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化——高山族饮食文化

合集下载

台湾餐桌用餐礼仪有什么讲究

台湾餐桌用餐礼仪有什么讲究

台湾餐桌用餐礼仪有什么讲究台湾用餐礼仪1喝汤时使用汤勺,不端碗2干杯的意思是把杯子里的酒全部喝光3在餐馆里吃剩的食物可以打包4吃面类时不可以发出声音5骨头或核可以直接吐在桌上6吃饭时打嗝也不失礼7台湾餐桌饮食台湾高山族早期多以小米、蕃薯为主食,食皆用手。

后来,随着大陆移民的增多,逐渐吸收了汉民族的饮食方式,改用筷子,大米逐渐成为主食。

不过,不少高山族部落仍保留着不少传统的特色,如兰屿雅美族的吃鱼有男女之别的限制。

高山族人喜欢饮酒,其用小米所酿制的酒,也呈现出特有的饮酒文化。

闽客饮食文化是台湾最主要的饮食文化,是从大陆的福建与广东饮食文化发展而来,成为今天"台湾菜",其主要特色是强调海鲜。

闽客饮食文化中,餐丁酒店多设佛龛,以求保佑发财。

另外,与福建、广东一样,台湾具有浓厚的饮茶文化,喜欢冲饮壶茶,讲究茶具的精美和冲泡方法,特别流行"功夫茶"。

在历史上,台湾还生产过供春、秋圃、潘壶等几种质坚耐热、外观雅致的紫砂名壶。

如今,台湾茶文化也有了新的发展。

台湾宗教信仰流行,在祭典或祖先的祭祀人,十分重视供品的食品内容。

如生的用来祭天,熟的祭品是祭祖先。

现今的台湾,也十分流行吃素。

台湾与大陆南方一样,饮食非常讲究食补。

现在可以说是一种健康饮食文化。

在台湾,养生防老,阴阳互补,五行调和等观念深厚。

目前台湾食物养生方式主要有素食、生食、有机饮食、断食疗法及传统中医食疗。

台湾民间常有以"四神汤"(淮山、芡实、莲子与茯苓)作滋补饮料,是著名的滋补小吃。

民间食补习俗中最独特的是所谓的"半年补",即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一,家家户户用米粉搓丸子,做成甜粢丸,吃后可除炎夏百病。

另外,台湾还有"补冬"或"养冬",即立冬日进补。

台湾特殊风味的饮食文化可以说包罗万象,结合了台湾本地与大陆各地的风味小吃。

知名者有基隆庙口的天妇罗、彰化的肉圆、嘉义的鸡肉饭、新竹的贡丸、台南的担仔面、士林的大饼包小饼等。

高山族

高山族
一天或几天。三五天 内丧家人闭门不出,不可着盛装,高声谈笑, 不可赴宴及参加娱乐活动。妇女不缝纫,不织 布,不举杵声,不梳头沐浴。布农人葬礼后禁 忌五天,忌食糖、盐、辣、花生等食物,不洗 脸、不外出、不吸烟、不用上衣蒙头等。阿美 人丧期禁吃蔬菜与鱼,禁忌务农、狩猎。葬礼 翌日,家族赴海演捕鱼,采捞海菜,以解除禁 忌。 对于恶死,各族大都将妇女难产、战死、自杀、 意外死亡、等都视为恶死,大都随地掩埋法, 并在此地用树枝加以标记,以此禁忌。有甚者 会重置新屋,因为他们认为此地带有邪气
高山族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近亲之间不 通婚,如有违犯者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地区的青年男女 有恋爱的自由,泰雅男子向女方求婚,以 吹口哨表示爱情。阿美则是女子亲自到男 家,以赠物表达思慕之意。阿美、排湾等 族群男子向女子求婚时,求婚者必须竞相 入山砍相思木负至女家,以善负重和最多 又最快来竞争。这种求婚方式,男子必须 苦练好几年。
在许多民族的观念中,死亡是很神秘的事情,高 山族也不例外。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此 有强烈的崇拜祖先的观念,各族群都有祖灵祭祀。 他们把灵魂分为善恶两种,死亡也分为善死与恶 死。善灵自然是善死的灵魂,即祖灵,是要祭祀 的;恶灵是指死于非命的人变成的,这些恶灵常 常在人间做怪。对于恶死之人,多采取简单掩埋 法,死地多插标识以避之,居室亦多废弃,或请 巫师禳逐。对于善死者就有许多收殓和埋葬等仪 式,各族群形式不同。
丰年祭 每年农历正月初二举行。届时,全村男女老少聚焦田野, 由村寨中德高望重的人主持。将去年全村集资委托饲养的一头猪, 挂上红花、红绸后宰杀。人们分为若干组,上山砍柴火,燃起篝火, 团团围坐。主持的人将一块块猪肉分到每人手上,边烧肉吃边引吭 高歌,预祝丰收。 公休期间不得在田里作工,犯者其家的农作物受病虫害。

高山族

高山族

高山族高山族的节日播种祭(泰雅人,三月下旬春播结束之日)、平安祭(布农人,四月初四)、“阿立”祖祭(平埔人,九月十六日)、丰年祭(曹人、鲁凯人、阿美人等,八月十五日)、竹竿祭(排湾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与大猎祭(卑南人,十一月)、矮灵祭(赛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日)以及雅美人的飞鱼祭,等等。

高山族的传统节庆通常与祭祀合一。

纷繁复杂,台湾当局倡导因繁就简,调整合并,以上列举的是现在流行的主要节庆。

在节庆期间,除歌舞聚宴外,还增添了体育比赛、文化展览、游艺活动等。

高山族的服饰台湾高山族九个族群的传统服饰各有特色。

如排湾男人喜欢穿带有刺绣的衣服,用动物的羽毛做装饰物,女子盛装有花头巾、刺绣长衣、长袍;阿美人有刺绣围裙,男人有挑绣长袍、红羽毛织披肩;布农男人以皮衣为主,女子有缠头巾、短上衣、腰裙;卑南人以男子成年和女子结婚时的服装最为华丽漂亮。

