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材料的制备

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材料的制备
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材料的制备

表面活性剂与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

摘要: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发现与合成新型的、高质量、性能优异的纳米结构材料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纳米催化材料的在催化应用方面的优异特性及其制备方法,其次介绍了在纳米催化材料制备中用到的表面活性剂的性质,最后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催化材料制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纳米材料

一、研究背景

纳米材料出现许多既不同于宏观体系,也不同于微观体系的奇异性能,比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催化方面,纳米材料也有很大的用武之地,由于纳米材料极小的尺寸,导致其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更多的活性位将会暴漏出来,显现极高的催化活性。另外,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所处晶体场环境及结合能与内部原子不同,存在较多的悬空键,具有不饱和性质,活性很高,使其极易与其他原子或者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尤其是在催化方面,能够很好的活化反应分子,降低活化能,极大的提高反应速率。而合成形貌可控的纳米金属结构的方法中,有些会涉及到了表面活性剂的使用。

二、纳米催化材料特性及其制备方法

区别于一般催化剂,纳米催化剂表现出如下这些特性:

(1)表面特性:在纳米催化剂颗粒中,由于表面原子与总原子周边缺少相邻原子,因而出现许多悬空键,显示出不饱和性,极易与其它原子结合而稳定下来[1]。当颗粒直径较接近原子直径时,催化剂表面原子占总原子的百分比急剧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表面能及表面结合能都迅速增大,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

(2)吸附特性:氧在纳米催化剂上的吸附则更为明显,几乎所有的纳米颗粒在有氧条件下都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即使是热力学上稳定性很好的贵金属,经纳米技术处理也能发生氧化反应。氢在催化剂上的吸附方式将对催化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氢在某些过渡金属纳米催化剂表面呈解离吸附,这对催化部分有机化合物的还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镍铝骨架负载高分散性镍所制成的雷尼镍纳米催化剂,呈现了对有机化合物还原反应非常高的活性与选择性。

(3)选择特性:纳米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效果,控制反应速率。不同粒径的同种纳米催化剂可用于控制不同反应的选择性催化。例如硅负载纳米镍催化剂对丙醛的氧化反应表明,采用粒径在5 nm以下的镍催化剂,反应的选择性会发生急剧变化,醛分解反应可以得到有效抑制,而生成乙醇的转化率急剧变大;用粒径

小于2nm的纳米银催化剂氧化C

2H

4

,产物为CO

2

和H

2

O,而当银催化剂的粒径大于

20 nm时,主要产物则变成C

2H

4 0。

显然,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是直接关系到催化性能否取得突破性提高的关键问题。制备工艺和方法对所制备出的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有很大影响,展设计、合成纳米材料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已成为纳米材料研究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纳米材料的制作方法繁多,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非晶晶化法、高能球磨法、激光诱导气相沉积法、自组装法、电沉积和液相法等。无论是单一的纳米颗粒还是符合纳米颗粒均可以通过以上的方法得到。

二、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结构并具有降低表面张力、减小表面能、乳化、分散、增溶等一系列优异性能的化学物质,在工业、农业、卫生和科学技术部门的应用可起到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等作用,几乎渗透到一切技术部门,它是精细化工的重要产品,素有“工业味精”之称。

表面活性剂是由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两部分组成的具有两亲性质的两亲分子。根据亲水基团的类型,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无论是任何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其结构都是由性质不同(亲水性和亲油性)的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疏水亲油的碳氢链组成的非极性基团,另一部分为亲水疏油的极性基团,这两部分分别处于表面活性剂的两端。表面活性剂的这种结构决定了它在溶液中的主要聚集状态有:胶束、反胶束、微乳、液晶和囊泡[2,3]。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超过它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就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同,亲水基的几何形状不同,特别是亲水基和疏水基在溶液中各自横截面的相对大小不同,所形成的胶束形状也不同,有球形、扁球形及棒状等多种形态。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在非水溶液中也会形成胶束,这种聚集体的结构与水溶液中胶束的结构相反,以亲水基构成内核,称为反相胶束。胶束与反相胶束的聚集数及尺寸都很小,直径为4-10 nm加水于反胶束溶液时,水增溶到反胶束极性核内,随着水量增加,逐步形成微水相(常有助表面活性剂存在),得到反相微乳液,同样,加油于胶束溶液也可得到微乳液,微乳液及反相微乳液由于内核增溶了水或油,其粒径比胶束及反胶束要大,一般在5-500 nm。在高浓度时,表面活性剂还可以高度有序聚集形成兼有晶体和溶液性质的液晶相。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液晶结构有层状、六方柱状及立方三种形式,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基团之间形成的水层的厚度约几个纳米。囊泡是由两亲分子定向单层尾对尾地结合成封闭的双层所形成的外壳和壳内包藏的微水相构成,从结构上看囊泡可分为两类:即单室的和多室的囊泡的线尺寸约在30-100O nm。

这些有序的聚集体都像一个个微型反应器,尺寸都在纳米范围内。一般说来胶团的结构可以用表面活性剂在界面堆积的几何参数来确定,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体的主要性能见表一[4]。

表一表面活性剂有序组合体的主要性能表

聚集体稳定性耐水稀释性组合体中增溶

反应物的数量

增溶场所

胶束几个月被破坏很少在Stern双电层周围或内部

反胶束几个月小水池扩大形

成W/O型微乳

很少

内水池,内表面以及表面活

性剂尾部

微乳几个月根据形态而异多内池表面以及表面活性剂尾

液晶几个星期多中间和表面

囊泡

几个星期

到几个月

不变多

内池、内部,外表面以及双

电层

利用这些微反应器进行化学反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使成核生长过程局

限在一个微小的范围内,粒子的大小、形状、结构等都受到微反应器的组成与结构的影响,为实现纳米粒子的人为调控提供了有利的手段。

三、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由于它本身的结构特点,在溶液中体现出诸如乳化、洗涤、消泡等优越的功能。随着对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的认识和研究,针对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所表现的结构与性能特点,人们开始利用表面活性剂制备纳米材料,并通过表面活性剂结构和功能关系研究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对纳米材料的产生、形成过程、纳米微粒的中间控制、纳米微粒表面的性能控制、纳米微粒表面结构改变、纳米结构材料的结构设计、纳米结构材料整体调控等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

