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俗写作指导(优.选)
初中作文家乡的民俗写作指导
初中作文家乡的民俗写作指导《家乡的民俗》
哎呀,提起家乡的民俗,我可是眼睛一亮,心里那个美啊!咱们这里可真是个热闹非凡的地方。
比如说春节吧,那简直就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还有那些舞龙舞狮的表演,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看得人眼花缭乱,热血沸腾。
说到端午节,那粽子可是我最喜欢的食物了。
粽子的形状像小船,里面有各种馅儿,有红豆的、有肉的、还有咸蛋黄的,吃一口,软糯香甜,美味极了。
还有赛龙舟比赛,那是考验团队协作的时候到了。
看那队员们齐心协力,划桨如飞,真让人心潮澎湃。
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
月饼有各种各样的口味,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最神奇的是,月亮还能许愿呢!我常常对着月亮许下愿望,希望未来能够实现。
还有重阳节,那是敬老爱老的日子。
我们会给长辈们送上礼物,陪他们聊天,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尊重。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让我们学会了感恩和尊敬。
说起这些民俗,我可是滔滔不绝。
它们不仅仅是传统,更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和骄傲。
每当节日来临,我都会想起这些美好的回忆,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家乡的民俗真是太有趣了,每一样都让我着迷。
我希望大家有机会也能来我的家乡看看,感受一下这里的民俗风情。
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被这里的美景和热情所打动,留下难忘的回忆。
《家乡的习俗》写作指导
《家乡的习俗》写作指导一、明确写什么“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以“家乡的风俗”为话题来写一篇作文。
想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对习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知。
习俗是一个地区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禁忌的总称。
包括有:衣、食、住、行、娱乐、社交、婚嫁、丧葬、宗教、岁时及艺术等。
这样看来,咱们可以写的范围就非常广了,爱吃的写美食,爱玩的写娱乐,善观察的可以像老舍一样拉长时间线写人们的从穿衣到串门的讲究……春节拜年、放炮、吃团圆饭、元宵节看华灯,二月二龙抬头,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中秋节做月饼、重阳节登高……这都是我们可以提笔写的民间习俗。
二、清楚怎样写1.可以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写成说明文。
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
2.写自己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可以写成记叙文。
可以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然后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感受。
温馨提示:写作文先不要急于下笔,可以先在心里构思一下如何开头、正文写什么内容,怎样结尾列,做到胸有成竹,才能笔下不乱。
三、如何写好1.写出精彩开头引用诗句开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听着窗外隆隆的鞭炮声,看着门上新帖的喜庆的年画,闻着妈妈锅里饺子的香味,春节的气息扑面而来。
(所选主题:介绍一种习俗)开门见山开头:今天,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清明节来了,这个古老的节日有一个古老的习俗——扫墓。
今年的春游活动,学校组织我们来到了南充市烈士陵园进行扫墓,并向革命烈士献花,寄托我们的哀思。
修辞法开头:设问开头。
你若问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那就是——元宵节。
环境渲染开头:月光皎皎,一地的清辉洒向人间。
秋风凉凉,空气中弥漫着月饼的甜香,千家万户的灯火闪烁着,在欢声笑语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范文指导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范文指导1.习作。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
要求:1.题目自拟。
2.突出风俗特点,详略得当,有真情实感,语句流畅。
3.书写规范,字迹工整。
4.字数:500~600字。
【答案】范文:家乡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各个地方的人们都买上几个粽子或做几个在家吃,“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棕叶飘香时……”当耳边响起这句话时,不由得想起一家人包粽子的画面。
传说,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装上食物,投入水中。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最会包粽子了。
有一次看到邻居小孩拿着粽子大口吞咽,我就拽着院子里择菜的奶奶给我包几个粽子,我不想吃端午节外面卖的粽子,奶奶拗不过我,只好去买食材……回到家中,奶奶便去厨房淘米、洗叶,这时的我坐在旁边去看那些食材。
有一碗糯米、一些蜜枣、一些绿豆还有红豆。
奶奶就这样一边准备馅料,一边还不忘时刻提防着我偷吃。
“奶奶,包好了没有啊?”我焦急又有些无奈的喊道。
“好了,你看看吧!”只见桌子上出现了一个翠色欲滴的粽子,虽说只看见一个“包装”,也能想象出馅料的美味。
“我也要做。
”我吵着要做。
“好,那奶奶教你。
”只见奶奶用木勺一舀馅料,放在几片叶子中间,一包一捆,一个三角状粽子就诞生了。
我也学着包了几个,但还是“散了架”,“脱了皮”,奶奶只看了我一下,也没多说,又包了几个。
虽说她没对我进行鼓励,可是她的动作却鼓励了我。
终于,在我的“勤学苦读”之下,一个完美的粽子,不禁使我心花怒放。
粽子在口,家人在身边,幸福在心中。
【详解】本题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习惯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想想家乡的哪种风俗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选择你最想表达或最了解的去写。
写作时切忌平铺直叙,记流水帐。
