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利弊谈
幼儿园“示范画”在美术教育中的利弊
“示范画”在美术教育中的利弊“范画”其实质是“示范演示法”的具体载体与运用。
即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如宋代王唯一于1026年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铸成铜人模型、刻示经络腧穴位置并进行演示。
但是,示范演示法也有其利弊,具体见下表:思考:其一,“范画”对孩子的作用究竟是什么?是“请你照我这样做”还是引导幼儿“我想怎么做”?其二,幼儿绘画中的技巧,如线条、构图、涂色等,是老师教出来的,还是顺应幼儿美术表达的特点,在幼儿身心成熟基础上的提升?具体地说,1-3岁的幼儿处于涂鸦期,表现为一种手眼协调的动作练习,如小班幼儿画的花可能就是一个圈或者一个点;3-6岁的幼儿为象征期,表现为能够用线条或图形的简单组合来表征事物,如中班幼儿画的花可能会有一个圈加一个棒,可能还会有一些圆形的花瓣;5-7岁的幼儿为图式期,其写实性表达开始萌芽,能用相对固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特定的事物,如大班幼儿会发现每朵花都是不一样的,故在花型、花瓣等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
所以,老师的作用并非“教”孩子画,而是应该激发孩子对事物的真实体验,引导孩子在强烈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的真实表达。
从这种意义上,“范画”用其“一刀切”式的方式,局限了孩子的想象,让所有的孩子以一种方式进行模仿表达,其画作“千篇一律”,毫无情感可言,丧失了儿童的“百种表达”及儿童画应有的“童趣”。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惯用的的“范画”作深入的思考。
“范画”——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既然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最终价值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既然幼儿园的美术教育的方法应该尊重每个孩子个体独特的表达,那么在集体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该怎么做?其一,不宜提供“范画”,但应提供孩子感受真实事物的机会。
以某大班美术活动“家乡的桥”为例,以往的美术活动的做法是:首先让孩子说说家乡的桥,其次老师现场示范画家乡的桥,好一点的教师还会出示各种各样的范画让孩子有更多的感知,最后是让孩子自己作画。
美术课堂中老师要不要范画-最新年文档
美术课堂中老师要不要范画尽量灵活代替及时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范画好还是不范画好,存在着很多争论。
有人认为,老师的范画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最好不要范画。
有人认为,老师不范画,学生就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画,不范画不行。
有的美术老师在美术课堂上从头讲到尾,并在黑板上演示作画步骤、方法,学生的美术作业一发下来,大部分都和老师画的一样,缺乏创造性。
而有的美术老师是从不范画,让学生从观察实物、图片、模型或欣赏多媒体为主,学生的作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多样。
有的美术老师可能介于两者之间。
到底要不要范画呢一、从我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说,美术老师能不范画尽量不范画老师一范画,大部分学生都会照着范画画。
因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
老师的范画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果确实需要在技能技法方面范画,老师要提醒学生,每个人要画出自己的特点,不要模仿别人,不要照着范画画。
杨景芝老师在《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里说到,绘画能力随人的认识和知觉发展向前发展,确实不是靠学习绘画技能提高的。
儿童绘画能力是依靠认识和知觉能力发展的,是随年龄成长的自然结果。
在我的美术课堂实践中,我也发现,老师不范画,学生反而画的更好,画面的内容更丰富,表现的方法多种多样,创造性更强。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想象力很丰富,思维活跃,创作的画面不受生活真实的约束,看上去虽然与生活中的物体不十分相似,甚至不合比例,但有自己的特点,纯真、可爱,充满童趣。
创作的画面,老师只需要稍加点拨引导即可。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
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包办”。
杨景芝老师在《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中说到,儿童不需要教他怎样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怎样自己画。
她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的创造力。
她认为,儿童艺术的语言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儿童通过感知进行的创造性表达。
我们鼓励儿童创造属于自己的语言符号,自己的色彩表现方式,不受成人偏见的束缚,没有一套死的程式和方法,使儿童有极大的空间去自由自在地画。
浅议范画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策略-2019年教育文档
浅议范画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策略一、范画的作用范画是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路,有效地创作美术作品的途径。
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它是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
其中范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好的范画并运用得当犹如一盏指路明灯,而差的范画或乱运用简直就像一个炸弹。
《指南》艺术领域中提到美术活动中尽量不示范,而是通过观察自然事物和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来学习如何表现;其教育建议中也指出,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二、使用范画存在的异议关于有无范画问题,一直是美术界争论的问题,国外很多是赞成自己画,而中国人是使用范画的多。
国外的孩子绘画有时候就是抽象的,估计很多家长看了会说看不懂。
教师要不要示范?认为需要示范的理由是幼儿还没有掌握表现事物的基本技能,需要从教师的示范中学习;也有人认为画画要分成技能和想象力两个结构,技能包括基本线条、形状、颜色的认知等。
个人觉得,在初期,孩子学习基本技能的时候是需要示范的,孩子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认为不需要示范的人的理由是教师的示范会阻止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导致依葫芦画瓢。
