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1.字词注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o孕育(yùn)o连翘(qiáo)o簌簌(sù)o销声匿迹(nì)o风雪载途(zài)1.字词书写: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o“草长鹰飞”应为“草长莺飞”o“物侯”应为“物候”o“籁籁下落”应为“簌簌下落”1.词语理解与运用: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o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o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二、阅读理解1.内容概括:阅读课文,概括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o主要有四个因素: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1.说明方法: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o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o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大连和北京连翘、榆叶梅盛开时间的差异,具体且突出地说明了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o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o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季节变化时的物候特征,使读者更易理解和感受。
1.段落作用: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o第一段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中四季更替时的自然现象,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燕子归来等,引出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说明对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下文具体介绍物候知识做了铺垫。
三、拓展延伸1.语言赏析:“杏花开了,就好似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似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杏花、桃花、布谷鸟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行为和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使文章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也体现了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的生产经验3.实践运用: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一个你所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并说说它所预示的内容。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习题页和答案页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习题页一、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A. 竺可桢(zhú zhēn)翩然(piān)孕育(yùn)3. B. 销声匿迹(xiā nì)农谚(yàn)延迟(yàn)簌簌(sù)风雪载途(zāi)衰草连天(shuāi)4. C. 经度(ìng)差别(hā)海棠(táng)5. D. 纬度(wěi)连翘(qiáo)层峦叠嶂(zhàng)6.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7. A. 草木萌发周而复始消声匿迹风雪载途8. B. 天空晴朗大地苏醒冰雪溶化草长莺飞9. C. 采集种子花香鸟语次第开放物候观测10. D. 不毛之地川流不息丢三落四衰草连天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12. A. 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13. B. 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14. C. 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15. D. 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1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7.(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得多。
18. A. 灵验 B. 灵敏 C. 灵活 D. 灵便19.(2)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是必要的。
20. A. 观察 B. 观测 C. 预测 D. 观望21.下列文字正确的排列顺序是()22.①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23.②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4.③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
25.④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26.⑤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大自然的语言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大自然的语言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练习包括两种练习:学生学习课文后,为了加深理解记忆而进行的习题练习和工人士兵等人为了获得熟练技巧而经常进行某种动作的实践技巧练习。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自然的语言》①几千年来,他们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并据以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
在农民看来,鸟语花香、秋山红叶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他们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他们赶快种谷子。
春末夏初,布谷鸟开始唱歌,可是我们的农民却懂得她在唱什么:她在声声地啼叫着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②这一类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物主要是指生物(动物和植物),候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所称的气和候。
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变换分为所谓二十四节气,把在寒暑的影响下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分为七十二候。
物候知识的起源,在世界上以我国为最早。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关于物候方面的农谚,就是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
③利用物候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叫物候学。
物候学和气候学相似,都是观测一年里各个地方、各个区域的春夏秋冬四季推移,它们都是地方性的科学。
所不同的是,气候学是观测记录某地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例如某天刮风,某时下雨,早晨多冷,下午多热等等,据以推求其原因和趋向。
物候学则是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往来、养育,例如杨柳绿、桃花开、燕子始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观测是记录当时当地的天气;而物候观测的记录,不仅反映了当天的天气,也反映了过去一个时期内天气的积累。
所以物候学有时也叫生物气候学。
物候观测所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的构造比一般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因此,物候观测的数据是综合气候条件(气温、湿度等等)的反映,同时也反映了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一、给加粗的字注音销声匿()迹连翘()翩()然农谚()差()异孕()育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冬季南北温度xuán shū()。
