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上册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上册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一、课文分析1. 作者简介•杨炯杨炯是唐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政论家和教育家,他曾经任过宰相、国子监祭酒等要职,有“杨五郎”之称。

在文学方面,杨炯主要以诗、散文和随笔为主要创作形式,代表作品有《阳关三迭》、《游仙窟》、《吾亦知止》等。

他的诗歌清新自然,借景抒情,意境深邃,语言简练干净。

2. 课文介绍•《望天门山》(杨炯),节选自《正月十五夜望京师北山王城南轩士兴》。

本篇诗歌以“天门山”为主要景点,描述了作者夜晚望山的感受。

诗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如“山呼”、“露华”、“势拔五峰”等,凸显出作者对山峰的情感表达。

通过表现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营造出了一种优美、恬静、自然的诗意境界。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学生能够:•了解作者杨炯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增强对唐诗的认识和理解。

•理解本诗的主旨意义,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理。

•掌握一些基本的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2.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诗的主旨思想,理解诗句中的形象表达和情感意义。

•难点:掌握一些基本的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如押韵、对仗、比喻等。

3.教学方法•讲解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运用丰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进一步开拓诗歌欣赏的广度和深度。

•合作学习法: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4.教学步骤(1)导入课文教师可通过图片、音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天门山”,在学生了解背景的基础上,让他们尝试描述一下这座山的风光和自然景观。

(2)朗读课文教师先朗读整篇课文,让学生聆听诗歌的声音和语调,通过模仿和感受,使学生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3)学习诗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并结合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主旨思想、韵律表达、意象描绘等方面。

(4)鉴赏诗文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如押韵、对仗、象征、比喻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讨,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17《望天门山》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7《望天门山》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设计一次虚拟的天门山旅游活动,编写一篇旅游攻略,结合诗句描述景点特色。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优劣,也发现了自己在课堂管理上的不足。首先,我发现通过讲授法、朗读与背诵、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显著提高。特别是角色扮演和实验与游戏等教学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我也意识到在课堂管理方面,我还需要更加注重纪律和秩序,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
1. 讲授法:教师将通过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望天门山》的背景、诗句意义和诗人的情感。通过讲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内涵。
2. 朗读与背诵:学生将参与朗读和背诵古诗的活动,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通过朗读和背诵,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诗句的韵律和美感。
为了深化学生对《望天门山》的学习,提出以下拓展建议:
- 阅读唐代其他诗人的作品,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体会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 查阅有关天门山的地理资料,结合诗句描述,绘制一幅天门山的想象图。
- 搜集唐代历史背景资料,撰写一篇短文,探讨《望天门山》反映的社会状况。
- 阅读古诗鉴赏文章,选取一篇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撰写一篇读后感。
6. 使用教学媒体和资源:教师将使用PPT、视频、在线工具等教学媒体和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在实施教学方法和策略时,教师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将注重课堂管理和纪律,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望天门山》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望天门山》的意义和内涵。

3.学习《望天门山》的朗诵技巧,提高朗诵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望天门山》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望天门山》的意义和内涵。

三、教学难点
1.为学生带来历史背景,提高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2.教授学生如何理解和比喻《望天门山》的诗意。

四、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
1.介绍唐代大诗人李白。

2.了解《望天门山》的写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步骤二:欣赏
1.老师诵读《望天门山》。

2.让学生跟读。

3.请学生分析诗句内涵和诗意。

步骤三:分析
1.让学生分组,自选一句诗句,阐述其内涵和意义。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望天门山》的诗意。

步骤四:练习
1.讲解朗诵技巧。

2.让学生自选一首古诗,练习朗诵。

步骤五:巩固
1.学生自选一张图片,写一篇与《望天门山》相关的小作文,配合图片展示。

2.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小作文。

步骤六:作业
1.复习《望天门山》的内涵和意义。

2.背诵《望天门山》。

五、教学资料
《望天门山》原文
《望天门山》注释
图片
六、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讲解唐代历史背景和李白的诗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望天门山》的诗歌内涵和意义,同时通过讲解朗诵技巧和练习朗诵,提高了学生的朗诵能力。

