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电力系统通信概述
电力系统通信、网络和技术发展
![电力系统通信、网络和技术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8ff9fb352ea551811a6879a.png)
8
• 数字通信的优点 -抗噪声(干扰)能力强 -可以控制差错,提高了传输质量 -便于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易于加密、保密性强 -可以传输语音、数据、影像,通用、灵活
2020/11/24
9
2020/11/24
10
需要说明的是,自从有了数据通信系统之后,这种以 信道传输信号的种类为标准对通信系统进行的分类就显得 不够严谨,因为数据通信系统的信道可以是传输数字信号 的信道,也可以是传输模拟信号的信道,或者说数据通信 中的数据信号既可以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在数字信道中传输, 也可以转换成模拟信号在模拟信道中传输。
(1) 按信号特征分类
根据信道中传输信号种类的不同,通信系统可分为两大类:
模拟通信系统—信道中传输模拟信号 数字通信系统—信道中传输数字信号
模拟与数字的概念: A、模拟信号-参量(因变量)取值随时间(自变量)的连续变化而连续变化的信号. 离散信号-在时间上取离散值的信号。 B、数字信号-自变量取离散值,参量取有限个经过量化的离散信号。
电力系统通信、网络与技术 发展
2020/11/24
1
主要内容: 1.1 通信技术的发展
1.2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1.3 我国电力系统通信的现状及发展战略
2020/11/24
2
一.概述
1.1.1通信的概念
从古至今通信的方式多种多样,传递的内容千 差万别,但有一个共性——信息传递
因此,所谓通信就是信息的传递,这里的“传 递”可以认为是一种信息传输的过程或方式。
2020/11/24
4
1.1.2通信系统的分类与构成
通信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用于进行通信的设备硬件、软件和传输 介质的集合叫做通信系统。
信源
发送设备
电力系统通信(全面)
![电力系统通信(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b155186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7.png)
5G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
1
5G技术为电力系统通信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 度、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可靠性,有助于实现智 能电网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2
5G技术可以支持大规模的设备连接,为物联网在 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网络基础。
3
5G技术可以支持高清晰度视频传输,为远程监控 和诊断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手段。
IEEE 802.3协议:用于实现电力系统的局域网通信 。
IEC 60870-5-104协议:用于实现电力系统的远 动通信。
通信设备与技术
有线通信
电力线通信
使用双绞线、同轴电缆等有线介质进 行通信。
利用电力线作为通信介质进行数据传 输。
无线通信
使用无线电波、微波等无线介质进行 通信。
通信安全与防护
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可再生能源的认 证和交易,促进绿色能源的发展和利 用。
05
CATALOGUE
电力系统通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网络拥塞与优化
网络拥塞问题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业务量的 增长,网络流量呈现爆炸性增长,导 致网络拥塞现象频发。
流量控制
通过流量整形和拥塞避免机制,防止 数据包丢失。
路由优化
入侵检测与防御
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发现异常 行为及时报警和处理。
技术更新与兼容性问题
技术迭代快
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新旧技术更替频繁,导 致兼容性问题突出。
过渡方案
制定新旧技术过渡策略,逐步替换老旧设备 。
标准制定
参与国际标准组织,推动通信技术标准化。
培训与知识更新
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技术水平,适应新技术 发展。
03
电力系统通信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数据采集和信息共享,提升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绪论PPT课件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dcfb8ef8c75fbfc67db224.png)
全国电力通信骨干网示意图
电力通信技术-1
1. 电力线载波通信:利用高压输电线作为传输通路。 2. 光纤通信:以光波为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 3. 微波通信:利用微波(射频)作载波携带信息。 4. 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
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1
➢ 40年代,电力载波通信开始在东北电网运行; ➢ 1979年电力系统开始建设的亚洲第一条1000km以
上PCM480数字微波线路——京汉微波,到 1981 年已陆续开通; ➢ 1982年,电力系统第一条光纤通信线路在山西太 原供电局投运;
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2
➢ 1982年,原水利电力部建成以北京为中心,连接 南宁、广州、成都等地面站的卫星通信系统;
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发展
➢ 远动(TeleControl):遥测,遥信,遥控,遥调 ➢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 ➢ 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能量管理系统 ➢ SA(Substation Automation)变电站自动化 ➢ DA(Distribution Automation)配电自动化 ➢ DSM(Demand Side Management)需求侧管理 ➢ DPS(Digital Power System) 数字电力系统