注意详略得当,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初中作文家乡的民俗写作指导
初中作文家乡的民俗写作指导你们知道吗?我家乡的民俗可有趣了!如果你来我这儿,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让我给你们讲讲我们这儿的奇妙风俗吧,保证你们听了会哈哈大笑!首先得说说我们家的年节,那是最热闹的时候。
每年过年的时候,街头巷尾都热闹得不行。
每家每户都会挂上红红的灯笼,街道上也是一片红火。
你问我红色为什么那么多?嘿嘿,那是因为我们认为红色能带来好运!去年,我跟小伙伴小明一块儿逛街,我们一边走一边笑,突然看到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车篮里满满的都是大红的鞭炮!小明挤眉弄眼地说:“这车篮子里能放个小型烟花表演呢!”说到烟花,我们这儿过年最让人期待的就是放烟花了。
你们知道放烟花的那种兴奋劲儿吗?就像考了满分一样激动!去年年三十晚上,我和邻居家小芳约好了,一起去放烟花。
小芳那个家伙,拿着一包烟花,乐得跟个小孩似的,一边跑一边往空中扔烟花,结果一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猫吓得嗷嗷叫,哈哈,小芳红了脸,但还是笑得特别开心。
说到这儿,还得提一下我们家乡的端午节,那也是特别有意思。
每到端午节,我们都会包粽子。
大家一起动手,先是把糯米、肉馅、豆子啥的准备好,然后拿起粽叶,大家围坐在一起包粽子。
那场面就像是一场“粽子制造大赛”。
我记得去年端午节,我妈给我一个任务——包出最好看的粽子。
我认认真真地包,结果包出来的粽子像个大包子,里面的馅料都快要掉出来了。
小明看到后,笑得差点没从椅子上摔下来:“这不是粽子,这是‘大包子’嘛!”再来聊聊我们家的重阳节,那真是个“老人节”。
我们这儿的习俗是每年重阳节,大家都要带着自家做的糕点去看望老人,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今年重阳节,我带着我妈做的自制糕点去看我奶奶。
奶奶笑得特别开心,一边吃糕点一边夸我妈:“这小伙子真懂事,做的糕点可真是比外面买的好吃多了!”我妈得意地笑了笑,还要给奶奶再加一块。
总之,我们家乡的民俗真是热闹非凡,不管是过年还是端午节,都是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
这些习俗不仅让我们的节日变得有趣,还让我们一家人更加亲密。
初中作文家乡的民俗写作指导
初中作文家乡的民俗写作指导家乡的民俗,那可真是一个充满了趣味和故事的大宝藏啊!每当我想起那些丰富多彩的节日和习俗,就忍不住想要和大家分享一番。
我们来看看春节吧。
这可是我们家乡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子,贴上红红的春联,准备好各种年货。
除夕夜,大家都要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然后一起看春晚,等待新年的到来。
新年的第一天,我们会穿上新衣服,去拜年,给亲朋好友送上祝福和红包。
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会玩一些传统的游戏,比如猜灯谜、放鞭炮等等。
春节期间的氛围是非常喜庆和热闹的。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端午节。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会包粽子,吃粽子。
粽子的馅料有很多种,有咸的、甜的,还有肉粽、豆沙粽等等。
包粽子的过程也是一种乐趣,我们可以和家人一起动手,互相帮助。
除了吃粽子之外,我们还会举行龙舟比赛,这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
当然了,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那就是挂艾叶和菖蒲。
这些植物被认为可以驱邪避疫,所以人们会把它们挂在门口或者家里。
再来说说中秋节吧。
这个节日是我们家乡最浪漫的一个节日。
中秋节的时候,月亮总是特别的圆,特别的亮。
我们会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
月饼有很多种口味,有五仁的、莲蓉的、豆沙的等等。
除了吃月饼之外,我们还会提着灯笼走街串巷,欣赏美丽的花灯。
这是一个非常温馨而又浪漫的节日。
我们来说说重阳节。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我们的长辈而设立的。
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会去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他们送上祝福和礼物。
我们还会爬山、赏菊花、喝菊花酒。
这些活动都是为了表达我们对长辈们的敬爱之情。
好了,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喜欢我分享的这些家乡的民俗。
如果你们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欢迎随时和我交流哦!。
《家乡的风俗》导写与示例
《家乡的风俗》导写与示例家乡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而家乡的风俗更是每个人情感的纽带。
家乡的风俗,是一种传承与延续,它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文化与传统,承载了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
而当我们谈及家乡的风俗时,我们不仅是在描述一种传统习俗,更是在回忆着那段温馨的时光,那些熟悉的人和事,以及那些深深烙印在心底的乡情。
一、《家乡的风俗》导写1. 家乡的节日习俗每逢传统节日,家乡的人们总会按照当地传统的习俗来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比如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家家都有一张张红红的对联,挂上一串串红灯笼。
在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看春晚边品尝着美食,共度团圆时光。
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则是家乡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一起观赏花灯、猜灯谜,欢度元宵佳节。
家乡的人们对于婚丧嫁娶也有一套独特的习俗。
比如结婚时要经过“过大礼”这一程序,新郎要在新娘家送上一系列的财礼,表示对新娘家的尊重与感激;而在丧事上,家乡的人们也会有一系列的丧葬习俗,比如穿着孝服、忌讳一些不吉利的言行等等。
这些习俗看似庄重,实则承载着人们对生死的尊重与敬畏之情。
祭祀在家乡的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祭祖还是祭神,家乡的人们都会认真对待。
每逢祭祀节日,家乡的人们会升起香烛、祭奠先祖,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和思念之情。
