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第一篇:生理学实验报告生理学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及要求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方法掌握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技术,为此后有关的神经肌肉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蛙或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及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且其离体组织需要的生活条件非常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
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研究神经肌肉生理最常用的对象,经常用来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肌肉收缩的特点、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等。
三、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四、实验器材及药品蛙类手术器械一套(金属探针1根,粗剪刀、眼科剪刀各1把,圆头镊子、眼科镊子各1把,玻璃分针2根),蛙板和玻璃板各1块,培养皿,滴管,废物缸、锌铜弓,丝线,棉花;任氏液。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1、双毁髓:左手握蟾蜍,背部向上。
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的背部,使头向前俯;右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中线向后方划触,触及两耳后腺之间的凹陷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
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枕骨大孔,然后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以毁脑组织。
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
脊髓彻底捣毁时,可看到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此时的动物为双毁髓动物。
2、剥制后肢标本:左手持手术镊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右手持手术剪横向剪断皮肤,然后往后肢方向撕剥皮肤。
剪开腹壁肌肉,用手术镊提起内脏,翻向头部,在看清支配后肢的脊神经发出部位后,于其前方剪断脊柱。
3、分离两后肢:将去皮的后肢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上,右手持金冠剪纵向剪开脊柱,再剪开耻骨联合,使两后肢完全分离。
4、分离坐骨神经:将一侧后肢的脊柱端腹面向上,用玻璃分针沿脊神经向后分离坐骨神经,股部沿腓肠肌正前方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裂缝,找出坐骨神经,剪断盖在上方的梨状肌,完全暴露坐骨神经,剪去支配腓肠肌之外的分支,再剪去脊柱及肌肉,只保留坐骨神经发出部位的一小块脊柱骨。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实验名称: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学习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1、牛蛙作为实验动物的优势容易饲养,产量丰富价格便宜,性价比高。
蛙或蟾蜍等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哺乳动物相似,如神经的生物电活动、肌肉收缩等。
牛蛙是哺乳动物的理想替代品。
牛蛙的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
在任氏液的浸润下神经肌肉标本可较长时间保持生理活性。
2、使用锌铜弓检验标本活性的原理锌铜弓是把一根锌棒和一根铜棒一端焊在一起,另一端分开。
锌的金属电势比铜低,形成一定的电势差(就相当于有电压)。
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电刺激可改变可兴奋细胞的膜电位差。
膜电位减小时,细胞去极化。
细胞兴奋,膜电位增大时,细胞超极化,细胞兴奋性被抑制。
当用锌铜弓接触标本时,可产生沿锌片—活组织—铜片流向的电流对细胞产生刺激效应。
引起标本局部去极化,引发动作电位,肌肉收缩。
三、实验器材1、实验动物:牛蛙。
2、实验器材:任氏液,蛙类手术器械一套,大头针,锌铜弓。
四、实验流程和步骤1、实验流程洗干净实验动物→毁髓→剥制后肢→分离两后肢→分离坐骨神经→游离腓肠肌→分离股骨头→标本检验2、实验方法与步骤(1)毁髓:一只手握住牛蛙,使其背部向上。
用拇指压住牛蛙背部,食指压其头部前端,另一只手持毁髓。
用解剖针从蛙的枕骨大孔(把头抬起来时凹陷的部位或者脊柱与头骨的中心点)插入向前搅动后再向后搅动,直至毁髓成功(蛙的四肢自然下垂,瘫软无力)。
(2)剥制后肢标本:轻提双毁髓蛙,自背面耻骨联合上方约 1 公分处用粗剪刀横向剪断脊柱。
轻轻托起后肢,看清坐骨神经位置。
沿脊柱两侧横向切口剪断体壁、去除断口以上肢体和内脏放入污物缸。
剥去后肢皮肤后放入任氏液中备用。
(3)分离两后肢:用粗剪刀纵向剪开脊柱,并剪断两后肢相连的肌肉。
一只用于剥制标本,另一只放入任氏液中保存。
(4)分离坐骨神经、将后肢二标本脊柱端腹面向上、趾端向外侧用蛙钉将标本固定在蛙板上。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结论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结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果五、实验结论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了解人体肌肉组织的结构和特点。
同时,通过对标本制备过程中各个步骤的操作,掌握标本制备技能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原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是指将动物或人体组织切割成薄片并进行染色处理,使其能够在显微镜下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取样:从动物或人体中取出需要观察的组织样品。