3.1控制纳米微粒大小、形状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特点决定其在溶液中必然形成胶束,而胶束的大小和数目是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和种类来实现的。一般地,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团直径为10-10Onm,而胶团本身就是一个微型反应器,胶团尺寸大小限定了所生成产物的大小和形状,所以选择不同结构和性质的表面活性剂,控制胶团结构和大小,可以得到尺寸大小、粒子形态可控的纳米微粒。J.P.Cason 等[5]用化学还原法在AOT反胶团中制备了铜的纳米粒子,研究了多种因素对铜粒的影响。影响Cu粒子生长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溶剂的类型,以异辛烷为溶剂Cu粒子的生长速率明显地快于环己烷作溶剂的生长速率,而且在环己烷中制得

的Cu粒子的粒径也稍大,可从5 nm变到15nm。外加助溶剂或助表面活性剂对Cu 粒子的生长速率也有影响,例如微量正辛醇的加入,将降低铜粒子的生长速率。Chen等[6]在CATB棒状胶束介质中制得粒径约9 nm的CdS及CdSe纳米棒,发现随着胶束所增溶环己烷的量的不同,所得纳米棒的长径比也不同,随着所增溶环己烷的量的增加,纳米棒的长径比增大,但是继续增加环己烷的量球形粒子及无规则的粒子也开始出现,这是环己烷的增溶量影响胶束形态的结果。因为少量环己烷的增溶使得胶束的长径比增大,继续增加环己烷的量,胶束的聚集状态发生改变,聚集数变小,球形的胶束开始出现。

3.2 改善纳米催化材料表面性能

由于纳米材料表面效应的作用,纳米粉体表面有很多电荷或官能团,其表面能很高,这些特点决定了纳米粉体微粒表面能倾向于变小而易出现团聚的特点。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对固体的吸附性和化学反应活性及其降低表面张力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改善纳米微粒的表面性能:(a)亲水基团与表面基团结合生成新结构,赋予纳米微粒表面新的结构;(b)降低纳米微粒表面能,使纳米微粒处于稳定状态;(c)表面活性剂的长尾端在微粒表面形成空间位阻,防止纳米微粒的团聚,由此改善纳米粉体在不同介质中的分散性、纳米粒子表面反应性、纳米粒子表面结构等。

3.3控制纳米催化材料结构

在合成形貌可控的纳米结构的方法中,大多涉及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其中大部分将作为包覆剂以精确控制纳米结构的成核及生长,此外有些表面活性剂与金属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也能够影响金属纳米颗粒的生长,从而进一步一项产物的形貌。有的表面活性剂甚至能够和金属之间形成配体而作为模板来控制金属纳米成形生长。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两亲性结构特点决定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表面形成分子定向排列,利用表面活性剂这一特性可以选择特定结构的表面活性剂,设计特殊的制备方法,得到理想的纳米结构材料。Tang[7]等人报道了使用十六院基P比唆氯(CPC)作为包覆剂,通过调整晶种法中各组分具体浓度及比例,选择性地制备了单晶的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及立方体的金纳米晶体。季按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晶种法制备金纳米结构的过程中也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在室温条件下,将适量金种子溶液加入到生长液(其中含有适量的CTAB、氯金酸、抗坏

血酸及少量的AgN0

)中,可以得到各种形貌的金纳米结构,包括棒状、三角状、六

3

角状、矩形、立方体及星形等[8]。Kumar等[9]人使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离子液体,通过改变阴阳离子的碳链长度,得到了球形,片状及环状的金纳米结构。

3.4 形成纳米反应器

表面活性剂聚集而形成的状态,尤其是囊泡,它的尺寸为30-l000 nm,可以

为一些化学反应提供适宜的微环境,作为“纳米反应器”制备纳米粒子。

F.Gauffre等[10]研究了多室囊泡的结构及其形成条件, 认为构成囊泡的表面活

性剂双分子层对进出囊泡室内的反应物有一定的选择性,囊泡的大小也可以控制,使得囊泡成为制备粒径大小可控、组成可调的纳米材料的一种新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囊泡用于制备纳米粒子,所用表面活性剂应有“配位”性质,以防金属离子在囊泡中的扩散或“泄露”。

四、展望

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特殊的双亲结构,能自组装形成模板,并因其具有的吸附特性而使体系保持良好的分散性,这些特点在纳米材料的制备中显示出相当的可行性和广泛的适用性,为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简捷的途径。但是,人们对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等问题还不够明了,对很多制备过程的认识还处于经验或半经验的阶段,尚无完整的理论基础与体系。随着人们对纳米科技的认识不断加深,对表面活性剂用之于纳米材料制备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成熟,可以预见,表面活性剂将在纳米科技中的更多领域中发挥愈加

广阔和重要的作用。当然,在纳米材料的合成中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较大,而且多数表面活性剂的成本过高,也限制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因此开发出具更佳功能且更为廉价的表面活性剂,也是纳米科技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

[1] Fujishima A,Honda K. Electrochemical photolysis of water at a semiconductor

electrode[J].Nature,1972,238:37-41

[2] J.H.Fendler. Atomic and molecular clusters in membrane

mimetic chemistry[J].Chem.Rev.,1987,87(50):877-899.

[3] Y.Li,J.Wan, et al. Low temperature creep of nanocrystalline pure

copper[J].Mater.Sei.Eng.A, 2000,286:188-192

[4] J.H.Fendler. Membrane Mimetic Chem. Wiley-inter-science[M]. New

York,1982.

[5] J.P.Cason,https://www.360docs.net/doc/483667751.html,ler,J.B.Murphy,et al.Solvent effects on Copper nanoparticle

growth behavior in AOT reverse micelle Systems [J].J.Phys.Chem.B,2001,105(12):2297-2302.

[6] C C Chen,C.Y.Chao, https://www.360docs.net/doc/483667751.html,ng. Simple solution-phase synthesis of soluble CdS

and CdSe nanorods [J].J.Mater Chem.,2000,12(6):1516-1518.

