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和毒素的检测方法
注射用水内毒素标准
注射用水内毒素标准注射用水内毒素标准注射用水是指用于注射给人或动物使用的水。
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溶剂,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注射用水的质量与安全性也备受关注。
其中,水中的毒素是评价注射用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注射用水内毒素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注射用水内毒素的种类常见的注射用水内毒素包括细菌内毒素、霉菌内毒素、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等。
其中,细菌内毒素和霉菌内毒素是注射用水中最主要的毒素种类。
二、细菌内毒素和霉菌内毒素1. 细菌内毒素细菌内毒素是一种有机物质,可导致严重的感染和炎症,危及患者的生命。
其中,内毒素A是最常见的细菌内毒素,可以引起休克、发热和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2. 霉菌内毒素霉菌内毒素也是一种有机物质,会导致各种毒性反应,如肝损伤、肾损伤和神经系统损伤等。
其中,黄曲霉素和赭曲霉素是较为常见的霉菌内毒素。
三、注射用水内毒素标准注射用水内毒素标准是由各国制订的规范,用于评价注射用水的毒素含量是否安全。
国际药典(PhEur)和美国药典(USP)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注射用水内毒素标准。
1. 国际药典标准(PhEur)国际药典标准规定了注射用水中内毒素的含量限制。
其中,细菌内毒素的限制为0.5 EU/ml,而霉菌内毒素的限制为10 ng/ml。
2. 美国药典标准(USP)美国药典标准与国际药典标准相似,在注射用水中内毒素的含量限制上也有一定的规定。
其中,细菌内毒素的限制为0.25 EU/ml,而霉菌内毒素的限制为2 ng/ml。
四、注射用水内毒素检测方法注射用水内毒素检测方法是用于检测注射用水中毒素含量的方法,直接影响到注射用水的质量。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生物法和化学方法。
1. 生物法生物法通过利用生物学检测原理,检测注射用水中内毒素的含量。
常见的生物法包括细菌内毒素检测和荧光素酶菌毒素检测。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通过化学分析技术检测注射用水中内毒素的含量。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化学方法之一。
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
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引言花生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用油之一,然而,由于一些不良生产过程和储存条件,花生油中可能会存在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需要制定相应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以确保花生油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检测物质黄曲霉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G2。
在花生油中的主要检测物质为黄曲霉毒素B1 和黄曲霉毒素B2。
二、检测方法1. 样品准备:从市场上购买花生油样品,按照一定比例随机选择样品。
将样品放入密封袋中,保存在低温环境下,以避免黄曲霉菌生长。
2. 提取:将样品取出,进行样品提取。
将样品与适量的溶剂混合,经过一定的提取过程,获得提取液。
3. 净化:利用净化柱或其他净化方法,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和干扰物质。
4. 分离和检测:利用色谱柱进行样品的分离,然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仪器对黄曲霉毒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5. 数据处理:将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对比,得出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三、检测标准为了确保花生油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以下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1. 黄曲霉毒素B1 的限量标准为10μg/kg。
2. 黄曲霉毒素B2 的限量标准为5μg/kg。
3. 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B2的含量不能同时超过15μg/kg。
4. 若花生油中检测到黄曲霉毒素超过上述限量标准,视为不合格产品,不能上市销售。
5. 检测结果需进行备案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监管部门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和追溯。
四、风险分析与控制1. 建立健全的花生油生产和储存规范,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避免含有黄曲霉菌的花生被投入生产。
2. 加强对花生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 售卖前,对花生油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
霉素检测操作方法
霉素检测操作方法
霉素检测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准备:将待检测样品进行处理,以保证准确的检测结果。
对于食品样品,一般需要将样品进行研磨或切割成均匀的粉末或块状样品。
对于环境样品,需要将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过滤或离心等。
2. 提取:将样品中的霉菌毒素提取出来,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