(2)固定:将组织样品放入固定液中进行固定处理。
(3)包埋:将固定后的组织样品放入包埋剂中进行包埋处理。
(4)切片:将包埋后的组织样品切成薄片。
(5)染色:将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使其能够在显微镜下观察。
2. 坐骨神经腓肠肌结构原理坐骨神经腓肠肌是人体下肢的一部分,由坐骨神经支配。
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大腿后侧的半膜状肌、半腱状肌和小腿后侧的胫长伸肌。
这三个部分都是由肌纤维束组成的,每个束内又包含有许多个单独的肌纤维。
三、实验步骤1. 取样:从动物或人体中取出需要观察的组织样品。
2. 固定:将组织样品放入10%福尔马林液中进行固定处理,固定时间为24小时。
3. 包埋:将固定后的组织样品放入包埋剂中进行包埋处理,包埋时间为48小时。
4. 切片:将包埋后的组织样品切成厚度为5微米左右的薄片。
5. 染色:将切片进行染色处理,常用染色方法有HE染色法和Masson染色法等。
本次实验采用HE染色法进行染色处理。
6. 封片:将染好色的切片放入玻璃片上,加上封片胶,用玻璃片盖住,使其能够在显微镜下观察。
四、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的操作,制备出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肌纤维束组成的三个部分:半膜状肌、半腱状肌和胫长伸肌。
每个束内又包含有许多个单独的肌纤维。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并且通过观察标本结构,掌握了人体肌肉组织的结构和特点。
生物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生物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过程,掌握基础的组织学实验技能,同时加深对神经肌肉解剖结构的理解。
材料与方法:
材料:成年大鼠标本、无水乙醇、石蜡、光学显微镜、麻醉手套、组织取样器、组织取样盒、理化试管架等。
1.准备标本
用麻醉手套将成年大鼠净化神经集中于坐骨神经下1-2厘米范围内,然后将腓肠肌标本从骨骼中取出。
2.固定标本
将取出的腓肠肌标本置于10%的无水乙醇中固定24小时;
3.去水
从10%、20%、30%、40%、50%、60%、70%到80%的无水乙醇渐次去除,每步时间为1小时;
4.透明
将固定去水的腓肠肌标本分别置于50%敌敌畏-乙醇溶液、70% 敌敌畏-乙醇溶液和100% 敌敌畏透明液溶液中,每步时间为2小时,至标本彻底透明。
5.包埋
取出已透明的腓肠肌标本,置于石蜡组织取样盒中,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包埋方向。
6.取薄片
将石蜡包埋的腓肠肌标本取出,用微型切片机切制厚度为5微米的切片,将切片拉直后在干净的水晶片上展开。
7.染色与制成玻片
用哈里斯血液染色将切片染色,脱色后洗净水片后,在水晶片上滴几滴覆盖剂,然后用平凡玻片将组织接口反过来盖住薄片,压紧即可。
实验成果:
经过制备和染色后,我们取得了成年大鼠坐骨神经腓肠肌的标本,通过光学显微镜的观察与检测,我们发现该标本包含完整的腓肠肌结构及肌纤维分离范围。
切片上清晰可见腓肠肌内有明显的核团和细胞质呈透明状,同时染色后肌纤维呈现出红色,血管呈现出蓝色,系统性地展示了腓肠肌肌纤维和血管位置的分布情况。
结论与意义:。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8、检验标本
01.
用经任氏液蘸湿的锌铜弓的两极,接触 神经,观察腓肠肌是否收缩!
02.
此标本用于神经干兴奋传导、神经-肌肉 接点的传递以及骨骼肌收缩等实验研究
பைடு நூலகம்意:
1. 保护标本——神经和肌肉:不用赃的皮肤碰标 本,不用自来水冲洗标本,不用金属接触神经以 及损伤肌肉。
2. 注意标本的完整,尤其注意保存股骨头一定的长 度
202X
坐骨神经——腓 肠肌标本的制备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 • 方法
目的要求: 学习蛙类动物毁髓的方法 学习掌握蛙类腓肠肌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步骤:
双毁髓
剥离后肢标本
分离两后肢
分离坐骨神经
分离股骨头
游离腓肠肌
检验标本
完整的神经肌肉标本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首先准备手术所需的用品
动物瘫软如泥。
3、剥离后肢标本
动物腹面向上放置于蜡盘,手术镊轻轻提 起耻骨联合上方,剪开皮肤,再剪开体壁 肌肉,然后轻轻提起内脏,自耻骨部剪断 (勿伤脊神经),把内脏拨向头端,剪断 脊柱。然后一手捏住脊柱后端,另一手向 后撕剥皮肤,并除去头端肢体和内脏
4、分离两后肢
把去皮的后肢腹面向上置于玻璃板上, 于耻骨联合处按压刀刃,切开耻骨联合。 然后用金冠剪剪开两后肢相连的肌肉, 并纵向剪开脊柱。
5、分离坐骨神经
将一侧后肢的脊柱端腹面向上,趾端向外 侧翻转,使其足底向上,用固定针将标本 固定在玻璃板下面的蛙板上。用玻璃分针 分离坐骨神经。股部的坐骨神经在股二头 肌与半膜肌之间。
6、分离股骨头或胫腓骨头
动物小,留股骨头 1cm
动物大,留胫腓骨 头1cm
7、游离腓肠肌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实验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骨骼肌单收缩及其总和以及Powerlab实验系统的使用二、实验目的:1. 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方法,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 了解电刺激的极性法则和方法,学习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3. 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骨骼肌的单收缩过程和肌肉收缩的总和以及强直收缩现象, 了解肌肉收缩过程的时相变化以及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刺激腓肠肌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
当刺激强度过小时,不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此时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而能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阈刺激。