2.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xiǎn zhù()。
3.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yú yè méi()、西府hǎi táng ()、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
三、为下列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将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
()活页月刊()大地出现了一片春耕的活气。
()A.生动活泼;不死板。
B.生存;有生命。
C.活动;灵活。
2.各种花次第开放。
()改革开放()A.(花)展开。
B.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
3.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这本书是他的劳动果实。
()A.革命斗争或劳动生产得到的胜利品或收获。
B.植物体的一部分。
四、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五、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六、阅读,然后回答问题(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试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窥(kuī)见隧(suì)道风雪载(zhài)途头晕目眩(xuàn)B.连翘(qiáo)弋(yì)阳衰草连天(shuāi)层峦叠嶂(zhàng)C.了解(jiě)纬度(wěi)簌(shù)簌落下销声匿(nì)迹D.孕育(yùn)农谚(yán)冰雪融化(róng)翩然归来(piā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满院狼藉昂首阔步百感交急消声匿迹B.迫不及待原形毕露周而复始风雪载途C.在所不惜谈笑风声记忆犹新草长鹰飞D.花团锦族以物谕人入木三分草木容枯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将其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⑴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
()得多。
A.灵验B.灵敏C.灵活D.灵便⑵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是必要的。
A.观察B.观测C.预测D.观望⑶月亮的影子帮助现代人解开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之谜,()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A.决定B.制定C.确定D.肯定⑷影子戏,在这里产生了()的力量,它战胜了时间和距离,成为我们手中的一个驯服工具,为我们忠实地服务。
A.神圣B.神奇C.神异D.神秘4.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⑴草木荣.枯荣:_______ ⑵周而复.始复:_______⑶风雪载.途载:_______ ⑷形.影不离形:_______⑸年年如是.是:_______ ⑹销声匿.迹匿:_______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警方雷厉风行地扫荡之下,许多不法行业销声匿迹....。
B.人世间的事往往否极泰来、周而复始....地循环,不必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
C.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它取得骄人成绩。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积累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动物的生存环境显得更加恶劣,大量的珍稀物种都已xiāo shēng ni jj ,幸存下来的动物,也只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很难见到大雁piān rán归来的场景了。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B.雪后天晴,阳光明媚,风雪载途,我们一家人徜徉其中,尽享美景。
C.听了著名建筑师的报告,肖敏萌发了当建筑师的远大理想。
D.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养,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B.切实提高贵阳市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C.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D.夏天的六盘水,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的好季节。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竺可桢是中国卓越的气象学家。
B.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
C.农谚是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D.导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物候现象的因素是纬度的差异。
二、课内精读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概括不当的一项是()A.课文第九段是按照总分的结构说的,分说的时候又是由普遍到特殊的顺序。
B.课文第九段的中心句是本段第一句。
C.课文第九段中“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中“这个因素”是指“高下的差异”。
D.课文第九段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诠释、列数字。
7.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8.指出下面两个句子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 年迟五六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冰雪融化(ròng)孕育(yùn)翩然(piān)农谚(yàn)B. 销声匿迹(nì)差异(chā)物候(hóu)纬度(wěi)C. 衰草连天(shuāi)连翘(qiào)莺飞(yīng)侵害(qīn)D. 风雪载途(zài)竺可桢(zhēn)萌发(méng)悬殊(xuán)2.选出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草木萌发周而复始消声匿迹风雪载途B. 天空晴朗大地苏醒冰雪溶化草长莺飞C. 采积种子花香鸟语次第开放物候观测D. 不毛之地川流不息丢三落四衰草连天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 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 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
B.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被我国古代人民称为物候学。
C.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依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5.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A. 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 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堂过关训练班级姓名第二单元自然探秘5 大自然的语言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rùn)育果实的时期。
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nì)迹。
C.冬季南北温度悬殊.(shū),夏季却相差不大。
D.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ǎi)途的寒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江南的春天,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年年如此。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郊外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里却是绿意融融。
C.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逐渐地销声匿迹....。
D.老师三番五次地批评我不做作业,我依旧周而复始....,屡教不改。
3.下列对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拟人)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比喻)C.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
