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教学设计解析
《捞铁牛》优秀教案
《捞铁牛》优秀教案教案:《捞铁牛》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3课《捞铁牛》,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并掌握捞铁牛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捞铁牛的背景知识,知道捞铁牛的原理和过程。
2. 能够独立完成捞铁牛的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捞铁牛的操作方法和过程。
难点:如何利用浮力原理,使铁牛浮出水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捞铁牛模型、铁牛、浮力材料。
学具:捞铁牛操作手册、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讲述捞铁牛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捞铁牛的原理和过程。
3.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捞铁牛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捞铁牛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引导学生理解浮力原理。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捞铁牛操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6.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捞铁牛操作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捞铁牛操作步骤:1. 准备材料:铁牛、浮力材料。
2. 制作浮力装置:利用浮力原理,制作能使铁牛浮出水面的浮力装置。
3. 放入水中:将铁牛和浮力装置放入水中。
4. 调整浮力:根据铁牛的重量,调整浮力装置的大小,使铁牛浮出水面。
5. 捞起铁牛:待铁牛完全浮出水面后,捞起铁牛。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捞铁牛的操作步骤。
2. 请画出捞铁牛的实验装置图。
3. 结合捞铁牛的操作,谈谈你对浮力原理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掌握了捞铁牛的操作方法和浮力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对捞铁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浮力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捞铁牛,还有哪些实际情境可以运用浮力原理解决?如何应用浮力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捞铁牛原理和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捞铁牛的原理和过程展开。
《捞铁牛》教案设计
《捞铁牛》教案设计《捞铁牛》教案设计「篇一」【内容简析】本课写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让学生读后懂得要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辅以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实践,在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1.会认捞、拴等生字,会写府、拴等字。
2.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课件演示打捞铁牛的情景。
2.激趣:你想了解捞铁牛的过程和结果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捞铁牛》。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把生字标出来。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互相纠正读错的字,还不懂的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或老师。
3.(出示生字卡)开火车检查认读生字。
重点指导陷字的右部臽。
4.自由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错字,读得流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并用序号标出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范读课文(或借助录音机),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小组讨论: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2.汇报归纳,教师随堂点拨,指导朗读。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默读课文,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2)课件演示打捞铁牛的情景。
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着重理解捞铁牛的过程,感知怀丙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朗读时,抓住重点词语,把这些词语突出出来。
《捞铁牛》教案设计
《捞铁牛》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作者及其代表作。
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朗读。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学会珍惜友谊,勇于面对困难,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概述《捞铁牛》是一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小明、小力和胖哥三人为了捞回铁牛,历经艰辛,最终在牛郎的帮助下成功的故事。
2.2 生字词学习牛郎、铁牛、捞、艰辛、友谊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朗读。
3.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或简短讲解,引入《捞铁牛》的故事。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词义。
4.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情节发展和寓意。
4.4 讲解与练习教师讲解生字词和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家庭作业: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总结故事寓意。
5.2 评价方法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参与度、朗读、回答问题等。
家庭作业评价:生字词书写、课文朗读和总结质量。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课堂活动设计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6.2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
搜集有关友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案例,以便进行对比分析。
第七章:教学实施步骤7.1 第一步:课堂导入通过展示铁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捞铁牛》教案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捞铁牛》。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经过和结果。
(3)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特点。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课文中所展现的智慧和勇敢精神。
(2)学会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展现的智慧和勇敢精神。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铁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铁牛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简介铁牛的历史背景,引出今天的课文《捞铁牛》。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要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朗读指导:(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教师指导发音和情感表达。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生字词。
(2)强调课文中所展现的智慧和勇敢精神。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写铁牛的故事。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朗读指导等环节,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捞铁牛》的故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铁牛的历史背景和图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捞铁牛》课文教案
《捞铁牛》课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态度。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情感变化。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态度。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3. 生字词卡片4. 教学课件或黑板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分组讨论,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情感变化。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详细讲解。
(3)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巩固记忆。
4. 细节描写(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2)学生举例说明,分享自己的感悟。
(3)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态度。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6. 作业布置(1)请学生课后复述课文故事,加强记忆。
(2)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小练笔。
《捞铁牛》教案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阅读《捞铁牛》一文,使学生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经过和结果。
2. 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2. 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朋友之间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2. 学会珍惜友谊,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3.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捞铁牛》文本。
2. 相关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案内容需进一步细化,包括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