当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时,则出现最大的收缩反应。
这时,即使再增大刺激强度,肌肉收缩的力量也不再随之加大,该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
肌肉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
单收缩一般要经历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三个过程。
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叫做强直收缩。
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即发生不完全强直收缩;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各自的收缩则完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即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四、实验材料:青蛙五、实验步骤:1.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1)洗干净实验动物2)双毁髓,剥制后肢,分离两后肢3)分离坐骨神经4)游离腓肠肌5)分离股骨头6)标本检验7)电刺激极性法则的验证2. 连接实验装置:将换能器的输出线接至RM6240生理记录装置的2通道,电刺激信号接至肌槽的电极上。
然后把制备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股骨固定在肌槽上。
将固定肌肉的棉线另一端接在张力换能器上,保持适度松紧,将坐骨神经搭在肌槽的电极上。
3. 设置通道放大器和刺激器:1)打开PowerLab电源,检查USB线连接2)打开Chart5中文版3)设置通道数为24)设置通道2-桥式放大器:量程5mV,低通10Hz,调零5)设置刺激器:刺激方式选脉冲,脉冲数1,手动方式,量程10V,振幅100mV,标记通道1,频率1Hz,持续时间1mS,4. 开始测试:1)打开刺激器面板和点右下角”开始“按钮2)点右上角调节采样速度(“走纸速度”)3)菜单打开设置刺激器的脉冲数2个或5个,重新打开刺激器面板4)调节走纸速度为400六、实验结果:(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股骨脊柱骨坐骨神经腓肠肌图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图(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在Powerlab实验系统中所记录下的数据1.通过不断调整刺激强度,使肌肉收缩的幅度适中,记录单收缩的曲线(图2-1 )。
生理学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实验二-坐骨神经标本—腓肠肌标本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及腓肠肌的制备方法。
3.了解电刺激的极性法则。
二、实验原理:1、牛蛙作为实验动物的优势:离体实验是动物生理学主要的实验方法之一。
两栖动物是冷血动物,其基本生理机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其离体组织器官维持活性所需要的条件比较简单,因此它常被选为生理学实验提供离体组织或器官的实验动物。
蟾蜍或青蛙坐骨神经—腓肠肌在任氏液中可维持生理活性数小时,在其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制作神经干标本、腓肠肌标本,可用于研究肌肉收缩的特性,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传导性,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神经肌肉接头活动等生理活动及相关机制,甚至还可以用于药物筛选如抗疲劳药物的模型。
其中牛蛙人工养殖成本低产出率高,相对蟾蜍要更安全。
因此,本次实验选择牛蛙作为实验对象。
2、锌铜弓刺激检测标本活性的原理:锌铜弓在溶液中沾湿以后,锌的表面电离出正离子,里面形成负离子;而铜的表面电离出负离子,里面形成正离子。
当用锌铜弓接触活组织时,电流便沿着锌一活组织→铜的方向流动而产生刺激效应。
所以锌相当于正极,面铜相当于负极发挥刺激作用;当断开时,则发生相反的效应。
锌的金属电势比铜低,形成一定的电势差(就相当于有电压),锌铜弓是把一根锌棒和一根铜棒一端焊在一起,另一段分开,则接触样本(例如神经干)时,会引起样本局部去极化,引发动作电位。
三、实验器材:牛蛙,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金冠剪、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玻璃分针),蜡盘,蛙板(木质或硬泡沫塑料),玻璃板,固定针,锌铜弓,培养皿或不锈钢盘,污物缸,滴管,纱布,粗棉线,任氏液。
四、实验流程和步骤:1.牛蛙的双毁髓一手握住牛蛙,背部向上。
用拇指压住牛蛙的背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使头端向下低垂;另一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沿中线向后触划,当触及两耳中间的凹陷处(此处与两眼的连线成等边三角形)时,持针手即感觉针尖下陷,此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
生物实验报告腓肠肌标本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青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 观察腓肠肌的形态结构,了解其基本组织构成。
3. 掌握神经肌肉兴奋性的检测方法,观察神经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青蛙作为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具有以下特点:1. 腓肠肌体积较大,易于观察。
2. 坐骨神经与腓肠肌紧密相连,便于观察神经对肌肉的影响。
3. 腓肠肌在任氏液中可以保持生理活性,便于观察肌肉收缩。
实验过程中,通过破坏青蛙的脑和脊髓,使其失去意识,然后进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制备过程中,需要观察腓肠肌的形态结构,并检测神经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青蛙、任氏液、手术剪、手术镊、眼科镊、玻璃分针、蛙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电子刺激器、放大镜。
