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系 淋巴系区别

合集下载

髓系_淋巴系细胞

髓系_淋巴系细胞

1、造血细胞:造血细胞(hematopoietic cells)广义地分为髓系与淋系两大类。

由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分化与发育为系定向髓系祖细胞(如CFU-GM,CFU-E,CFU-MK),髓系祖细胞再进一步分化发育为形态上可识别的髓系细胞(myeloid cells)。

髓系在广义上包括粒系细胞、红系细胞、巨核系细胞与单核系细胞,就是狭义的造血细胞,而把淋巴系细胞视为非造血细胞(见后)。

应该指出,“myeloid cells”这个名词有两个不同含义:一个就是指由髓系前阶段幼稚细胞分化的所有髓细胞;另一个含义就是指粒系细胞,但常用的粒:红比例(myeloid:erythroid ratio)只表示粒、红系细胞增减情况,正常骨髓粒:红比例为1、5-3:1。

⑴粒系细胞:在关键性调节因子GM-CSF,G-CSF与IL-3与骨髓微环境作用下在骨小梁旁分化,增殖,发育成熟。

成熟的粒细胞逐渐向小梁之间移动,所以,随着粒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组织学上可见越靠近骨小梁的粒细胞越幼稚,形成较窄的2~3层幼稚细胞带,越远离骨小梁越成熟。

骨髓标本超微结构也显示未分化幼稚细胞靠近骨小梁(正常早期粒系生成的部位),支持这些的前体细胞来自骨内膜细胞。

如出现原始粒细胞丛(3个)或簇(5个)远离骨小梁时,则称之为“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liz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ALIP )(图3)。

(1) 粒系细胞有6个发育阶段,3个系列,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图3 骨髓活检组织小梁之间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

视野中央可见 4个原始粒细胞。

塑料切片 H-Giemsa-E 400×①原始粒细胞( myeloblast):在组织切片中原始粒细胞胞体中等大小,胞浆较少,嗜碱性,无颗粒。

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有1~多个核仁,核膜厚,染色质淡染。

简述aml的fab分型

简述aml的fab分型

简述aml的fab分型AML(Acute Myeloid Leukemia,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对AML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医生们通常会采用FAB(法国、美国、英国)分型法对患者进行分类。

FAB分型是根据患者的年龄、外周血象、骨髓象和细胞化学染色等指标,将AML分为不同的亚型。

FAB分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急性髓系白血病:此类患者年龄较大,外周血象中髓系细胞比例较高,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比例大于等于20%。

根据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进一步分为M0、M1、M2、M3、M4、M5、M6、M7八个亚型。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此类患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外周血象中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比例大于等于20%。

根据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表型特点,分为L1、L2、L3三个亚型。

3.混合细胞白血病:此类患者兼有髓系和淋巴系白血病的特点,外周血象和骨髓象中既有髓系细胞,又有淋巴系细胞。

根据髓系和淋巴系细胞的比例,分为混合细胞白血病Mx(髓系占优势)和淋巴细胞白血病Mx(淋巴系占优势)。

FAB分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1.诊断和鉴别诊断:通过对患者进行FAB分型,有助于明确白血病的类型,区分髓系和淋巴系白血病,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治疗策略制定:根据FAB分型,医生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急性髓系白血病主要采用化疗、免疫治疗等方法,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侧重于化疗、免疫治疗和干细胞移植等。

3.预后评估:FAB分型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治疗效果和预后。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髓系白血病的预后较差;而淋巴细胞白血病则对化疗敏感,预后相对较好。

总之,FAB分型在AM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患者的FAB分型,医生可以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who造血淋巴系统肿瘤分类

who造血淋巴系统肿瘤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造血淋巴系统肿瘤分类为髓系肿瘤、淋系肿瘤、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肿瘤等。

在髓系肿瘤中,包括髓系增殖和肿瘤、髓系/淋系肿瘤以及其他系列不明白血病、组织细胞/树突细胞肿瘤、B 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和肿瘤、T 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和肿瘤、NK细胞肿瘤、淋巴组织间质来源的肿瘤、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等类别。

在淋系肿瘤中,包括原始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系列未明急性白血病、前体淋系肿瘤、成熟B细胞肿瘤、成熟T细胞和NK细胞肿瘤、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缺陷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肿瘤等类别。

此外,原发性皮肤T淋巴样细胞增生和淋巴瘤也被纳入WHO造血淋巴系统肿瘤分类中,并分为罕见亚型和新的实体等类别。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疾病认识的深入,WHO 造血淋巴系统肿瘤分类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因此,在进行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时,应该遵循最新版本的WHO分类标准,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免疫学 名词解释