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共2课时。
2. 第一课时:了解故事背景,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第二课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进行拓展活动。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捞铁牛的故事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3.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4. 小组讨论:铁牛为什么会被捞上来?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小组活动:设计一个团队合作的游戏,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更好。
八、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团队合作的小作文。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团队合作精神。
3. 生字词测试: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课文《捞铁牛》教案设计(
课文《捞铁牛》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捞铁牛》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课主要讲述了宋代怀丙和尚利用浮力原理,巧妙捞起沉入黄河的铁牛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背景介绍、字词学习、课文朗读、内容理解、主题探讨及科普知识拓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浮力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浮力原理。
难点:如何运用浮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验器材(浮力演示器、铁牛模型等)。
学具:课本、笔、纸、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浮力实验,引发学生对浮力现象的好奇心,导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浮力原理,探讨怀丙和尚捞起铁牛的方法。
5.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6.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浮力计算的例题。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与浮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捞铁牛》2. 关键词:浮力、怀丙、铁牛、捞起、原理3. 浮力公式:F浮= ρ液体gV排4. 思维导图:课文内容梳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浮力原理的理解,并举例说明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例如,船只、游泳圈等都是利用浮力原理制成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对浮力现象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课《捞铁牛》,本文记叙了宋代农民巧妙地利用潮汐的规律,把沉入河底的铁牛捞出来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捞、的办法、祖祖辈辈”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铁牛的来历,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热爱科学、探求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捞、的办法、祖祖辈辈”等词语造句。
难点:理解课文中“以柔克刚”的道理,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插图、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铁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为什么会沉入河底呢?”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然后组内交流,共同认读生字。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铁牛的来历,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讲解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等,让学生学会通过这些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捞、的办法、祖祖辈辈”等词语造句。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对“以柔克刚”的理解。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捞铁牛以柔克刚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把课文《捞铁牛》讲给家长听,让家长评价你的表现。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以柔克刚”的小作文。
答案:1. 家长评价内容: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述铁牛的来历,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 小作文答案:以柔克刚是一种智慧,就像课文中的捞铁牛一样,通过巧妙地利用潮汐的规律,成功地捞出了沉入河底的铁牛。
这种智慧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学会变通,找到最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
《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铁牛的形态特点。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捞铁牛》。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PPT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铁牛的形态特点。
(2)简介《捞铁牛》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教师解答疑惑。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展示生字词卡片,介绍生字词的含义。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3. 搜集更多关于铁牛的资料,了解铁牛在古代的作用和文化价值。
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铁牛在古代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相关景点,实地了解铁牛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024年《捞铁牛》小学语文标准教案
2024年《捞铁牛》小学语文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捞铁牛》。
详细内容为课文《捞铁牛》,通过讲述一群孩子在河边捞铁牛故事,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集体荣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珍惜集体荣誉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提取文章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孩子们在河边捞铁牛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人物和事件。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自己喜欢或觉得有意义句子,做好标记。
3. 课堂讲解: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理解生字词。
b.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b.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并讲解答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课文中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1. 为什孩子们要捞铁牛?2. 捞铁牛过程中,孩子们遇到哪些困难?3. 孩子们是如何成功捞出铁牛?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略。
b.1. 孩子们要捞铁牛是为让村子里交通更便利。
2. 捞铁牛过程中,孩子们遇到铁牛太重、河水湍急等困难。
3. 孩子们通过团结协作,成功将铁牛捞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但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面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a. 课后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小劳动者”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乐趣,培养热爱劳动习惯。
《捞铁牛》教案设计
《捞铁牛》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故事情节和描述人物形象。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运用思维导图、故事梗概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概括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友谊、勇气、智慧和坚持等积极价值观的传递。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和人生哲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捞铁牛》故事原文阅读与解析。
相关生字词的学习与练习。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字词。
难点:分析人物性格,体会故事主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故事背景介绍,激发学生对《捞铁牛》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铁牛在河里?为什么需要捞铁牛?3.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原文,遇到生字词可以查阅字典。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记录重要信息和感受。
3.3 课堂讲解与讨论对故事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确保学生理解并正确书写。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3.4 写作练习根据故事中的情节或人物,让学生进行细节描写或情感表达的写作练习。
学生互相交流并给予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回家后复述故事情节给家长,并讨论故事中的主题思想。
完成相关的生字词练习和写作作业。
4.2 评价学生自评:对自己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进行评价。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对方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写作作品进行评价。
