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阴虚

合集下载

湿热体质虚火

湿热体质虚火

阴虚包括肾阴虚,阴虚有好多种,肾阴虚只是阴虚的一个方面,还可以有肺阴虚,肝阴虚,肝肾阴虚等,虽然阴虚的种类很多,但是阴虚症状有相同点的阴虚:又称阴虚火旺,俗称虚火,阴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舌少津液,五心(二只手心、二只脚心与头顶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

进补宜采用补阴、滋阴、养阴等法,补阴虚的药物可选用生地、麦冬、玉竹、珍珠粉、银耳、冬虫夏草、石斛、龟板等。

1 补阴虚食品:甲鱼、燕窝、百合、鸭肉、黑鱼、海蜇、藕、金针菇、枸杞头、荸荠、生梨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2 补阴虚药膳食疗方举例:银耳红枣羹(或百合莲子羹):银耳、红枣(或百合、莲子)适量共煮羹当点心服食,可补阴虚。

甲鱼二子汤:甲鱼1只与女贞子、枸杞子各20g同煮汤,加调味,食甲鱼饮汤,连食数剂,可补阴虚和治肝肾阴虚所致的腰痛,遗精、头晕、目花等症。

石斛河鱼;石斛6g,河鱼1条共蒸食,可滋阴。

虫草老雄鸭:虫草9g与三年老雄鸭1只共煮,吃鸭肉喝汤,可补阴虚。

阴虚在一定程度后可以出现虚火旺盛的,可以表现为五心烦热,盗汗,口干舌燥,便结,等等当然仍然有肾阴虚的症状的.二者的区别就在于症状表现了.在治疗上,如果即使有虚热表现但不重的话仍可就只以补阴即可,待阴分足,则虚热自然消失.所以二者又是联系密切的.现在仍然口干可能还是与阴虚有关,建议可继续服用六味地黄丸.其实任何一种病状,不一定就只有一种证型,你现在口中干,我认为还可配合吃几天小柴胡看看.问题分析:有可能是的,肾阴虚导致性欲较强,建议服用滋阴降火的中成药调理,如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治疗看看。

平时饮食要清淡不油腻,忌食辛辣。

意见建议:肾阴虚可以吃黑木耳、黑芝麻、小核桃等进行食补,补肾药物则有阿胶黄精丸、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我是学中西医的,中医呢,讲究的是辩证论治,整体观念,擅长慢性疾病和内科,而西医辨病治疗在外科方面占绝对优势,杀手锏是“三素一刀”,中医如果要学好需要下苦功并坚定不移,而西医相对轻松,但贵在实践。

湿热兼阴虚质文档

湿热兼阴虚质文档

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根据您提供的健康状态信息,经过中医专家组分析和评估,我们为您提供如下报告:体质类型和易患疾病根据中医体质测评,您体质和易患疾病的情况如下:1、体质类型:湿热质兼阴虚质。

2、易患疾病: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等病症,以及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等病症。

相关知识:●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基本体质类型。

一种平和,八种偏颇。

体质平和,健康之源;体质偏颇,百病之因。

●湿热质:湿热质的人先天遗传或久居湿地,或长期饮酒,火热内蕴,形体偏胖或苍瘦。

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易口苦口干,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增多,性格多急躁易怒,易患疮疖、黄疸等症,对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侯较难适应。

●常见表现:湿热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疔疱,比如脸上容易出痘痘;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

以胃腑湿热为主的症状:胃部疼痛伴有灼热、烧心感,口干、口苦;以肠道湿热为主的症状:腹痛、泄泻、泻下急迫、泻而不爽、肛门灼热、粪色黄褐而臭;以上两者的共同点是均有口粘、口渴但不想饮水,小便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身目发黄。

●阴虚质:阴虚质的人先天不足,或久病失血、纵欲耗精、积劳伤阴。

形体瘦长,平素易口干咽燥,性情急躁,耐冬不耐夏。

●常见表现: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舌少津液,五心(二只手心、二只脚心与头顶心)烦热,易口干咽燥,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易盗汗,腰酸背痛,梦遗滑精,面色潮红,有烘热感,目干涩,皮肤偏干,易生皱纹,眩晕耳鸣,睡眠差,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等。

健康状态根据您所填写的亚健康状态测评信息,您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论湿热阴虚同病的病因病机、证治方药

