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合集下载

四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四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2)内容 ①19 世纪 60 年代, 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②19 世纪 70 年代, 打出“求富”的旗号, 采用官督商办和官商合 办的形式, 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3)评价 ①未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中国早期近代化起到 了推动作用。 ③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二、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逐渐发 生变化, 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 和国家富强的新的历史任务已经摆在了中华民族的面前, 中国 革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然而新的社会阶级结构尚 未形成,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 农民阶级已经无法完成历 史提出的新课题的重任, 新时期的中国需要一个代表时代发展 方向的阶级力量来领导, 太平天国运动无疑具有它的局限性。
易错点分析: 恩格斯的评价表明这次战争的受益者包括 英国、法国和俄国, 而俄国受益最大。据此可判断这次 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因为俄国在这次战争后, 除了获 得英法所取得的特权外, 还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本题考生易错选 A 项, 其原因是新课标教材没有对两次 鸦片战争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详细的讲述, 考生知识范围 相对狭窄。对于文科考生而言, 知识面的宽窄对于能否 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从这一角度来说, 文科 生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 应注意按照新课 标的要求充实丰富历史知识。答案为 B。
鸦片战争后, 中国社会的变革实际上是工 业文明冲击的产物, 也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政治上 的民主化、 经济上的工业化、 思想上的人文化等是工业文 明的基本特点, 中国近代化首先从经济开始, 洋务运动是中 国工业化的起点。
一、考向聚焦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和转型讲义(PPT 69张)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和转型讲义(PPT 69张)
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从社会性质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 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 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 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4、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 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5、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2)义和团运动 (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2)斗争: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和西 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 (3)口号: “扶清灭洋”,具有抗击侵略的爱国性与对先进文明 的排他性。
二)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1)原因: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 (2)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③建立近代海军
【主干回顾】
一、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政治变动
冲击:列举近代以来列强历次侵华战争 变动:中国从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国家 面对冲击的反应: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侵略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
④创立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
(3)评价: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 ②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③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④加速了封建经济的瓦解 ⑤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三)资产阶级:辛亥革命 (1)条件 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②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 ③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1905年,全国性的资 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 ④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 (2)过程 ①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②建立民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 ③制定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 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④革命失败: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革命果实被袁 世凯篡夺,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中国近代文明第4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中国近代文明第4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代文明第4讲工业文明冲击下 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考点一 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

争、探索
•考向1
•从历史概念、特征、本质属性的角度考查
•考题 统计
•2013浙江文综: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概念 •2012北京文综: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 •2011北京文综:《海国图志》的思想内涵
•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
•政
•表
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另一


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代文明第4讲工业文明冲击下 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
•经济 上
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运动中创 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
《南京条 出;洋务运
•19世 约》;第二 动兴起;中
纪中后 次鸦片战争; 国民族资本

三元里人民 主义产生;
抗英;太平 西式服装、
•抵抗派: “师夷长 技以制 夷”;洋 务派: “师夷长
天国运动 餐饮、建筑 技以自强”
传入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代文明第4讲工业文明冲击下 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阶段
•中国半 殖民地化 大大加深
•派别
•代表人 •主要思想

及著作
•影响
•地主阶 级抵抗 派
•林则徐、 • 魏源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 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探 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 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历史阶段特征: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

历史阶段特征: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
3.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阶段特征: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 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政 治
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 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
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阶段特征: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 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政 治
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国家;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
2.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阶段特征: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 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都异 常活跃。
政 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 治 主政治的道路。 经 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 济 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思 想 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学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 文 的作用。 化 社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会 生 活
经 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 济 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遭到摧残。 思 想 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 文 想。 化 社 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战争时期发展迟缓。 生 活

工业文明下中国的变革

工业文明下中国的变革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①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
原因
解体;②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 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①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②著名的有 表现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 牟机器磨坊
阶级关系 社会思想 社会习俗
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
史学范式 革命史观 现代化 史观 整体史观 理解与认识 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 国“闭关”的局面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 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的文明传入中国
(2011· 新课标全国卷)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 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 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 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 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 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 • •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4.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 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我们由此统计表可 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 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狭缝中艰难成长 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

[高考]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课件)

[高考]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课件)