[7] W. Niu, S. Zheng,D. Wang,X. Liu, H. Li, S. Han, J. Chen, Z. Tang,

G Xu,Selective synthesis of single-crystalline rhombic dodecahedral, octahedral,

and cubic gold nanocrystals, J, Am, Chem. Soc, 2009, 131, 697-703

[8] T. K. Sau,C. J. Murphy, Room temperature, high-yield synthesis of multiple

shapes of gold nanoparticles in aqueous solution,J. Am. Chem. Soc.

2004,J26,8648-8649

[9] K.S.Rao, T.J.Trivedi, A.Kumar, Aqueous-biamphiphilic ionic liquid

systems:self-assembly and synthesis of gold nanocrystals/microplates, J. Phys.

Chem. B2012,116,14363-14374;

[10] F.Guaffre, D.Roux. Studying a new type of surfactant aggregate as chemical

microreactors. A first exmaple: copper ion entrapping and particle synthesis[J].

Lnagmuir,1999,15(11):3738-3747.

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材料

哈尔滨工程大学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材料 姓名:张进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urfactant And Nanometer Materials Name: Zhang Jin 电子邮箱:zhangjing8014484@https://www.360docs.net/doc/483667751.html,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方面最近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方面所起的作用,并总结目前提出的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材料的作用机理,同时初步探讨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方面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纳米材料分散剂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recently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surfactant in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nanomaterials, and summed up the roles of surfactant in the nanomaterial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and the mechanism between the surfactant and nanomaterials at present. Preliminary studie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surfactants in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Keyword:surfactant; nanometer materials; dispersant 电子邮箱:zhangjing8014484@https://www.360docs.net/doc/483667751.html,

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特点

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特点 一纳米材料的性能 广义地说,纳米材料是指其中任意一维的尺度小于100nm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以及界面层结构的材料。当小粒子尺寸加入纳米量级时,其本身具有体积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使其具有奇异的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化学活性、催化和超导特性,使纳米材料在各种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常材料的性能与其颗粒尺寸的关系极为密切。当晶粒尺寸减小时, 晶界相的相对体积将增加,其占整个晶体的体积比例增大,这时,晶界相对晶体整体性能的影响作用就非常显著。此外,由于界面原子排列的无序状态,界面原子键合的不饱和性能都将引起材料物理性能上的变化。研究证实,当材料晶粒尺寸小到纳米级时,表现出许多与一般材料截然不同的性能,如高硬度、高强度和陶瓷超塑性以及特殊的比热、扩散、光学、电学、磁学、力学、烧结等性能。而这些特性主要是由其表面效应、体积效应、久保效应等引起的。由于纳米粒子有极高的表面能和扩散率,粒子间能充分接近,从而范德华力得以充分发挥,使得纳米粒子之间、纳米粒子与其他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异常激烈,这种作用提供了一系列特殊的吸附、催化、螯合、烧结等性能。 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从制备手段来分,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1 物理制备方法 物理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有: 粉碎法、高能球磨法[4]、惰性气体蒸发法、溅射法、等离子体法等。 粉碎法是通过机械粉碎或电火花爆炸而得到纳米级颗粒。 高能球磨法是利用球磨机的转动或振动,使硬球对原料进行强烈的撞击,研磨和搅拌,将金属或合金粉碎为纳米级颗粒。高能球磨法可以将相图上几乎不互溶的几种元素制成纳米固溶体,为发展新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惰性气体凝聚- 蒸发法是在一充满惰性气体的超高真空室中,将蒸发源加热蒸发,产生原子雾,原子雾再与惰性气体原子碰撞失去能量,骤冷后形成纳米颗粒。由于颗粒的形成是在很高的温度下完成的,因此可以得到的颗粒很细(可以小于10nm) ,而且颗粒的团、凝聚等形态特征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溅射技术是采用高能粒子撞击靶材料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交换能量或动量,使得靶材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从靶材表面飞出后沉积到基片上形成纳米材料。常用的有阴极溅射、直流磁控溅射、射频磁控溅射、离子束溅射以及电子回旋共振辅助反应磁控溅射等技术。 等离子体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在惰性气氛或反应性气氛中

表面活性剂和纳米技术

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 摘要:纳米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新兴学科。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日益显示出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潜力。表面活性剂分子由于其所独具的双亲分子特性,能显著降低系统的界面张力,并能在溶液中形成胶团、微乳状液、囊泡和液晶等自组装体。表面活性剂分子所具有的这一性质,为纳米材料的制备提供了理想模板并能在制备过程中防止微粒的团聚。本文主要简单地总结了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并且通过对表面活性剂参与的不同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的论述,探讨了纳米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的形成原理及表面活性剂在此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胶束,微乳液,纳米材料 1.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表面活性剂的英文通常用surfactant,surface-activeagent和amphiphiles,其中amphiphiles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汉语译为“两亲分子”。[1]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这样一种物质,它能够吸附在溶液的表(界)面上,具有极高地降低表(界)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 图1.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示意图 当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分散达到一定的浓度时,表面活性剂分子会从单体(单个离子或分子)聚合成胶态聚合物,形成胶束,溶液性质随之发生改变。此时的浓度,即形成胶束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英文缩写为CMC。因为溶液中的胶束

的类型不同,所以形成的胶束的结构也不同,常见的胶团的形状为球形胶束、棒状或蠕虫状胶束、层状相、囊泡等,见图2。 表面活性剂在浓度适宜时,可以形成长程有序、短程无序的一种聚集体状态,即溶致液晶。溶致液晶通常有三种常见结构:层状相、六方状相和立方状相,如图3所示。 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 各种胶束(左)和囊泡结构(右) 图2.表面活性剂形成结束和囊泡示意图

