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3篇)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3篇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3篇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篇1寒假之前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道德经的前两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学完后当时心灵很是触动,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又继续学了道德经的其它几讲,当然触动还是挺多的。
我觉得《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
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
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络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
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
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考虑,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将来世界的运行规律。
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他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
例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等为人处事的原那么是中华民族的精华,更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根底。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对待得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篇2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假设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
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渐渐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
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到达道德最高境界。
随着科技的日益兴旺、经济的高速开展、人民生活程度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利,物质,金钱,荣誉。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通用25篇)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通用25篇)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篇1在省级机关和全厅开展的读书活动中,闲暇我又翻了翻《道德经》,随着岁月的流逝,可能是年龄的增长,过去的事情常常会历历在目。
我从乡村民办老师入伍的新兵当团政委后转业,再从派出所普通民警到厅出入境管理局政委,在这个一直为共产党效力的两个强力部门服务的人生历程中,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从无到有,再到现实的运用与感悟,实在受益匪浅!《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始祖--老子唯一传世的著作,全书虽仅五千字,却被历代圣贤、帝王、朝野各界奉为处世与治国宝典。
中国各大思想流派均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也深为西方大思想家如黑格尔、海德格尔等所推崇。
《道德经》文字简约而深奥,思想丰富而难测,似乎能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和期望,能引出不同的理解、解释、理论、猜想以及发挥。
《道德经》第八篇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
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上善的人为人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
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
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
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从这里悟水之德行,老子在这里便把水之德认为是最接近于“道”的,如水,“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
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
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
阅读《道德经》个人心得体会(精选5篇)1
阅读《道德经》个人心得体会(精选5篇)阅读《道德经》个人心得体会篇3在孩提时代的我就曾经接触过圣人老子的《道德经》,大家可以轻而易举猜到当时懵懂孩童的我,对于这本书可谓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对老子以及《道德经》的初步认识还得追溯到我爷爷跟我讲的故事。
爷爷跟我讲了很多的古代传说,其中就有关于圣人老子的传说——相传老子一夜间就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道德经》,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而去,成为神话传说中的太上老君。
小时候听着这些传说比较神秘、玄奥的东西,都是和老子相关的,但是老子是谁,什么是老子的学说,他所著作的《道德经》讲述的是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却知之甚少,而且那时根本看不懂。
读懂一本书,首先读懂一个人。
这是我阅读书籍的座右铭,若光看一本书所讲的内容,而不去深入了解作者为何做此书的种种原因,那就与作者做此书献于世的真正目的了。
我不乏有些人著书纯粹是为了赚取稿费或者立名,那样的人不配叫作者,只能勉强称为写作工作者罢了。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时天下大乱,诸侯纷争,广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时代造英雄,时代也会造就文化精神上的佼佼者。
如今很多人称《论语》为做官必学,《道德经》为做人必学,想必有一定的道理可遵循,但便不是如如今说法那样的片面。
一本《道德经》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为人等多方面的内容。
换一种比较概括的话说可算为一本百科全书,但是《道德经》真正的分类还得算为哲学著作。
老子道家的学术充满着辩证法,从探讨宇宙天地、自然规律的变化入手,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真正地以人为本,直接从关注明民生,关注社会弱者,弱势群体出发,老子之道算是弱者之道,对社会人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道德经》揭示宇宙万物、自然天地、社会与人等及其运动规律,因而是一个博大的哲学思想体系,提出了很多反映事物运动一般规律的哲学概念,对中国文化以及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黑格尔曾经感慨:世界的哲学故乡在中国!在老子《道德经》诸多哲学概念中,我最熟透的算是立身处世这方面知识。
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通用5篇)
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通用5篇)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篇1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
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
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
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
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
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
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
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么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
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
睿智高于聪明。
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
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
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
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
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
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
可能失去了"物质",但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助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
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
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
道德经心得体会(5篇)