免疫学  名词解释
10.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为表位,表位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
11.共同抗原两种来源不同的抗原,除各有其主要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外,相互之间也存在部分相同的抗原决定簇
12.类属抗原亲缘关系很近的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13.异嗜性抗原无种属关系的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18.抗体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19.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以及与抗体相关的球蛋白
20.J链是一条多肽链,富含半胱氨酸,由浆细胞合成,以二硫键的形式共价结合到Ig的重链上。
21.分泌片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以非共价形式结合到二聚体上,保护IgA,使之不受环境中酶的破坏,并介导IgA的转运
38.补体是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
39.先天性免疫是机体在种系发育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天然防御功能,是经遗传获得,能传给下一代,其作用并非针对某种病原体故称非特异性免疫,由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及正常体液和组织免疫成分构成。
40.免疫调节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手段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原有的免疫功能增强或减弱。
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功能正常表现
免疫防御抗感染
(immunologic defense)
免疫稳定消除炎症或衰老细胞
(immunologic homeostasis)
免疫监视防止正常细胞突变
(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免疫学特性:①组成简单;②功能明确;③效应明显;④应答连续;⑤利弊共存。
提高抗体的滴度,提高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抗体的滴度。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的了解愈发深入。

造血干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类型,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从造血干细胞的定义、分化途径、分化调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造血干细胞的定义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潜能分化能力的细胞,它们能够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造血干细胞来源于胚胎早期的胚层组织,主要分布在骨髓、脾脏、胸腺等组织中。

在成年人中,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

二、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非常复杂,一般分为两个主要途径:淋巴-髓系分化途径和红系-粒系分化途径。

淋巴-髓系分化途径是指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

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它们主要分布在淋巴组织中,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

髓系细胞主要包括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等,它们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参与机体的输血和止血等功能。

红系-粒系分化途径是指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等。

红细胞是含有血红蛋白的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

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它们主要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

血小板是一种没有细胞核的小细胞,主要负责止血和凝血等功能。

三、造血干细胞的分化调控造血干细胞的分化调控非常复杂,涉及到多种信号通路和调节因子的作用。

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调控因子。

1.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它们能够调控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常见的细胞因子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小板生成素等。

2. 转录因子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调控基因转录的蛋白质,它们能够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命运决定。

常见的转录因子包括GATA-1、PU.1、RUNX1等。

3. 非编码RNA非编码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它们能够调控基因表达。

最近的研究发现,非编码RNA在造血干细胞的分化调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结语造血干细胞是一类重要的细胞类型,它们能够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免疫问答

免疫问答

.1.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述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过程。
.补体系统被激活后可表现出多种生物学作用。一方面可通过形成膜攻击复合物,介导细菌、病毒等细胞性抗原溶解,在机体抗感染和维护内环境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补体激活过程中可生成多种裂解片段,通过与细胞膜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而介导多种生物学功能。主要表现为①通过C3b片段介导调理吞噬和免疫粘附作用;②通过抑制免疫复合物形成和促进其清除作用,维持机体自身稳定;③产生的C3a、C5a等活性片段具有过敏毒素和趋化作用,C2a、C4a片段具有激肽样作用,可造成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炎症反应;④作用于多种免疫细胞,参与免疫调节作用。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结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由有结构的淋巴组织和弥散淋巴组织构成。有结构的淋巴组织包括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扁桃体、阑尾等,含有B细胞、T细胞和M细胞。弥散淋巴组织包括IEL和LPL,主要是T细胞。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功能:①机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②免疫应答发生部位。
脾脏的功能:①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③造血功能;④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血中淋巴细胞通过边缘区进入白髓,再经红髓进入血流;⑤滤过血液:白髓的巨噬细胞能吞噬清除病原体和异物;⑥合成免疫活性物质:脾脏能合成补体和干扰素等免疫活性物质。
(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 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占血清Ig总量的75%。IgG是机体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同时也是机体再次应答的主要抗体;人类IgG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IgG的Fc段可与吞噬细胞、NK细胞等表面的FcR结合,发挥调理吞噬及ADCC作用;人类IgG是唯一能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的Ab,这对于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髓系_淋巴系细胞

髓系_淋巴系细胞

1。

造血细胞:造血细胞(hematopoieticcells)广义地分为髓系与淋系两大类。

由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分化与发育为系定向髓系祖细胞(如CFU-GM,CFU-E,CFU—MK),髓系祖细胞再进一步分化发育为形态上可识别得髓系细胞(my eloid cells)、髓系在广义上包括粒系细胞、红系细胞、巨核系细胞与单核系细胞,就是狭义得造血细胞,而把淋巴系细胞视为非造血细胞(见后)。

应该指出,“myeloid cells”这个名词有两个不同含义:一个就是指由髓系前阶段幼稚细胞分化得所有髓细胞;另一个含义就是指粒系细胞,但常用得粒:红比例(myeloid:erythroid ratio)只表示粒、红系细胞增减情况,正常骨髓粒:红比例为1、5-3:1、⑴粒系细胞:在关键性调节因子GM—CSF,G-CSF与IL—3与骨髓微环境作用下在骨小梁旁分化,增殖,发育成熟。