➢ 地方电网以光纤、微波通信为主,电力载波等其它通 信方式为辅。
电力通信发展趋势
➢ 数字化 ➢ 综合化 ➢ 宽带化 ➢ 智能化 ➢ 个人化
电力通信网-1
➢ 电力通信网是以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主干线, 各支路充分利用电力线载波、特种光缆等电力系统 特有的通信方式,并采用明线、电缆、无线等多种 通信手段及程控交换机、调度总机等设备组成的多 用户、多功能的综合通信网。
电力系统通信
![电力系统通信](https://img.taocdn.com/s3/m/08d7f3e3172ded630b1cb61c.png)
电力系统通信概论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孟应平一、电力系统通信通信:完成信息的收集、传输、交换的过程。
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
电力系统通信:利用电力系统资源和其他公共通信手段,解决电力系统生产特殊要求,为电力系统生产服务的独立通信系统(专网),总称电力系统通信。
二、通信的几个有关概念1.电平(功率):表示信号功率的大小。
单位:分贝,dB m=10lg (p o/1mw)2.频率:表示信号变化的快慢。
单位:hz= (1/s) , 周波/秒。
3.带宽:表示频率的间隔(△f)。
单位:Hz, △f=f2一f14.通信容量---速率: 每秒传输比特(位)数量的多少。
单位:bit/s=(bit/s)5.频带利用率:每赫滋带宽传输的通信容量。
单位:bit/s/ Hz, =(bit/s/ Hz,)6.误码率:一定传输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数与总比特数的比。
单位:EBR(Error Bit Rate)=(错误比特/总比特数) 7.码型:用以表示二进制代码的信号的波形。
AMI, CMI, BCD(二十进制编码)RZ(归零码), NRZ(不归零码)HDB3(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8. 编码:通过数码变换,将原始二进制代码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另一种数玛的过程,叫编码。
编码的目的是:1)便于提出时钟;2)提高信号抗干扰能力;3)便于检测误码和纠错;4)压缩码率,提高线路传输速率;9.调制:利用待传输信号(数字、模拟)去改变载频(波)信号的某一参数(量),便于信道传输,这一过程就叫调制。
1)调幅2)调频3)调相10.复用:在一个传输煤质中,同时传输多个信号,就叫复用。
1)频分复用2)时分复用3)码分复用4)波分复用11.时钟:设备固有的(或外部输入)频率和波形都固定的信号源。
(hz,bit/s)12.同步:同一网络上的网元设备,通过同一时钟信号源的指挥,达到同节拍的信号输入、输出,此时的状态叫同步;反之,叫失步。
13. PCM:(Pulse Coded Modulation &Demu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解调机(终端机)功能:将30路模拟信号或低速数据信号复接成一路2M 数据信号;反之,将一路2M数据信号分解成30路模拟信号或低速数据信号。
详细了解电力系统通信(图文详解)
![详细了解电力系统通信(图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4ed136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b.png)
详细了解电力系统通信(图文详解)本文将从电力通信中常用的设备说起,向大家概括性地介绍下电力通信的大致情况,不打算大篇幅讲通信原理,旨在通过此文,让即将从事电力系统通信岗位的新员工,能够从一个系统框架的角度去认识电力通信设备,少走一些弯路。
为什么要有电力系统通信?电力系统通信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提供全面的支撑,如调度和站用内线电话,2M及光纤通信等。
其主要作用是为保护、自动化等设备提供优质可用的通道,供站与站之间的设备进行通信,并将站内信号上传到局端。
听起来好像很复杂的样子,那么他们是如何工作的呢?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电力通信中常见的设备。
首先来认识一下电力通信的最常用设备:配线架。
如果用电力系统的概念来解释这个名词,就是通信系统用的母线。
依照通信方式的不同,分为音频配线架、数字配线架和光纤配线架,英文简称分别为VDF、DDF、ODF。
1配线架音频配线架(VDF)如下图所示,此为站内常用的音频配线架。
它的作用是连接用64k速度传输的设备。
如上图所示的打满线的第一排端子,通常被称为是设备侧,通向PCM(后文将有介绍)。
如上图所示,第一排下口零散分布的一对一对线,则是通向站内的自动化设备,视通信方式的制定而选择接入对应的端子。
用户侧常见设备:自动化所用的调度、集控主备用设备、站内电话、计量电话、调度直通和集控直通电话。
一般情况下,现场工作是将站内所有的用户设备通过一根网线或是多股电缆传送至VDF,并在VDF的一排打满,然后再通过音频线跳接至相应的端口。
以前有些老站也是通过端子排挂到综合配线柜上再跳接的办法。
具体如何接线,视现场条件和运行方式的规定而调整。
数字配线架(DDF)虽然是换了种形式,但实质上的作用和VDF类似,也是有设备侧和用户侧,设备侧通常指的是光端机,用户侧则主要是指带着业务的PCM设备,以及少量的调度数据网路由器。
图中所见的是连接端子,它是将上排和下排连接一起,两个端子构成了一收一发的完整通道,在它的背面,上端是从光端机过来的2M 线,一般情况是全部插满,而下端,视通信运行方式的制定而选择合适的端口进行接入,然后再通过上所示的连接端子一起构成通路。
电力系统通信探析
![电力系统通信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e8a3c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7.png)
电力系统通信探析电力系统通信探析电力系统通信是指在电力系统内部,不同电力设备之间,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以便于电力设备的控制、监控、调度和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目前,电力系统通信已经成为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电力系统通信的定义及特点电力系统通信是指,在电力系统内部,各电力设备之间以及电力系统与外部之间所进行的相互联系和通讯的过程。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各个设备之间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交互和传送,这就需要有一个高效的通信系统来实现。
电力系统通信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传输量大。
电力系统中,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的传输,如电压、电流、功率等信息,因此通信系统必须具备高速、高效的传输能力。