(拟人)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设问)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总结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
B.《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语言准确、严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C.通过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使我明白了加强物候观测的重要性。
D.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语言。
(完整版)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24 课《大自然的语言》习题精选一、自主实践1.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竺可桢(zhúzhēn)翩然(piān)孕育(yùn)B.销声匿迹(xiānì)农谚(yàn)延迟(yàn).簌簌(sù)风雪载途(zāi)衰草连天(shuāi)D.经度(ìng)差别(hā)海棠(táng)2.下列词语中红色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是()A.翩然(……的样子)销声匿迹(隐藏)B.次第(一个接一个地)风雪载途(装载).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草木荣枯(茂盛)D.悬殊(差异)周而复始(转一圈)3.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草长鹰飞衰草连天农谚灵敏B.北雁南飞冰雪融化显著物侯.鸟语花香籁籁下落ft脚丘陵D.割麦插禾草木萌发内陆孕育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得多。
A.灵验B.灵敏.灵活D.灵便(2)为了便利ft区的农业发展,开展ft区物候()是必要的。
A.观察B.观测.预测D.观望5.调整句序:正确的句序应是:①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②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
③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
④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⑤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扇蹦貌。
⑦不久,布谷鸟也了。
⑧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
6.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2)鸟语花香,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3)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重点词语积累)(1)méng fā(2)cìdì(3)yùn yù(4)nóng yàn(5)xuán shū(6)zhōu ér fùsh ǐ(7)huāxiāng niǎo yǔ(8)cǎo zhǎng yīng fēi 情境化:由于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动物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大量的珍稀物种都已xiāo shēng nìji ,幸存下来的动物也只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很难见到大雁piān rán 归来的场景了。
2.根据意思写词语(重点词语积累)(1):种子或孢子发芽;比喻事物的开端。
(2):依次,按照顺序。
(3):动作轻快的样子。
(4):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5):形容差别大。
(6):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7):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8):风雪遍地,形容气候恶劣。
(9):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比喻事物的循环。
(10):花飘散着清香,鸟唱着悦耳的歌,形容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多指春光明媚。
(11):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3.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春天来了,小树林里鸟语花香;冬天来了,一切又静穆无声了,对比悬殊。
B.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我市某单位主办的“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活动,有力弘扬了“孝亲敬老”的社会风尚。
C.杜鹃花盛开的这个小山村,像穿着盛装的仙女,巧夺天工,让人流连忘返。
D,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上翩翩起舞。
4.下列片段表达有误的一项是()A.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
B.“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演示了太空“冰雪”“水油分离”“太空抛物”等实验,并C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训练
可用于抽象的对象,根据句意应选“考验”。排除C项,故选A。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
B.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是个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心理”有病
⑤但是,自然界没有绝对的事情,有些植物的“发烧”并非身体有病,而是“心理”有病。这些植株具有阴
暗的心理,通过“发烧”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一种既聪明又有些“小人”的植物。
⑥“小人植物”的第一类代表——天南星、白菖蒲、魔芋、半夏、马蹄莲,均是天南星科植物,就在它们
“发烧”期间,你会发现高温的花朵散发出一种有怪味的带刺激性的化学物质,它们会迅速吸引苍蝇等昆虫前来
答案:“身体”有病,“心理”有病,“温”柔陷阱,就是植物“发烧”的主要表现。
10.说说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振臂一呼”“群贼响应”“形成一支水杨酸大军”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成千上万
个水杨酸弟兄便在最短时间内于植株体内‘集合’”说明水杨酸危害植物的速度快,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11.文章第⑤段说“这些植株具有阴暗的心理,通过‘发烧’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一种既聪明
来吗?
阅读课文第 6—10 段,回答问题。
6.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
..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答案:“一定”在这里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性作用,说明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只有
在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高度都如此。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
中考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习题解析版)
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连翘.(qiào)悬殊.(shū)衰.草连天(shuāi)草木荣.枯(róng)B.侵.害(qīn)延.迟(yán)周而.复始(ér)风雪载.途(zhài)C.孕.育(yùn)农谚.(yàn)冰雪融.化(róng)翩.然自来(piān)D.了解.(jiě)纬.度(wěi)销声匿.迹(nì)簌簌.落下(shù)【答案】C【解析】A.翘qiào—qiáo;B.载zhài—zài;D.簌shù—sù;故选C。
2.选出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草木萌发周而复始消声匿迹风雪载途B.天空晴朗大地苏醒冰雪溶化草长莺飞C.采积种子花香鸟语次第开放物候观测D.不毛之地川流不息丢三落四衰草连天【答案】D【解析】A.应为“销声匿迹”;B.应为“冰雪融化”;C.应为“采集种子”;故选D。
3.(2020·浙江杭州市·八年级)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答案】D【解析】D.周而复始,周:环绕一圈。
复:又,再。
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此题与“变化一年比一年大”的语境不符。