高山族的饮食台湾高山族早期多以小米、蕃薯为主食,食皆用手。

后来,随着大陆移民的增多,逐渐吸收了汉民族的饮食方式,改用筷子,大米逐渐成为主食。

不过,不少高山族部落仍保留着不少传统的特色,如兰屿的雅美族的吃鱼有男女之别限制。

高山族人喜欢饮酒,其用小米所酿制的酒,也呈现出特有的饮酒文化。

高山族的民居高山族的住所,依建屋造房原料区分,可以分为木屋、竹屋、茅屋、石屋和草顶地下房屋五类。

①木屋:又可分为大型与小型两种,阿美人、排湾人、卑南人为大型木屋,以方木为往,木板为培,以茅草或木片盖顶;泰雅人大部分属小型木屋,呈长方形,以圆木为柱,小径圆木为壁,栓皮盖顶。

②竹屋:新竹、苗栗一带的泰雅人、赛复人多为竹屋,以粗竹为柱,再将租竹劈为两个,以砌瓦竖列为壁,平铺为屋顶。

③茅屋:布农人和曹人的一部分为茅屋,以圆木架为梁柱,以茅管竖列为墙,茅草盖顶。

④石屋:部分排湾人、布农人,以及鲁凯人为石屋,以片石砌墙,圆木为梁柱,再以片石盖顶、铺地。

⑤草顶地下房屋:以圆木为梁柱,支撑深入地面下的屋架,以茅草盖顶。

少数民族介绍——高山族ppt课件

少数民族介绍——高山族ppt课件

坐标风景
人物

美丽的台湾

神秘而充满魅力的高山族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族(1998年11月更名为 邹族)、鲁凯、排湾、卑南、雅美、阿美9个族群
文化习俗概述
高山族世代相承的传统习俗中,有许多华南古文化的特质, 诸如巢居、公廨、舟楫、杵臼、木鼓、生食海产、嗜槟榔、 嚼米酿酒、竹筒饮酒、跣足、蹲踞、木雕、猎头、祭祀、 巫术、太阳与蛇和鸟崇拜、祖先崇拜、洪水神话、射日神 话、连名制度,等等。
魅力十足的少数民族 高山族
台湾原住民——高山族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 2008年,总人口为494107人。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 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 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 可分为泰雅、邹、排湾三种语群。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 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 传说和民歌等。
阿美人在做肉菜时,喜把肉切成块,插上竹签,煮好后放 在一个大盆里,全家人围在盆边,每个人用藤编小篮盛饭, 共用一勺舀菜,一手抓饭,一手取肉吃。在插秧季节,他 们喜到水田里捉小青蛙,带回家中用清水洗净,煮熟即吃。 阿美、泰雅等族人有的也吃捕来的生鱼。
节日习俗
重要节日
高山族的重要节日有:播种祭(泰雅人),(三月下旬春 播结束之日)、平安祭(布农人,四月初四)、“阿立”祖祭 (平埔人,九月十六日)、丰年祭(邹人、鲁凯人、达悟人等, 八月十五日)、竹竿祭(排湾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与大 猎祭(卑南人,十一月)、矮灵祭(赛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 日)以及达悟人的飞鱼祭,等等

高山族

高山族

弓 琴
嘴 琴
高山族:
历史概况
族群简介 民居饮食 服饰、婚姻、丧葬习俗 传统节日
宗教信仰及禁忌
杰出人物 文学、音乐、舞蹈、美术
历史概况
据2000年统计,分布在祖国大 陆的高山族共有4488人,主要集 中在河南、福建、广西、浙江等 省区以及北京、南京、上海等城 市。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 族约有50万,主要聚居在中部山 区和东部的纵谷平原及兰屿岛屿。 高山族是一个能歌善舞 的民族,被誉为“歌舞繁荣 的社会”。其杵舞和长发舞 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纹面的泰雅族妇女
邹 族
身着传统服装的鲁凯族男子
民 居 饮 食
高山族的传统房屋一般用竹子做围墙,用木棍做立柱与 横梁,以茅草盖顶。高山族喜欢一个宗支同住一处,每个 村庄都建有未婚男子的集体宿舍——公廨。 高山族的房屋依照建筑材料可以分为木屋、竹屋、茅屋、 石屋和草顶地下房屋等五类。高山族人民也非常重视房屋 的装饰,主要表现在柱、檐桁、横梁、槛楣和门板、独石 的雕刻艺术上 。排湾人、阿美人、卑南人住的是大型木屋, 木柱是方形的,屋顶覆盖茅草或者木片。 新竹、苗栗一带 的泰雅人、赛夏人多住在竹屋里。他们选择粗大的毛竹或 者圆木做柱,以加强房屋的牢固,屋顶是用劈开成半的竹 片或木头的茅管编排成墙,茅草盖顶。 高山族的饮食以谷类和根茎类为主,一般以粟、稻、 薯、芋为常吃食物,配以杂粮、野菜、猎物。山区以粟、 旱稻为主粮、平原以水稻为主粮。高山族人大多数从事 农业,少数捕鱼、狩猎。烤鹿肉和酸鹿肉是高山族的风 味食品,高山族嗜烟酒、食嚼槟榔,普遍爱食用姜 。
丧葬:高山族人去世以后要给死者穿上生前最喜爱的衣
服,无棺椁,但是有固定的墓地。 泰雅人、布农人、曹人多 行屋内葬,埋尸于死者床下。排湾人、达悟人行野外墓葬, 阿美葬。