三、如何教孩子进行绘画创作如何不使用范画教孩子画画,在不限制的情况下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又让孩子们从中受益学到技能?在这里,老师的教和引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在活动中萌发孩子的想象意识,脱离范画想象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律、传统观念、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因此教师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
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
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可尝试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通过教师对幼儿的一些提问,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图像。
充分发挥美术教学中的范画作用
充分发挥美术教学中的范画作用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而范画作为美术教学中的一种常见教学方法,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范画作为一种示范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展示优秀作品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并讨论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
首先,范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美术教学中,学生常常因为技巧不够熟练或者自身创作能力有限而感到困惑和沮丧。
而范画作为一种示范和引导手段,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优秀作品,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当学生看到优秀作品中独特的构图、色彩运用或细致的绘画技法时,他们会对绘画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渴望,进而激发自己的创作欲望。
其次,范画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绘画技巧。
绘画技巧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良好的技巧掌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范画作为示范性教学的一种方法,可以向学生展示绘画技巧的运用和实例,引导他们学习和模仿。
通过模仿优秀作品中的线条运用、明暗处理或者色彩运用等技巧,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各种绘画技巧,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运用。
范画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美术技巧。
再次,范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艺术欣赏能力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范画作为示范教学的一种方法,可以向学生展示和引导他们欣赏优秀作品。
通过观察优秀作品中的构图、色彩运用或者绘画技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
通过范画,学生可以领略到各种绘画风格和流派的魅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能力。
最后,范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范画作为一种模仿和学习的手段,有助于学生在模仿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通过学习和模仿优秀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各种绘画技巧和表现方式。
当学生熟练掌握了这些技巧后,他们可以在创作中加以运用,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范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创作的起点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帮助他们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画和演示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范画教学和演示,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培养小学生美术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范画和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范画的作用范画作为美术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创作水平。
具体来说,范画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小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欲望。
通过范画的呈现,小学生可以感受到艺术的美感和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范画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作平台,让他们能够尝试不同的绘画方法和材料,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和创新精神。
2.提高小学生对绘画的认知和素养。
范画一般是由艺术家或老师亲自创作,画面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水准。
在范画的引导下,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绘画技巧和方法,理解绘画的前期准备和涂色的顺序,从而提高他们的绘画作品的质量和水平。
3.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范画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语言,通过它可以使小学生更有感性地领悟艺术形式和艺术内涵,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同时,范画的多样性也能够帮助小学生开阔眼界,拓展艺术视野,为他们后续的艺术学习和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促进小学生的合作和交流。
范画作为一种集体活动,需要小学生参与到其中。
在范画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协作完成绘画任务,这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还能够让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作品。
二、演示的作用演示作为一种形式多样的美术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同样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演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如画面展示、视频展播、实物展示等,为小学生带来色彩缤纷的视觉体验,同时也可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地传递美术知识和技巧。