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创造的作品时,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使教学过程更加活跃和丰富。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望天门山》的背景和作者信息。

2.学会朗读《望天门山》。

3.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旨。

4.通过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
1. 课前导入
教师把《望天门山》的图片呈现给小学生,介绍山川的特点及神秘的历史。

对战国时期的民歌小调及民间音乐进行引导,向学生阐述古诗文化创作的意义。

2. 课文朗读
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听懂《望天门山》的内容,开始讲解作者李白的背景,讲解古代文化和文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模仿诗歌节奏进行朗读,用图像来阐述古诗的形象,加强学生的感受。

3. 了解古诗文化
针对《望天门山》的背景及故事情节进行解释,展示李白的诗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演能力,并进行阅读训练。

4. 理解诗歌的意境
在准确理解古诗文化的基础上,更深入的理解《望天门山》的意境,介绍其艺术风格和句子结构,加深学生领会古诗文化的能力。

5. 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结合对古诗的理解,对学生提出要求进行关联性创作,要求学生写一个富有感情的古诗题目,以传承古诗文化,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概要及节选
1. 《望天门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 课文翻译
译文如下:
•望眼所及,山峦连绵,昆仑为首,玉门怒脉拱于东,远景陡然而变,耿耿青山之巅,唯见八虏可汗所罗门峰,夏凉立,春暖花开,阴雪飘落成冰雪,红雪飞溅,金碧辉煌,五色显荣光,名胜天下。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公开课教案第【1】篇〗《望天门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写“孤、帆”等四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默写。

2.理解全诗的意思,体会全诗意境,及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并培养此种感情。

二、重难点重点: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难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意境三、课前准备《望天门山》生字词卡片、诗中所描写画面的PPT、有关诗的音频四、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谁去看过长江吗?有什么感受呢?是不是觉得很雄伟壮观?今天我们来看看大诗人李白是如何描写它的吧!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有谁还读过李白的其他诗吗?恩,对呀,李白的诗读来总是那么耐人寻味,看来大家都对李白的诗比较感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他描写长江的诗(板书“望天门山”)(这样,既能巩固学生之前所学,又能为今日所学做铺垫,鼓励学生自信心,增加其学习的兴趣)2、读全诗,感受意境播放音频,及PPT,大体感知其意境。

用自己的方式找出诗中不懂不会的字词句,读通读懂全诗,无法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分小组交流阅读感悟;指名让学生谈谈对全诗的理解;全班范围内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一步步指导学生说出全诗大意,并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帮助学生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试着体会诗所表达的意境。

找出诗中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诗中共描述几个画面都是什么样的画面?(四个画面,“天门中断楚江开”描绘了汹涌奔腾的长江冲破天山东流而去的壮阔气势;“碧水东流至此回”描绘的是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长江的约束和反作用;“两岸青山相对出”是作者远望天门山所看到它的雄姿;“孤帆一片日边来”道出了作者远望天门山的地点)标题是“望天门山”为何不见诗中有望字?(细细品味全诗,四句诗句句都是作者遥望天门山的所思所感,这种方法更显其神韵。

)3、赏读全诗并背诵再次播放音频、PPT,学生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1篇】知识目标:1、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1、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的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悟品味诗中表达的意境。

教具准备:《望天门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了解诗人,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诗人李白吗?你会背诵他的哪些诗呢?(指名背诵)2、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李白。

那你对他有多少了解呢?(学生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回答),师出示课件1。

3、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他写的一首诗歌:《望天门山》》。

当年25岁的诗人李白朝气蓬勃,乘舟沿江而下,欣赏到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诗性大发,作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一诗。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跟随大诗人李白一起去游览长江,欣赏天门山那美丽的景色吧!(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播放朗读课件,听诗歌朗读。