高山族饮食文化介绍

高山族饮食文化介绍

高山族饮食文化介绍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

高山族饮食文化以福建闽南饮食文化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两岸人民的交流,又结合了中国大陆各地的饮食文化特点,形成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高山族饮食文化介绍,希望你喜欢。

淳朴又独特的高山族饮食文化由于台湾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又四面环海,所以他们的经济属于农耕和渔耕采集型经济,食物多以谷类和可食用的根茎类为主,以狩猎的禽、兽、鱼肉及采集的野菜为副,再次是自家养的家畜。

调味品则用葱、姜、辣椒、盐和蜂蜜。

高山族普遍爱食用生姜,有的直接用姜蘸盐当菜;有的用盐加辣椒腌制。

高山族的粮食有粟、稻米、芋、薯、五十、黍和豆类,杂粮和油料作物有花生、芝麻、薏米等。

稻米中有旱稻、水稻、糯稻等。

豆类有大豆、赤豆、花豆、豌豆、树豆等,芋薯类有水芋、黑芋、甘薯、薯蓣等。

他们的主食是粟和稻米,兼食芋薯类、面食、豆料,偶食花生等。

他们把粟或稻米煮成粥、干饭,用糯米餐制成糕和糍粑,或类似粽子的干粮。

煮酒用的芋薯也是外出打猎时常带的干粮。

这种食物加工与汉族山区的人们相近。

高山族的餐具极为简单,他们就地取材,用竹笾或藤笾盛饭菜,用竹筒盛汤,竹勺、木匙、水杯作为餐具。

吃饭时,大家蹲在铁锅边,手端盛饭的椰壳、螺壳,用手抓饭,有点类似东南亚某些国家的抓饭。

近年来,他们也逐渐习惯用碗筷了。

就总体来说,高山族的烹饪方法通常可分为炊煮、烧烤、蒸馏3种。

而以炊煮最为普遍,无论是大米、粟、玉米或者芋薯等主食,一般都加水煮成干饭或稀粥,有时也把芋薯或蔬菜加在饭、粥之中。

鱼肉也常以煮食为主。

他们平时很少用蒸食法,只有在喜庆的节日或隆重的祭祀仪式上,才将糯米、黏小米蒸制成米糕,酿酒的时候也有用蒸馏法的。

对于芋头、薯类和鱼肉、兽肉等,他们喜欢用烘烤的方法。

尤其是出猎时捕到鹿,他们会立即杀掉,烧烤,野味的香气能激发猎人们出猎的欲望和信心。

有时也从树上的鸟窝中取出鸟蛋,直接放在柴火上烤熟,当做外出时营养丰富的干粮。

台湾岛的饮食文化

台湾岛的饮食文化

台湾岛的饮食文化台湾位于我国大陆架的东南海域,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东北临近日本琉球群岛,东濒太平洋,西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对峙,面积万平方公里。

台北市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台湾岛上的第一大城市。

台北地区,原来是一片沼泽密林。

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後,实行"寓兵於农"的政策,派兵到这一带垦荒。

1708年,福建人到此建立了村庄,15年後出现了城镇。

清光绪元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在此建立了台北府,统管台湾行政,从此有了"台北"这个名称。

台湾的原住民以平埔族和高山族为主,汉文化的大规模进入是在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批的潮州人、漳州人、客家人迁徙到台湾,在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饮食文化,福州菜、潮州菜对台湾菜的影响非常深远。

《马关条约》后,日本对台湾长达五十多年的殖民统治,也为台湾带来了日本文化的影响,例如烧烤、料理,生鲜食材的运用等。

1949年,大批的大陆移民进入台湾,带来了各省不同的菜系,经过五十多年,也为台湾菜融入了更多各地的风格,也使台湾菜更加多样化。

而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台湾更多地接受西方文化,一些西式做法也被引进到台湾菜中,在传统菜的做法中,增加了中西合璧的成份,使台湾菜更加丰富而多元化。

台湾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暖湿的气候正是孕育新鲜蔬果的最佳环境,而四面临海的位置更是各式海产品丰富的蕴藏之地。

因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各式美食文化的融合,而发展出台湾人道地的美食。

对于台湾人而言,饮食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文化表现,尤其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不仅各系的中华菜肴在此发扬光大,更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精致饮食。

台湾菜也和其他菜系一样,是和当地的物产、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它是在台湾独特的文化、地理环境基础上,经过多次的文化融合而形成的。

台湾美食文化展示了台湾传统丰富的美食文化、风土人情,呈现中华饮食文化更多内涵。

高山族饮食 高山族的饮食文化有什么特色

高山族饮食 高山族的饮食文化有什么特色

[键入文字]高山族饮食高山族的饮食文化有什么特色淳朴独特的高山族饮食文化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注重饮食健康,专注于养生食物,广东一带更是出了名的“吃货之省”。

只有不想吃的,没有不敢吃的。

而闽南一带则专注于喝汤养生,清淡口味的饮食更易于肠胃吸收。

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饮食习惯,那么,你想知道高山族的饮食文化吗?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高山族文化吧!高山族饮食文化台湾高山族早期多以小米、蕃薯为主食,食皆用手。

