聚体水平可能会 升高,检测D-二聚体有助于评估肾脏 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05
D-二聚体检测的局限性
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
假阳性
由于D-二聚体检测的灵敏度高,容易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假阳性结 果。例如,高龄、妊娠、恶性肿瘤等情况下,D-二聚体水平可能升高。
操作规范
严格依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避免操作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样本处理
正确处理样本,避免样本污染或降解,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影响因素
患者因素
患者的年龄、性别、疾 病状态等个体差异可能 影响D-二聚体的水平。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D-二 聚体的生成或降解,导
致检测结果特殊。
生活习惯
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 可能对D-二聚体的水平
D-二聚体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X-12-30
contents
目录
• D-二聚体的基本概念 •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 D-二聚体检测的方法和影响因素 •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 D-二聚体检测的局限性 • D-二聚体检测的未来展望
01
D-二聚体的基本概念
D-二聚体的定义
06
D-二聚体检测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01
02
03
自动化检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D二聚体的检测将更加自动 化,减少人为误差,提高 检测效率。
免疫层析技术
利用免疫层析原理,开发 出更快速、简便的检测方 法,以便在床旁或基层医 疗机构使用。
D-二聚体
分 子 量 及 代 谢
DD分子量约62000D,在体内半 衰期>3h,主要经肾脏排泄。 何时升高?峰值?
发生血栓后迅速升高 以上。。。。。。 发生DVT时往往增高10倍
溶 栓 药 物 原 理
溶栓治疗是指用药物来活化纤 维蛋白溶解系统。一般为投入 一种纤溶酶原活化物如尿激酶、 链激酶或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 物(tpA),使大量纤溶酶生成, 从而加速已形成血栓的溶解。 D-二聚体生成,则表明达到溶 栓效果。
临 床 意 义 总结
1.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中 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在深静脉血栓 形成、肺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重症肝炎、肺栓塞等疾病中升高。 2.也可作为溶栓治疗有效的观察指 标。 3.陈旧性血栓患者D-二聚体并不升 高。 4.凡是有血块形成的出血,本试验 均可呈阳性,故其特异性较低。
纤溶酶原
纤溶酶
抑制物
Fbg
FDP (A,B,C,X,Y,D,E)
Fbn
纤 维 蛋 白 (原) 的 降 解 产 物
生理学背景
纤维蛋白原
纤溶酶
凝血酶
纤维蛋白单体
纤溶酶
FXIIIa
交联纤维蛋白
纤溶酶
Bβ1-42 Bβ15-42 D二聚体/多聚体 A、B、C、H A、B、C、H X、Y、D、E X’、Y’、D’、E’ X’、Y’、D’、E’ 被降解的纤维蛋白(原)产物统称为FDP。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的 诊 断
DVT临床可能性评估
(参考2007年版DVT诊断和治疗指南: Wells临床评分):
≤0分: 低度临床可能性
≤1~2:中度临床可能性 ≥3分: 高度临床可能性
D-二聚体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
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生理学背景纤维蛋白溶解系统(fibrinolysis system)是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系统,由4种主要部分组成:纤溶酶原(plasmingen)、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ingen activator, 如t-PA, u-PA)、纤溶酶(plasmin)、纤溶酶抑制物(plasmi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1, antiplasmin)。
当纤维蛋白凝结块(fibrin clot)形成时,在tPA的存在下, 纤溶酶原激活转化为纤溶酶, 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开始, 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凝结块形成各种可溶片段,形成纤维蛋白产物(FDP),FDP由下列物质:X-寡聚体(X-oligomer)、D-二聚体(D-Dimer)、中间片段(Intermediate fragments)、片段E(Fragment E)组成。
其中, X-寡聚体和D-聚体均含D-二聚体单位。
人体纤溶系统,它对保持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维持血液的流动状态和组织修复起着重要作用。
D-二聚体血浆中水平增高说明存在继发性纤溶过程,而先生凝血酶,后又有纤溶系活化;并且也反映在血栓形成的局部纤溶酶活性或浓度超过血浆2‰—抗纤溶酶活性或浓度。
溶栓治疗是指用药物来活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一般为投入一种纤溶酶原活化物如尿液酶、链激酶或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tpA),使大量纤溶酶生成,从而加速已形成血栓的溶解。
FDP 或D-二聚体生成,则表明达到溶栓效果。
纤溶蛋白降解产物中,唯D-二聚体交联碎片可反映血栓形成后的溶栓活性。
因此,理论上,D-二聚体的定量检测可定量反映药物的溶栓效果、及可用于诊断、筛选新形成的血栓。
但是,到目前为止,商品的D-二聚体检测手段都尚存在一定局限性。
d-二聚体超出检测限
d-二聚体超出检测限
D-二聚体是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当血管内发生血栓或凝血时会释放出来。
D-二聚体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疾病。
