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
全脾切除术后的凶险性感染(OPSI)
中图分类号 :69 3 R 1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0 6 9 92 0 0 10 —0 7 (0 8)8一o 1 0 2一o 2
l 临床资料 15 9 2年 Ki n g和 Sh mahr cu ce 报告 10例患先天性球形 红 0 细胞增 多症 患儿 , 在脾 全切术后 , 5例术 后在 3 有 ~6年发生 了化脓性脑膜 炎和败血症 , 2例死亡 。Ona&Mc oa el D nl d报告 1 7例成人脾切除 l 8 0例死 于 O S , 率为 2 1 P I概 . %。V1e 收 i r d 集的 6 8例外 伤性脾破 裂脾 全切术 病例 , 死于 O S , 8 4例 P I概 率为 0 6 . %。C td aa o收集 文献 1 1 l 8 6例 ,2例 死 于 OP I0 l S( . 6 %) a l&Flr 6 。E kl i 统计 1 1 s l e 4 3例切脾儿童 ,5例 O S 。国 2 PI 内无 OP I S 的详 细统计报告 。O S 发病率平均 14 %( , L PI .5 4 J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2 , % 成人 为 1 , %) 为正常人的 5 倍 , 亡率统计 为 7 %, 8 死 0
远远高于一般感 染 。发病时 间在 2月 ~3 0年 , 童及免疫功 儿 能缺陷者发 病率 高 , 病越 早 死亡 率越 高。O S 发 P I的病 原菌
5 %为肺炎 双球 菌 , 0 其次是流感 嗜血 杆菌 、 溶血性链 球菌 、 大 肠杆 菌及假 单 孢 菌 属。而 且 多数 病 原 菌带 荚 膜 , 现抗 药 呈
症 防治 : 肾、 、 肝、 心 肺等功能衰竭 的防治 。 预 防措施包括 : 留脾 脏。保守 治疗 外伤性脾破 裂 , 保 l级 损伤 ( 膜下脾破裂或 轻度 脾及被 膜裂伤 ) 被 。无 多发伤 , 放 开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单叶全切术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甲亢)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2/万)-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4* 、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性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赖气管造口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可在 3 个月至半年内恢复)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变(发生率约0.5%)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7、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甲状腺癌术后)8、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偶可发生)9、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10、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11、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12、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13、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二、阑尾切除术并发症1 、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髂血管损伤等,罕见)3、术中肠管损伤(回肠、结肠等,需手术修补)4、术后腹腔内出血(阑尾系膜血管、阑尾残端出血,需二次手术治疗)5* 、术后腹腔感染,以盆腔脓肿最多见,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发生率约2〜5%)6、术后阑尾残端破裂致脓肿形成(发生率约0.5%)7、术后门静脉炎、肝脓肿及脓毒症(较少见)8、术后粪瘘、腹壁窦道形成(少见)9*、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5%,但穿孔性阑尾炎感染率可达20%以上)10、阑尾残株炎,残端囊肿、残株癌(发生率<1 %)1 1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2、术后切口疝13、女性不孕症(约20〜30 %女性不孕症有阑尾切除史)三、疝修补/成形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斜疝修补/成形术直疝修补/成形术滑疝修补/成形术复发疝手术1 、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罕见)(损伤腹壁下血管、髂血管等)3、术中损伤肠管、膀胱(滑疝、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4、术中损伤重要神经(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致术后伤口疼痛)5、术中损伤精索,致睾丸萎缩,丧失性功能、生育功能6、术后阴囊血肿、水肿(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8、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者)9、切口感染严重者需取出疝修补网片10、疝复发(复发率 2 〜3 % ,需二次手术)11 、术中损伤血管或神经引致下肢永久性麻木、肢体供血障碍四、肝脏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肝癌切除术肝血管瘤切除术肝脓肿切开外引流术肝囊肿切开内引流术肝内结石、肝部分切除术肝外伤、肝修补或切除术1 、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下腔静脉、肝动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肿瘤无法切除4、术中损伤胆道(术后胆漏,胆汁性腹膜炎)5、术中损伤肠管、肠漏6、术中损伤肾、肾上腺等7、术中损伤膈肌,致气胸(需胸腔闭式引流术)8、术后腹腔内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5%)9、术后急性及慢性进行性肝功能衰竭,肝昏迷(肝性脑病),出现腹胀、恶心、呕吐、顽固高热、顽固腹水等,严重者死亡10、术后肝肺综合征(动脉低氧血症),呼吸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11、术后肝肾综合征,肾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12、术后胃肠道出血,应激性溃疡,严重者死亡13、术后膈下积液、脓肿和肝内感染14、术后胸腔积液15、术后腹腔内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发生率约8〜20 %)16 、粘连性肠梗阻1 7 、切口积液、血肿、感染,愈合延迟18 、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五、胆囊切除、胆道结石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单纯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1 、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胆道损伤,胆汁性腹膜炎,致肝胆管狭窄、黄疸,胆管炎等(发生率约1〜2%)4、肝脏、胰腺、胃肠道损伤(发生率<1 %)5、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6、术后胆漏、胰漏、肠漏发生(发生率<1 %)7、术后早期胆总管“TT脱出或部分脱出,胆汁性腹膜炎,须立即再次手术&术后2周拔除“ TT后胆瘘或胆汁性腹膜炎发生9、长期带管或“ T管折断I0 、术后肝肾功能衰竭、DIC 、ARDS 等多器官功能衰竭II、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逆行性感染、肝脓肿12 、术后胆道感染、腹腔感染13、术后胆管残留结石(发生率约2〜3%)14、术后结石复发(肝内胆管结石复发率约20〜30%)上述二者需胆道镜取石或二次手术,6-8 周后经胆道镜反复多次取石,最终仍可能残留结石14、应激性溃疡,胆道出血15、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长期腹泻、疼痛症状不缓解)16、粘连性肠梗阻1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愈合延迟,切口疝18、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手术死亡率约25〜30 %六、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脾切除、食道胃底周围血管离断、食道横断吻合术门腔人工血管搭桥分流术脾肾分流术* 手术只能减少消化道出血机会,无法治疗肝病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手术死亡(发生率约3~ 5%)3、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下腔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4、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漏发生,胆汁性腹膜炎)5、术中脾切除时胰尾损伤(术后胰瘘及感染发生,严重者死亡)6、术中胃壁损伤(脾切除术),肠道损伤,消化道漏发生7、术后腹腔出血,需二次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减退所致)8、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不理想,近期上消化道再出血,死亡率增加,以及远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约10~20%)9、术后膈下积液、感染(脾切除术后常见)10、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出现发热、腹痛,严重者死亡11、脾切除术后脾热12、断流术后食道胃瘘、吻合口瘘、出血,食道狭窄,纵膈及胸腔感染13、术后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14、术后肝性脑病,肝昏迷,严重者死亡15、术后肝肾综合征,肾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16、术后肝肺综合征,呼吸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17、术后肝功能衰竭,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导致死亡18、术后顽固性腹水19 、粘连性肠梗阻20、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等21、术后深静脉、肠系膜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22、胃肠道功能障碍,顽固性胃潴留七、脾脏手术并发症1 、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脾动、静脉损伤)3、术中胰尾损伤(术后胰漏及感染发生增加,严重者死亡)4、术中胃肠道损伤-胃漏、肠漏5、术后腹腔内出血,需二次手术6、术后急性胰腺炎发作(发生率约1〜2%)7、术后肠系膜血栓形成8、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OPSI )(发生率约3〜5%,儿童较多见)9、脾切除术后脾热10、膈下积液、血肿,胸腔、心包腔积液,感染11、腹腔内感染12、残脾感染、梗死13、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减退14、粘连性肠梗阻15、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16、术后复脾残留(易发生于ITP 患者),导致治疗失败八、胰腺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胰腺囊肿切除术胰腺囊肿内引流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肠吻合术胰体尾切除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肠系膜血管、门静脉、下腔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术中周围脏器损伤,包括脾、胃肠道、胆道、肾脏、肾上腺等4、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腹腔内出血或吻合口出血)5、术后胰瘘—胰皮肤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率约10〜20 %, 死亡率约10%)6、术后胆瘘7、术后胃肠吻合口瘘和十二指肠瘘8、术后腹腔感染9、术后胃排空障碍,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0 、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1、胰性脑病(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约10〜20%)12、术后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13、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14、全胰切除术后糖尿病15、术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顽固性腹泻等1 6 、术后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导致消化道大出血等17、术后胰源性胸水和腹水18、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19、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九、胃十二指肠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胃大部切除术(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根治术胃癌姑息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全胃切除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腹腔动脉、肠系膜血管、脾动静脉、门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肿瘤不能切除,只能行短路手术4、肿瘤侵犯周围脏器,需合并切除胆囊、部分胰腺、结肠或肝脏等5、胆总管损伤,致胆汁性腹膜炎、术后胆管狭窄、黄疸、肝功能衰竭6、胰腺损伤,致术后胰瘘7、术后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吻合口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约1〜2%)&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发生率约1〜5%)9、术后胃肠吻合口瘘或胃残端瘘10、术后胃排空障碍,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 1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2 、输入袢、输出袢梗阻,狭窄性肠梗阻1 3、术后倾倒综合征14 、碱性返流性胃炎(Billoroth II 式多见)15、吻合口溃疡(发生率约2〜3%)16、残胃癌17、脂肪泻18、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19、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20、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贫血21、远期胆石症发生率增加十、结直肠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结肠癌根治术结肠癌姑息切除术短路手术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经腹直肠癌根治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骶前静脉、髂血管、肠系膜等重要血管损伤)3、肿瘤不能切除,只能行短路手术4、肿瘤侵犯周围脏器,需合并切除胆囊、部分胰腺、胃、小肠或肝脏等5、胆总管损伤,致胆汁性腹膜炎、术后胆管狭窄、黄疸、肝功能衰竭6、胰腺损伤,致术后胰瘘7、脾脏损伤,需行脾切除术&输尿管损伤(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1〜2%)9、膀胱和尿道损伤(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3〜5 %)10、盆腔神经损伤,导致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25〜100%)11、术后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吻合口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约1〜2%)12、术后吻合口瘘,导致粪性腹膜炎,严重者死亡(发生率约20 30%)13、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 