提取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检测要求选择。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固相微萃取等。
3. 分析:将提取得到的样品进行分析,检测霉菌毒素的含量。
常用的霉素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根据不同的分析方法,还需要准备相应的试剂和仪器设备。
4. 结果判读: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样品中霉菌毒素的含量是否超标。
可以根据国家相关的标准或指标进行判定,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霉素检测时,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样品污染和操作误差的发生。
同时,还需注意个人防护,以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
食品中霉菌检测方法与标准
食品中霉菌检测方法与标准简介: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食品中的霉菌污染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霉菌不仅会降低食品的品质和口感,还可能产生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如何有效地检测食品中的霉菌成为了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霉菌检测的方法和标准。
一、常用的霉菌检测方法:1. 细菌计数法细菌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传统霉菌检测方法,它通过将食品样品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培养,然后通过观察和计数菌落形成单位(CFU)来确定食品中细菌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得出定量结果,但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通常需要24-48小时才能获得结果。
2. PCR法PCR法是一种基于核酸扩增技术的霉菌检测方法,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霉菌污染。
该方法使用特定的引物和酶扩增食品样品中霉菌的特定基因序列,然后通过荧光信号的检测确定是否存在霉菌。
PCR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且检测时间短,只需数小时。
3. 快速测试法快速测试法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霉菌检测方法,它利用生物传感技术和免疫分析技术对食品中的霉菌进行快速检测。
常见的快速测试方法有免疫层析法、生物芯片技术和蛋白质酶技术等。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但需要特殊设备和试剂的支持。
二、食品中霉菌污染的标准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各国针对食品中霉菌污染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其中包括食品中霉菌的限量标准和毒素限量标准。
1. 霉菌限量标准霉菌限量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霉菌的最大容许限量。
各国的限量标准不同,通常根据食品类型和使用目的进行区分。
例如,食品中霉菌限量通常为每克菌落形成单位(CFU/g),而对于某些特定食品如牛奶和奶制品,标准可能为每毫升。
2. 毒素限量标准霉菌主要通过合成毒素对食品造成危害。
因此,针对食品中霉菌合成的毒素制定了相应的限量标准。
各类毒素的限量标准根据具体毒素和食品类型进行规定,如黄曲霉素在谷类制品中的限量为每千克10微克。
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技术
紫外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串联质谱 需柱前化学衍生 荧光检测需柱前 化学衍生
甲醇-水
甲醇-水 甲醇-水
免疫亲和柱
免疫亲和柱 免疫亲和柱 SAX净化柱
四、HPLC法在饲料霉菌检测中的应用
2、免疫亲和柱净化原理
加入待净化样本 洗涤干扰物 洗脱目标物
四、HPLC法在饲料霉菌检测中的应用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 酶联免疫吸附法 薄层色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胶体金法 荧光光度法 免疫层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 薄层色谱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曲霉毒素
NY/T 2071-2011 NY/T 2550-2014 NY/T 2549-2014 NY/T 2548-2014 DB37/T 2617-2014 GB/T 28716-2012
四、HPLC法在饲料霉菌检测中的应用
1、HPLC法检测霉菌毒素的关键点比较
霉菌毒素 名称
黄曲霉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提取液
甲醇-水 乙腈-水 水
净化
免疫亲和柱 多功能净化柱 免疫亲和柱 免疫亲和柱
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串联质谱 荧光检测器 串联质谱
备注
荧光检测需柱前 光化学衍生
脱氧雪腐镰刀菌 烯醇(呕吐毒素) 赭曲霉毒素A
•
•
加洗液不要溢出微孔,防止交叉污染
拍板用力适当,看不到明显液体为宜
三、ELISA法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2、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续)
(5)显色 • • • • 加显色液要快速准确 回形振荡混匀,消除气泡 严格按照说明书控制温度、时间及避光要求 防止微孔内液体挥发,加以密封
霉菌毒素检测方法
霉菌毒素检测方法1.呕吐毒素(DON)的检测ELISA法测试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在2—8℃冷藏—不要冻结1.简介 DON毒素脱氧瓜萎镰菌醇(DON,)是单端孢菌素烯烃中的一种,它通常是由生长在谷类物品(如小麦、玉米、大麦和秣草)霉菌镰红菌素生成的。
脱氧瓜萎镰菌醇的毒性效应包括:呕吐、不想进食、胃肠炎、腹泻、免疫抑制和血液病。
研究表明猪对脱氧瓜萎镰菌醇很敏感。