在一些传统的节日,比如清明、中秋等,人们还会祭祀一些特定的神祗,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家乡的饮食习俗也是家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地域、不同族群都有着各自特色的饮食习俗。
比如在南方,人们喜欢吃米饭、粽子;而在北方,人们则喜欢吃面食、馒头。
而在一些特定的日子,家乡的人们还会有特定的食俗,比如腊月二十三吃馄饨,腊月二十九喝腊八粥等等。
这些食俗既是一种美食的享受,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5. 家乡的传统民俗活动除了上述常见的风俗习惯外,家乡还有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打地麦等等。
这些活动既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初中作文家乡的民俗写作指导
初中作文家乡的民俗写作指导哎呀,初中时代的家乡民俗,真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啊!咱们那儿的民俗可真是五花八门,热闹非凡。
首先说说那年年的春节,那时候整个村子都跟热闹市场似的,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还有那些红彤彤的灯笼,挂得老高老高的,晚上一亮起来,简直比灯光节还有意思。
每逢过年,亲朋好友们都聚在一块,吃吃喝喝不亦乐乎,哎呀,说起来都有点儿流口水。
还有啊,每年的端午节,咱们那儿的老人们就开始忙活着包粽子,手艺不是一般的好!那些粽子馅儿啊,咸的甜的都有,看得人眼馋口水直流。
包粽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聚在一起,弄得跟包饺子似的,笑声、闹声、香味儿四溢,简直就是个大热闹。
话说回来,俺们家乡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习俗,就是过年要挨家挨户串门子,拜个年啥的。
记得小时候,每到大年初一,就是大摆宴席,准备好年货,招待亲戚朋友们,大家说说笑笑,有说有笑,热闹得很。
特别是小孩子,还能领到红包,那时候一领到红包,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心里乐开了花。
最后得说说我们那儿的传统节日游玩,比如中秋节的赏月和放孔明灯,简直美轮美奂。
晚上放孔明灯的时候,天上一片五彩斑斓的灯光,跟繁星点点似的,太美了!大家围在一起,聊着天、讲着笑话,不知不觉就到了半夜。
总之啊,咱们家乡的民俗就是这样,热闹、有趣、充满生活气息。
这些小小的习俗,不仅让人们团结互动,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记得小时候,每每回忆起这些,总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家乡的风俗作文指南
家乡的风俗作文指南作文提纲:一、引言: 家乡的风俗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二、节日风俗1. 春节2. 清明节3. 端午节4. 中秋节5. 元宵节三、婚庆风俗四、葬礼风俗五、日常生活的风俗1. 饮食习惯2. 服饰传统3. 居住习俗4. 社交礼仪六、家乡风俗的意义七、结语引言:家乡的风俗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家乡的风俗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代表了历史的传承、文化的独特性,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遵循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无论是节日庆典、婚礼葬礼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风俗的指引和规范。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我的家乡风俗,以期增进对这一传统的了解。
节日风俗在家乡,节日庆典是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我们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风俗习惯。
首先是春节,这是我家乡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人们会进行大扫除,贴春联和窗花,燃放烟花爆竹,腊月二十三晚上进行年夜饭,全家团聚,一起欢庆新年的到来。
红包也是春节的重要习俗,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寓意给他们增加一份吉祥和好运。
清明节是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扫墓、烧纸、祭奠。
此外,清明还是春游的好时节,人们会相约去郊外,欣赏春天的美景,促进亲友之间的交流和团结。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瑰宝。
这一天,我们会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艾草来避邪。
赛龙舟活动是端午节最吸引人的部分,人们会组织队伍,划龙舟,激烈地争夺比赛的胜利。
中秋节是我家乡最浪漫的节日之一。
人们会品尝月饼、赏月、赋诗、玩花灯,同时也是亲友团聚的时刻。
人们用月亮来象征团圆和美好,向远离家乡的亲人表达思念之情。
元宵节是中国新年的结束,也是传统的民间节日。
这一天,人们会点亮灯笼、赏花灯、猜谜语和吃元宵汤圆。
猜灯谜是元宵节习俗中的一大特色,人们会聚集在一起猜灯谜,增加节日的乐趣和气氛。
婚庆风俗在我们家乡,婚庆风俗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仪式。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习作内容: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可以写一写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也可以写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还可以写对这种风俗习惯的看法。
二、习作目标:1.抓住重点写“家乡风俗”,写出特点。
2.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体验故土乡情。
教学重点:学会抓住特点写出重点,表达对故乡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课前向长辈们了解家乡的风俗,并写一段简单的介绍词。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一、谜语引入主题1.节日习俗知多少:“十里一风,百里一俗。
”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各地都有各自的乡土风情和民俗民风。
老师先带同学们进入猜谜板块。
2.看图猜节日:课件逐一出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等的一些风俗。
