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共25张PPT)

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共25张PPT)
关羽
关羽比张飞稳重得多,他听到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认为太 过,对几次远访诸葛亮也很有意 见,但是他不像张飞那样鲁莽。 刘备第三次要去卧龙岗,他和张 飞一致反对,但他的话却委婉得 多,不像张飞那样直爽。他虽然 对诸葛亮的昼眠也不耐烦,但张 飞大怒要去放火的时候,他却能 “再三劝住”,这些都表现他的 稳重。
语言描写 张飞
鲁莽、直爽。扬言将诸葛亮“用一条 麻绳缚将来”,“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 看他起不起”。尽管他认为见诸葛亮没 有益处,但刘备执意要去,他也无条件 随同去:“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 何落后”。
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部编版九年级 语文上 册(共25 张PPT)
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部编版九年级 语文上 册(共25 张PPT)
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部编版九年级 语文上 册(共25 张PPT)
整体感知
说说文本可分为几个部分,简要概括。 第一部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适逢诸 葛亮正在午睡,于是刘备立于厅前等待。
第二部分:诸葛亮醒后,刘备咨以天下之事并邀 之出山辅助的过程。这便是著名的“隆中对”部 分。
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部编版九年级 语文上 册(共25 张PPT)
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部编版九年级 语文上 册(共25 张PPT)
读准字音
拜谒( yè ) 纶(guān)巾 鹤氅( chǎng ) 胄(zhòu) 疏( shū)懒 愧赧(nǎn)吴会( kuài ) 殆(dài ) 存恤( xù ) 箪( dān)食壶浆
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部编版九年级 语文上 册(共25 张PPT)
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部编版九年级 语文上 册(共25 张PPT)
分析人物形象
请结合课文分析:诸葛亮、刘备、张飞各自有怎 样的性格特征?

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教学课件:23 三顾茅庐(共19张PPT)

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教学课件:23 三顾茅庐(共19张PPT)
23* 三 顾 茅 庐
张飞
刘备
关羽
导入新课
话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曹操、董卓、孙权等都拥 兵自重,各据一方。为了能够一统中原,他们个个求贤若渴。当时有 一位水镜先生,他有三个弟子,相传得其一就能得天下。诸葛亮就是 其中最出色的一个。他当时隐居隆中,被人称作卧龙先生。曹操、董 卓、孙权他们都请到诸葛亮当自己的谋生,可是这位人才最终却为刘 备所用。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来到公元前 207年,随同刘备、关羽、张飞一同前往隆中——三顾茅庐。
张飞
刘备 关羽
诸葛亮Leabharlann 本文是根据我国古典长篇 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改写的。
作者简介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 经历了元末的社会动乱,曾参加过农民起义, 明统一后专心从事文学创作。有关他的生平资 料保存下来的很少,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出, 他对黑暗腐败的封建政治很不满,痛恨暴君、 暴政,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仰卧于草堂几席之 上”,“半晌,先生未醒”,“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最 后终于大梦初醒,抱膝长吟,见其优雅;问时候有俗客来访,可见 自视甚高,自垫自衬,又妙在皆是日常随意之举。到此,诸葛亮终 于出场了,且一出场果然不负众望“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 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谈吐儒雅,思路清晰,未出 茅庐,已定三分天下。
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会生字新词。 2.“三顾茅庐”顾名思义,即是刘备三 次拜访诸葛亮。请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刘 备前后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课文都写了 吗?第三次拜访从哪里到哪里?课文主要写 了什么?
思考探究
1.你觉得刘备此行是凭什么打动诸葛亮?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一个成语说出来。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4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4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3课《三顾茅庐》 课件(4 9页PPT )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缚(fù)
胄(zhòu) 沔(miǎn)
殆(dài)
彝(yí)
箪(dān)
吴会(kuài) 纶巾(guān) 拜谒(yè)
刘璋(zhāng) 存恤(xù)
鹤氅(chǎng) 愧赧(nǎn)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3课《三顾茅庐》 课件(4 9页PPT )
作品简介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长 篇历史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 作。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到西晋初这一历史时期曹 魏、蜀汉、孙吴三个统治集团间政治、军事、外 交等各方面的复杂斗争。通过这些描写,反映了 汉末大分裂时代的苦难和明君仁政的愿望,揭示 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 展规律。其结构宏伟而又严密精巧,语言简洁、 明快、生动。战争描写是《三国演义》突出的艺 术成就。《三国演义》代表着历史演义小说的辉 煌成就。
次前往卧龙冈,得知诸葛亮午睡未醒,就于 阶下恭候。
第二部分(3):写刘备与诸葛亮相见的 情景,诸葛亮隆中献计。
第三部分(4):诸葛亮随刘备出山。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3课《三顾茅庐》 课件(4 9页PPT )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3课《三顾茅庐》 课件(4 9页PPT )
整体把握
刘备“三顾茅庐”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兴复汉室,建立功业。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斋戒三日,薰沐 更衣,第三次往卧龙冈谒孔明。
人物简介
(1)刘备 蜀汉昭烈帝,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
建立者。公元221年称帝,建都于成都,国号汉 。
(2)诸葛亮 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 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 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代表作 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44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44页PPT)