4、尿潴留(男性发生率约50 % ,女性发生率约30%)15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6、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会阴部切口延迟愈合)17、肠造瘘口并发症(造瘘口粘膜炎、周围皮炎、狭窄、肠脱出、疝形成或肠管坏死与回缩)18、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19、术后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大便失禁等)十一、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1 、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死亡2、术中损伤股动静脉,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死亡3、曲张静脉剥脱不全,术后早期复发4、出血和血肿(多出现在腹股沟区或大腿中上段)5、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者发生肺栓塞、死亡(发生率20〜30%)6、术后肢体肿胀7、术后症状不缓解或病情加重8、切口积液、感染导致愈合延迟9、下肢皮肤感觉功能障碍10、远期复发11、患肢色素沉着、皮肤溃疡等无法治愈十二、腹膜后肿物手术并发症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腹主动脉、髂血管、肠系膜血管、门静脉、下腔静脉、脾动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4、损伤胰腺-胰皮肤瘘5、损伤胆道-胆瘘6、损伤胃肠道-肠瘘7、损伤脾脏、膈肌,女性子宫、卵巢、输卵管8、肾、输尿管、膀胱损伤9、术后腹膜后血肿、感染,严重者死亡10、术后胃排空障碍,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1、术后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12、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13、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14、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
脾切除术的护理
4.操作步骤
(1)术前准备 ①一般患者:急诊脾切除应在积极 进行扩容等抗休克治疗,处理其他危及患者生命的 合并伤,如张力性气胸、四肢骨折等的同时,急诊 剖腹探查;择期脾切除,术前准备应检查血常规、 出凝血时间,了解肝肾心肺功能,术前应根据病情 至少备血800ml。 ② 肝功能不良患者的术前准备:肝功能不良者,术 前应进行保肝治疗,使肝功能基本恢复,按Child 分级应在B级以上,或转氨酶正常,血浆总蛋白 50g/L以上,白蛋白30g/L以上,凝血酶原时间不 超过正常50%,血胆红素不超过14μmol/L。术中 应避免低温和酸中毒。
2.适应症
(1)脾本身疾病 (2)原发性脾功能亢进 (3)充血性脾肿大 (4)感染性疾病 (5)其他规范性手术的脾切
除
3.禁忌症
• (1)全身状况很差的患 者,常需适当延长手术 准备时间,对于心、肺、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 应较好控制后才进行手 术。
• (2)肝功能Child分级C 级,明显黄疸、腹水或 伴有肝性脑病,均属手 术禁忌。
• 3.血栓形成和栓塞:
一般于术后1~2周达高峰即是血栓形成的 高发期。最常见的是门静脉的栓塞,亦可 发生于视网膜动脉、肠系膜动静脉等部位, 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门静脉血栓常发生 于脾切除后2周,临床表现为上腹钝痛、恶 心、呕吐、血便、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 增多及血沉加快等。目前最有效的检查方 法是彩超和CT对比增强扫描。一旦确诊如 无禁忌症时可试用纤溶疗法。通过抗凝、 禁食、输液及抗生素治疗渡过急性期后, 门静脉亦可再通。预防脾切除术后血栓形 成可采用肝素疗法。
⑥处理脾蒂:脾游离以后,将其翻向内侧, 用纱布钝性自上而下在脾蒂后方轻轻推开 胰尾,再将脾脏翻向左侧,用3把大号血管 钳夹住脾蒂,在贴近脾门的血管钳的内侧 切断,移除脾脏。脾蒂残端先用粗丝线结 扎,再以中号丝线贯穿缝扎。最后将血管 各分支的断端分别结扎。
1例脾切除术后应激性溃疡大出血病人的抢救及护理
4 小 结
的同时 ,我们采取 了以下措施 。 2 . 1 给患者 侧 卧位 或平 卧 位头 偏 向一 侧 ,保 持 呼 吸道 通
畅 。防 止 窒 息 。
2 . 2 立 即建 立 良好 的静 脉 通道 ,快速 输 注平 衡 盐 溶液 或 5 %葡萄糖盐水 ,并做好输血 准备 ,我们 采用 l 8号或 2 0号 留置 针头 ,分 别穿刺 大 隐静脉 及贵要 静脉 ,以保 证快 速 的 液体输入 以及抢 救药 物 的静脉 给药 ,及 时补 充 了有 效循 环 量 ,使血压 很快 回升 在 1 0 0 / 6 0 m mH g左 右 ,为 临床 治疗 赢 得 了抢救 时间 ,为输血 做好 了充分的准备 。 2 . 3 保持 胃管畅通 ,保 证 胃管 内给药途径 ,我 们认为 这一 点尤为重 要 。该 例 在 采取 其 他 措施 的 同时经 胃管 注 入 1 . 5 %碳酸氢 钠以中和 胃酸 ,并注入冰盐 水和 去甲肾上腺 素溶 液洗 胃,然后再用加 肾上腺 素的冰盐水 溶液 3 0~ 5 0 m l 注入 胃内保 留,同时将洛赛 克、三七 、云南 白药 粉等注入 胃内, 有效 地控制 了大量 出血 。洗 胃的 同时还可 以肉眼观 察有无 继续 出血等 。 2 . 4 吸氧 对 有休 克 者及 时 吸氧 可改 善病人 的烦 躁 不安 等 ,可缓 解心 、脑缺 氧状 态 ,对 于病情 改善及 止 血等 均有 较好的作用 。
一
脉搏 、尿量 、中心 静脉压 、红细胞 压积 等作 为判 断 出血性 休克程度 的参数 。同时严 密观察 呕吐 物 的颜 色 、性 状 、数 量 ,一旦有意外情况及 时报告 医生做 出相应 的处理。 3 . 2 脾脏 切 除后 易发 生 凶险性 感 染 ,尤 其是 该 病人 系 儿 童 ,所 以我们做 各种 治疗 时严 格执 行无 菌操作 ,特别是 在 从 胃管 内抽或 进液体 或药 物时 ,始 终保持 无菌 ,并 对病 人 做好 口腔护理 ,房 间内每 日用 8 4液擦洗 床头板 、窗 台 、墙 壁和地面 ,并保持 一定 的温度 和湿 度 ,同时合 理使 用抗 生 素 ,从而预防 了各种感染 的发生 。 3 . 3 针对患儿体质较瘦弱 ,加上 手术后不敢 主动活 动 ,为 了预防褥疮 的发生 ,我们 做好 晨 、晚 问护理 ,保 持病 床 的 清洁 、干燥 、舒适 ,定 时帮助 其做 适 当的活 动 ,并 在骨 隆
脾切除术后范文脾切除的术后护理
脾切除术后范文脾切除的术后护理1 护理方法1.1 术前护理患者一到院,接诊护士稳、准、快地将伤员送入抢救室,协助医师全面检查,尽快做出诊断。
同时立即开通静脉通道,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积极抗休克。
一旦确诊,快速做好各种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配血并做好输血准备,及时送手术室。
同时安慰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情绪,以取得配合。
有合并伤者视病情给予处理。
1.2 术后护理精心护理、严密观察BP、P、R、瞳孔及腹部情况,定期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保护好各种留置导管,防止脱落、折叠和感染,认真记录出入量,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3 结果本组15例除1例死亡外均治愈出院。
术后恢复顺利,切口甲级愈合,无持续高热、再次出血发生,无切口感染、褥疮发生,平均住院2周。
2 护理讨论2.1 术前建立静脉通道,止血、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时有效的处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2.2 积极抗休克立即中等度持续吸氧,心电循环监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每15min测P、R、BP 1次并观察瞳孔及意识变化。
2.3 患者麻醉清醒后及时开展心理护理患者对突发的意外伤害毫无思想准备,难以接受这种刺激和打击。
容易产生焦虑、急躁、恐惧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情绪波动大。
在护理中,要善于和患者交谈,利用沟通技巧,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应对能力和患者的承受能力,使患者一直处于最佳治疗状态。
2.4 加强各项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床单整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褥疮,并给予饮食指导。