故选D。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市场经济,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全新的事物。
B.对于我们来说,市场经济是个全新的事物。
2022年部编版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附详解)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一、基础知识过关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冰雪融化,草木méng fā________ ,各种花cì dì________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 rán________归来。
(2)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 yù________果实的时期。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________。
到处呈现一片shuāi cǎo lián tiān________的景象,准备迎接fēng xuě zài tú________的寒冬。
【答案】(1)萌发;次第;翩然(2)孕育(3)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解析】【分析】根据语境用普通话读准拼音。
书写词语注意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字,如:(1)“第”易错写成“地”(3)“载”易错写成“栽”。
【点评】先用普通话读准拼音,然后根据语境写词语,注意理解词义,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
2.解释下列短语中划线的字。
①草木荣枯________ ②次第开放________③年年如是________ ④风雪载途________⑤周而复始________ ⑥销声匿迹________【答案】茂盛;一个接一个地;这样;充满;又;隐藏【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中重点词语的解释,解答时最容易犯的毛病是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
【点评】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成语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应根据文言文、句子成分和具体语境来推断。
3.《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________。
本文文体是:________。
【答案】竺可桢;说明文【解析】【分析】记住作者。
【点评】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等考点的掌握。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解析版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褶.(zhě)皱翩.然(piān) 孕.育(yùn) 娓.娓道来(wěi)B.萌.发(méng) 荣枯.(kū) 悬殊.(shū) 销声匿.迹(nuò)C.簌.簌(sù) 仪.器(yì)物候.(hòu) 风雪载.途(zǎi)D.连翘.(qiào) 苏醒.(xǐng) 海棠.(táng) 草长.莺飞(zhǎ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呈现抽青榆叶梅北燕南飞B.区域侯鸟布谷鸟周而复始C.连翘孕育逆温层冰雪溶化D.沉睡包含鸟臀目衰草连天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去油菜花丛里捉迷藏,在田野上游戏奔跑,和同伴比赛爬树……这些童年趣事令人记忆犹新。
B.北方的深秋,夜渐寒凉,秋霜一遍遍打过,曾经的绿草如茵,也渐渐染上白霜的色彩,变成衰草连天....。
C.一路风雪载途....,使得他们对这趟旅行十分不满。
D.去年暑假,我们从巴中去了西双版纳;今年暑假,我们又将周而复始....地从巴中出发去海南三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山东打响黑臭水体治理和水源水质保护攻坚战,使农村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C.“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2022年部编版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打印版)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一、根底知识过关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 )冰雪融化,草木méng fā________ , 各种花cì dì________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 rán________归来.(2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 yù________果实的时期.(3 )北雁南飞,活泼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________ .到处呈现一片shuāi cǎo lián tiān________的景象,准备迎接fēng xuě zài tú________的寒冬.2.解释以下短语中划线的字.①草木荣枯________ ②次第开放________③年年如是________ ④风雪载途________⑤周而复始________ ⑥销声匿迹________3.<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________ .本文文体是:________ .4.说明文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5.说明文的写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二、能力迁移提升8.以下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冰雪融化(ròng ) 孕育(yùn ) 翩然(piān )农谚(yàn )B. 销声匿迹(nì ) 差异(chā )物候(hóu ) 纬度(wěi )C. 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ào ) 莺飞(yīng )侵害(qīn )D. 风雪载途(zài ) 竺可桢(zhēn )萌发(méng ) 悬殊(xuán )9.选出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草木萌发周而复始消声匿迹风雪载途B. 天空晴朗大地苏醒冰雪溶化草长莺飞C. 采积种子花香鸟语次第开放物候观测D. 不毛之地川流不息丢三落四衰草连天10.以下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花开的胜景,让人在艺术品中感受花香鸟语的气氛.B. 寒冬腊月,屋外衰草连天, 大兴西甜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C. 在百年风雨回眸,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的源远流长.D. 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年年如是.11.以下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B.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 ,那就是成长.C. 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D. 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12.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B. 草木荣枯、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被我国古代人民称为物候学.C.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D. 纬度、经度、高低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依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13.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A. 说明拟人比喻B. 表达拟人比喻C. 描写对偶拟人D. 抒情比喻拟人14.阅读文段,答复下面的问题.即使从科学眼光来看,那构成雪景的一片片雪花也是万姿千态,各放异彩!有的是晶莹一薄片;有的像白亮的银针;有的像张开的小扇子;有的像夜空的星星;有的像交错的树枝;有的干脆像哑铃.据统计,现在观测到的形形色色的雪花,有一万多种哩!但是雪花有个根本形状是不变的,那就是所有雪花都带有六角形的特征.即便是针形雪花,也是六根针伸向六个方向.雪花是六角,这是我国人民最|早发现的.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即汉文帝时,我国已有"凡草木花多五瓣,雪花独六出〞的记载.这一发现比外国早一千七百多年.在欧洲,直到1611年,天文学家开普勒才发现雪花是六瓣的.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打比方引用作比较B. 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C. 