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件 13古诗两首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2.香炉——炉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的名字。 3. 紫烟——山上水气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烟雾。 4. 前川——山前面的河水。 5. 银河——天河。 6.九天——天空最高处。
• 这首七绝,描写庐山瀑 布的壮观。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阳光灿烂、香炉峰上紫烟缭 绕。
先写香炉峰,算是铺设背景; 然后再刻画瀑布的形象。
• 遥看瀑布挂前川。
•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望庐山瀑 布》。
•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 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 “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 望中的瀑布。
• 【译文】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黄
鹂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 (1)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 长。”中李杜就是分别指的是《望庐山 瀑布》的作者( ),《绝句》的作者 ( ),他们一个被称为( ),另一 个被成为( )。还有“小李杜”指的 是李商隐和( )。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古诗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古诗1、夏日田园杂兴
(其七)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2、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3、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4、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滁州西涧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明日歌
(明)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3 古诗两首∣苏教版 (共21张PPT)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 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 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 别》等名作。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5、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境。 6、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字词积累
zǐ chǐ yí jué
字词积累
黄鹂 一行 白鹭 紫烟 千尺 疑是 绝句
字词积累
xíng (行走)
行
háng(行列)
bó (泊船)
泊
pō (湖泊)
luò (降落)
lào (落枕)
落
là (丢三落四)
luō (大大落落)
课文讲解
泊: 停泊。 香炉: 炉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的名字。 紫烟: 山上水气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 疑: 误以为、怀疑。 九天: 天河。 一行: 很高的天空。
课文讲解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 看 瀑 布 挂太前阳 川香。炉峰 升腾起 紫色的烟云
悬挂 前面 河流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 是 银 河 落水九流快天 。山势陡
怀疑
天的最高处
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紫色的云烟缭绕, 远看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高高悬
挂于山川之间。 那激越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 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第四单元 · 阅读
古诗两首
课文导入
这是哪里?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唐朝诗人,有“ 诗仙”“诗侠”之称。是唐代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 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 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下两册经典诗词汇总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下两册经典诗词汇总
本文档将总结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下两册中的经典诗词,供参考和研究。
上册经典诗词
1. 《静夜思》 -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悯农》 -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下册经典诗词
1. 《渔歌子》 -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 《江雪》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 《咏鹅》 - 骆宾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上为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下两册中的经典诗词汇总。
这些诗词以其美丽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无数读者,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苏教版三年级必背古诗
三下必背古诗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夏日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补充古诗: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3《古诗两首》最新出炉
全诗赏析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 景。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 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 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 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 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 心思想活动。
悟诗情: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什么 样的心情和怎样的感情;诗人看到明媚秀丽的风光和优雅惬意的环 境,又因为“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表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表达 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此句不仅写景,还从另一角度来说 明一种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 要融化千年的积雪则更为困难。于是, 诗人在那淡淡的希望之中却有着更深的 忧虑,是诗人忧国忧民的表现。
门泊东吴万里船。
1.泊:停泊。
2.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 只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句意: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 来的船只。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 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 “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 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泊有 “停留不开”的含义,杜甫用的正 是这个含义。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 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 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
1《绝句》从__ 、 __ 、 __ 、 __四个字 写出了春天的色彩 2、《绝句》画面中的情景有动也有静, 动景有__ 、 __ ,静景有__ 、 __ 、 __ 、 __ 。
1《绝句》从黄、翠、白、青四个字写出 了春天的色彩。 2、《绝句》画面中的情景有动也有静, 动景有_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天。)静景是(窗含西岭千秋,门泊东 吴万里船。)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二首》精品课件
2
古诗二首
千秋雪:
西岭的雪常年不 化,故云千秋雪。这 是作者的想象之笔。
2
古诗二首
万里船:
杜甫的家,位于成都的杜甫草堂。一艘停 泊在诗人家门口的小船,看起来普普通通,但 是却要历尽艰辛,跨越大半个中国,从杜甫的 家乡顺流而下,远行至东吴,也就是现在的江 南。距离遥远,所以这艘船就是“万里船”。
jué
写法: 小,“巴”末笔 圆润有力。
繁体 絶
J 纟 笔画 9画 字义 造句
形近
运用
艳(yà n)鲜艳 色(sè )颜色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 满皇都。
绝 绝 绝
①[绝句]我国旧体诗的一种。 ②断。③尽,穷尽。 今天是博物馆开幕的第一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课件PPT
字词乐园
词语导学
【含】藏在里面;包括在内;容纳。造句:这
2
古诗二首
诗歌哪些地方表明是写春天的景物?