三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综述

三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综述 摘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甚多。目前,制备纳米材料中最基本的原则有二:一是将大块固体分裂成纳米微粒;二是由单个基本微粒聚集,并控制聚集微粒的生长,使其维持在纳米尺寸。本文主要介绍纳米材料分类和性能,同时介绍了一些三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如水热法、溶剂热法和微乳液法。 关键词: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阵列;水热法;溶剂热法;微乳液法 1.引言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世界认识随之也从宏观转移到了微观,也就是说从宏观的块体材料转移到了微观的纳米材料。所谓纳米材料,是材料尺寸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个维度处于纳米尺度范围的材料。如果按照维度的数量来划分,纳米材料的的种类基本可以分为四类:(1)零维,指在空间中三维都处在纳米尺度,如量子点,尺度在纳米级的颗粒等;(2)—维,指在空间中两个维度处于纳米尺度,还有一个处于宏观尺度的结构,例如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管等;(3)二维,是指在空间中只有一个维度处于纳米尺度,其它两个维度具有宏观尺度的材料,典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层状结构,如多层膜结构、一维超晶格结构等;(4)三维,即在空间中三维都属于宏观尺度的纳米材料,如纳米花、纳米球等各种形貌[1]。 当物质进入纳米级别,其在催化、光、电和热力学等方面都出现特异性,这种现象被称为“纳米效应”。纳米材料具有普通材料所不具备的3大效应:(1)小尺寸效应——其光吸收、电磁、化学活性、催化等性质发生很大变化;(2)表面效应——在催化、吸附等方面具有常规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3)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例如纳米微粒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特的宏观物理特性,如高强度和高韧性,高热膨胀系数、高比热容和低熔点,异常的导电率和磁化率,极强的吸波性,高扩散性,以及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活性等[2]。 纳米科学发展前期,人们更多关注于一维纳米材料,并研究其基本性能。随着纳米科学快速发展,当今研究热点开始转向以微纳结构和纳米结构器件为方向的对纳米阵列组装体系的研究。以特定尺寸和形貌的一维纳米材料为基本单元,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在两维或三维空间内构筑纳米体系,可得到包括纳米阵

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材料的制备学习资料

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材 料的制备

表面活性剂与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 摘要: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发现与合成新型的、高质量、性能优异的纳米结构材料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纳米催化材料的在催化应用方面的优异特性及其制备方法,其次介绍了在纳米催化材料制备中用到的表面活性剂的性质,最后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催化材料制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纳米材料 一、研究背景 纳米材料出现许多既不同于宏观体系,也不同于微观体系的奇异性能,比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催化方面,纳米材料也有很大的用武之地,由于纳米材料极小的尺寸,导致其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更多的活性位将会暴漏出来,显现极高的催化活性。另外,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所处晶体场环境及结合能与内部原子不同,存在较多的悬空键,具有不饱和性质,活性很高,使其极易与其他原子或者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尤其是在催化方面,能够很好的活化反应分子,降低活化能,极大的提高反应速率。而合成形貌可控的纳米金属结构的方法中,有些会涉及到了表面活性剂的使用。 二、纳米催化材料特性及其制备方法 区别于一般催化剂,纳米催化剂表现出如下这些特性: (1)表面特性:在纳米催化剂颗粒中,由于表面原子与总原子周边缺少相邻原子,因而出现许多悬空键,显示出不饱和性,极易与其它原子结合而稳定下来[1]。当颗粒直径较接近原子直径时,催化剂表面原子占总原子的百分比急剧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表面能及表面结合能都迅速增大,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

(2)吸附特性:氧在纳米催化剂上的吸附则更为明显,几乎所有的纳米颗粒在有氧条件下都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即使是热力学上稳定性很好的贵金属,经纳米技术处理也能发生氧化反应。氢在催化剂上的吸附方式将对催化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氢在某些过渡金属纳米催化剂表面呈解离吸附,这对催化部分有机化合物的还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镍铝骨架负载高分散性镍所制成的雷尼镍纳米催化剂,呈现了对有机化合物还原反应非常高的活性与选择性。 (3)选择特性:纳米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效果,控制反应速率。不同粒径的同种纳米催化剂可用于控制不同反应的选择性催化。例如硅负载纳米镍催化剂对丙醛的氧化反应表明,采用粒径在5 nm以下的镍催化剂,反应的选择性会发生急剧变化,醛分解反应可以得到有效抑制,而生成乙醇的转化率急剧变大;用粒径小于2 nm的纳米银催化剂氧化C2H4,产物为CO2和H2O,而当银催化剂的粒径大于20 nm时,主要产物则变成C2H40。 显然,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是直接关系到催化性能否取得突破性提高的关键问题。制备工艺和方法对所制备出的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有很大影响,展设计、合成纳米材料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已成为纳米材料研究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纳米材料的制作方法繁多,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非晶晶化法、高能球磨法、激光诱导气相沉积法、自组装法、电沉积和液相法等。无论是单一的纳米颗粒还是符合纳米颗粒均可以通过以上的方法得到。 二、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结构并具有降低表面张力、减小表面能、乳化、分散、增溶等一系列优异性能的化学物质,在工业、农业、卫生和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合成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1) 摘要 (1) 关键词 (1) The synthesis and preparation of nanomaterials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1) 1纳米材料的化学制备 (2) 1.1纳米粉体的湿化学法制备 (2) 1.2纳米粉体的化学气相法制备 (2) 1.2.1气体冷凝法 (3) 1.2.2溅射法 (3) 1.2.3真空蒸镀法 (4) 1.2.4等离子体方法 (4) 1.2.5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法(LICVD) (4) 1.2.6爆炸丝方法 (5) 1.2.7燃烧合成法 (5) 1.3纳米薄膜的化学法制备 (5) 1.4纳米单相及复相材料的制备 (6) 2纳米材料的物理法制备 (7) 2.1纳米粉体(固体)的惰性气体冷凝法制备 (7) 2.2纳米粉体的高能机械球磨法制备 (7)

