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庵摩尼教遗址导游词范文3篇_导游词
【福建泉州草庵摩尼教遗址导游词】草庵摩尼教遗址.doc

【福建泉州草庵摩尼教遗址导游词】草庵摩尼教遗址大家好,欢迎来到曹安摩尼教遗址。
有一座10000座的山峰,也被称为石湾山、华表山,坐落在晋江于甸的苏尼村,距离泉州市南门19公里。
这是中国唯一完整的摩尼教遗址。
因为这座房子在古代是用草建造的,所以被称为草庵。
摩尼教,也称为琐罗亚斯德教,是由波斯人马尼在公元3世纪建立的,他出生在巴比伦南部(公元216-276年)其他王室成员的家庭中。
他在祆教的信仰基础上创立了摩尼教,并吸收了基督教、佛教和巴比伦的宗教思想。
它的教义在唐代传入泉州,被称为祆教。
它崇尚光明,崇尚纯洁,反对黑暗和压迫。
现代遗迹是元代建筑。
根据考古发现,摩尼教在宋代已经很活跃了。
它在明朝被禁止。
这里的村民仍然崇拜佛教,并保持它的完整性。
摩尼教寺庙位于华表山脚下,里面有僧侣和尼姑的修道院。
最初,寺庙前有一座佛教寺庙,近年来已被废弃,重建和翻新。
花木、果树相映成趣,风景非常美丽干净,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曹安寺建在悬崖边。
建筑形式为石结构,单檐双卧。
它有四根椽子,三个宽的海湾,1.67米宽,3.04米深。
屋顶由横梁和单行的中国拱门支撑。
它简单而不复杂。
其中,最珍贵的是一尊安内依崖摩尼佛。
摩尼石雕浮雕坐在雕像上,形成一个直径为1.68米的圆形浅龛,一个长1.52米、宽0.83米的坐姿人像,以及一个特殊的头部。
为辉绿岩(绿松石)色,长方形面0 .32x 0.25米,背面有毫光装饰,花岗岩石、披肩、莲花坛、圆脸、微翘眉、薄唇、深嘴角,形成下额圆突,显得平和舒适。
胸前系有打结带且无扣的宽袖连衣裙,打结带系成蝴蝶状,带圆形装饰袖,垂在两侧的脚上。
双手平展,手掌向上放在膝盖上,外表庄严而慈善。
褶皱简单而光滑,用对称的装饰图案展现了时代的风格。
这是世界上仅存的摩尼教石佛,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神龛的左上角,在阴影处刻有一个碑文:“谢甸市的信徒陈震·李泽寺很高兴放弃他师父的圣像,并希望表彰和测试他的妻子早日降生到佛土。
尼雅遗址导游词范文3篇

尼雅遗址导游词范文3篇尼雅遗址导游词范文1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青海省西宁市的尼雅遗址,这里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古代文明遗址。
在这里,您可以一步步地了解、深入地感受尼雅文明的历史、文化和风貌。
让我来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首先,让我们看到的是尼雅遗址的整体布局。
尼雅遗址位于丝绸之路上,是一座宏伟的城邦遗址。
遗址覆盖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由原始城墙、祭祀、居住以及工艺生产等遗迹组成。
目前,遗址大部分已被遗弃,但是一个巨大而精巧的城邦系统仍隐匿在高耸的山岭之中。
接下来,让我们带领大家走进尼雅遗址,进入了解尼雅文明的内涵和历史。
尼雅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源头之一,是丝绸之路上的绝佳代表。
在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文明的DNA:以泉水为依托的城墙、庙宇等出土文物,这些文物能够呈现出历史上的一些文化特征和发展趋势,让我们对尼雅文明有了直观而深入的了解。
在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文物:尼雅文明最强有力的象征性建筑——尼雅城墙。
围成矩形的尼雅城墙周长约2400米,以巨石为基础,以粘土为主要结构材料,混合了草木和枝椏等天然材料。