2.5 引流管的护理脾切除术后患者均带有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常规护理术后引流管接好无菌引流袋,同侧引流管连接到同侧,保持引流管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凝血块等阻塞引流管,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各种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及引流量,及时准确记录24h引流量。
如腹腔引流物为血性液体,颜色鲜红而且进行性增加则高度怀疑腹腔内再次出血,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抢救。
2.6 膀胱冲洗在无菌操作下进行膀胱冲洗,冲洗液可用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8万u或甲硝唑100ml每日1次,防止尿路感染。
单纯修补术和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破裂
单纯修补术和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破裂*导读:脾脏是一个含血丰富的实质性器官,质地较脆,易受外力,损伤。
脾损伤的发生率占腹部闭合伤的第一位,约占腹部开放性损伤的10%。
近年来由于对脾功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保留脾脏的意义已被人们广泛重视,脾损伤的外科治疗也发生了变化。
……
脾脏是人体内最大淋巴器官,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
脾脏可分泌特异性物质“促吞噬肽”,在抗感染和抗肿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据统计,全脾切除术后凶险感染(OPSI)发生率1137%~214%,一经发病死亡率高达60%。
全脾切除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术后易并发感染。
随着对脾脏的免疫和造血等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保留的意义已被人们广泛重视。
脾损伤的主要危险是严重的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稍有不慎可危及患者生命。
应坚持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显露满意不致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有选择的行保脾手术。
对于有多脏器严重损伤、腹腔污染重、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情况下,首先考虑全脾切除术。
必须坚持“抢救生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脾,对55岁以上患者不主张施行保脾术。
保脾术的关键是:
①良好的腹肌松弛,充分显露脾脏。
②缝合针距1cm,缝合不宜过深或过浅,切忌留死腔,结扎松紧适度,否则易撕裂组织或达不到止血目的。
③原则上保留的残脾不少于正常脾的25% ,否则达不到保
留正常脾功能的目的。
④脾窝应常规放置引流管,可观察有无继发出血及引流积液。
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脾切除的适应征及其疗效考试题三
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脾切除的适应征及其疗效考试题三1、单选下列哪项不是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行脾切除的适应证() A.出血严重,危及生命B.起病急,有黄疸者C.大剂量激素治疗能暂时缓解,但鉴于激素(江南博哥)治疗的副作用,而剂量又不能减少者D.激素应用禁忌者E.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或治疗后多次反复发作者正确答案:B2、单选下列对造血系统疾病进行脾切除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丙酮酸激酶缺乏脾切除不能纠正贫血,但有助于减少输血量B.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对消除贫血和黄疸有效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后贫血、黄疸和血液中球形红细胞多在短期内消失D.“地中海贫血”脾切除适应于巨脾并有脾功能亢进者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脾切除适应于激素治疗无效者正确答案:C3、单选男性,30岁。
腰背部外伤4小时。
查体:P120次/分,BP70/50mmHg。
神志清、面色苍白。
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明显,以左上腹部为甚。
B超提示腹腔积液,腹腔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
诊断首先考虑()。
A.肝破裂B.胰腺破裂C.脾破裂D.胃破裂E.肾破裂正确答案:C4、单选下列对造血系统疾病进行脾切除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丙酮酸激酶缺乏脾切除不能纠正贫血,但有助于减少输血量B.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对消除贫血和黄疸有效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后贫血、黄疸和血液中球形红细胞多在短期内消失D.“地中海贫血”脾切除适应于巨脾并有脾功能亢进者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脾切除适应于激素治疗无效者正确答案:C5、多选下列关于脾功能亢进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有多种外周血细胞减少B.都是由肝硬化所致C.减少的血细胞的前体细胞在骨髓中增生或正常D.大多数病例合并脾肿大E.脾切除术后,上述症状多数能缓解或恢复正常正确答案:C, D, E6、单选关于脾切除术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非肿瘤性脾囊肿不需要脾切除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以行脾切除术C.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可以行脾切除术D.3岁的儿童可以行选择性脾切除术E.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以行脾切除术正确答案:A7、单选患者,22岁,雪后路滑跌倒,背部撞到栏杆上,未倒地。
西医临床执业医师易错100题(12)【含答案】
西医临床执业医师易错100题1、李某女性,患慢性乙型肝炎10年,血化验:HBsAg(+)、HBeAg(+)、抗HBcIgG(+)。
其3岁女儿体检时血清抗HBs(+),追问病史,无任何临床症状,未注射乙肝疫苗,李某女儿属于A.隐性感染B.潜伏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毒携带状态E.垂直感染【答案】A2、金刚烷胺A.多巴胺脱羧酶抑制剂B.多巴胺受体抑制剂C.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多巴胺释放促进剂E.抗胆碱能药【答案】D3、女,39岁。
子宫Ⅱ度脱垂伴阴道前后壁轻度膨出,张力性尿失禁。
妇检:宫颈长约6cm,子宫后位,正常大小,附件未扪及块物,要求手术治疗。
首选手术应是A.阴道前后壁修补术B.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C.曼氏手术D.阴道纵隔形成术E.子宫悬吊术【答案】C4、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将使A.肺顺应性减小B.肺泡易扩张C.肺泡表面张力降低D.小肺泡内压小于大肺泡内压E.肺泡回缩力减小【答案】A5、对疑有胆结石所致梗阻性黄疸较深者,应选择哪种检查法较合适A.口服胆囊造影B.静脉胆道造影C.ERCPD.PTCE.气钡对比十二指肠造影【答案】D6、输血可传播下列哪一种疾病A.结核B.伤寒C.疟疾D.钩虫病E.甲型肝炎【答案】C7、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最常见的血气改变是A.pH值上升,PaO2下降,PaCO2降低B.pH值上升,PaO2下降,PaCO2上升C.pH值下降,PaO2下降,PaCO2降低D.pH值下降,PaO2下降,PaCO2上升E.pH值正常,PaO2下降,PaCO2上升【答案】A8、女,56岁。
间断上腹部隐痛或不适10余天。
1周前服用阿司匹林,左上腹部疼痛加重,昨天黑便2次。