2.3纳米晶体非晶晶化方法制备 (8) 2.4深度塑性变形法制备纳米晶体 (9) 2.5纳米薄膜的低能团簇束沉积方法(LEBCD)制备 (9) 2.6纳米薄膜物理气相沉积技术 (9) 3纳米材料的应用展望 (10) 4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纳米材料合成与制备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纳米粉体、块体及薄膜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方法制备。从纳米材料合成和制备的角度出发,较系统的阐述了纳米材料合成与制备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气相法,液相法及固相法合成与制备纳米材料;并介绍了纳米材料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展望。 关键词纳米材料,合成,制备 The synthesis and preparation of nanomaterials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cent years in the field of nanometer material synthesis and preparation of some of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including nano powder, bulk and thin film materials preparati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no material synthesis and preparation,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synthesis and 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e preparation of nanometer materials, including gas phase, liquid phase method and solid phase synthesis and preparation of nano materials; And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in the field of high-tech prospects. Keywords nano materials, synthesis, preparation 引言 纳米材料是晶粒尺寸小于100nm的单晶体或多晶体,由于晶粒细小,使其晶界上的原子数多于晶粒内部的,即产生高浓度晶界,因而使纳米材料有许多不同于一般粗晶材料的性能,如强度硬度增大、低密度、低弹性模量、高电阻低热导率等。

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材料的制备

表面活性剂与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 摘要: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发现与合成新型的、高质量、性能优异的纳米结构材料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纳米催化材料的在催化应用方面的优异特性及其制备方法,其次介绍了在纳米催化材料制备中用到的表面活性剂的性质,最后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催化材料制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纳米材料 一、研究背景 纳米材料出现许多既不同于宏观体系,也不同于微观体系的奇异性能,比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催化方面,纳米材料也有很大的用武之地,由于纳米材料极小的尺寸,导致其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更多的活性位将会暴漏出来,显现极高的催化活性。另外,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所处晶体场环境及结合能与内部原子不同,存在较多的悬空键,具有不饱和性质,活性很高,使其极易与其他原子或者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尤其是在催化方面,能够很好的活化反应分子,降低活化能,极大的提高反应速率。而合成形貌可控的纳米金属结构的方法中,有些会涉及到了表面活性剂的使用。 二、纳米催化材料特性及其制备方法 区别于一般催化剂,纳米催化剂表现出如下这些特性: (1)表面特性:在纳米催化剂颗粒中,由于表面原子与总原子周边缺少相邻原子,因而出现许多悬空键,显示出不饱和性,极易与其它原子结合而稳定下来[1]。当颗粒直径较接近原子直径时,催化剂表面原子占总原子的百分比急剧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表面能及表面结合能都迅速增大,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 (2)吸附特性:氧在纳米催化剂上的吸附则更为明显,几乎所有的纳米颗粒在有氧条件下都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即使是热力学上稳定性很好的贵金属,经纳米技术处理也能发生氧化反应。氢在催化剂上的吸附方式将对催化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氢在某些过渡金属纳米催化剂表面呈解离吸附,这对催化部分有机化合物的还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镍铝骨架负载高分散性镍所制成的雷尼镍纳米催化剂,呈现了对有机化合物还原反应非常高的活性与选择性。 (3)选择特性:纳米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效果,控制反应速率。不同粒径的同种纳米催化剂可用于控制不同反应的选择性催化。例如硅负载纳米镍催化剂对丙醛的氧化反应表明,采用粒径在5 nm以下的镍催化剂,反应的选择性会发生急剧变化,醛分解反应可以得到有效抑制,而生成乙醇的转化率急剧变大;用粒径 小于2nm的纳米银催化剂氧化C 2H 4 ,产物为CO 2 和H 2 O,而当银催化剂的粒径大于 20 nm时,主要产物则变成C 2H 4 0。 显然,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是直接关系到催化性能否取得突破性提高的关键问题。制备工艺和方法对所制备出的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有很大影响,展设计、合成纳米材料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已成为纳米材料研究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纳米材料的制作方法繁多,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非晶晶化法、高能球磨法、激光诱导气相沉积法、自组装法、电沉积和液相法等。无论是单一的纳米颗粒还是符合纳米颗粒均可以通过以上的方法得到。

纳米与表面活性剂

纳米材料在表面活性剂方面的应用 摘要:纳米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新兴学科。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 特别是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日益显示出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潜力。以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各种有序聚集体为模板的模板法、用表面活性剂稳定形成的微乳液为介质的微乳法、水热法、溶胶- 凝胶法等[1-3]。 关键词:纳米材料表面活性剂机理分散 引言 表面活性剂是由性质不同的疏水和亲水部分构成的两亲性分子,由于其两亲分子结构在溶液中产生疏水效应,使表面活性剂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序的排列形成各种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纳米材料因具有较大的表面能、较难稳定存在、易发生自发的团聚现象而失去其独特的性能。 在合成过程中, 纳米粒子的表面形貌和大小均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表面活性剂作为稳定剂稳定纳米材料的机理主要是: 静电稳定机制和空间位阻机制。表面活性剂的这些特性为纳米粒子的合成提供了另外一些合成路径[4]。一方面, 利用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如形成胶束、反胶束、微乳液等)为纳米粒子的合成提供了模板法、微乳法、水热法、机械球磨法等方法, 能较好地控制纳米粒子的尺寸; 另一方面, 能较好地降低所合成纳米粒子自发团聚现象, 增加纳米粒子的稳定性本文阐述纳米材料与结构了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材料的分散机理, 并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方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5-6]。 1. 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机理 1.1 静电稳定机理 在粉体悬浮液中加入分散剂,可降低固、液之间的界面张力,有效润湿颗粒. 以水性分散介质为例,分散剂亲油性基团吸附于固体粒子表面,亲水基团为水介质溶剂化,并扩展到水相介质中,由此围绕粒子形成一个带电荷的保护屏障,双层包围粒子, 粒子之间产生静电斥力,使分散体稳定[7]。 1.2 空间位阻稳定机理 空间位阻稳定机制通过加入高分子聚合物(分散剂) ,使其一端的官能团与胶体发生吸附,另一端溶剂化链则伸向介质中,形成阻挡层,阻挡胶粒之间的碰撞、聚集和沉降。 1.3 静电位阻稳定机理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要点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贾警(11081002) 蒙小飞(11091001) 1引言 自从1984年德国科学家Gleiter等人首次用惰性气体凝聚法成功地制得。铁纳米微粒以来,由于纳米材料有明显不同于体材料和单个分子的独特性质—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轨道效应等,以及其在电子学、光学、化工、陶瓷、生物和医药等诸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几十年来,对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等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纳米材料指其基本组成颗粒尺寸为纳米数量级,处于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接区域的粒子。颗粒直径一般为1~100nm之间。颗粒可以是晶体,亦可以是非晶体。由于纳米材料具有其特殊的物理、机械、电子、磁学、光学和化学特性,可以预见,纳米材料将成为21世纪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支柱之一。 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有很多制备方法,在此只简要介绍其中几种。 2.1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是材料制备的是化学方法中的较为重要的一种,它提供一种再常温常压下合成无机陶瓷、玻璃、及纳米材料的新途径。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的主要步骤为选择要制备的金属化合物,然后将金属化合物在适当的溶剂中溶解,然后经过溶胶-凝胶过程而固化,在经过低温处理而得到纳米粒子。 2.2热合成法 热合成法制备纳米材料是在高温高压下、水溶液中合成,在经过分离和后续处理而得到纳米粒子,水热合成法可以制备包括金属、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在内的产物。主要集中在陶瓷氧化物材料的制备中。 2.3有机液相合成 有机液相合成主要采用在有机溶剂中能稳定存在金属、有机化合物及某些具有特殊性质的无机化合物为反应原料,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合成纳米材料。通常这些反应物都是对水非常敏感,在水溶剂中不能稳定存在的物质。最常用的反应方式就是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回流制备。 2.4惰性气体冷凝法 惰性气体冷凝法是制备清洁界面的纳米粉体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过程是在真空蒸发室内充入低压惰性气体,然后对蒸发源采用真空蒸发、加热、高频感应等方法使原料气化或形成等离子体。原料气体分子与惰性气体分子碰撞失去能量,凝集形成纳米尺寸的团簇,然后骤冷。该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纯度高,工艺过程中无其它杂质污染,反应速度快,结品组织好,但技术设备要求高。 2.5反相胶束微反应器法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班级: XX级XX班 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职称: 完成日期: 20XX 年 X 月 XX 日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纳米材料有众多特殊性质,人们越来越关注纳米材料。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纳米材料的制备变得更加成熟。本论文讲述纳米材料的制备,以及纳米技术在将来的应用。 关键词:纳米材料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应用前景

