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麻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摘要】目的通过对全麻手术患者恢复期间躁动的临床观察,总结和探讨其原因和处理方法,以确保患者安全渡过麻醉恢复期。方法对716例急诊及择期全麻手术进行了恢复期观察,并对发生躁动的70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和相应的处理。结果通过解释、镇静、改善通气、维持循环和内环境稳定等措施,可有效地缓解躁动。结论重视术前访视和保障术中循环稳定,正确判断躁动的原因并进行及时处理,患者均可安全渡过全麻术后恢复期。

【关键词】全麻;苏醒期躁动;处理

全麻苏醒期躁动,多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力障碍,不按指令运动,出现不适当行为。若处理不当,会导致各种导管脱落,伤口裂开等并发症,甚至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窒息等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了解躁动发生的原因,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对策,能够减少燥动带来的危害,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1 临床资料

本院2011年1月~12月共实施全麻手术716例,出现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共70例,发生率为9.8%,其中男56例,女14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10岁,平均年龄45岁,成人发生率约5.5%,儿童约11.6%~13%,老年人发生率也较高,经采取改善通气和药物干预等积极措施,均安全度过恢复期。

2 原因分析

缺氧是引起躁动的常见原因,多见于镇痛药及肌松药残余所致无力咳痰、舌后坠而引起呼吸不畅所致。

内环境失衡引起的躁动多因循环灌注不足而导致血压过低,不能维持有效的脑灌注压;也可见于电解质紊乱、水中毒或脑水肿等。

术后镇痛药不足或消退过快所致的切口疼痛,气管导管、胃管以及引流管和导尿管不良刺激是躁动发生的常见因素,此外低温、尿潴留、腹胀等也能引发或加重躁动反应。

药物引发的躁动反应,如麻醉前用药东莨菪碱及阿托品可致术后躁动或瞻妄,吸入麻醉药物具有诱导快、易控制、苏醒快特点,但术后出现谵妄或术后躁动几率比静脉药高。拮抗药与催醒使用不当和药蓄积均可诱发躁动。

3 处理方法

通气障碍导致缺氧引起的躁动,要及时吸引分泌物,置放口咽通气道,保

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维持血氧正常。对麻醉和肌松药残余患者应同时给予拮抗剂。

循环功能障碍引发的躁动,应及时补液、输血,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依据血气结果,给予相应正确的处理。

采取合理恰当的术后止痛,尤其是静吸复合仅用少量静脉镇痛药的患者,若手术结束前未给予阿片类药镇痛,或静脉麻醉中使用瑞芬太尼超短效镇痛药维持,由于其作用消失快,术后疼痛发生早[2],可给予少量芬太尼。及早拔除各种导管,注意保温,祛除或减少各种不良刺激因素。

药物如氯胺酮引发的躁动反应,联合使用咪唑安定,则能减轻或消除此种不良反应[3];吸入麻醉药引发的躁动可酌情用杜冷丁25~100 mg静脉推注;尽量使其自然苏醒,如确需使用拮抗药催醒则应从小剂量开始,避免过量和蓄积引起躁动。

术前访视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有助于患者稳定情绪,全麻拔管后躁动发生率低[4]。单纯性烦躁,可使咪唑安定0.05~0.1 mg/kg或异丙酚0.5~1 mg/kg静脉注射,同时要注意呼吸循环情况。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曲马朵可防治全麻苏醒期躁动[5]。此外还应给予相应的适当束缚限制活动,防止坠床、外伤等意外的发生。

总之,重视术前访视,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向患者提供某种应激手术的真实信息,增强其耐受性[6]。掌握各类麻醉药物特性,避免使用或减少可引起躁动的麻醉药药量;术中及时纠正酸碱失衡,维持循环稳定。苏醒期保证供氧充分,适度镇痛、镇静,减少和降低不良刺激;发生躁动时在处理病因的同时应使用束缚带限制患者活动,呼唤患者使其尽快完全清醒,清醒的患者询问不适原因并进行解释和相应的处理。全麻术后恢复期产生躁动原因是复杂的,必须进行严密地观察和综合分析,并根据不同情况做出及时正确地处理,以确保患者安全渡过麻醉恢复期。

参考文献

[1] 徐伟囡,潘学文.全麻恢复期病人躁动的原因的分析及处理.浙江创伤外科,2005,10(1):52.

[2] 姚尚龙,王俊科.临床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9-100.

[3] 盛卓人,王俊科.实用临床麻醉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09.

[4] 陈美玲,徐朴,陈静.术前访视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53-254.

[5] 陈培桓,吴伟玲,卢振和,等.曲马多、氯诺昔康防治全麻苏醒期躁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6):129-130.

[6] 吴均林,林大熙,姜乾金.医学心理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01:2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