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合理应用讲义精华1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讲义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bac75ca76c66137ef061921.png)
长期用药或单用一种抗生素,细菌易 产生抗药性者,如布氏杆菌病、结核 病、沙门氏菌病、慢性尿路感染等;
一般抗生素不易渗入部位的感染,如 脑膜炎、骨髓炎等。
(5) 临床应用时,一般以二联为宜
一般感染时,抗生素使用至体温 正常、症状消失后72—96小时, 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疗程为6—8周, 且易用杀菌剂。治疗败血症宜用 至症状消退后2-3周,若为金黄色 葡萄球菌引起者,时间宜更长。
头抱菌素类
对青霉素C耐药或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 球菌、肺炎球菌以及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各种 感染。
第一代头袍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高度敏感性, 对革兰阴性细菌的杭菌活性则较差。
第二代头抱菌素:除对革兰阳性细菌具有较强活性 外,对革兰阴性细菌的抗菌活性有所扩大,对第 一代头抱菌素耐药的细菌一般 也可有效。
抗菌药物预防性 使用原则
.非手术感染的 预防用药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 应用抗菌药物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 应用的注意事项
1.是指尚未感染的非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 物;应有相当或一定效果,如果不用药发生感染 后果严重者。 2.抗菌药物不能长期预防一切可能发生的感染, 只能在特定的应激状态或针对某些专门的病原菌 进行短期有效的预防。 3.已明确为病毒感染者不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 物。 4.通常针对一种或二种可能细菌的感染进行预 防用药,不能盲目地选用广谱抗菌药,或多种药 物联用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 5.一旦疑有感染存在,应送有关标本作病原学 检查,并应尽快开始经验性治疗,病原学诊断明 确后则应根据该病原菌的耐药特点和药敏试验结 果调整用药方案,进行目标治疗。
第三代头抱菌素:比第二代头抱抗菌作用更广、更 强,特别对 革兰阴性细菌的作用更为广泛,对绿 脓杆菌感染更为有效。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3d04d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0.png)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课件一、概括欢迎各位朋友走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的学习课堂。
今天我们要一起聊聊抗生素这个话题,因为它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都息息相关。
抗生素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汇,它对于治疗某些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抗生素的使用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滥用抗生素不仅不能起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因此了解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要了解抗生素究竟是什么,抗生素是一类特殊药物,它能够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通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
但抗生素并不能对付所有疾病,比如病毒引起的感冒、流感等,使用抗生素就无效。
因此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是要明确病情。
接下来我们得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服用抗生素时,要遵从医嘱,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服用,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同时服用抗生素期间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利于身体尽快恢复。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不要随意将剩余的药物留到下次使用或转让给他人使用,因为不当的保存和使用可能会导致药效降低或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那么怎样才算合理使用抗生素呢?简单来说就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正确使用抗生素。
既不过量使用,也不擅自停用。
合理的使用不仅可以保障治疗效果,还能减少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
耐药性的产生可是个大问题,一旦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未来治疗就会更加困难。
1. 抗生素的历史和发展你知道吗?在我们谈论抗生素之前,很多古老的文明都经历过与各种疾病的斗争。
那时候人们往往只能依靠自然的力量来抵抗疾病,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感染就可能是致命的。
直到一百多年前,神奇的抗生素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说起抗生素的历史,不得不提的就是青霉素的发现。
在二战时期,许多士兵因伤口感染而丧命。
这时有一位名叫弗莱明的科学家发现了青霉素的神奇功效,它能有效杀死导致感染的细菌。
从此人类开始了与细菌的较量,青霉素的出现,可以说是抗生素时代的开端。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们不断研究、探索,发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抗生素。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医学课件演示文稿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医学课件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0b9552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7.png)
避免方法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 的预防用药,遵循医生的建议
等。
02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原则
适应症的把握
正确诊断
在应用抗生素前,医生需要准确 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细菌感染,以 及感染的具体菌种,从而选择针 对性强的抗生素。
临床指征
在应用抗生素时,医生需要考虑 患者的临床指征,如感染部位、 严重程度、病程等,以及患者的 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因素。
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对常 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使 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难度增 加。
疗效下降
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对抗 生素产生抵抗力,使抗生 素的疗效下降,甚至无效 。
药物不良反应
抗生素滥用可能导致药物 不良反应的发生,给患者 带来额外的痛苦和风险。
抗生素滥用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 2
限制抗生素的处方权
通过限制医生的抗生素处方权,减少不必要的抗 生素使用。
抗生素的合理配伍与相互作用
合理配伍
在联合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配伍禁忌,避免药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相互作用
某些抗生素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例如,头 孢菌素类抗生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会使肾毒性加 重。
06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与防治 措施
抗生素滥用的现状与危害
01
02
03
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联合用药的选择
协同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联合使用两种或 多种抗生素可以产生协同作用, 增强抗菌效果,提高治疗效果。
抗菌谱覆盖
联合用药时需要考虑不同抗生素的 抗菌谱,以确保能够覆盖所有可能 的致病菌。
避免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 险,因此医生在选择联合用药时需 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
《抗生素的合理应》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27312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6.png)
规范医生处方行为
制定抗生素处方规范,对医生处 方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医 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抗生素使用 指南合理开具处方。
建立抗生素使用的监管机制
完善药品监管法规
制定严格的抗生素使用监管法规,明 确抗生素使用的管理要求和处罚措施 。
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预防性使用
总结词