后来,随着大陆移民的增多,逐渐吸收了汉民族的饮食方式,改用筷子,大米逐渐成为主食。

不过,不少高山族部落仍保留着不少传统的特色,如兰屿的雅美族的吃鱼有男女之别限制。

高山族人喜欢饮酒,其用小米所酿制的酒,也呈现出特有的饮酒文化。

闽客饮食文化这是台湾最主要的饮食文化,是从大陆的福建与广东饮食文化发展而来,成为今天“台湾菜”,其主要特色是强调海鲜。

闽客饮文化中,餐厅酒店多设佛龛,以求保佑发财。

另外,与福建、广东一样,台湾具有浓厚的饮茶文化,喜欢冲饮壶茶,讲究茶具的精美和冲泡方法,特别流行“功夫茶”。

在历史上,台湾还生产过供春、秋圃、潘壶等几种质坚耐热、外观雅致的紫砂名壶。

如今,台湾茶文化也有了新的发展。

宗教信仰的饮食文化台湾宗教信仰流行,在祭典或祖先的祭祀人,十分重视供品的食品内容。

如生的用来祭天,熟的祭品是祭祖先。

现今的台湾,也十分流行吃素。

食补文化台湾与大陆南方一样,饮食非常讲究食补。

现在可以说是一种健康饮食文化。

在台湾,养生防老,“阴阳互补”,“五行调和”等观念深厚。

目前台湾食物养生方式主要有素食、1。

高山族与植物的故事

高山族与植物的故事

高山族与植物的故事高山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的山区。

他们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与世隔绝,自给自足。

高山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都与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讲述高山族与植物的故事。

一、高山族的生活方式与植物1. 住房与植物高山族人民居住在竹楼里,竹子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竹子不仅用于建筑,还用于制作家具、器具等。

此外,高山族人民还会种植一些果树,如柚子、柿子、桃子等,以满足日常食用需求。

2. 饮食与植物高山族人民的主食是米饭,但他们也会食用一些野菜、野果等。

在山上,他们会采集一些野生蘑菇、蕨类植物等,作为美味的食物。

此外,他们还会捕鱼、猎鸟等,补充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

3. 服饰与植物高山族人民的传统服饰主要是手工缝制的布料和竹片。

他们会用树皮、藤蔓等植物材料制作鞋子、帽子等。

这些植物材料不仅具有天然的美感,还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透气性。

二、高山族的民间传说与植物1. 竹子的传说在高山族的民间传说中,竹子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

据说,竹子是由天神赐予人类的礼物,它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象征着高山族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

此外,竹子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工具和武器,如弓箭、竹矛等。

2. 柚子的传说柚子是高山族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

在民间传说中,柚子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寓意。

据说,柚子的果实饱满圆润,象征着家庭和睦、子孙满堂。

同时,柚子的花香可以驱邪避邪,保佑人们平安健康。

因此,高山族人民会在重要的节日或庆典上赠送柚子,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和关爱。

3. 桃子的传说桃子在高山族民间传说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传,桃子是由仙女下凡时留下的果实,具有神奇的疗效。

人们吃了桃子后可以长寿、健康。

因此,桃子成为了高山族人民心目中的一种神圣的植物。

每年春天,高山族人民都会举行盛大的桃祭活动,祈求桃子的保佑。

三、高山族的植物艺术1. 竹编艺术竹编是高山族的一项传统技艺,被誉为“竹林里的艺术家”。

高山族

高山族

高山族的文化



高山族的民间文学包括歌谣、神话、传说以及故事等,丰富多彩,古拙质朴。 歌谣既有反映农耕、渔猎、采集等各种生产活动,又有记载部落征战、抗击 外侮、捍卫疆土的打仗歌。还有习俗歌,累如贯珠;时政歌,抨击时弊、铿 锵有力。歌谣格调清新,音乐优美。高山族的神话内涵丰富,在传承过程中 形成了以人祖溯源、洪水与同胞婚配、征服太阳等为核心的神话体系。反映 了高山族同胞的信仰、愿望、价值观念和艺术修养。此外,还有许多以习俗、 杰出人物、“小黑人”、动植物等为题材的传说、故事。 高山族是富有艺术天才的民族。歌舞、音乐、雕刻等民族艺术驰名于世。史 载高山族无论是劳动、恋爱、婚宴、祭祀等,均有歌舞表演,挽手合围,顿 足踏歌,摇头闭目,极备媚态。雅美人的甩发舞、赛夏人的矮灵祭舞、阿美 人的丰收舞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高山族历史上有构屋笄居、琴箫挑 逗的婚俗,因而常用口琴、鼻箫等吹奏悦耳的旋律。此外还有鼻笛、鼻哨等 管乐器;木鼓、木琴、杵臼等打击乐器和弓琴等弦乐器,演奏出来的音乐悦 耳动听。 木雕艺术具有太平洋地区原始艺术的独特风格,其中台湾人的木雕最为 突出。无论住宅、武器与生活器皿均雕饰,刀法粗犷,造型古朴。图饰以蹲 踞状人像为主题,还有图腾特征的人头、蛇、鹿及几何形纹的组合,追求强 烈的色彩对比和夸张的写实手法,藏魂魄于天然,纳灵秀于朴绌。台湾人的 木雕饰品为海内外乐于收藏。此外,达悟人的渔船也有别具一格的雕饰,其 艺术境界为世人称赞叫绝。
台湾高山族的传说内容丰富多彩,包罗 万象,既神奇有趣,又充满哲理
• 关于动植物 • 关于族人祖先 □哆啰美远人在17世纪 • □一对夫妻有两个女儿, • 父去狩猎,母女3人去掘 时期曾和噶玛兰人一起居 芋,母不管女儿饥饿,掘 住在宜兰平原,其祖先从 到芋自己煮了先吃,后两 加里曼岛迁来时遇到大风 个女儿分别变成托尔菲鸟 被海浪冲击飘在海上,这 和卡卡伊鸟,将母亲虐待 时一个大鲨鱼浮到水面上, 的情况告诉父亲,父亲回 大家以为鱼背是陆地,爬 家后用滚烫的开水泼在妻 上去起火取暖。鲨鱼用尾 子身上,妻子变成了老鼠 巴把大家甩到宜兰平原上, 吱吱乱叫,因此心怀仇恨 救了大家的命。所以今天 地啮破所有人家的东西。 哆啰美远人不吃鲨鱼肉。