检查用预武习之地:用兵之地。指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44页PPT)
暗弱:昏庸懦弱。 存恤:爱惜,体恤。 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
度发酵而成的饮料。 避席:古人席地而坐,起身离席,表示敬意。 经世奇才:旧时称治国安民的才能。经世,治理天下 。 思贤如渴: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如渴,如
倾颓(tuí) 窃命(qiè) 沔(miǎn)
殆(dài) 民殷(yīn) 存恤(xù)
箪食壶浆(dān) 鄙贱(bǐ)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3课《三顾茅庐》 课件(4 4页PPT )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3课《三顾茅庐》 课件(4 4页PPT )
检查预习
词语释义
叱:大声呵斥。
拜谒:拜访谒见。
犹然:仍然。
学习目标
1、疏通文义,把握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3、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 力。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 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 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 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 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 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 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 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 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 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 小说家。
作品简介
罗贯中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 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 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 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 ”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 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 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鲜明政治理想——仁 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 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依托,以强 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幻灯片60张)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幻灯片60张)

4.根据《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补出下面的歇后语。
①刘备借荆州——( 有借无还 ) ②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 ) ③张飞穿针——( 大眼瞪小眼 )
5.“桃园结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请结合下面的材料谈 谈我们应该怎样结交朋友。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 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 飞为弟。
半晌(shǎng) 倾颓(tuí)
鄙贱(bǐ)
末胄(zhòu)
造逆(nì)
疏懒(lǎn)
殷红(yān) 金帛(b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A.思贤如渴 B.经事奇才 C.如雷贯耳 D.顿开茅塞
玄德 豪杰 拜揭 鼎足
衣襟 造逆 犹然 荒芜
属咐 谬举 施礼 避席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成长的路上,挫折也伴随着我们快速成长,但只要认准 方向努力,就能打出灿烂的明天。 B.炎炎夏日,我举目远眺:看到水鸟笨重的身躯掠过水面, 羽毛划过水波发出的好听的声音。 C.环保工人的善是他们在我们吹着空调的时候,顶着太阳, 流着汗,鼻头上早已挂满了汗珠。 D.你走过来,伸手一把把我从地上拉起来,紧紧地抱着我, 拍着我的背说:“别怕,有我在。”
刘备诚心诚心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 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 师,留下一段佳话。
精读细研
通读全文,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刘备、诸葛亮的形象特点。
1.圈画出文中与刘备相关的描写,思考:刘备的诚心诚心表 现在哪些方面?体现出刘备的哪些品质? 体现在语言上: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3课《三顾茅庐》(共12张PPT)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3课《三顾茅庐》(共12张PPT)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刘备“白帝城托孤”这
一故事情节。(150字左右) ____关__羽__兵__败__荆__州__被__杀__,__刘__备__报__仇__心__切__,__不___ _听__诸__葛__亮__劝_告__,__亲__自__率__军__出__征__,__攻__打__东__吴__,___ _结__果__大__败__,_病__倒__在__白__帝__城__,__便__派__人__请__诸__葛__亮___ _来__嘱__托__后__事_。__刘__备__对__诸__葛__亮__说__:_“_以__阁__下__才__干__定_ _能__办__成__大__事_,__使__国__家__安__定__,__如__果__刘__禅__可__以__帮___ _助__就__帮__助__,_实__在__不__行__,__你__就__做__两__川__之__主__。__”___ _诸__葛__亮__听__到_这__话__,__立__即__哭__拜__在__地__说__:__“__臣__一___ _定__会__全__心__全__意_辅__佐__太__子__刘__禅__,__一__定__鞠__躬__尽__瘁__,_ _死__而__后__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诸葛亮在向刘备分析天下大势及有关策略之