成熟得粒细胞逐渐向小梁之间移动,所以,随着粒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组织学上可见越靠近骨小梁得粒细胞越幼稚,形成较窄得2~3层幼稚细胞带,越远离骨小梁越成熟。

骨髓标本超微结构也显示未分化幼稚细胞靠近骨小梁(正常早期粒系生成得部位),支持这些得前体细胞来自骨内膜细胞。

如出现原始粒细胞丛(3个)或簇(5个)远离骨小梁时,则称之为“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lizationof immature precursor,ALIP)(图3)。

(1) 粒系细胞有6个发育阶段,3个系列,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图3骨髓活检组织小梁之间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视野中央可见 4个原始粒细胞。

塑料切片H-Giemsa-E 400×①原始粒细胞(myeloblast):在组织切片中原始粒细胞胞体中等大小,胞浆较少,嗜碱性,无颗粒。

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有1~多个核仁,核膜厚,染色质淡染。

骨髓活检诊断病理学基本知识介绍[1]

骨髓活检诊断病理学基本知识介绍[1]

骨髓活检诊断病理学基本知识介绍一、骨髓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图1)(一)支持造血组织的骨组织结构1.骨小梁:骨小梁是骨皮质在松质骨内的延伸部分,即骨小梁与骨皮质相连接,在骨髓腔中呈不规则立体网状结构,如丝瓜络样或海绵状,起支持造血组织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骨小梁具有一定的长度,它们之间有一定距离。

骨小梁形成后至20岁左右,骨小梁表面被覆一层骨原细胞(osteogenic cell)或成骨细胞(o ast),因为都在骨髓腔内表面,故通称骨内膜细胞(endosteal cell)。

成骨细胞,排列在骨小梁表面,胞浆突起可与周围的成骨细胞胞浆相接,它是由紧贴骨表面扁平的骨原细胞发育来的(1)。

图1 骨髓组织基本结构图2 骨与骨髓组织结构从左到右:骨外膜、皮质骨、骨小梁及骨髓造血组和血管。

石蜡切片H-E 染色100 ×2.骨原细胞:骨原细胞可认为是松质骨或骨小梁表面处于静止状态的“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在不同的因子刺激下可转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

它常常与附近窦内皮相连续,在骨改建过程中它转化为成骨细胞,由扁平状变为立方状。

成骨细胞的作用是分泌骨胶原,合成骨基质中的有机成分(胶原和糖蛋白等)并身包埋在骨基质中。

在20岁以前的骨皮质内侧可见软骨基质(HE染色呈蓝色)及成串排列的软骨细胞,骨内膜面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也较多,软骨基质嗜呈浅灰蓝色。

20岁以后软骨细胞及软骨基质逐渐减少,成熟骨组织逐渐增多,25岁以后均为成熟板层骨(HE染色呈红色),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也明显减少Islam HHA(1985)认为在适当的造血因子作用下,骨原细胞还可能转化为造血干细胞并发育或演变为某些造血细胞,如可分化发育为粒系造血细胞。

因常骨髓幼稚粒系造血细胞总是靠近骨小梁表面生长的,并将逐步发育成熟的粒细胞推向骨小梁之间中央区。

即越靠近骨小梁粒系细胞越幼稚,越远离骨小系细胞越成熟。

3.破骨细胞:破骨细胞(osteoclast)是一种大型分支状游动细胞,胞体直径可长100μm ,其分支不规则,形状和大小不一,胞核大小也不一致,数目可由6~50个或更多不相连。

各种细胞系的差异

各种细胞系的差异

各种细胞系的差异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不同细胞系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巨大差异。

以下是各种细胞系的差异的一些描述:1. 血液细胞系血液细胞系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具有鞘状形态,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白细胞则参与免疫反应,具有多样的形态和功能,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

血小板则负责止血和血栓形成。

2. 神经细胞系神经细胞系是神经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细胞形态和功能。

神经细胞主要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具有长而分支的突起,其中包括树突和轴突。

树突接收来自其他神经细胞的信号,而轴突则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

3. 肌肉细胞系肌肉细胞系包括骨骼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

骨骼肌细胞负责肌肉运动,具有纤维状形态和交错排列的细胞核。

平滑肌细胞则存在于内脏器官中,负责内脏的收缩和松弛,具有长而纤细的形态。

心肌细胞是心肌组织的主要成分,具有分支形态和交叉连接的细胞膜,负责心脏的收缩和泵血功能。

4. 上皮细胞系上皮细胞系主要构成人体各种器官的外层,具有多种形态和功能。

其中包括表皮细胞、内皮细胞和腺细胞等。

表皮细胞覆盖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屏障。

内皮细胞存在于血管内壁,负责维持血管的完整性和调节血液流动。

腺细胞则分泌液体,如消化系统中的胃腺细胞和肾脏中的分泌细胞。

细胞系的差异源于其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的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

这些差异使得各种细胞能够共同构成复杂的生物体,并发挥各自的功能,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

对于人类而言,这些细胞系的差异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现象,更是构成人体健康和功能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了解不同细胞系的特点和功能,从而更好地保护和维护我们的健康。