2
古诗二首
黄鹂
翠柳
2
古诗二首
冬天也有柳树呀?怎么知道这不是冬天 的柳树呢? 柳树是绿色的。
2
古诗二首
诗中除了写了快乐鸣叫的黄鹂,还写 了什么动物? 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鹭
飞上
2
古诗二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诗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 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 冲向蔚蓝的天空。
地方的草。
2
古诗二首
山间流水 的沟或者 小溪。
2
古诗二首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喜欢,喜爱。 鸣叫。
(积累运用第二题)
2
古诗二首
诗句所描写的草是一种什么草?
幽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古诗两首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1.学习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望庐山瀑布》。
2.结合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诗人夸张、比喻的表达方式。
3.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5.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结合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诗人夸张、比喻的表达方式。
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资源 1.70首必背古诗中李白的诗。
2.庐山瀑布的图片资料。
预习设计 1.拼读生字,去掉拼音准确朗读生字。
2.认真观察生字,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4.通过阅读《一课一练》中的资料卡和其他途径了解李白的有关资料。
5.搜集几个有关李白的小故事在小组内讲一讲。
阅读《新》上的助读。
6.背背《古诗70首》中李白写的古诗。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6分钟) 《静夜思》《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故事:《铁棒磨成针》。
齐背《望庐山瀑布》。
第二板块:理解古诗。
(28分钟)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1.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2.关于李白你知道什么?你搜集到了哪些关于李白的小故事?3.刚才有同学背到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第二板块:理解古诗。
1.过渡:既然这首诗我们都已经能背诵了,那么,这节课1.自主学习。
(5分钟)2.展示。
(8分钟)(1)在展台上展示划分并朗读。
(2)读好课题,理解“望:远看。
”(3)学习有节奏地朗读。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 前两行:(1)日照香炉生紫烟,①讲意思。
②图文结合品读“生”的意思是产生,而非升起。
(2)遥看瀑布挂前川。
①讲意思。
②找出用得最妙的字。
品读“挂”,实物对比,体会作用?(化动为静)(3)有感情地朗读前两行。
我们该学些什么呢? 2.任务驱动。
【学习单一】 ①放慢速度,像小诗人那样诵读这首诗。
②再读一遍,在你认为需要停顿的地方画上“/”。
③学习时间:5分钟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5.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指导读好课题,相机理解“望:远看。
” (3)指导有节奏地朗读。
【学习单二】 ①读读诗句,看看插图,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
②在不理解的字词旁边做上“?” ③小组交流,尝试解决你的问题。
④学习时间:6分钟 6.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7.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8.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A 前两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①学生讲意思。
②品读“生”,图文结合,生的意思是产生,而非升起。
③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妙?品读“挂”,实物对比,体会作用?(化动为静) (3)出示“瀑布图”,指导朗读前两行。
B 后两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①学生讲两行的意思。
②老师很想知道,三千尺到底有多高?(表示很高。
)B后两行:①讲两行的意思。
②理解“三千尺”、“九天”的意思。
(表示很高。
)(天的最高处)③体会所采用的夸张的修辞。
指导朗读两行诗。
④对比理解疑:好像⑤体会比喻及其作用。
整体朗读。
第三板块:感悟中心(6分钟)1.填空:《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再次朗读。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那么“九天”呢?(天的最高处)补充:古代人将天分为九层,最高层为九天。
③显然,瀑布没有作者所写的那么高,它采用的是什么修辞?(夸张)指导朗读两行诗。
④对比理解“疑”,相机教学“疑”的书写。
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是地上霜意思都是好像⑤体会比喻及其作用。
9.整体朗读。
第三板块:感悟中心1.填空:《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了()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再次朗读。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1.完成《一课一练》和《补充习题》中和《望庐山瀑布》相关的内容。
2.背诵《望庐山瀑布》,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描述的景象。
☆☆:将必背古诗中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古诗题目写在语文书70页。
☆☆☆:制作以《赞我祖国好河山》为主题的读书小报。
文字为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古诗,插图为和古诗相应的景象。
作业设计 1.见《补充》、《一课一练》等。
教学内容古诗两首共几课时 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 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默写古诗。
学会生字“绝”、“鹂”、“鹭”,掌握多音字“行”。
2.通过查字典、阅读注解等方法理解关键词,依据诗句展开想象,描述古诗描写的情境,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