当脱氧瓜萎镰菌醇含量≥1ppm时,它们就拒绝进食。
其毒性也会对其他物种产生毒性效应,各种物种对脱氧瓜萎镰菌醇的敏感性各不相同。
研究表明脱氧瓜萎镰菌醇会使已加工食物发生问题,包括使可吃的谷类制品产生臭味、对生面团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精确测定可能含有脱氧瓜萎镰菌醇的食物和食品就现得十分重要。
FDA(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已经制定了脱氧瓜萎镰菌醇含量的强制标准。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已经颁布的DON毒素建议限量如下:2.方法原理本测试盒的测试原理是一种竞争性的直接酶联免疫吸附剂测试方法(ELISA),可准确检测出样品中ppm级的DON毒素。
样品和标准控制液中游离的DON毒素与轭合物中的DON毒素竞争抗体结合位置。
清洗后,加入底物,底物与轭合物反应出现兰色,兰色越深表明DON毒素越少。
将其置于微型孔阅读器中可读出透光度,以控制标准液的透光度作标准曲线,将样品的透光度与标准曲线比较计算出样品中DON毒素的准确浓度。
3.贮存要求本试剂盒存放在2~8℃时,可以一直使用到标签上注明的到期日期。
4.试剂与仪器4.1已提供的材料48个包被了抗体的孔;48个红色标记的混合孔;5瓶2ml浓度为0、0.25、0.5、1、3 ppmDON毒素控制标准液(黄色标签);1瓶DON毒素-HRP轭合物溶液(兰色标签);1瓶24ml底物溶液(绿色标签);1瓶32ml红色终止液(红色标签)4.2需要但未提供的材料提取材料;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0ml量筒;150ml的具塞三角瓶;滤纸;样品收集具塞试管;漏斗;粉碎机;称量为5~25克的秤;带450nm滤光片的酶标仪;200μl移液器;200μl吸咀;纸巾或等效的吸水材料;计时器;防水记号笔;洗瓶;移液器用的试剂槽;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计时器等5.注意事项本测试盒不使用时应在2~8℃下存放。
霉菌及其酵母菌
1、样品的稀释培养
(1)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mL(或25g)放于含
有225mL灭菌蒸馏水的三角瓶中,振摇30min,
即为1:10稀释液。
(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
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蒸馏水的试管内,
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
(3)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
制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
用1支1mL灭菌吸管。
(4)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
择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制10倍递增稀释的
同时,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稀释液
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及时将15mL~20mL 冷却至46℃的马铃薯-葡 萄糖-琼脂或孟加拉红培养基(可放置于 46℃±1℃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平皿,并转 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倒置,28℃±1℃培养 5d,观察并记录。
制片镜检观察,可见分生孢子梗很粗糙。顶囊 呈烧瓶形或近球形。分生孢子在小梗上呈链状着 生,分生孢子的周围有小突起、球形、粗糙。 制片镜检观察,可见分生孢子梗很粗糙。顶囊呈 烧瓶形或近球形。分生孢子在小梗上呈链状着生 ,分生孢子的周围有小突起、球形、粗糙。
二、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
可归纳为化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 三大类。 1、生物学方法 1. 抑菌试验 通过平皿中抑菌圈大小来衡量AFT含量 2. 荧光测定法 将待检菌株接种于培养基中,28—30 ℃培养48 ~72h,产生的毒素便浸入培养基中,在紫外灯光 下照射培养基会呈现出特异的荧光。此法操作简便 对AFT最低检出量为5pg/mL(拷贝数/毫升)。 3. 动物试验 大白鼠试验法、鸡胚试验、鸭雏试验
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概述
菌量一般为 1 0 个/ g 左右。有8 4 . 4 %的样品中检出曲 霉属 ,有6 6 . 1 %的样 品中检出青霉属 ,有4 0 . 0 %的
样 品 中检 出镰 刀菌 属 ,有 3 0 . 6 %的样 品 中检 出毛 霉
( F A O) 估计全世界粮食每年由霉菌造成 的直接经 济损失达数百亿美元 ,而且逐年递增 。 由霉变饲 料所致畜禽中毒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不计其数 。
当人 或 畜 、禽采 食 了霉 变 的粮 食 制 品 或饲 料 后 就 会 发生 多种 中毒 病 ,统称 为真 菌毒 素 中毒 。
真 菌毒 素检测方 法大致包括化学检验方法 、
免 疫学 检验 方法 和生 物学 检验方 法 。
1 化 学 检 验 方 法
即利用化学方法检验真菌毒素 ,主要包括提 取 、脱脂 、净化 、分离 、鉴定和定量等程序。 1 。 1 取样和样品的制备 :取样必须有代表性 ,应 尽量将样品磨细 ,以利提取。 1 . 2 提取 :根据 水溶剂 能渗透 到亲水性植 物组 织 的原 理 ,用氯仿一 水 、二氯甲烷一 水等作为萃取
2 0 1 3 年 第1 期
综述
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概述
张 德 安
( 吐鲁番地 区畜牧工作站 ,新疆 吐鲁番 8 3 8 0 0 0 )
摘要 i通过对饲料 中霉菌毒素 的中毒危 害的现状分析 ,介 绍 了化 学检验 方法、免疫学检验方法和生物 学检验方法等3 种
真茵毒素检测方法 。
关键词 :真 菌毒素 ;中毒 ;检测 ;化学检验
中图分 类号 i¥ 8 5 9 . 8 7
文献标识 码 :B
变的饲料或饲草被动物食用后 ,常可 引起各种真
菌 毒 素 中 毒病 。据 张海 彬 ( 1 9 9 4)等对 江苏 省 各 地 区 的饲料 ( 草 )样 品调查 研 究 ,在 1 8 0 份 样 品 中
食品里的霉菌杀灭方法