学生一边猜一边介绍这些节日的风俗,师生一起品味中华大家庭浓浓的家乡情。
二、初步了解民俗1.何为“民风民俗”: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风俗的多样性,是在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范之不同,称之为“俗”。
2.春节习俗大百科:“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许多传统节日。
你家乡的春节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和长辈们了解家乡的风俗,并写一个简单的介绍词。
现在开始同一个籍贯自由组合,资源共享,互相交流自己家乡特色的风俗。
3.图文出示:师生共同梳理各省的春节风俗【浙江】杭州:罗神竹舞、赶十八、打年糕绍兴:送灶、社戏。
温州:分岁酒。
东阳:抲年鬼。
【四川】走人户、游喜神方、人日祭诗圣【福建】过火群、隔年饭、长年菜、分圆【江西】板凳龙、吃隔岁、换茶、掸青、起牙【山东】贴年红、送百神【陕西】做面食、做顶针、扭秧歌……【设计说明:由于寄宿制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班级学生籍贯基本不少于10个省。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范文点评)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范文点评)【习作指导】一、习作内容:“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二、写作要求:1、本次习作要求写家乡的风俗。
2、教材上给出了两个选择。
可以介绍一种风俗,也可以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3、写作时要突出民俗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三、写法指导:1、白描法。
在习作中可以把风俗活动现场看到的情景一一记录下来。
2、穿插法。
在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过程中穿插写入有关的传说或故事。
3、剪切组合法。
把相关的传说或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剪切组合在一起。
四、写作注意点1、亲眼所见。
亲自参加家乡的风俗活动,认真观察活动中的物品、人物、活动过程,有了深刻的印象,写作时就像演电影一样历历在目。
2、亲耳所闻。
请长辈介绍当地的风俗,让我们的耳朵像录音机一样记录下来。
把听到的介绍声情并茂地写下来。
五、写作提纲指导:1、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3、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4、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范文一】:贴春联我们家乡每逢春节都要贴春联。
无论是住在楼房,还是住在平房,家家户户都要把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用来辞旧迎新,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春联,据说起源于桃符。
桃符的最初用意是求平安。
据古书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宫廷里就有人在桃符上题写对联了。
宋代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旧符”指的就是桃符。
后来,桃符便由桃木板变成了纸张。
贴春联这一习俗到了明代开始盛行。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喜欢大户人家贴的春联,于是想推广,便要求每到春节时,金陵的人家都要将大红春联贴在门框上。
有一户人家因为忙而没来得及贴春联,大年初一的早晨,被微服巡视的朱元璋看到了。
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和范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和范文第一部分:写作指导作文要怎么写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多媒体出示诗词《竹枝词》)同学们,你们读过陈勉襄的《竹枝词》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的景象吗?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描写的是中秋节,体现了吃月饼、赏月、吃芋头、嘬田螺的习俗。
(逐一出示相关内容)3.(多媒体出示诗词《元日》)我们再来阅读一首王安石写的诗,那么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又是什么节日的景象吗?(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
)4.中秋节、春节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有许多的风俗习惯,刚才我们诵读的两首诗中就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俗话说:“离家三里远,别是一风俗。
”各地有各地的风俗,那什么是风俗呢?(生谈自己对风俗的理解)5.教师归纳小结: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和趣味,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一篇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习作,一起来了解家乡的风俗,感受家乡的风情。
二、展示图片,了解风俗1.同学们,我们有些风俗是大同小异的,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一些风俗。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节日的风俗图片。
(多媒体逐一出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图片)2.学生边看图边说、边补充。
3.刚才所看到的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节日方面的风俗图片,但是有些风俗具有各地的特点,如有的地方春节时吃黄豆芽(如意菜)、端午节吃咸鸭蛋等。
你的家乡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俗?4.学生按小组互相交流自己家乡的特色风俗及自己参与风俗活动的经历。
三、确定思路,回顾写法1.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后,我们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
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