这面高墙和沉着的门窗,极具防御性和表现力,展现了尼雅文明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无论您是建筑爱好者还是文化追求者,这里都是您不容错过的一站。
最后,我们还要提醒大家一点:在游览尼雅遗址之际,也请您多多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和体验,例如:仿古课堂、打印纪念品等等。
让我们都成为尼雅文明的传承者,共同守卫这个稀世珍宝。
好了,今天的尼雅文明之旅便告结束,谢谢大家的耐心聆听。
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和疑问,请不要犹豫,随时问导游。
我们期待您的下一次到来!尼雅遗址导游词范文2尊敬的旅游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中国青海省西宁市的尼雅遗址。
这里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古老、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之一。
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自然风光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
尼雅遗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区以南70公里,是一座高耸而古老的城邦遗址,它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古代奇迹”。
爱国教育基地征文

参观草庵寺
放学的时候,我看见班主任在办公室门口看通知我本想凑热闹,谁知热闹没凑到,倒是给自己丢了脸。
当时班主任问我可知道晋江草庵,我频频直晃脑。
班主任挖苦的说:“这都不知道,还敢在晋江学习?”我羞红着脸说再见后,赶紧溜之大吉。
一到家我就上网搜草庵资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晋江草庵是我国唯一仅存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庙,也是世界现仅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
看着这些介绍,我的脑袋有了念头:明天刚好周末,一定得去看看。
怀着崇敬和好奇我和爸爸第二天就来到了草庵寺。
放眼望去,一扇铁门出现在眼前,往里便是一块草坪,坪中间有块石碑,上面刻着:“草庵始于宋绍兴间,初为草筑故名,元初改为石构歇山式建筑…..是研究世宗教史及中外交通之重要依据依据。
”再抬头望去,只见一座石材构造的草庵寺映入眼帘。
我小心翼翼的上了石阶,走进庵内,不知怎的,那一刻我竟然有点紧张。
庵堂的正中间崖壁上坐着一尊摩尼光祖,高约1.5米,宽0.8米,背雕光芒四射,更为神奇的是佛像面部是淡青色,手呈粉红色,佛衣竟是灰色。
整个佛像超凡脱俗,难怪有不少考古学家慕名而来。
我虔诚的叩拜完佛像后准备离开,发现寺旁还有一棵古树站立在那,我走进一看让我大吃一惊:这树竟然有一千多年历史了。
它是活着的国宝,活着的古董,更是这世界仅存草庵寺守卫者。
我想我们也应该如同这古树,爱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保护着草庵寺,守护着晋江市乃至整个国家的骄傲!
陈埭镇涵埭小学:四(2)班王淼燊
指导教师:蔡荣妹。
泉州晋江草庵一带新发现摩尼教遗存——关于摩尼教消亡的时间问题必须重新审视

泉州晋江草庵一带新发现摩尼教遗存——关于摩尼教消亡的
时间问题必须重新审视
粘良图
【期刊名称】《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26)5
【摘要】泉州晋江草庵是国内著名的摩尼教遗址.近年来,通过在草庵及其周围一带进行田野词查,发现苏内村境主宫的摩尼教神灵,摩尼教宗教活动至今仍活跃于民间.草庵摩尼教在明代几经打击而日渐衰微,但并未消亡,它只是变成民问信仰中的一个别具色彩的支派.由此可见,关于摩尼教消亡的时间问题必须重新审视.