2、多媒体显示自学要求(齐读):(1)把诗读正确、流利。

(2)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3)提出自己的疑问。

3、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4、小组里交流、讨论疑难问题。

5、展示学习成果。

(1)谁来读读这首诗?(2)说说你在刚才的学习中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教师通过点拨、提示、借助课件等方式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三、朗读古诗,品味诗境,体会诗情师: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我们怎样去有感情的朗读呢?(生自由发言)师归纳:这首诗应该用高昂、奔放的情感去读,才能读出天门山的豪迈气势。

(播放《望天门山》朗读课件)师: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在朗读中品味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情感。

生: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扮演角色读(模仿古人诵读古诗)—→配乐朗读师:这么美的古诗,你们能背一背吗?(学生背诵古诗)四、课时小结,课外拓展1、诗配画: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爱游山玩水吗?(生激情高昂的说太爱爬山了)都去过哪些山?(指生说:泰山,梁山,赤眉山,黄山,五莲山......)2.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尽。

有一位唐代诗人,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写下了千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又被称为“游侠”。

他就是——李白。

(板书)指生介绍李白,然后出示资料。

3.他还去过一座山,看得出是去哪座山吗?(师板书:天门山)介绍天门山。

4.今天,就让我们随大诗人李白去望天门山。

(师板题)释题:“望”就是看,那么李白在这儿望到了什么,又是在什么位置望的?让我们去诗中寻找答案吧!同学们,请问你们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吗?出示资料。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正音,强调:“中”是个多音字,“中断”就是“中间断开”的意思,因此在诗中读第一声。

3.教师范读,学生评议。

4.学生自由练读,读出节奏。

5.指名读。

6.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如果说这首诗是一幅画,画里都有些什么呢?7.再读诗,画出诗中写景的词语。

8.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天门、楚江、孤帆、日。

)三、绘画想象,感悟诗境1.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诗句,想象这些画面。

2.谁愿意用朗读和大家分享自己想象的画面?3.诗画诗画,诗画不分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当一回小画家,把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画下来。

首先,你认为天门山是怎样的山?你是如何感受到的?4.是啊,名为天门,必为天之门户也。

(师板画天门山。

)诗中哪一句写到这天门山?(出示第一句)5.传说中这天门原是闭合的,只因一把利剑以不可抵挡之势将它劈开。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望天门山》公开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望天门山》公开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望天门山》,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朗读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朗读、讨论、绘画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望天门山》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

2. 诗意理解:引导学生理解《望天门山》的诗意,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 朗读与表达:指导学生朗读诗句,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从诗中描绘的景色中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诗意,培养朗读和表达能力。

2. 难点:诗句的理解,诗歌情感的把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句、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笔、绘画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

3. 诗意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形式理解《望天门山》的诗意。

4. 朗读与表达:指导学生朗读诗句,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从诗中描绘的景色中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培养审美情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望天门山》2. 生字词:天门山、楚江、断、开、流等。

3. 诗意理解: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 朗读与表达: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等。

作业设计1. 朗读练习:家长监督孩子朗读《望天门山》,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等。

2. 诗句理解:家长引导孩子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情感。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
-投影仪
-白板
-教学PPT
-纸质教材《望天门山》
-打印机(用于打印相关资料)
课程平台:
-校内外网络教学平台(如学校自建的OLE平台)
-电子教材和阅读软件
信息化资源:
-与《望天门山》相关的视频资料
-古诗朗读音频文件
-字典或在线词典工具
-古诗学习网站或在线课程
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望天门山》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古诗,掌握了基本的诗词朗读节奏和韵律感。同时,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汉字认读能力和词语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诗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意象。通过对这些已有知识的运用,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新课的内容,并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深化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这节课结束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改进:
1.在导入新课时,虽然通过图片和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对于古诗的认知仍较为模糊。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提前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接触和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望天门山》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望天门山》的重要性和意义。
-拟人:如“碧水东流至此回”,拟人化江水似乎有意识地绕道而行。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望天门山》的表达方式和意境;2.感受诗意,提高美感和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句子成分和词语含义;2.理解诗歌的象征和隐喻。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望天门山的图画、模型和视频;3.关于望天门山的介绍材料;4.有关诗歌欣赏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问候,引入望天门山的话题。