髓系细胞资料

髓系细胞资料

髓系细胞
髓系细胞是一类在人体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细胞类型。

这些细胞存在于骨髓中,
主要负责生成和维持血液细胞的生命周期。

髓系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红细胞前体细胞和白细胞前体细胞等多个阶段。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多潜能的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产生不同类型的成熟血细胞。

它们存在于骨髓中,并通过不同的分化途径生成不同的细胞系列,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前体细胞
红细胞前体细胞是髓系细胞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是红细胞的前体细胞,通过
一系列复杂的分化过程最终产生成熟的红细胞。

红细胞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细胞。

白细胞前体细胞
白细胞前体细胞是产生白细胞的前体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白细胞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它们共同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害。

髓系细胞的功能和数量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任何影响髓系细胞生长和分化
的异常情况都可能导致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如贫血、白血病等。

因此,保持骨髓健康、促进髓系细胞的正常活动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通过科学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来维护骨髓健康,这样才能确保身体免受血液系统疾病的威胁。

总的来说,髓系细胞在人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的正常功能对人体
的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认识到髓系细胞的重要性,保持骨髓健康,以确保血液系统的正常运作和机体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

骨髓细胞之淋巴系

骨髓细胞之淋巴系

4、小淋巴:直径6-9um。胞核有小切迹。核质聚集 呈大块状,核仁消失。胞质极少,颇似裸核,常呈 大淋巴
淋巴系统
1、原始淋巴:直径10-18um。胞核圆形或类圆形。 核质呈颗粒状,核仁1-2个,较清楚。胞质少,蓝色, 无颗粒,近核处可有一透明区。
原始淋巴吞噬成熟淋巴细胞
2、幼稚淋巴细胞:直径10-16um。胞核圆形或类圆 形,有时核凹陷。核质较原始淋巴粗。胞质少,蓝 色,偶有少许紫红色颗粒。
3、大淋巴:直径12-15um,胞核椭圆形,常偏一侧。 核质紧密而均匀,核仁消失。胞质较多,呈清澈的淡 蓝色,常有少许紫红色颗粒。

白血病的分型记忆口诀

白血病的分型记忆口诀

白血病的分型记忆口诀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关于白血病分型的记忆口诀:口诀一:一型急性淋巴细胞,好似幼稚儿童群。

二型急性髓细胞型,成熟障碍把病生。

淋巴里面再细分,T 系 B 系要辨清。

髓系也有好多类,粒单红巨各有名。

儿童常见淋巴病,成人多是髓系情。

分型清楚好诊断,治疗方向才分明。

口诀二:一讲白血病分型,急性慢性先分清。

急性好似狂风猛,来势汹汹要人命。

慢性如同细水流,慢慢发展也忧心。

急性淋巴是一型,孩子身上常发生。

急性髓系排第二,成人得病要小心。

慢性粒细胞独特在,费城染色体是特征。

口诀三:白血病型要记牢,一为急性淋巴号。

幼稚细胞乱增生,孩子易被它打扰。

二是急性髓细胞,成熟受阻麻烦到。

粒单红巨受影响,健康失衡乱糟糟。

慢性之型别忘掉,慢慢进展也不妙。

分型明确诊断准,战胜病魔机会高。

口诀四:一曰急性淋巴细胞,好比调皮小顽童。

增生失控没秩序,健康城堡被围攻。

二曰急性髓系胞,就像莽撞大蛮熊。

破坏平衡乱闯荡,身体防线难支撑。

慢性之型悄发展,如同暗处的爬虫。

细心分辨各类型,治疗才有好途径。

口诀五:白血病型分几种,先把急性说分明。

一型急性淋巴来,好似洪水漫堤行。

细胞幼稚又活跃,迅速侵犯不留情。

二型急性髓系到,犹如猛兽下山凶。

各类细胞都捣乱,健康大厦将倾崩。

慢性之型慢慢走,好似蜗牛慢慢攻。

口诀六:一论白血病分型,急性淋巴先发声。

细胞未熟就乱跑,身体里面闹哄哄。

二谈急性髓细胞,成熟之路被堵封。

粒红巨单皆异常,健康失去平衡中。

慢性之型别小看,持久作战也难容。

早辨早治是关键,恢复健康乐无穷。

口诀七:白血病型细分辨,一为急性淋巴现。

就像脱缰小野马,横冲直撞健康乱。

二是急性髓细胞,仿佛迷路小羔羊。

发育迷途病生成,危害身体苦难当。

慢性之型像蜗牛,慢慢侵蚀也不良。

分型清楚对策有,赶走病魔迎阳光。

口诀八:一讲白血病的型,急性淋巴先定型。

好似一群小毛猴,上蹿下跳不安宁。

二说急性髓细胞,如同迷路的老牛。

方向迷失健康损,让人着急心担忧。

慢性之型慢慢磨,好像温水煮青蛙。

白血病分类记忆口诀

白血病分类记忆口诀

白血病分类记忆口诀
白血病,即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疾病,其特点是骨髓和外周血中存在大量异常细胞。