如果让我们来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或者是你参加的风俗活动的经历,你最想介绍哪种?2.引导学生回忆课上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的和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家乡的风俗》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1)
《家乡的风俗》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习作指导:一、习作题目以《家乡的风俗》为题,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
二、习作指导1. 审题:明确题目的关键词是“家乡”和“风俗”。
“家乡”限定了写作的范围,要写自己熟悉的、有深厚感情的地方;“风俗”则指明了写作的内容,要写家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习惯和传统。
2. 选材:可以从家乡的节日、庆典、祭祀、婚俗、饮食、手工艺等方面入手,选取一个具体的风俗进行介绍。
在选材时,要注意选取有特色、有代表性的风俗,能够体现家乡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3. 收集资料:通过查阅书籍、采访长辈、观察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所选风俗的历史渊源、具体形式、象征意义等。
收集的资料要准确、详细,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4. 列提纲:在写作之前,先列出提纲,明确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可以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先介绍风俗的名称和背景,然后详细描述风俗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最后总结风俗的意义和自己对它的感受。
5. 描写细节:在描述风俗时,要注意细节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风俗的独特之处。
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具体的数据等方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6. 融入个人感受:在介绍风俗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个人感受和体会,让文章更加真实、生动。
可以讲述自己参与风俗活动的经历,或者谈谈风俗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7. 文化传承:在文章的结尾,可以适当探讨风俗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让读者对家乡的风俗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习作技巧1. 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2. 注意详略得当:对风俗的描写要详细,自己的感受可以简略一些。
3. 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4. 引用诗句、俗语: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
5. 采用对比手法:可以将家乡的风俗与其他地方的风俗进行对比,突出家乡风俗的特色。
四、注意事项1. 尊重风俗习惯:在介绍风俗时,要尊重家乡的风俗习惯,避免使用不当的语言和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写作指导-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 部编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习作:家乡的风俗习作内容:“十里不同俗,五里不同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习作指导1.写前:(1)如果是写一种风俗,写之前,先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
(2)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
2.写时:(1)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2)如果是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则可以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如,“听爸爸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或“我查资料得知,元宵象征着……”然后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3)如果你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表达出来。
3.写后:(1)写好以后和同学分享,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2)如果有条件,可以将全班同学的习作集中在一起,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
例文:端午节的风俗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着夏日的和风款款而来了。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
今年荣幸地来到新会司前大范亲眼目睹一次久违的赛龙舟。
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开始了。
青年桡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束一块红布,在朝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离弦的箭,在塘江上来去如飞。
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江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端午节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我们面前的粽子是所有粽子之中体积最大、用料最丰富、做法最讲究的。
咸粽内馅有咸肉、蛋黄、烧鸡、烧鸭、叉烧、栗子、香菇等;甜馅有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等;更有广东碱水棕、竹叶粽等。