如果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超出检测限,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检测方法不准确:不同的实验室使用的D-二聚体检测方法和试剂盒不同,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差异性。
建议患者重新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
2.生理因素:某些情况下,如怀孕、手术后、恶性肿瘤等,D-二聚体水平也会升高。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也可能会影响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
4.其他疾病:某些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感染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
因此,如果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超出检测限,建议患者及时咨询医生并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定病因。
d-二聚体偏高的原因
d-二聚体偏高的原因
D-二聚体(D-dimer)是一种血浆中的血栓溶解产物,其浓度的升高通常与血液中存在血栓形成或炎症反应有关。
以下是导致D-二聚体偏高的一些常见原因:
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VT是指发生在深静脉系统中的血栓形成。
当血栓形成时,会释放D-二聚体进入血液中,因此D-二聚体的水平会升高。
2. 肺栓塞(PE):PE是由悬浮在血液中的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疾病。
血栓形成时,会释放D-二聚体,因此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以用于PE的筛查和诊断。
3. 凝血功能异常:某些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等,会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从而引起D-二聚体的升高。
4. 手术或创伤:手术和创伤会导致机体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从而引起D-二聚体的升高。
5. 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等,会导致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凝血系统的激活,从而引起D-二聚体的升高。
6. 癌症:某些癌症,特别是恶性肿瘤,会导致血液中凝血因子的异常激活,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导致D-二聚体的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D-二聚体的升高并不具体指示某种疾病,它只是一
个指标,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做进一步的诊断和评估。
d-二聚体参考范围
d-二聚体参考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d-二聚体(D-dimer)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它的产生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溶酶系统活化程度有关。
在人体内,当血管受到损伤时,纤维蛋白溶酶系统会被激活,导致纤维蛋白的聚集和形成血栓。
而d-二聚体正是血栓降解产物之一,它的水平可以反映出血管内的血栓形成和溶解的动态变化。
d-二聚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其参考范围的确定对临床诊断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d-二聚体水平较低,一般在0.5 μg/mL以下。
然而,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d-二聚体水平会显著升高。
因此,通过检测d-二聚体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d-二聚体的参考范围在不同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是因为不同实验室使用的检测方法和仪器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d-二聚体的测定结果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结合其他相关指标进行判断。
d-二聚体水平还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肥胖程度、炎症状态等。
因此,在进行d-二聚体的测定时,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以避免对结果的误解。
d-二聚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准确确定d-二聚体的参考范围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参考范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临床判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相关指标。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d-二聚体的参考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d二聚体高是什么意思
d⼆聚体⾼是什么意思
d⼆聚体⾼是什么意思
张延新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00:00
00:56
D-⼆聚体是纤维蛋⽩的降解产物,说明体内有纤溶降解的过程。
D-⼆聚体⾼可能机体有⾎栓形成,但是D-⼆聚体是阴性指标,也就是说,D-⼆聚体阴性说明机体是正常的。
D-⼆聚体⾼可能也是正常,因为⼀些感染、⾎栓性疾病或者怀孕时,D-⼆聚体都是升⾼的,所以D-⼆聚体⾼不⼀定有病。
产科怀孕时也会D-⼆聚体升⾼,建议动态复查间隔3到5天,再次抽⾎检查。
以上健康科普知识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到正规医院检查,由专业医师进⾏判断。