论湿热阴虚同病的病因病机、证治方药

论湿热阴虚同病的病因病机、证治方药张吉芳;张福利;马伯艳;鲁美君;肖倩倩【摘要】" Damp - heat" and "yin - deficiency" together is a common syndrome in clinical. On the evolution of patho-genesis, not only the damp - heat can eliminate yin, but also the yin - deficiency can steam damp - heat. If a " damp -heat" and "yin -deficiency" syndromes together is discerned and made sure, "eliminate damp - heat" and "nourish yin" methods together should be the treatment principles. Nourishing yin should choose resonant and moisture drugs, which can avoid growing damp -heat; and eliminating damp - heat should choose sweet and light drugs, which can a-void decreasing yin and increasing heat.%“湿热”与“阴虚”同病在临床常见.在病机演化上,不仅湿热可化燥伤阴,阴虚火动也可蒸动湿热.辨证、确认证属湿热阴虚同病后,治疗上以“祛湿热”与“养阴液”并行为总则.滋阴药宜选用清润之品,以避免滋阴而助湿生热;祛湿热药宜选用甘淡之味,以避免苦燥而伤阴助热.【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1(039)006【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湿热;阴虚;湿热阴虚证;阴虚湿热证【作者】张吉芳;张福利;马伯艳;鲁美君;肖倩倩【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1.3基于湿热证是以体内水湿停聚、湿热交蒸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证候,而阴虚证则是以体内阴液津血不足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证候,二者病理实质似呈湿燥两端,许多中医临床工作者把“湿热”与“阴虚”同病视做少见的特例,临证治疗时也将“滋阴”与“祛湿热”完全孤立起来,以致治疗不当、疗效不佳的情形屡见不鲜。

湿热夹阴虚的名中医治疗经验

湿热夹阴虚的名中医治疗经验

湿热夹阴虚的名中医治疗经验
湿热夹阴虚是一种中医术语,指身体内同时存在湿热和阴虚的病理状态。

这种情况常见于湿热重症、感染性疾病等病症中。

以下是中医治疗湿热夹阴虚的一些经验:
1.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通常会开具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滋阴养阴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药物有黄连、黄芩、黄柏等清热燥湿药物,以及生地、地黄、玄参等滋阴养阴药物。

2. 饮食调理: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海鲜等。

适量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液平衡。

3. 调理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潮湿环境。

4. 情绪调节:避免情绪过度激动、焦虑等,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调节身体阴阳平衡。

5. 针灸推拿:针灸和推拿疗法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气血循环,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缓解湿热夹阴虚的症状。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湿热夹阴虚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因此建议就诊于有经验的中医医师,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治疗需持之以恒,长时间的调理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阴虚湿热中药配方(1)

阴虚湿热中药配方(1)

阴虚湿热中药配方引言阴虚湿热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症,表现为口干口渴、尿少尿黄、腰膝酸软、大便干燥等症状。

中医药在治疗阴虚湿热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中药配方的使用能够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并排除湿热。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中药的阴虚湿热配方,此配方由多种中药组成,各具其独特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阴虚湿热引起的不适症状。

配方组成1.生地黄 - 20克2.牡丹皮 - 15克3.粉防己 - 15克4.茯苓 - 10克5.金银花 - 10克6.黄连 - 10克7.泽泻 - 12克8.桑白皮 - 15克19.竹叶 - 10克中药属性及功效1.生地黄:甘、寒,具有滋阴清热、清肝泻火的作用;2.牡丹皮:苦、寒,具有清热凉血、清肝明目的作用;3.粉防己:苦、寒,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4.茯苓:甘、淡、平,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安神的作用;5.金银花:甘、寒,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风的作用;6.黄连: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7.泽泻:苦、寒,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8.桑白皮:苦、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止血的作用;9.竹叶:甘、凉,具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的作用。

适应症此配方适用于阴虚湿热引起的口干口渴、尿少尿黄、腰膝酸软、大便干燥等症状。

用法与用量1.将以上九味中药配方混合均匀;22.取30克配方,放入砂锅中;3.加入适量的清水,煎煮30分钟;4.过滤药液,去除渣滓;5.口服药液,分2次服用,每日早晚各一次。

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慎用;2.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慢性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对本配方中的任何一味中药过敏者禁用;4.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结论阴虚湿热是中医学常见的疾病,通过中药配方的使用能够有效缓解相关症状。

本配方由多种中药组成,各具其独特的作用,能够滋阴清热、清肝泻火、利水消肿等,适用于口干口渴、尿少尿黄、腰膝酸软、大便干燥等阴虚湿热引起的不适症状。

湿热夹阴虚的名中医治疗经验

湿热夹阴虚的名中医治疗经验

湿热夹阴虚的名中医治疗经验湿热夹阴虚是中医中常见的一种病理体质,也是一种常见的病症。

湿热夹阴虚的症状一般表现为脾胃不和、口苦糜烂、消化不良、腹泻、大便黏滞、舌苔厚腻、舌质红、脉象滑数等。

那么,在中医治疗湿热夹阴虚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呢?要改善饮食习惯。

湿热夹阴虚的人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以免进一步加重湿热的症状。

同时,应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湿热。

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湿热夹阴虚的人应该注意生活作息的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劳累。