应考虑诊断为A.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B.急性胃炎出血C.反流性食管炎出血D.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E.消化性溃疡出血【答案】B9、以下哪项受损会出现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A.脊髓高颈髓B.脊髓颈膨大C.胸髓D.腰膨大E.脊髓圆锥【答案】A10、脾切除术后引起凶险性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
部分脾脏摘除术治疗犬外伤性脾破裂一例
参 考文献 :
[ 1 ]许 征 鑫 . 外 伤性 脾脏 破裂 行修 补术 4 O例 [ J ] .中 国实 用 医 刊 ,
2 0 0 8, 5 8( 1 8 ): 7 0 .
血 肿 的病例 , 临床表 现 不 典 型 , 腹 腔 穿 刺 阴性 , 诊 断
( 1 0) : 8 .
用 超声 检查 、 C T、 核磁 扫描 、 或选 择性 腹 腔动 脉 合 并 有 其 他 脏器 损 伤 , 如肝 、 。 肾、 胰、 胃、 肠等 , 在诊 断 和处理 时切 勿遗 漏 。 对 于脾 脏破 裂 , 传 统 的治疗 方法 认为 , 脾 实质 部 脆弱 , 不能施 行缝 合 、 修补 , 脾破 裂 的诊 断一经 确立 , 应 以施 行脾 切 除为宜 。随着现 代 医学对 脾功 能 的深 入 研究 , 人们逐渐认识 到, 作 为 机 体 最 大 的免 疫 器
成 共 识 引。
5 讨 论
在 临床诊 治过程 中外 伤性 脾脏 破裂 多为 暴力 引 起 的, 自发 性 的脾脏 破 裂 是 病 理性 肿 大 的脾 脏 因 剧
烈 咳嗽 、 打 喷 嚏或 突 然体 位 改 变、 负 重 等 原 因 引
该病 例 治疗 中采 用 了脾 脏部 分摘 除术 。认 真探 查 腹腔 , 了解 腹 内各 脏 器 受 损情 况 , 充分显露脾脏 ,
( 上接 6 5页) 维 生 素 E、 硒、 维 生 素 A、 腐植 酸 钠 、 二 氢吡啶、 微 生态 制剂 均 可 起 到 治疗 隐性 乳 房 炎 的作
用 。
[ 4 3陈 建 强 . 外 伤 性 脾 破 裂 保 留 脾脏 手 术 ( 附2 8例 报 告 ) [ J ] . 中 国现
脾切除术后凶险感染是否真的已经消失?
脾切 除术后 凶险感染是 否真 的 已经消失 ?
江 艺
数 日, 死亡率可高达 7 %。提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0 行 脾 切 除是 O S 的最 易 感 因 素 ,这 和 患者 术 前一 PI slnc m fci ,P I 是 一种 发 病 突然 、 势 peet yi etn O S ) o n o 来 凶猛 ,又极具危险的无脾综合征 。对其重要性 的认 般情况欠佳和术后应用抗肿瘤药物等损害机体免疫 识 , 内外均 有 一个 过程 。 1 1 年 K c e 提 出 “ 国 91 ohr 切 功能有关 , 免疫缺陷是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 脾无 害 论 ”以后 , 一 观 点 长 期 占据 脾 脏 外科 医生 这 国外 对 O S 非 常 重 视 ,并 采 取 了相 应 的 预 防 PI 的思 维 ,直 到 2 0世 纪 5 O年代 后 O S 才 开 始 引起 措施 , PI 其发生率逐渐下降。苏格兰学者 K a yw等同 回 98 19 6 8名 因各 种 原 重 视 , 后 , 内外 有 关报 道 不 断 增 多 , 累 了不 少 顾 性 分 析 了 18 9 8年 苏 格 兰 14 此 国 积 临床经 验 。进入 2 世 纪 后 , l 随着 对脾脏 免 疫功 能重 因行 脾切 除患 者 的资料 ,发 现脾 切 除后有 多次 发生 要 性研 究 的进展 , 脾脏 外 科手 术技 巧 的改进 , 及抗 生 感染 的危 险 ,且严 重感 染 多发生 于术 后 1 年 , ~3 在 素 、细菌疫苗 的应用 , P I O S 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有 此阶段采取合适有效的预防措施 ,将有利于降低继 所下降, 但仍不能忽视其在脾脏外科中的重要性 , 应 发感染的危险 I。K ea 等【 生 enn 7 J 建议脾切除术患者术 后长期 口服青霉素预防 O S 的发生 , PI 对青霉素过敏 更 加重 视对 其 的预 防。 15 9 2年 Kn ig和 S u ak ̄首次 报 道 5例 儿 童 可改为大环内酯类药物 。20 年 R m cada h m ce 03 a ahnr 等同 因先天性溶血性贫血行脾切除治疗 的病例 , 术后 2 回顾 性分 析 了 7 脾 切除 患者 , 6例 施行 疫苗 接种 和抗 年 内 突发 O S, 中 3例死 亡 。17 P I其 9 3年 SneE igr复习 生素预防用药大大降低 O S 的发生危 险,认为脾 2 1 PI 了 29 75例不 同原 因导 致 脾 切 除 术 患 者 ,P I的发 切 除术 后应 加 强 免疫 疫 苗 注射 和抗 生 素预 防治疗 。 OS 06年 Koe 等 r r 推荐每年接种 A型流感嗜血菌 g 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 4 5 . %和 2 2 2 . %。他指出因脾 2 0 5 损 伤行 脾 切 除术 后发 生 O S 的危 险 l PI 生比正常 人 高 疫 苗 ,以减少 脾切 除术 后或脾 功 能低下 儿 童细菌 感 5 0倍 , 因血 液病 行脾 切 除术 的危 险 I 生更大 。 17 9 9年 染 的风 险 ;针对 O S 常见 的三 种 致病 菌 ( 炎 球 PI 肺 脑 流感嗜血杆菌 ) 的疫苗应 同时接 K it] 道& J 脾 切 除 术 后 发 生 O S 者 比普 通 儿 菌 、 膜炎球菌 、 ri报 v[ 3 L PI 各 故 童高 5 倍。18 年 Sh a z 将 O S 界定为败 种 ; 菌种 具有 多种 血 清型 , 有 学者认 为接 种多 价 8 92 cw  ̄ 等嗍 PI 血症 或脑 膜炎 , 并排 除 了脾 切除 后 2 天 发生 的各 种 疫 苗 ,此做 法 是可行 的 ,尤其 在 当今全 球性 细菌 耐 8 感染 以避免 手术 本 身所 致感 染 的 干扰 ,分析 了 13 9 药 , 别是 肺 炎球菌 耐药 的情 况下 , 盖多种 耐药 菌 特 覆 例脾切除术患者 , 发现 2 例爆发脓毒症 , 发生率约为 的肺炎球菌多价疫苗 的使用是值得推荐的。 20 年 Dv s 0 1 ai o 合报道了 O S 年发生 d n等[ 0 1 综 P1 1 %。 19 9 1年 H lw r o ot 『 道 了 50 d h等 5 】 报 9 2例 脾 切 除 .3 . 2 者 , 中发 生 O S 7 其 P I 3例 , 病率 为 29 %, 1 发 . 3 死亡 9 率 较 以往 低 ,为 02 % ~04 %,终 生有 危 险 的约 1 例, 占脾 切 除 例数 的 1 4 占发 病数 的 5 .%。儿 5 死 亡 率 为 3 % ~6 %。2 0 . %, 5 26 %, 8 9 0 4年 D o h r ed a 等 认 为 O S 死 亡 率 可 达 5 % ~7 % ,死 亡 患 者 中 约 PI 0 0 童 脾 切 除 后 O S 的 发 病 率 为 44 ,死 亡 病 例 占 PI .% 0 8 h内 幸存 者 遗 留继 发 性 骨 2 % , 人 发 病 率 09 , 亡病 例 占 08 。O S 5 %死 于症 状 出现 后 4 , . 成 2 .% 死 .% PI 与脾 切除术 至 发病 的 时间 隙有关 。术 后 1 内发 病 髓 炎 、脑膜 炎后 遗症 、心 内膜 炎 主动脉 瓣关 闭不 全 年 率 为 3 % , 内为 5 % ,死 亡病 例 以术后 2年 内 等 。可见 O S 发病率虽然有所下降 , 2 5年 2 PI 但病死率仍居 高不下 , 仍值得脾脏外科高度重视 , 尤其是重视对其 为多 。 O S 发生率也 因不 同脾切除原因而异。 PI 外伤所 的预 防 。 国外对 O S 的重 视 , 引起 国内 的关 注 。18 PI 也 95 致脾切 除 O S 发生率最低 ( . l ) 血液系统 PI 0 %~ % ; 5 疾病最高 ( %~ 5 , 1 2 %) 尤其血液系统和腹部恶性肿 年在武汉召开的第一届全国脾脏功能和脾脏外科学 瘤行包括脾切除在 内的规范手术者更高 ,发生时间 术 研讨 会 上 , 由裘 法祖 和夏穗 生 两位教 授 总结统 一 在此次 会议 上 , 广东 中山医科 大学报 告 亦 明显短 于其 他原 因行 脾切 除 者 ,最短 发生 于术 后 其 国 内译 名 。 了地 中海 贫血 脾切 除后 的超 急性感 染 和湖北 医科 大 学 附属第 一 医 院报告 了 3例 O S。到 18 PI 9 8年重 庆 作者单位 : 5 0 5 3 0 2 福州 ,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
临床执业医师易错精选100题(2)【附答案】
西医临床执业医师易错100题1、一例38岁女性病人,双肾上腺手术后5年,病理为增生,近3年消瘦,进行性皮肤色素沉着,头痛伴视力下降,垂体CT示蝶鞍明显扩大,初步诊断为Nelson综合征,最不符合诊断的检查结果是A.血皮质醇高B.血β-促脂素高C.血糖低D.血N-pomc高E.血ACTH明显升高【答案】A2、28岁经产妇,曾足月分娩2次。
月经周期正常,经量中等。
查阴道前后壁明显膨出,重度颗粒型宫颈糜烂,宫口松,子宫后倾,正常大,附件未见异常。
患者要求避孕,最合适的避孕方法是A.安全期避孕B.阴茎套避孕C.外用避孕药D.宫内节育器E.口服短效避孕药【答案】E3、脾切除术后引起凶险性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