食品里的霉菌杀灭方法霉菌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它们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包括土壤、空气和水中。
然而,当霉菌滋生在食品中时,它们可能会引发食物变质、产生有毒物质,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了解和掌握食品里的霉菌杀灭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 霉菌的危害霉菌是一类真菌,它们以孢子的形式存在,并且可以通过空气、水或者其他介质传播。
霉菌在自然界中具有分解有机物质的作用,但在食品中滋生的霉菌可能会引起以下危害:a. 食品变质霉菌会分解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导致食品变质,影响食品的口感和质量。
霉菌滋生的食品通常会出现腐烂、发黄、发臭等现象。
b. 产生有毒物质某些霉菌会产生毒素,例如黄曲霉素、赭曲霉素等。
这些毒素对人体健康有害,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甚至引发严重的疾病,如肝癌、肾衰竭等。
c. 过敏反应某些人对霉菌过敏,吸入或摄入霉菌孢子后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呼吸道不适、皮肤瘙痒等。
因此,及早发现和杀灭食品中的霉菌是确保食品安全和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2. 食品中霉菌的检测在采取杀灭霉菌的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食品中是否存在霉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霉菌检测方法:a. 直接显微镜观察将食品样品取一小部分放在玻璃片上,加入一滴染色剂,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中是否有霉菌的存在。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无法确定霉菌的种类和数量。
b. 培养法将食品样品放在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霉菌生长。
这种方法可以确定霉菌的种类和数量,但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
c. PCR法PCR法是一种利用特定引物扩增霉菌DNA的方法。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霉菌,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霉菌检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食品中的霉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3. 食品中霉菌的杀灭方法一旦确定食品中存在霉菌,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杀灭它们,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食品中霉菌的杀灭方法:a. 高温处理霉菌对高温比较敏感,适当的加热可以有效杀灭食品中的霉菌。
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检测与控制技术
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检测与控制技术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霉菌毒素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类有毒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存在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险。
因此,及时检测和控制食品中的霉菌毒素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检测方法和控制技术两个方面来探讨食品中霉菌毒素的问题。
一、检测方法目前,主流的霉菌毒素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学方法、化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
生物学方法是最早被使用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细胞生物学的原理,通过观察霉菌或霉菌毒素对生物体的影响来进行检测。
例如,可以利用小麦胚芽或动物实验来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然而,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且结果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化学方法则是基于化学分析的原理,通过测定食品样品中霉菌毒素的含量来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例如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
化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其高效且准确,但也有一些缺点,如贵、繁琐和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免疫学方法则是利用免疫学原理进行检测的方法,常见的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这种方法需要利用特定的抗体与霉菌毒素结合,再利用染色或荧光等技术来检测结合的结果。
免疫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其快速、灵敏且具有高通量性,可以进行大批量的样品检测。
综上所述,不同的检测方法各有优劣,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实际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综合考虑多种方法来进行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检测,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控制技术除了检测方法外,控制食品中霉菌毒素的产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控制技术。