四、实验步骤1. 青蛙的处死与固定:取青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左手握住青蛙,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
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捣毁脑组织。
接着将探针抽回至进针处,再向后刺入脊椎管,反复提插捣毁脊髓。
此时如青蛙四肢松软,呼吸消失,表明脑和脊髓已完全破坏。
2.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在骶髂关节水平以上1~2cm处剪断脊柱,左手握住青蛙后肢,用拇指压住骶骨,使青蛙头与内脏自然下垂。
右手持手术剪,沿脊柱两侧剪除一切内脏及头胸部,留下后肢。
用手术剪和眼科剪仔细分离坐骨神经和腓肠肌,用细线将腓肠肌两端固定在蛙板上。
3. 神经肌肉兴奋性的检测:将电子刺激器连接到坐骨神经上,调节刺激强度和频率,观察腓肠肌的收缩情况。
记录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下腓肠肌的收缩幅度和频率。
4. 观察腓肠肌的形态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腓肠肌的横切片,观察其形态结构,包括肌纤维、肌束、血管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腓肠肌的形态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腓肠肌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呈长条状,相互平行排列。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使用轮转式切片机将组织切成薄片,调整切片厚度以满足实验要求。
染色
染色液选择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染色液,如苏木素-伊红染色液 (H&E)、Masson三色染色液等。
染色过程
将切片放入染色液中,按照染色液的要求进行染色处理,以 便更好地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03 结果观察
显微镜观察
观察神经纤维的排列和结构
结果对比
结果解释
02
0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果应用
将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了对 比,分析了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阐明了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和机 制。
探讨了实验结果在现实生活和生 产中的应用前景,为后续研究和 应用提供了参考。
实验改进与优化
实验方法优化
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 改进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
实验设备升级
针对实验设备的局限性和不足,提出了设备升级和 改进的建议,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实验流程完善
针对实验流程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完善和 优化的建议,以使实验流程更加合理和高效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肝素钠 葡萄糖溶液
02 实验步骤
取材
取材前准备
01
确保实验环境清洁,准备好所需器材和试剂,如手术刀、镊子、
固定液、脱水剂、包埋剂等。
选取适宜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02
选择健康、新鲜的动物,如小白鼠或大白鼠,并确保所选标本
无病变或损伤。
剥离组织
03
使用手术刀和镊子仔细剥离坐骨神经和腓肠肌周围的脂肪和结
机能实验学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及肌肉的收缩性质实验报告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及肌肉的收缩性质1.实验目的(1)学会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2)观察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分析刺激频率、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3)明确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的概念。
2.材料与方法2.1实验动物动物:牛蛙2.2实验器材与试剂器材:蛙类手术器械1套,刺蛙针1根,锌铜弓1只,玻璃分针一根,万能支架,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张力换能器。
试剂:任氏液2.3实验方法与步骤(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①破坏脑脊髓:左手固定住牛蛙,右手拿刺蛙针,找到枕骨大孔处将刺蛙针刺入2-5mm,分别捣损脑组织和脊髓。
待左手感受到牛蛙四肢瘫软并处于对称部位时,代表牛蛙的脑和上部脊髓被完全破坏。
②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在牛蛙骶髂关节水平上1厘米处剪断脊柱并将蛙头、前肢和内脏去除;保留部分脊柱和下肢。
注意剪断脊柱位置不宜太靠后,以免伤及牛蛙坐骨神经。
③剥皮:小心地剥去牛蛙的皮肤,沿着脊柱正中,将牛蛙剪成两半,注意不要伤及标本上的坐骨神经。
④游离坐骨神经:腓肠肌向上将标本固定于蛙板上,使用玻璃分针,沿着坐骨神经的走向仔细将坐骨神经由脊柱分离至膝关节处。
⑤:制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在坐骨神经起源下1厘米处剪断椎骨,夹住余下的一小段椎骨,将游离出的坐骨神经放至蛙小腿一侧,并用任氏液浸润。
剪断膝关节周围所有大腿肌肉,剪断股骨(保留约1cm),在跟腱处结扎并剪断腓肠肌腱,将膝关节以下小腿部分全部剪除,剩下即为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⑥标本检验:用锌铜弓轻轻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表示标本制备完好。