(2)传输速度要求高。
电力系统的运行需要对各电力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因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度要求非常高。
(3)可靠性要求高。
电力系统通信对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因此通信系统必须具备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
(4)通信距离远。
电力系统的通信一般是在不同的电力设备之间进行,距离有时会比较远,因此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也需要较远。
二、电力系统通信的应用电力系统通信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设备的监控和控制。
电力系统中需要对各个电力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信系统可以将电力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传递给系统管理者,以便其进行及时的控制和维护。
(2)电力系统的调度。
电力系统可以采用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等方式对电力系统进行调度,对电力设备的开关状态、负载状况、电压、电流等信息进行监控和控制,以便保证电力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3)电力系统的保护。
电力系统通信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故障检测、故障定位、自动切换等功能,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电力系统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信协议。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绪论.ppt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绪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776f2c804d2b160b4ec0d6.png)
电力通信现状-1
1. 20世纪70年代:电力载波通信 电力系统的特有的通信方式,主要用于话音、保护和 远动信息的传输。
2. 20世纪80年代:模拟微波通信
3. 20世纪90年代:数字微波通信
4. 目前:以数字微波为干线、覆盖全国的电力网络已 初步形成,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数字 程控交换以及数字数据网等新兴的通信技术也获得 相当水平的应用。
电力通信网-2
通信 卫星
地
球
站 市长 数
用户 内 途 字 微
交 交 多波
换 换 路设
设 设 设备
备备 备
光
基
移
站
动
交
传 输 终
基 站
换 设 备
端 设 备
本地 网
光再 生中继设 备 ( 光 放大器 )
长途 网 移动 网
地
球
站数
长
市
微字 途 内
波多 交 交
设路 换 换
备设 设 设
备 备备
光
传 输 终
移
电力通电信力市通场信的化竞是争国力际-2趋势-1
2001年底,美国最大的7家电力公司联合组建“美 国光纤公司”,利用电力系统的资源,在全美建 设光纤网络,出租光纤、电路带宽,经营网络等 业务。
电力通电信力市通信场的化竞是争国力际-3趋势-2
2002年3月29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也开始在东京的三 个区正式开展通信业务,其采用的技术为光纤到户 (FTTH ) ,通信速度为每秒100M字节。日本NTT的 Internet 接入费每月为11000 日元,而东京电力仅收 9800日元月租费。目前,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展光纤 入户业务所需的电线杆数目要优于日本NTT公司。此 外,在人口稠密的关东地区,东京电力公司光纤分布 密度要超过日本NTT公司。另外,所有家庭都是东京 电力公司的电力用户,其电力用户数目前远超过NTT 东日本公司通信用户数。
通信简介-01-电力通信概述-20120322
![通信简介-01-电力通信概述-20120322](https://img.taocdn.com/s3/m/678d526c561252d380eb6e6e.png)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副教授2012.03)曹宁,电网通信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殷小贡,电力系统通信工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张淑娥,电力系统通信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许建安,电力系统通信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盛寿麟,电力系统远程监控原理,西安交通大学,1998)柳永智,电力系统远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李中年,电力通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王士政,电网调度自动化与配网自动化技术,中国水利)赵宏波,现代通信技术概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概述●1. 电力通信的重要性及特点●2. 电力通信网的发展历程●3. 电力通信的现状●4. 电力通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5. 电力通信网的发展趋势1. 电力通信重要性●电能的特点(瞬时性/发输配用同时完成),对通信的实时性要求高。
●电能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供电可靠不中断),电力工业内的环境条件比较恶劣(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干扰),对通信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要求高。