首先,良好的卫生管理是控制霉菌毒素的基本方法之一。
饲养环境的卫生状况对食品中霉菌毒素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定期清理和消毒饲养环境对于控制霉菌污染非常重要。
其次,湿度和温度的控制也是一项关键技术。
霉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因此,通过控制食品储存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可以有效减少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
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及检测方法研究
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及检测方法研究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如温度、湿度、土壤条件等都满足了黄曲霉菌生长的基本需求,因此黄曲霉菌在玉米中的污染情况十分严重。
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最常见,也是最具致癌性的一种。
黄曲霉毒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导致肝脏疾病、免疫抑制、生殖问题等多种健康问题。
及早发现和准确检测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检测和化学检测两种。
生物检测方法是通过利用黄曲霉菌的生命活动反应来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存在。
最常见的生物检测方法有:黄曲霉菌孢子检测、免疫学检测和生物传感器检测等。
黄曲霉菌孢子检测是通过分离土壤或粮食样品中的黄曲霉菌孢子来判断样品中的黄曲霉菌是否存在,但该方法操作繁琐,且无法准确确定黄曲霉菌毒素的含量。
免疫学检测是利用抗体与黄曲霉毒素结合来实现检测的,目前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层析技术(ICA),这些方法简便快速,但灵敏度和准确性有一定限制。
生物传感器检测是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利用微生物或细胞作为传感器来检测黄曲霉毒素,具有操作简单、响应快速的特点,但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化学检测方法是通过分离和检测黄曲霉菌毒素的化学性质来进行检测。
常用的化学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和质谱法(MS)等。
这些方法具有准确度高、灵敏度好的特点,可以测定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和种类,但需要专业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操作相对复杂。
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是一个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检测和控制。
目前,化学检测方法在黄曲霉毒素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但生物检测方法的快速性和便捷性也有一定优势。
未来应该进一步完善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技术,结合生物检测和化学检测的优势,提高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效果,确保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技术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技术发表时间:2018-10-01T11:51:13.6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梅岩松[导读] 摘要:饲料被污染后,除了可引起饲料变质外,还可导致动物的各种疾病,甚至引起急性中毒性死亡,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危害。
哈尔滨市兽药饲料监察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18摘要:饲料被污染后,除了可引起饲料变质外,还可导致动物的各种疾病,甚至引起急性中毒性死亡,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危害。
论文就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及其在饲料和动物体内的检测方法进行归纳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健全霉菌毒素检测方法,减轻霉菌毒素对养殖业的危害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饲料;霉菌毒素;检测技术1 霉菌毒素对动物体的危害高浓度霉菌毒素可导致动物的急性中毒甚至死亡,而长期饲喂含有低浓度霉菌毒素的饲料可引起动物体慢性中毒。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破坏或降低饲料的营养成分,影响养分的吸收及代谢;(2)引起动物体肝脏、肾脏、肺脏、肠道等脏器损伤,如黄曲霉毒素的靶器官为肝脏,可引起肝硬化及肝癌等疾病,赭曲霉毒素A、桔青霉素、杂色曲霉毒素具有较强的肾脏毒性,可引起肾小管变性、坏死,导致患畜多尿、血尿及蛋白尿等;(3)引起各种繁殖障碍,导致母畜假发情、脱肛、流产、死胎等,如玉米赤霉烯酮具有较强的激素样作用,可导致动物发情综合症;(4)造成动物体免疫抑制,诱发各类慢性疾病,降低饲料效益。
2 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2.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ELISA法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将已知抗原吸附在酶标板上,加入酶标记抗体和样品提取液并混合均匀,充分反应后用去离子水洗去多余抗体,再加入酶的底物,产生有色物质,最后加入终止液使反应终止,用酶标仪测定酶底物的降解量,参照标准曲线计算试样中的抗原量。
柳其芳采用ELISA法在1-20μg/kg范围内测定黄曲霉毒素B1,CV为0.4%-2.6%,回收率为92%-105%。
常见产毒霉菌的鉴定.