根据类型和进展速度的不同,白血病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亚型。

为了更好地了解白血病的分类,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简单易记的口诀来帮助记忆。

下面,我将介绍关于白血病分类的口诀。

急性和慢性,以及淋巴和髓系
白血病分类口诀的首要要素是急性和慢性,以及淋巴和髓系。

这些是区分白血病类型的基本方面。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发展迅速,病情进展较快。

•慢性白血病(Chronic Leukemia):发展较缓慢,病情进展较慢。

•淋巴系白血病(Lymphocytic Leukemia):异常细胞起源于淋巴细胞系。

•髓系白血病(Myeloid Leukemia):异常细胞起源于髓系细胞。

通过记住这些关键词,我们可以轻松区分白血病的急性和慢性,以及淋巴和髓系类型。

急性白血病的分类
急性白血病有两个主要的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面是记忆口诀的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好幼稚,早早归天堂。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A榜崇高,早早上天堂。

这些关键词有助于记忆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

记住词语。

髓系 淋巴系区别

髓系 淋巴系区别

1、造血细胞:造血细胞(hematopoietic cells)广义地分为髓系与淋系两大类。

由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分化与发育为系定向髓系祖细胞(如CFU-GM,CFU-E,CFU-MK),髓系祖细胞再进一步分化发育为形态上可识别得髓系细胞(myeloi dcells)。

髓系在广义上包括粒系细胞、红系细胞、巨核系细胞与单核系细胞,就是狭义得造血细胞,而把淋巴系细胞视为非造血细胞(见后)、应该指出,“myeloid cells"这个名词有两个不同含义:一个就是指由髓系前阶段幼稚细胞分化得所有髓细胞;另一个含义就是指粒系细胞,但常用得粒:红比例(myeloid:erythroid ratio)只表示粒、红系细胞增减情况,正常骨髓粒:红比例为1、5—3:1、⑴粒系细胞:在关键性调节因子GM—CSF,G-CSF与IL—3与骨髓微环境作用下在骨小梁旁分化,增殖,发育成熟。

成熟得粒细胞逐渐向小梁之间移动,所以,随着粒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组织学上可见越靠近骨小梁得粒细胞越幼稚,形成较窄得2~3层幼稚细胞带,越远离骨小梁越成熟。

骨髓标本超微结构也显示未分化幼稚细胞靠近骨小梁(正常早期粒系生成得部位),支持这些得前体细胞来自骨内膜细胞。

如出现原始粒细胞丛(3个)或簇(5个)远离骨小梁时,则称之为“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 "(abnormal localization ofimmature precursor,ALIP )(图3)。

(1)粒系细胞有6个发育阶段,3个系列,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图3 骨髓活检组织小梁之间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

视野中央可见4个原始粒细胞。

塑料切片 H-Giemsa-E 400×①原始粒细胞( myeloblast):在组织切片中原始粒细胞胞体中等大小,胞浆较少,嗜碱性,无颗粒。

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有1~多个核仁,核膜厚,染色质淡染。

白血病综述

白血病综述

白血病综述(血癌)概述100多年前西欧Bennett和Virchow发现一贫血、肝脾肿大的病人,血液抽出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血液中有一层黄白色“脓样物”,其中全为白细胞,故称白血病。

1847年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啸首次识别了白血病,白血病的病源是由于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异形成的骨髓中造血组织的不正常工作。

骨髓中的干细胞(stem cell)每天可以制造成千上万的红血球和白血球。

白血病病人过分生产不成熟的白血球,妨害骨髓的其他工作,这使得骨髓生产其它血细胞的功能降低。

白血病可以扩散到淋巴结、脾、肝、中枢神经系统和其它器官白血病(Leukemia)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又称“血癌”。

其特征是骨髓、淋巴结等造血系统中一种或多种血细胞成分发生恶性肿瘤,并浸润体内各脏器组织,导致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产生各种症状(其特点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明显吸附)。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止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并浸润其他组织和器官,而正常造血受抑制。

白血病临床上常以发热、出血、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点。

白血病一般按自然病程和细胞幼稚程度分为急性和慢性,按细胞类型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类型,临床表现各有异同之处。

白血病是常见肿瘤之一,占肿瘤发病率的第六位,约为3-4/10万人,其中急性多于慢性,急性者占70%以上,其中急粒占首位,急淋、急单次之。

慢性白血病在我国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见。

各型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骨髓组织受白血病细胞浸润所引起的造血功能障碍之表现(如贫血、感染、出血等)以及白血病细胞的全身浸润引起脏器的异常表现两大方面。