道德经心得体会(5篇)道德经心得体会(5篇)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1、万事万物在自然面前都是公平的,无所谓对谁好对谁坏,各自都根据自己的规律和法则生存、进化、进展,相互间即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就是在这对立统一的关系中,维持着平衡、进化、进展。
所以"顺其自然'才是"大德'。
2、老子本章的内容似乎是在说今日,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自然平衡法则。
动物与动物之间严格遵守自然平衡法则,肉食动物会随着草食动物的繁盛而繁盛,抑制了草食动物的无限扩张,就爱护了大草原,草食动物得到了压制,肉食动物的数量也随之削减,这就是大草原动物世界生生不息的和谐平衡法则。
3、平衡是大自然通过亿万年进化演化而形成的,由于人类的无知,无意间打破这个平衡,同样要受到惨重的惩处。
澳大利亚的欧洲移民们,饲养兔子以满意他们的狩猎刺激,没有想到兔子在澳大利亚没有天敌,像昆虫一样成几何级数繁衍,结果大片草原消逝了。
于是人们又引进狐狸以毁灭兔子,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愚蠢的举动给澳大利亚带来了更大的惩处。
兔子没有被毁灭,狐狸却把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土著动物一网打尽了,给人类留下了千古圆满。
(来源:文章屋网)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关键词]广告道德价值主体性实践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广告道德,是伴随着广告活动的消失而逐步形成的广告市场主体(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者)的职业道德规范。
广告道德对于广告活动、甚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价值。
但是近些年,伴随我国广告产业迅猛进展,广告道德失范现象日趋严峻,甚至泛滥成灾。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日前对全国食品广告量较多的61种报纸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监测,统计显示广告违法或涉嫌违法率接近60%”。
好像,广告产业进展与广告道德失范现象相辅相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争论广告道德的价值问题,则具有特别意义。
一、广告道德的价值价值,是一个主体性的哲学范畴,指在实践基础上客体对主体产生的意义。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5篇)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5篇)篇一: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篇一道德经是一部言仅5000字的中国古代哲学巨著,它虽是老子所著,但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由老子从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道是道理,德是品德。
道德经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道德经既有社会科学,也有自然科学的道理。
明白了道德经,个人、家庭、国家、世界都能够少走一些弯路。
保护地球,长治久安。
道德经中的道与无为提到的比较多。
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变化的发展规律。
无为,就是事物在循着它的规律发展的时候,不要人为地干涉它。
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管,无为就是把握规律,顺势而为。
对于个人来说,道德经的内涵就是带着一颗爱的心,随性而为。
不刻意去追求什么,尽量怀着善良的心去做事。
一个人学会做人了,有爱的心,而且能够认清事物发展的规律,认真去做事,想不成功都难。
人必须有信仰,才会不容易偏离方向。
有信仰,懂科学,就不会偏离方向。
关于做人,一个小孩长为一个大人,它应该秉着什么信念来成长,我从我同学的博客中找到了答案,我认为非常经典。
小宝,妈妈相信随着你的成长你会懂得很多待人处事的道理,你会接触到这个纷繁的世界,你会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你会有自己对世事的判断和鉴别能力,你也会有自己逐渐清晰的人生观,妈妈不会过多地要求你和束缚你,何况妈妈至今也对很多事情感到迷茫和模糊,妈妈也在不断的阅历和成长,也还在逐渐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但妈妈知道一点,人内心要有自己的信仰,那就是做一个正直、善良、有爱心的人,妈妈也希望你如此,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内心的坚强和力量,妈妈现在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对你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强大你内心的力量,妈妈相信拥有了内心的坚强和力量,你就可以是一个快乐的人,这也是妈妈唯一的诉求。
虽然妈妈今天对你说这些还为时过早,但妈妈希望有一天你能读懂的时候,别忘了妈妈的话。
对于一个家庭,那就是大家都怀着善心做事,而且不要把自己周围的人往坏的想,你是一个好人,别人也没你想的那么坏。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5篇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事迹材料、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讲话致辞、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historical materials, insigh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speeche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5篇撰写心得是为了记录我们自己内心的感悟,心得体会是我成长的见证,记录了我一步步变得更加成熟,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精选14篇)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精选14篇)道德经的篇1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
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 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
《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
”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
“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
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
“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16篇)学习道德经篇1老子《道德经》的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可以感悟出个体自己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贴切的答案和个体标准。
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的感受。
而在微观上,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
下面对《道德经》的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己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1)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章)“道”可以泛指,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是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
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
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
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
另一方面,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所以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
前面简单的6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就道出了人类不同参照系下的各种理论体系的存在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
(2)“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无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
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
当然,在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你不会游泳,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
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
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的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
学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3篇)
学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3篇)学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3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道德经心得体会1学习《道德经》这门学科虽然不久,并且资料也不是简单易懂,但在张剑伟教授的精彩授课中,却大致了解了《道德经》,和学习到了其中的一些人生哲理,这些知识都是我以前未曾接触过的,所以这对于我来说的确是人生中宝贵的一课,使我受益匪浅。