●起初面向电力调度需求,未来要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电力通信的特点●要求较高的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传输信息量少但种类复杂,实时性强●具有很大的“耐冲击”性●网络结构复杂●通信范围点多面广●无人值守机房多电力通信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之一●丁道齐,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现代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安全稳定控制系统(2)调度自动化系统(3)电力专用通信系统2. 电力通信网的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国家批准建立电力专用通信网,逐步发展建设●以北京为中心,覆盖全国●通讯方式多样:通信电缆,载波,微波,卫星,光纤,移动通信,现场总线等●电力载波通信曾经具有重要地位●从1999年开始,电力系统加大了光纤通信网的建设力度,提出以建设光纤通信为主、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为辅的主干网。
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40年代,电力载波通信开始在东北电网运行●1963年,微波通信在东北电力系统应用。
电力系统通信的技术运用
![电力系统通信的技术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fd86e80066f5335a8121e9.png)
电力系统通信的技术运用摘要:电力系统通信是目前电网运营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电力系统通信能够加强电网运营的信息化程度,实现更加快捷高效的电网运作,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
所以对于电网来说电力系统通信非常关键,现阶段随着各种新兴技术的产生,电力系统通信的技术运用也逐渐变得更加科学,更加高效。
本文对几种目前在电力系统通信当中应用比较多的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指出了他们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具体应用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应用前言在新的时代供电电网已经实现了全面的智能化,而电力系统通信则是智能化电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地解决现阶段电网经常出现的一些故障和问题,最大程度的保证电网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
另外,目前因为高科技技术的使用,电力系统通信的安全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也不断的提升,更加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1.电力系统通信的相关内容1.1电力系统通信的基本概述电力通信系统同时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设计的一个工作系统,它能够为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过和稳定运行提供技术的支持。
电力系统通信中的通信主要就是实现电网的消息共享和消息传送,能够及时的将有用信息传送给接收端。
电力系统通信的实现需要众多设备,主要包括信号源、信号发送、接收装置、信道等,只有通过这些设备信号才能够实现高效率的传播。
电力系统通信也是为了合理的输配电而进行设计的,通过电力系统通信能够对电能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度,保证供配电的科学性和效率。
1.2电力系统通信的基本工作模式在目前的电力系统通信当中,有很多种工作模式,其中比较基本的工作模式为电力线载波通信、导引线通信、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
在这几种工作方式当中,现阶段被广泛使用的是光纤通信和电力线载波通信。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传输媒介是输电线路,这种方法可以更高效率的应用输电线路,又因为输电线路的结构是比较稳固的,所以采用这种工作模式不仅经济高效,还能够有效的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发展丁仁杰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发展丁仁杰](https://img.taocdn.com/s3/m/3ced5d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a.png)
光纤通信主要特点 通信容量大 一对光纤3万路/多纤成缆/波分复用技术,传输容量十分惊人; 中继距离长 单模1.55m波长处损耗可达0.15dB/km;若采用非石英超长波(波长>2 m)光缆有望实现1000km以上无中继; 抗电磁干扰 电力输送线/电气化铁路沿线/雷击多发区; 不产生串扰,保密性好 光缆尺寸小、重量轻(电缆的1/3~1/10) 光缆不会锈蚀,使用寿命长 光缆接头不会产生放电,没有点火花,运行安全 节省金属材料和能源
三、电力通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历史 经历60年发展历史: 早期的技术,电力线载波、架空明线或电缆通信方式; 60年代,模拟微波、特高频或同轴电缆多路载波; 80年代,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程控交换机投运和光纤通信; 90年代,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和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 电话交换、分组交换、数字数据网、ATM、会议电话和会议电视等通信网
移动通信的类型 无线电寻呼系统/Paging 无绳电话/Cordless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小灵通/PHS/PAS/PCT 公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早期的模拟移动通信采用FDMA 现已发展过渡到2.5G移动通信系统 TDMA/FDM→TDMA系统/GSM CDMA/FDM→CDMA系统/IS-95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广州市电力通信网络结构图
广州市电力通信网分为以下两个层次: 第一层:传输骨干网络层;(传输及网络技术设备组成) 第二层:业务层(含公众用户及专用用户)接入通信网络层
辅助通信业务
调度交换系统
行政交换系统
增值通信业务
会议电视系统
公众用户
信息基础传输网 微波、光纤
宽带IP城域网
调度数据网
电力监控系统
光纤通信(参见十五纲要) 我国全光缆通信网已进入实验阶段(光缆入户) 目前,光缆的可利用资源仅为1%,99%待开发。总长度为200万公里。 大力采用波分复用技术WDM/DWDM/ UDWDM 90年代中期:8/16/32路几种。 1999年:出现40/100/160路复用技术 2003年:制成400至1000路系统 2010年:进一步达到15000路/UDWDM系统 信令网、同步网和管理网逐步完善:SDH/IP 多模/单模技术的成熟和提升;损耗进一步减小 多用途光缆和基于光交换技术设备大量问世
