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身的卫生与保健方法学原理
体育锻炼、运动卫生与保健 ppt课件
![体育锻炼、运动卫生与保健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126b39551810a6f52486ea.png)
ppt课件
19
自我医务监督(内容)
• 主观感觉
身运 睡食 排 体动 感情 觉绪 眠欲 汗
客观生理指标
体
肺
脉
活
重
量
搏
•
ppt课件
20
四、运动性伤病的预防及处理
• 4、1 常见运动性疾病的预防及处理 • (1) 运动性晕厥: 是体育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时性
自我测评为主,不 按教学pp大t课纲件要求进
需要社会承认
行考核
在教练员指导下按 明确规定进行
通过竞赛确定成绩, 8 被社会承认
体育锻炼的原则、内容与方法
• 1、2 体育锻炼的原则、内容与方法 体育锻炼的原则
自觉 积极性 原则
持之 以恒 原则
合理 安排 运动负荷 的原则
全面 锻炼 原则
ppt课件
9
体育锻炼的内容
健 身健 运美 动运
动
娱 乐
医 疗 与
探
体康 险
育复
体 育
运 动
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
体育锻炼的方法
身体练习的基本方法
重 复 练 习 法
循 环 练 习 法
变 换 练 习 法
综 合 练 习 法
游
比 赛
戏 法
法
ppt课件
11
体育锻炼的方法
日光浴 冷水浴 空气浴
ppt课件
12
运动处方及个人锻炼计划
• 1、3 运动处方及个人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运动卫生与保健
基础理论(第二讲)
ppt课件
1
• 一、体育锻炼 • 二、运动卫生与健康 • 三、自我医务监督 • 四、运动性伤病的预防及处理
体育锻炼的卫生保健
![体育锻炼的卫生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959a777e767f5acfa1c7cdb8.png)
体育锻炼的卫生保健体育锻炼的卫生保健运动性疾病的预防和处理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疲劳程度的判断和消除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一、自我监督的概念自我监督又称自我检查,是锻炼者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对自己健康状况和生理功能变化做连续观察并定期记录的行为。
其目的在于评价锻炼结果,调整锻炼计划,防止过度疲劳和运动性损伤,以利于提高健康水平。
经常进行自我监督,对于增强信心,坚持科学锻炼,防止运动过量或不足,提高锻炼效果和养成良好运动卫生习惯等都有重要意义。
二、自我监督的内容和方法(一)主观感觉1.一般感觉身体健康的人精力充沛、活泼愉快;若患病或过度疲劳就会精神不振、软弱无力、疲倦、易激动。
在记录时,若精力充沛可记为“良好”;若未出现不良感觉可记为“平常”;若精神不振、疲倦等可记为“不好”。
2.锻炼心情在锻炼过程中,若出现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甚至厌倦的情绪,这可能是锻炼方法不当或疲劳的表现。
可根据自己的锻炼心情,分别记录为“很想练”、“愿意练”、“不想练”、“冷淡”或“厌倦”等。
3.不良感觉在锻炼时出现肌肉酸痛是正常的,经过适当减少运动量,酸痛就会消失。
若锻炼后出现头痛、头晕、胸痛、胸闷、恶心、呕吐或其他部位的疼痛,说明运动量过大或健康状态不佳。
在记录时,应写清具体感觉。
4.睡眠经常进行健身运动的人,应当是入睡快、睡得好。
5.食欲情况由于运动锻炼消耗能量较多,所以食欲往往很好。
但有时由于运动量过大、出现过度训练或健康不佳时,也可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
在自我监督日记上可记下食欲“良好”、“一般”、“减退”或“厌食”等情况。
6.排汗量排汗是散热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排汗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运动量、训练水平、气温、湿度以及神经系统的状况等。
记录时可以记下汗量“正常”、“减少”、“增多”等情况。
7.其他情况在过度运动后,由于疲劳,男性可能会出现遗精,女性也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情况。
总之,在锻炼前、中、后期所出现的一些特殊感觉都要记在监督日记上,以供指导人员参考。
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
![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8a44b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0.png)
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体育健身是一种通过运动和锻炼来提高身体健康和体魄的方法。
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们普遍缺乏运动,导致身体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对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
体育健身的原理主要包括适应性原理、超负荷原理和连续性原理。
适应性原理是指在适当的训练强度下,身体会逐渐适应并提高对运动的耐力和适应能力。
超负荷原理是指通过增加运动负荷,如增加重量、增加训练时间等,来刺激肌肉和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
连续性原理是指持续进行体育锻炼,保持一定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才能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
体育健身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
常见的体育健身方法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和核心训练等。
有氧运动是指通过大肌肉群的连续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来提高心肺功能和增强耐力。
力量训练是指通过负重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来增强肌肉力量和体型塑造。
柔韧性训练是指通过伸展运动,如瑜伽、拉伸等,来提高关节活动度和身体灵活性。
核心训练是指通过锻炼腹部和腰背部肌肉,来改善身体姿势和稳定性。
在进行体育健身时,需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是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计划,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目标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