(2)肌肉收缩的性质观察:①连接刺激器和记录装置:将张力换能器和肌槽固定在铁支架上,张力换能器的输出端连接放大器通道Ⅲ。
②固定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以股骨作支点固定,腓肠肌与张力换能器连接,将穿好手术线的坐骨神轻轻提起,放在刺激电极上,并保证接触良好。
③调试采样设备:打开PcLab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选择项目——生理实验:刺激的强度和幅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结论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结论【知乎文章格式】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结论1. 引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重要实验之一。
通过掌握该实验的结果和结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腓肠肌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与坐骨神经的关系。
本文将对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的结论进行深入探讨,并分享我对该实验的观点和理解。
2. 实验方法回顾在进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一具成年小鼠标本。
将小鼠安乐死并取出下肢部分。
根据实验设计的要求,切割开腓肠肌,暴露坐骨神经。
接下来,将坐骨神经和腓肠肌分离,并制备成适当大小的标本。
可选地对标本进行染色或其他后续处理。
3. 实验结论通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3.1. 标本制备的合理性在进行标本制备实验时,需要确保充分保留腓肠肌和坐骨神经的完整性。
只有在标本保持完整的前提下,才能准确观察和研究腓肠肌的结构和功能。
在实验中应尽量避免对标本进行过多的切割和处理。
3.2. 标本观察结果标本制备实验的观察结果显示,腓肠肌呈细长的形态,由多束肌纤维组成。
坐骨神经与腓肠肌相连接,通过神经末梢向肌纤维传递信号。
腓肠肌标本的形态和结构对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3.3.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考虑。
实验操作应细致谨慎,以免对标本造成破坏。
在标本制备过程中,应避免应力过大或过度牵拉,以免影响标本的完整性。
在实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卫生和洁净,以减少污染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 我的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是一项重要且有意义的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和研究标本,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腓肠肌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
我认为在进行标本制备实验时,我们应注重细节和准确性。
只有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质量,才能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
注意实验操作中的细致和规范,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第九章实验内容实验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实验目的】掌握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技术,为此后有关的神经肌肉实验打下基础。
【实验原理】蛙或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及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且其离体组织需要的生活条件非常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
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研究神经肌肉生理最常用的对象,经常用来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肌肉收缩的特点、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等。
【实验器材和药品】蛙类手术器械一套(金属探针1根,粗剪刀、眼科剪刀各1把,圆头镊子、眼科镊子各1把,玻璃分针2根),蛙板和玻璃板各1块,培养皿,滴管,废物缸、锌铜弓,丝线,棉花;任氏液。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方法和步骤】1.破坏脑和脊髓(常用的有三种方法)(1) 俯式捣毁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以左手持蟾蜍,将其腹面朝向手心,前肢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固定,后肢夹在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固定,并用拇指按压蟾蜍头部使之下俯30~40度角;然后右手持金属探针沿蟾蜍头部的中线下划,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枕骨大孔(图9-lA)。
将探针从枕骨大孔垂直刺入1~1.5mm,再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可感觉到探针与颅骨壁的碰击),破坏脑组织;再将探针退回至进针处,但不拔出而是转向后方刺入椎管,破坏脊髓。
(2) 仰式捣毁法:将蟾蜍仰卧于蛙板上,拉开下颌,右手持探针在颅底两眼之间向前下刺入颅腔,用探针在颅腔内向四周捣毁脑组织,然后将探针退至粘膜下,针尖向后平行刺入椎管内以破坏脊髓。
(3) 横断脊柱后捣毁法:左手持蟾蜍,右手持粗剪刀,在两腋窝稍下横断脊柱,然后在脊柱呈白色的脊髓断面处,向上插入探针破坏脑,再向下插入探针破坏脊髓。
以上方法破坏脑和脊髓成功后,蟾蜍出现四肢(尤其是后肢)瘫软,并常有尿失禁现象。