第1部分第01章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第1部分第01章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a838c33eefdc8d376ee32a8.png)
第一部第一章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通信电源是向电信设备提供交直流电的能源,它在电信网上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人们往往把电源设备的供电比喻为电信设备运行的“心脏”。
如果一个市话局的供电发生故障,中断供电将使整个电话局瘫痪,影响社会的正常生活和运作。
如果一个长途干线站或电信枢纽局发生供电故障,中断供电则必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因此,要求电源工作人员全面掌握电源设备的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和运用方法,做好电源设备的维护工作。
通信电源设备和设施主要包括:交流市电引入线路、高低压局内变电站设备、柴油发电机组、整流器、蓄电池组、直流变换器和交流逆变设备、以及各种交直流配电设备等。
通信配电就是把上述的电源设备,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供电系统,合理地进行控制、分配、输送,满足通信设备的要求。
一个完整的电源系统,其组成如图1-1-1所示。
DC-48V (a) 10KV 市电AC380V(b) (a) (a) (a)AC380V(b)AC 380/220V (a) AC 380/220V(b)AC 380/220V (b)AC低 压 配 电 屏 整流器 直流配电器 高压柜 变压器 DC DC DC AC 交 流 配 电 屏 通 信 设 备 蓄电池 不间断电源设备 备用电站 通信用空调保证建筑设备 一般建筑设备 移动电车站 备用电站380/220V (c)(a)不间断(b)可短时间中断(c)允许中断图1-1-1 电源系统组成方框示意图第一节交流供电系统交流供电系统由主用交流电源、备用交流电源(油机发电机组)、高压开关柜、电力降压变压器、低压配电屏、低压电容器屏和交流调压稳压设备及连接馈线组成的供电总体。
主用交流电源均采用市电。
为了防备市电停电,采用油机发电机等设备作为备用交流电源。
大中型电信局采用10KV高压市电,经电力变压器降为380V/220V低压后,再供给整流器、不间断电源设备(UPS)、通信设备、空调设备和建筑用电设备等。
电力系统通信(全面)
![电力系统通信(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e70a30e403d8ce2f0166236c.png)
数字微波通信发展的现状
数字微波通信的研究开始于60年代,70年代以后逐步 进入实用化阶段。 世界各国发展状况: -日本:1988年时,数字微波系统已占全部微波系统的 30%左右,并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微波系统的数字化。 -加拿大:1983年已建成横贯北美大陆的全长为6400公 里的微波干线。 -中国:新建的微波线路大多是数字微波系统。在电力系 统,数字微波在80年末和90年代初是主要的通信方式。
光纤的结构
纤芯
包层
一次涂敷: 硅酮树脂
二次涂敷:外层套塑 聚乙烯\聚丙稀等塑料
光缆
大
层
束
绞
管
式
式
骨
架
式
带
状
式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
1、以其特有的结构,在众多光缆品种 (普缆、附挂式光缆、8字形自承 式光缆等)中脱颖而出;成为电力 通信主选产品之一。
2、ADSS在“双网”光纤通信改造工程 中,干线、支线等多电压等级线路 组网灵活,并可带电施工,社会效 益意义重大。
信信
信
调
发
源源
道
制
信
编
编
设
设
码
码
备
备
接收部分
收
解
信
信
信
信
调
道
源
宿
设
设
解
解
备
备
码
码
第二部分: 电力系统通信
2.1 我国电力系统通信的重要性 2.2 电力系统通信的现状 2.3 电力系统中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 2.4 我国电力系统通信发展战略
2.1 我国电力系统通信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要解决能量流、信息流和业务流这 “三流”问题; 通信系统为电力生产服务,是“坚强电网” 的保障; 通信系统为电力用户服务,是“优质服务” 的基础;
电力系统通信原理
![电力系统通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ee675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b.png)
电力系统通信原理电力系统通信是指在电力系统中,通过各种通信手段和技术实现信息传输和交换的过程。
它起到了监控、控制、保护和管理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作用。
电力系统通信原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基础设施:电力系统通信需要建立相应的通信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线路、通信设备、终端设备等。
通信线路可以使用光纤、微波、电力线载波等方式进行传输,通信设备包括通信节点、交换机、传输设备等,终端设备则用于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
2. 通信协议:电力系统通信使用特定的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
常用的通信协议包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通信标准,如IEC 60870-5、IEC 61850等。
这些通信协议定义了数据格式、传输方式、通信规范等,确保了不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3. 数据采集与传输:电力系统通信通过数据采集和传输实现信息的获取和传递。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传感器、遥测装置、遥信装置等进行,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参数、状态信息等采集并转换成数字信号。
然后,通过通信设备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相应的控制中心或监控中心。
4. 监控与控制:电力系统通信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通过通信系统,运维人员可以实时获取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设备状态等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调度。