后,为什么没有立即答应刘备要他出山的请求?
这又说明了什么? _____因__为__此__时__诸__葛__亮__对__刘__备__的__诚__意__有__所__怀__疑__, _所__以__仍__然__以__拒__绝__的__态__度__试__探__。__由__此__可__见__孔__明__ _极__为__谨__慎__,__对__自__己__将__要__辅__佐__的__人__必__须__完__全__信__ _任__,__才__能__托__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共46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共46张PPT)
语言描写:表现了张飞的莽撞。 云长再三动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
体现出玄德的耐心和诚意。
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 玄德日:“且勿惊动。”又立了ー个时辰, “又"“一个时辰“极言等候时间之长。 孔明才醒,口吟诗曰: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 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 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 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展望前景。 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语言描写:分析天下大势,足见诸葛亮视野及胸襟的开阔。 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 十四州之图也。 细节描写:表明早有实施计划,足见诸葛亮远大的抱负。
璋(zhāng)璋玉 嶂( zhàng)峰嶂 障( zhàng)障碍
怠慢:冷淡;表示招待不周到。 拜谒:拜访谒见。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鄙贱:指卑微下贱的人。 存恤:爱惜,体恤。 纶巾:古代用青色丝做成的头巾。 鹤氅:用鸟羽制成的外套。 冑: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大。 经世奇才:有整治天下的罕见才能。
作者名片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 通俗演义)》的作者。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 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 《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国志通俗演义》(简 称<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 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犹为深远。
第一部分(①):通过玄德、关公、张飞三人的对话,叙述 了玄德三顾茅庐前的准备,表现出三人态度的不同。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品味古典名著23三顾茅庐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品味古典名著23三顾茅庐课件新人教版

字词梳理
词语解释
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 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
经世奇才:旧时称治国安民的才能。经世,治理天下。 思贤如渴:比喻迫切地想延致有才德的人。如渴,
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
顿开茅塞: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
整体感知
探究《三顾茅庐》故事经久不衰之秘: ①《三顾茅庐》的情节在史书中仅有寥寥几笔,但在罗贯中
笔下,这个故事丰润起来,并随着《三国演义》的感染力一同为 人熟知。
②《三顾茅庐》的“隆中对”部分,表现了诸葛亮之智,又 因其类似于总纲内容,给人深刻印象,因此经久不衰。
③古代士人都有一个择贤主而事的梦,求贤若渴也是贤君的 表现,这正是士大夫乃至平民百姓的理想,因此传唱不衰。
整体感知
2.课文分成哪几个部分?试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1):写第三次顾茅庐之前,关、张持有不同态
度,刘备力排众议,决定前往。 第二部分(2、3):写刘备第三次拜谒诸葛亮得以成功遇见,
诸葛亮隆中三分天下,为其谋兴邦定国之策。 第三部分(4):刘备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精读细研
1.请结合课文分析:诸葛亮、刘备、张飞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走近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约 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 并州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他是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是中 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 国演义》。
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 时,有自己的理想,不苟同于流 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 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 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 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 五代史演义》等。
背景资料
本文节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第 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建安十二 年(207)冬至十三年(208)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 建议下,三次到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 第三次终于相见。本文描写的就是刘备第三次拜见诸葛亮 的情景。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共36张PPT)