显微镜下的黄曲霉毒素
在低倍显微镜 下观察可见分生 孢子头疏松放射 状、继变为疏松 柱状。分生孢子 梗多从基质生出, 长度一般小于 1mm
菌丝体
有些菌丝产生带褐色的菌核
※下面以黄曲霉为例、介绍有 毒霉菌的鉴定
黄曲霉形态特征:
属于黄曲霉群,在察式琼脂培养基上 菌落生长较快,10-14天直径3-4cm或47cm,最初带黄色,然后变为黄绿色,老 后颜色变暗,平坦或有放射状沟纹,反面 无色或带褐色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计国说,容易受黄曲霉
毒素污染的食品包括玉米、花生、大米、其次是 大麦小麦等。
黄曲霉毒素危害性有多大呢?据专家介绍,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 8倍。误食了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的患者,轻 则可能出现发热、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重则可能出现肝区疼痛、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 等中毒性肝病症状。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 说,在自然条件下,即使用100℃的温度进行 20个小时的灭菌,也不一定能将其彻底杀灭或 去除
培养物,置乳酸-苯酚液中,用两支分离针将培养物撕开
成小块,切记涂抹,以免破坏霉菌结构。然后加盖玻片,
如有气泡,可在酒精灯上加热排除。制片时最好是在接种
罩内操作,以防孢子飞扬。
4.镜检
观察霉菌的菌丝和孢子的形态和特征、孢子的摆列等,并
做详细记录。
二、鉴别方法
预先将检验中的霉菌或检验中分离出的霉菌孢子培养
后的霉菌进行纯培养。
1.平板菌落观察
﹙1﹚制备平板 准备两个灭菌的察氏琼脂平板。
﹙2﹚接种
用点植法将纯培养基物接种于察氏琼脂
平板,霉菌接种两个平板。
﹙3﹚培养 将接种的平板于25-28摄氏度温箱中培养5-14
天。
评估霉菌毒素脱毒产品的体外方法5篇
评估霉菌毒素脱毒产品的体外方法5篇第1篇示例:霉菌毒素是一类常见而危险的毒素,它们存在于食品、饲料和环境中,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评估霉菌毒素脱毒产品的体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评估霉菌毒素脱毒产品的体外方法,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
一、基于细胞的体外方法1. 细胞存活率试验细胞存活率试验是一种常见的评估霉菌毒素脱毒产品的体外方法。
它通过培养细胞并暴露于霉菌毒素后观察细胞的存活率来评估脱毒产品的效果。
这种方法具有直观、快速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结果。
这种方法缺乏对脱毒产品具体作用机制的了解,只能表明脱毒产品是否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而不能说明其对霉菌毒素的分解或中和作用。
2. 细胞毒性测定细胞毒性测定是另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它通过检测脱毒产品对细胞的毒性影响来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直观地判断脱毒产品是否对细胞产生毒性影响,但同样不能说明其对霉菌毒素的脱毒效果。
细胞存活率试验和细胞毒性测定是两种常见的基于细胞的体外评估方法,它们简便易行,但对脱毒产品的脱毒效果认识较为有限。
二、酶学方法1. 酶活性测定酶学方法是评估霉菌毒素脱毒产品的另一种体外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检测脱毒产品中相关酶的活性来评估其对霉菌毒素的脱毒效果。
脱毒产品中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活性对霉菌毒素的分解具有重要作用。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直观地判断脱毒产品对霉菌毒素的分解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对不同酶活性的影响较难统一比较的问题。
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它通过检测脱毒产品中对霉菌毒素特异结合的抗体来判断其对霉菌毒素的中和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定量检测来评估脱毒产品对霉菌毒素的中和效果,但仅适用于特定的霉菌毒素。
酶学方法是一种常见的体外评估方法,其通过检测脱毒产品中相关酶的活性或特异结合的抗体来评估其对霉菌毒素的脱毒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为脱毒产品的脱毒机制提供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仍有一定局限性。
猪饲料检测项目
(一)外观检测对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外观检测是首要的一步,也是最简单、最初步的检测方法。
检测的项目主要有:1.视觉观察饲料的形状、色泽,有无霉变、虫子、硬块、异物、夹杂物等。
2.嗅觉饲料是否有腐臭、酸败、焦化味道。
3.味觉通过舌舔和牙咬检查饲料的苦、辣、酸、甜、咸味道。
4.触觉通过手捻,觉察饲料的粒度大小、硬度、黏稠性,有无夹杂物及水分的多少。
5.显微镜检测是根据外表特征或细胞特点,对单独或者混合的饲料原料和杂质进行鉴别和评价。
判明原料的纯度和质量。
该法设备简单(用50-100倍放大镜和100—400倍立体显微镜),快速准确,分辨率高,费用低,较易实现。
(二)化学分析化学分析的项目包括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粗脂防、矿物质、氨基酸等成分。