其次是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难度,避免过度训练和受伤。
此外,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恢复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修复和调整。
另外,合理饮食也是体育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意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避免过度节食和暴饮暴食。
体育健身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体育健身还可以帮助调节身体内分泌系统,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此外,体育健身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减轻压力,增加自信心和快乐感。
体育健身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身体健康和体魄的方法。
通过合理选择和科学安排运动方式和强度,可以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
![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f235305727a5e9856a61c8.png)
《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体育健身运动——运用多种身体练习项目和特定行为方式,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强健康、延年益寿为目的的一种体育运动。
3、体育人口——是指经常参加体育健身运动,具有统计意义的人口占总人的百分比。
4、体育健身过程——是指锻炼者自觉运用体育手段,发挥和挖掘身体潜能,达到强身健体主要目标的实际锻炼进程。
5、身体全面发展原则——是指身体锻炼过程中,运用多种内容、方法和手段,统筹兼顾,使身体各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活动能力以及心理品质都得到全面均衡地发展。
6、有氧锻炼——是指锻炼者在运动中通过呼吸,能够满足运动对氧气的需要,在不负氧债的情况下进行健身锻炼的方法。
7、超量恢复——人体在运动中所消耗的能量物质,在运动后不仅可以恢复到原有水平,而且可以超过原有水平。
8、体能——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
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平衡、协调、弹跳等身体能力。
问答题1、老龄化社会的标准?(4)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2、衰老特征(4)——原发性,即衰老是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的变化,不是因疾病而导致的衰退性变化;障碍性,即衰老必定伴有某种或多种功能障碍;进行性,即进行下去而不可逆转的变化;普遍性,即衰老是生命发展的普遍规律,任何个体,任何器官都不可避免地要衰老下去。
3、体育健身的生物进化论机制?(9)关于进化论的理论,有达尔文和拉马克两种学派,即自然选择和用进废退两种进化动力机制的阐述。
体育锻炼从总体上适应自然选择规律,在局部上遵循着用尽废退的规律。
体育健身是一个用进废退的过程。
能使个体的运动器官及其他器官得到相应的发展,如肌肉体积和重量的增长、骨垢的增长、皮肤的加厚等。
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常识
![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7321c7aa84868762caaed57e.png)
2体育锻炼环境卫生
2.1 气候变化与健康 2.2 空气与健康
2.3 运动场Leabharlann 卫生要求2.1气候变化与健康 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在一般情况下,对于这 种变化,人们基本都能适应。但有时出现时令与气候反常的现象 ,由于人体一时适应不了,就有可能导致疾病。 寒潮袭来,突然降温,会使人体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容 易使人伤风感冒和发生气管炎等疾病。寒潮天气,可使冠心病人 诱发心肌梗塞,可使严重的高血压病人发生中风;还会使患有胃 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病情加重。因此在寒潮天气要特别注意添 衣保暖。 热浪天气,不仅容易使人中暑,也会使慢性病患者病情加 重。科学家研究发现,热风来临前12小时,人们就会出现头痛、 恶心、烦燥不安,精神不集中等症状。因为热风会使空气中正负 离子的平衡遭到破坏,使人体内肾上腺素分泌过度,从而使人感 到神经紧张,心情烦燥,困乏无力。因此,遇有这样的天气和四 季气候的变化时,人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为了顺应春温、夏热 、秋凉、冬寒的气候特点,一般应“春夏宜凉,秋冬宜温”,尤 其贵在“温凉适中”,这样就可以保持身体健康。
• (1)热敷。可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及 代谢过程,有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 (2) 伸展练习。可对酸痛局部进行静力牵张练习,保持伸展 状态2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这种伸展练 习,有助缓解痉挛。但注意做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牵拉时再 使肌纤维损伤;
动,可以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使肌肉中血液畅通,有利于 偿还氧债,排出二氧化碳和清除代谢产物,以减轻肌肉酸痛
和消除疲劳。
• 2.4 饭后不宜剧烈运动
• 有些人常常放下饭碗就去打球或从事一些剧烈的运动,
这是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因为饭后胃肠道已开始紧张的工作, 毛细血管开放,大量血液流入消化器官。此时若进行剧烈的 运动,大量的血液就要从胃肠道流进骨骼肌,使消化机能减 弱。长此以往,轻则引起消化不良,重则导致消化道慢性疾
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与方法大学体育体育与健康教学ppt课件
