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凯利: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文·凯利: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
读书小记:世界唯一不变的事就是变。回望近几十年科技的发展,不惊愕然。互联网的发展是如此迅速,如今一部手机就能知晓天下,可以搞定衣食住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能想到今天这样便利的局面吗?科技如果按此速度甚至更快的速度发展,30年后的世界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们都无法摆脱时空观和自身认知的局限,另外宝宝脑容量有限,无法大开脑洞,但站在巨人肩膀上,我们视线可以得到延伸,我们能够看得更远。
10.会思考的机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们思考的方式与人类有差别。我们的智能只是某个特定社会的智能,和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智能和意识种类相比,它只占据一个小小的角落。我们开始意识到人类思维并不通用,它只是思维的一种。
11.我们制造的人工心智都将会是为专门任务而设计,并且通常是超越我们能力的任务。我们最重要的机械产品不是某样事情比人类做得更好,而是能做人类完全做不了的事情。机器取代人工是必然的,一切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已经处在转折点上。
分享者:TheySaid精品读书群/肖娟▲ 朗读 |酷 垫乐 |いのちの名前1.这或许和我们最初的动机相悖,但我们应当拥抱这些科技的再造和重组。只有与这些科技协作而非阻扰,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获取到科技所要给予我们的。
2.变化是必然的。我们现在承认,一切都是可变的,一切都在变化当中——尽管很多变化并不为人所察觉。人类的文化和生物学现象也如同一部极其缓慢的幻灯片,在向着某个新的形态移动。而在今天,我们生活中每一项显著变化的核心都是某种科技。科技是人类的催化剂。科技的动向推动我们永远追求“新”,但“新”总是转瞬即逝,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中被更新的事物所取代。满足感因此不断从我们的指尖溜走。变化因此是一种能自我掩盖的动作,常常会在我们回顾过去时才显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倾向于从旧事物的框架中来观察新事物。我们当下对未来的展望,实际上会曲解新的内容,好让它适应我们已知的事物。有时候, 我们察觉不到“形成”的方向,是因为我们并不认同这个方向。
KK的《必然》系统为我们阐述了他眼里未来30年的发展方向,虽然不像《科技想要什么》大开脑洞读来眼前一亮,他基于当前科技的发展加以分析,用具体事例加以解释,读来还是比较容易接受。从多个方面系统论述,从头梳理一遍像打通了任督二脉,看得还是比较畅快。
感触最大的是KK提到的屏读,起床后看着的手机,地铁公交电梯的电视,写字楼的广告屏,上班的电脑……各种文字图片在屏幕呈现,各种信息在我们眼前流动,我们争分夺秒的获取信息,生怕在这股信息流中错失掉有用的信息而错过良机,而付出的代价是信息占用了我们的最宝贵的资源——注意力。这常常让我感到恐慌和焦虑,过量的信息必然会分散焦点,而不关注又恐在新事物面前成为菜鸟。虽然定向的关注可以帮助过滤信息,但也因此会越来越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而更加局限。我们处在科技带来的变革之中,被时代裹挟容易盲从,所以,如果更看清未来科技的变化轨迹,我想我们可以更好的拥抱科技带来的便利。
作者简介:凯文·凯利,人们常亲切称为“kk”,是《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kk被看做是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也有人称之为“游侠”“。著有《必然》、《科技想要什么》、《技术元素》、《失控》等。他曾是《全球评论》、《信号》、《全球概览》的编辑和重要的撰稿人,他的文章在《经济学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科学》杂志等重量级媒体上广受赞誉。他参与创办的全球电子链接WELL(Whole Earth eLectronic Link)迄今仍然是最具人气、最有智慧的社区之一。《必然》精彩书摘
3.世间万物都需要额外的能量和秩序来维持自身,无一例外。所有的事物Baidu Nhomakorabea在缓慢的分崩离析。生命的本质似乎主要是维持。