可经中药及化疗,大部分可达缓解,也可骨髓移植治疗,一部分可长期存活甚至治愈。

血液肿瘤的最新分类这些你一定要懂!【医学养生常识】

血液肿瘤的最新分类这些你一定要懂!【医学养生常识】

血液肿瘤的最新分类这些你一定要懂!
文章导读
WHO的血液系统肿瘤分类主要依据细胞系来源确定肿瘤类型,包括四种类型:髓系肿瘤、
淋巴系肿瘤、组织细胞肿瘤和肥大细胞肿瘤。

髓系肿瘤
在FAB分类中髓系肿瘤包括3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s)
及骨髓增殖性疾病(MPDs)。

新的WHO分类建议将髓系肿瘤分为4类:骨髓增殖性疾病(MP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s)、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MD/MPDs)、急性
髓系白血病(AMLS)。

各类髓系肿瘤,根据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特点和l临床特
点,又进一步被分类。

淋巴系肿瘤
1994年修订的欧美淋巴瘤分类(REAL分类),是根据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特征及临床
特点对疾病进行分类。

WHO在此基础上结合几年来运用REAL分类的经验,略作修改,
制定了新的WHO淋巴系肿瘤的分类。

修订包括一些命名的改变,变异型、亚群的分类,
假定型的确定等。

分类主要将淋巴系肿瘤分为:T/NK细胞肿瘤、B细胞肿瘤及霍奇金病。

髓系 淋巴系区别

髓系 淋巴系区别

1.造血细胞:造血细胞(hematopoietic cells)广义地分为髓系和淋系两大类。

由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分化和发育为系定向髓系祖细胞(如CFU-GM,CFU-E,CFU-MK),髓系祖细胞再进一步分化发育为形态上可识别的髓系细胞(myeloid cells)。

髓系在广义上包括粒系细胞、红系细胞、巨核系细胞和单核系细胞,是狭义的造血细胞,而把淋巴系细胞视为非造血细胞(见后)。

应该指出,“myeloid cells”这个名词有两个不同含义:一个是指由髓系前阶段幼稚细胞分化的所有髓细胞;另一个含义是指粒系细胞,但常用的粒:红比例(myeloid:erythroid ratio)只表示粒、红系细胞增减情况,正常骨髓粒:红比例为1.5-3:1。

⑴粒系细胞:在关键性调节因子GM-CSF,G-CSF和IL-3和骨髓微环境作用下在骨小梁旁分化,增殖,发育成熟。

成熟的粒细胞逐渐向小梁之间移动,所以,随着粒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组织学上可见越靠近骨小梁的粒细胞越幼稚,形成较窄的2~3层幼稚细胞带,越远离骨小梁越成熟。

骨髓标本超微结构也显示未分化幼稚细胞靠近骨小梁(正常早期粒系生成的部位),支持这些的前体细胞来自骨内膜细胞。

如出现原始粒细胞丛(3个)或簇(5个)远离骨小梁时,则称之为“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liz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ALIP )(图3)。

(1) 粒系细胞有6个发育阶段,3个系列,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图3 骨髓活检组织小梁之间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

视野中央可见 4个原始粒细胞。

塑料切片 H-Giemsa-E 400× ? ?①原始粒细胞( myeloblast):在组织切片中原始粒细胞胞体中等大小,胞浆较少,嗜碱性,无颗粒。

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有1~多个核仁,核膜厚,染色质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造血细胞:造血细胞(hematopoietic cells)广义地分为髓系和淋系两大类。

由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分化和发育为系定向髓系祖细胞(如CFU-GM,CFU-E,CFU-MK),髓系祖细胞再进一步分化发育为形态上可识别的髓系细胞(myeloid cells)。

髓系在广义上包括粒系细胞、红系细胞、巨核系细胞和单核系细胞,是狭义的造血细胞,而把淋巴系细胞视为非造血细胞(见后)。

应该指出,“myeloid cells”这个名词有两个不同含义:一个是指由髓系前阶段幼稚细胞分化的所有髓细胞;另一个含义是指粒系细胞,但常用的粒:红比例(myeloid:erythroid ratio)只表示粒、红系细胞增减情况,正常骨髓粒:红比例为1.5-3:1。

⑴粒系细胞:在关键性调节因子GM-CSF,G-CSF和IL-3和骨髓微环境作用下在骨小梁旁分化,增殖,发育成熟。

成熟的粒细胞逐渐向小梁之间移动,所以,随着粒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组织学上可见越靠近骨小梁的粒细胞越幼稚,形成较窄的2~3层幼稚细胞带,越远离骨小梁越成熟。

骨髓标本超微结构也显示未分化幼稚细胞靠近骨小梁(正常早期粒系生成的部位),支持这些的前体细胞来自骨内膜细胞。

如出现原始粒细胞丛(3个)或簇(5个)远离骨小梁时,则称之为“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liz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ALIP )(图3)。

(1) 粒系细胞有6个发育阶段,3个系列,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图3 骨髓活检组织小梁之间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