神经肌肉标本制备

生理学实验介绍/神经肌肉标本制备
一、实验结果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1.双毁髓处死牛蛙后,可见牛蛙四肢肌肉完全松弛。
2.剪断脊柱,除去前肢和内脏等后,可见牛蛙背侧明显的白色坐骨神经丛。
3.用玻璃分针把大腿背侧股二头肌和半膜肌分开,见一条粗大的坐骨神经。
4.标本制作完成后,用锌铜弓轻触坐骨神经,肌肉收缩。
触碰坐骨神经的不同部位,发现越靠近腓肠肌,肌肉收缩越迅速、灵敏。
二、分析与讨论
1.锌铜弓轻触坐骨神经引起肌肉收缩的原理
任氏液是电解质溶液,当锌铜弓刺激坐骨神经表面,形成原电池,引起接触点的动作电位。
该动作电位沿着坐骨神经传播到神经-肌肉节点,突触前膜释放递质。
该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腓肠肌肌肉细胞膜去极化,最终引起肌肉收缩。
2.标本检查后的反思
用锌铜弓检查标本的兴奋性时,并不是每次都成功。
刺激越靠近腓肠肌,成功率越高。
可能有两个原因:①标本制备过程中,远离肌肉端的神经剥离较早,受到损伤。
②标本制作完成后,浸泡在任氏液的时间不够长,肌肉兴奋性不稳定。
动物生理腓肠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 观察并记录腓肠肌在不同刺激频率和强度下的收缩反应。
3. 分析刺激频率和强度与腓肠肌收缩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腓肠肌作为骨骼肌的一种,在受到神经冲动刺激后会产生收缩反应。
本实验通过改变刺激频率和强度,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从而分析刺激频率和强度与腓肠肌收缩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青蛙、任氏液、手术剪、手术镊、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分针、蛙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
2. 实验仪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刺激器、张力传感器、放大器、示波器。
四、实验方法1.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青蛙置于蛙板上,用金属探针从枕骨大孔处刺入椎管,破坏脑和脊髓,使青蛙处于麻醉状态。
然后用手术剪和手术镊分离坐骨神经和腓肠肌,置于任氏液中。
2. 连接实验仪器:将坐骨神经和腓肠肌分别连接到刺激器和张力传感器上,将张力传感器连接到放大器,放大器连接到生理信号采集系统。
3. 设置刺激参数:选择合适的刺激频率和强度,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
4.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不同刺激频率和强度下腓肠肌的收缩时间、收缩幅度等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刺激频率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逐渐增大,但收缩时间逐渐缩短。
当刺激频率达到一定值时,腓肠肌的收缩幅度达到最大值,此时收缩时间最短。
2. 刺激强度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逐渐增大,但收缩时间基本保持不变。
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腓肠肌的收缩幅度达到最大值。
3. 刺激频率和强度对腓肠肌收缩的联合影响:在一定的刺激频率下,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逐渐增大;在一定的刺激强度下,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逐渐增大。
六、实验结论1. 刺激频率和强度对腓肠肌的收缩具有显著影响。
2. 在一定的刺激频率下,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逐渐增大。
坐骨神经腓肠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坐骨神经与腓肠肌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2. 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3. 观察并分析坐骨神经刺激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4. 了解神经肌肉传导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起源于腰骶神经丛,主要负责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腓肠肌位于小腿后侧,是下肢的重要肌肉之一,主要功能是屈膝和伸踝。
在实验中,通过电刺激坐骨神经,可以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从而了解神经肌肉的传导过程和肌肉收缩的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蟾蜍或青蛙2. 实验仪器: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蛙板、固定针、滴管、培养皿、玻璃分针、锌铜弓、污物缸、粗棉线、任氏液、电子刺激器3. 实验药品:生理盐水、肾上腺素四、实验步骤1.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将实验动物麻醉后,固定于蛙板上。
- 用手术剪剪开皮肤,暴露坐骨神经和腓肠肌。
- 使用毁髓针破坏坐骨神经的髓鞘,使神经传导功能减弱。
- 将腓肠肌从骨骼上分离,保留其与坐骨神经的连接。
- 将腓肠肌和坐骨神经放入任氏液中,保持标本的生理活性。
2. 观察坐骨神经刺激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将锌铜弓分别连接在坐骨神经和腓肠肌上。
- 使用电子刺激器对坐骨神经进行电刺激。
- 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记录收缩幅度和持续时间。
- 改变刺激强度和频率,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
3. 分析实验结果- 比较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下腓肠肌的收缩反应。