此外,应该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

中医中常常使用中药来治疗湿热夹阴虚的病症。

其中,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常常被应用于治疗湿热夹阴虚的病症。

例如,黄连、黄芩、连翘等草药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改善病情。

在中医中,调理脾胃也是治疗湿热夹阴虚的重要方法之一。

脾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脾胃功能强大,可以有效分解食物,吸收养分。

而湿热夹阴虚的人往往脾胃功能不佳,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因此,调理脾胃,增强脾胃功能,对于改善湿热夹阴虚的症状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中常常使用一些具有健脾和胃的中药来调理脾胃,如白术、茯苓、山药等。

除了中药调理外,中医中还常常使用针灸来治疗湿热夹阴虚的病症。

针灸是以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的一种疗法。

在治疗湿热夹阴虚时,中医中常常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湿、益气养阴的穴位来进行针灸,如足三里、大椎、关元等。

中医治疗湿热夹阴虚的经验包括改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使用中药调理、调理脾胃和进行针灸等。

这些经验都是中医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改善湿热夹阴虚的病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当然,在进行治疗时,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避免盲目使用药物或疗法,以免造成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

如遇到湿热夹阴虚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中医的帮助。

阴虚湿热证病案2例治验

阴虚湿热证病案2例治验
辨证思路。
【 关键词】 阴虚湿热证; 泄泻; 口腔溃疡; 中医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R 2 4 9 . 1 ; R 2 4 1 .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3 — 6 6 1 3 ( 2 0 1 4 ) 0 2 — 0 1 8 6 — e Tr e a t me n t o f 2 Ca s e s o f Yi n De f i c i e n c y a n d Da mp He a t S y n d r o me
S h a n x i 0 3 0 0 2 4 )
【 A b s t r a c t 】 Y i n d e i f c i e n c y a n d d a m p h e a t s y n d r o m e i s t h e d i s o r d e r o f t h e d e i f c i e n c y i n t h e p i r m a r y

1 8 6・
世 界 中西 医结 合 杂志 2 0 1 4年 第 9卷 第 2期
Wo r l d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l a a n dWe s t e r nM e d i c i n e 2 0 1 4 , V o 1 . 9, N o . 2

临证 经 验

阴虚 湿 热 证 病 案 2例 治验
王健
【 摘要】 阴虚湿热证 , 属本虚标实证 , 是 临床较常见 的证型之一 。阴虚与湿热是 一对矛盾 , 它们
往往相互纠缠 , 形 成恶性循环 , 如湿热稽留不去 , 热伤 阴液 , 则阴虚愈甚 ; 阴虚生 内热 , 湿 热内蕴 , 致 湿

肝胆湿热兼阴虚医案例

肝胆湿热兼阴虚医案例

肝胆湿热兼阴虚医案例
患者:男性,年龄45岁,主诉肝胆湿热兼阴虚症状。

病史:患者近期出现口苦、口干、口臭、消化不良、胁肋胀痛、大便黏滞、小便黄赤等症状,舌苔黄腻,脉弦滑。

诊断:肝胆湿热兼阴虚
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方药选用龙胆草、黄芩、柴胡、泽泻、白术、炙甘草、生地黄、山药等清热解毒、清肝胆湿热、益气养阴的草药组合,煎煮后口服。

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调理患者的肝胆经络,疏通气血,消除湿热。

常用的穴位包括肝经的太冲、行间、足三里等,胆经的足临泣、阳陵泉等。

3. 调节情绪:肝胆湿热兼阴虚与情绪波动有关,患者需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稳定。

可以通过运动、休息、与亲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

4. 药膳调理:可以适当食用滋阴清热的食物,如莲子、百合、银耳、绿豆等。

随访与预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一般情况下,坚持中药治疗、针灸治疗以及饮食调理,配合适当的休息与调节情绪,可以明显改善症状,预后良好。

湿热阴虚体质要怎样调理

湿热阴虚体质要怎样调理

湿热阴虚体质要怎样调理相信大家对于湿热阴虚体质肯定不会陌生吧,湿热阴虚体质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体质,湿热阴虚体质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病症,所以我们一定建议湿热阴虚体质的朋友一定要及时想办法来调理,调理湿热阴虚体质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不但可以采用运动的方法来调理湿热阴虚体质而且还可以采用中药和食疗等方法来调理湿热阴虚体质。

少熬夜、规律作息、按时吃饭。

一定首先得注意这个生活规律和吃饭的基本问题。

万病都离不开这一点。

不然吃再多的苦口良药也不能根治。

一个人自身先天体质后天的保养也很重要,不能懒惰,按时吃饭,定时定量最好,或者饮食上少吃多餐,也利于脾胃功能调理,脾胃好了代谢自然加快,身体内多余的水分能顺利代谢出去而不会久置后产生湿气。