3.通过阅读资料、探究交流等途径,了解古诗体裁“绝句”和修辞手法“对仗”,感受后者对于表达诗歌内容的作用。
4. 增强学习古诗的兴趣,学习合作,继续养成边读边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5.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划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展开想象,描述古诗描写的情境,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学习合作。
难点:感受“对仗”对于表达诗歌内容的作用。
教学资源1.三年级学生一般已积累了五十首以上的古诗,其中大部分属于绝句。
背过的《春夜喜雨》属于律诗,《游子吟》属于小律。
可以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明晰绝句这一古诗体裁。
2.三年级学生已有的学习古诗的经验。
3.学生已能正确背诵《绝句》。
4.《语文补充习题》上的相关题目。
预习设计1. 朗读、背诵古诗,尝试默写。
2.学习生字“绝”,要求描红一个,组两个词语;学习“鹂、鹭”,通过查资料,知道这是什么鸟;学会多音字“行”,知道它两种读音的正确用法。
3.通过查字典、阅读注解等方法理解关键字“鸣、青天、含、西岭、千秋雪、泊、东吴”等的意思,并把注解摘抄至语文书上。
试着说说诗歌的大体意思。
4.阅读资料卡,了解“绝句”这一古诗体裁与“对仗”这一修辞手法。
能正确说出《望庐山瀑布》《春夜喜雨》《游子吟》的体裁。
资料卡:绝句:是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也叫截句或断句。
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律诗:是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通常规定每首8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超过8句,则称排律或长律。
对仗:也叫对偶,是一种修辞方法,用对称的字词加强语言的效果,如课文中的“黄鹂”对“白鹭”。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3分钟)1.背诵两首《绝句》。
2.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每首诗都有4句。
3. 绝,左右结构,先写绞丝旁,再写色,绝妙、绝句……)第二板块:预习展示(7’)朗读1.展示朗读时做到:停顿准确,声断气连2.自主练读。
字词的意思1.鸣:鸣叫。
青天:蓝天。
含:包含。
西岭:西边的岷山。
千秋雪:多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地名,在现在的江浙一带。
古诗的意思1.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群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向蓝天。
透过窗户,可以看见西面的岷山上积着多年不化的积雪,门外的江边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1.大家会背的诗很多,我来考考大家,背两首《绝句》。
2.这两首古诗为什么都叫绝句?3.讲述:这两首诗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即兴之作,当时没写题目,后来就以诗的体裁为题。
我们今天就来学其中的一首。
4.板书课题:绝句“绝”是生字,你们来指导老师写?它还能组成什么词语呢?第二板块:预习导学朗读:1.任务驱动这首诗我们都会背了,那会读吗?诗不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韵味来。
2.指名朗读3.导学(1)请小老师示范。
(2)学着这位小老师的样子练一练。
字词的意思:1.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名学生展示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2.讲述:千秋就是千年,这里不是指正好一千年,是指时间特别长,就像万里指距离特别远一样。
古诗的意思:1.小组推荐4名学生展示交流。
2.导学:含。
同学们拍过照片吗?伸出双手做一个取景框,跟着老师拍一拍。
第三板块:想象诗境,体悟诗情2.体会“含”的意思。
第三板块: 想象诗境,体悟诗情(18’)学习第一句1.自主学习。
2.展示。
示例:阳春三月,微风徐徐,柳树碧绿碧绿的,有两只可爱的黄鹂在枝头欢快地鸣叫,仿佛在唱着赞美春天的歌。
3.学习反思。
预设答案:写出事物的颜色、样子、形态,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学习二、三、四句1.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
3.展示。
写话示例: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草堂外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窗前柳树嫩绿的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多姿,活泼可爱的黄鹂在绿枝条间蹦来跳云,快乐地鸣叫。
一群队列整齐的白鹭,展开洁白的双翅,身姿优雅地向蓝天飞过渡:同学们,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中有着怎样的一幅画呢?学习第一句 1.任务驱动。
我们再读读第一句,看看插图,展开想象,你欣赏到了怎样的美景呢? 学习单1:借助填空,把看到的美景说出来吗?阳春三月, 微风徐徐,柳树 ,有两只 的黄鹂在 鸣叫,仿佛 。
2.导学。
从柳树的颜色、样子、形态等方面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组织反思。
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把诗中蕴藏的画面说美了? 学习二、三、四句 1.任务驱动 学习单2: 再读读诗句,看看插图,展开想象,学着第一句的样子,写写其余三句的诗意。
时间5分钟(也可以借助填空) 2.合作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取长补短。
(有收获可以添添改改)请每组1号主持。
(时间3分钟)。
3.导学。
(1)引导学生欣赏。
(2)帮助修正。
感情朗读,体悟诗情启发:大诗人杜甫就在如此美景之中,他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两个……(生齐诵)千年后的我们也仿佛身临其境,声情并茂地吟诵去。
凭窗远眺连绵起伏的西岭雪山,岭上积雪终年不化,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
整个美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画面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门外江岸边停泊着从遥远东吴来的船只,他们即将扬帆远航。
4.听取交流意见后修改。
? 感情朗读,体悟诗情第四板块: 感悟对仗,赏析诗歌1.自主学习。
2.展示。
“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3.同桌对对子。
4.师生对对子,对中赏析: 五彩缤纷的春天 生机盎然的春天 清新旷远的春天 ……5.诵读全诗。
第五版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6’)起来:两个……(生齐诵)第四板块: 感悟对仗,赏析诗歌 1.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