【总页数】7页(P24-30)
【作者】粘良图
【作者单位】晋江市博物馆,福建,晋江,362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89.1
【相关文献】
1.探寻逝去的摩尼教——泉州草庵访问记 [J], 李文艺
2.泉州草庵摩尼雕像与吐鲁番摩尼画像的比较 [J], 林悟殊
3.泉州市摩尼教草庵考 [J], 林建华
4.我对晉江摩尼教草庵的考察 [J], 翁拙瑞;林悟殊
5.晋江摩尼教草庵发现始末考述 [J], 林悟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东海之滨,福建居于中国东 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 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 福建成为历史上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为 “海上丝绸之路” 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中 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以 及福建深水海港、国际航空港和陆上铁路、公路等 综合运输网络的逐步完善,未来福建仍将作为中国 与世界交往的重要门户发挥重要作用。
陆地面积12.40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的1.3%,居全国第23 位。其中,山地、丘陵占陆 域的80%; 海域面积13.63 万平方公里。全省海岸线总 长6128公里,其中大陆线 3752公里,居全国第一位。 大小岛屿1546个,占全国 1/6;拥有厦门湾、福州湾、 兴化湾、湄州湾、沙埕港பைடு நூலகம் 三都澳等众多天然港湾。
福建气候温和,多数地区为长夏 无冬,年平均气温17-21℃,平 均降雨量1400-2000mm,是中 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我国最早出现烧制瓷器的阶级窑 ——福建泉州市德化县在分室龙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阶级窑。 世界当前现存单拱跨径最长的贯木拱廊桥——福建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鸾峰桥 中国最长的海港大石桥 ——福建泉州的安平桥 中国唯一的一座海事博物馆—— 福建泉州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全国仅存的摩尼教(明教)遗址 ——福建泉州市晋江罗山华表山草庵摩尼教寺,建 于元朝。 最古老的桑树 ——福建泉州开元寺内的千年古桑,树龄1300多年。 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 ——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的老君造像,建于宋朝。 我国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圣迹 ——福建泉州丰泽区灵山伊斯兰教圣墓,建于唐朝。 我国最早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 ——福建泉州鲤城区涂门街清净寺,建于宋朝。 我国现存最多的祈风石刻 ——福建泉州市南安丰州九曰山祈风石刻群,建于宋朝。 我国现存最早的海港大石桥 ——福建泉州市惠安县洛阳的洛阳桥,建于宋朝。 我国现存最高石塔—— 福建泉州市鲤城区开元寺的镇国塔,高48.24米,建于宋朝。
草庵的故事

草庵的故事改革后的今天,我和爸爸来到了摩尼教寺庙——草庵。
到了草庵门口,我和爸爸看到有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正在卖这里的特产——油干(闽南话)。
于是爸爸买了一点,我们就爽口地吃起来了。
走到草庵寺的门前,一座高大的菩萨雕像,进入了我的眼帘。
真美呀!许多人都在烧香,拜佛!这菩萨应该是会保佑他们平安吧!凡是到草庵参观的人都要去大华广寺。
那天我们从山上宝光寺下来,俯瞰下面的景象,犹如梦幻般的仙境,好像迷失在无数次被复制过的城市。
我和爸爸都热汗直流的,直到大华广寺,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大的雕刻在石头上的“心”字,突然感觉好像吹了一阵风似的,特别凉爽。
我们还拍了张照呢。
主要应该是心不正邪,邪不正心,因为这是一种类似佛教的。
当我们决定要走的时候,爸爸就和我说:“其实,每个景点都是有故事的。
”于是爸爸就和我说起了草庵的故事:早在明朝太祖朱元璋依靠明教夺取政权,并采用明教的“明”定国号,但又担心明教威胁他的政治,即所谓“又嫌其教门上逼国号,寅其徒,毁其宫。
”所以明初盛极一时的明教又转入秘密活动,融合于道、佛教的民间崇拜但乃于明正统年刻摩尼教的教义信条(称‘四位一体’)于摩尼崖上:“劝念清净光明,大力智慧,无上至真,摩尼光佛。
”原来草庵的故事这么有趣!于是我和爸爸决定再走一遍。
在这一次参观中,我领悟了许多佛教的道理...... 草庵的故事时间不完的草庵的故事改革后的今天,我和到了摩尼教寺庙遗址——草庵。