目录 引言 (1) 1.纳米材料的物理制备方法 (1) 1.1物理粉碎法 (1) 1.2球磨法 (2) 1.3.蒸发—冷凝法 (2) 1.3.1.激光加热蒸发法 (2) 1.3.2.真空蒸发—冷凝法 (4) 1.3.3.电子束照射法 (4) 1.3.4.等离子体法 (5) 1.3.5.高频感应加热法 (5) 1.4.溅射法 (6) 2.纳米材料的化学制备方法 (7) 2.1化学沉淀法 (8) 2.2化学气相沉积法 (8) 2.3化学气相冷凝法 (10) 2.4溶胶--凝胶法 (10) 2.5水热法 (11) 3.纳米材料的其他制备方法 (12) 3.1分子束外延法 (12) 3.2静电纺丝法 (13) 4.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 (14) 5.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引言 纳米材料是指任一维空间尺度处于1—100nm之间的材料。它有着不同寻常的性质,如小尺寸效应可引起物理性质的突变,从而具有独特的性能;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与界面效应使其具有了一般大颗粒物不具备的性质,如对红外线、紫外线有很强的反射作用,应用到纺织品中有抗紫外线,隔热保温作用。纳米材料的这些特性使其在化工、物理、生物、医学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多年以来,通过科学家们的潜心研究,使纳米材料在其制备及其应用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纳米材料将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将成为未来新工业革命的必备材料。 1.纳米材料的物理制备方法 1.1物理粉碎法 物理粉碎法就是用机械粉碎和电火花爆炸等方法得到纳米微粒]2[。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得到的纳米微粒纯度不高,分布也不均匀。 图1. 机械粉碎法仪器图