反方观点{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不需要提供范画]
反方观点{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不需要提供范画]第一篇:反方观点{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不需要提供范画]反方观点:各位老师、对方辩友,我方认为,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不需要提供范画。
范画是指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提供的直观、形象,供幼儿观察、参考、选择、模仿的所有绘画作品。
我们觉得,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而不是单纯的美术技法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应克服过分强调技巧和标准化的偏向,以免把幼儿创造性的活动降格为机械的训练,使其在被动的服从和模仿中丧失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泯灭创造力。
”让幼儿临摹老师的范画会禁锢孩子的思想,无法达到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
没有了范画,就没有了局限,孩子们的创造性会得到全面的发挥,孩子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拓展。
此外,我们作为现代的幼儿教师,都有比较新的教育理念和评价理念,我们会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会用“象不象、好不好”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临摹训练。
毕加索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得像一位大师,却要用一生学习画得像一个儿童。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通过教学,让一个本来画画就充满想象力的儿童,变得像成人那样画画呢?因此,我方认为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不需要提供范画。
第二篇:幼儿美术教学中范画运用的策略幼儿美术教学中范画运用的策略范画是绘画教学中使用的示范性的作品,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使用范画是支持绘画教学的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幼儿美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现在有很多老师都在避讳范画“示范”这个让人敏感的用词,更有甚者谈其色变,其实适当的示范是必要的,示范的价值在于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只要把握第度和方法,示范就是一个阶梯,孩子们可以顺着这个阶梯越爬越高。
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范画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广泛应用于美术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范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取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以供学生模仿、学习、领会其中的艺术技巧和精神内涵。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范画的艺术教学功能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够传授给学生不同的艺术技巧和知识。
范画教学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模仿范画作品,使学生了解和领会范画中的构图、色彩、线条等技巧,提高学生的作画技巧和美术涵养,使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美术基础。
二、范画在美育的意义范画教学旨在使学生通过模仿优秀的美术作品来了解艺术品的艺术魅力,并进一步理解艺术语言和视觉文化。
范画不仅仅是技术训练,同时也是一种感性的体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艺术作品的内涵,更好的欣赏艺术品的美。
同时,范画还有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范画教学,虽然要求模仿,但并不是生搬硬套。
通过模仿,学生不断实践,发掘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开拓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如何充分利用范画教学1、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范画作品。
范画的特点在于对学生有观察能力和创意能力的要求。
因此,在选择范画时,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相应的作品,选择难度适中的范画作品,并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不同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范画作品,这样才能够发挥范画教学的积极效果。
2、利用现代技术,创新范画教学方式。
现代技术的普及为范画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
可以通过多媒体、电子白板、互联网等方式,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展示和分析范画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3、把范画教学和素材创作相结合在范画教学的同时,也可以结合素材创作,教给学生如何在范画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独创性创作。
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范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术教学工具。
通过范画教学,学生可以逐渐掌握艺术技巧,领会艺术内涵,起到了培养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作用。
美术课堂中范画的妙处
美术课堂中范画的妙处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我深知范画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的教学手段之一。
范画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不意味着让学生生搬硬套地临摹,学生学习有没有收获,学生作业有没有创造性,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启发与引导。
现在的初中美术教材印刷精美、色彩绚丽,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学生很多都是翻翻而已,时间一久也就看得平淡了,说明新奇的浏览并不能代替学生理解美术课教学的意图。
同时,美术课也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它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演练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和熟悉基本技法。