第五章:教学反思与改进5.1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和不足之处。
考虑学生的反馈意见,反思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适用性。
捞铁牛教案设计(优选5篇爱问知识人
捞铁牛教案设计(优选5篇爱问知识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中的第三节“杠杆的应用”,着重讲解杠杆原理在打捞物体中的应用,特别是以“捞铁牛”为例,详细解析其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捞铁牛的实例,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杠杆原理及其在捞铁牛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将杠杆原理灵活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解决打捞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捞铁牛实验器材一套,包括杠杆、滑轮、绳子、铁牛等。
学具:每组一套捞铁牛实验器材,相关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段关于古代捞铁牛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如何利用简单的工具打捞重物?2. 知识讲解(1)回顾杠杆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杠杆在打捞物体中的应用。
(2)介绍捞铁牛的原理,结合实验器材,讲解杠杆、滑轮的配合使用。
3. 例题讲解以捞铁牛为例,给出具体数据,让学生计算所需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捞铁牛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捞铁牛——杠杆原理的应用2. 内容:(1)杠杆原理回顾(2)捞铁牛原理(3)例题解析(4)实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杠杆原理。
(2)根据捞铁牛实验,计算所需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2. 答案:(1)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力矩相等,即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所需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捞铁牛的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应用,如滑轮、轮轴等。
(2)研究杠杆原理在现代化工具中的应用,如吊车、挖掘机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杠杆原理及其在捞铁牛中的应用为教学重点。
《捞铁牛》课文优秀教案
《捞铁牛》课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捞铁牛》这篇课文。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所表达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途径,了解课文背景。
(3)学会运用想象力,生动形象地描绘课文中的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3)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学会感恩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捞铁牛》这篇课文。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所表达的道理。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的描绘。
(2)对课文中所表达的道理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捞铁牛》课文。
2. 教学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
3. 教学道具:铁牛模型、生字词卡片等。
五、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学会生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
4. 情境体验: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
5. 课堂提问: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领会课文所表达的道理,培养优秀品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捞铁牛》教案设计
《捞铁牛》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捞铁牛》;(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经过和结果;(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3)开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3)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捞铁牛的故事情节;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3.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生字词卡片;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4.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道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捞铁牛”的故事是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指导。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2)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3)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4. 实践活动:(1)开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的故事情节;(2)学生展示活动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5. 小结课堂:(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对课文内容进行评价。
6. 布置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巩固所学知识;(2)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道相关题目,让学生思考和练习。
《捞铁牛》教案设计
《捞铁牛》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捞铁牛》。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经过和结果。
(3)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等方式,了解故事的背景。
(3)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经过和结果。
3. 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体会文中情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多媒体课件。
2. 相关资料:关于捞铁牛的背景知识、生字词卡片等。
3. 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相关生字词。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
(3)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的情感。
3. 理解课文内容(1)让学生讲述捞铁牛的故事经过。
(2)教师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为什么捞铁牛会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为什么最终能够成功?4. 体会文中情感(1)让学生闭目聆听课文录音,感受文中的情感。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5. 总结反馈(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互相评价、交流。
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捞铁牛的故事情节图。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收集其他关于智慧战胜困难的故事,进行分享和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捞铁牛》的教学方案及教学反思
《捞铁牛》的教学方案及教学反思1.《捞铁牛》的教学方案及教学反思1一、教材分析《捞铁牛》是全日制聋校试验教材第十三册一篇经典的叙事记叙文。
这篇课文在语言形式方面最明显的就是段落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
这也是叙事记叙文中最值得学生学习的语文表述形式。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紧紧抓住这一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与方法1、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初步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起的科学道理。
(2)、能简要的复述捞铁牛的经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1)、继续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方法。
(2)、重点学习课文3~6自然段,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捞铁牛的过程。
(3)、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么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2)、通过学习,激发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及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
2教学难点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
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紧凑、有序的教学环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有了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导学才能井然有序。
本节课为了更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强调读悟和激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新知识。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说、好奇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仔细观看课件,和尚是怎样一步一步捞铁牛?2、讨论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这样有得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捞铁牛》教案设计
《捞铁牛》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捞铁牛》,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铁牛”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