- 分析坐骨神经刺激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探讨神经肌肉传导的原理。
五、实验结果1. 在低强度刺激下,腓肠肌出现短暂的收缩反应。
2. 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和持续时间逐渐增大。
3. 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阈值时,腓肠肌出现最大收缩反应。
4. 改变刺激频率,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发现低频率刺激时,腓肠肌收缩幅度较大;高频率刺激时,腓肠肌收缩幅度减小。
六、实验结论1. 坐骨神经刺激可以引起腓肠肌的收缩反应。
生物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得制备与神经干动作电位得观察与传导速度得测定一、实验目得: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得实验方法、2。
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得制备方法。
3.观察蛙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得基本波形,并了解其产生得原理。
4.学习蛙与蟾蜍离体神经干上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得方法与原理、二、实验材料:1.实验对象:蟾蜍2、实验器材:常规手术器械(粗剪刀、手术剪、眼科剪、手术镊、眼科镊)蛙板、蛙钉、探针、锌铜弓、玻璃分针、培养皿、任氏液、滴管、手术线、PC机、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神经屏蔽盒等。
三、实验原理: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以后可以产生复合动作电位,标志着神经发生兴奋。
如果在离体神经干得一段施加刺激,从另一端引导传来得神兴奋冲动,可以记录出双相电位,加入在引导得两个电极之间将神经干麻醉或损伤,阻断其兴奋传导能力,这时候记录出得动作电位就成为单相电位、神经细胞得动作电位就是以全或无得方式产生得。
但就是,复合动作电位得幅值在一定刺激强度下就是随刺激强度得增加而增大得。
如果在远离刺激点得不同距离处分别引导离体神经干动作电位,两引导点之间得距离为m,在两引导点分别引导出得动作电位得时相差为s。
即可按照公式v=m/s来计算出兴奋得传导速度、蛙类得坐骨神经干属于混合性神经,其中包含有粗细不等得各种纤维,其直径一般为3-29um,其中直径最粗得有髓纤维为A类纤维,传导速度在正常室温下为35-40 m/s。
神经每兴奋一次极其在兴奋以后得回复过程中,其兴奋性都要经历一次周期性得变化,其全过程依次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与低常期4个时期。
为了测定坐骨神经在发生一次兴奋以后兴奋性所发生得周期性变化,首先要给神经施加一个条件性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然后在前一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不同时相再施加一个测试性刺激,用于检查神经得兴奋阈值与所引起得动作电位得幅度,以判定神经兴奋性得变化。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坐骨神经干标本制备(1) 破坏脑与脊髓: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左手持蛙,用食指下压其吻部,拇指按压在其骶髂关节下方,使其头尽量前俯,右手持探针沿两眼之间中线向后方轻划,至触及头颈部正中得凹陷处,即为枕骨大孔得位置。
腓肠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 观察腓肠肌在电刺激下的收缩反应。
3. 了解腓肠肌的生理特性及其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腓肠肌是人体下肢的重要肌肉,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坐骨神经是腓肠肌的主要神经支配,负责传递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收缩。
在实验中,通过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观察电刺激对腓肠肌的影响,从而了解腓肠肌的生理特性及其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牛蛙一只,任氏液,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蛙板、固定针、滴管、培养皿、玻璃分针、锌铜弓、污物缸、粗棉线等)。
2. 实验仪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刺激器,电极。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动物:将牛蛙置于实验台上,用剪刀剪开腹部皮肤,暴露内脏器官。
2.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手术刀在牛蛙背部切开皮肤,暴露坐骨神经和腓肠肌。
用眼科剪剪断坐骨神经,将腓肠肌从骨骼上剥离,用任氏液浸泡。
3. 固定标本:将腓肠肌置于培养皿中,用玻璃分针固定在蛙板上。
4. 连接电极:将刺激器的电极分别连接到腓肠肌和坐骨神经。
5. 设置刺激参数:调整刺激器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6. 观察腓肠肌收缩反应:在刺激器输出信号的同时,观察腓肠肌的收缩情况。
7.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腓肠肌在不同刺激参数下的收缩反应。
8. 实验结束:关闭刺激器,清理实验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在刺激坐骨神经时,腓肠肌发生明显的收缩反应。
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逐渐增大。
2. 当刺激频率较低时,腓肠肌收缩表现为单收缩;当刺激频率较高时,腓肠肌收缩表现为强直收缩。
3. 实验结果表明,腓肠肌的收缩反应与刺激参数密切相关。
刺激强度和频率的增加,可导致腓肠肌收缩幅度和频率的增加。
六、实验结论1. 坐骨神经是腓肠肌的主要神经支配,负责传递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收缩。