A.肺炎球菌B.大肠杆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痢疾杆菌E.草绿色链球菌【答案】A4、女,24岁,头晕,乏力,伴月经量增多1年,既往体健,查体:下肢皮肤瘀点,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Hb60g/L,WBC2.8×10^9/L,Plt38×10^9/L,网织红细胞0.001,胸骨骨髄细胞学检查:骨髄增生活跃,未见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再生障碍性贫血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D.慢性失血性贫血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答案】E5、下述脐带异常最易引起分娩时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是()。
A.脐带过长B.脐带先露C.脐带过短D.脐带假结E.脐带扭转【答案】C6、血源性骨髓炎病理特点是()。
A.骨质增生为主B.死骨形成C.骨质破坏为主D.细胞浸润和炎性渗出为主E.骨质破坏与反应性骨质增生同时存在【答案】C7、患者,男,50 岁,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入院,入院后予氨茶碱治疗,以下哪项茶碱血药浓度最佳A.1~4mg/LB.5~10mg/LC.5~15mg/LD.20~25mg/LE.大于25mg/L【答案】C8、关于激素的代谢下述何项是正确的()。
A.卵巢主要合成雌二醇和雌酮二种雌激素B.雌酮是雌二醇的降解产物C.雌三醇由雌酮降解而来D.卵巢分泌的孕激素主要是孕二醇E.孕二醇的降解产物是孕酮【答案】A B9、妊娠足月胎儿,下列()胎位不可能经阴道分娩。
脾脏疾病习题及答案
脾脏疾病习题及答案A1型题1.以下所列脾脏的解剖与生理功能,错误的是()A.位于左季肋部,介于膈和左肋弓的底下,为9~11肋骨所遮盖B.脾动脉是腹腔动脉最大的分支,在接近脾门处分出胃网膜左动脉和数支胃短动脉C.脾静脉在脾门处主要由肠系膜上静脉的分支汇集而成D.外形似蚕豆状,质软而脆弱,下胸部和腹部外伤时易破裂E.具有造血、储血、免疫等功能2.怀疑有脾破裂时,最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是()A. CT检查B.血常规C.B超检查D.诊断性腹腔穿刺E.腹部X线平片3.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脾破裂的临床表现()A.休克B.腹痛,腹膜刺激征C.脾区叩击痛D.膈肌刺激征E.左上腹皮肤过敏征4.对于外伤性脾破裂,不宜施行脾切除术的是()A.全脾破碎者B.脾脏血管完全断裂,失去血供者C.合并腹内其他脏器损伤,生命体征不稳定者D.损伤大缝合术不能有效止血或失败者E.脾裂伤长4.0cm,深1cm的小儿患者5.脾脏疾病所致脾脏体积增大(脾大)的病因中不包括()A.免疫反应所致反应性脾大B.红细胞破坏所致反应性脾大C.充血性脾大D.创伤性脾大E.骨髓增生性脾大或浸润性脾大6.下列造血系统疾病中,哪项不是脾切除术的适应证()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C.多毛细胞白血病D.丙酮酸激酶缺乏症E.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7.对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不适宜行脾切除术的情况是()A.<4岁B.脾大不严重C.黄疸D.贫血E.急性发作时,出现溶血危象8.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的指征()A.伤后早期即出现失血性休克者B.经输液、输血12~24小时,血压尚不能维持稳定者C.合并腹部多脏器伤者D.延迟性脾破裂者E.凡影像学检查有脾损伤者9.血吸虫性脾大、脾功能亢进者,治疗方法宜采取()A.单纯脾切除B.脾切除同时行分流术C.脾切除同时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D.保守治疗E.脾切除同时行联合断流术10.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脾切除术后的并发症()B.左膈下积液、膈下脓肿C.发热D.暴发性感染(OPSI)E.血小板减少症11.下列对脾切除术后暴发性感染(OPSI)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四岁以下婴幼儿罹患此病的危险性大,致病菌多为肺炎球菌B.发病率高,故应限制脾切除术C.常并发DIC、低血糖D.及早应用抗生素,维护重要脏器功能E.发病突然,骤起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泻,乃至昏迷、休克12.不适合行脾切除术的脾脏疾病是()A.海绵状血管瘤、内皮瘤或脾动脉瘤B.脾脓肿C.脾肉瘤或淋巴瘤D.游走脾出现剧烈腹痛E.小型非寄生虫性脾囊肿A2型题1.患儿男,4岁。
脾切除术后凶险感染-OPSI精品课件
概述
OPSI的发生率较小,约0.23%,但死亡率约38-70%。 患者终身均有发病风险,但多数于全脾切除术后2年内发生,尤其是儿童脾切除 术后,年龄越小发病越早。 有数据表明全脾切除术后91-365天内OPSI的发生率提高4.6倍,1年后则降至2.5 倍。
2020/9/1
概述
其发生亦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血液系统疾病而行脾切除术的患者发病的风险较因创伤而行脾切除术的患者要 高。 包括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免疫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淋巴瘤等疾病或多或少会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增加感染风险。
2020/9/1
流行病学
对于脾免疫功能缺失或减弱的患者来说,引起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为 Encapsulated organisms 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等。 一项对349名因脾免疫功能缺失而继发感染的患者的统计调查表明,57%的患者 感染肺炎链球菌,6%的患者感染流感嗜血杆菌,而3.7%的患者感染脑膜炎奈瑟 菌。
2020/9/1
预防与治疗
有效的支持治疗 通过积极的液体输注优化组织灌注,必要时血管加压药物调节血容量,维持血压。 及时的抗生素治疗 在血培养采样之后,应尽快进行经验性的抗生素治疗。对于肾功正常的成年人来 说,首选万古霉素联合头孢曲松,若对其过敏或其他原因无法使用,可选用左氧 氟沙星,若明确致病菌为犬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可选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或哌 拉西林他唑巴坦。
2020/9/1
2020/9/1
谢谢观看
2020/9/1
Overwhelming Post Splenectomy Infection (OPSI)
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
2020/9/1
脾切除术
• 6) 切口护理:定期检查切口情况,有无出 血、红肿并及时更换敷料,严格无菌操作, 给予抗生素,防止发生切口及引流管伤口 感染。保持各种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扭 曲、脱落和感染,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 颜色和量。 • 7) 膀胱冲洗:无菌操作下进行膀胱冲洗, 冲洗液可用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8万u 或甲硝唑100ml,每日1次,防止尿路感
4.操作步骤
(1)术前准备 ①一般患者:急诊脾切除应在积极 进行扩容等抗休克治疗,处理其他危及患者生命的 合并伤,如张力性气胸、四肢骨折等的同时,急诊 剖腹探查;择期脾切除,术前准备应检查血常规、 出凝血时间,了解肝肾心肺功能,术前应根据病情 至少备血800ml。 ② 肝功能不良患者的术前准备:肝功能不良者,术 前应进行保肝治疗,使肝功能基本恢复,按Child 分级应在B级以上,或转氨酶正常,血浆总蛋白 50g/L以上,白蛋白30g/L以上,凝血酶原时间不 超过正常50%,血胆红素不超过14μmol/L。术中 应避免低温和酸中毒。
• 10)心理护理 术后病人面临疼痛、体位被 动、失去脾脏等问题。痛苦、焦虑、顾虑 较多,担心成为废人,针对这些问题:① 应及时向病人解释脾的生理功能及脾切除 后人体形成的代偿功能。②及时应用镇痛 药以解除疼痛,同时应用本性心理支持镇 痛,如心理暗示疗法等。③讲解治疗内容 及各种护理手段的意义,如引流管的作用 等,使其配合治疗。④加强基础护理,满 足病人的各种需求,鼓励并指导正确进食,
脾切除术
ICU-吴莹
目录
• • • • • • • • 1.概述 2.适应症 3.禁忌症 4.操作步骤 5.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6.注意事项 7.术后护理要点 8.术后健康指导
脾切除术后凶险感染OPSI
优选脾切除术后凶险感染OPSI
教育患者或患儿积极预防感染的措施,了解感染症状的初始发病症状、进展过程
OPSI的发生率较小,约0.