应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详细描述
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的原则。对于一些轻症的感染,如感冒、咳嗽等,通常不 需要使用抗生素。此外,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也应谨慎,仅在特定情况下使用,如心脏疾病、某些癌症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总结词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年龄、性 别等因素,以确保抗生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详细描述
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不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和 反应也不同。例如,老年人和儿童对某些抗生素的代谢和排 泄能力较弱,应谨慎使用。此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 用某些抗生素时应特别注意。
者负担。
04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议
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
宣传抗生素的基本知识
让公众了解抗生素的作用、适应症、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抗生素使 用的科学认知。
强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强调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引导公众树 立正确的用药观念,避免自行购买和 使用抗生素。
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
加强医生培训
THANKS
案例二:某患者抗生素使用不当导致二次感染
总结词
患者因感冒使用抗生素后,出现二次感 染,经调查发现抗生素使用不当。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78614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0.png)
03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CHAPTER
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病菌产生耐药 性,使抗生素失去治疗效果。
耐药性的产生会使抗生素的有效 性降低,甚至失效,给治疗带来
困难。
耐药性的产生也会使抗生素的用 药量增加,甚至需要更换更高级
别的抗生素。发生率,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身 体负担。
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抗菌 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 肺炎球菌等也有良好作用。
氯霉素类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 菌均有抑制作用,通常为抑菌 剂。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使细菌壁自 溶或细胞壁水解。
破坏细胞膜结构及功能
选择性地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靶位结合 ,影响膜通透性,使细菌死亡。
总结词
预防感染需靠良好的卫生习惯,而非抗生素 。
误区四:随意停药不会影响疗效
澄清
抗生素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的指导,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总结词
随意停药会影响疗效,甚至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谢谢
THANKS
总结词
医生应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根据患者 的病情和抗生素的适应症,合理开具处 方。
VS
详细描述
医生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抗生素的种类 、适应症、不良反应和合理使用方法。在 开具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抗生素的 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滥用和过度 使用。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总结词
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监管力度。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抗生素简介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议 • 抗生素使用误区与澄清
抗生素合理应用讲稿课件
![抗生素合理应用讲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1c4f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9.png)
案例五:外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总结词
在外科手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术后感染 的风险,但也需要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来选择合 适的抗生素。
详细描述
在外科手术中,为了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常常需要预 防性使用抗生素。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根据手术类型、 患者情况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来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 一般采用静脉注射或口服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使用时 间和剂量等。同时,也需要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和长 期用药等情况的出现。
加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培训
针对不同临床科室,开展针对性 的抗生素合理应用培训,提高医
生的专业技能和用药水平。
邀请权威专家进行授课,介绍抗 生素合理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和
临床经验。
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合 作,共享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经验
和资源。
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对抗生素的认识
通过多种渠道,如医院宣传栏、 社区健康讲座、媒体报道等, 普及抗生素的基本知识及其合 理应用的重要性。
案例四:泌尿系统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总结词
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的合理 应用可以迅速控制感染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详细描述
泌尿系统感染是由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尿道、膀胱和肾 脏等泌尿器官的炎症。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根据病情和 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来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一般采用 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休息等。
详细描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药敏试验是通过实验室方法检测 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 药性,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 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
按照药物动力学特点给药
总结词
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的重要学科, 根据药物动力学特点给药,可实现药 物在体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抗生素的合理应》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aec9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9.png)
老年人
孕妇
孕妇在选用抗生素时应充分考虑对胎 儿的影响,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害的抗 生素,如喹诺酮类抗生素。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肝肾功能较弱 ,应选用对肝肾毒性小的抗生素,如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根据抗生素的抗菌活性选用
01
02
03
窄谱抗生素
针对某一特定细菌或某几 个细菌引起的感染,如青 霉素只对革兰氏阳性菌有 效。
广谱抗生素
对多种细菌甚至所有细菌 都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如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抗耐药性抗生素
针对耐药性细菌引起的感 染,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对多重耐药菌有较好的抗 菌活性。源自05CATALOGUE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协同作用