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D. 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15.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这里〞指代的内容是( ) .A. 物候观测.B. 物候观测的数据.C. 气象仪器观测.D. 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数据的意义16.<大自然的语言>的4到5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A.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B. 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C. 物候观测比气象仪器复杂灵敏.D. 北京的物候记录很详细.17.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低的差异.________ . . . . .________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②这叫逆温层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那么越往高处越早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A. ③⑥⑤④①②B. ④①②③⑥⑤C. ③④①②⑥⑤D. ④③①②⑤⑥三、在线精读演练18.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完成问题.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异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l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但凡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假设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低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那么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2 )自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3 )阅读选文,答复以下问题.① "但凡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划线的"但凡〞有什么表达作用?②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4 )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19.阅读下面的文段,答复以下问题.特殊的气象预报员颜士州天气变化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对农业生产和航运等行业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准确预报天气十分重要.可天气变化复杂,想准确预报并不容易,不过海洋里却贮存着许多天气变化的信息.天气的变化与空气温度的上下以及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很大关系.广阔的赤道热带海洋里的暖流,是空气中热量和水汽的主要供给者.温暖的海洋外表源源不断地把大量热量和水汽输送给空气,使空气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带来了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1立方厘米的海水降低温度1℃ ,可以使3 000立方厘米的空气升温1℃ .可见,海洋就像个大火炉,不断地从底部给空气加热.黑潮带来的信息在东海东南部、琉球半岛西北侧海域,有一股终年温度很高的水流,自西向东北方向流去.由于它水色深蓝,看上去又蓝中带黑,因而被叫作黑潮,也叫作"台湾暖流〞或"日本暖流〞.它是洋流中一支著名的暖流.黑潮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明显的摆动,对我国沿海气候有很大的影响.1953年,黑潮暖流的平均位置比常年南移了大约170公里.1954年,我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未遇的大水;1958年,黑潮暖流的平均位置比常年北移了.1959年,长江流域旱灾严重,华北地区出现水灾.为什么黑潮位置的变动,对我国东部地区有这样严重的影响呢?这是因为黑潮在自南向北流动的过程中,使南北海水温度产生了显著差异,也不断地把热量和水汽输送给大气,影响了海洋上空的大气.所以,1953年,黑潮位置南移,造成了位于较南纬度的江淮流域雨水偏多,出现水灾;1958年,黑潮北移,造成了1959年长江流域地区干旱.最|近,有人分析了东海黑潮区热量的吸收和释出情况,以及它与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关系,认为在东海黑潮区,当冬季海洋给予大气热量增多时,第二年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就会减少;相反,当冬季海洋给大气的热量显著减少时,出现负值,第二年长江中下游降水就会增多.1967年,冬季海洋给予大气的热量为每天每平方厘米300卡,结果1968年6月,长江中下游出现旱灾.而1969年,冬季海洋给大气的热量显著减少,出现负值,1970年6月,长江中下游就多雨.还有一股叫厄尔尼诺的暖流,平时在太平洋赤道海区活动,很少越过南纬3°.但有时,它会一反常态跑到更南的地方,甚至|到秘鲁沿海的冷水性渔场里,使大量的冷水性鳀鱼热死.它的到来,还会使温度和水汽激增,产生大量降雨,出现气候反常.海洋和冷热每年盛夏时节,我国华东沿海地区常出现3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有的年份,盛夏天气那么不那么炎热.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与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气压有关.如果受到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控制,华东沿海就会出现高压天气;如果副热带高压退到海上去了,那么酷热的高温天气就消失了.副热带高压在什么情况下会进,在什么情况下又会退呢?气象工作者研究后发现,这与海洋有关.当东太平洋热带水温高于常年时,副热带高压就会增强西伸,我国华东沿海就有可能出现高温天气;当东太平洋热带水温低于常年时,副热带高压就会减弱东退,华东沿海就不会出现高温天气.海洋与天气存在密切关系,从海洋里,人们得到了许多天气演变的信息.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探索,必然会找出更多利用海洋预报天气的好方法.海洋正以一个特殊预报员的角色,登上气象预报的舞台.(选自<知识窗>2021年第5期) (1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 )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广阔的赤道热带海洋里的暖流,是空气中热量和水汽的主要供给者.(3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海洋和冷热〞的关系的?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答复.四、核心素养培优20.最|近,初二一班开展了一次以"人与自然〞的主题班会活动.(1 )你是这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2 )在这次主题班会的活动中,有位同学向大家出了这样一道题:自然万物总能给我们人类以无穷的启示,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式,写出你对自然的感悟.例句:水滴石穿,那是在启示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你的答复是:(3 )在这次活中,你也为同学们出了一道题:根据以下诗句所反映的季节,从春到冬排列顺序________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②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③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路蹄轻.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 )在活动中,同学们认识到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老师请同学们写一条保护自然的宣传标语,选出精美的粘贴在班级|里.你的标语是:________ .第二课时一、选择题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桥堍.(tù ) 记载.(zǎi ) 阻碍.(ài ) 苟.安(gǒu )B.耀.眼(yào ) 蠢.笨(chǔn ) 飞掠.(lüè ) 鉴.赏(jiàn )C.怒.吼(nù ) 怅.然(chàng )旷.远(kuàng ) 刻.板(kè )D.契.合(qiè ) 驱遣.(qiǎn ) 享.受(xiǎng ) 拘泥.(nì )2.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在遭受强烈地震后,尼泊尔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根底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工作很难开展.B.