做了铺垫。
当堂练习
刘备在阶下等候近三个时辰这一情节的作用是 什么?
刘备的耐心等候,不去惊醒先生,是心 诚的表现,【人物塑造】体现了刘备的礼 贤下士的诚意;【结构】使小说的情节发 展富有波澜。
英雄
第3自然段中,怎么突出诸葛亮这个形象的?
吟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自信聪明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淡泊名利
英雄的书写者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山西并州太 原府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 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其它 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 代史演义》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历史演义小说】


用通俗的语言,将王朝兴废,朝代更替
等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
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 竟自去了!
这先生如何傲慢……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 看他起不起!
暴躁、鲁莽
三顾茅庐汇英雄•刘备
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 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 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 玄德徐步而入 玄德拱立阶下。 求贤若渴 礼贤下士 恭敬诚恳
三顾茅庐汇英雄•孔明
三顾茅庐
罗贯中
使君 若称英雄 必 须胸怀大志 腹有 良谋 有包含宇宙 之机 吞吐天地之 志 上知天文 下知 地理 方为英雄也
青梅煮酒论
英雄
三 顾 茅庐
(刘备) 拜访 茅草屋 (诸葛亮)
文题直截了当地交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描述的是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后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人。
1.知识与技能:了解历史演义小说的相关 知识,把握故事情节。(重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人物语言、动作 等刻画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难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历代英雄,争做 当代英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共44张PPT)

学习目标
1、疏通文义,把握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3、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 力。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 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 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 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 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 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 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 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 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 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 小说家。
合作探究
主旨
本文记叙了刘备第三次前往隆中拜访 诸葛亮,诸葛亮隆中对策并答应出山相助 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的品质,也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
合作探究
刘备三顾茅庐,几经波折才见到诸葛亮, 这样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好处?
本文在故事情节安排上一波三折。刘备 第三次拜谒孔明,好不容易遇到他在家里, 没想到他还在睡觉,刘备只好继续等候。见 孔明翻身以为是醒了,没想到他又侧身睡着 了,起来后更衣又花掉“半晌”。这样千呼 万唤孔明才露出真容。曲折的故事,处处设 置悬念,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
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 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检查预习
拜谒(yè)
字音字形
今番(fān) 叱(chì)
侥幸(jiǎo) 岂可相强(qiǎng)
犹然(yóu) 纶巾(guān) 鹤氅(chǎng)
末胄(zhòu) 愧赧(nǎn) 谬(miù)
倾颓(tuí) 窃命(qiè) 沔(miǎn)
倾颓:衰败。
窃命:篡夺国家权力

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诸侯,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共32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共32张PPT)

联吴抗曹。依据:曹① 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
外交策略
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 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可用为援而不可
图。
2020/7/14
17
人物评析
文章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诸葛亮这个人物的?
② 跨有荆、益依据:荆州地理位置险要,非
军事战略
其主不能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
2020/7/14
9
整体感知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
因为汉室衰败了,而董卓、曹操 等人夺取了国家政权,“挟天子以令 诸侯”。刘备想要在天下伸张正义, 又苦于自己才疏学浅,能力不足,只 好请人称“卧龙”的诸葛孔明相助, 帮助自己完成大业。
2020/7/14
10
整体感知
诸葛亮是从哪些方面分析天下形势的?
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最终目的 成鼎足之势,以图中原,成霸业,兴汉室。
2020/7/14
18
人物评析
文章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诸葛亮这个人物的?
结合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谈谈诸葛亮被称为“卧龙”的
原因:④诸葛亮隐居隆中,却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他精辟
地分析了天下形势,预见了天下三分的局势,针对刘备的
(1)拜访次数—— 三访; (2)拜访前——“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
(恐惊扰先生,对先生尊重有加);
(3)拜访时—— 得知先生未醒,不让童子通报,“拱立阶
下”,半晌后,“犹然侍立”,“又立了一个时 辰”(耐心等候);
(4)拜访后——“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5)拜访前后语言:斥责张飞无礼;自降身份,言辞恳切。
2020/7/14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顾茅庐课件部编版24张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顾茅庐课件部编版24张