![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与方法大学体育体育与健康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05b8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0.png)
参与体育锻炼可以结识新
康水平,预防疾病,增强
改善心情,促进心理健康。
朋友,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免疫力。
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
持续性锻炼的益处
强度和时长的平衡
心血管健康与有氧运动
持续性锻炼可以改善心肺功
合理控制锻炼的强度和时长,
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心血管健
能,增加耐力和持久力。
避免过度锻炼或锻炼不足。
康,降低心脏病风险。
年龄和个人身体状况
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人,适合的锻炼方式和强度也不同。
健康目标和运动偏好
根据个人的健康目标和运动偏好,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
时间和环境的限制
合理安排时间,克服环境限制,确保能够坚持锻炼。
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与方
法大学体育体育与健康教
学ppt课件
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与方法是大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课件将
介绍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科学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科学的体
育锻炼。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1社交互动
体育锻炼可以提升身体健
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压力,
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
1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
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无氧运动则能增强肌肉力量。
2
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质量,提高代谢率。
3
休息和恢复的必要性
适当休息和恢复可以减少受伤风险,提高训练效果。
4
运动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制定明确的运动计划,并坚持执行,可以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
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第二讲 体育运动卫生保健
![第二讲 体育运动卫生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72e17bf3ba0d4a7302763a17.png)
(二)进入工作状态 运动开始后人体工作能力有 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例如:考试说明) 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例如:考试说明) 产生进入工作状态逐步提高的原因: 产生进入工作状态逐步提高的原因: (1)人体运动是有生理隋性 完成任何一项反射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如:完成任何一项反射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运动动作复杂,需要的时间越长, 运动动作复杂,需要的时间越长,简单所需要时 间则短。 间则短。 植物机能的隋性比躯体惰性机能大。 (2)植物机能的隋性比躯体惰性机能大。 植物性神经传导冲动的速度比躯体性神经慢,因 植物性神经传导冲动的速度比躯体性神经慢, ——体液调节效率是在有更充分准备活 而神经 ——体液调节效率是在有更充分准备活 动后完成的。 动后完成的。 故运动开始后2 故运动开始后2-3分钟内是运动水平发挥较高的时 间。 例如:50M短跑末作准备活动的对比 短跑末作准备活动的对比。 例如:50M短跑末作准备活动的对比。
3、运动中和运动后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或吃冷饮。 运动中和运动后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或吃冷饮。 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原因: 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原因: 使血液稀释,血量增多,加大心脏负担。 (1)使血液稀释,血量增多,加大心脏负担。 由于肾排泄增加,增加肾脏的负担。 (2)由于肾排泄增加,增加肾脏的负担。 大量饮水后排汗增加, (3)大量饮水后排汗增加,带走更多的盐分破坏水盐 平衡,严重时会引起肌肉抽筋。 平衡,严重时会引起肌肉抽筋。 使胃部膨胀,影响膈肌的活动,影响呼吸, (4)使胃部膨胀,影响膈肌的活动,影响呼吸,不利 于运动。 于运动。 不宜吃冷饮的原因: 不宜吃冷饮的原因: 引起胃肠道血管马上收缩,减弱消化道的功能, (l)引起胃肠道血管马上收缩,减弱消化道的功能, 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 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 过强的冷刺激容易引起咽喉炎。 (2)过强的冷刺激容易引起咽喉炎。 运动时和运动中饮水原则;少量、多次 运动时和运动中饮水原则;少量、
体育运动卫生与保健
![体育运动卫生与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b9614a52336c1eb91a375d26.png)
第二节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与处置预防
体育锻炼时,人体的生理平衡暂时被打破,并出现某些 生理反应,这种反应称之为“运动生理反应”。 极点 第二次 呼吸 运动中 腹痛
第一节体育运动卫生一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体育运动的过程是人体各器官由相对静态相对静态动态准备活动整理活动准备活准备活作用作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调节体温预防运动损伤1
刘磊
思考: 1.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从体育运动中获得健康, 应掌握哪些知识?