2.通过如下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a.你们听说过望天门山吗?知道它的特点和地理位置吗?b.你们喜欢爬山吗?为什么?c.你们听说过《望天门山》这首古诗吗?喜欢听吗?二、讲授(10分钟)1.介绍《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的背景a.望天门山是一座高山,位于中国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城北,地处武陵山脉中段,是张家界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b.唐代,王之涣在这里游览,发表了这首诗歌。

2.理解句子成分和词语的含义a.请学生阅读这首古诗,并初步理解句子成分和词语的含义;b.请学生将句子逐个拆分,分析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3.讲解诗歌的象征和隐喻a.花儿、流水、云雾、鸟声、山头、空中等象征着大自然的美好与宏伟;b.天门山和山脚下的一切景物,都在诗人的心目中构成了一个宏伟的画面,使人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c.天门山也象征着一个心灵的高峰和远方目标,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向往。

三、欣赏(10分钟)1.播放相关视频或用图片展示天门山的美景,让学生感受险峻、壮观的景色。

2.请学生先背诵整首古诗,然后轮流朗读、解释。

四、讨论(15分钟)1.师生互动,让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诗人为什么要用天门山来表达他对大自然的感受?在这首诗中有哪些象征和隐喻?b.天门山在人们心目中有怎样的地位?为何我们喜欢向往高山、远方?c.这首古诗使你有何感受?想象一下你站在天门山顶上的景象,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和感受?2.在讨论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阅读一些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如杜甫的《春望》、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分析这些诗歌的共同特点和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七、重点题型整理
---
七、重点题型整理
1. 题型:分析《望天门山》中的意象。
答案:《望天门山》中的意象主要包括“天门山”、“断”、“开”、“碧”、“出”等。这些意象通过诗人的描绘,展现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和磅礴气势。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望天门山》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望天门山》新课呈现结束后,对《望天门山》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望天门山》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并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策略:
1. 讲授法:首先,我将向学生介绍《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的背景知识,包括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通过讲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2. 朗读与模仿: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和表达能力,我将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模仿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并尝试模仿诗人的表达方式。通过朗读和模仿,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并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古诗,初步了解了古诗的韵律和意境。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的语文阅读和表达能力,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基本的生字词。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对于古诗,学生通常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因为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和表达能力,能够理解并背诵一些简单的古诗。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朗读和模仿来学习古诗,他们喜欢参与互动性的活动,如朗诵和表演。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比较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分析他们在描绘自然景观方面的异同。
- 结合地理、历史等学科知识,深入了解天门山的历史文化背景,拓宽知识视野。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天门山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描绘的景象,激发学习兴趣。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诗人,体验创作过程,增强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与文学素养。《望天门山》作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1.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和意境美,提高审美情趣;2.理解并运用古诗词描绘自然景观,增强语言表达能力;3.体会诗人的情感,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4.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自信,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 朗读练习: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韵律和情感的表达。
4. 创作实践(10分钟)
-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诗人,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天门山的景象,体验创作过程。
- 课堂展示: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
5. 课堂小结(5分钟)
- 教师总结: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回顾古诗《望天门山》的意境和情感。
此外,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我还将关注以下几点:
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加强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
3.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板书设计
1. 主题:《望天门山》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上册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上册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一、课程目标1.了解《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的作者、背景和意义;2.能够朗读《望天门山》这首古诗,感受其旷远雄浑的意境;3.学会运用古诗句子进行造句和写作练习。

二、课程重点1.理解诗人的意象和抒情手法,感受其豪迈和奋发向上的精神;2.能够运用古诗句子进行造句,并用古体诗的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内容1. 《望天门山》的作者和背景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有诸多辉煌的诗篇,其中《望天门山》就是其中一部分。