d二聚体结构
d二聚体结构D二聚体结构D二聚体是一种由两个相同的D-二聚体单元组成的蛋白质分子。
它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D二聚体的结构和功能。
一、结构D二聚体的结构是由两个相同的D-二聚体单元组成的。
D-二聚体是一种由两个相同的D-二糖单元组成的分子,它们通过1-6键连接在一起。
D-二糖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多糖,它在细胞壁的合成和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
D-二聚体的结构是由两个D-二糖单元通过氧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的。
这种结构使得D二聚体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二、功能D二聚体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功能。
它在细胞壁的合成和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
D二聚体还可以作为一种抗原,参与免疫反应。
此外,D二聚体还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用于诊断和治疗某些疾病。
三、应用D二聚体在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某些疾病,如淋巴瘤、肺癌、乳腺癌等。
此外,D二聚体还可以用于制备一些生物材料,如生物胶、生物膜等。
四、研究进展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D二聚体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合成了一些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D二聚体,如具有药物传递功能的D二聚体、具有光学性质的D二聚体等。
这些新型D二聚体的出现为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D二聚体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价值。
随着对D二聚体的研究不断深入,相信它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D二聚体是由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组成的一种血液标志物,其浓度的变化可以用来评估机体对血栓形成的活性以及血小板/血管壁破坏程度。
在临床上,D二聚体的测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D二聚体的测定可以帮助诊断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
深静脉血栓是指形成在深静脉系统中的血栓,主要发生在下肢,尤其是小腿和腘窝。
而肺栓塞则是指由血栓或其他物质引起肺动脉或其分支血管的阻塞。
这两种疾病都是继发于静脉血栓形成,并且有着很高的致死率。
D二聚体的浓度升高常常与这两种疾病相关,因为血栓形成时,纤维蛋白会降解成D二聚体。
因此,当D二聚体水平升高时,可以提示存在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可能性。
其次,D二聚体的测定可以用于评估血管病变的活性。
血栓形成与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功能密切相关。
当血管壁受损或炎症引发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会明显增加,导致D二聚体的浓度升高。
这种升高与血管病变的活性程度相关,因此可以用来评估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等。
此外,D二聚体的测定还可以用来观察治疗效果,当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时,D二聚体的浓度通常会下降。
最后,D二聚体的测定还可以用作肿瘤标志物的辅助检查。
许多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可以促进血管生成,并增加血液的凝结活性,导致D二聚体的浓度升高。
因此,D二聚体的测定可以用来评估肿瘤的活性和预后,并帮助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此外,D二聚体还可以作为监测肿瘤治疗效果的指标,通过检测其浓度的变化来评估治疗的效果以及肿瘤的复发风险。
总之,在临床上,D二聚体的测定在诊断和评估多种疾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监测D二聚体的浓度,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血栓、血管病变和肿瘤等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应用及意义
• D-二聚体和脑梗 Berge E等在一项研究 中发现:凝血的激活是脑梗中的一个独立 因素,D-二聚体的水平和脑梗的程度线性 相关,不管是在入院时还是在出院后,都 可以用来判断脑梗患者的预后。Fattori B 等发现在单侧的前庭瘫痪中D-二聚体也升 高。国内刘强等的研究发现,血浆D—二聚 体水平高的患者,再次发作脑梗的几率也 相对较高。
临床应用及意义
• 白血病 白血病细胞中含强烈促凝物质,可激活外源凝血 系统,血D-D可达5000ug/L,发病早期D-DS水平即升高, 化疗后下降,动态观察血D-D水平变化,有助于病情判读 和疗效观察。
• 肿瘤辅助诊断 肿瘤细胞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血液凝固和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功能而引起肿瘤细胞增殖、局部浸润 和转移,凝血、纤溶系统紊乱与肿瘤生长、浸润、迁移密 切相关。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栓发生率越10%-30%。癌症 术后血栓特别是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可高达50 %,其中90%患者D-D升高,一般情况下,恶性肿瘤时D -D升高显著高于良性,而形成血栓多为静脉血栓,少数D IC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浆D-D检测,对病人是否有D IC和血栓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参考价值。
展望
• 血浆D-二聚体在许多疾病中都会出现 变化,D-D作为体内血栓前状态及血 栓形成的指标之一,与其他有临床价 值的结果和放射学研究联合使用,将 日益受到重视。
谢谢 !