运动排汗,去除寒湿。

最佳疗法之一是运动,特别是晨起吃饭后,出门做半个或一个小时的微量运动,使身体稍微出汗不要过多。

比如公园里的健身器材,跳跳健身舞,练练瑜伽,老年人打打太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还要注意运动前,适量饮水,以便排汗。

中药调理祛湿。

说到治病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去医院,而调理身体很多人就会选择中药了,中药养生虽不能立马见效,但能逐渐缓解甚至改变人的特殊症状,比如湿热体质就可以选择中药来调理,能够有祛湿成分的主要有黄芩、芡实、薏仁、甘草等等。

注意:一定要找正规的中医师进行对症下药。

自制祛湿粥和汤。

除了进行医疗,还得注意饮食类自身调理。

别小看祛湿粥和汤的功效喔,每天养成喝饭前饭后喝一碗祛湿粥的习惯,比如绿豆百合加山药,薏米红豆加红枣,芡实黄小米粥等等。

用电压力锅半小时即可煮好。

平时多熬制一些比如红枣枸杞鸡汤,葛根玉米山药汤等等养生又祛湿。

坚持自己动手喔!采用外部护理如按摩、推拿、理疗相结合。

湿热症最容易导致的就是体内气血不通,容易出现人体困乏,四肢无力,肩颈部经络堵塞,结节。

这时可以选择中医按摩局部推拿,排除结节使得经络畅通,平时多按按足三里、肩井穴等部位。

全身经络畅通了,湿热症状也会大大改善。

阴虚湿热冬天养生食谱

阴虚湿热冬天养生食谱

阴虚湿热冬天养生食谱
冬天是阴寒干燥的季节,很容易导致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的人容易出现面色偏黄、皮肤干燥、口干舌燥等症状。

因此,在冬天进行养生时,应该注重补充阴液,同时避免湿热。

以下是一些适合阴虚体质且不上火的冬季养生食谱:
1. 茶树菇红枣汤:
材料:茶树菇250克,红枣10枚。

制作方法:先将茶树菇洗净切片备用,然后将茶树菇和红枣
一起加入清水中,煮沸后改用小火炖煮1小时,最后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

食用方法:每天早晚各喝一碗,有滋阴润燥的功效。

2. 雪梨莲子糖水:
材料:雪梨1个,莲子5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莲子洗净,与雪梨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
清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炖煮1小时,最后加入适量的冰糖搅匀。

食用方法:每天喝一碗,有润肺止咳、养阴生津的作用。

3. 黑豆山药粥:
材料:黑豆30克,山药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黑豆用清水浸泡6小时,山药去皮切片,然后
将黑豆、山药、粳米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炖煮1小时,最后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

食用方法:每天早晚各食用一小碗,有补益肺肾、滋养阴液
的功效。

4. 百合银耳羹:
材料:百合30克,银耳20克,莲子2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百合、银耳、莲子分别洗净,浸泡30分钟后备用。

然后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炖煮3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

食用方法:每天早晚各食用一小碗,有滋阴润燥、润肺止咳的作用。

请注意,以上食谱仅供参考,如有特殊情况或药物过敏等,请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

体内湿热肾阴虚怎么办

体内湿热肾阴虚怎么办

体内湿热肾阴虚怎么办体内湿热出现肾阴虚,对于身体的健康影响是比较大的,湿热阴虚的体质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患者常常容易出现口臭,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容易引起便秘等症状表现,就是要加强调理,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比如山药,红枣,莲子等等,另外要加强良好的调理,保持乐观的心态,要保持充分的休息。

★体内湿热肾阴虚怎么办★1、湿热肾阴虚的调理平时可以多吃点健脾的食物,像是,山药,莲子,红枣都是比较好的。

平时的话,注意酒不要和,特别油腻的食物少吃一点。

此病主要是肝脾不和,肝失疏泄,气机失调,脾胃虚弱,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和津液引起的;平时嗜好辛辣食品,劳累及熬夜等因素会诱发或加重的。

禁辛辣食品,清淡饮食,可以用温水洗洗脸和脚,促进血液循环,会改善症状。

★2、湿热肾阴虚的食疗可以煮些薏苡仁粥喝,薏苡仁功用利水渗湿,清热健脾,此外,黄瓜,冬瓜,绿豆,黑豆也都可以起到清热利湿的效果,是不错的选择,至于滋阴的话,您可以试着用枸杞百合泡茶喝,还有银耳煮粥,或者吃些黑芝麻糊,平时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心情舒畅,多喝水,睡前用温水泡脚。