例如,可以通过遥控装置实现对开关设备的远程操作,通过遥测装置获取变电站的电流、电压等参数。
5. 保护与安全:电力系统通信在保护和安全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通信系统,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故障定位和故障处理。
当电力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通信系统可以及时向相关人员发送报警信息,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电力系统通信原理涉及通信基础设施的建立、通信协议的使用、数据采集与传输、监控与控制以及保护与安全等方面,通过这些手段和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信息传输和交换,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电力系统通讯系统
![电力系统通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c109d3fb0b4e767f5bcfce37.png)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电力系统通讯协议及其发展班级:电气122姓名:黄柱学号:1207300074一电力系统通信为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维修和管理的需要而进行的信息传输与交换.电力系统为了安全、经济的发供电、合理地分配电能,保证电力质量指标,及时地处理和防止系统事故,就要求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通信系统。
因此电力系统通信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实现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调度的重要技术手段.1、电力系统通信的重要性和特点由于电力系统生产的不容间断性和运行状态变化的突然性,要求电力调度通信高度可靠、传输时间十分迅速,因此需要建立与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相适应的专用通信网,对于在系统运行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电厂、变电所尚应保证能有互为备用的通信通道。
2、电力系统通信的主要内容电力系统中信息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经常传递的信息有:(1)、电话、调度电话和管理电话;(2)、远动和数据信号;(3)、远方保护信号;(4)、传真;(5)、计算机通信;(6)、系统运行状态图像信息;(7)、水电站水库、水情、工矿信息等。
随着调度自动化和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所需传输的信息内容还在不断增加。
3、电力系统的通信方式(1)、电力线载波通信(2)、微波中断通信(3)、光纤通信(4)、音频电缆(又称电力专线)二通讯系统1、电力自动化系统通讯协议概述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产品如通信协议、应用程序接口、数据描述等也不断增加,由于调度自动化、电厂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和系统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尚在建立和完善中,各厂家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互不兼容.为保证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就必须花很大的代价做通信协议转换装置和软件接口,这样一方面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降低了可靠性,另一方面增加了系统成本和维护的复杂性.在目前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有时候相同的数据,甚至是相同的功能,由于在不同的应用中使用,就必须重新进行设置,既繁琐又容易出错.如果能重复使用这些相同的数据或功能,将有效地减少现有的工作量。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知识点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dfb9a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f.png)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知识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电力系统通信技术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一、电力系统通信概述1. 电力系统通信的作用:保证电力系统的调度自动化、保护自动化、管理自动化等。
电力系统通信、网络与技术发展
![电力系统通信、网络与技术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02b51203b3567ec102d8adb.png)
❖ 可靠性可用差错率来衡量。 误码率(码元差错率) 误信率(信息差错率)
2020/2/13
21
❖ 码元传输速率RB简称传码率,又称符号速率等。 它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是波 特(Baud),记为B。 例如,若1秒内传2400 个码元,则传码率为2400B。
通信的发展史:简单的说经历了三个阶段
❖ 语音和文字阶段
❖ 电通信阶段
❖ 电子信息时代
2020/2/13
3
值得人们纪念的10项重大通信技术: 1、摩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2、马克尼发明无线电报。 3、载波通信。(它的出现改变了一条线路只能传送
一路电话的局面,使一个物理介质上传送多路音频 电话信号成为可能) 4、电视。(使传输和交流信息从单一的声音发展到 实时图象)
2020/2/13
7
信源 信源编码 信道编码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信道译码 信源解码 信宿
噪声
图1-2
图1-2即为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图1-1为模拟通信 系统模型; 信源编码:对模拟信号进行编码,去掉冗余信息,
得到数字信号 信道编码:对数字信号进行再次编码,使得信号具
有自动检纠错能力
2020/2/13
接收者可以接收的信息. 信宿:信息的接收者. 噪声:系统内各种干扰影响的等效结果.