张教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加入了许多自我独特的见解,他还进取向我们提倡每个人对《道德经》的理解和感受都不一样,我们彼此之间应当多交流讨论。
在此,我就来说说学习了《道德经》之后,自我的一些见解和讨论成果吧!《道德经》的核心是“道”。
它继承了《周易》、《洪范》等著作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并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无神论思想。
《道德经》文约意丰,视角独特,思想深邃,资料博大精深。
今日,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大而言之,它在治国理政、运筹用兵、处理国际关系、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小而言之,它是人们为学、修身、处理各种人际、社会关系的精神圭臬。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
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
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
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
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
名可名,十分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
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
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16篇)
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1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insights, normativ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16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关于道德经的优秀学习心得体会(30篇)
关于道德经的优秀学习心得体会(30篇)关于道德经的优秀学习心得体会(30篇)关于道德经的优秀学习心得体会篇1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
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
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
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
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
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所以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
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我如此的状态。
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
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
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
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期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
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道德经读书心得体会(整理9篇)
道德经读书心得体会(整理9篇)篇1:道德经读书心得体会自从上了小学以后,学校组织诵读《道德经》,在诵读的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
《道德经》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和本原。
表现了老子崇尚自然。
第二部分讲述了以德为中心的人生观。
德构成了人们的思想、言论、行为的准则,教我们如何做一个有道德、讲文明的好学生。
我最喜欢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应当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
自从诵读《道德经》以后,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做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做一个有道德、懂文明、讲礼仪的人。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篇2:道德经读书心得体会我最早接触老子,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对老子的印象,可以说起初是很模糊的。
近期,我局第六届读书会开始了,局领导向我们每一位干部推荐了《道德经》等书,终于有机会认真拜读老子的《道德经》了,那洋洋五千言中的智慧身影,让我如获至宝。
随着一页一页的翻看阅读,《道德经》那智慧的灵光在我的眼前一道道地闪现。
想起林语堂曾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
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的确如此,当我掩卷沉思,《道德经》给于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
千百年来,人们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时代,物质第一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变得非常物质化和金钱化。
对于一名国家公务员来说,如何去面对物质时代的各种诱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个人以为,就是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静处世,清静自省,消除贪念,宽以待人,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3篇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3篇《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学习道德经,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篇一: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
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
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
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
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
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
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
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
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
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
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
道德经中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精选23篇)
道德经中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精选2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道德经中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精选23篇)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过程或者经历中的所思所感所悟的总结,它是对学习和成长的一种自我反思和概括。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3篇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3篇《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篇一: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
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
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
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
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
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
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
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
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
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
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优秀8篇)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优秀8篇)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篇1作为道家的经典著作《道德经》,它充沛表现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用不多的字数,论述了道家对事物的产生、开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根本思想。