•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几乎所有DVT患者D-D呈阳性, 血浆D-D阴性基本可排除DVT的可能。D-D可反映血栓大 小的变化,因此可作为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的用药指导及 疗效观察,治疗期间持续升高,说明治疗无效,含量再升 高,预示血栓再发生。DVT患者在血栓形成过程中,不同 时期及溶栓前后血浆D-D含量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其含量 高低对诊断和指导溶栓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应用及意义
•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着一系列代 谢变化,糖、脂代谢异常,损伤血管内皮 细胞同时激活机体凝血机制,导致高凝状 态。许多研究表明D-D检测对糖尿病及并 发症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显示,糖尿病坏 疽患者D-D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患者机 体处于高凝状态。当存在广泛血栓病变时, D-D升高。
临床应用及意义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 •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 白血病 • 肿瘤辅助诊断 • 冠心病 • 糖尿病 • 肺动脉栓塞 • D-二聚体和脑梗 • 溶栓治疗检测 • 外科手术、妊娠高危症和先兆子痫 、
临床应用及意义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 DIC时由于广泛微血 栓形成,以及继发纤溶亢进,导致D-D升高,其敏感性和 特异性显著高于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 降解产物(FDP)等筛选检测实验。
D-二聚体及其临床意义
• 概述 • 正常范围 • 生理学背景 • 临床应用及意义 • 应用局限性 • 展望
定义
•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 ,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 ,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来 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 D-二聚体是了解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一个 指标。
临床应用及意义
• 溶栓治疗检测 D-二聚体可作为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的 特异性监测指标。在溶栓治疗中,有以下特点:①溶栓后 D-二聚体含量在短期内明显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 治疗有效;②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持续升高或下降缓慢 ,提示溶栓药物用量不足;③溶栓治疗应持续到D-二聚 体含量下降至正常范围。恢复正常的D-二聚体是停止溶 栓的指征。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疾病的溶栓治疗,D-二 聚体峰值变化的时间有所不同。在急性心梗、脑梗溶栓后 1~6h D-二聚体达到峰值,24h降至溶栓治疗前水平;而 在DVT溶栓治疗时,D-二聚体峰值常出现在24h或以后。 对于慢性期DVT患者,溶栓前D-二聚体含量高于正常,而 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不升高,或迅速下降至正常范围, 说明此时仅有少量新鲜血栓形成,大部分为机化的陈旧血 栓,溶栓常不能收到满意效果。另外,溶栓治疗结束后, 应定期观察一段时间的D-二聚体的变化以防血栓复发。
临床应用及意义
• 冠心病 多数研究认为冠心病患者,无论 是稳定心绞痛还是ACS患者,血浆D-D水 平都比健康人高,大量研究表明,ACS患 者存在凝血和纤溶平衡紊乱,且这种紊乱 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预 后越差,D-D>500ug/L对急性心梗具早期 诊断价值,在排除其他明确血栓疾病的基 础上,增加D-D这一指标,可使心电图和 病史诊断敏感性从73%增加到92%。
临床应用及意义
• 测定血浆D-D,对于诊断与治疗纤溶系统疾病( 如DIC,各种血栓)及与纤溶系统有关疾病(如 肿瘤,妊娠综合),以及溶栓治疗监测,有着重 要的意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的水平升高, 表明体内存在着频繁的纤维蛋白降解过程。因此 ,纤维D-二聚体是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 (P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键指标 。