4.我们的工具越复杂,就越需要我们的照料。只有定期升级,才能让你的科技产品保持健康。
5.没有不适的世界会停滞不前,某些方面过于公平的世界,也会在其他方面不公平得可怕。乌托邦中没有问题可烦恼,但乌托邦也因此没有机遇存在。每一种乌托邦的构想,其中都存在使其自我崩溃的严重瑕疵。而乌托邦的黑暗对立面——反乌托邦,却更加有趣,也更容易想象。我们的归宿会是“进托邦”。进托邦在产生新利益的同时,也在制造几乎同样多的麻烦。
12.人类发明的东西唤起了自身的欲望,因此人类的需求和机器人之间互为因果。人类与机器之间将形成一种共生关系。人类的工作就是不停地给机器人安排任务,这本身就是一项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6.任何大有作为的新发明都会有反对者,而且作为越大,反对声也越大。
7.这场变革的核心,是一种全新的参与方式,这种参与方式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建立在分享基础上的新兴文化。
8.再过30多年,整个世界都会和我的设备交织在一起,毫无疑问,网络将会延伸到这颗星球的各个物理维度。
9.互联网仍然处在开端的开端。未来的人们查看的会是全息投影,佩戴的会是虚拟现实隐形眼镜,呈现的会是可以下载的形象,操作的会是人工智能界面。他们回溯时会说,哦,你们那会还没真正地拥有互联网呢。(没准互联网在未来已经有了别的名字了)
对于未来,或许《必然》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书籍简介:《必然》,凯文·凯利(Kevin Kelly)的新书,全面介绍了科技这个新物种的基因特征、所思所想、行为规则和未来走向。虽然可以容易地在网上找到碎片化的内容,但是正如本书所提出的纸质书相比于电子内容的优势,这本书的优势在于权威和系统。在《必然》的描述中,未来是霍洛思(Holos)的世界,所谓霍洛思,是全体人类,计算机,手机,各种可穿戴设备,各种智能设备,各种传感器靠着网络紧密连接起来的世界。而如今正是这个时代的开端,这种紧密的联系开始有了一定的雏形,一个巨变的时代开始形成,而这个时代的开端就是凯文·凯利所说的形成(being)。凯文·凯利给我们总结了自己几十年来对于科技的观察和分析,精彩地评说当下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必然》中,作者介绍了在未来30年里的很多新知,例如更多的流动、共享、追踪、使用、互动、屏读、重混、过滤、知化、提问以及形成。
读书小记:世界唯一不变的事就是变。回望近几十年科技的发展,不惊愕然。互联网的发展是如此迅速,如今一部手机就能知晓天下,可以搞定衣食住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能想到今天这样便利的局面吗?科技如果按此速度甚至更快的速度发展,30年后的世界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们都无法摆脱时空观和自身认知的局限,另外宝宝脑容量有限,无法大开脑洞,但站在巨人肩膀上,我们视线可以得到延伸,我们能够看得更远。
10.会思考的机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们思考的方式与人类有差别。我们的智能只是某个特定社会的智能,和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智能和意识种类相比,它只占据一个小小的角落。我们开始意识到人类思维并不通用,它只是思维的一种。
11.我们制造的人工心智都将会是为专门任务而设计,并且通常是超越我们能力的任务。我们最重要的机械产品不是某样事情比人类做得更好,而是能做人类完全做不了的事情。机器取代人工是必然的,一切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已经处在转折点上。
分享者:TheySaid精品读书群/肖娟▲ 朗读 |酷 垫乐 |いのちの名前1.这或许和我们最初的动机相悖,但我们应当拥抱这些科技的再造和重组。只有与这些科技协作而非阻扰,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获取到科技所要给予我们的。
2.变化是必然的。我们现在承认,一切都是可变的,一切都在变化当中——尽管很多变化并不为人所察觉。人类的文化和生物学现象也如同一部极其缓慢的幻灯片,在向着某个新的形态移动。而在今天,我们生活中每一项显著变化的核心都是某种科技。科技是人类的催化剂。科技的动向推动我们永远追求“新”,但“新”总是转瞬即逝,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中被更新的事物所取代。满足感因此不断从我们的指尖溜走。变化因此是一种能自我掩盖的动作,常常会在我们回顾过去时才显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倾向于从旧事物的框架中来观察新事物。我们当下对未来的展望,实际上会曲解新的内容,好让它适应我们已知的事物。有时候, 我们察觉不到“形成”的方向,是因为我们并不认同这个方向。