★3、湿热肾阴虚慎用黄芪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

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

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少熬夜、规律作息、按时吃饭。

一定首先得注意这个生活规律和吃饭的基本问题。

万病都离不开这一点。

不然吃再多的苦口良药也不能根治。

一个人自身先天体质后天的保养也很重要,不能懒惰,按时吃饭,定时定量最好,或者饮食上少吃多餐,也利于脾胃功能调理,脾胃好了代谢自然加快,身体内多余的水分能顺利代谢出去而不会久置后产生湿气。

阴虚湿热医案

阴虚湿热医案

男,32岁,2015年10月13日初诊。

病史:口咽干燥一周,咽稍痛,口唇起皮,面部潮热,素饮水多,纳可梦多,二便调。

舌红苔黄稍腻,脉细滑。

辨证:阴虚湿热,治拟养阴生津,清热利湿。

桑叶15g、炙杷叶15g、芦根30g、白茅根30g、桑皮15g、地骨皮30g、百合30g、甘草6g、生地20g、玄参30g、 枳壳12g、黄芩12g、射干15g、薏苡仁15g、茵陈10g ,5剂。

随诊:药后口眼干燥及咽痛消失,面部潮热好转。

按语:入秋北方多干燥少雨,且雾霾时常笼罩,此皆易伤津耗液,然目前人又多嗜食油腻辛辣,湿热亦屡见不鲜。

阴虚湿热,临床客观存在,治疗历来棘手,养阴则易助湿,利湿则易伤阴。

和剂局方有“甘露饮”一方,生熟地、天麦冬、石斛伍黄芩、茵陈、枇杷叶、枳壳而成,笔者师其意,自去年秋制定一方,组成:桑叶、枇杷叶;芦根、白茅根;桑皮、地骨皮;百合、生地;黄芩、竹叶;甘草。

全方去熟地滋腻,以桑叶、枇杷叶润肺清热,芦根、白茅根清热生津,桑皮、地骨皮泄热,桑皮本可利水,水去则湿除,地骨皮内经主治热中消渴,有养阴之功,且不滋腻;百合、生地为百合地黄汤组成,养阴清热生津;黄芩清热燥湿,竹叶清热利湿通淋,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实有泻白散、二鲜饮、百合地黄汤而成,着眼点重在治肺。

因肺为华盖,主于秋令,燥邪最易伤肺;且肺为水之上源,水湿之化,湿热之生,与肺关系密切,诚如他医所言“湿热治肺,千古不易”。

中医 阴虚湿热吃什么好?推荐

中医 阴虚湿热吃什么好?推荐

阴虚湿热吃什么好?我们周围的饮食环境越来越令人堪忧,不少人的身体多多少少开始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不适。

中医养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人在询问医生后,被告知自己身体是阴虚湿热。

那么如何进行身体的阴阳调理,阴虚湿热吃什么好?请看小编为您细细分析:阴虚湿热吃什么好——阴虚湿热是什么我们的身体体虚可以分为四个类型: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阴虚者,又称阴虚火旺,俗称虚火。

主要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小便短赤或黄,五心(两只手心,两只脚心,头顶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舌质红等等诸多现象。

而湿热,温病的一种,表面发热,头痛,尿黄而短,身重而痛,苔黄腻,易引发旁观眼,痢疾等疾病。

阴虚湿热吃什么好----阴虚湿热治疗食谱推荐补阴虚食品有:燕窝,百合,鸭肉,黑鱼,海蜇,藕,金针菇,枸杞头,荸荠,生梨等。

类似的药物可选用圣地,玉竹,银耳,冬虫夏草,龟板,珍珠粉等。

忌食食品有:胡椒,肉桂。

湿热则要求我们多吃细米,白萝卜,马蹄,白菜这些清热利水的食物。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道针对阴虚湿热者的膳食:怀菊大枣银耳羹,甲鱼淮牛膝汤,农夫烤鱼,金盆富贵豆腐,淮山煨土鸡,何首乌煨猪肝,草龟去湿汤。

特别是草龟去湿汤,效果非常好。

因为乌龟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仅乌龟肌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6.64%, 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9.16%和43.39%,加上乌龟主要补阴,这道草龟汤补养效果可见一斑。

而土茯苓起祛湿的作用。

草龟祛湿汤既能补阴又可以祛湿,可谓是适合阴虚湿热者的珍补佳品。

给大家详解一下草龟去湿汤的做法.首先准备一下食谱原料:草龟500克,猪肉200克,新鲜土伏苓250克,红枣6个。

制作方法:把草龟、猪肉、土伏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另外,单纯的滋阴降热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除了阴虚还有湿。