社区"我为保护古井出份力〞活动彰显了这样的理念;"五水共治〞不只是政府的事,它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积极参与.C.她工作能力强,担任初三(2 )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屡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D.不可否认,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表达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3.以下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到达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①②④4.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构成了一幅图画.B.山楂开始红了,像一个个怕羞的小姑娘,躲躲藏藏....露出半个脸儿.C.回到故土,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辛酸的泪水.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5.以下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驱遣〞"摘录〞"接触〞"聚集〞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B."驱遣想象〞"所见所闻〞"意境优美〞"原始社会〞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C."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这句话的主干是"读者会面〞.D."假设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这句话是一个假设复句 . 6.填入以下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1 )一首|歌谣,________口头唱,________要刻呀,漆呀,把它保存在什么东西上.(2 )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________了.(3 )我们________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A.虽然还拓展鉴赏B.不但还扩大鉴赏C.虽然但是扩大欣赏D.不但而且拓展欣赏7.以下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汹涌大漠蠢笨畏缩B.白沫慌凉耀眼歌谣C.激昂忧惧记载既使D.宛如审察配合海鸥8.下面对课文内容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文艺就是歌谣一类的东西,它产生于文字之后.B.在印刷术出现之后,文艺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C.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能看作一幅图画,这样就能鉴赏出作品的意境美.D.我们鉴赏文艺作品,必须要驱遣我们的想象力,才能感受到文艺作品的美,这是我们的最|大目的. 9.以下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记栽荒凉舒适愉快B.静寂歌遥原始社会C.耀眼萌生不声不响D.解释忧惧帐然凝望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10.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 )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固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静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假设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就无从得到这种受用..了.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要到达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拘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指出以下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1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_____ )(2 )读者也许本来就是海燕似的人物,现在接触到作者的意境,仿佛听见同伴的快乐的歌唱,因而把自己的态度把握得更坚决﹐这也是一种受用.假设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就无从得到这种受用了. (_____ )(3 )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到达这个目的. (_____ )(4 )|王维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家认为佳句. (_____ )三、语言表达12.(汉字书法的处世之道)人生是一部书法,有人是方正、平直的楷书,有人是圆融、得体的行书,有人是飘逸、奔放的草书.通过写字,丰富感觉,回归自身,体悟生命. "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一笔一画都浸润着中华文化的沉淀.(美形如画)有一种说法, "美〞专指雄健之美,你是否同意....?请参照上图说明理由.13.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优秀的书法作品,如洒落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散发着璀璨而独特的光辉.颜真卿的楷书___;|王羲之的行书___;张旭的草书___……14.指出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1 )文字是一道桥梁. (_______ )(2 )如果单就字面解释,大漠上一缕孤烟是笔直的,长河背后一轮落日是圆圆的,这有什么意思呢?(_______ )(3 )于是禁不住激昂地叫道:"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_______ )(4 )回头来看看海鸥、潜水鸟、企鹅那些东西,它们苟安,怕事,只想躲避暴风雨,无异于不愿看见格外清明的天地. (_______ )15.江西省兴国县是著名的红军县、烈士县,被称为"山歌之乡〞.这里的山歌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根据地有力的宣传武器.<打支山歌过横排>就是其中的代表歌曲.请结合上述介绍和山歌特点,默唱曲谱和歌词,想象<打支山歌过横排>呈现的画面,先用一句话点明歌曲的寓意,再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歌曲的画面 .要求将你所领悟到的寓意融合到画面内容的描述之中 .四、综合性学习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chèn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wǎn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一种愉快.(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chèn ( )托怅.然( ) wǎn ( )如(2 )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3 ) "旷远〞中"旷〞的意思是( )A.空而宽阔B.心境开阔C.耽误;荒废D.长久(4 )把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小题.假设汉字会说话乐琦①假设汉字会说话,它会告诉你:汉字,蕴藏着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体验与认知,蕴藏着中|国人一脉相承的智慧.②汉字,是人类伟大的创造.<淮南子>里有一句非常动人的话:"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字的出现,就像一场暴风雨,洗刷了之前的蒙味和黑暗,开启了一个新的文明.你看,甲骨文的雨()、山()、本()末()、采()、休() ,视之其象可见,察之其事可明,思之其意可会.一个方块字就是一方天地,这是只有汉字才能传达的意境.当我们吟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时候,清楚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这种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是很多创造难以比较的.③秦始皇统一六国,将小篆作为全国的标准字体.自此,汉字从最|初的象形意义系统逐渐开展为成熟的文字体系.④以往的汉字学习,大家更关注汉字怎么读、怎么写,至|于字的根源意义,却甚少涉及.为什么我们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水龙头〞?相传龙会口吐大水而形成雨, "龙吐水〞成为古人对龙的一种形象表达,而"水龙头〞的喷水功能也正好与"龙吐水〞不谋而合.