视野中央可见 4个原始粒细胞。

塑料切片 H-Giemsa-E 400×①原始粒细胞( myeloblast):在组织切片中原始粒细胞胞体中等大小,胞浆较少,嗜碱性,无颗粒。

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有1~多个核仁,核膜厚,染色质淡染。

表达CD34+,CD33+,CD13+,HLA-DR+。

这类细胞数目较少。

②早幼粒细胞( promyelocyte ):形态学上基本上与前者相似,主要区别在于胞浆中出现粉红色细颗粒,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居中或偏位。

有核旁空晕及高尔基氏器区,染色质开始聚集,表达CD33+,CD13+,CD15+,CD34-,HLA-DR-。

因嗜碱性颗粒溶于水,在切片上不能分辨出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从早幼阶段到成熟阶段,胞核形态变化与嗜中性粒细胞一致,胞浆充满粗大橘黄色的颗粒是其特点。

过敏性疾病嗜酸细胞可明显增多,急性与慢性嗜酸细胞白血病可见较多早幼嗜酸细胞。

③中幼粒细胞(myelocyte)及晚幼粒细胞(metamyelocyte):随着细胞发育成熟,胞浆嗜中性颗粒明显增多,核仁消失,核分裂停止,染色质逐渐增多,胞核形状由半圆形(中幼粒细胞)发育成肾形。

④晚幼粒细胞,胞核比中幼粒小,最后形成杆状(bandform)及分叶核粒细胞(segmented form)释放入外周血或进入组织。

(2)红系细胞:红系细胞造血虽然没有粒系细胞造血那样复杂,但调节过程也是很复杂的,除生长因子(GM-CSF 、IL-3和IL-11)外,主要是红细胞生成素(EPO),它是一种诱导定向的红系祖细胞增殖发育成熟的蛋白质,是由肾细胞对缺氧反应而产生的糖蛋白,对红系祖细胞起着促分裂及生存的作用。

EPO受体在原始红细胞上很多,但在成熟红细胞上缺乏。

血红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起负反馈调节,使骨髓微环境减少红系细胞生成,红系中最不易识别的幼稚红细胞是原始红细胞,这些幼稚红细胞表达转铁蛋白受体和血型糖蛋白A。

LCA和转铁蛋白受体抗原表达随着红细胞成熟而下降,血型蛋白表达仍很高。

只有中幼以上阶段红系细胞有核分裂能力,网织红细胞通过骨髓窦壁内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成为成熟红细胞后可存活120天。

在体内平衡状态下大约每天产生红细胞3~4×109个/kg体重。

原始红细胞逐步分化为早幼红、中幼红、晚幼红细胞。

最终,核染色质凝聚、固缩排出,形成无核成熟红细胞。

骨髓中有核红细胞随年龄变化较大,10%~40%不等。

红系细胞有5个发育阶段,在组织切片中各阶段红系细胞的形态特点有:①原始红细胞( pronormoblast):胞体大而圆,胞浆嗜碱性,核圆形居中,核膜薄,核仁1~3个不等,染色质颗粒不清,核切面呈淡灰蓝色。

②早幼红细胞( Basophilic normoblast):胞体圆,核圆,居中。

有时核周胞浆可见一圈线状空晕,染色质出现凝集,核染色深浅不一,胞浆嗜双色。

③中幼红细胞( polychromatophili normoblast):胞体圆,核圆,居中。

胞浆红色,核染色质呈粗块状,龟背样,无核仁。

④晚幼红细胞( orthochromatic normoblast):胞体小,胞浆丰富,红色,核浓染,看不清染色质颗粒和结构,无核仁。

切片中不能见到网织红细胞(reticlocyte)。

⑤成熟红细胞,胞浆嗜酸性,无核,在切片中见不到网织红细胞。

(3)巨核系细胞:①巨核细胞有两个显著特点与其它系细胞不同: a.过去文献报告认为巨核细胞从原始到成熟阶段一般不伴有丝分裂,而是经核内复制使胞核分叶增多而无细胞分裂,即胞核倍体数增多,体积增大,核叶增多,胞核数量不增加;但从骨髓组织学上是常可见巨核细胞核分裂的。

b.最早可在光镜下识别的原始巨核细胞为8倍体(8N)细胞(而其它系细胞为2N细胞),因此,胞体较其它细胞大,直径约20~40μm,随着巨核细胞发育成熟而倍体数增多。

如巨核细胞分化或发育异常,胞核倍体增多或增多不明显,但胞核不分叶而呈单圆核巨核细胞,包括淋巴样小巨核细胞,也可呈多圆核巨核细胞。

常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前原始巨核细胞(巨核祖细胞)是一种胞体很小,胞浆少,核圆,染色质细的巨核细胞,在细胞涂片上无形态特征性。

除表达HLA-DR外,这些细胞还表达CD34,CD33,及不同程度表达CD41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在电镜下于核周池及内浆网可测到血小板过氧化酶(PPO)。