临床应用及意义
D-二聚体的浓度和血栓的位置有关,在肺动脉干主要分 支的浓度较高,而在次要分支的浓度较低。在大分支的敏 感性为93%,小分支的敏感性为50%。虽然D-二聚体对 于小分支血栓的诊断意义不够明显,然而其他检查对于小 的血栓同样不明确,如肺动脉造影等。对于这些小的血栓 ,只要D-二聚体是阴性的,在患者心肺储备功能比较好 的情况下,可以不采取抗凝治疗。临床随访的结果表明这 样做是安全的。Perrier等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对怀疑有 PE和DVT的病人采取无创的诊断策略。在他们的实验中, 159名怀疑有PE而D-二聚体结果正常的病人没有采取任 何治疗措施,对这些病人为期三个月的随访没有出现血栓 或者栓塞,Hull等对627名怀疑DVT的而D-二聚体是阴性 的患者,不采取任何抗凝治疗,并对这些患者进行了为期 六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这些患者只有12人(1.9%) 发生了血栓和栓塞。
生理学背景
•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fibrinolysis system)是人体 最重要的抗凝系统,由4种主要部分组成:纤溶酶 原、纤溶酶原激活剂如t-PA,u-PA、纤溶酶、纤 溶酶抑制物。当纤维蛋白凝结块形成时,在tPA的 存在下,纤溶酶原激活转化为纤溶酶,纤溶酶降 解纤维蛋白凝结块形成各种可溶片段,形成纤维 蛋白产物(FDP),FDP由下列物质:X-寡聚体 、D-二聚体、中间片段、片段E组成。其中,X寡聚体和D-聚体均含D-二聚体单位。D-D是交 联纤维蛋白的的特异降解产物,非交联纤维蛋白 或纤维蛋白原中因没有D-D交联,所以降解产物 只有单个D片段,没有D-D.只要血管内有血栓形
临床应用及意义
• 外科手术 可使D-D水平显著升高,如患者存在 遗传性抗凝缺陷或存在风险因素情况下,易发生 静脉血栓,导致D-D水平显著升高。
• 妊娠高危症和先兆子痫 正常妊娠后期生理性高 凝状态下,D-D显著升高,孕妇血浆D-D水平明 显高于非孕妇,但低于妊高症孕妇,测定血浆DD含量对妊高症患者高凝状态的诊断、疗效检测 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临床应用及意义
• 肝脏疾病 肝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组织损伤 血D-D升高,增高的幅度与损伤时间
及程度相关。 • 急性失血与慢性失血 D-D升高。 • 长期卧床、口服避孕药、遗传性抗凝系统缺陷会
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D-D水平升高。
临床应用局限性
• 临床实践发现,既往血栓患者的D-二聚 体水平低于新近发生血栓的患者水平,小 血栓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大血栓。因此, 有一些时间较长的小血栓会出现亚临床表 现或阴性的D-D结果。D-二聚体监测对远 端血栓的敏感性低。高滴度的类风湿因子 、雌激素治疗、卵巢癌肿瘤标志物CA125 等可引起D-二聚体水平假性升高。由于D二聚体检测的特异性较低(即针对某一疾 病的诊断特异性),故在大多数情况下, 只能作为辅助诊断或筛查项目。
正常范围
• 定性:阴性 • 定量: 0-200ug/L
生理学背景
• 交联蛋白的生成是凝血反应的最后阶段,分三步 合成。1)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水 解下释放出纤维蛋白肽A和B,变为可溶性纤维蛋 白单体。2)单体通过非共价聚合,形成可溶性纤 维蛋白多聚体。3)在Ca2+和凝血因子FXⅢa辅 助下,其γ链以共价键形式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坚 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即交联纤维蛋白。交联 纤维蛋白是血栓的主要结构成分,也是构成血栓 其他细胞及血液成分的网架。纤维蛋白分子中的 D片段在交联纤维蛋白中以D-D交联形式存在。
临床应用及意义
• 肺动脉栓塞 D-二聚体的检测在诊断肺动脉栓塞 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阴性的结果可以基本排 除肺动脉栓塞,从而可以减少有创的检查,如通 气灌注扫描和肺动脉造影;避免盲目的抗凝治疗 。但抗凝治疗后,D-二聚体的值会发生改变,因 而影响D-二聚体作为诊断指标的准确性,Outur aud F等认为24小时抗凝治疗后D-二聚体值平均 下降25%,这25%的下降导致诊断的敏感性从95. 6%下降到89.4%。最新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D -二聚体在诊断PE中的价值于血栓所在位置关系 密切,在D-二聚体的诊断值在厂家推荐值0.5ug/ mL的情况下,总的敏感性为81%,特异性为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