为什么我们把新年的第|一天称作"元旦〞? "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 "旦〞是指事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 "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 "元〞和"旦〞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今天,我们在迎接新年第|一轮朝阳时,依然可以想见,五千多年前先人在黎明时分看到日出时画出"旦〞的情景.传承五千余年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长而有活力的记忆.⑤中|国人对汉字的敬畏从汉字产生的那一天就开始了.古代,读书人"敬惜字纸〞.直到现在,每逢过年,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贴春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时的汉字,正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式,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盼.⑥今天,汉字已经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爱上汉字,迷恋汉字.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在瑞典教汉字,每教一个字,都会解释这个字的来龙去脉.他的学生林西莉写了一本风行全球的<汉字|王国> ,讲述中|国人和汉字的故事.美|国人斯睿德,用二十年时间研究汉字的字源,创办了汉字字源网,被称为"汉字叔叔〞.⑦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古典文字,独具特色,内涵丰富.汉字的古今同脉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根基.让我们一起追溯汉字的根与源,领悟中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升华出强大的精神力量.(选自2021年5月7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 17.阅读全文,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18."甲骨文的雨()、山()〞"视之其象可见〞.请用简短的文字分别描述你看到甲骨文"雨〞和"山〞后想到的景象.19.如果把下面这段话作为本文第⑥段的论据,你觉得可以吗?请简述理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十八个月时就开始学习中文.去年,她用中文背<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让世|界见识到了中文这一语言的独特魅力.20.有人认为,学习汉字只要知道怎么读、怎么写就足够了,不必深究字的根源意义.请联系自己学习汉字的经历,结合本文及材料(甲) (乙) ,谈谈你的认识.(甲)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是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发语的辅助工具,但是绝|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那种魅力.(选自袁鹰<汉字的魅力>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训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冰雪融化(ròng)孕育(yùn)翩然(piān)农谚(yàn)B. 销声匿迹(nì)差异(chā)物候(hóu)纬度(wěi)C. 衰草连天(shuāi)连翘(qiào)莺飞(yīng)侵害(qīn)D. 风雪载途(zài)竺可桢(zhēn)萌发(méng)悬殊(xuán)2.选出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草木萌发周而复始消声匿迹风雪载途B. 天空晴朗大地苏醒冰雪溶化草长莺飞C. 采积种子花香鸟语次第开放物候观测D. 不毛之地川流不息丢三落四衰草连天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________。
________。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②这叫逆温层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A. ③⑥⑤④①②B. ④①②③⑥⑤C. ③④①②⑥⑤D. ④③①②⑤⑥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 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 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5.“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习题测试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习题页一、基础知识1.注音:(1)和平()落叶()差劲()(2)和面()落枕()出差()(3)和了()丢三落四()参差()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得多。
A. 灵验B. 灵敏C. 灵活D. 灵便(2)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________是必要的。
A. 观察B. 观测C. 预测D. 观望(3)于是转入夏季,这是植物________果实的季节。
A. 发育B. 培育C. 酝酿D. 孕育1.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A. 草木荣枯俗语农谚耐人寻味俯首贴耳3. B. 离愁别苦凝神静听不记其数少见多怪4. C. 苍海一粟无忧无虑千呵万护涵养水分5. D. 饱学之士雅俗共赏不胜玫举昂首挺立6.下列句子中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7. A.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8. B. “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
9. C. 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10. D. “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这句话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二、阅读理解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请在文中的空白处填写合适的词语,以补全对四季景象的描绘。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精选16篇)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精选16篇)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字注意正确的一项是()a.冰雪融化(róng)孕育(yùn)翩然归来(piān)农谚(yán)b.簌簌落下(shù)了解(jiě)销声匿迹(nì)纬度(wěi)c.衰草连天(shuāi)连翘(qiáo)层峦叠嶂(zhàng)弋阳(yì)d.风雪载途(zhài)隧道(suì)头晕目眩(xuàn)窥见(kuī)2.找出下列各组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两项,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
(1)a.百感交急 b.斤斤计较c.满院狼藉d.昂首阔步()()(2)a.得心应手 b.迫不急待c.原形毕露d.令人喷饭()()(3)a.在所不昔 b.谈笑风声c.难能可贵d.记忆犹新()()(4)a.哭笑不得 b.以物谕人c.入木三分d.花团锦族()()3.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
()得多。
a.灵验b.灵敏c.灵活d.灵便(2)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是必要的。
a.观察b.观测c.预测d.观望(3)月亮的影子帮助现代人解开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之谜,()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a.决定b.制定c.确定d.肯定(4)影子戏,在这里产生了()的力量,它战胜了时间和距离,成为我们手中的一个驯服工具,为我们忠实地服务。
a.神圣b.神奇c.神异d.神秘4.对《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说法正确的两项是()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一qi41年到一qi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融化(róng)孕育(yùn)翩然(biān)农谚(yán)B. 簌簌(shù)萌发(méng)芳菲(fěi)销声匿迹(nì)C. 衰草(shuāi)草长莺飞(yīng)窥见(kuī)纬度(wěi)D. 风雪载途(zhài)侵害(qīn)逆温(yì)数据(shù)2.选出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草木萌发周而复始消声匿迹风雪载途B. 天空晴朗大地苏醒冰雪溶化草长莺飞C. 采积种子花香鸟语次第开放物候观测D. 不毛之地川流不息丢三落四衰草连天3.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花开的胜景,让人在艺术品中感受花香鸟语的氛围。