高山族介绍

高山族介绍
高山族传统的体育活 动项目主要有刺球 、 背篓球 、荡秋千等。
谢谢观赏!
回答问题:
? ? ?
1.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的哪个省?
2.“甩发舞”是高山族的哪个族群的女子舞蹈?
3.高山族男子衣饰样式大体有几种类型?
高山族
民族介绍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 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 在大陆沿海地区。高山 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 本民族文字。
பைடு நூலகம்
民族历史
在台湾出土的文物,与 中国福建的文物关系密 切,台湾人主要应该是 从中国大陆迁移过去的。
人口状况
高山族人口2010年统计数量达40多万人。
服饰文化
高山族传统服饰绚丽多 彩,衣饰样式因族群而 异。男子衣饰大体有四 种类型,女子衣饰有两 种类型。
民族艺术
高山族是富有艺术天才的民族。歌舞、 音乐、雕刻等民族艺术驰名于世。
特色舞蹈
“甩发舞”是高山族雅 美人族群的女子舞蹈, 具有浓郁的海洋色彩。
社会经济
高山族人大多数从事农业,少数捕鱼、 狩猎;有雕刻和编织等手工艺。
饮食文化
高山族的饮食以谷类 和根茎类为主。配以 杂粮、野菜、猎物。
传统体育

台湾 讲解

台湾 讲解

宗教信仰的饮食文化
台湾宗教信仰流行,在祭典或祖先的祭祀时, 十分重视供品的食品内容。如生的食物用来 祭天,熟的食物用来祭祖先,现今也十分流 行吃素。
特殊风味的饮食文化
台湾特殊风味的饮食文化可以说包罗万象, 结合了台湾本地与大陆各地的风味小吃。知 名者有基隆庙口的天妇罗,彰化的肉圆,嘉 义的鸡肉饭,新竹的贡丸,台南的担子面, 士林的大饼包小饼等 。
日 月 潭
日月潭是台湾地区最大的天然湖泊,又称龙 湖或天池。地处玉山山脉之北、能高瀑布之 南,介於集大山(潭之西)与水社大山(潭之东) 之间。潭面辽阔,海拔约760公尺(2,495呎), 面积约900馀公顷。潭中有小岛名拉鲁岛 (旧名珠屿岛、光华岛),以此岛为界,潭 面北半部形如日轮,南半部形似月钩,故名 日月潭。
台 湾
内 容
一、 二、 三、 传统节日 著名景点 饮食文化
一、传统节日


台湾和大陆一样,也叫过年,是民间最为热闹、时间最长的节 日。一般从农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开始,到正月十五日 元宵节(上元节)过完,才算全部结束,期间历时整整1个月。 尾牙。是台湾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它是商家一年活动的 “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前奏”。这一天,台湾 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烧土地公金以祭土地公,各商家行号也要在 今天大肆宴请员工,以犒赏其过去一年的辛劳。除了近年来日 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传统习俗,全家人都围聚在一起“食 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润饼系以润饼皮卷包豆芽 菜、笋丝、豆于、蒜头、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酱等多种 食料。刈包里包的食物则是三层肉、咸菜、笋干、香菜、花生 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乡土食品。
二、著名景点
台北101大楼
原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是目前世界第二大高 楼(2007)。位于我国台湾省台北市信义区, 由建筑师李祖原设计,保持了中国世界纪录协 会多项世界纪录。台北101曾是世界第一高楼, 以实际建筑物高度来计算已在2007年7月21日 被当时兴建到141楼的迪拜塔(阿联酋迪拜) 所超越,2010年1月4日迪拜塔的建成(828米) 使得台北101退居世界第二高楼。

台湾

台湾

台湾人的语言习惯

呵呵呵,最普通的,比如谈恋爱约会,在台湾叫做把妹
台湾人称呼比较熟悉的人时,喜欢直呼姓后的两字,比如:嘿,德华, 你结婚了吗?。很少喊到姓,可能带姓反而会让人有陌生感。这在大陆 则有不少差别,我们一般会在姓前加个“小”或“老”,比如老张,小 李,另外还可喊姓名中的最后一个字,比如怀,飞等,除了单名,一般 很少直呼名的两字。要呼也可以,只是比较容易起鸡皮疙瘩。另外,让 人比较欣赏的是,台湾人称呼上司时会这么叫:张经理或杨总裁,很明 了。不像我们,只要是有点职位的人都喜欢叫他什么总,比如:覃总, 郭总。 吃的方面也有不少差别,比如叫外买时,我们习惯叫盒饭,而在台湾则 叫便当。这种叫法比较容易让人想起那些饭后跑洗手间的人们。在大陆 重量有两这个单位,如在柳州桂林一带,吃米粉时,老板经常会问你, 客官,要几两的?但如果你这样去问台湾人时,他们多半会把眼睛睁得 很大,像木头人一样的呆住。因为在台湾没有两这个概念,只用市斤
担仔面天妇罗ຫໍສະໝຸດ 彰化酥皮肉圆新竹贡丸
台湾新竹名产首推贡丸。关
于贡丸的由来,有个美丽的 故事。传说当地有一猪肉贩, 年老时将生意交给儿子经营。 老人家无法嚼食太硬的食物, 又偏好食肉,媳妇便绞尽脑 汁,将猪肉剁碎后,用木棒 捶打成肉酱再烹煮,咬起来 清脆爽口,味道异常鲜美, 自此,公公每餐必佐,孝妇 的佳话传遍乡里,贡丸也随 之流行开来。

台 湾 早日
回归

英语,在大陆除了与老外交流,我们平时说话时很少用到英
语,顶多也就“OK”,而在台湾则不然,基本上每个台湾人 都有英文名,。除了英文名,台湾人在说话时特别喜欢夹英 语,这点相信每个与他们交流过的人都有深刻体会。不知道 是因为不知道翻译成中文还是因为夹英语会让人感觉到比较 牛掰,或者两种都有吧。用与我们平时工作中相关的话来举 例。某次开会,Andy:“今天这个meeting,就是想向大家 report一下这段时间来我们工作中的issue,同时希望各位把 自己一些好的idea share出来,另外请大家在写code时一定 要注意格式,并且把它upload到server之前,要先build成相 应的file ,然后download到板子上run,demo一下,看是否 可以正常的work, 做完这些动作之后,才可以继续下一步。”