第一节 体育运动卫生
一、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三、肌肉痉挛
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突然性强直收缩,肌肉异常 坚硬,引起局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的现象。
1.症状:肌肉突然变得僵硬,疼痛难忍,一时不易缓解。 2.处置和预防 1)处置:使痉挛的肌肉被动伸展
2)预防:做好准备活动,易痉挛的肌肉可事先按摩,夏季 长时间运动时补充盐分,冬季则注意保暖,游泳时先用冷水 淋浴。
五、运动中暑
在高温环境或烈日暴晒下运动而发生的一种疾病。 1.症状:中暑早期可有头晕、头痛、呕吐现象,逐步发展为 体温升高、皮肤灼热干燥,严重者可出现虚脱、痉挛、心律失 常、血压下降、神智昏迷等。 2.处置和预防 穿浅、轻、薄且
降温
处 置
仰卧垫 高头部 掐人中
散热性好的服装
预 防
室内运动应通风
提前准备凉开水 提高身体适应力
呼 吸 系 统 的 特 点
生 殖 系 统 的 特 点
2.女子体育运动卫生要求
大学生体健原理与方法1
![大学生体健原理与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cf121608844769eae009edc3.png)
四、亚健康 (一)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称 “次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症”、“灰色状态”或“第三 状态”。
(二)“亚健康”产生的原因 )“亚健康”产生的原因
(1) 人们用心、用脑过度,身体的主要器官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 非正常负荷状态。 (2)由于人体的老化。 (2)由于人体的老化。 (3)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前期。 (3)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前期。 (4)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4)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二、肌体健康的标志
(一)肌体健康的10项标志 肌体健康的10项标志 (二)精神健康的标志
三、心理健康的标志 (一)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志
(1)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向往,觉得生活充满乐趣。 (1)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向往,觉得生活充满乐趣。 (2)是情绪的稳定 。 (2)是情绪的稳定 (3)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衡量心理健康的四个标志
(1)智力正常 (1)智力正常 ; (2)情感比较稳定而愉快 ; (3)意志较坚强 ; (2)情感比较稳定而愉快 (3)意志较坚强 (4)正确对待自己 。 (4)正确对待自己
(四)一般心理健康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 满足。
体育健身原理和方法
![体育健身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ac06313968011ca30091a5.png)
1.人体美的基本涵义:人体的健康美人体的自然美人体的体形美2.体育健身过程的概念:是指锻炼者自觉运用体育手段,发挥和挖掘身体潜能,达到强身健体主要目标的实际锻炼进程。
3.体育健身原则:是身体锻炼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人类从远古至今所积累的身体锻炼和养身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使人们科学从事身体锻炼所必须遵循的准则。
4.有氧锻炼的概念:是指锻炼这在运动中通过呼吸,能够满足运动对氧气的需要,在不负氧债的情况下进行健身锻炼的方法。
5.运动处方的概念:是体育指导者或医师在身体检查的基础上,根据锻炼者的需求,运用科学健身原理,以开处方的形式向其提供的量化的健身运动方案。
6.塑身锻炼的概念:可分为四大类,①是以端正身体站、坐、卧等基本姿态为内容的身姿锻炼②是以塑造身体线条,培养良好体型为主要目标的形体锻炼③是以改变身体局部过胖为主要目标的塑形锻炼④是矫正和重塑某些不良体型和姿态为主要目标的矫形锻炼。
四者在身体匀称和体态协调的总目标下达到最充分的一致。
为达到上述四种目标所采取的锻炼系统,可以通称为塑身锻炼。
7.体能概念:全称是身体运动能力,可理解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
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平衡、协调、弹跳等身体能力。
8.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是通过某些专门的身体训练手段和方法,来达到职业活动对身体的要求。
9.速度耐力的概念:是一种包含速度和耐力两种要素的综合能力,是指机体长时间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在生理学上俗称无氧耐力。
10.人类体育运动健身的发展:东方国家(古埃及、古印度、中华民族)西方国家(古希腊、斯巴达、雅典)11.现代社会体育健身活动的特点:①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十分广泛②各国政府积极倡导和参与领导③体育健身活动形式丰富多彩④体育健身活动设施的建设受到全社会的重视⑤体育健身科学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⑥大众健身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日趋紧密。
12.我国体育健身运动的现状:①健康观念和健康意识正在成为社会主导意识,体育健身消费成为时尚②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热情持续增长,体育人口逐步增加③体育健身活动场地建设受到重视,体育经费逐年增加④体育健身的网络正在形成,知道队伍不断扩大⑤体育健身活动形成热潮,活动形式丰富多彩⑥新型的群众体育组织领导体制正在形成,群众体育法制日益完善。
体育锻炼原理与方法