草庵的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是在草庵寺内烧烧香,拜拜妈祖、佛神、菩萨......都会得到更美、更好的东西!作者在草庵寺游览,所见所闻都明确表明,语句通顺,全文布局到位!。
摩尼教兴衰因缘及其罗山草庵遗迹探究

・中国民间宗教研究・摩尼教兴衰因缘及其罗山草庵遗迹探究刘青泉 摩尼教在公元3世纪由南巴比伦人摩尼创立,后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
公元6、7世纪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摩尼教的教义在古代曾经对下层人民起到了鼓舞作用,但因遭到上层统治者的诋毁,在世界上已经湮没。
在我国尚存的福建罗山草庵摩尼教遗迹,引起了世界宗教史研究者的浓烈兴趣。
笔者多次造访罗山草庵,研讨有关资料,认为其所存文物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作者刘青泉,1939年生,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一摩尼(M an i)是古波斯国南巴比伦(今属伊拉克)的一名贵族子弟。
他生于公元216年4月14日,在24岁时创立一种宗教,人们称之“摩尼教”。
摩尼先生在波斯帝国萨珊王朝的国都泰锡封宣传他的宗教主张,后又到印度半岛西北部(据传说他还到过中国西部地区)、伊朗等地传教,最后被上层统治者监禁,于公元277年2月26日逝世。
据说摩尼亲自著作过7部摩尼教正典。
其教义基本精神集中体现在“二宗三际论”上。
这个理论把世界划分为两个王国,一个叫光明(善),另一个叫黑暗(恶),这就是所谓“二宗”。
摩尼教认为天地产生之前,光明与黑暗两者对峙,互不相干,这种状态叫做“初际”。
第二阶段是黑暗王国侵入光明王国,后者受到很大损害,经大明尊召唤明伎起来战斗,终于把暗魔打败,产生天地万物(包括人类),这个阶段叫“中际”。
第三阶段是“后际”,因世界毁灭,又恢复成光明与黑暗两个对立王国。
摩尼教主张,善(光明)必然要战胜恶(黑暗)。
在古代,这样明快的理念和响亮的口号鼓舞了许多受压迫的下层群众,通过斗争赢得光明的前途。
所以,摩尼教在古代曾经拥有许多信众,成为主要宗教之一。
古代上层统治者对此感到恐惧,波斯帝国萨珊王朝下令取缔摩尼教,将创教人摩尼处以死刑。
摩尼逝世后,摩尼教还在传播。
此教提出“不拜偶像”、“不行邪道”等十戒,在当时具有比其他宗教更为进步的意义。
古代摩尼教曾经发展成一种世界性宗教,传播到埃及、意大利、西班牙、北非、伊朗、叙利亚、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中亚细亚、印度、中国等地,对当地社摩尼教兴衰因缘及其罗山草庵遗迹探究会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福建导游词大全_导游词

福建导游词大全厦门大噔岛战地观光园导游词3篇战地观光园坐落在大嶝岛东南端,占地八万七千多平方米。
是目前国内唯一面向金门,以统一祖国大业为主题,战地观光为内容,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
下面是带来的,欢迎大家阅读。
草庵摩尼教遗址导游词范文3篇晋江草庵位于晋江万山峰(又名万石山)苏内村,始建于宋代,元代进行了改建,以草构,故名草庵。
为全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草庵摩尼教遗址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5篇介绍福建湄洲岛的导游词范文湄洲岛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湄洲祖庙、东方夏威夷、九宝澜黄金沙滩、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更有2亿妈祖信众信仰的妈祖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福建导游词范文精选福建的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独特。
导游词不会太难写,不妨看看下面橙子为大家准备范文精选吧。
供大家借鉴参考。
福建泉州清净寺导游词欢迎各位朋友光临清净寺。
福建冠豸山导游词5篇连城冠豸山,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有武夷山之气势,太姥山之豁达,兔耳岭之地行。
寓含刚正廉明之意,旧称东田山、莲峰山。
位于福建连城县城东郊1公里。
1 / 8山体于县戚之东1.5公里处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
泉州安平桥导游词范文3篇安平桥俗称五里桥,在晋江安海与南安水头交界海湾上。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泉州安平桥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泉州安平桥导游词范文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参观安平桥。
5篇福建九鲤湖的导游词九鲤湖是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祈梦文化发源地,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距县城31公里,海拔590米。