充分的健康教育
教育患者或患儿积极预防感染的措施,了解感染症状的初始发病症状、进展过程
还有被犬类咬伤后的犬咬二氧化碳教嗜纤育维患菌者(C或ap患noc儿yto积pha极ge预can防im感orsu染s)的感措染。施,了解感染症状的初始发病症状、进展过程
对于脾免疫功能缺失或减弱的患者肺来说炎,球引菌起感疫染苗最产主要生的的病抗原体体为水En平cap即sul会ate降d o低rgan。ism因s 此,每3-6年复接种一次,可维持其
近期有研究提示,脾切除术后检测体温及血小板计数可能有助于早起诊断及判断术后感染。
有专家表明,免疫球蛋白的持续应免用对疫O水PSI平的治。疗有积极作用,但遗憾的时目前并无明确的文献及数据支持这样说法。
2023/2/21
概述
OPSI的发生率较小,约0.23%,但死亡率约38-70%。 患者终身均有发病风险,但多数于全脾切除术后2年内发生,尤其是儿童脾切除 术后,年龄越小发病越早。 有数据表明全脾切除术后91-365天内OPSI的发生率提高4.6倍,1年后则降至2.5 倍。
2023/2/21
概述
同时,像疟疾(如由镰状疟原虫引发)、巴贝西虫病(Babesiosis)也是可引发OPSI的疾病。
尿包路括感 地染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一胞自性项发贫对性血细3、4菌自9性身名腹免因膜疫炎脾性溶免血疫、功免疫能性缺血失小板而减继少发性紫感癜染、的淋巴患瘤者等的疾病统或计多调或少查会表接明受免,疫5抑7制%治的疗患,者增加感染风险。
鉴别诊断
尿路感染 脑膜炎 肺炎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未知原因的细菌感染 脑膜炎球菌血症
脾脏摘除有什么影响
脾脏摘除有什么影响
一、脾脏摘除有什么影响二、脾脏有什么作用三、脾脏不好吃什么
脾脏摘除有什么影响1、脾脏摘除影响之消化道疾病
脾脏切除的患者大部分都会有消化道的疾病,因为个体差异病情程度可能会不同。
脾脏切除之后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胃里面的东西流出污染腹腔或者消化道出血等。
十年之后出现消化道出血可能就是因为少了脾脏的作用。
切除脾脏的患者消化道出血是由于脾脏手术后,各项器官功能都会有所下降,膈下脾窝引流管的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消化道出血。
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大便发黑,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肚子疼,甚至腹腔感染都是有可能的。
2、脾脏摘除影响之免疫力下降
人的脾脏切除了之后,各个身体的器官的免疫力就会明显的下降,有的人还会出现继发性感染的情况,脾切除了,很容易会导致肠道感染和呼吸道的感染,所以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卫生和局部保暖。
3、脾脏摘除影响之容易感染
其实人的脾脏是人体重要的一个器官之一,就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器官,如果出现了一些意外的情况,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将其去除,但是切除后人会相对容易继发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等,所以脾切除后要注意加强防止感染。
脾脏有什么作用1、脾脏主要的两个功能是造血和免疫,造血功能主要是胎儿期,在成人,正常情况下脾脏不再担负造血功能,除非是在少数病理情况下。
2、脾脏也是中枢免疫器官之一,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占全身淋。
脾切除术后凶险感染-OPSI
概述
其发生亦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血液系统疾病而行脾切除术的患者发病的风险较因创伤而行脾切除术的患者要 高。
包括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免疫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淋巴瘤等疾病或多或少会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增加感染风险。
精选PPT
01.508.2020
流行病学
对于脾免疫功能缺失或减弱的患者来说,引起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为 Encapsulated organisms
精选PPT
011.208.2020
预防与治疗
血培养 依据血培养结果选择特异性的抗生素,缩窄抗生素使用范围,防止滥用可能引起 的继发感染。
免疫球蛋白 有专家表明,免疫球蛋白的持续应用对OPSI的治疗有积极作用,但遗憾的时目前 并无明确的文献及数据支持这样说法。
以上措施的及时有效可大大提高OPSI患者的生存率及治愈率,有部分相关数据表 明,死亡率可由70%锐减至10%左右。
还有被犬类咬伤后的犬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Capnocytophage canimorsus) 感染。
精选PPT
01.708.2020
临床症状
临床上常为隐匿性起病。
初始症状多为轻度感冒样症状,如乏力、头晕、咳嗽等,然后可在短时间内发展 为高热、头痛、恶心、神志不清,甚至昏迷、休克等。
若缺乏及时有效的临床干预,可在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内并发菌血症、弥漫性血管 内凝血(DIC)、呼吸衰竭等,致使死亡。精选P来自T011.308.2020
精选PPT
011.408.2020
谢谢观看
精选PPT
20125 0/8/1
精选PPT
01.808.2020
诊断
一般依据手术史、临床症状及外周血WBC水平诊断
一起谈谈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一起谈谈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的预防及处理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 OPSI)发病突然、来势凶猛,是极具危险的无脾综合征。
脾脏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之一,被临床上被称为是人体内的重要血库,会在人体进入休息状态之后存储血液,一旦人体出现了缺氧或者失血的状况后,就会将所存储的血液输送到血液循环之中,增加人体内的血液容量。
脾脏还能够对人体内所出现的各种病菌或者异物进行过滤,利用淋巴细胞吞噬这些危害人体的物质,且脾脏还可以自主产生淋巴细胞的作用。
脾脏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重要器官,能够生产各种免疫物质,为人的身体健康提供重要的保障。
当脾脏受到严重创伤、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影响之后,就需要实施脾切除术,来避免病情的恶化,挽救患者的生命。
但是在接受脾切除术之后,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会出现下降的问题,极其容易出现凶险性感染的症状。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调整生活习惯,来加快脾脏的恢复速度,那么,你知道脾切除后的凶险性感染应当如何进行预防和处理吗?脾切除后的凶险性感染应当如何进行预防?要想更加有效预防患者出现凶险性感染的问题,首先就必须要避免让患者接受全脾切除的手术,根据患者脾脏实际的病变情况来进行处理。
1、预防单纯闭合性脾脏损伤出现OPSI对于只是单纯的闭合性脾脏损伤患者而言,可以对患者实施非手术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分别所适应的患者类型是不同的,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案。
(1)非手术治疗,这种治疗方式所适用的年龄范围在50岁之下,这一类患者的年龄较为年轻,且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的状态。
如果患者没有再继续出血的征兆,则可以让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卧床休息,同时禁止患者食用食物和饮水,为患者设置胃肠减压管,提供输血补液的治疗。
对患者实施14天到21天的监察之后,判断患者的恢复情况,同时需要告知患者不能够在三个月内进行剧烈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OPS)是一种极端严重的全身性脓毒症,可发生于术后6个月至数年,多见于术后2~3年。
其临床特点是发病隐匿,病初可能有轻度流感样症状,继而骤然寒战、高热,随即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上腹部弥漫性疼痛、腹泻、全身乏力等,病情发展快,迅速发生昏迷,并伴有明显酸中毒、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可在几小时内死亡[1]。
本文就OPSI的风险因素及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等方面做一综述。
标签:脾切除;暴发性感染;危险因素及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脾切除治疗脾损伤等疾疾患已有400余年的历史,长期被认为对身体是无害的。
1919年Morris[2]等证明无脾动物的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有脾动物高。
早在1929年,O’Donnell[3]在《大不列颠医学杂志》中首先报到了1例患儿切除脾脏后发生”暴发性脓毒症”,但在当时并未引起医学界足够的重视。
直到1952年,King和Schumacker报道了脾切除后发生严重感染的儿童病例,人们才逐渐认识和了解脾切除后暴发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OPS)这一综合征。
WaghormDJ[4]等认为OPSI的发生率约为1%~10%,其死亡率高达45%以上。
近年来由于国外对OPSI的发生非常重视,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其发生率逐渐下降。