![体育锻炼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125b6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7.png)
体育锻炼原理与方法体育锻炼是指通过科学的、系统的体育运动方式,增强人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的一种方法。
体育锻炼原理与方法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对于实现健康体魄、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从原理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体育锻炼原理1.超负荷原理:指在锻炼中,应逐渐增加负荷,超过机体正常负荷的能力,通过刺激机体迫使其进行适应性改变。
这种改变包括肌肉力量的提高、耐力的增加、身体柔韧性的提高等。
2.持久性原理:指人体需要持续时间较长的持久锻炼,才能达到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耐力的目的。
持久锻炼可以通过有氧运动来实现,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3.适应性原理:指锻炼应根据个体的特点合理选择,以达到个体的适应需求。
不同的人在进行锻炼时,要根据自身年龄、性别、体质特点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调节。
4.连续性原理:指锻炼应具备持续性,不能间断或断断续续。
只有长时间坚持锻炼,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锻炼中的间歇期应适当控制,不宜过长。
5.个体差异原理:不同的人在进行锻炼时,特点存在差异,对于锻炼的适应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在制定锻炼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设计。
二、体育锻炼方法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运动中的能量供给主要依靠有氧代谢,能够持续较长时间的运动方式。
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
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和延缓衰老。
2.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通过提高肌肉的张力、增加肌肉的厚度和数量,达到增强身体力量、塑造体型等目的的训练方式。
常见的力量训练项目有举重、哑铃运动、引体向上等。
合理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强力量、改善体型、预防骨质疏松症等。
3.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主要是通过肌肉伸展和关节活动,以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关节活动度的方式。
常见的柔韧性训练项目有瑜伽、拉伸运动、舞蹈等。
柔韧性训练可以改善身体的柔韧性、防止关节僵硬和拉伤等。
第四章-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
![第四章-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eaec78ab7e21af45b207a86b.png)
第四章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了解体育锻炼的卫生常识;●学会预防运动损伤;●掌握常见运动性疾病处理方法。
第一节体育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锻炼必须遵循人体运动时的生理变化规律,符合运动卫生的要求,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由于体育运动是促进健康的一种手段,所以体育运动就不可避免的与卫生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
锻炼者掌握一些运动生理学、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急救等有关的卫生保健知识,用以指导体育锻炼,从而获得最佳锻炼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一、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一)运动前的体检和心理准备制定运动健身计划的前提条件,是需要准确地掌握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以确保锻炼者的健康,防止运动意外伤害的发生。
锻炼者在参加运动或康复运动前,都必须进行运动前的体检。
1.运动前的自我评价测验为了保证锻炼者能安全、愉快、有效地参加健康运动,为此,锻炼者在运动前填写一份准备参加锻炼的问卷是很必要的,如表4-1所示。
问卷包括7个问题的自量表,它能有效地确定你参加运动是否有危险。
表4-1序号问题是否1 是否有医生曾说过你的心脏有问题,并只能在医务人员监督下进行运动2 当你运动时,是否感到胸部疼痛3 在过去几个月中,当你未做任何身体活动时,是否发生过胸部疼痛体育与健康续表序号问题是否4 你是否出现过因头晕而摔倒甚至昏迷5 你是否有因改变健身活动项目而加重的骨或关节问题6 医生是否正在为你的血压或心脏状况开处方药物7 你是否知道你为何有不能参加运动的其他任何原因资料来源:ACSM.运动监测和处方指南(第4版),1991。
说明:(1)第五题是一个骨、关节问题,是一个你确定或修改运动方案要涉及的问题。
(2)如果你对所有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就有理由确信你能参加更多的有规律的健康促进运动;但需要注意循序渐进,这是一个既安全又容易有效果的方法。
(3)参加体适能评价测验,是一个测定你的基本体适能,并据此制定最佳的运动处方的最好办法。
(4)如果你因暂时有病如感冒或发热而感觉不好,可推迟参加更多的运动,一直等到你感觉好一些再开始。
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
![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18e2dc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a.png)