然而,端午节这一天还得戴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精]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一、审题立意(我要写什么?)习作要求分析:《家乡的风俗》是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训练。
本单元我们随着作者了解了各地的风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这次习作要求我们介绍一种风俗或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习作主题分析: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前面部分学习了腊八泡腊八蒜、小年吃糖、除夕守岁、正月初一逛庙会、正月十五闹花灯等春节的风俗。
本单元习作需要唤起我们的生活体验,才能激发写作兴趣。
习作的重难点是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增进对家乡风俗的了解。
重点要把风俗特点写具体。
二、组织材料(我想写什么?我要怎么写?)1. 了解习俗。
①通过回忆触发习作思维。
想一想自己家乡的节日风俗,民族风俗,生活风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习作之前先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或询问长辈,通过多种方法深入了解家乡风俗。
如果是介绍家乡特别的一种风俗,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写之前先列一个作文提纲,写起来才能有条理,不杂乱。
还有一种写法是写一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这样的体验会更真实也会更深刻,文章也会自然而然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谈谈家乡特别的风俗。
你的家乡有什么特别的风俗吗?它有什么特点?可以先在作文提纲里列出几项供自己参考,作为自己选择的材料,在习作组织安排材料的时候可以有所取舍。
作文提纲预设几个材料:风俗一:在我们家乡,有一种擂茶的茶俗,擂茶不仅可以充饥,又是应时的饮料。
农妇们擂好茶,煮熟后满满一盆端上桌来,左邻右舍围坐一起,边喝边聊,喝不完的擂茶,扯不完的家常。
风俗二:我觉得过春节的风俗很特别。
特别是正月初一的时候,大人都会反复叮嘱我们不能打扫房间,而且这一天都要高高兴兴,不能生气更不能骂人,这样才能一年都平平安安。
2025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家乡习俗变化”写作指导及范文精点细评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家乡习俗变化”写作指导及范文精点细评【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4年3月7日赣州市高三摸底考试)随着社会的发展,习俗也在变化。
你家乡的习俗有着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与个人的切身感受写一篇文章。
要求:从你家乡的祭祀、婚嫁、端午、中秋、重阳和年节习俗中选择一种来写;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1.读题意。
作文题仿高考真题,由题干、材料、指令、要求构成,是一则关于社会习俗变化的材料作文。
先陈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习俗也在变化”,后发问:“你家乡的习俗有着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了你怎样的思考?”融指令于材料,彰显思考品质,直接引发考生思考,完成作文命意。
“请结合以上材料与个人切身感受写一篇文章”,是对材料指向及所作指令的概括与重申。
家乡习俗,要写什么习俗,命题人又在“要求”中给予由隐到显的指引,“从你家乡的祭祀、婚嫁、端午、中秋、重阳和年节习俗中选择一种来写”,不致让考生盲目抓瞎,无从下笔。
显然,这是一道指向文化参与,充满文化含量,诉诸思考推进,彰显素养的材料作文。
2.读指令。
接过作文题,考生第一要关注写什么。
明确就家乡习俗的变化,写自己对习俗变化的思考。
第二要关注怎么写,锁定指令要求,从祭祀、婚嫁、端午、中秋、重阳和年节习俗中择一而写。
从检测反馈看,此题显现的主要问题是,出离家乡边界范围,就着习俗轻待变化,由着变化抽象演绎,回扣材料升华不够。
捕捉材料关键词“家乡”“习俗”“变化”,“家乡”侧重习俗范围边界,“习俗”侧重思考话题对象,“变化”侧重作文重心核心,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偏废。
综合起来就是,锁定家乡边界,思考习俗变化,就变化去写习俗风情。
突出“家乡”,就要锁定边界地域性,防范出界犯规。
辩证看待“习俗与变化”,就要让行文走在习俗变化之中,不可有习俗无变化,缺失变化,偏离题意重心;同时,让变化跟着习俗来,贴着习俗写变化,防范抽象演绎。
六下语文家乡的风俗作文指导
六下语文家乡的风俗作文指导标题:指导写作: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家乡的风俗》一、审题与立意《家乡的风俗》这一作文题目,要求同学们描述自己家乡独特的风俗习惯。
首先,要明确“风俗”的含义,它是指一个地区或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生活方式、节日庆典、民间艺术、传统习俗等。
因此,写作时要突出“家乡”和“风俗”两个关键词,展现家乡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
二、选材与构思1. 选材: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材:- 节日风俗:如春节、端午、中秋等家乡特有的庆祝方式和活动。
- 生活习俗:如婚嫁、寿辰、建房等特殊日子的庆祝习俗。
- 饮食文化:介绍家乡特色美食及其背后的制作工艺和寓意。
- 民间艺术:如剪纸、皮影戏、舞龙舞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2. 构思:文章可以按照“引入-主体-结尾”的结构进行组织。
开头部分简要引出家乡和风俗的话题,主体部分详细描绘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家乡风俗,并通过具体事例、生动细节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风俗的魅力,结尾部分抒发对家乡风俗的情感,表达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三、行文与技巧1. 描述生动:运用形象的语言描绘风俗活动的具体场景,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
例如,描述春节贴春联、包饺子的过程,或者端午赛龙舟的热烈场面。
2. 情感真挚:在记叙家乡风俗的过程中,融入个人的感情体验,让人感受到你对家乡风俗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3. 结构清晰:每段讲述一种风俗,确保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4. 突出主题:始终围绕“家乡的风俗”这个核心来展开叙述,避免偏离主题。