成熟巨核细胞从窦壁细胞间隙伸出胞浆突起(伪足),这些伪足脱落形成血小板进入血液循环,巨核细胞也可进入循环。

巨核细胞多在窦样结构旁,距骨小梁有一定距离,连续切片显示,在正常骨髓所有巨核细胞均连续着窦样结构,并将其胞浆突起深入窦内皮细胞间隙,巨核细胞胞浆逐步脱落形成血小板进入血液循环,巨核细胞就成为“裸巨核”。

②巨核细胞的形态:正常情况下,巨核细胞是骨髓三系细胞中数量最少的,体积是最大的,约占有核细胞的1%。

在组织切片中巨核细胞有六种形态。

a.多叶核巨核细胞(multilobated nuclear megakaryocyte):胞体大小悬殊,胞浆丰富,胞核明显扭曲或分叶,无核仁。

一般组织切片HE染色不见血小板,但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可见血小板形成。

b.多核性巨核细胞(multinuclear megakaryocyte):胞体中等大小,两个以上的圆形核,互不相连,胞浆与染色质形态与单圆核相一致。

c.单圆核巨核细胞(mononuclear megakaryocyte):细胞直径大于20μm,其中又可分为小单圆核,中单圆核和大单圆核巨核细胞。

胞体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较丰富,嗜酸性。

核呈圆形,核染色质粗,不见核仁(图4)。

这类细胞多见于MDS患者,也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白血病等。

d.小巨核细胞(micromegakaryocyte):胞体直径约在6-20μm大小,其中又可分为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在涂片上较典型)。

呈圆形,胞浆丰富可有突起,嗜碱性或嗜多色性,核染色质粗,丰富,分布均匀,核深染,核仁不明显,核无凹陷或分叶,CD41单抗免疫组化染色阳性。

这类细胞在正常骨髓中很少见。

主要见于病理状态,尤其是在MDS时具有一定诊断参考价值。

小巨核细胞增多是由于巨核细胞分化发育障碍所致。

e.裸核巨核细胞(denuded nuclear megakaryocyte):为衰老退化的巨核细胞。

无胞浆,核多固缩,可见扭曲,折叠或分叶核等特点。

这类细胞多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骨髓纤维化等。

f.无核巨核细胞:仅见成熟巨核细胞的胞浆,无细胞核。

因在涂片中不易观察到这种现象,故可能是制片时未切到细胞核所致。

图 2-4 单圆核巨核细胞视野中央两个单个圆核巨核细胞,胞浆较丰富,核呈圆形,无核仁。

塑料切片 H-Giemsa-E 染色 400 ×巨核细胞在电镜下有特征性的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PO+),免疫组化示CD41,CD42(1/4的巨核细胞), CD61(在石蜡切片上也可测到)等抗原阳性。

(4)单核系细胞:单核系细胞与粒系细胞是同一祖细胞分化、发育而成的,其发育过程与粒细胞完全一样,胞体外形也相似,在PCF固定,塑料包埋病理切片中与粒系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胞浆无颗粒,核膜薄,核染色浅。

在正常人骨髓中单核细胞数量较少,无特定的分布位置。

①原始单核细胞(monoblast):直径15~22μm,胞体圆形,胞核圆形或椭圆形。

核染色浅,染色质颗粒细致,均匀分布。

核仁明显(1~2个),核膜薄,胞浆丰富弱嗜碱性,无颗粒。

正常骨髓不易见到。

②幼稚(前)单核细胞(promonocyte):直径15~25μm,圆形或不规则形,核有凹陷或切迹,其它特点与原始单核细胞相似。

③单核细胞(monocyte):直径12~20μm,胞浆丰富淡染,无颗粒,很容易与粒细胞相区别,核圆形者少见,绝大部分呈肾形、凹陷、切迹、扭曲、佛手状、胎儿状、分叶状与肥胖的杆状,核染色质细,核仁明显,嗜酸性,核膜薄。

单核细胞有酸性磷酸酶、过氧化酶、芳香硫酸酶、溶菌酶、非特异性酯酶及氟化钠抑制实验阳性。

电镜下有游离核糖体,粗面内质网,线粒体较多。

免疫组化示CD14+ 、CD68+/- 、MAC387+/- 溶菌酶、α-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等抗原阳性。

(5 ) 淋巴系细胞:正常骨髓中淋巴细胞数量是随年龄变化的,幼儿骨髓涂片细胞分类淋巴细胞约占30%~40%,成人骨髓淋巴细胞较少,约占有核细胞10%~30% ,成熟和幼稚两者兼有,如造血细胞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则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相对增多,甚至成熟淋巴细胞高达80%以上。

不能认为是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成人患者可见在骨小梁之间(非小梁旁)有淋巴细胞集簇、淋巴小结或淋巴滤泡,随着年龄增大,淋巴小结有增多趋势。

此时需要与淋巴瘤累及骨髓相鉴别。

成熟淋巴细胞,胞体较小,胞浆少,透明,核圆,染色质稍粗,核膜厚,有或无核仁。

淋巴细胞含有酸性磷酸酶和糖原( PAS 染色呈大颗粒或小珠状阳性)是其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