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体育健身是一种通过运动和锻炼身体来提高健康水平的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人都意识到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因此,体育健身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体育健身有很多原理和方法,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原理和方法。
首先是运动原理。
运动是体育健身的核心,通过运动可以增强体能、提高身体素质。
运动原理包括:定量原理、适应原理、连续性原理和综合原理。
定量原理指的是运动应该有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适应原理是指身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当身体适应了一定的运动量后,需要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以继续提高身体素质。
连续性原理是指运动应该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不能断断续续,才能保持良好的效果。
综合原理是指运动应该综合考虑身体各个方面的需要,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
其次是锻炼方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健身目标,因此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常见的锻炼方法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有氧运动是指通过增加心肺负荷来提高心肺功能和燃烧脂肪。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力量训练是指通过增加肌肉负荷来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量。
常见的力量训练包括举重、俯卧撑、深蹲等。
柔韧性训练是指通过拉伸和放松肌肉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的幅度。
平衡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饮食也是体育健身的重要因素。
健康的饮食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饮食应该均衡,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此外,饮食应该合理搭配,避免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
休息也是体育健身的重要环节。
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体力和精力。
休息时间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锻炼强度来确定,一般建议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适当安排休息日进行身体的恢复。
体育健身原理和方法是通过运动和锻炼身体来提高健康水平的方法。
运动原理包括定量原理、适应原理、连续性原理和综合原理。
健身训练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健身训练的科学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a0c44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3.png)
健身训练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健身训练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形体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想获得理想的效果,仅仅依靠一味地锻炼是远远不够的。
健身训练需要遵循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才能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健身训练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进行健身训练。
一、健身训练的科学原理1. 超负荷原理超负荷原理是健身训练的核心原理之一。
它指出,在适当的刺激下,人体会适应并变得更强壮。
因此,在训练中应逐渐增加负荷,如增加重量、增加训练强度、增加训练次数等,以刺激肌肉的生长和发展。
2. 靶心率原理靶心率原理是有氧训练的基本原理。
它指出,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应保持心率在一个适宜的区间内,以保证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根据年龄和个人情况的不同,参考靶心率表可以确定合适的训练区间。
3. 适应性原理适应性原理是指人体在训练过程中会逐渐适应外界刺激,并相应地提高自身功能。
因此,训练计划需要定期调整,以确保持续性和挑战性。
适当增加训练强度、改变训练方式和周期性休息对于训练效果的提高非常重要。
4. 过载原理过载原理是指在健身训练中需要超过正常负荷以获得适当的刺激。
这意味着训练时要做到“足够刺激”而不是“过激”,以避免受伤或造成训练效果的下降。
应根据个体能力和训练目标合理设置训练负荷,避免过度训练或训练不足。
二、健身训练的科学方法1. 制定明确的目标在进行健身训练之前,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
这个目标可能是增加肌肉量、减脂塑形、提高心肺功能等。
制定明确的目标有助于为训练计划提供方向,并激发坚持训练的动力。
2. 定期测量和评估定期测量和评估训练结果是监控训练进程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量身体成分、体能水平、运动能力等指标,可以了解训练的效果,并相应地调整训练计划。
3. 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对于健身训练,制定合理的计划至关重要。