KK的《必然》系统为我们阐述了他眼里未来30年的发展方向,虽然不像《科技想要什么》大开脑洞读来眼前一亮,他基于当前科技的发展加以分析,用具体事例加以解释,读来还是比较容易接受。从多个方面系统论述,从头梳理一遍像打通了任督二脉,看得还是比较畅快。
感触最大的是KK提到的屏读,起床后看着的手机,地铁公交电梯的电视,写字楼的广告屏,上班的电脑……各种文字图片在屏幕呈现,各种信息在我们眼前流动,我们争分夺秒的获取信息,生怕在这股信息流中错失掉有用的信息而错过良机,而付出的代价是信息占用了我们的最宝贵的资源——注意力。这常常让我感到恐慌和焦虑,过量的信息必然会分散焦点,而不关注又恐在新事物面前成为菜鸟。虽然定向的关注可以帮助过滤信息,但也因此会越来越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而更加局限。我们处在科技带来的变革之中,被时代裹挟容易盲从,所以,如果更看清未来科技的变化轨迹,我想我们可以更好的拥抱科技带来的便利。
作者简介:凯文·凯利,人们常亲切称为“kk”,是《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kk被看做是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也有人称之为“游侠”“。著有《必然》、《科技想要什么》、《技术元素》、《失控》等。他曾是《全球评论》、《信号》、《全球概览》的编辑和重要的撰稿人,他的文章在《经济学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科学》杂志等重量级媒体上广受赞誉。他参与创办的全球电子链接WELL(Whole Earth eLectronic Link)迄今仍然是最具人气、最有智慧的社区之一。《必然》精彩书摘
3.世间万物都需要额外的能量和秩序来维持自身,无一例外。所有的事物Baidu Nhomakorabea在缓慢的分崩离析。生命的本质似乎主要是维持。
4.我们的工具越复杂,就越需要我们的照料。只有定期升级,才能让你的科技产品保持健康。
5.没有不适的世界会停滞不前,某些方面过于公平的世界,也会在其他方面不公平得可怕。乌托邦中没有问题可烦恼,但乌托邦也因此没有机遇存在。每一种乌托邦的构想,其中都存在使其自我崩溃的严重瑕疵。而乌托邦的黑暗对立面——反乌托邦,却更加有趣,也更容易想象。我们的归宿会是“进托邦”。进托邦在产生新利益的同时,也在制造几乎同样多的麻烦。
12.人类发明的东西唤起了自身的欲望,因此人类的需求和机器人之间互为因果。人类与机器之间将形成一种共生关系。人类的工作就是不停地给机器人安排任务,这本身就是一项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6.任何大有作为的新发明都会有反对者,而且作为越大,反对声也越大。
7.这场变革的核心,是一种全新的参与方式,这种参与方式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建立在分享基础上的新兴文化。
8.再过30多年,整个世界都会和我的设备交织在一起,毫无疑问,网络将会延伸到这颗星球的各个物理维度。
9.互联网仍然处在开端的开端。未来的人们查看的会是全息投影,佩戴的会是虚拟现实隐形眼镜,呈现的会是可以下载的形象,操作的会是人工智能界面。他们回溯时会说,哦,你们那会还没真正地拥有互联网呢。(没准互联网在未来已经有了别的名字了)
对于未来,或许《必然》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书籍简介:《必然》,凯文·凯利(Kevin Kelly)的新书,全面介绍了科技这个新物种的基因特征、所思所想、行为规则和未来走向。虽然可以容易地在网上找到碎片化的内容,但是正如本书所提出的纸质书相比于电子内容的优势,这本书的优势在于权威和系统。在《必然》的描述中,未来是霍洛思(Holos)的世界,所谓霍洛思,是全体人类,计算机,手机,各种可穿戴设备,各种智能设备,各种传感器靠着网络紧密连接起来的世界。而如今正是这个时代的开端,这种紧密的联系开始有了一定的雏形,一个巨变的时代开始形成,而这个时代的开端就是凯文·凯利所说的形成(being)。凯文·凯利给我们总结了自己几十年来对于科技的观察和分析,精彩地评说当下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必然》中,作者介绍了在未来30年里的很多新知,例如更多的流动、共享、追踪、使用、互动、屏读、重混、过滤、知化、提问以及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