对豆饼(粕)不但要测定粗蛋白质含量,还要测定尿素酶活性。
对鱼粉除测定蛋白质外,还要测定含盐量、尿素和粗灰分。
骨粉和磷酸氢钙既要测定钙、磷含量,又要测定氟含量。
(三)霉菌和毒素检测饲料由于贮存不当,可污染霉菌,并产生霉菌毒素,其中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等。
霉菌及霉菌素污染饲料后,其危害性性有两方面:一是引起饲料变质,如颜色、味道、气味等变差,适口性降低,某些成分被分解,营养价值降低;二是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可引起猪急性或慢性中毒。
黄曲霉毒素属剧毒物质,幼猪和公猪较敏感,可影响肝脏的功能,损害肝脏组织。
天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的作用,可引起猪发生雌激素亢进症。
(四)动物试验该法直接,效果好,但需时间较长,费用多。
如消化试验、饲养实验、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试验等。
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技术.pptx
一是可以引起饲料的变质,产生异味,降低 其饲用价值,甚至完全让其失去商品价值
二是饲料被霉菌污染后,导致畜禽的急、慢 性中毒,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下降,造成养 殖业效益的下降
三是残留于畜禽肌肉、内脏或乳中的霉菌毒 素通过食物链传递给消费者,给食品安全带 来更大的风险
第5页/共25页
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串联质谱
荧光检测器 串联质谱
紫外检测器
备注
荧光检测需柱前 光化学衍生
荧光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需柱前化学衍生
伏马毒素
甲醇-水
免疫亲和柱 SAX净化柱
荧光检测器 荧光检测需柱前
串联质谱
化学衍生
第20页/共25页
四、HPLC法在饲料霉菌检测中的应用
2、免疫亲和柱净化原理
加入待净化样本 洗涤干扰物
第12页/共25页
三、ELISA法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2、检测步骤及注意事项
(1)准备阶段 • 详细阅读说明书 • 确认试剂盒试剂组成、数量及其用途 • 试剂配制 • 试样的制备、提取及稀释 • 试剂盒试用前要充分回温 • 实验室室温最好控制在20-25℃ • 准备好实验器具(移液枪机及枪头) • 确认仪器设备运行正常
DB51/T 1081-2010 GB/T 28718-2012 GB/T 8381.4-2005 DB51/T 1078-2010
伏马毒素
NY/T1970-2010 DB51/T 1082-2010
标准名称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法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半定量薄层色谱法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胶体金法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免疫亲和荧光光度法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2.1.4.1 结果
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 应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平板上菌落数均大于 150 CFU,则对稀释度最高 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他平板可记录为多不可计,结果按平均菌 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
霉菌和酵母计数。
02 方法
食品中霉菌和酵母
计数 PetrifilmTM
测试片法。
实用文档
2.1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 数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2.1.1 样品的稀释
2.1.2 培养
实用文档
2.1.3 菌落计数
肉眼观察,必要时可用放大镜, 记录各稀释倍数和相应的霉菌和酵母 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表示。
实用文档
2.2.5 气相色谱和气 质联用法 实用文档
液相 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较 早用于霉菌毒素的检测 常用的检测器有荧光、 紫外、二极管阵列、蒸 发光散射等检测器,目 前使用最广泛的检测霉 菌毒素的方法 涉及到畜 牧化工和食品等各行业。
实用文档
2.2.4 微柱法
微柱法:将样品提取液通过氧化铝-硅镁型吸附剂填 充的微柱,样品中的杂质被氧化铝吸附,霉菌毒素则被 硅镁型吸附剂吸附,在紫外分析灯下观察荧光环与标准 比较定量 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主要用于饲料中黄 曲霉毒素的筛选。
实用文档
微柱凝胶免疫监测仪
2.2.5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将样 品提取液在薄层板上点 样, 展开后,用吸收 法或荧光法对被测样品 与标准品扫描测定。对 于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我国国标采用(TLC)法, 该方法更适于确认黄曲 霉毒素 存在与否。
食品中霉菌及毒素的检测方法
专 业:食品科学
实用文档
Number 1 Number 2 Number 3