李白自幼聪慧,为人豁达大方,好饮酒作诗。

他的诗歌以壮丽幽远的山水意象和旷达豪迈的情感为主,充满了奔放和激情。

2. 《望天门山》的意义和手法《望天门山》是一篇显而易见的描绘山水的诗篇,诗人以万山环绕的形式,表达出内心情感的汇聚和震动。

其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一段描写,表现出了孤独和寂静的感受,还有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从描写手法上看,李白通过生动的描写语言,刻画了天门山的宏伟和美丽。

同时,他还借助自然景色,抒发了人的情感,在描绘景色的同时,也表现了人的内心感受。

3. 朗读及写作练习朗读请同学们参照下面的朗读示范,朗读《望天门山》这首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写作练习请同学们使用下面的古代诗歌写作练习模板,运用古诗句子进行创作。

可以参考《望天门山》这首古诗,也可以使用其它古代诗句。

山泉流九曲,古木耸千丈。

白云如似霜,一路天山长。

……四、课程延伸1. 读诗感悟请同学们简单描述一下对《望天门山》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2. 书法练习请同学们将《望天门山》这首诗抄写一遍,并拍照上传。

3. 参观天门山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写一篇介绍天门山的游记,并加上课堂所学的古诗句子。

五、课程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了解《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的意义和手法,朗读并感受其旷远雄浑的意境,还能够进行写作练习和书法练习。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上册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上册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理解诗句的含义,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阅读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朗读、背诵《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2. 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学习古诗的基本阅读方法。

4. 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理解诗句的含义。

2.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古诗挂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感受,引入课题。

2. 朗读古诗: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指导学生注意诗句的韵律美。

3. 理解诗意:教师讲解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4. 背诵古诗:学生齐声背诵《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句的含义,分享自己的感受。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韵律美和古典文学的价值。

7. 课后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背诵《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并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三首望天门山》2. 诗句解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理解诗意4.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七、作业设计1. 背诵《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2. 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使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韵律美,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3、能借助关键词语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借助学习本诗,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

5、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

2、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1、借助关键词语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2、用自己的话比较准确地说出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课前围绕旅游进行谈话,感受祖国的山河之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并解题1、用回答以前学过李白的诗篇名称的谈话方法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2、解题“天门山”、“望”,“望天门山”让学生参看课文注释并回答,教师指点。

(天门山,指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形如门户,所以也叫天门山。

望,是观看。

望天门山就是诗人观看天门山所见到的景象。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让学生先简单介绍作者。

2、老师对作者简介(映示图片)。

3、写作背景(映示图片)。

三、初读古诗1、读准读通(1)自由读诗(两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

(找两个同学)(3)正音,重点关注发音易错字。

(4)齐读一遍。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让学生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指名两名同学朗读)(2)根据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停顿问题进行梳理,映示带停顿标志的诗句。

然后范读让学生模仿,熟读古诗。

四、教学生字的写法1、映示带田字格的生字图片断楚至孤帆2、利用课件指导说明这5个生字的`写法。

(从结构、笔画、笔顺等方面说明。

)五、把握诗歌大意1、让学生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同桌交流,结合注释了解“天门山”“楚江”。

2、指名回答并订正。

(1)(天门山、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2)映示天门山、楚江图。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情感。

2、会读,会背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以及诗中的字词。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包含的哲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目标1、会读会默写《望天门山》,了解古诗的大意。

2、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1、以前我们学过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还能背出来吗?齐背《望庐山瀑布》。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二、简介天门山和作者李白三、学生自读《望天门山》找出诗歌里不理解的字,词。

四、教师范读课文五、学生自学古诗1、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互相讨论,了解诗歌的大意。

2、诗题:望天门山。

望:就是观看,欣赏。

望天门山:就是欣赏天门山的美丽景色。

3、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

然后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让学生通过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自学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还可以让学生把想象的景象画出来。

六、教师小结诗歌大意。

七、朗读指导八、作业:1、背诵《望天门山》2、默写《望天门山》【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理解《望天门山》这首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3、通过诗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他的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释题: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知识与能力1.会写“断、楚、至、孤、帆”五个生字。