2020/2/13
6
通信系统的分类
(1) 按信号特征分类
根据信道中传输信号种类的不同,通信系统可分为两大类:
模拟通信系统—信道中传输模拟信号 数字通信系统—信道中传输数字信号
模拟与数字的概念: A、模拟信号-参量(因变量)取值随时间(自变量)的连续变化而连续变化的信号. 离散信号-在时间上取离散值的信号。 B、数字信号-自变量取离散值,参量取有限个经过量化的离散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 部 绝缘 体
内 部 导体
内 部 绝缘 体 铝 制 编 织 导 体 (屏 蔽 ) (a) 一 段 同 轴 电 缆
(b) 一 段 与 连 接 器 相 连 的 同 轴 电 缆
外套
绝缘
包层 纤维芯
屏蔽箔 屏 蔽 双绞 线
非 屏 蔽双 绞 线
通 信 卫星
电离层
天 波 传播
地球
(a)
地—电 离 层 波 导 传播
据噪声性质
➢
单频噪声 :50Hz工频噪声
➢
脉冲噪声:电火花
➢
起伏噪声:热噪声
信道的容量
➢ 信道的容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上所能传送 的最大信息量,即信道中信息无差错传输的最 大速率。
➢ 香农公式:(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
S C = Blog2(1+ N)(bit / s)
B为信道带宽(Hz),S为信道功率(W),N 为噪声功率(W)。
1.2.3 标准化组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标准:法定标准和事实标准。 目前国际上制定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标准的几个权威组织是: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CCITT(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nsultative Committee):国际电话与电报咨询委员会(现已改名为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国际电信联盟)。 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EIA(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Engineer):电气与电子 工程师学会。
电力系统通信与网络技术
第一讲 概 论
主讲人 钟西炎
引言
电力系统通信是是电网实现调度自动化和 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电力系统通信方式包括了几乎所有现有的 通信手段和种类.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为调 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要想学习电力系统通信与网络技术,就必 须首先建立通信技术和网络的整体概念,对通 信技术的体系框架有一个全面系统地认识,对 各种通信技术的概念、原理、系统构成和技术 发展有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的通信介质; ➢ 卫星通信将人类引入了太空通信时代; ➢ 蜂窝移动通信则为人们提供了灵活、便捷的通信方式; ➢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意味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通信的理论
➢ 调制理论 ➢ 信号和噪声理论 ➢ 信号检测理论 ➢ 信息论和纠错编码理论 ➢ 尤其是脉冲编码技术(PCM)的出现,
开辟了数字通信的广阔领域。
电离层
地球
外 大 气层 及 行 星 际 空 间电 波 传 播
视 距 传播 对 流 层散 射 传 播 电 离 层散 射 传 播
(b)
噪声的定义与分类
➢ 定义: 通信系统中不携带有用信息的信号
就是噪声。
噪声的分类
据其来源的不同
➢
人为噪声: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噪声
➢
自然噪声:自然界的各种电磁干扰
➢
内部噪声:设备内部元器件
➢ 可靠性:接收终端输出信噪比(S/N)来衡 量(即信号平均功率与噪声平均功率之 比)。信噪比越大,表示通信质量越高。
二、数字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 有效性: 传输速率。 码元传输速率 比特传输速率
➢ 可靠性: 误码率来衡量。
码元速率RB和信息传输速率Rb
➢ 码单元位速波率特,RB:记单Bd位。时间传输的码元数, ➢ 比定特义为传,输率单位Rb:为单bi位t/时s。间传输的信息量 ➢ RB与Rb关系为:
➢ 信道:信号的传输途径。 ➢ 分类:
狭义信道:信号的传输介质 广义信道:传输介质和信号必须经过的 各种通信设备,可以分为调制信道、编 码信道等。
狭义信道
狭义信道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 ➢ 有线信道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架空明线、
多芯电缆和光纤等可以看得见的、有形的传输 介质。 ➢ 无线信道由无线电波和光波作为传输载体。无 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地面波传播、天波 传播、地-电离层波导传播、视距传播、散射传 播、外大气层及行星际空间电波传播等几种。 ➢ 狭义信道是广义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 信 子网
交换机
中继线
T
交换机
主机 T
用 户 资源 子 网
LAN
接 入 设备
用户 用户 … 用户
三、分类
计算机网络从覆盖区域来分:局域网LAN (10~1000米)、 城域网MAN (几十公里)、广域网WAN (几百公里)、 Internet 网(几千公里)
按网络所有权来分:公用网、专用网、私用网。 按拓扑结构分:总线形网、星形网、环形网、树形网、网
电中机适行缆各器于解、种。直 调光 设接 、纤 备在 译、 以信 码波 及道、导信上解、道传码无中输等线所。电固波有等的等。。
二、通信系统的分类
➢ 按通信业务分类: 分为话音通信和非话音通信。 ➢ 按调制方式分类:根据采用调制与否,为基带传输和频带
(调制)传输。 ➢ 按传输媒质分类: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两大