1 OPSI的危险因素及发生机制1.1危险因素行脾切除术后的患者都存在着罹患致命性脓毒症感染即OPSI 的危险,引发OPSI的主要因素有:行脾切除术时的年龄、脾切除术后间隔的时间、行脾切除的原因、脾切除后患者的免疫状态。
OPSI在切脾后数日终生可发病,但术后2年内发病的高危时期[5],概率有60%~70%。
这可能与术后血清中IgM的含量持续降低有关。
虽然OPSI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是儿童尤其是2岁以内的儿童[6],其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成年人。
1.2发病机制1.2.1脾切除和抗体的关系IgM是初次体液免疫反应早期阶段产生的主要免疫球蛋白,产生部位主要在脾和淋巴结中,分布于血液中,是高效能的抗微生物抗体,其杀菌、溶菌、促吞噬以及凝集作用比IgG高500~1000倍。
Holndsworth[7]等通过动物研究表明首次免疫后IgM抗体形成主要是在脾脏内,随后抗体的形成转移到淋巴结核胸腺,如首次免疫前行脾切除,抗体形成主要位于周围淋巴结,且反应较差。
有人发现这种原因引起体内血清中IgM的含量持续降低可长达4年。
还有研究表明脾切除术后辅助T细胞(CD4)抑制严重,从而影响B细胞的活化、增值及抗体的生成,另外脾在抗原识别过程中起的作用在脾切除术后也将消失。
体液抗体的低下可能是脾切除术后感染易感性增加发生OPSI的一个原因。
1.2.2脾切除对巨噬细胞的影响巨噬细胞、肺泡内的多形核白血球和肝脏Kupfer氏细胞等多种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
Mcclarthy[8]等将脾切除动物行结肠穿刺接扎复制腹膜炎并获取腹腔巨噬细胞,24h获取的细胞核大腸杆菌在体外共同培育,其对大肠杆菌的吞噬性虽无明显延迟,但和对照组相比,24h杀灭细胞内细菌的作用明显受损,这作用至少延迟到脾切除术后1w。
他们还观察到脾切除对巨噬细胞的抗菌产物--超氧离子无影响,而NO则显著降低,认为这是细胞内杀菌能力下降的一种可能解释。
巨噬细胞抗微生物作用的下降,可能导致脾切除术后早期的菌血症和随后的死亡。
2 常见致病菌及临床表现OPSI发病隐匿,病初可能有轻度流感样症状,继而骤然寒战、高热,随即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上腹部弥漫性疼痛、腹泻、全身乏力等,病情发展快,迅速发生昏迷,并伴有皮肤出现无数小淤斑、明显酸中毒、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休克。
凝血功能障碍,双侧肾上腺出血,在48~72h内死亡,常规抗感染几乎无效。
死亡率达50%~70%[9]。
OPSI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50%~90%)及>60%死亡率病例由肺炎链球菌引起,B型流感嗜血菌、脑膜炎奈瑟球菌、A组链球菌共约占25%,流感嗜血菌在儿童感染中占特别地位[10],其他病原体还有大肠杆菌、DF22、肠球菌属。
拟杆菌属、沙门菌属、类志贺菌、真菌及假单胞菌属[11]。
3 诊断标准OPSI发病不但隐匿而且还非常凶险,死亡率高达50%~70%。
而在我国,OPSI常常被漏诊,为此,在全国第二届脾会上总结中提出OPSI的诊断标准:①有脾切除史;②突发全身性感染的典型临床症状;③皮肤出现斑点,DIC;④细菌血培养或图片阳性,也可阴性;⑤无特定的局限性外科感染灶;⑥双肾上腺出血、内脏出血[12]。
可据此统一的诊断标准统计我国OPSI的确切发生率。
4 OPSI的预防和治疗4.1预防OPSI发生后死亡率极高,预防其发生至关重要。
因此采取合理的保脾术式甚为关键,但脾脏属非生命器官,一定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根据脾脏损伤的不同程度可以分别采取医用粘合胶粘合并以带蒂大网膜覆盖缝扎、部分脾切除、全脾切除术+脾片大网膜固定术,尽可能地保留脾功能,对位于脾脏上下极的良性肿瘤,也可采用部分脾切除术。
另一个防止OPSI的重要战略是正确使用接种疫苗。
所有脾切除者应该给予肺炎球菌疫苗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在选择行脾切除前至少2w接种,或尽力能在手术康复后立刻或出院前接种[13];5~6年可以再接种该疫苗,血清抗体滴数早期下降时应提前再接种。
在北美由23种细菌组成的多糖肺炎球菌组疫苗可产生70%的保护率[13,14]。
化学药物预防。
大多数专家对无脾人推荐给与抗生素预防,一般是口服苯氧甲基西林或阿莫西林,如西林过敏予红霉素等。
Keenan等[15]建议脾切除术患者术后长期口服青霉素预防OPSI的发生。
抗生素预防中有一”支持”条款,即对于有呼吸道感染有不适时可自己口服抗生素及敦促医生早期干预治疗。
4.2治疗并非所有的脾外伤都可以通过保脾手术获得成功,仍有大约60%的脾外伤必须行脾切除术方能控制出血,挽救生命。
对于这类患者可做脾移植来预防OPSI。
脾移植有自体脾移植术和同种异体脾移植。
同种异体脾移植需要用免疫抑制剂,防止OPSI效果有限。
故自体脾移植常用。
移植脾占原脾25%~33%。
多数移植在血运丰富的大网膜,容易成活,3~6个月可恢复脾功能[16]。
但需要指出,脾组织移植虽然能发挥一定的免疫功能,在预防OPSI上有明显的临床意义,但其功能远不如正常脾。
临床上一旦出现OPSI,死亡率虽然高,但并非不可逆感染;一定认真对待全力救治,有条件时将患者搬入有层流设备的ICU病房,输新鲜血浆,静脉丙种球蛋白,浓缩白细胞,静脉营养支持,纠正脱水及酸中毒,积极防治肝、肾、心、肺等功能衰竭。
抗感染治疗:以针对性强的抗细菌感染为主,抗生素的应用采取经验用药+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合的办法,联合静脉使用抗生素,可早期短程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预防MODS。
要尽力挽救患者的生命。
5结论近年来,随着对脾脏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对脾外伤患者有选择的保脾手术的兴起与脾组织移植的开展以及对无脾及脾功能低下患者各种预防措施的具体实行,OPSI的发病率已呈明显的降低趋势,并且OPSI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亦有明显提高。
但OPSI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有必要对脾脏功能及脾切除后对机体的影响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才能从根本上预防OPSI的发生。
参考文献:[1]段雅琦,梁萍.脾切除术暴发性感染与脾脏的免疫功能[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1):62-64.[2]杨英祥,陆家齐.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外科,1999,5(l):59-61.[3]William HC.An historical sketch of splennic function and splenectomy[J].Lymphology,1983,16:52~55.[4]Waghorn DJ Mayon-white RT study of 42 episodes of 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etion,iscurrent guidance for asplenic indivduals being foloowed?Jinfection.1997,35,289-294.[5]Wallker W.Splenectomy in childhood:a review in England and Wales,1960-1964[J].Br J Surg 1976;63:36-43.[6]Gold DV,Odrak DE,Ying Z,et al.New MUCI serum immunoassay differentiates pancreatic cancer from pancreatitis[J].Clin Oncol,2010,24:252-258.[7]Holdsworth,RM.Surgery ofthe spleen in the immune response following naturally acquired exposure to encap sulated bacteria[J].Int J exp Path,2010,71:835-843.[8]McCarthy JE,Redmond PH,Duggan SM,et al.Characteization of the defects in murine perrtoneal marcrophage function.in the early postsplenectomy period.J immune,1995,155:387-396.[9]Styrt B.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asplenia:Risks,mechanisms,and prevention[J].Am J Med,2012,88:33N-42N.[10]吉成岗,乔雁翔,周岳平.”无脾人”OPSI相关分析与防治策略的认识[J].中国热带医学2010,6(1):194-196.[11]Williams DN,K aur BI P ostsplenectomy care 1 Strategies the risk of in fection[J].Postgrad Med,1996,100:195-205.[12]夏穗生.脾功能研究与脾外科的进展[J].普外临床,1989,4:265-271.[13]Schwartyz JS:Immunization Praction practices Advisory Committee.Pneumococcal,polysaccharidevaccine.[J].MMWR,1989,38:64-76.[14]Appelbaum PC,Shaikh BS,Widome MD,et all Fatal pneumococcal bactermia in a vaccinated splenectomized child[J].N Engl J Med,1979,300:203-204.[15]Keenan RD,Boswell T,Milligan DW.Do post-splenectomy patients take prophylactic penicillin[J].Br J Haematol,1999,150:509.[16]熊陵平,王良金,熊國文.脾切除患者自体带蒂脾移植的临床应用[J].江西医,2007,42(12):11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