台湾风俗人情

台湾风俗人情

粿歌,生动地概括了年粿的含义:“甜粿过年,发粿发钱,菜包包金,
萝卜粿(菜头粿)吃点心。” • 甜粿是过年最主要的年粿。发粿则要发得好才会发财。菜包因内有包 馅,所以能包金。萝卜粿(菜头粿),是取其“好彩头——好兆头”之 意,可当点心之用。丧家是不能隆重过年的,不能做甜粿。由亲戚送, 受赠者大都以橘子当作回礼。
有离婚现象。
在台湾,日月潭地区原住居民的婚姻,虽由媒妁的撮合,但颇为自由, 感情不睦便可离婚,男家亦不阻挡。不过结婚的方式却近掠夺式的婚 姻。最有趣的是两家亲戚相殴打,殴得越凶,亲戚关系越为密切。
2、丧葬。
葬礼同大陆相近,父母死后,当夜要由儿女守灵,全家举哀,供饭一碗, 焚纸钱,并为死者赶制寿衣,同时走亲告友,购进棺木,然后祭祀。祭罢, 子女扶尸就殓,仃柩室内,早饭供奉“孝饭”并轮流啼哭,然后择日出殡, 出葬队列如长龙,亲朋送至近郊,孝男叩谢辞行。然后用货车运棺木至墓 地埋葬。目前,火葬已相当普遍。台湾一些地方设有殡仪馆、火葬场及公 墓,有的佛教寺、塔也奉存骨灰。
台湾 ——风俗人情
内容简介
• 寺庙文化 • 衣食住行 • 人情风俗
寺庙文化

• • • 最华丽的台湾寺庙——龙山寺 位置:台北市广州街211号 年代:建于清乾隆5年 供奉对象:主要供奉观世音菩萨,
并祀奉妈祖、四海龙王、十八罗汉、
城隍爷、注生娘娘、华佗、山神、 土地公等。
龙山寺内饰
最现代的台湾寺庙——中台禅寺
北港朝天宫
• 有报道说,台胞中有四分之三的人信仰 妈祖,人数多达1500多万。在台湾人膜 拜的众多神祗中,妈祖的信徒高居第一 位。在台湾各地,大大小小的妈祖宫庙 就有1000多座。 • 台湾云林县北港镇的朝天宫,是目前台 湾规模最大、香火最旺的妈祖宫庙,也 是全台妈祖信徒的唯一圣地。

少数民族介绍——高山族

少数民族介绍——高山族

舞蹈(歌谣既有反映农耕、渔猎、采集等各种生产活动,又有记
载部落征战、抗击外侮、捍卫疆土的打仗歌。还有习俗歌,累如贯珠; 时政歌,抨击时弊、铿锵有力。歌谣格调清新,音乐优美。)
木雕
民族历史



历北宋、南宋、元朝、明、清代各代,台湾与内地的联系日益增多。 据陈第《东番志》等书记载,当时高山族的农业、畜牧业和狩猎,虽 较以前有了进一步发展,且已有部分特产与大陆沿海居民进行贸易, 大陆人以玛瑙、瓷器、布、盐、铜、簪环之类易高山族的鹿脯、鹿皮、 鹿角等,但各部落之间依然“老死不与他夷相往来”,仍过着原始的 生活。 从16世纪开始,台湾高山族多次遭受外国侵略。1563年,倭寇侵入北 部鸡笼(基隆)一带烧杀抢掠,当地高山族被迫迁居山区。以后又有荷 兰殖民者、西班牙殖民者、美日侵略者侵略台湾,高山族人民给予了 坚决抵抗,开展了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表现出了誓死保卫家 园的爱国主义情操。17世纪以后,由于大量汉族迁居台湾,以及郑成 功政权采取有利于发展高山族经济文化的一系列措施,加速了高山族 社会经济发展。居住在西南部平原的高山族,有一部分发展进入封建 社会。 长期以来高山族和汉族人民共同抵御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共同开发了 台湾。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50年间,反抗斗争尤为激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飞鱼祭

飞鱼祭是高山族雅美人的一种祭典活动。每年农历4月到8 月是飞鱼季节,祭典多在黎明前进行。祭典时妇女着礼服 在岸上助威,男人们戴头盔、佩长刀,站在木舟上杀鸡奉 血,祈求保佑平安。然后,在风平浪静的夜晚燃起芦苇扎 成的火把,飞鱼追逐火把,渔人以大网捕鱼,满载而归。
民族特色

纹面 “纹面”在台湾也是当地土著,也就是原住民各族的传统, 如泰雅族,赛德克族。 最特别的传统是,女孩子到了18岁就要由族里德高望重的 老人为她纹面绣身,目的是保护女孩子不被外族部落的人 抢走,在她们眼里,纹路越多越复杂,人越漂亮 。 据说,从不同的面纹图案,当地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妇女 居住的地方,是某个部落或民族的。

高山族风俗文化礼仪

高山族风俗文化礼仪

高山族风俗文化礼仪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高山族风俗文化,盼望对您有所关心,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风俗高山族人民居住的一般是茅草顶的木板房,也有的屋顶是用树皮、石板或竹子盖起来的。