脾喜燥不喜湿,湿热中的湿,多指脾湿。

而内热之人解决问题不宜大量用药,建议用食物调理。

在上午多食山药茯苓粥。

阳虚易生寒湿__阴虚易生湿热论

阳虚易生寒湿__阴虚易生湿热论

1、阳虚易生寒湿阴虚易生湿热论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医医院(515800)蔡友清关键词:阳虚、阴虚、寒湿、湿热、特殊性、易感性“阳虚易生寒湿,阴虚易生湿热”,两者皆是正虚邪实的病理表现,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特别是阴虚易生湿热,从古至今,尚无专论,现时多被忽视,而临床见证甚多,历代验案不少,有必要就此作一探讨,虽属管见,但愿千虑一得,以正其理。

1.阳虚阴虚都是导致湿邪存留的主要因素张从正曰:“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

”疾病,不管从外而入或从内而生,都属邪气。

而邪气袭人,多由正气虚损所引起(疫疠和外伤等除外)。

正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遗篇?刺法论》亦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这里所指的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及防御疾病的能力;邪气是指导致各种疾病的内外因素。

正气盛则防御能力强,病邪就不容易侵入、产生,即使侵入、产生也不容易深入内部或迅猛发展,最终能逐渐被消除。

而正气虚则是导致疾病的产生、存留,甚至逐渐深入、恶化的重要因素。

人体的正气,可分为阳气和阴气。

阳气,多指功能之气,包括脏腑之气、经脉之气;阴气,也称阴精,多指物质精微之气,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气、呼吸之气。

阴精是阳气的物质基础,阳气是阴精的菜单现,精能化气,气能生精。

“无阳则阴无以化,无阴则阳无以生”,两者互为关系,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阳虚,就是指身体的阳气不足;阴虚,就是指身体的阴精亏损。

阴虚、阳虚都是容易导致湿邪侵入、存留的重要因素。

“肾藏精”,精气禀受于父母,靠水谷精微的滋养,而由肾化生,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故这里所说的阳虚、阴虚,主要是指肾阳虚和肾阴虚。

1.1.阳虚则寒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

“阳虚则寒”,其病机特点是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手心出汗——如何辨别阴虚还是湿热

手心出汗——如何辨别阴虚还是湿热

手心出汗——如何辨别阴虚还是湿热
很多人有手心出汗的烦恼,有的是热汗,有的是冷汗。

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多从阴阳失调的角度来认识和辨别出汗类型,从而指导治疗。

1.阴虚火旺型:手心出汗,热汗,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有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

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精亏虚,虚火内生,热逼津液外泄,故见盗汗;虚热内蒸,故五心烦热,潮热,颧红;阴虚有热,津液不足,故而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2.湿热郁蒸型:手心出汗,热汗,蒸蒸汗出,汗液易黏或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

舌苔薄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肝火亢盛或湿热内蒸,故见面热,烦躁,口音,小便色黄;热蒸津液外泄,故汗出;湿热内蒸,湿性黏腻,故汗液易黏而黄染;苔薄黄,脉弦数为内有积热之象。

3.阳气不固型:手心出汗,冷汗,手脚冰凉,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

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肺气亏虚,肌表疏松,表卫不固而汗出恶风,且易感冒;动则耗气,气不摄汗,故汗出益甚,面色少华,脉细弱为气虚之象。

阴虚湿热证探讨

阴虚湿热证探讨

阴虚湿热证探讨标签:阴虚湿热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阴虚证、湿热证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证,历代医家均有详细阐述,但阴虚湿热证却鲜有专论。

迄今,学术界在中医证候分类中亦未明确将阴虚湿热证独立列出。

据笔者观察,临床上阴虚湿热证并不少见,尤其在病情反复而迁延难愈的疾患中。

因此,探讨阴虚湿热证的辨证论治,具有不可忽视的临床意义。

1 阴虚湿热证是一个特定证候阴虚湿热证并非阴虚证与湿热证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存在内在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最终形成阴愈虚、湿热愈盛、胶结难解的局面,故可视为一个独立证候。

1.1 陰虚与湿邪并存阴虚是脏腑阴津的损耗,而湿热中的湿是体内水液代谢异常而停聚体内。

从表面来看,两者一少一多,一燥一湿,似乎矛盾对立,不能并存。

但实际上,阴虚之阴乃人体正气的一部分,是正常成分;而湿热中的湿,虽也属阴,却是一种病理产物,故阴虚与湿停,一正一邪,一虚一实,二者并不对立,可以并见。

1.2 阴津与湿邪乃同源异流从阴液的生成来看,饮入胃后,归宿有二:若为人体所用,循常道输布全身,谓之阴津;反之,不循常道而停聚体内,则谓之湿(内湿),故阴津与湿邪实为同源异流。