四、注意事项1. 注意尊重并准确呈现家乡风俗,不可随意杜撰或篡改。
2. 在描述风俗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或历史渊源,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
3. 表达过程中应保持积极向上,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以上指导,希望同学们能够写出一篇内容丰富、情感饱满、富有生活气息的《家乡的风俗》作文,展现自己家乡的独特魅力。
六下第一单元写作指导:家乡的风俗
六下第一单元写作指导:家乡的风俗1.明确要求:(1)感受祖国民族文化习俗的魅力,尊重并热爱家乡的民风民俗。
(2)创设交际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感受和吸收习俗文化的智慧和营养。
(3)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4)通过阅读习作例文和学生交换习作,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文的长处,将所学的作文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同时让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方法点拨:(1)审清题材:“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査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
(说明文或记事作文)(2)审清内容: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3)审清重点:通过介绍风俗习惯时,能够详略得当进行描写,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赞美,感受家乡独特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3.思路引导:以习作《正月十五闹花灯》为例来说明:以习作《赛龙舟》为例来说明:【范文点评一】范文展示元宵舞龙灯家乡的元宵节,最有特色的风俗活动就是舞龙灯。
那时,村庄灯火通明,宛如白昼,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听村里的长辈说,舞龙灯这风俗可大有来头呢!传说有一个村庄盛产荷花,村里有个小孩因缘际会变成了一条龙,之后盘旋上天,一直庇佑着村子。
人们为了感谢他让村子风调雨顺,便采了九百九十九片荷花瓣,缝成一条“百叶龙”来纪念他。
每年过节,村民都舞起龙灯,以求消灾辟邪,平平安安。
元宵节到了,舞龙灯也如期而至。
龙灯平日都放在庙中,待到喜庆节日才会请出来。
活动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这时,鞭炮的爆炸声,人们的喧哗声,锣鼓的敲打声……一声接一声地钻进耳朵里,又似一阵阵闷雷炸响。
在我的脑海里,一幅盛大的节日风俗图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我在家门口伫立,翘首以盼,等待舞龙灯的队伍从门前经过。
《第一单元 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范文点评和练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习作指导习作写什么——审题意,明要求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这样来解读——明主旨,巧拟题本次习作的主题是介绍家乡的风俗。
我们可以写节日习俗,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泼水节等;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蒙古袍、尕巴等)、饮食(手抓羊肉、重庆火锅、北京烤鸭等)、民居(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等);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刺绣、泥塑、木雕、剪纸等)。
这些都是习作的材料,选一个最感兴趣的写下来。
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主题即可。
如《家乡的春节》《家乡的大秧歌》。
名师讲方法——理思路,学技巧(一)确定内容,合理布局。
如果我们要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写之前,先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
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如果是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则可以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己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如“听爸爸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或“我查资料得知,元宵象征着……”然后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如果你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表达出来。
(二)按照顺序,条理清楚。
我们在写家乡的风俗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不能东拉西扯,语无伦次。
如果是写家乡的一种风俗,就逐层介绍民俗的特点,先写民族的主要特点,再写次要特点。
如果是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就以事情的发展的顺序来记叙。
另外,写的时候要详略得当,条理清楚。
(三)巧用修辞,写出特色。
为了增强自己所写的民俗的“吸引力”,写作时可以采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还可以引用俗语和使用一些民族特有的名称等。
(四)认真修改,完善习作。