五、 数据通信系统
➢ 数据通信是在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实现的通信。 ➢ 现代数据通信系统,一般由数据传输系统和数
据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 ➢ 研究数据通信系统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研
究信道的组成、连接、控制及其使用; 另一 方面研究信号如何在信道上传输和控制。 ➢ 数据通信系统都是由数据终端设备(DTE)、 数据电路和计算机系统三部分组成的。
练习题
已知模拟话路信道的带宽为4kHz, 接收端 的信噪比S/N是40dB,求此信道的最大容量。
S C = Blog2(1+ N)(bit / s)
S 10lg = 40
N
S / N = 104
C = 4log2(1+104) = 39.87kbit / s
1.1.4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模拟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数字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类。 ➢ 按通信设备的工作频率不同:分为长波通信、中波通信、
短波通信、远红外线通信等。 ➢ 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 按信号特征分类:根据信道中所传输的电信号分成模拟通
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两大类。 ➢ 按信号外在表现的特征: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大类。
三、模拟通信系统
第1章 概论
1.1 通信技术的发展 1.2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1.3 我国电力系统通信的现状
1.1 通信技术的发展
1.1.1 通信的发展历史 1.1.2 通信系统的分类与构成 1.1.3 通信信道与噪声 1.1.4 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1.1.1 通信发展的历史
通信的定义 通信就是双方或多方信息的传递与
➢ 抗干扰能力强; ➢ 差错可控,可以采用信道编码技术使误码率降
低,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 易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用现代计算机技术
对信号进行处理、加工、变换、存储,从而形 成智能网; ➢ 易于集成化, 从而使通信设备微型化;易于 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 其许多优点都是用比模拟通信占据更宽的系统 频带为代价而换取的。
交流。
通信所需传递的信息可以有不同的 形式,如语言、文字、图像、数据等。
通信的发展历史
从远古的烽火通信到今天的计算机通 信网络。
通信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 展的历史,通信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文 明与进步。
真正革命是从电信开始的。
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有:
➢ 1837年摩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 载波通信的出现; ➢ 电视使传输和交流信息从单一的声音发展到实时图像; ➢ 计算机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 光纤通信,光导纤维的发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
已调信号
信源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信宿
发送端 基带信号
噪声源
接收端
调制器和解调器: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其频带适合在 信道中传输的信号模,拟并通可信在系统接的收模端型进行反变换。
四、 数字通信系统
纠错、检错
PCM、 M
ASK、 FSK、 PSK
发送设备包括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数字调制三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部分。
数字通信的特点
状形网及混合形网等。 按信息交换方式分: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
网。 按组网技术分:陆地网、卫星网、分组无线网、局域网等。 按网络集成规模分:工作组网、部门级网、企业级网、超
企业级网、全球网等。 按网络控制方式分,有集中式控制网络和分布式控制网络。
四、计算机通信的特点
以数据通信为主 需要具备灵活的通信接口 数据信息传输效率高 呼叫平均持续时间短、效率高 业务参数随应用环境有较大差别
1.2.2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通信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 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几乎无所不在。
如:军事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铁路运 输指挥控制系统,电力网控制系统,城 市交通管制系统,气象预报及灾情控制 及预报系统,电子银行,网上购物,在 线新闻阅读,图书资料检索,电子邮件, 虚拟会议等。
数据通信的模型
DTE
数据 输入 输出 设备
传输 控制 器
DCE
数据 电路 终接 设备
信道
数据电路 数据链路
DCE
数据 电路 终接 设备
DTE
通信 计算 控制 机系 器统
数据通信就数是据数通信据系处统理模型与数据传输。
三大通信系统的比较
信源 信源
信道
模拟通信
信道
数字通信
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