正如物理、化学做实验,通过动手操作来正确理解物理定理和化学方程式一样。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范画这一环节,千方百计让我的学生看到范画的妙处。
一、让学生理解“课本范画”初中美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绘画技法类占美术课业总比例的45%~50%,比重很大,其中尤以中国画技法为典型。
初中美术教材本着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遵照循序渐近的原则,清晰详尽地分解中国画的绘画内容及方法步骤。
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光凭着课本的分解,动起手来还是觉得无从下手。
这就需要老师以演示范画为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本范画。
例如:初中美术第三册中,中国写意花鸟——“雄鸡”一课。
课本用分解图表现雄鸡的画法步骤十分清楚,但学生仍感茫然,无从下笔。
为了化解学生的这种障碍,我在上课时,先展示大幅公鸡实物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仔细观察雄鸡的形态,建立起直观印象。
然后我在黑板上铺开大张宣纸,现场演示,从鸡的嘴、眼、冠到鸡颈,再到鸡身,由局部到整体,由慢到快,一气呵成,一只神气活现的大公鸡跃然纸上。
在示范时,我边画边向学生讲解雄鸡各部位不同的用笔用墨,不同的着色,以及应注意的细节。
有了老师现场作画的直观感受,学生心领神会,他们基本上都知道该从哪里着手下笔,模仿练习颇有兴趣。
这节课学生自己画成功的作品约有70%,在年终美术课教学问卷调查中,30%的学生反映这节课印象深刻,还有的学生因在这节课自己画的公鸡得了好的分数,从而对画国画有了很大信心。
美术教学中“范画”论文
谈美术教学中的“范画”一、范画在教学中的形式一直以来,范画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在美术教学中起着不可或缺重要的作用。
教师通过课堂范画,能促使学生尽快地掌握绘画的方法和步骤,能使学生尽早地进入绘画高境界。
好的范画就好比一个“路标”,帮助学生及时找到适合自己提高的路径和方法,范画能以最直观地绘画知识、技能、技巧完整有序的展现给学生。
因此,范画在美术教学中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1. 范画的欣赏性。
欣赏,在美术教学中占着极重要的位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力。
课本中供学生欣赏用的古今中外名画缩得非常小,因此学生常常对它一看了之,很难吸引学生的目光。
如果事先把它们放大成范画或印刷品,在上课时展示,细节处讲解和观摩,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2. 范画的启示性。
“范画”并不是让学生“照着画”的,而是可以用来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美术教学中,启示性范画有“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路的重要作用。
用“范画”来启发学生怎样“学以实用”,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把学到的技法、技巧习惯性地用于每次的练习。
教师应结合课堂内容,创作范画。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有不少学生对“创作”简直不敢下笔,幼儿时期那种毫无顾虑的“胆量”丧失殆尽。
其中,有画就一“临”到底,完全束缚学生的手脚,也有的创作就“大胆放手”,教师只三言两语就袖手旁观,后者的结果导致学生无论是构思还是技法,始终走“幼儿形象”的轨迹,很少有新突破,应完全归结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失误,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调度好“导”与“创”关系所致。
如果教师在每次创作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导”的重要性,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能按学生实际事先准备几幅“范画”,用各种不同的构思,如历届学生的优秀练习“启发”学生,引导他们由此及彼,扩展新的思维,促成学生人人都有“学用结合”的思想。
3. 范画的步骤性。
美术作品具有步骤性,如在素描静物作画教学时,可分为四个步骤制作范画:(1)构图确立,使画面上物体主次得当,构图均衡又有变化,避免散、乱、空、塞等弊病。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引言美术课是小学生开发创造力和表达情感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范画和演示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范画和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影响。
范画的作用范画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示范作品。
范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学习参考,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美术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线条表现等要素。
范画不仅可以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中汲取灵感,尝试独立创作。
范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参考和示范:范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范本,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同时也可以启发他们的创造力。
2. 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分析范画的构图、色彩运用等方面,学生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范画的形象和构图往往超出学生的实际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绘画中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范画作为优秀的艺术品,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水平。
5.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模仿范画,并逐渐实现自我表达,学生可以在绘画中找到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演示的作用演示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绘画过程的教学方法。
演示可以直观地展示绘画技巧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演示,学生可以看到教师的实际操作,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提升绘画水平。
演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直观展示技巧:演示可以将绘画技巧以视觉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来理解和掌握技巧的应用。
