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农产品物流发展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湖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本文分析了湖北省农产品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湖北省农产品物流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问题;对策

一、湖北省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1.物流主体发育不足。

目前,湖北农产品物流主体呈多元化格局,既有实力相对较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各种类型的批发商、终端大型零售商、农民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贩销大户、各类物流企业,也有力量单薄而分散的农户,个体运输户及个体摊贩。农产品物流主体的绝对数量虽然很大,但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规模小、实力弱。众多农户从事小规模、原始的、孤立的物流活动,物流效率极其低下,成本高昂。个体商户、农民经纪人、贩销大户经营条件简陋,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水平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数量相对较少,覆盖率低,规模不大,规范性发展不足。不少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竞争力不强,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带动农户的能力不大。

2.物流环节多,物流周期长。

目前,农产品大宗物流仍是“商物合一”,农产品物流过程被人为地分割成若干阶段。农产品从生产者(农户)或生产者合作组织售出,经过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及其他各类中间商到达零售终端,再经过零售商送达消费者手中。这其中历经多道环节,使得农产品物流周期延长,农产品被多次装卸、仓储、运输,物流成本大大增加,同时也造成大量的损失和浪费。

3.物流链条短,物流技术落后。

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均在80%以上,而目前湖北农产品加工率只有40%,精深加工率不到1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发达国家为4:1,我国沿海一些发达地区也达到了3:1,湖北仅为0.8:1。湖北农产品大多处于鲜销和直接消费状态,外销粮有70%以上是原粮,大部分农副产品的出售以低级原料为主。由于经营链条短,湖北农民只获得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利润,加工销售环节的收入大量流失。发达国家果蔬产品实现了冷链物流: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上的损耗率仅1%—2%。而湖北很多农产品包装简陋甚至没有包装,农产品物流仍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大量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干耗、腐烂变质,损失很大。

4.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物流企业业务水平不高。

与农产品物流有关的部门、行业和企业各自为政,各自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系统,如货场、仓库、运输车队、装卸搬运队伍、包装厂、铁路专用线和码头等,它们自成体系,独立运作,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和协作,造成社会物流资源的重复配置和闲置。目前,从事农产品物流服务的企业,大多是由传统体制下的运输、仓储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型而来。企业规模偏小,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陈旧,技术装备落后。大多数企业还只是被动地按照用户的指令和要来,从事单一功能的包装、运输、仓储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信息服务、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设计以及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

5.物流设施、设备落后,现代物流专用资产不足。

湖北尚有部分行政村未通公路,一些地方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关卡多,收费重,有的地方交通经常拥堵。农产品物流体系中专用性资产严重不足。农产品运输主要靠敞蓬汽车散装运输,集装箱、箱式冷藏车供不应求。在储藏方面,通用仓库较多,专用仓库、特种仓库,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仓库极为短缺,导致简易仓库储藏和混藏、农民分散储藏、露天堆放问题比较突出。专用叉车、托盘、货梯、升降平台、巷道堆垛等机械化装卸搬运设施远不能满足需要,很多操作只能靠人工进行。

6.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

主要表现在:①批发市场本应是农产品物流信息枢纽,然而由于信息处理手段和技术落后,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不能提供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更不用说

发挥物流信息的处理和传递作用。②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不能有效地进行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发布,信息时效性差、质量低,农民获取信息难度大,成本高,收益小。

二、发展湖北省农产品物流的对策建议

1.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要加快土地的合理流转和优化配置,鼓励土地适度向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集中,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以获得规模效益。加大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民的覆盖范围,改变以分散农户为物流起点的现状。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和“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将更多的农户纳入这类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从起点上消除农产品物流的杂乱无序。

2.加快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将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给予支持,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流通领域。加强交通运输条件的建设,切实改善乡村道路状况,实现村村通公路,提高道路等级和通达率,确保农产品通道畅通无阻。加大农产品物流仓储、运输工具、装卸搬运等设施设备的建设,降低农产品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环节的损耗,提高物流效益。此外,还要加大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对农产品物流技术的研究。

按照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规划,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鼓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办自己的加工销售企业,加大对农民合作组织的信贷支持。加快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提高加工能力、加工深度和产品档次。积极发展以鲜活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提高农产品冷藏保鲜能力与市场均衡供应能力。提高

农产品的包装技术,改变过去那种散装、裸露销售的经营方式,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不断改进包装。

4.大力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服务。

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从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或加工企业手中接过农产品,将它们直接送交零售商甚至消费者手中,能减少物流周转环节,缩短物流周期,节约交易成本,保持农产品的“生鲜”,有利于物流企业提升自身的物流水平,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激励物流环节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还有利于农产品的远程营销,取得更好的效益。要采取多种方式鼓励专业化社会化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发展,一是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降低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从自营物流中退出的成本,消除国内存在的各种不利于现代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障碍,营造全国一体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经营环境;二是整合原有农产品流通系统物流资源,加快传统农产品物流企业向现代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转变;三是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依法进入农产品物流服务市场,促进物流领域的竞争;四是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

5.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重点建设和发展一批跨区域、辐射力强的各具特色的产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检验检测系统及物流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努力将其打造为商品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资金结算中心。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加工企业直接向城镇超市、社区菜市场、便利店等配送农产品。有条件的超市和便利店可直接从产地采购, 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 努力提高农产品在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中的经营比重。

6.确立现代物流理念,培养农产品物流专门人才。

通过教育、培训使农民、农民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农产品流通企业的领导和员工确立现代物流理念,了解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的区别,充分认识第三方物流,使之把物流业务逐渐从自身的生产和流通业务中分离出来。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物流教育体系,培养农产品物流专门人才。各高等院校应按照农产品物流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设农产品物流专业或相关的专业课程,为农产品物流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并开展多层次的农产品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借鉴国际经验,推行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