23 三顾茅庐
活学巧用: (9)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 是很___疏_懒____的。 (10)一个___怠__惰___的少年将来可能是一个褴褛的老人。
23 三顾茅庐
整体感 知
4.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主要计策是什么?
[答案] ①曹操“不可与争锋”;②团结孙权,作为后援;③夺取荆、益二 州,见机行事,成绩大业;④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内修政理。
23 三顾茅庐
追溯背景
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的刘表。为了 日后成绩大业,他留意访求人才。后经徐庶、司马徽的推举, 得知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精研史书,是个杰出的人才,便 专程到隆中拜访,希望他出山相助自己。于是就有了“三顾 茅庐”的历史故事。
23 三顾茅庐
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答案] 从诸葛亮前两次避而不见刘备,可见他是一个谨慎谨慎的人; 从他 躬耕陇亩,却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胸怀大志、富有智 慧、头脑苏醒、高瞻远瞩的军事家和杰出的政治家。
从刘备为了见诸葛亮,甘愿等上“半晌”“一个时辰”,而态度始终恭 恭敬敬,可知他是一个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人;从刘备与诸葛亮的对话 中,可知他是一个具有政治抱负的人。
主旨归纳
本文记叙了刘备第三次到诸葛亮的草庐拜访诸葛亮,并请他 出山相助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同时 也赞扬了诸葛亮特殊的政治才能。
23 三顾茅庐
结构图示
关、张不悦
见到诸葛亮之前 三

刘备侍立等待


隆中计策
见到诸葛亮之后 恳请相助
求贤若渴 礼贤下士
23 三顾茅庐
听了张飞的话,玄德“叱”之:“……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 去,我自与云长去。”从中可以看出玄德的礼贤下士。孔明醒 来,先吟诗一首,从中看出他才华横溢。玄德问计,孔明为他 分析天下大势,帮他制定策略,可见孔明足智多谋。总之,文 章中为人物量身定做的语言描写,使人物个性鲜明。