九鲤湖是仙游四大景(九鲤湖、麦斜岩、菜溪岩、天马山)之一,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称,尤以飞瀑为最,素有九鲤飞瀑天下奇之美誉,福建冠豸山的导游词范文5篇连城冠豸山,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有武夷山之气势,太姥山之豁达,兔耳岭之地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庵摩尼教遗址导游词范文3篇晋江草庵位于晋江万山峰(又名万石山)苏内村,始建于宋代,元代进行了改建,以草构,故名草庵。
为全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草庵摩尼教遗址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草庵摩尼教遗址导游词范文
大家好,欢迎到草庵摩尼教遗址参观。
距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有一座万山峰,又名万石山、华表山,为我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址。
因古用草构屋,故曰草庵。
摩尼教又名明教,公元三世纪波斯人摩尼所创始,摩尼(公元216-276年)生于南巴比伦安息王族家庭,他以拜火教为信仰基础,吸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伦的宗教思想,创立了摩尼教。
其教于唐代传入泉州,称为明教,崇拜光明,提倡清净,反对黑暗和压迫。
现代遗址为元代建筑物,据考古发现,宋代摩尼教已在这里活动。
明代禁绝,此处乡民仍以佛教崇拜,保存完整。
摩尼教寺紧依华表山麓,内有僧尼住持,原来庵前还有一座佛教寺,已废,近年又重建,焕然一新。
花木、果树相映,风景十分优美清净,为一番别致景色。
草庵寺依山崖傍筑,建筑形式为石构单檐歇山式,四架椽,面阔三开间,间宽1·67米,进深二间3.04米,屋檐下用横梁单排华拱承托屋盖,简单古朴。
1 / 6
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庵内依崖石雕一尊摩尼光佛,石浮雕摩尼跌坐神像,作圆圈浅龛,直径1.68米,坐像身长1.52米,宽0.83米,头部比较特别。
呈现辉绿岩(青斗石)颜色,长方形面孔0.32X0.25米,背有毫光射纹饰,呈现花岗岩石质,散发披肩,端坐莲坛,面相圆润,眉弯稍为隆起,嘴唇薄,嘴角线深显,形成下额圆突,显得安祥自如;身穿宽袖僧衣,胸襟打结带,无扣,结带用圆饰套束蝴蝶形,而向两侧下垂于脚部,双手相叠平放,手心向上置于膝上,神态庄严慈善,衣褶简朴流畅,用对称的纹饰表现时代风格。
这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佛龛的左上角阴刻一段文字“谢店市信士陈真泽立寺,喜舍本师圣像,祈荐考妣早生佛地者。
至元五年戌月日记”。
五行楷书,34字,字径2. 5X2.5厘米。
在右上角还有阴刻比较粗糙的文字“兴化路罗山境姚兴祖,奉舍石室一完。
祈荐先君正卿姚汝坚三十三宴,妣郭氏五九太孺,继母黄十三娘,先兄姚月涧,四学世生界者。
”这些文字价值性很高,是目前世界唯一摩尼光佛造像和庵寺建筑年代可借的文字佐证,非常可贵,同时也是研究泉州明教的一手历史材料。
在这草庵遗址前端的20米处,曾经出土一块元代完整的黑釉碗和60多件残瓷片。
这件完整的黑釉碗,口径18.5厘米,高6.5厘米,碗内底部在烧制时便刻有“明教会”三字,字径6.5厘米左右,其他残瓷片同样分别刻有“明”、“教”、“会”三个字样,这是当时泉州明教会活动情况的重要发现。
宋未元初时烧制这种黑釉碗,在晋江2 / 6
磁灶为数较多,泉州市区近郊也有同类型的发现,说明罗山草庵摩尼教遗址的文字记载与黑釉“明教会”的瓷碗相印证。
泉州的摩尼教活动于元代是比较公开性的。
说明泉州的明教是以佛为崇拜而盛行的。
据传有泉州十八位读书士子住于草庵勤奋读书,常于此显现佛的形象,说是文殊菩萨的显影,因此在摩尼光佛坐像两侧有弘一法师手书木刻对联“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显影”,“史乘记载于此有名贤读书”。
明朝太祖朱元璋依靠明教夺取政权,并采用明教的“明”定国号,但是又担心明教威胁他的统治,即所谓“又嫌其教门上逼国号,寅其徒,毁其宫”。
所以明初明教极盛一时又转入秘密活动,融合于道、佛教的民间崇拜。
但仍于明正统年刻摩尼教的教义信条(称“四位-体”)于摩崖上:
劝念
清净光明,大力智慧。
无上至真,摩尼光佛。
正统乙丑九月十三日,住山弟子明书立。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xx年)泉州还有两位著名诗人游览草庵题诗于此:黄克晦(公元1524一1590,号吾野,惠安崇武人,能诗善书画,著有《吾野诗集》等)
《万石峰草庵得家字》
结伴遥寻太乙家,峨峨万石映孤霞。
坐中峰势天西侧,衣上梦阴日半斜。
3 / 6
风榭无人飘翠瓦,云岩有水浸苔花。
何年更驻苏杭鹤,静闭闲房共转砂。
诗人黄凤翔(1538-1614,号仪庭,止庵。
泉州市区人,名士名宦) 《秋访草庵》
琳宫秋日共跌登,木落山空爽气澄。
细草久湮仙峡路,斜晖暂作佛坛灯。
竹边泉脉邻丹灶,沿里云根蔓绿藤。
飘瓦颓垣君莫问,萧然一榻便崚嶒
以上两位诗人都把草庵当作道教宫庵看待。
其诗中还出现“太乙仙人“和“丹灶”的词句。
好了,今天我们参观摩尼教遗址到此就结束了,欢迎大家再次光临。
谢谢!