由此而言,内湿产生愈多,停滞越久,则阴津亏损愈多,即所谓“邪水旺一分,正水反亏一分”(《温病条辨·下焦篇·寒湿》)。

1.3 阴虚是机体感受湿热之邪的内因之一湿热属实邪,既可外感,亦不少内生,但无论外感抑或内生,其主因乃正气不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脾主运化水湿,一旦脾气虚损,则外湿易相凑,内湿易滞留,故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说。

又阴虚易生内热,若内热与湿相合,则化生湿热而滞留体内。

所以,阴虚兼脾虚者最易感受湿热之邪。

1.4 阴虚湿热证易形成胶结难解的局面湿属阴,热属阳,湿热相合则难分难离,如油裹面,本不易治疗,如再夹阴虚,两者又互为因果,则更胶结难解。

而治疗上,补阴多碍湿,除湿易伤阴,殊难两全。

故阴虚湿热证具有胶结难解、缠绵难愈的特点。

阴虚湿热体质症状详解 一定要看!

阴虚湿热体质症状详解 一定要看!

阴虚湿热体质症状详解一定要看!
阴虚湿热体质的人身体素质通常比常人差,因为他们的新陈代谢较差,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

那么,阴虚湿热体质具体表现出哪些症状呢?
阴虚湿热体质症状包括:
1.夜间烦躁,难以入睡;
2.四肢乏力,经常感到头重脚轻;
3.面部冒火,两颊发红,尤其是面部和鼻尖容易出油;
4.经常感到口干咽燥,喝水后仍然口渴;
5.口苦、口臭或口中有异味,尤其是早晨口腔黏腻;
6.性情急躁,易怒冲动;
7.排便不顺畅或尿色发黄;
8.皮肤容易瘙痒;
9.女性常有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
10.舌头偏红,舌苔厚腻,舌边有齿痕。

如何调理阴虚湿热体质呢?
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否则会导致生物钟内分泌失调,引起脸色差和长痘痘等各种问题;
2.多进行能够出汗的运动,这样可以疏通毛孔,排毒,同时也有助于健脾,因为脾脏有助于运化湿气,只有脾脏好了,湿气才能容易排出体外;
3.尽量减少摄入甜食和油腻的食物,少吃肉类如鹿肉、羊肉、狗肉等,以及调味品如葱、姜、蒜等,水果类的温热食物如榴莲、芒果、荔枝和红枣等。

可以多吃青菜水果类的食物;
4.只要适量饮酒,不要过量。

阴虚湿热临床实验总结

阴虚湿热临床实验总结

阴虚湿热临床实验总结阴虚湿热是中医学中一种常见的证型,其病机特点是阴虚而出现湿热症状。

针对这一证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实验,并总结了以下结果。

一、实验目的与方法实验目的是探讨阴虚湿热证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我们选取了100名有明显阴虚湿热症状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系统观察和治疗。

二、实验结果2.1 阴虚湿热证型的临床表现阴虚湿热证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口干、口苦、舌红、苔黄燥热、偏爱冷饮、大便干结等症状。

实验中我们仔细观察了患者的病情,发现这些症状普遍存在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2.2 实验治疗方法及效果针对阴虚湿热证型的治疗,我们采用了中药调理与针灸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调理患者的体内阴阳平衡,以及驱除湿气和热毒,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治疗过程中,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定期复查,并记录治疗效果,发现多数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三、实验讨论3.1 阴虚湿热证型的病机分析阴虚湿热证型主要是由于阴虚造成的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湿气不化而形成湿热。

治疗时,应重点补充阴液,同时祛除湿气和热毒。

3.2 治疗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针对阴虚湿热证型的治疗,中药调理和针灸都具备一定的疗效。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整体病机,起到温补阴液、清热利湿的作用,而针灸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循环,增强身体代谢功能。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阴虚湿热证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治疗方面,中药与针灸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阴虚湿热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证型,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口干、口苦等症状。

而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个体化治疗,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希望本次实验的结果能对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滋阴易聚湿,祛湿易伤阴,阴虚湿热到底该怎么办?5年阴虚湿疹,中医为什么能平息?

滋阴易聚湿,祛湿易伤阴,阴虚湿热到底该怎么办?5年阴虚湿疹,中医为什么能平息?