2. 提供实践机会:演示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模仿教师的动作和方法,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掌握绘画技巧。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演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观察演示,学生可以培养观察细节的习惯,提高对绘画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范画合理运用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范画合理运用范画是指教师或其他专业画家或绘画作品作为参照物,让学生模仿或进行创作的一种教学方法。
范画不仅可以展示出专业画家的作品,也可以展示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通过观察和模仿范画,幼儿可以学习到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
范画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范画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爱绘画。
幼儿通过观察范画,会产生向往和想要模仿的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到美术教育中来。
范画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通过观察范画,幼儿可以学习到不同的线条、色彩和构图等元素,从而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范画可以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范画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个性和风格,幼儿可以从中获得灵感,进而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如何合理运用范画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范画。
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绘画技能有限,过于复杂或艰深的范画会让幼儿望而却步。
教师需要选择简单明了的范画,以适应幼儿的发展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范画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观察范画,指出其中的特点和技巧,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范画的感受和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范画中的元素和技巧。
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范画创作任务,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在观察范画的基础上进行模仿或创作,可以是画一幅与范画相似的作品,也可以是根据范画的风格进行创作。
范画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合理选择范画、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以及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范画的合理运用的关键。
通过范画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美术教育,使用范画的利弊
幼儿美术教育,使用范画的利弊如何不用范画进行幼儿美术教学美术教学是对儿童进行美育的重要形式,在幼儿美术课上,教师一般通过范画的方式指导孩子模仿进行美术创作,这也成为幼儿美术教育约定俗成的教学模式.不过,采用范画模式进行幼儿美术教学,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它束缚和遏制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其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对此,笔者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针对艺术领域提出的“不宜用范画进行美术教学”作为教研重点进行探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不用范画的美术课进行解读剖析,就如何更好地发展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深入探索实践,以利于运用到实践中,促使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一、幼儿美术教学中使用范画的利弊1.使用范画的益处教师范画可以让幼儿较快地初步掌握绘画技巧,有利于他们日后过渡到画写生画、写意画、命题和创作画等.它让幼儿更直观地明白画的内容,懂得绘画的步骤.因此,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使用范画是培养幼儿美术能力的有效途径.2.使用范画的弊端教师示范画让幼儿“依葫芦画瓢”,阻断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有些孩子在拿掉范画后就无从下笔,不会画画了;有些孩子们的画虽然“很像”教师的范画,但却缺乏个性,很难让他们体会到不同绘画形式所带来的创造性和童趣,其素质能力也很难得到锻炼提高.二、美术教学中不用范画的思考建议笔者曾经指导一节美术课程“节日礼仪”,课上简单地让幼儿仔细观察灯笼、鞭炮等图画,之后让幼儿自由创造一幅具有情境的作品.在那堂课中,孩子们画出了富于想象力、独具特色的作品,有的画出了包含烟花、糖葫芦等物品的过年景象,有的画了动物过春节的场景,精彩纷呈.所以,不用范画教学有时反而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不用范画的美术教学中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学习,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明确了教育的方向,特别强调了要注重素质教育.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也要时刻注意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尊重幼儿的想象,要积极引导幼儿去理解艺术,努力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例如,笔者结合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开展的“送给妈妈的贺卡”绘画活动,就不采用范画的方式,而是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注重发散思维、即兴发挥、艺术表现等,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结合幼儿实际情况提升他们的创作水平,引导他们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2.鼓励自主创作,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幼儿教师在不用范画进行美术教学的情况下,要时刻牢记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创作.比如,笔者在上主题为“春天来了”的美术课时,首先引导幼儿描述春天的景象,然后就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思考创作作品,幼儿兴致很高,并自由创作了关于春天的画作.