*大局部言语有些晦涩难懂,在此摘录文中一些名句及其大意,首先来共同感受一下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
“道可道,十分道。
名可名,十分名。
”翻开《道德经》劈头就是这一句。
这句话的字面意义是说:道是可遵照的笼统的运动规律,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笼统运动规律。
依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称号,是事物相貌的反映,但这种相貌不是原封不动的。
而道的转义是道路,也能够引申为人生道路。
人的终身都在属于本人的道路上行走,道是人走出来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因而所谓“道”,就是一条人人都能够走得通的路。
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这个道理。
但我们大多都是走在能够通行的道路上,而不是走得通的道路上,因而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人走进了歧路,有的人走得很辛劳。
同样,“名”也不用专指称谓,他能够是功名,名分或是人世的一切价值。
当我们自以为完成了许多人生价值时,老子却说你所完成的价值是真的完成了吗?这就是所谓的名可名,十分名。
老子并不是要否认我们所做的一切活动,而是要让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恒久存在的。
在这可道可名之外,还有一层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
老子要提示我们留意这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蒙蔽。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是说:天地本无仁慈可言,仅仅是将万物视为一个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会;具有大智能的圣人也无仁慈可言,仅仅将如何管理百姓视为第一要务,对人民的痛痒也漠不关心。
天地对万物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生自灭。
看似冷漠,其实是最好的态度。
大自然经过漫长的进化,万物之间曾经构成了一种均衡,假如妄加干预,就会毁坏这种均衡,结果不堪想象。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3篇
1.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学习道德经是一条通向智慧和人生境界的道路,它教我们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囧境,让我们变得坚强、宽容、有爱心。
我在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获得了以下几点体会:首先,修身更易达道。
道德经教导我们净化心灵,接纳一切,不偏不倚。
只有让心中的功夫做到位,才能达到顺势而行的境界。
人在修身时,应以道为前者,以身为后者,身、言、心、意都要干净铺展,否则便会违背自己的真实的意愿,变成一种伪善和虚假。
修身,是一条通往成功的大道。
而修身的过程,是一场舞蹈,让我们在生活的疲惫中寻求让心灵焕发出光明,自觉保护自己稚嫩的心灵。
其次,修心更易达人。
人与人之间,需要一颗宽容的心。
宽容是胸怀大志,襟怀坦荡,承受得住风雨的洗礼。
在修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向宽容学习,做一个有容乃大的人。
宽容要从平凡的生活做起,要去探寻一些贴近生活的发掘,不要忽略身边的每一个细节。
从小事做起,对不完美的事物那些有意义的消极体验也要积极面对、浸润和感受到,它们同样是成为更完美的自己的最好的教材。
最后,修己更易达天。
道德经教导我们要像水一样平滑,静静地流淌着,去接受每一个挑战。
不要过度地追求别人的眼光和赞叹,要以自己的生活、人生为最终的判断标准。
人生就像一条乘流而下的轻舟,在艰辛的过程中能够发现生活的美妙,看到无限的可能性,那么人生路上的风景,也定准是美好的。
所以,只要你安定内心,休养精神,你会发现周围的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总之,道德经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份瑰宝,其意义在于教人如何净化心灵,达成自我修正。
它的学习,让我们体味每一个细节,懂得如何如何在生活中保持一个清醒、宽容、有爱心的心态,让我们变得更睿智、更洒脱。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们才能够做到真正的修身、达人、至善。
2.学习道德经的体会道德经(Daodejing)是中华文化的一部瑰宝,它不但包含了中国古代优秀哲学的种子,也是人类思维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在寻找更深层次人生意义的过程中,我开始学习道德经,从中获得了以下几点收获:第一是对宇宙和生活更深刻的理解。
老子道德经经典心得体会范文3篇
老子道德经经典心得体会范文3篇老子道德经经典心得体会范文3篇老子道德经经典心得体会范文1《道德经》强调尊重自然规律,顺应潮流。
“人遵法,地遵法,天遵法,路遵法。
”道即法,法源于自然。
人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所作为。
违反自然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
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直到今天才被认识到。
教育也是如此。
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孩子的成长规律,顺其自然,因材施教,才能有效。
《道德经》说:“教学无字,无为之利,天下所希冀。
”教育不是让老师多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体验,收益会更大。
《道德经》用简单的辩证方法论审视世界和生活,多次强调“做而不犹豫,生而无有,行而不依靠,行而不生”。
一个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求华丽的辞藻;有所作为,不能居功自傲,应该谦虚谨慎,正确对待自己。
正确对待自己是最难的,所以说“知人者智,知友者智”。
很多人犯错,往往是因为缺乏自知之明,带着一点点成绩得意忘形;如果你遇到一点挫折,你就会失去信心。
《道德经》用辩证思维审视人生的不幸与福报。
所谓“不幸靠幸福,幸福靠不幸”。
因此,人们应该为和平时期的危险做好准备。
事情顺利的时候要想到自己会遇到的各种挑战,读完觉得困难的时候要想到美好的未来。
《道德经》也告诉人们,有一件事是可以通过犯错来避免的,那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足常乐”。
“罪大恶极《道德经》最后一章说:“信仰不美好,善言不可信;好人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知,知者不知。
天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勿争也。
”真实的话不华丽,华丽的话不真实;好人不善于辩论。
人们不一定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炫耀,自以为什么都懂的人不一定有知识;自然法则是让万物受益,而不是伤害;高尚的人的准则是默默工作,不与人竞争。
我觉得应该以此为座右铭:不要听华丽的词藻和美丽的奉承;不炫耀,好好学习;努力工作,谦虚谨慎,为人民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老子道德经经典心得体会范文2这些年的尔虞我诈,阴谋算计,我的灵魂都已经浮躁起来了。
那些理想、抱负之类的高尚,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关于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1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传统教育讲座,并阅读了《道德经》这本书,对与老子阐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了解,并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对道的理解和认识
书中的第一章,老子就提出了“道”这个特有的名词,阐述了他对规律的理解。
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
而道家思想对规律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
”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应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利用规律。
”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
它不仅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二、无为的思想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
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无为的思想,并指出“是以圣人处无为只事,
行不言之教”。
这里老子指出圣人要能够依照客观规律,处理事情要不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
第三章进一步阐述无为,他既不讲人性恶,也不讲人性善,而说人本来是一张白纸,是纯洁质朴的。
不要去贵难得之货,不去尚贤,不见可欲,保持人们的本性。
三、以无私来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我把这种无私精神理解为“不争而善胜”。
遇到事情退让无争,将自己置与度外,反而能保全身。
这与第八章讲水的特性又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在第八章,老子用水来比喻人,来教导人。
完善的人格要具备水的特性,要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力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夺名利,这就是老子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联系到现实生活,我们在集体工作时不要计较个人的得失,都一心为工作。
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团队精神,正是团队成员的无私精神,才能成就我们的事业,我们个人的财富也会增加,这不正是“以其无私成其私”吗?