目录
contents
实用文档
Number 4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霉菌 霉菌广泛分布于 自然界中,由于其 可形成各种微小的 孢子, 因而很容 易污染食品。
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是霉菌 产生的一种有毒的 次生代谢产物,毒 素污染会导致营养 价值降低,引起动 物疾病,并直接或 间接危害人类健康。
实用文档
2.2.2 荧光检测法
荧光检测法 FLD 常结合免疫亲和柱使用,是美国 AOAC 的标准检测方法,我国国标(GB/T 18979-2003) 也采用此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检测样品经甲醇/水 提取后、过滤、稀释。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特异抗体的免疫 亲和柱层析净化,超纯水洗去杂质,甲醇洗脱,加入溴溶 液衍生后用荧光光度计测定。赵东豪等 2009 此法也常用 来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等。荧光检测法方便、快捷、花费少、 不需使用霉菌毒素的标准品,减少对人的伤害 也常作为 快速筛选方法使用。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2.1 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计数 PetrifilmTM测试片
法
PetrifilmTM霉菌和酵母测试片:
1)测试片中添加抗生素,可
抑制细菌生长;
2)含有酵母菌指示剂,使酵
母菌更易计数;
3)适用与菌落总数、金黄色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单增李斯
特氏菌。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2.2.3近红外光谱法
近红外光谱法(NIR)是近 年来发展得比较快的光谱分 析技术。 NIR 可以用来检测 小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 醇等霉菌毒素。使用 NIR 分 析,样品不需预处理,多种 组分可以同时测定,分析速 度快,重现性好,但是此方 法必须先建立准确的校正模 型, 适用于经常性质量控制 分析。
实用文档
自从20 世纪 60 年代发现强致癌的黄曲霉毒素以 来,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日益引起重视。我国 在2011 年颁布了国家标准 GB2761-2011食品中真 菌毒素限量,各级食品监督检测机构全面开展霉菌的检 测工作。
实用文档
2.1霉菌检测方法
01 方法
GB4789.15-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若所有平板上菌落数均小于 10 CFU,则应按稀释度最低 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稀释度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 1 乘以最低 稀释倍数计算;如为原液,则以小于 1计数。
实用文档
2.1.4.2 报告
1)菌落数在 100 以内时,按“四舍源自入”原则修约,采用两 位有效数字报告。
2)菌落数大于或等于 100 时,前 3 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 原则修约后,取前 2 位数字,后面用0 代替位数来表示结果; 也可用 10 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此时也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 采用两位有效数字。
3)称重取样以 CFU/g 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 CFU/mL 为 单位报告,报告或分别报告霉菌和/或酵母数。
实用文档
2.1.5 镜检
B.1 检样的制备:取定量检样,加蒸馏水稀释至折光指数为 1.3447~1.3460(即浓度为7.9%~8.8%),备用。 B.2 显微镜标准视野的校正:将显微镜按放大率 90~125 倍调节 标准视野,使其直径为 1.382 mm。 B.3 涂片:洗净郝氏计测玻片,将制好的标准液,用玻璃棒均匀的 摊布于计测室,以备观察。 B.4 观测:将制好之载玻片放于显微镜标准视野下进行霉菌观测, 一般每一检样观察 50 个视野,同一检样应由两人进行观察。 B.5 结果与计算:在标准视野下,发现有霉菌菌丝其长度超过标准 视野(1.382mm)的1/6或三根菌丝总长度超过标准视野的1/6(即 测微器的一格)时即为阳性(+),否则为阴性(-),按100个视 野计,其中发现有霉菌菌丝体存在的视野数,即为霉菌的视野百分 数。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2.2
霉
菌
毒
素
酶菌毒素
检
测
方
法
实用文档
2.2.1 酶 联 免 疫 吸 附 法
ELISA 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已知抗原吸附在 酶标板上 加入酶标记抗体和样品提取液并混合均匀,充分 反应后用去离子水洗去多余抗体,再加入酶的底物,产生有 色物质,最后加入终止液使反应终止。柳其芳 2006 ELISA 法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 速筛选。蒋建云 2006 等也用此法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 B1 的含量,不但特异性强 提取纯化步骤简单,结果也易判 读 回收率在 9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