BiOBr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2018年第18期广东化工 第45卷总第380期https://www.360docs.net/doc/483667751.html, ·235 ·BiOBr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代弢1,汪露2 (1.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41;2.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Progress of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iOBr Nanomaterials Dai Tao1, Wang Lu2 (1. College of Chemistry &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Southwest Mizu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 Southwest Mizu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BiOBr nanomaterials have a unique electronic structure, a suitable band gap width and good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the 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methods of BiOBr are summariz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BiOBr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is expounded. We also described the prospect of BiOBr in photocatalysis. Keywords:BiOBr;nanomaterials;preparation and anapplication 近年来,由于环境和能源的问题不断突出,BiOBr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催化纳米材料,对解决能源和环境这一世界性的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BiOBr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良好的催化活性。目前纳米BiOBr材料已采用多种方法成功制备,本文重点归纳了BiOBr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以及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指导。 1 BiOBr的结构特性 BiOBr属于典型的横跨五、六、七三主族三原子复合半导体材料,它一般的结构通式是Bi l O m Br n[1]。一般来说,它的晶型属于四方氟氯铅矿(PbFCl-型)结构。Bi3+周围的O2-和Br-成反四方柱配位。对于Bi l O m Br n来说,其价带主要是通过O 2p和Br 4p态形成以及其导带主要是通过Bi 6p态形成。Bi l O m Br n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其制备条件、结构尺寸和反应环境等[2-4]。 2 BiOBr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随着合成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材料得到进一步发展。发展了众多BiOBr纳米材料的方法。现对近年来BiOBr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进行归纳: 2.1 水解法 水解法是利用Bi3+的水解特性[5],利用BiBr3在碱性条件下合成BiOBr沉淀。该方法操作简单,可以规模化生产。但获得的BiOBr纳米材料尺寸不均一,活性较差。 2.2 水热法 水热法是在密闭的容器内高压条件下合成的方法。将Bi源和Br源在反应釜内反应合成BiOBr晶体。反应时间和温度会对催化剂的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水热法可以获得结晶相对较好的BiOBr晶体。 2.3 溶剂热法 溶剂热法是水热法的发展,它与水热法的区别是使用有机溶剂。Wu等人通过调控溶剂乙醇和水的体积比合成出了9 nm厚的BiOBr薄片[6],当溶剂热反应温度为333 K,溶剂为纯水溶液时,得到约32 nm厚,当反应溶剂变为乙醇:水=4:3时,BiOBr纳米片的厚度变为9 nm左右,并且形貌均匀分布,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结晶性。乙二醇,甘油和甘露醇等也常用作溶剂制备BiOBr。 2.4 离子液法 离子液体是在室温下呈液态的物质,具有蒸汽压低,难挥发,热稳定性高,溶解性好等优点。与水和溶解相比,离子液体可以看成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因此利用离子液辅助溶剂合成BiOBr纳米材料,在可见光下可以有效降解污染物。 2.5 共沉淀法 采用共沉淀法可得到粒径约500 nm的BiOBr纳米催化剂,这种先调配前驱体溶液再高温处理的合成方法,易于通过调控温度处理条件来调控产物形貌。且共沉淀法制备得到的BiOBr纳米材料的催化活性是水热法制备的材料活性的5倍左右[7]。 2.6 微波超声法 通过微波辅助方法可以获得具有优异可见光降解能力的BiOBr纳米材料。Li等人通过自组装过程[8],采用一种简单的微波合成法制备了一种均匀分散的多级结构的BiOBr纳米材料,其形貌为花状结构的BiOBr材料。该材料对Cr6+在较广pH值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吸附去除能力。与其他方法相比,微波加热的反应体系由于受热更均匀体系分散更好制备得到的BiOBr粒径更为均匀因而广泛应用于无机纳米材料BiOBr的合成制备。 2.7 静电纺丝法 Veluru等人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合成的BiOBr纳米纤维[9],通过调控溶剂的粘性得到不同长度的BiOBr以及不同直径的BiOBr纳米材料。同时对茜素红表现出极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 3 BiOBr纳米材料在光催化中的应用进展 3.1 在能源问题中的应用 3.1.1 光解水制氢 目前,氢气是一种公认的最重要的清洁的新能源。所谓的氢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找到一种有效的实际批量生产氢气的途径。自1967年发现使用光电化学电池组成的单晶二氧化钛阳极和铂阴极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使水裂解为氢气以来,光催化水裂解反应已被广泛认为是大量获得氢气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手段。利用Cr掺杂的Bi系纳米材料有效的降低了禁带宽度,从而提升了在可见光下催化剂产氢的效率[10-12]。 3.1.2 光催化合成氨 目前氮气的固定主要是通过Haber-Bosch反应,但是严苛的反应条件(Fe基催化剂、15-25 MPa、573-823 K )使得消耗极大的其他能源并且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人们在催化合成氨领域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Zhang等人通过向BiOBr进行表面改性使得在BiOBr材料表面产生氧空位,而氧空位极大的有利于N2的吸附,进而进一步促使光固氮这一过程的发生,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固氮效率[13,14]。 3.1.3 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是指模拟太阳光的光合作用将CO2转换为其他的含碳燃料,比如甲醇、甲醛以及一些其他的精细化学品[15-19]。Chai等人通过向多级结构的BiOBr纳米材料引入表面氧空缺以提高CO2向CH4的转化效率差,同时进一步的比较了不含氧空位的BiOBr纳米材料其转化产物主要为CO。 3.2 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废水所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物和有机染料造成的废水因为具有高毒性、强致癌性等危害,对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铋系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由于具有较好的可见光响应并且能够使有机污染深度矿化而被广泛的应 [收稿日期] 2018-08-30 [作者简介] 代弢(1992-),男,博士,四川省雅安市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类贵金属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及在催化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前言 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被广泛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新型材料和科技领域之一。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英国化学家Thomas就使用“胶体”来描述悬浮液中直径为1nm-100nm的颗粒物。纳米材料是指任意一维的尺度小于100nm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以及界面层结构的材料。当粒子尺寸小至纳米级时,其本身将具有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这些效应使得纳米材料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能。自1991年Iijima首次制备了碳纳米管以来,一维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纳米结构无机材料因具有特殊的电、光、机械和热性质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应用纳米技术制成超细或纳米晶粒材料时,其韧性、强度、硬度大幅提高,使其在难以加工材料刀具等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使用纳米技术制成的陶瓷、纤维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石油钻探等恶劣环境下使用。 纳米材料的比热和热膨胀系数都大于同类粗晶材料和非晶体材料的值,这是由于界面原子排列较为混乱、原子密度低、界面原子耦合作用变弱的结果。因此在储热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耦合性能应用方面有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晶界面上原子体积分数增大,纳米材料的电阻高于同类粗晶材料,甚至发生尺寸诱导金属——绝缘体转变(SIMIT)。利用纳米粒子的隧道量子效应和库仑堵塞效应制成的纳米电子器件具有超高速、超容量、超微型低能耗的特点,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全面取代目前的常规半导体器件。 纳米巨磁电阻材料的磁电阻与外磁场间存在近似线性的关系,所以也可以用作新型的磁传感材料。高分子复合纳米材料对可见光具有良好的透射率,对可见光的吸收系数比传统粗晶材料低得多,而且对红外波段的吸收系数至少比传统粗晶材料低3个数量级,磁性比FeBO3和FeF3透明体至少高1个数量级,从而在光磁系统、光磁材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机械法 机械法有机械球磨法、机械粉碎法以及超重力技术。机械球磨法无需从外部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形貌调控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Vol 135No 16 化基金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0312*******);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者简介:王培义(1960-),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精细化学品和功能材料。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形貌调控中的 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王培义 张晓丽 徐甲强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郑州450002) 摘 要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软模板作用和稳定分散作用,重点综述了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 聚集形成的胶团、反胶团、微乳液、囊泡、液晶等各种有序聚集体辅助制备纳米材料的作用机理。展望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形貌调控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材料,形貌调控,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体,作用机理 Progress in f unction and mechanism of surfactant in controlling of size and shape of nanomaterials Wang Peiyi Zhang Xiaoli Xu Jiaqiang (College of Material and Chemistry Engineering ,Zheng 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 ry ,Zhengzhou 450002) Abstract The f unction of surfactants in controlling size and shape of nanomaterial particles ,which are template ac 2 tion and dispersion property ,were https://www.360docs.net/doc/483667751.html,anized surfactant assembles ,including micelles ,reverse micelles ,microe 2mulsion ,surfactant liquid crystal and surfactant vesicles are introduced and their mechanism in assistant formation of nano 2materials are summarized.the direction of research of surfactant in controlling of size and shape of nanomaterials is viewed. K ey w ords nanomaterial ,controlling shape ,surfactant ,organized assemble ,mechanism 在纳米材料研究过程中,只有实现对纳米材料微结构的 有效控制,才有可能将其更有效地应用于微电子器件等高科技领域中,因此,纳米材料的形貌控制成为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表面活性剂具有双亲性质,能吸附在固体表面,其长分子链的位阻效应可避免纳米粒子的团聚;其在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胶团、反胶团、微乳液、囊泡、液晶等各种有序聚集体,这些聚集体的微环境可以作为微反应器或模板,从而实现对纳米材料形貌的调控。但是,人们对表而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反应动力学等问题还不够明了,对很多制备过程的认识还处于经验或半经验的阶段,尚无完整的理论基础与体系。因此,开展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形貌调控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对纳米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1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作用 1.1 软模板作用 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 )后在溶液中聚集形成胶团、反胶团、微乳液、囊泡、液晶等有序聚集体,这些有序聚集体都有纳米级的微环境。理论上可以利用这些微环境合成不同形貌和大小的纳米材料,即表面活性剂的软模板作用。但实际上纳米材料在这些微环境中的生长过程并 不是简单地按照我们已知的模板生长。有时由于纳米材料对有序聚集体形貌的影响,可能改变甚至破坏聚集体的形貌。 大量文献表明,表面活性剂辅助纳米材料生长可归为2类。第1类是常温辅助合成多形态纳米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一般不超过200℃),利用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体微环境作为模板辅助合成不同形貌的纳米材料[1~3],所得纳米材料不经高温煅烧在一定温度下干燥即可获得最终产品,该方法节省能源且操作简便,在纳米材料制备中有极好的应用前景。第2类就是高温辅助多形态纳米材料[4,5],在合成纳米材料的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通过各种方法合成纳米材料的前驱体,一般为吸附或掺杂有表面活性剂的杂相颗粒,这些颗粒再经高温煅烧,结晶、生长获得不同形貌的纳米材料。在这个生长过程,可能受到表面活性剂的影响而使最终产品的形貌具有多样性。 1.2 稳定分散作用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表面能,其发生团聚的倾向非常大。因此,要合成分散性良好、性能稳定的纳米材料就必须使新生颗粒表面迅速被介质润湿,即使其被分散的介质所隔离。纳米材料合成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不仅可在初期作为模板剂,而且能在刚形成的纳米晶种表