这与我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我要怎么做?从一开始,我的生活就面临很多选择,在没有考虑清楚的时候,就去胡乱选择,导致事情的发展一步步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
如果在一开始,就能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也许事情就不会到进退两难的地步。
学习了《道德经》,能体会到的道理很多,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去。
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老子的思想,而是
希望通过他的思想去体会人生的道理,去正确的在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多一分静气,真正能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2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
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
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
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为人谦虚、心态平和、淡泊名利、时刻反省,尽职尽责。
人生短暂,笑对人生也是过,心情烦躁也是过,我们何不在工作学习中端正心态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习,使之更加
完善,做得更好。
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可以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心态平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不仅如此,平和的心态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之变得融洽。
观看《道德经》后,我觉得接受老子的思想是一种愉悦,是一种洗礼,是一种灵魂的滋养。
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了。
中国以“礼仪之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道德自应继承光大。
而我们呢?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向善、谦卑、知足常乐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3
读了两天《道德经》和一些后人的注释理解。
心中有很多很多想法。
体会到很多以前从没有过的感受。
思维激烈碰撞,感觉有一股清净之气游走在身体的四肢百脉,奇妙之处无法为外人道。
后来洗碗的时候看见水,突然想到,水不但能自净,而且能净他。
更重要的是,水不但无形无状,能够随着容器的形状随意转变,而且,它连自身根本的状态也能改变。
遇热蒸发成汽,遇冷凝聚成液,再冷还能凝结成冰。
世间万物,没有能够拘束得了它的。
“天下莫柔弱于
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果然是:几于道!
中午吃面的时候从客厅的天窗望向天空,忽然觉得天地广骛,宇宙之间的奥秘,深不见底。
而我们一介凡民,即使竭尽全力,终不可窥其一角。
世间之“道”,浩浩然然,于巨于细充斥于万事万物,无一能逃脱。
观念改变最多的是对于“礼”的理解。
老子说道:“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乱之首也。
”。
我想了想,确实很有道理。
世人喜欢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而这“规矩”,应是先失了“规矩”,而后才要寻“规矩”。
本来生之为人,闲散惬意,只要遵从天地间的自然规律,自然能获得安定祥和的生活。
但人类偏偏要给自己戴上许多欲望的枷锁,因为对私欲的奢求而坏了世间的规矩,所以又不得不制造出许多道德上的,行为上的准则,一道又一道,越缠越多,无异于作茧自缚。
其实怎么样生活最好呢?一切顺应自然,足矣。
写到这里,想到圣经里也有类似的话:“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甚麽,喝甚麽,为身体忧虑穿甚麽。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
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增加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所以,不要爲明天憂慮,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
其实对几个大的主流宗教了解得越多,越发觉得它们是殊途同
归,甚至有可能同宗同源。
有的时候差异和分歧并不属于宗教本身,而来自于人类对这真理的误读。
掺入了太多个人的臆测和猜度,于是自然走上不同的道路。
就像基督教说,人生而有罪,人活着是为了赎罪的,因此要把自己放到最低最低,为什么?因为我们十恶不赦。
而道家里强调:“无我”,“无私”。
强调高尚的人要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是不是很像?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无为”。
想起中学时的历史课本,里面说老子这种“无为”是消极的世界观。
现在想起来,简直是最大的谬误!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世人所理解的那种“无为”,而是一种对一切都不用刻意改变刻意追求的态度。
就像上面说的,“为”,就已经代表着“不能不为”了。
“以无为为,以无私私”,这种境界,才是最高的。
当然,这个我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
不过相信把这个道理记于心间,以后生活中遇见合适的契机,自然能悟得。
毕竟道理不是来自于书本来自于他人,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