2.了解古诗的大意,会背会默写古诗。

3.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文字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采用范读、自读、齐读等方式鼓励学生思考问题,体会诗意。

3.指导学生对诗句意境的理解,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教学难点:把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古诗动画朗读、古诗范唱及伴奏教学过程:【课前】:1.谈话老师知道大家古诗背得特别好。

上课前,我们来背背诗,好不好?背李白的,不过有个小要求,要和诗。

知道什么是和诗吗?和诗就是别人在背的时候,恰好你也会这首,你就插进来轻声和着背。

老师先来背一首《静夜思》……(老师,学生一起背李白的诗)2.了解李白和他的诗(1)师:刚才我们背的诗都是唐朝诗人——(学生:李白)的,关于李白,你了解多少?(2)学生说一说在学生谈到李白喜欢饮酒,有李白自己的诗为证,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3.课件出示李白的简介课件: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烈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效果,被称为"诗仙"。

【开课】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师:李白,在中国人的眼里,不再是一个简单、普通的名字,它和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连在了一起,许多外国人都知道,在中国的唐朝有一个伟大的诗人叫李白。

李白的诗奔放炽热、豪气回荡,深受百姓的喜爱,千年传唱不绝,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他写的诗。

《望天门山》(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望天门山》(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望天门山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课文《望天门山》中的内容,理解课文中的描述和感受。

2.学生能够了解天门山的位置、地形以及其它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借助课文中的描写,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学生能够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描述。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向往美好的情感。

二、教学材料1.课本《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第二课《望天门山》。

2.天门山地图、照片、PPT等相关教学工具。

三、教学过程1. 情境热身(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看一段天门山的视频或照片,让学生充分感受天门山的美丽和神秘。

2. 导入新课(10分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天门山的地图、位置、高度、地形等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天门山的基本情况。

3. 自主学习(20分钟)1.学生阅读课本《望天门山》;2.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思考、想象;3.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提炼出关键词、主要内容和核心感受。

4. 互动探究(15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分享关于天门山的各种事实和有趣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探究。

5. 创作活动(20分钟)老师指导学生根据《望天门山》的描述和自己的想象,自由创作自己的作品,以图文形式表现出来。

6. 总结归纳(5分钟)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再次认识到天门山的美丽和神秘,并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正确阅读、理解和复述课文内容,口头描述相关信息。

2.学生能够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图文形式进行展示。

五、课后作业根据老师的要求,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望天门山》教案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许多名山大川,或风光秀丽,或雄伟壮阔,自古以来,许多诗人为
我国的壮丽山河,留下了千古佳句,唐朝大诗人李白在25岁那年,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板书
课题)
二、分析题意
师:望”是什么意思?
生:看,在远处看。

师:望天门山是什么意思?
生:站在远处看天门山。

(出示天门山图片)师介绍天门山:天门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过渡句:当年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的乘舟顺江而下,途径天门山时,年轻浪漫,一派天真的李白写下了这首诗。

三、初读古诗。

1、师配乐朗诵
2、师:经过课前的预习和老师刚才的朗诵,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李白在天门山都望到了哪些景物?
生:青山、碧水、孤帆、红日。

3、师:那我们就品味一下,这些景物如何在作者的笔下具有了诗情画意的。

4、师:下面同学们读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读清爽,读通顺。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断楚孤帆
(2)指读古诗
过渡句:古人作诗讲究有板有眼、有韵律,所以我们要读岀节奏,读岀韵律。

(3)岀示幻灯片,指导按节奏朗读。

四:分析诗文。

师:同学们读了几遍诗句,发现了什么?诗中除了题目中有望”字,诗句中有望”字吗?
生:没有。

师:全诗除了题目《望天门山》有望字,诗句中却没有一个望字,然而仔细品味,我们会发现每一句诗句
中都隐含着望”字,并且这个望字流露岀了作者的山水真情”,下面我们逐句分析一下。