(2)学会通过查阅工具书和网络资源,了解有关铁牛的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铁牛的相关知识。
难点:(1)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的理解。
(2)铁牛的相关知识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铁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简要介绍铁牛的来历,引发学生对铁牛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网络资源,了解铁牛的相关知识。
3. 合作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了解到的铁牛的相关知识。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课文《捞铁牛》的内容,对铁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对古代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捞铁牛》。
2. 运用“铁牛”造句。
3. 深入了解铁牛的相关知识,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捞铁牛的场景之中。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 讲述分析:教师讲述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操作,模拟捞铁牛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捞铁牛》教学设计及评析
《捞铁牛》教学设计及评析第1篇:《捞铁牛》教学设计及评析一、制定目标湖南师大余同生教授曾经明确指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明确而不含糊,要准确而不随心所欲,要具体而不笼统,要重点突出而不面面俱到,要以语言训练为重点,而不以理解内容为重点。
”在制定《捞铁牛》一课教学目标时,本着这个原则,尽量做到明确、集中。
这篇课文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第五单元。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归纳段落大意”。
“读写例话”《归纳段落大意》就是以本课为例进行阐述的。
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本课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怀*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打捞上来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3.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二、落实目标1.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
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而不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
在教学《捞铁牛》时,就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
例如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首先让学生在熟读进而记住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然后帮助学生总结出概括段意的一般方法。
这几个环节是在落实“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这一目标,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运用了哪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捞铁牛》教学设计及评析一、制定目标湖南师大余同生教授曾经明确指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明确而不含糊,要准确而不随心所欲,要具体而不笼统,要重点突出而不面面俱到,要以语言训练为重点,而不以理解内容为重点。
”在制定《捞铁牛》一课教学目标时,本着这个原则,尽量做到明确、集中。
这篇课文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第五单元。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归纳段落大意”。
“读写例话”《归纳段落大意》就是以本课为例进行阐述的。
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本课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怀*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打捞上来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捞铁牛教案设计(优选5篇爱问知识人
捞铁牛教案设计(优选5篇爱问知识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中的第三节“捞铁牛”,详细内容包括:1. 捞铁牛的原理及计算公式;2. 捞铁牛实验的操作步骤;3. 捞铁牛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捞铁牛的原理,能运用相关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学会分析实验数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捞铁牛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2. 教学重点:捞铁牛原理的理解及计算公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捞铁牛实验器材一套,包括铁牛、磁铁、细线、测力计等;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相关计算公式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捞铁牛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捞铁牛的原理;2. 例题讲解:讲解捞铁牛的原理,推导计算公式;3. 动手操作:分组进行捞铁牛实验,教师巡回指导;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5. 结果分析与讨论:分析实验数据,讨论捞铁牛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六、板书设计1. 捞铁牛原理;2. 计算公式;3. 实验操作步骤;4. 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捞铁牛实验,计算不同条件下所需的力;2. 答案:根据计算公式,给出标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捞铁牛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捞铁牛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3.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动手操作、随堂练习、结果分析与讨论;4. 板书设计:捞铁牛原理、计算公式、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5.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设置及答案的准确性。
一、捞铁牛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步骤:a. 将铁牛放入水中,使其沉底;b. 将磁铁系在细线上,使其刚好接触铁牛;c. 测量磁铁与铁牛之间的距离;d. 使用测力计测量所需力的大小。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捞铁牛》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捞铁牛》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课文生字词,学习课文表达方法,了解古代水利工程及捞铁牛的相关知识。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趣味语文》第五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水利工程及捞铁牛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课文生字词,学习课文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了解古代水利工程及捞铁牛的相关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投影仪。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古代水利工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水利工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预习反馈(10分钟)3. 课文学习(20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停顿、感情。
(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4)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 小组合作(15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捞铁牛的相关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文捞铁牛2. 重点词语:捞、铁、牛、古代、水利、工程3. 课文结构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a. 为什么要在河里捞铁牛?b. 捞铁牛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c. 你觉得捞铁牛的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2. 答案:(1)见课后生字词表。
(2)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了解我国其他著名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等。
(2)查阅资料,了解捞铁牛的历史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分析:1、《捞铁牛》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时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明才智。
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其中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是文章的重点,捞其余七只,只用了一句话,这样写,既抓住重点又避免了重复;最后才点出和尚的姓名和身份。
3、第五单元读写训练的重点是“归纳段落大意”,而此项训练是继“给课文分段”之后的又五项提要训练内容。
凭借课文,要继续培养学生给课文分段的能力,开始指导学生练习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对象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学过有关反映我国古代和现代科学技术方面成就的课文。
如《青蛙的眼睛》《赵州桥》《鱼和潜水艇》等课文。
对本文所描写的反映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较易理解。
本班学生中下生面广,思维的深刻性、想象的丰富性都很一般,而这篇课文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因此对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过程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教养: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能结合课文,理解课后习题3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练习1的三个问题。