住在台东兰屿岛上的雅美族人民,到现在,还采纳挖地穴的方法建筑房屋,室内比地面低许多,挖出的土堆放在四周就成为屋墙。

他们以芋头、甘薯为主食。

平常男子大都只在腰间挂一个“丁字带”,妇女也仅在胸前和腰间系一块方布。

随着台湾旅游业的进展,兰屿已成为台湾一个旅游区,一部分雅美族人已摆脱愚昧落后和衣不避体的陋俗。

高山族人特别敬重老年人,还很爱喝酒。

由于他们常常进行打猎活动,所以特殊喜爱自己的猎狗,就像汉族人民重视自己的耕牛一样。

高山族人民也有传统的文化艺术,并特殊喜爱跳舞。

闻名的杵乐,就是他们从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民间歌舞。

高山族人民按其居住的地区分布和语言的不同,分为很多支。

除早已定居平原并与汉族融合在一起的平埔族外,高山族分为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曹族)、排湾族、鲁凯族、阿美族、卑南族、雅美族、邵族等十大族群。

一共40多万人,占台湾2300万人口的1.7%,属于弱势族群,但是代表的却是台湾本土文化最典型的表现。

这十大族群中前六个族群的居住地多在无法耕种的山区,阿美族和卑南族居于东部平原,雅美族则居于太平洋上的兰屿岛。

据此,长期以来,把这十大族群统称为高山族,看来也不是很恰当的,但是沿用时间已久也就习惯了。

饮食文化高山族的饮食以谷类和根茎类为主,一般以粟、稻、薯、芋为常吃食物,配以杂粮、野菜、猎物。

山区以粟、旱稻为主粮、平原以水稻为主粮。

除雅美人和布农人之外,其他几个族群都以稻米为日常主食,以薯类和杂粮为主食的补充。

居住在兰屿的雅美人以芋头、小米和鱼为主食,布农人以小米、玉米和薯类(当地称地瓜)为主食。

平埔人还特产香米、喜食“百草膏”(鹿肠内草浆伴上盐即食)。

旅游与中外民俗作业

旅游与中外民俗作业

高山族的民俗风情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

高山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个典型代表。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高山族的风俗风情。

一、民族概况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

“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

高山族现有人口40万,台湾当局称之“山地同胞”,简称“山胞”;又称“原住民”、“山地人”,高山族依据语言与地域文化特征,主要包括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饥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赛夏人等,现已确认的共有13个族群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中部山区和东部的纵谷平原及兰屿岛上。

此外,还有2900多人散居在福建、北京、上海、南京等地。

历史上,特别是明代以前,并没有高山族这个名称。

高山族民族来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

自汉族居民移居台湾后,原住民族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与汉族融合,称为平埔人。

另一部分仍定居于山区,受汉族影响较少,至今保留着原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特点,现在所说的高山族,一般指这一部分少数民族。

二、民族历史在台湾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与祖国大陆特别是福建的新石器文物关系密切,台湾人应是从祖国大陆迁移过去的。

高山族世代相承的传统习俗中,有许多华南古文化的特质,诸如巢居、舟楫、杵臼、木鼓、生食海产、嗜槟榔、嚼米酿酒、竹筒饮酒、跣足、蹲踞、羽冠、珠贝、贯头衣、筒裙、断发文身,等等。

其中巢居、舟楫、断发文身、凿齿、穿耳、生食海产、崖葬、蛇崇拜等都是古越人典型的文化特质,印证了高山族与古越人;习气共俗,源出一脉。

高山族过去长期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

据史载,三国时期,高山族的先民分成若干部落,部落成员称为“弥麟”,公共事务由部落成员共同管理。

他们使用石斧、石环、用鹿角为矛,用青石为镞,以采集、狩猎为主,畜牧业尚不发达。

盛行男嫁女家的婚姻制度,大约尚处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台湾文化PPT介绍

台湾文化PPT介绍
内容简介
• 寺庙文化
• 饮食文化
台湾本岛是一个多山的海岛。 岛的中部和东半部大部分是海 拔一千米至三千米的高山,面 积约占全岛的三分之一,一千 米以下、一百米以上的低山、 丘陵、台地及一百米以下的海 岸平原也大约各占三分之一。 在东半部高山地带,海拔三千 米以上的山峰达六十二座,其 中三千五百米以上的就有二十 二座。在这样一个面积不太大 的海岛上集中有这么多的高山, 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中台禅寺
华丽的内部结构
• 有报道说,台胞中有四分 之三的人信仰妈祖,人数 多达1500多万。在台湾人 膜拜的众多神祗中,妈祖 的信徒高居第一位。在台 湾各地,大大小小的妈祖 宫庙就有1000多座。 • 台湾云林县北港镇的朝 天宫,是目前台湾规模最 大、香火最旺的妈祖宫庙, 也是全台妈祖信徒的唯一 圣地。
彰化肉圆
嘉义鸡肉饭
新竹贡丸
台南担子面
4、禁以雨伞赠人。台语“伞”与“散”同音,若拿伞 来赠人,犹表送“散”给对方之意,且台语“雨”与 “给”同意。“雨伞”与“给散”同音,难免会引起对 方误解。 5、禁以镜子送人。因为镜子容易打碎,“破镜难 圆”。还有好象嫌人丑陋,让人家照镜子好好看看自己 的意思。 6、禁以钟送人。因为“钟”与“终”同音。送钟会使 人想到“送终”,易引起友人的反感。 7、禁以甜果送人。甜果即年糕,是台湾民间过年祭 拜神明祖宗时的必备之物,但在丧家守孝时严禁蒸食。 因此,如以甜果赠人,会使受赠者联想家里发生了丧事。 自然要忌讳。
1、居住。台湾的房屋造型,大体可分为中、西、日式三 种。中式为平房,多是闽南式样,有一条龙、辘轳把、三 合院、四合院等。以浊水溪为界,农村村落,北部为散居 型,南部为聚居型,大多建在山凹近水处,以避风沙。西 式多是楼房,从前都是砖造,近年来大多改为钢筋水泥。 日式则在平房内铺以“榻榻米”。市镇房屋多属西式,随 着近年来工商业的发展,新式公寓住宅迅速增加,高楼大 厦,鳞次栉比。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住房问题尚未根本 解决,仍有许多人居住在简陋斗室。 2、行走。目前,台湾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摩托 车。近些年来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的数量增加,比较 方便,私人汽车大量增多。出租汽车普遍于市镇。有不少 的客车备有冷气。但大部分农村地区仍交通不便,河流多 的地方尚需帆船、舢板,山区无路可走,只能沿山路登攀 跋涉。