2. 腓肠肌的收缩反应与刺激参数密切相关,刺激强度和频率的增加,可导致腓肠肌收缩幅度和频率的增加。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报告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熟练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的方法,了解其组织结构和功能。
实验原理:
坐骨神经腓肠肌是人体大腿部一个较为重要的肌肉,其向下延伸直至小腿后面,在这个过程中穿过髁突下缘成为胫后神经。
在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时,需先用剪刀将腓肠肌清晰地分离出来,然后用解剖刀将腓肠肌割开,取出其中间的神经和血管,最终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
实验步骤:
1.将新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取出,清洗干净。
2.用清水将腓肠肌表面的杂质和污物清洗干净。
3.用手按压腓肠肌,找到神经和血管的位置。
4.用剪刀沿着神经和血管的位置将腓肠肌分离。
5.用解剖刀将腓肠肌割开,取出其中间的神经和血管。
6.将标本置于显微镜下,调节放大倍数,观察其组织结构。
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制备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中,可以观察到神经和血管的位置和分布情况,以及腓肠肌纤维和肌肉组织的结构和排列方式。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熟练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的方法,了解其组织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坐骨神经腓肠肌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日期: 同组者: 实验序号:
实验题目: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实验目的: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
2(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实验原理:两栖类动物的离体组织所需要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
易于控制和掌握。
因此在生理实验中常用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
标本来观察兴奋性、兴奋过程、刺激强度、刺激频率
与肌肉收缩反应的一些规律以及骨骼肌的收缩特性
等。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器材:常规手术器械(粗剪刀、手术剪、眼科剪、手术镊、
眼科镊)蛙板、蛙钉、探针、锌铜弓、玻璃分针、培
养皿、任氏液、滴管、手术线等。
实验方法及步骤:
1、破坏脑脊髓
部位枕骨大孔。
如果蟾蜍四肢松软,呼吸消失,表示脑脊髓已完全破坏,否则按上述方法再进行捣毁。
2、剪去躯干上部及内脏
在骶髂关节前1 cm处用金冠剪(粗剪)剪断脊柱(可在下肢前端)。
沿脊柱切口向下剪开两侧腹部皮肤至耻骨处,将头、前肢、内脏及腹部软组织全部剪掉,放于污物盘,只保留下端脊柱和下肢。
在腹侧脊柱两旁可看到腰骶神经丛。
注意切勿触及或损伤坐骨神经。
3、剥后肢皮肤
左手持镊子夹住脊髓断端,右手捏住断端边缘,剥掉全部后肢皮肤。
将标本放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内,将手和手术器械洗净。
4、分离两腿
用金冠剪剪去尾骨杆(骶骨),沿脊椎中线将脊柱剪开,再沿耻骨联合正中央剪开两侧大腿,使两腿完全分离(切勿伤及神经),将两腿浸于任氏液中。
5、游离坐骨神经
取一后肢,腹面向上(背位),固定于蛙板上,沿脊柱侧用玻璃分针轻轻勾起坐骨神经,逐一剪去神经分支至股端。
用金冠剪
剪断脊柱,只保留一小段椎骨片与坐骨神经相连。
将标本改为背面向上(腹位)固定,用镊子提起梨状肌,剪断,用玻璃分针将坐骨神经小心勾至背部。
再沿坐骨神经沟(半膜肌和股二头肌的肌间缝)分离坐骨神经。
用镊子夹住与神经相连的脊椎骨,提起神经,用眼科剪将神经分支及结缔组织膜顺序剪断,将神经一直游离到腘窝处。
6、游离腓肠肌
用镊子夹住脊椎骨,将神经搭在腓肠肌上,用剪刀将膝关节周围的大腿肌肉完全剪除,用金冠剪将膝关节上方的股骨刮干净,暴露骨股并在距膝关节上1 cm处剪断,分离腓肠肌的跟腱,用线结扎,然后自跟腱的附着点剪断,提起跟腱,将腓肠肌分离至膝关节处,将小腿其余部分剪掉。
这样就制备了一个附着在股骨上的腓肠肌并带有支配腓肠肌的坐骨神经的完整标本。
7、标本检验
左手用镊子轻轻提起结扎神经的线,右手用经任氏液沾湿的锌铜弓短暂轻触坐骨神经,如腓肠肌发生迅速的收缩反应,则表明机能完好。
将标本置于任氏液中,稳定其兴奋性15,20 min,即可进行实验。
注意事项:在制备标本时,避免过度牵拉神经,不可用手或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避免动物皮肤分泌物(蟾酥、血液等)污染神经和肌肉,也不要用水冲洗,以免影响组织机能。
制备标本时,要随时用任氏液润湿神经和肌肉,防止干燥。
分离神经时,一定要把周围结缔组织剥离干净。
实验要迅速,以免时间过长影响标本活性(兴奋性)。
实验结果:用经任氏液沾湿的锌铜弓短暂轻触坐骨神经,腓肠肌发生迅速的收缩反应;用经任氏液沾湿的锌铜弓短暂轻触腓肠肌,也发生迅速的收缩反应。
思考题:
, 1(剥去皮肤的后肢,能用自来水冲洗吗,为什么,
答:不能。
任氏液是等渗溶液,而且ph和一些基本离子也
模拟了体内的环境。
用清水浸泡或冲洗的话细胞吸水过度
会涨破。
, 2(金属器械碰压、触及或损伤神经及腓肠肌,可能引起哪
些不良后果,
金属器械碰压神经与腓肠肌,会引起肌肉收缩,如果碰的较
重,损伤部位及近端的神经就死亡了,以后刺激只能从损伤
处向肌肉处之间的部分.另外容易使标本疲劳,失去活性。
, 3(如何保持标本的机能正常,
金属器械不要碰及、损伤神经或腓肠肌,保持湿润,常加任氏
液,最好先泡一会。
, 4 (锌铜弓刺激检测标本活性的原理是什么,
Zn的金属电势比铜低,形成一定的电势差(就相当于有电压),
锌铜弓是把一根锌棒和一根铜棒一端焊在一起,另一段分开,
则接触样本(例如神经干)时,会引起样本局部去极化,引发
动作电位。
创新与探索:
你认为该标本的制作方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请说出你的想法。
答:我认为本实验所需要的任氏液应在实验前配置好。
当蟾蜍的下肢被分离出来后,应该尽快制作成标本。
由于任氏液的配置溶剂的称量较复杂,如果在分离下肢后再配置会使标本活性降低,影响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