曲”。这说明当时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4、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 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 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 “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 也守约。这种变化表明 A.清政府对列强的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7、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常熟有个叫曾含章的人在《避难 纪略》中写道:“令业户(指地主)领伪凭, 曰田凭, 诱以领凭之后得以收租,卒无一人应之者。盖明知租之 必不能收,而深虑贼之知为业户而加害不休也。”这一 记载 A.可体现出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B.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颁行的局限性 C.表达了他对清政府不作为的不满 D.不是对太平天国土地政策的如实反映
19世纪60至80年代,筹办洋务以自强,设立总理 衙门开展近代外交,筹划海防,近代海权意识觉 醒,以夷制夷维持和局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逐渐丧失抗拒列强的 信心,开始主动地适应列强的要求进行一定程度 的外交政策调整
“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 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 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 递交国书等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 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现代中国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例谈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例谈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例谈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例1】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解析:此题以近代中国一外交事件为背景材料,考查近代外交观念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结束了中国闭关自守的状态,中国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日本阻止琉球国进贡这一事件属于涉外事件。

地方督抚在上奏中提议按照“万国公法”来评判日本阻止琉球国进贡这一事件,说明当时国人具有了一定的近代外交观念。

故D选项正确。

材料中并未提及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故A选项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日本阻止其向中国进贡。

这说明当时朝贡体系依然存在。

故B选项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地方督抚只是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这一事件奏提建议,并不是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干预”说法错误,故C选项错误。

鸦片战争前,受“华夷观”思想影响,清政府实行朝贡外交或者宗藩外交。

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体系”迫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纳入世界市场,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晚清时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例2】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史料一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史料二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

工业文明冲击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工业文明冲击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工业文明冲击中国的变革与转型引言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工业文明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转型。

本文将探讨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中国在面对变革与转型时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工业文明的冲击工业文明的到来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冲击。

首先,工业革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

传统的农业经济逐渐被工业生产所代替,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工业部门的比重不断增加。

中国迎来了自己的工业化时代,经济结构逐渐由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转变。

其次,工业文明的冲击也对中国的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流动,城市中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

工人阶级和商人阶级在中国社会中产生并崛起,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此外,工业文明的冲击还引发了文化的转型。

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格局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和挑战。

西方的科技、工业制度和思想观念涌入中国,对传统价值观进行了颠覆和冲击。

中国的文化传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变革。

工业文明冲击之下,中国面临巨大的变革与转型。

那么中国是如何应对这些变革和转型的呢?变革与转型的策略与措施经济转型策略为了适应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转型的策略与措施。

首先,中国积极推动工业化进程,发展制造业,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

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产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其次,中国积极开放经济,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建立了一系列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区,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外资的引进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此外,中国还通过加强创新和科技发展来推动经济的转型。

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科技领先”的发展战略,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力量之一。

社会结构调整工业文明的冲击对中国的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些变革,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社会结构调整的措施。

高考历史第四单元晚清时期第8讲1840_1912年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第四单元晚清时期第8讲1840_1912年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晚清时期——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时空坐标·单元概览][阶段特征] 从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主要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时空坐标][整体感知] 政治—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晚清统治于1912年结束。

经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

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文化—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逐渐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第8讲1840-1912年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考点1|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鸦片战争1.背景(1)世界: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中国:国力渐衰,社会危机严重。

2.导火线:虎门销烟。

3.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

(2)扩大:1841年初,英国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4.结果: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

(1)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知识结构
阶段特征:
四条基本线索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中国人奋起反抗、抗击侵略的抗争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的发展史 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考向一 近代列强侵华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视角 1 从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角度考 查东西方观念的冲突 【典例1】 (2014·江苏)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 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考向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视角 从东西方文明交流角度考查中国思想界的变动 【典例5】 (2014·天津)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 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 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 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 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
4、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①经济上: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主要是从经济 上建立机器大生产。具体表现为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 兴起、发展 ②政治上: 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主要是从政治 上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国家。具体表现 在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③文化上:从辛亥革命失败到五四运动,主要从思想文 化上试图建立起以民主、平等、自由为核心的社会文化 为近代化提供思想基础,具体表现为新文化运动。
命题预测
1、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特别是用全球史观、 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等多角度分析列强侵华 的灾难和客观性的影响;
2、从政治、经济、文化相联系的角度考查中 国近代化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
中国的近代化
1、什么是近代化?
(1)定义: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现代化(近代化)的内容: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 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3)近代化的类型和特征 史学界认为,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各国的现代化 历程又不尽相同,类型也有区别: ①英法美等国率先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并通过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变革而逐步实现的现代化,称为“早 发内生型现代化” ②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开始以西方资本主义为榜样而进行现 代化探索的国家的现代化称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国的 近代化属于后一种类型。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学案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学案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一)——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预习学案一、学法指导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这一阶段历史,要把握四条线索:1、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抗争;2、随着列强打开中国市场,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近代工业的兴起;3、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4、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化。

二、重点内容1、总体掌握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请在下面的时间轴回忆对应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具体史实政治:经济:思想:2、掌握以下主干知识(1)两次鸦片战争(3)自然经济解体原因、标志、过程及表现、影响(4)中体西用含义、目的、实践(洋务运动的评价)三、预习检测(选择题每题4分,问答题10分)1、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 .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 .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 .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2、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1840 1851 1860 18951856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3、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