三顾茅庐 教学课件(共59张PPT)-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三顾茅庐 教学课件(共59张PPT)-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3
物形象。(重点)
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学习古典白话小说的 文体常识,对选文背景有所了解。
作者介绍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 西太原人。生卒年不详。元末明初小说家、戏 曲家,他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于流俗,曾 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 力于文学创作。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 《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张飞视角
我听说大哥说还要去拜访那诸葛亮,当时我就来气 了,你说说他一个穷种地的,整天不在家,我兄弟三个 大冷天地跑来跑去,他怎么就这么大个架子!什么贤人 不贤人,我看就是一个草包!
他小子今天要是不从俺大哥,我给他来个五花大绑, 不来也得来!叫俺们跑了这么多次,草鞋都跑坏了好几 双!我这刚要出动,又被大哥给挡下了,还讲什么周文 王,姜子牙,我管他周文王姜子牙,有种让他试试俺的 拳头,我打得他满地找牙!不过还是得听大哥的,谁叫 俺是弟弟呢!
疏通文意
后代
在 广为延揽
贤能的人
占据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
形势险要的地方 向西 和好 安抚
对外
对内 整治 政治
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翻译: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在天下闻名,广 为延揽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 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向西和各族和好,向南安抚各族,对外 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
宋、元时期,开封、杭州等瓦舍勾栏处,“说话”艺术盛行,由此产生“话 本小说”。这也是最早的白话小说形式,这种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短篇白话 故事,篇幅较短,基本用口语叙述,有虚构性。 宋末及元代,在白话小说基础上出现了文人模仿此形式创作的拟话本小说。 明清时期,古典白话小说进入全盛期,这一时期,产生了演义小说、长篇章回体 小说等。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老师·精 心 制 作
导入新课
“三顾茅庐”说的是三国 时期的故事。刘皇叔三顾茅庐 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经千年传 唱,已成佳话。然而古来君主 礼贤下士的例子并不少见,为 何“三顾茅庐”成为其中最令 人熟知的故事?这其中有什么 秘密呢?想要深入了解,请走 进今天的课文—《三顾茅庐》。
关于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山西并州 太原府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 小说的鼻祖。代表作品《三国志通俗演 义》( 即《三国演义》)。罗贯中生于 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 不苟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罗贯中编著 的小说还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中原也。”
合作探究
1、小说在叙述玄德第三次前往茅庐拜见诸葛亮前, 为什么详细描写张飞、关公对玄德此举的反应?
关公反对
张飞无礼
通过鲜明对比:凸显刘
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的形象特点。
玄德 欲见大贤
玄德 怒叱责备
合作探究
2、精读“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2)……以成 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3)”,完成以下问题。
课文解读
2.再读第2自然段,思考: (2)刘备得知诸葛亮正在睡觉,为什么不让童子叫 醒诸葛亮而要在阶下等候近三个时辰?
刘备的耐心等候,不去 惊醒先生,是心诚的表现, 体现了刘备的礼贤下士的诚 意;另一方面,使小说的情 节发展富有波澜。
课文解读
3、第3自然段中,诸葛亮针对刘备的询问,阐述了 哪些内容?体现了什么?
2、精读“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2)……以成 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3)”,完成以下问题。
C、诸葛亮怎么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后人称之为“隆 中对”),这些内容有何作用?
三论荆州:用武之地、其主不能守,将军可取(交通发达,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只能做外围,不能作为主要根据 地) 四论益州:民殷国富、沃野千里但刘璋暗弱(愚昧软弱)不 懂存恤贤才,如有贤明者可得。
东郭野人,礼五贤反而下方士得一面。况吾
欲见大贤耶?”
堂玄几德席徐之步上恭而。入敬玄,德诚见拱恳先立生阶仰下卧。于草
课文解读
5、通读全文,结合相关语句,分析关公、张飞、 玄德、孔明的形象特点。
“军南枉阳临野,人不谦,胜虚疏愧懒 赧谨性 。慎成 ”,屡蒙将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
时……以成智鼎谋足之过势人,然后可图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 势,提出三分天下,以“人和” 取胜的策略。体现了诸葛亮虽归 隐却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的睿智, 以及他心怀天下的抱负。
课文解读
4、认真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从诸葛亮交代诸葛均
“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 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的这一番话中,见到了一个怎样的诸葛亮?
第二部分 (3—4)
讲诸葛亮醒后,刘备咨以天下之事并 邀之出山辅助的过程。二人对话中已 经策划出未来的三分天下局面。这便 是著名的“隆中对”部分。
课文解读
1、自由读1-2自然段,在文中找一找:关公、张飞、 玄德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各持什么态度。
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 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 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 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整体感知
1、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刘备诚心诚意邀请 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 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 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 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 师,留下一段佳话。
整体感知
2、读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 (1—2)
因前两次拜谒不遇,关、张二人颇为 恼怒,第三次适逢诸葛亮正在午睡, 于是刘备立于厅前等待。这是三顾茅 庐中的第三顾。
合作探究
3、课文写刘备听完了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后, 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烘托诸葛亮 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 析,也让刘备找到了实 现宏愿的途径,兴复汉 室有了可能性。
合作探究
4、人物的出场的艺术。
小说常见的人物出场方式主要有: ①“单刀直入”(开篇就让人物走出场来); ②“先声夺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③“铺垫渲染”(千呼万唤始出来)。
受刘皇叔之恩, 不容不出
知恩图报
待我功成之日, 即当归隐
淡泊名利
课文解读
5、通读全文,结合相关语句,分析关公、张飞、 玄德、孔明的形象特点。
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 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 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 于斯人之甚也!”
稳重、顾全大局
课文解读
5、通读全文,结合相关语句,分析关公、张飞、 玄德、孔明的形象特点。 “……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
合作探究
2、精读“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2)……以成 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3)”,完成以下问题。
C、诸葛亮怎么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后人称之为“隆 中对”),这些内容有何作用?
五论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览英雄,思贤 如渴”。提出了“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 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策略。
其礼太过
课文解读
1、自由读1-2自然段,在文中找一找:关公、张飞、 玄德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各持什么态度。
张飞曰:“哥哥差矣。量 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 哥去;他如自由读1-2自然段,在文中找一找:关公、张飞、 玄德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各持什么态度。
以荆、益为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后取西川,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
合作探究
2、精读“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2)……以成 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3)”,完成以下问题。
C、诸葛亮怎么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后人称之为“隆 中对”),这些内容有何作用?
作用:正面描写:❶ “隆中对” 的内容,其实也是整本《三国 演义》的总纲,诸葛亮出山之 后的情节,恰如“隆中对”中 所对出的内容,都一一上演❷ 突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dān