训练计划应综合考虑训练频率、时间、强度、种类等因素。
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可以避免过度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4. 综合运动训练综合运动训练是指通过多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全面锻炼身体各个部位和系统。
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
![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f0681cd87f1922791688e870.png)
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运动与卫生保健是研究人体运动与卫生、健康、疾病损伤的关系。
卫生是指卫生学所拟定的各种指标和措施的具体实行。
健康是指身体的、精神的、社会的完全良好状态。
不能说无疾病就是健康,而疾病的发生是在一定的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原来的平衡遭到破坏,机体的组织、器官、代谢和结构上发生了病理变化,进而影响健康和运动能力。
讲究卫生可减少致病因素对机体的作用,从而预防疾病,保障健康和运动能力。
体育锻炼可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进而达到保障健康的目的。
而卫生保健的目的在于运用卫生学和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务监督和指导,使体育锻炼达到最佳效果。
下面将着重介绍个人卫生、运动与营养卫生、运动环境卫生、女子体育卫生及常见运动性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预防与急救。
第一节人体卫生一、个人卫生1.生活制度。
稳定而有规律的日常生活制度,对于增进健康,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提高运动成绩有良好的作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应尽量保持生活制度的相对稳定。
当然,随着工作、学习、锻炼情况的改变,生活制度也可作相应的调整。
2.早锻炼。
早锻炼的目的在于消除因睡眠留下的抑制状态,提高机体各系统的机能活力,为一天的学习、工作作好准备。
中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晨起床后,应进行早锻炼。
早锻炼的内容可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做操、跑步等活动,运动量不宜过大。
3.服装。
个人服装平时应保持清洁、美观、大方、大小合适。
运动时的服装应符合运动项目和运动卫生的要求。
冬季服装应轻便保暖;夏季服装应宽松、吸汗透气性能好,内衣、内裤应柔软;运动鞋大小适宜、富于弹性;炎夏在阳光直射下应戴遮阳帽。
4. 皮肤和牙齿卫生。
皮肤既是感觉器官又是身体的保护器官。
皮肤里的汗腺排出一部分代谢产物能调节体温;皮肤里的皮脂腺分泌皮脂以保持皮肤的滑润。
当汗腺和皮脂腺孔堵塞时,细菌繁殖,就会引起皮肤上的毛囊炎或疖肿。
所以,皮肤必须清洁干净。
脚趾间皮肤易脏,最易产生糜烂,也易感染脚癣,要特别注意清洁。
体育运动卫生与保健讲解
![体育运动卫生与保健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1fa3187a58da0116d174937.png)
6. 运动后禁洗冷水澡。
因为运动后,大脑皮质仍处于兴奋
状态,为了向外散热,体表的毛细血管扩
张,大部分血液仍在皮肤和肌肉内,如果
用冷水洗澡,皮肤肌肉的毛细血管遇冷收
缩,使血液流向心脏,增加心脏的负担,
可能出现心慌、气短和头昏现象。
三、运动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办 法
1、运动中腹痛
1.症状: 腹痛部位多不固定 ,肝痛在右肋部,脾痛在左肋部, 运动后期盐水代谢失调及疲劳引起腹直肌痉挛性疼痛。
3)稀释胃液,影响食欲和消化,不利于疲劳恢复。
2.运动中饮水的方法: 少量、多次,可饮淡盐水,保持水盐平衡。
2、运动衣着卫生要求
保温
服
装
透气
吸湿
轻便
运
动
有弹性
鞋
透气
3. 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通过身体练习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 兴奋性,防止运动损伤、同时提高内脏器官 的功能。 准备活动可分为: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 准备活动。
5.锻炼后要注意营养的补充
体育锻炼后,除采用休息和积极性体
育手段外,还可以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 补充不同的营养物质,以加速体内疲劳的 消除。如:力量性练习之后,应补充蛋白 质类(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物质, 以确保机体内的蛋白质供给;耐力性练习 运动之后,应补充米、面等淀粉类物质, 以增加机体内糖的原始储备,提高训练的 效果。
息,认这样可以加速疲劳的消除,其实,
这样不仅不能尽快地恢复身体机能,反而
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当人体在停止运动后,如果停下来不
动,或是坐下来休息,静脉血管失去了骨
骼肌的节律性收缩作用,血液会由于受重 力作用滞流在下肢静脉血管中,导致回心 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容易造成一时 性脑缺血,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一系列 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休克”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9
(二)环境卫生与保健
1.运动场所的卫生 长跑运动选择空气新鲜、人流稀少、地势平
坦的地方进行。室内运动要通风,场地要卫 生。游泳水质要达标。 2.运动器材设备与服装的卫生 器材经常消毒、维修和保养。运动服和体卫 生,勤洗勤换,经常晒太阳。
PPT课件
10
第三节 人体运动性伤病防治的方法
PPT课件
1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PPT课件
3
