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喷涂中的静电理论与现象-Ala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末喷涂中的静电理论与现象

静电技术在粉末喷涂过程中占有核心基础和支配性的地位,因此,深入了解粉末喷涂过程中的静电现象,对静电粉末喷涂设备的使用者和喷涂设备的制造者都是十分重要的。在粉末喷涂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在为解决这样几个问题而努力着:①怎样获得均匀和优质的涂膜;②如何获得尽可能大的一次上粉率;③如何克服法拉第效应而使具有复杂几何表面形状的工件得到有效的涂盖;④怎样对工件实施复喷;⑤怎样实现达到像汽车本身面漆要求的粉末薄涂。值得高兴的是,随着多年来的技术发展,先进的静电粉末喷涂设备制造商已经提供出新的设备,其性能已基本足以解决上述绝大多数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重要基础之一正是这些先进的制造商准确地掌握了粉末喷涂过程中的各种静电现象,并总结出一套有效指导改进静电喷涂设备的静电理论。

对涂装设备的使用者来说,先进的静电喷涂设备越来越复杂,正确掌握其性能特点,并知道这些性能的用途与价值,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定是很重要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同样需要深入了解静电现象与过程。

基于上述的考虑,我们将在本章节中对粉末喷涂过程中的带电过程与静电现象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同时,对与静电场直接相关的法拉第屏蔽问题和如何克服法拉第屏蔽效应以及提高涂膜质量的办法进行了探讨。

2.电晕放电中的粉末带电与吸附过程

2.1粉粒在静电喷涂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在静电粉末喷涂过程中,粉粒经由喷枪头部的喷嘴喷出,从直观表面上看,似乎是由气流把粉粒推到工件表面并沉积在其表面上,但实际上把粉粒推到接地工件上的作用力不仅只是气流,而且还有由喷枪头部所带的静电高压与工件之间建立起来的静电场以及带电粉末云团自身所产生的静电场这些力的作用,如果对此有什么怀疑的话,则可简单地切断建立高压静电场的高压电源或将高压电源的电压调得很小,就会立即看到此时得粉粒不是弹离工件,就是被气流带走,或是受重力作用而跌落,电场力与气动力共同作用使粉粒沿一定的运动轨迹到达工件表面并使粉粒到达工件表面上后形成一种新的电荷镜像力,把带电粉粒与接地工件表面牢牢地粘附在一起。从实质上讲,气流把粉粒输送到离工件很近或工件表面上,但把这些粉粒保持在工件表面上却靠的是电场力。

2.2静电场的建立与电晕放电过程

静电粉末喷涂过程中的静电场通常是由高压静电发生器输出几万伏至十几万伏级的直流高压到喷枪枪头尖端电极与工件之间而形成的(一般喷枪接负极,工件接地为正),如图

1所示。

按静电学规定,用电力线来描述电场,电力线越密的地方,表示此处的电场强度越强,同时,静电学理论指出,尖端处的电场强度最大,并且一个尖端电极与一个有一定几何面积的工件之间的电场一定是非均匀性电场,当电场强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下述的电晕放电现象(电离空气分子的电场强度E约为3×106N·C-1)。

在空气中总会存在着一些自由电子或离子,如果有一个自由电子通过强电场,它将会受电场力所加速而沿电力线运动,并撞向空气分子。见图1,如果E足够大,而这个电子沿电力线运动时又获得了足够的动能,它对空气分子的撞击力便会很大,足以把空气分子分裂而形成两个电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离子(空气分子的剩余部分)。分裂出来的两个电子又瞬间受电场加速,它们也沿着电力线运动并分裂新的分子,从而产生更多的离子和电子。这一过程称作自激的电晕放电,这一离子化自激过程一旦开始后,喷枪头部与接地工件之间的空间里便充满数以百万计的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或称自由离子。

带正电荷的离子也受电场加速并沿电力线运动。不过,由于离子是带正电荷的,故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朝向喷枪的负电极,当电场足够强,这些带正电荷的离子有可能还要在运动途中分裂分子,或许会直接撞击喷枪的负电极,从而使金属表面的离子得到分裂。

带负电的自由离子则是形成粉末带电的直接原因,它被通过电场粉粒所捕获,形成粉末带电。

2.3 粉末带电

通过电场里的未带电的粉粒会改变外电场的形状。如图2所示,电力线在粉粒表面以90

度角进入并穿越,以90度角穿出。从图2中可看出粉粒周围的电力线形状发生了变化,如果电场中存在自由离子的话,这些离子便会沿变化了的电力线方向运动,并被粉粒所捕获,使粉粒带上了电。

这一带电过程将继续下去,直至粉粒捕获了多个离子,使粉粒积聚的电荷越来越多,并产生了粉粒本身的云团电场,这一电场又再次改变外电场的形状,不过不同的是,这次外电力线是被从粉粒出推开,见图3。出现这一情况后,来自外电场的自由离子便无法再到达粉粒处,因为粉粒本身的电场会排斥它们。换言之,这时粉粒已在给定的外电场强度,粉粒粒径和材料的条件下达到了最大电荷量。

在静电粉末喷涂过程中,从枪口喷出的粉末要通过一个强电场和自由离子密集区,在通过这样的区域时,粉粒就如上所述地带上了电。那么粉粒带电的多少以及带电的规律又受什么因素的制约呢?Pauthenier通过试验和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著名的Pauthenier方程如下:

从2.1式可知带电过程主要受下列几个因素的影响:

a)粉粒的粒径r

b)电场强度E

c)粉粒在充电区逗留的时间t

通过实验,Pauthenier还发现在粉粒喷出枪口后的前4毫秒时间内,可使粉粒带上最高可能带电量的65%。通常情况下,粉粒在喷出枪口的一瞬间速度往往低于5m/s,故可知在距喷枪极针20mm的范围内,粉粒基本完成了大部分带电任务,4毫秒之后充电效率就基本稳定在充电曲线的平坦段上,这是由于枪尖处的电场强度远大于枪尖其他部分的电场强度所造成的。

带电能力与r的平方成正比,这表明粉粒带电强烈地受到粉粒自身的几何尺寸的影响,这也是超细粉末(<20μm)不易带电的原因。而这又恰恰是静电粉末薄涂技术中需很好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4粉末涂层的形成

粉粒在喷涂到工件前的受力情况如图4所示,在把粉粒推到距工件几个厘米之前,气动力与电场力要克服重力和气动力竖直方向分力的阻碍,当带电粉粒与接地工件距离几个厘米时,马上会在工件表面感生出如图5所示的数值相等但极性相反的电荷(称之为“镜像电荷”)。带电粉粒与镜像电荷之间马上就会产生一种相互吸引的力,使粉粒被牢牢地‘粘’在了工件表面上。由于大多数粉末所用的材料都是强电介质,它们带上电荷后,都不会让电荷很快“漏掉”。试验证明,粉末涂料带电后吸附在金属表面上,至少能维持约7个小时之久,即使是粒径小的粉末也不例外。

如果没有足够强的电场或粉粒未能很好地带上电,则即使粉粒在气动力的帮助下到达了工件表面,也会弹离工件,或受重力影响而跌落。

粉粒电荷与由它感生而出的镜像电荷在金属表面上相互紧靠在一起,这些成对的电荷不仅异性相吸而使粉粒被吸附在工件表面上,而且还会在金属表面建立起另外一个重要的电场,这个电场是保持这种吸附力的重要原因,但同时又是造成下面即将阐述的逆向离子化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