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

1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他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2 (1)零维:指在空间三维尺度均在纳米尺度,如纳米颗粒、原子团簇等。 (2)一维:指在空间三维中有两维尺度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线、纳米带、纳米棒、纳米管等。 (3)二维:指在空间中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片、薄膜等。 原子团簇是指几个至几百个原子的聚集体,是介于单个原子与固态之间的原子集合体。其粒径小于或等于1 nm,如Fen, CunSm, CnHm(n和m均为整数) 和碳族(C60, C70和富勒烯等)。原子团簇既不同于具有特定大小和形状的分子,也不同于分子间以弱相互作用结合而成的聚集体以及周期性很强的晶体。原子团簇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尚未形成规整的晶体,除了惰性气体外,都是以化学键紧密结合的聚集体。 幻数:当团簇随着所含原子数目n在某个特定值n=N,团簇特别稳定,此时的N值就是团簇的幻数。 C60是一种碳的原子团簇。60个碳原子构成像足球一样的32面体,包括20个六边形,12个五边形。 C60制备:电弧法,两个石墨棒在抽真空通氦气下靠近并放电,气化出C等离子体,再合并形成C60. 纳米颗粒是指颗粒尺寸为纳米量级的超细微粒,它的尺寸大于原子团簇,小于通常的微粉。一般粒径在1-100 nm之间。 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过度金属二硫化物、Co(OH)2。 纳米孔材料:孔径在1-100 nm且具有显著表面效应的多孔材料。d<2 nm,微孔(microporous)、2 nm 50 nm,大孔(macroporous)

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

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几种纳米材料的合成制备的方法,主要是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并且简单的介绍了其应用领域。 关键词:纳米材料、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 引言: 纳米级结构材料简称为纳米材料,是指其结构单元的尺寸介于1纳米~100纳米范围之间。由于它的尺寸已经接近电子的相干长度,它的性质因为强相干所带来的自组织使得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并且,其尺度已接近光的波长,加上其具有大表面的特殊效应,因此其所表现的特性。纳米材料出现的重要科学意义在于它引领人们认识自然的新层次,是知识创新的亮点。在纳米领域发现新现象,提出新概念,认识新规律,建立新理论,为构建纳米材料科学体系新框架奠定基础[1]。材料的结构决定材料的性质。 纳米材料产生的特殊效应,具有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能,使得它在各个方面的潜在应用极为广泛,并且非常普遍[2~4]。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 固相法 传统的固相合成法反应温度较高,能耗太,而且难以得到高纯度、各组分完全均匀、物相单一的产物,因而不宜用来制各纳米氧化物。 传统的固相法是将金属盐和金属氢氧化物按一定的比例充分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前驱物,多次洗涤后充分研磨进行煅烧,然后再研磨得到纳米粒子。此法设备和工艺简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产率高,成本低,环境污染少,但产品粒度分布不均,易团聚。刘长久等[5]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粒径为30nm的NiO纳米粉体,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Feng Li等[6]在环境温度下用固相反应成功地合成了纳米氧化物SiO2、 CeO2、SnO2,并初步探讨了环境温度下纳米材料的形成机理。贾殿赠等[7]对此法进行了改进,在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的基础上,将室温固相配位化学反应引入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合成中,提出一种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即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首先制得前驱物,进而前驱物经热分解得纳米金属氧化物。此法不仅是无溶剂反应,而且许多反应可在室温或低温条件下发生。因此从原料的使用、合成条件及合成工艺等方面考虑,固相配位化学反应法在合成新颖纳米材料方面具有其潜在的优点。目前采用此新方法已制得纳米CuO[8]、ZnO、NiO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