3.运动过程中不能多吃糖。 4.运动健身要少食脂肪。 5.吃饭不能狼吞虎咽。
PPT课件
4
第二节 人体的运动卫生与保健方法
一、人体运动中的生理和心理卫生与保健 (一)人体运动中的生理卫生与保健 1.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原因: 其一,准备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各器官
系统建立起适宜的兴奋性和机能活动性,使机体尽快进入运动状态。 其二,准备活动可以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特别是心血管系统
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活动,在短时间内不可能适应剧烈的身体活动, 只能通过准备活动才能调节和克服这种生理惰性。 其三,准备活动可使关节囊、韧带、肌肉发热松弛和关节囊滑液分 泌增多使关节灵活,运动幅度大,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防止 伤病出现。 其四,准备活动可以减轻“极点”症状,提高运动水平避免运动疾 病发生。 其五,可以消除赛前的紧张心理。
2.夏季运动的卫生与保健 要防止中暑。要防止日光晒伤机体。
3.秋季运动的卫生与保健
运动开始时多穿衣服,随着运动进行,身体发汗时逐步脱衣。 运动后及时将汗水擦干。运动时不用或少用口吸气。运动前后 注意补充水分。
4.冬季的运动卫生与保健
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户外活动要注意保护眼睛。要注意保护 皮肤。体弱多病者要不断适应冬季锻炼。冬泳时要有一段时间 的寒冷适应过程。运动后必须加强保暖和吃高热量的食物。
(一)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 (二)饮食与运动卫生 1.吃饭与运动的合理间隔 一般而言,饭后2-2.5小时以上才能从事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30-40分钟
再进食是最适宜的。 2.运动健康与吃零食 吃零食的害处有以下几点: 其一,破坏了正常的饮食制度,打乱了胃肠消化活动规律,使消化腺不定期分
泌,在吃正餐时消化腺又分泌不足,造成消化不良,能量得不到补充,并且胃 肠疾病逐步形成。 其二,由于吃零食,胃肠长期停留着较多食物,胃肠负担加重,支配胃肠的中 枢神经系统也时常处于紧张状态,长时间得不到休息和调整,加上剧烈运动, 对胃肠造成物理损伤,引起胃溃疡和消化吸收不良等疾病。 其三,不卫生,容易产生胃肠道传染疾病,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其四,吃零食使得口腔难得保持卫生,牙齿受害较重牙齿产生变形和变质,在 睡觉前,运动中吃零食,更容易产生口腔和胃肠疾病。
PPT课件
6
3.睡觉前不能做剧烈运动。 4.睡觉醒后不能立即做剧烈运动。
PPT课件
7
(二)身体运动过程中的心理卫生与保健
1.身体运动前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 2.身体运动时要心地宽畅和情绪稳定 3.运动结束后要保持心情愉快
PPT课件
8
二、人体运动的季节性与环境卫生
(一)季节性卫生与保健
1.春季运动的卫生与保健 注意克服“春困”。要防止疾病的传播。
1.锻炼水平不够。 2.运动负荷安排不合理。 3.违反运动卫生原则。 4.思想与心理因素。 5.场地和器材设备不良。 6.自然环境的影响。
PPT课件
12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1.加强基础锻炼。 2.科学安排运动负荷。 3.遵守卫生原则。 4.保持乐观。 5.学习卫生保健知识,加强安全意识。
被释放出来,使血糖迅速升高,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二)身体运动间歇和运动后不能大量饮水
1.大量饮水影响运动时的呼吸运动。
2.大量饮水增加运动后的心脏和肾脏负担。
3.大量饮水破坏体内水盐代谢平衡。
(三)剧烈运动间歇和活动后不宜饮冰凉饮料和水
(四)人体运动前后饮酒有害于身体
PPT课件
2
二、食物的卫生与保健
第三章 体育健身的卫生与保健方法学原理
教学任务和重点:体育健身中的饮食卫生与 保健方法;人体的运动卫生与保健方法;女 子青春期的运动卫生与保健方法;人体运动 性伤病的防治方法。
PPT课件
1
第一节 体育健身中的饮食卫生与保健方法
一、饮料和饮水的卫生与保健
(一)在运动前不能大量饮糖水
实验证明:人一次吃200克糖,肝脏要经过3小时才能合成为机体
PPT课件
13
四、运动损伤的症状、诊断与处理
1.软组织急性损伤 2.劳损(又称慢性损伤) 3.风湿痛 4.骨折 5.关节错位
PPT课件
14
课后练习
1.为什么说身体运动间歇和运动后不能大量 饮水?
2.吃零食的害处有那些? 3.为什么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4.人体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5.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人体运动伤病包括运动性损伤和运动性疾病。
一、运动损伤的分类
(一)按受伤组织结构分
皮肤、肌肉、肌腱韧带损伤。
关节软骨损伤。
骨组织损伤。Biblioteka 骨骺损伤。神经和血管损伤。
关节滑囊、滑膜损伤。
(二)按受伤表现分
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
(三)按损伤的性质分
急性损伤。
慢性损伤。
PPT课件
11
二、人体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PPT课件
5
2.人体运动结束时要做好整理活动
原因: 其一、剧烈运动要注意逐渐缓和下来,然后在几
分钟内做一些慢跑和放松动作,尽量放松肌肉; 其二、调整呼吸,配合放松动作多做深呼吸,尽
量多补充氧气; 其三、运动后不能立即进入温暖房间,不要立即
洗温水和冷水淋浴,最好是在汗干,身体完全恢 复安静时进行; 其四、整理活动要根据运动项目,运动负荷的大 小来进行,整理活动的运动负荷不能大,时间不 能太长,一般5分钟左右。
供能所需要的糖元。如果运动和赛前半小时或十几分钟大量饮用糖水,
使糖还不能从肝脏中分解出来,使血糖含量会增高,不但不能提高成
绩,同时还有大量糖和水积累在肝脏和胃中,增加运动负担,甚至引
起腹痛,影响健康。
一般而言,在身体运动前1-2小时饮适量糖水或饮料较好,此时,
肝脏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肝糖元的合成,在剧烈运动时肝糖元能够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