B. 寒冬腊月,屋外衰草连天,大兴西甜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 在百年风雨回眸,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的源远流长。
D. 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年年如是。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 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 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
B.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被我国古代人民称为物候学。
C.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依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字注意正确的一项是()A.冰雪融化(róng)孕育(yùn)翩然归来(piān)农谚(yán)B.簌簌落下(shù)了解(jiě)销声匿迹(nì)纬度(wěi)C.衰草连天(shuāi)连翘(qiáo)层峦叠嶂(zhàng)弋阳(y ì)D.风雪载途(zhài)隧道(suì)头晕目眩(xuàn)窥见(ku ī)2.找出下列各组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两项,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
(1)A.百感交急 B.斤斤计较 C.满院狼藉 D.昂首阔步()()(2)A.得心应手 B.迫不急待 C.原形毕露 D.令人喷饭()()(3)A.在所不昔 B.谈笑风声 C.难能可贵 D.记忆犹新()()(4)A.哭笑不得 B.以物谕人 C.入木三分 D.花团锦族()()3.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
()得多。
A.灵验B.灵敏C.灵活D.灵便(2)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是必要的。
A.观察B.观测C.预测D.观望(3)月亮的影子帮助现代人解开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之谜,()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A.决定B.制定C.确定D.肯定(4)影子戏,在这里产生了()的力量,它战胜了时间和距离,成为我们手中的一个驯服工具,为我们忠实地服务。
A.神圣B.神奇C.神异D.神秘4.对《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说法正确的两项是()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
”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
C.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据推算,我国种大豆的历史至少有四五千年了。
②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
③古代把大豆叫做“菽”,秦汉以后逐渐用“豆”字代替“菽”字。
④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大豆的残留印痕。
⑤许多古书中也有关于大豆的记载。
⑥也是世界上栽培大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A②⑥④⑤③①B①③⑤④②⑥C②⑥⑤③④①D①⑤③④②⑥6.下面是一则广告,有人对其中六处提出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分成四组,最恰当的一组是:()这个工厂经工程技术人员精心研究设计,推出新产品彩色搪瓷浴缸,具有造型美观,瓷面光滑,色彩鲜艳,质量稳定,经久耐用等特点,适应中、高档宾馆、饭店及现代住宅理想卫生洁具。
(1)“经久”改为“坚固”(2)“洁具”改为“用具”(3)“适应”改为“适宜作”(4)“理想”前加“的”字(5)“卫生”前加“的”字(6)“新产品”后加破折号A、(1)(4)(6) B、(1)(2)(6) C、(2)(3)(4) D、(3)(5)(6)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①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
“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
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③促织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④①②③④A.,,《》。
B.。
;“”。
C.,;《》?D.。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经度之所以发生影响,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1)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____句,这段文字是按__________顺序解说事理的。
(3)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5)“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B.不能。
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C.不能。
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D.能。
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6)本段说明的对象是()A.大自然的语言是指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唱歌了这类自然现象。
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C.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决定农事的安排。
D.要注意观察气候与自然现象的关系。
(7)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_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
”这#者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翩然(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说明方法是: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三、课外阅读气候的威力(节选)①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则是变幻莫测的气候。
气候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
因此,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
②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③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
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
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④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
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
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
这还不是最低温度。
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
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
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⑤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
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
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
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
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
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
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1.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气候。
请通读全文,概括出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候对人类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