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

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

”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③④4、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

高考历史总复习 单元综合测试四 晚清时期——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高考历史总复习 单元综合测试四 晚清时期——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单元综合测试四晚清时期——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

这一变化( )A.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说明西方列强侵华策略的转变C.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2.删书衙是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下设的一个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删改《论语》《孟子》《中庸》《诗经》《礼记》《春秋左传》等古籍中与太平天国教义不一致的内容,但依旧保留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观念。

其主要目的是( )A.反对清王朝统治的思想基础B.构建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C.消除民众对儒学的盲目崇拜D.扩大基督教义在中国的影响力3.[山东日照高三校际联合检测]1894年9月,北洋水师“经远舰”在黄海大战中沉没于辽宁庄河海域。

9月,考古人员在该舰遗址中发现53毫米格鲁森炮弹、120毫米炮弹引信等,却不见“经远舰”出厂档案,推测为海战前紧急添置,清廷为战争做了一定准备。

这表明( ) A.考古发掘的史料最为真实可信B.史料的丰富促进史学研究发展C.真实的历史依赖新史料的发现D.主观意愿会导致研究出现偏差4.梁启超于1898年12月在日本横滨创办了《清议报》。

《清议报》从1898年12月到1900年5月,报刊涉日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向日本学习为主。

然而《清议报》后期则以仇日和谴责日本为主。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八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B.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惊醒了国人C.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梁启超更加理性D.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加重了民族危机5.[厦门模拟]1889年张之洞筹建汉阳铁厂时,盛宣怀受托拟定办厂章程,提出招集商股的主张。

结果,张之洞认为“商股恐不可恃,且多胶葛”,力主官办;而盛宣怀则坚持“商办者必处处打算,并使货美价廉”,“官办必致亏本”。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2、经济上
(1)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中国被强行纳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原 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逐步解体。
2、经济上
(2)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 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 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 动是对工业革命的被动反应。
2.经济上
(1)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 间设厂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帝 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的建立 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1912~1919年中国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 天”。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 无产阶级力量壮大,领导了一系列新型的革命斗 争,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 运动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 1927)。
(2)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 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貌 焕然一新。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 1927)。
(3)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中国共产党 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 1927)。
(1)新道路的开辟。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 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 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 央领导集体,中共走向成熟。
2.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2)国民经济的“黄金时期”。国民政府统治 前期,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都得到了较大 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4.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第4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

第4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

(2)特点: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 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文学 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3)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洋务运动 前期局限于“器物”层面,洋务运动后期,出现了倡导政治体制变革的早 期维新思想及康梁维新思想,中国近代化出现了由“器物”层面向
经济 人类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 小农经济由非常稳固到开始解体,但在这一时期 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仍根深蒂固;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 族资本主义经济诞生
“制度”层面过渡的迹象。
经典再练
1.(2017江西鹰潭二模,29)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 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 能行也,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 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这表明王韬 ( )
1886(光绪十二年) 1891(光绪十七年)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对外国资 1896(光绪二十二年) 本主义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1901(光绪二十七年)
19世纪后期中西文明的嬗变
西方 中国
政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拓展和完善;工人运动 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出现全球范围的 建国家,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民族资产 海外扩张 阶级产生;清政府适当调整了统治政策
D.扭转中国对外贸易不利局面
A
考向三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考向专练
(2017河南郑州一中高三4月模拟,28)有学者在评价洋务运动时指:“当 时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 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该学者旨在说明 ( ) A.“中体西用”完全脱离了中国实际 B.中国不具备近代化的客观条件 C.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内在必然性 D.政治体制改革是近代化的前提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课件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课件

【变式训练】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 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 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状况来说明材料中所说 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主权遭到破坏,开 特征 始沦为半殖半封社
会; 民族危机加强;
农民阶级最早担 负起反封反侵任务
思想 生活
【尝试训练】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
问题: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动?体现 中国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小农经济占主导 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 侵略
外国资本主义 小农经济解体 民族工业
近代化 全球化
小农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专制 理学主导
海禁 闭关锁国
鸦片 战争 后
半殖半封 民族危机 人民抗争
小农经济解体 近代工业产生 全球化近代化
学习西方 逐步深入
逐步开放
总特 征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 逐步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知识拓展:中西社会转型
政治
经济
思想
近代中国 外源型
列强侵略 民族危机 人民抗争
【重点深化2】
太平天国运动和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有哪些新的特点?
背景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任务新: 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外来侵略 方案新: 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方案《资政新篇》 败因新: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变式训练】
右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 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 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 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 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2020/11/26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6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 与转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