滋阴易聚湿,祛湿易伤阴,阴虚湿热到底该怎么办?5年阴虚
湿疹,中医为什么能平息?
七旬老年男性,瘦弱,手足湿疹5年余,常年反复,查阅其历来治疗经过,西医以激素药膏为主,中医以祛湿为常,久治无功,遂来求治。

刻下症:身形瘦弱,皮肤黯褐、干皱、粗糙,下肢瘙痒、紧胀、刺痒,抓后糜烂滋水,之后结痴,此起彼伏,伴有口苦,咽干,口渴,咽于口渴,便秘,舌质暗红,舌体偏瘦,苔薄黄,欠润。

辨证为湿热久羁,气血淤滞。

以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为法。

半月后不见改善,反而口干舌燥,便秘更甚。

再三思索,祛湿而湿未除,反增热象,必有他因,细查其形体赢弱,肌肤干燥失润,口干咽燥,舌质暗红,舌体瘦薄,苔少津,乃阴虚于内,湿盛于外,属本虚标实之证,单纯祛湿必伤正气,阴伤必然加重湿聚。

故以滋阴除湿为法。

重用滋阴药,兼用祛湿、活血化瘀药。

用玄参,丹参,红花,牛膝,黄柏,陈皮,麦冬,生地,当归,泽泻,土茯苓,白藓皮,蛇床子等药。

水煎服,早晚饭后各一次,睡前再煮一次浸泡四肢,内在兼施。

服药数月后,瘙痒滋水减轻,逐渐脱痂,换出新皮。

分析:本例患者,年老体衰,精血津液渐亏,滋水日久,更伤阴耗血,反过来加重阴血虚,故本病以阴虚为本,湿热为标,治病必求于本,故以滋阴培本为主,但必兼治其标,因为纯用滋阴易聚湿!若只用利湿攻邪则有伤阴伐正之虑!所以,必须标本兼顾、滋渗并施,才能两相兼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湿热体质
特点与症状:
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粉刺、疮疖,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经常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

性格:
湿热体质的人性格多急燥易怒。

体型:
湿热体质的人形体偏胖或苍瘦。

湿热体质的亚疾病状态及发病倾向
湿热体质的人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病等征。

湿热体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湿热体质的人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

湿热体质的养生方法
湿热体质的饮食宜与忌:
宜:饮食以清淡为原则,可多食甘寒、甘平的食物:
适宜吃的水果:西瓜、荸荠;
适宜吃的菜类: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丝瓜、葫芦、冬瓜、藕;
适宜吃的水产品:海蜇;
适宜吃的豆类:绿豆、赤小豆
忌:少食甘酸滋腻之品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湿助热的食物:
不适宜吃的菜类:韭菜、生姜、芫荽
不适宜吃的调味品:辣椒、胡椒、花椒
不适宜吃的饮品:酒、蜂蜜
不适宜吃的糖类:饴糖
不适宜吃的肉类:羊肉、狗肉、鳝鱼
湿热体质的生活起居:
日常起居要求:
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

日常注意事项:
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

不要熬夜、过于劳累。

盛夏暑湿较重的季
节,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应戒烟酒。

湿热体质的体育锻炼:
日常可做的运动:
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
武术等。

日常运动注意事项:
夏天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的时候锻炼。

湿热体质的情志调理
湿热体质的人应克制过激的情绪。

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您的体质基本属于阴虚体质,请您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己的体质:合理安排,经常调理,远离疾病。

什么是阴虚体质
特点与症状
经常感觉身体、脸上发热,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皮肤干燥,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感到眼睛干涩,经常口干咽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

性格
阴虚体质的人性格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体型
阴虚体质的人体型瘦长
阴虚体质的亚疾病状态及发病倾向
阴虚体质的人易患咳嗽、糖尿病、闭经、发热等。

阴虚体质对环境适应能力
阴虚体质的人平时不耐暑热、干燥、耐受冬季,不耐受夏季。

阴虚体质的养生方法:
阴虚体质的饮食宜与忌:
宜:可多食甘凉滋润之品
适宜吃的肉类:瘦猪肉、鸭肉、龟、鳖
适宜吃的菜类:冬瓜、百合、荸荠、芝麻
适宜吃的水产品:海蜇
适宜吃的豆类:绿豆、赤小豆
忌:少食性温燥烈之品
不适宜吃的菜类:韭菜
不适宜吃的调味品:辣椒、葱、蒜
不适宜吃的干果:葵花籽
不适宜吃的肉类:羊肉、狗肉
阴虚体质的生活起居:
日常起居要求:
起居应有规律,居住环境宜安静,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

日常注意事项:
睡前不要饮茶、锻炼和玩游戏,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

宜节制房事。

戒烟酒。

阴虚体质的体育锻炼:
日常可做的运动:
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动静结合的传统健身项目。

皮肤干燥甚者,可多游泳。

日常运动注意事项:
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

不宜洗桑拿。

阴虚体质的情志调节:
平时宜克制情绪,遇事要冷静,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可以用练书法、下棋来怡情悦性,用旅游来寄情山水、陶冶情操。

平时多听一些曲调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

防止恼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