台湾民俗

台湾民俗
宗教信仰 特殊祭仪 寺庙与建筑 民俗文化与艺术 衣食住行 传统节庆 高山族
•宗教信仰的盛行,是台湾民俗的一大
特色。台湾的寺庙多、信徒多,是一个宗教信
仰多元化的地方,共分为佛教、道教、基督教、 摩闷教、回教、印度教等,不仅崇向传统信仰, 还接受外来宗教思想,也就形成了许多宗教的 发展。
台湾有不少本地特有的节庆活动。较隆重者如 正月初六祭“清水祖师”(主庙在台北万华清 水岩,这一天台湾有盛大隆重的庆典仪式,以 前会连续上演20天的大戏),3月23日前后是规
• 台南盐水镇在元宵节最
知名的是燃放“蜂炮”,
即由数万只冲天炮制作而成 的鞭炮,每一个冲天炮的炮 芯连结在一起,一炮点燃, 万炮连响,火花四射,声光 齐作,震耳欲聋,蔚为壮观。
“蜂炮”已经成为台湾 一个旅游景点节目。
• 放天灯:每年元宵 节晚上在十分村施 放。天灯又称孔明 灯,相传是三国时 代诸葛亮发明,至 今已有近1800年的 历史。
苏、浙、湘、闽等地风味饭菜。

台湾民间的
传统节庆和大陆大同小
异。最重要的节日依次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除夕 等。过节形式也和大陆相仿,如春节有走亲访友 的拜年习俗,元宵节吃元宵、赛花灯、猜灯谜;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除夕阖家团圆等。 • 其中,台湾民俗中最知名的景观为台南盐水 镇的“蜂炮”、平溪十分村的“放天灯”和澎湖 的“乞龟”等。
力量,才能战胜自然,取得丰收。因此,当胜利时大家就
会在一起欢呼胜利,于是集体舞便产生了。
高 山 族
• 台湾民俗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我们要 尊重并借鉴,汲取有用的信息!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
自汉族居民移居台湾后,原住民族分化为两部分: 一部分定居平原,与汉族融合,称为平埔人,另 一部分仍定居于山区,受汉族影响较少,至今保 留着原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特点,现在所 说的高山族,一般指这一部分少数民族。

高山族的风俗和传统文化

高山族的风俗和传统文化

高山族的风俗和传统文化:高山族的饮食以谷类和根茎类为主,一般以粟、稻、薯、芋为常吃食物,配以杂粮、山区以粟、旱稻为主粮、平原以水稻为主粮。

在主食的制作方法上,大部分高山族都喜把稻米煮成饭,或将糯米、玉米面蒸成糕与糍粑。

高山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

各地区高山语差比较大。

起码有15种语言,三大语群,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等十多个分支。

没有通用的民族文字。

高山族传统衣饰绚丽多彩,衣饰式样因族群而异。

高山族男子的衣饰式样,大体有四种类型:一是以泰雅人、赛夏人和北部阿美人为代表的北部型。

其特征是用两幅麻布拼缝成无袖筒外褂;二是以曹人和布农人为代表的中部型。

其特征是以鹿皮为衣料,上衣为带毛的鹿皮背心,外披鹿皮披肩;三是以排湾人、卑南人、鲁凯人和南部阿美人为代表的南部型。

其特征是对襟长袖上衣,腰部系半腰裙,或系一条宽腰带而垂其两端作为前裙;四是兰屿岛上雅美人的雅美型。

仅系一条用宽约三四寸的厚布做成丁字带遮挡下身。

高山族女子衣饰类型包括短衣长裙和长衣短裳。

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泰雅人、赛夏人、曹人和阿美人的短衣长裙式;二是布农、鲁凯人和排湾人的窄袖长衣式;三是雅美人的半裸露式。

上身常常只穿一件背心,下体仅横围一块腰布。

冬季则用一块方布自左肩围裹其身,于左肩上打结。

高山族各族群男女皆重装饰。

饰物种类很多,主要有贝珠、贝片、琉璃珠、猪牙、熊牙、羽毛、兽皮、花卉、银铜首饰以及钱币、纽扣、竹管等。

他们用这些饰物把浑身上下装饰得琳琅满目,五光十色。

尤其是男子,盛装时几乎从头到脚都有装饰,有些男子尤其是头领的头冠甚至比女子头冠更为复杂和多姿多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稻米为日常主食,辅以薯类和杂粮。

在主食的制作方法上,大部分高山族都喜把稻米煮成饭,或将糯米、玉米面蒸成糕与糍粑。

高山族蔬菜来源比较广泛,大部分靠种植,少量依靠采集。

常见的有南瓜、韭菜、萝卜、白菜、土豆、豆类、辣椒、姜和各种山笋野菜。

高山族普遍爱食用生姜,有的直接用姜蘸盐当菜;有的用盐加辣椒腌制。

肉类的来源主要靠饲养的猪、牛、鸡,在很多地区捕鱼和狩猎也是日常肉食的一种补充,特别是居住在山林里的高山族,捕获的猎物几乎是日常肉类的主要来源。

高山族过去一般不喝开水,亦无饮茶的习惯。

泰雅人喜用生姜或辣椒泡的凉水做为饮料。

据说此种饮料有治腹痛的功能。

过去上山狩猎时,还有饮兽血之习。

不论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饮用自家酿制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