箪食壶浆 顿开茅塞
词语解释
怠慢: 冷淡;表示招待不周到。 拜谒: 拜访谒见。 愧赧: 因羞惭而脸红。 鄙贱: 指卑微下贱的人。 存恤: 爱惜,体恤。 纶巾: 古代用青丝做成的头巾。
词语解释
思贤如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 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大。 经世奇才:有整治天下的罕见才能。 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过盛浆。 顿开茅塞: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
背景链接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 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刘玄德)听 徐庶(徐元直)和司马徽(司马德操)说诸葛亮很有学 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 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 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 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 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 就催着要回
合作探究
2、精读“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2)……以成 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3)”,完成以下问题。
C、诸葛亮怎么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后人称之为“隆 中对”),这些内容有何作用?
一论曹操:拥兵万,挟天 子以令诸侯,”诚不可与 争锋
二论孙权:据有江东、国 险而民附、可以为援而不 可图也
合作探究
A、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你对诸葛亮所吟的四句诗 的理解,并谈谈这几句诗的作用。
大梦谁先觉 谁是最早起的人呢?我是心中有数的。暗
平生我自知 为示 雄下诸才葛大文亮略“。故未事出茅情庐,节已的知三分天下”的
草堂春睡足 我发在草展堂春做睡了已足铺,我垫都已经从美梦中醒
窗外日迟迟
来了,可窗外的太阳还在慢慢地移动。写 出了诸葛亮淡泊名利。
拓展延伸
诸葛亮的名言警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勿与恶小而为之,勿与善小而不为。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志当存高远。
合作探究
2、精读“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2)……以成 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3)”,完成以下问题。
B、找出描写诸葛亮相貌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的作用?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侧面描写:❶一方面写出诸葛亮气宇轩昂,神异不凡 的气质,❷另一方面更加坚定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 确实有将相之才,又❸为下文的一再邀请做了铺垫。
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 妨暴此 ,躁人 何无故、礼竟!自鲁便去莽引 了我 !、等 ”到直庄爽也不
“这先生如何傲慢……等我去屋 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课文解读
5、通读全文,结合相关语句,分析关公、张飞、 玄德、孔明的形象特点。
往却访说之玄。德求访孔贤明若两渴次不遇,欲再
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
合作探究
4、人物的出场的艺术。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诸葛亮的出场属于哪一种,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属于铺垫渲染。例如,首段刘关张三人的不同意 见;路遇诸葛均;阶下侍立等昼寝的诸葛亮醒来等。
在出场前对诸葛亮的烘托、渲染, ❶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❷激发 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主旨概括
文章通过刘备“三顾茅庐”之 事,既表现了他为兴蜀汉大业而礼 贤下士的宽宏气度和求贤若渴的精 神,也展示了未出山便晓天下事的 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 备专来拜见先生。”
玄德拱立阶下…关、张在外立 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
亲往拜谒、侍立阶下
课文解读
2.再读第2自然段,思考: (1)写刘备中途遇见诸葛均这一情节起有什么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