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抗生素 联合使用时,其效果大于或等于 单独使用一种抗生素时的效果。
耐药菌株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治疗成本,还可能引发更多严重的感染,甚至出现“ 超级细菌”,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增加,如过敏反应、肝肾损伤、胃肠 道反应等。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不仅影响患者 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 ,甚至危及生命。
浪费医疗资源
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及功能
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蛋白结合,影响细菌的正常生理过 程,导致细菌死亡。
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
通过抑制细菌核糖体上蛋白质合成过程,破坏细菌的正常代谢。
02
CATALOGUE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原则
诊断明确后再用药
01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对于病毒感染无效。因此,在使 用抗生素之前,应确保诊断为细 菌感染。
例如,在使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治疗肺炎时,可以同时覆盖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不 同种类的病菌。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e1388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7.png)
第二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头孢类
• 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剂主要适用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 组织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亦可用于流感嗜 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敏感株所致的尿路感染以 及肺炎等。头孢唑林常用于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第二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青霉素类
• 青霉素适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 霉素敏感(不产青霉素酶)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 菌所致的感染,包括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咽 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等,也可 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心内膜炎,以及 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李斯特菌病、鼠咬热、梅毒、淋病、雅司、 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奋森咽峡炎、放线菌病 等。青霉素尚可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 病患者进行某些操作或手术时,预防心内膜炎发 生。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 各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 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 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 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 分级原则
• 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 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 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轻、中度感 染,也可用于经第三代头孢菌素注射剂治疗病情已基本好 转后的病例;但需注意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均不宜用于铜 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发酵菌的感染。
第二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头孢类
• 注意事项 • 1 禁用于对任何一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及有青霉
《抗生素合理应用》课件
![《抗生素合理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c38a7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4.png)
重度感染
对于重度感染的患者,应 尽早使用强效抗生素,如 碳青霉烯类、糖肽类等抗 生素。
05
CATALOGUE
抗生素的给药方法与剂量
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
适用于大多数抗生素,方便、 经济、安全,但吸收速度和程
度可能受食物影响。
肌肉注射
适用于不能口服或需要快速起 效的情况,但可能导致局部疼 痛和硬结。
静脉注射
量。
药物分布
了解抗生素在体内的分 布情况,注意避免与食 物或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
药物代谢
了解抗生素的代谢过程 和代谢产物,注意避免
不良反应。
药物排泄
了解抗生素的排泄途径 和排泄速率,避免药物 蓄积引起的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的指征
严重感染
对于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需要 联合使用抗生素以覆盖所有可能
的病原体。
总结词
特异性反应是抗生素使用中较少见的不良反应,通常表现为溶血性贫 血、粒细胞减少等。
详细描述
特异性反应通常在使用特定类型的抗生素后出现,如头孢菌素类抗生 素等。症状可能轻微也可能严重,严重时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总结词
特异性反应的处理主要是停药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输血、升白细胞 治疗等。
详细描述
对于严重的特异性反应,需要立即就医,采取急救措施,如使用糖皮 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下呼吸道感染
针对下呼吸道感染,如肺 炎等,可选用氟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
胃肠道感染
针对胃肠道细菌感染,可 选用喹诺酮类、头孢菌素 类等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 素。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抗生素
轻度感染
对于轻度感染的患者,可 选用口服抗生素,如青霉 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抗生素合理应用课件1
![抗生素合理应用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a799f1cc59eef8c75ebfb3ce.png)
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原则上最多不超过72 小时,延长用药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
248例开放性骨折随机双盲研究(Dellinger. Arch Surg,1988,123:339)表明,用药5天并不比单次用药好
抗生素 头孢尼西 头孢尼西 头孢孟多
用药期限 单次 5天 5天
感染发生率 14% 14% 11%
通用名
溶媒
用法
途径
起止时间
头孢曲松 0.9% NS100ml 头孢曲松 0.9% NS100ml
2g术前 2g st
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
2月2日17:00 2月3日08:00
合理性评价:药物选择不合理
分析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通常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
以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首选一代 头孢进行预防。
接受清洁手术者:
应静脉给药,20~30 min滴完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给予第 2剂 。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48小时。
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给药疗程
➢ 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
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 时延长至48小时。
分析
1、腹外疝属于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
目前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约为 70%。 2、卫医办发[2008]48号中明确规定:氟喹诺酮类药 物,除消化道和泌尿系统外,不得作为其他系统的外科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3、患者年龄小于18岁不宜选择喹诺酮类药物。
1、医务人员的意识提高,知道术前用药的时机,以术 前半小时使用效果最好。 2、不再是盲目使用高档抗生素,使用一、二代头孢菌素 的比例不断增加。 3、常规使用,术后控制在3天以内的例数不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