能按段意给课文分段。
朗读课文。
教育: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发展: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
教学难点: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
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理解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原理。
教学方法:球形教学法实验演示法教学媒体:投影机、投影片、计算机课前准备:配合课文的投影片。
一套实验器具。
(玻璃缸、船、沙等)计算机软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板书:大水冲牛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
”“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板书:叫水送牛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二、三、四段,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捞铁牛的过程。
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
解决课后练习3 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充分认识怀丙确实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一、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知道了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浮桥,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冲到河里去了。
正当人们想办法要捞起铁牛重修浮桥进,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他究竟用什办法把八只铁牛捞回来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讨论: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板书:大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朗读第二段。
学习第三段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投影这段话,组织学生讨论:和尚先让水手们干什么?(铲沙)为什么要把船里的沙都铲到黄河里?船里的泥沙慢慢减少,船身和拴住铁牛的绳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一点一点向上拔)这里为什么用“拔”?是什么力量把铁牛从淤泥里向上拔的?水的浮力是怎样把铁牛向上拔?(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画面理解捞铁牛的过程)实验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并讨论: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岸的?(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让学生理解)点拨: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
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众人拖牛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齐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和尚是怎样把一只只铁牛捞起来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简单叙述过程)投影“让我来试试。
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怀丙和尚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课文是怎样评价他的?“出色”是什么意思?教师讲解“工程家”的意思。
为什么说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他的出色表现在哪些方面?点拨:从怀丙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通过怀丙和尚先让水手摸清铁牛的位置,又准备大船装沙,再并船搭架,最后用粗绳拴牛这四项准备工作,而且这四项准备工作的顺序不可以颠倒,认识到怀丙和尚考虑非常周到。
)从怀丙和尚指挥水手捞铁牛的过程,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通过对怀丙和尚指挥水手铲沙,当铁牛被拔出来后,并不急着把铁牛捞上来,而划船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拖牛上岸,认识怀丙和尚指挥有方。
)投影“让我来试试。
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从怀丙说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点拨:洪水冲走了铁牛,冲毁了浮桥,水可恨吗?怀丙和尚从这田里看到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没有?“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怀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没有?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通过刚才的分析,怀丙的出色表现在哪里?板书:考虑周到指挥有方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一分为二总结全文怀丙和尚捞铁牛这件事,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时他就能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多么出色啊!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利用这种原理打捞沉在水里的重物。
此时此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引导学生发现课本插图的错误。
堂上练习指导学生用“熟悉”、“出色”造句。
课后练习朗读课文。
了解现在打捞沉船的办法。
板书设计:17、捞铁牛考虑周到怀丙和尚出色的工程家指挥有方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一分为二大水冲牛叫水送牛潜水摸牛大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铲沙拔牛划船拖牛众人拖牛教学反思:结合ppt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而不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实录一、教学设计说明(一)、制定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明确而不含糊,要准确而不随心所欲,要具体而不笼统,要重点突出而不面面俱到,要以语言训练为重点,而不以理解内容为重点。
”在制定《捞铁牛》一课教学目标时,本着这个原则,尽量做到明确、集中。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归纳段落大意”。
“读写例话”《归纳段落大意》就是以本课为例进行阐述的。
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本课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怀丙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打捞上来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3.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二)、落实目标1.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
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而不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捞铁牛》时,就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
例如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首先让学生在熟读进而记住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然后帮助学生总结出概括段意的一般方法。
这几个环节是在落实“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这一目标,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运用了哪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先……然后……再……又……)接着通过覆盖式投影片按顺序分步演示这四项准备工作,并体会这四项准备工作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进而总结出:写文章应做到“言之有序”。
这几个环节是在落实“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
2.落实目标过程中注重读的训练。
语文课应该以读为本,已经成为小语界的共识。
这节课为了扎扎实实地落实教学目标,注重了学生读的训练。
在读的形式上,有指名读、齐读、自由读、默读等;在读的时机上,有初步感知内容时的“初读”,有理解分析时的“细读”,有体会领悟时的“品读”。
例如在教学第三段时,先通过指名读来让学生弄清这一段中三个自然段所写内容的不同。
(前两个自然段写打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和方法,后一自然段写打捞另外七只铁牛的内容)然后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中语言的条理性(第4自然段后三句话),反复地读,反复地体会,便落实了“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这一目标。
接着再让学生通过“读”来概括这一段的段意……总之,教学中始终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来落实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目标的达成,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他们自读,自悟,自得。
教学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质疑,让学生们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去深读课文。
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立学习的机会,如在第二段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多读,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来理解内容,进而达成目标。
在教学第三段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反馈目标目标反馈,是目标教学的特征之一,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反馈环节:1.让学生想出比怀丙更好的办法。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已经读懂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想。
2.回家做一个小实验,并按一定的顺序把实验过程写成一段话。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检测学生对“言之有序”的掌握情况,看一看学生是否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