篇二:草庵摩尼教遗址导游词范文
晋江草庵位于晋江万山峰(又名万石山)苏内村,始建于宋代,元代进行了改建,以草构,故名草庵。
为全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草庵寺建在一台地上,后依巨石作壁,周围古木苍翠。
寺屡经修复,现为单檐歇山式建筑。
寺内正壁天然石上,雕刻圆形佛图,中有摩尼光佛坐像,高1.52米,宽0.83米。
该像保存完好,世界仅存,首届世界摩尼教学术讨论会把它作为会徽图案。
早报讯(记者王昆火)11月15日前,晋江草庵摩尼教遗址公园将4 / 6
完成征地拆迁,并尽快启动施工建设。
据了解,根据草庵公园的建设规划,整个草庵景区分为景区入口管理区、书院文化游览区、草庵宗教游览区、山地拓展体验区、田园生活体验区等5个区域。
其中,书院文化游览区主要是复建龙泉书院,赋予草庵人文自然气息。
据晋江罗山街道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公园目前已完成75%的征地测量,30宗的拆迁任务已经完成25宗。
按照计划,11月15日之前,可全部完成拆迁任务,随即进入实质性的开工建设阶段。
此外,为了让草庵景观连为一体,项目还精心设计华表山登山道路景观,沿路栽种适宜树木,修建休息亭;在田园生活休闲区,安排湖滨漫步、休闲烧烤等休闲娱乐项目,让市民享受到轻松、愉悦的田园风光。
建设后的草庵摩尼教遗址公园将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品位。
篇三:草庵摩尼教遗址导游词范文
泉州市晋江余店苏内村,有一座万山峰,又名万石山、华表山,为我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址。
因古用草构屋,故曰草庵。
摩尼教又名明教,公元三世纪波斯人摩尼所创始,摩尼(公元216-276年)生于南巴比伦安息王族家庭,他以拜火教为信仰基础,吸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伦的宗教思想,创立了摩尼教。
其教于唐代传入泉州,称为明教,崇拜光明,提倡清净,反对黑暗和压迫。
现代遗址为元代建筑物,据考古发现,宋代摩尼教已在这里活动。
5 / 6
明代禁绝,此处乡民仍以佛教崇拜,保存完整。
摩尼教寺紧依华表山麓,内有僧尼住持,原来庵前还有一座佛教寺,已废,近年又重建,焕然一新。
花木、果树相映,风景十分优美清净,为一番别致景色。
草庵寺依山崖傍筑,建筑形式为石构单檐歇山式,四架椽,面阔三开间,间宽1.67米,进深二间3.04米,屋檐下用横梁单排华拱承托屋盖,简单古朴。
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庵内依崖石雕一尊摩尼光佛,石浮雕摩尼跌坐神像,作圆圈浅龛,直径1.68米,坐像身长1.52米,宽0.83米,头部比较特别。
呈现辉绿岩 (青斗石)颜色,长方形面孔0.32X0.25米,背有毫光射纹饰,呈现花岗岩石质,散发披肩,端坐莲坛,面相圆润,眉弯稍为隆起,嘴唇薄,嘴角线深显,形成下额圆突,显得安详自如;身穿宽袖僧衣,胸襟打结带,无扣,结带用圆饰套束蝴蝶形,而向两侧下垂于脚部,双手相叠平放,手心向上置于膝上,神态庄严慈善,衣褶简朴流畅,用对称的纹饰表现时代风格。
这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