写完后和同学交换习作,看看他们对你写的“风俗”是不是感兴趣,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指导(家乡的风俗)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指导(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指导(家乡的风俗)原创沧海一栗1 谈谈写作那些事儿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名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这单元,我们要写的是民风民俗,它是一种文化现象,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通俗”,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这次的习作,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描写:1.节日习俗(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2.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
3.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
这节课,我们将从上面的3个选项中,挑选其中的一个,将我们祖国的文化血脉民风民俗表达出来。
二、习作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介绍一种风俗,或者写一写自己参加过的一次风俗经历。
2. 使用场景描写、举例说明等方法将内容写具体,写一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要是参与其中的,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
3.写好后和同学一起分享,并进行修改、完善。
如有条件,可以将全班同学集中一起编一本民俗作品集。
方法一:节日描写我们写节日习俗,首先需要回忆节日的活动,人们是怎样过节的;在整个节日活动中,有哪些风俗习惯特别感兴趣。
在回忆的时候,要注意在整个节日活动中的场面描写,抓住人物动作变化、心情变化的细节,合理展开联想和想象。
我们先来看一下例文:“开饭啦!开饭啦!”妈妈喜悦的声音从厨房传出,餐桌上摆满了各色美味佳肴,让人垂涎三尺。
我们一家人围坐圆圆的餐桌边,边吃饭边聊着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情,话语里充满了幸福的味道,我们回忆过去一年的点滴,憧憬新一年精彩的生活。
吃饭时,不断响起手机铃声,爸爸、妈妈一会儿接电话,一会儿发短信,微信里也都是祝福的话语。
我抬头看着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的微笑。
《我们的节日——春节》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节日的氛围是?一家三口人在餐桌前的种种描绘,其乐融融的画面展现在了面前。
观察场面要抓住重点场面,同时也要注意观察的顺序,适当添加自己的感受,或思想感情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样家乡,一样情
——“家乡风俗”写作指导课教学目标:1、学会集中一点来细致抒写“家乡风俗”。
2、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体验故土乡情。
重点:学会细致抒写,表达对故乡的感情。
一、导入--节日风俗(2)
同学们,大家好。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许多传统节日。
中国人过节也是非常讲究的,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悦耳的童谣把我们带入到了浓浓的节日的氛围中。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粗略的了解到中国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风俗。
过春节要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等……这些经过长时间的积淀,逐渐形成的历代人们约定俗成的节日传统和习俗就是风俗。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由于文化的差异、地域的不同,各地的风俗习惯也有着天壤之别。
今天,我们就从家乡的节日风俗着手,来上一节“家乡节日风俗”的写作指导课。
(板书)
二、品他乡风俗
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两篇关于家乡风俗的习作:《家乡的春节习俗》《春节·添位》,看看自己喜欢哪篇文章,说说你的理由。
可以联系文章中的一些具体的语言和段落,来谈。
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从这两篇文章中,总结出一些写作的方法呢?
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感受,反映出民风民俗的情趣。
写民风民俗,要能让别人从中体会到生活情趣。
我们还要注意不能生搬硬套所查阅的资料,要将资料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写进去,这样文章才有感染力,别人才爱读。
小结:写什么?选取家乡有代表性独特的风俗。
明确了写什么,最难的是把它写好。
大家看,该怎样写?细腻描写(可以结合具体段落读)板书:选材:独特
描写:细腻
同学们,民风民俗是时间积淀的产物,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寄托了老百姓美好的愿望和朴素的情感。
因此我们在写节日家乡风俗的时候,不能仅仅是介绍这种风俗、介绍它的起源、更要挖掘蕴含在节日起源和风俗中的美好愿望和情感。
三、说家乡风俗(5—8)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在品读、鉴赏了学长们所写的习作之后,我们来说一说自己家乡的有哪些节日风俗。
老师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会选一位代表起来发言。
四、写家乡风俗
同学们说的很好,有的同学选取了独特的最具家乡代表性风俗,有的同学介绍了家乡风俗的来历,有的同学给我们描绘了参加节日活动时的具体情境,讲的都很生动细腻。
但是,说的再好都是纸上谈兵,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笔,来写一写我们家乡的风俗!老师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写一个片段。
同学们写的都很好,我发现很多同学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故乡的真挚感情。
说风俗,谈家乡,过来过去绕不开一个“情”字。
朴实的话语、简短的文字,因有了对故乡的那份深情而动人心弦。
板书:感情:真挚
因此,我们在写家乡风俗的时候,哪怕你写的是最普通的风俗,只要你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情感,你的习作就是成功的。
结束语:
同学们,这一堂课中,我们欣赏到了各地不同的节日风俗,同时也品味到了同样的一种情感,那就是对故乡的热爱、眷恋、自豪之情。
我们写家乡的风俗,更是透过这种风俗在写我们的家乡,写家乡的风土人情,写家乡的文化,抒写我们心中的故乡情!有了真挚的情感,我们的文章就有了生命,就能打动人心。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
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