(一)分析第一句
岀示幻灯片,指读第一句。

师:第一句作者望岀了什么?
生:望到了天门山。

天门山断开了。

师:天门山是怎么断开的?
生:被楚江冲开的。

师:楚江是什么意思?
生:长江。

师:此时此刻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奔腾的长江水把天门山冲断了。

师:长江水这么厉害,有这么大的本领,你从这厉害的水中看岀了什么气势?
生:波澜壮阔阔的气势。

板书:望一一波澜壮阔的气势
师:谁能读一读这句,要读岀长江水波澜壮阔的气势。

归纳:诗的第一句读后自然会映入这样的画面:浩荡的长江水,飞奔而下,把本来一个整体的天门山冲击成东西两座山。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望见长江水那波澜转过的气势,作者如何能诞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的诗句呢。

(二)岀示幻灯片,指读第二句。

师:第二句作者望岀了什么?
生:望到碧水流到天门山,有转变了方向。

师:为什么会转变方向,水流的不是很有气势吗?
生:大山也不是等闲之辈,也非常厉害,面对湍急的水纹丝不动,表现岀自己的雄姿伟岸。

师:你的眼前又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碧绿的长江水向东流到天门山突然转了弯,向北流去。

归纳:碧绿的长江水向东流到天门山后,突然转了个弯,向北飞奔而去,这里又写岀了天门山的雄姿险
峻,不是吗?高峻坚固的山峰岂能容忍江水的肆意横流,所以奔涌到天门山只能至此回”了。

不难看岀这一句通过水势,写作者望岀了天门山的雄姿伟岸。

板书:雄姿伟岸的奇观
师:谁能读一读这句,要读岀天门山的雄伟。

过渡句:望尽两岸青山排闼,忘却夹江水势汹涌,此时此刻,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谁能有感情的读读
最后两句诗。

(三)分析三、四句。

岀示幻灯片,指读。

师:作者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喜悦。

师:为什么高兴?
生:因为诗人陶醉在美丽的山水之中了。

师:你知道李白是站在哪里望天门山的吗?小组合作,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汇报:生:小船上。

通过两岸青山相对岀”这句诗,我们知道的。

相对岀”应该是两岸的青山变得越来越清晰,是因为诗人坐着小船,越来越靠近天门山。

师:出”是什么意思?
生:突出,也就是天门山由原来的看不见,变得越来越清晰。

师:这个出”字用得出神入化,把原本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

师:此时此刻,你的头脑中又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两岸的青山一会岀现,一会又忽闪不见,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然驶来。

归纳:满眼的山水风光开阔了作者的胸襟,感染了作者的心情,由此妙笔生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青山绿水衬托着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然驶来,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呢?这遥望之中的传神一笔,不仅生动形象的描绘岀波澜壮阔的长江水,雄奇秀丽的险峻山峰,乘风破浪的孤帆"这一动态画面,也写岀了自己的喜悦之情,我们看罢自然会心升共鸣,欣然陶醉在作者那青山绿水的心情之中。

板书:青山绿水的心情
师:谁能有感情的朗读一下后两句,读出青山绿水的心情。

五:悟诗情
过渡句:青山、绿水、孤帆、红日,好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短短的几句诗,却表达了作者美丽的山水真
情。

(板书:美丽的山水真情)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上自己的理解,说说你从这幅美丽的画面中看出了什么?
师: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让我们跟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次感受这青山绿水带给我们的享受。

生配乐朗读。

师:这首《望天门山》早已成为千古佳句,让我们闭上眼睛,脑海中想象那美丽的画面,试着背诵一下,让它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

指名背诵、齐背。

六、古诗拓展:
1.大诗人李白对天门山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他还写过《天门山铭》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岀示幻灯片)
2•天门山的青山绿水,让诗人由衷的热爱,他写的《早发白帝城》和《望庐山瀑布》同样是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

(岀示幻灯片)这两首诗大家熟悉吗,谁能有感情的给大家读一读。

七、交流展示:展示课前收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八、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九、作业:把这首古诗背给你喜欢的人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