如孩子们把太阳画成了太阳公公、太阳公主、太阳宝宝,而把柳树画成柳树姑娘、柳树妈妈,还在柳树上画了燕子等小动物,而蝴蝶、蜜蜂、小蝌蚪这些小动物在孩子们笔下更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他们还画了潺潺的溪流、五彩缤纷的野花、嫩绿的青草等把春天的景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他们真正实现了在没有范画的帮助下,独立地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不论画工如何、色彩表现如何,这都是一种艺术创作的尝试.因此,要多鼓励幼儿自己去观察发现、理解分析、构思创新,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内涵就会更丰富、生动,更有艺术感染力.3.合理优化教法,着力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培育幼儿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创新发现更多更适合自己和幼儿的教学方法手段.例如,可以多带幼儿开展户外活动,到公园写生、郊游采风,开展欣赏、讨论、分享等活动,让幼儿在畅谈想法和感受中成长.当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感知与欣赏的徒手操作法让幼儿加深绘画印象,在游戏中引起绘画的兴趣,还可以让幼儿自由操作,用感知的方法引起幼儿绘画兴趣,更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法激趣,让幼儿现场作画.总而言之,采用多种绘画方式激发兴趣,采用多样的导入方式,并多用游戏性语言鼓励幼儿作画,设置游戏情境、选择日常生活中幼儿喜爱的事物、运用儿歌策略增强幼儿掌握绘画的技能技巧、注重评价环节提高幼儿成就感等,都是旨在真正提高幼儿的美术素质.幼儿绘画教学中不宜使用范画的原因及策略探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艺术领域教学建议指出:"绘画教学不宜提供范画,特别是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论文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范画”的利与弊教师:XXX摘要: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在美术活动中,应该让幼儿积极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从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但是,在绘画中应不应该给幼儿提供范例,这在幼儿教育界中争论颇多。
本文就初步探讨了范例对幼儿的绘画想象产生的一些影响。
关键词:美术活动范画绘画想象一、问题的提出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人类的进步,是知识的源泉。
因此,如果不能培养孩子自己开拓生活的原动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
”想象确实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积极、大胆的表现自己独特的、创造性的想法,使他们处于主动活动中,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活动属于创造教育的范畴。
它包括在美术领域中通过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幼儿用自己创造的方式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
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培养独立的、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但是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往往受范例等因素的影响,孩子在绘画时,给不给范例争论颇多,范例对幼儿的绘画想象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它的利与弊有哪些?这些将在文中一一解答。
二、研究方法对象:本次研究采用教育实验法、分析法、比较法。
选取某一大班中若干名绘画水平相当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作画时出示范画,另一组作画时不出示范画)作为研究对象。
绘画的主题:《我的家乡》。
三、结果分析通过观察、比较两组幼儿的绘画作品得出结论:(一)出示范画和不出示范画存在背景上的差异出示范画的一组幼儿由于受范画的影响,画背景时,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范画,自己创造和想象的东西少。
而不出示范画的一组幼儿少了范画对他们的影响,只凭他们观察到的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自己创造出许多不同的背景。
因此,在背景方面范画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束缚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出示范画和不出示范画存在构图上的差异在一幅幼儿作品中,往往不止一两个形象,有时甚至有三四个甚至众多的形象。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小学美术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感知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为目标的课程,美术教学中范画是一种帮助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重要形式,是教师在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教学价值,因此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范画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热情。
作为美术教育老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范画,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创造想象力的共同创作空间,让学生们打开思维、提高。
美术创作热情。
范围美术创作有帮助可以激发学生美术兴趣,提高美术创作热情,掌握美术创作技能。
其次,范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范画的力量是让学生们了解创作的过程和最终的艺术表现场景,通过简单的绘画示范来教导学生艺术表现,从而“图以达为”,扩大学生的美术视野和艺术创作能力,是学习美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
再次,范画有助于督促学生美术学习和练习。
以范画上提供的绘画面貌为基础,可以带动学生们进行改变,不断达到不同程度的完善,让学生们及时找到自己对于范画的改变、完善的感受,在美术学习、练习中督促学生形象的思考和改进,让学生们可以在作品中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思维。
最后,范画可以提供学生健康成长的艺术知识。
美术老师们可以通过范画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史上名画再创作风云变色的实践活动,形成艺术和知识融合的极佳标本,让学生更系统的学习艺术,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知识和感受。
以上最为显著的作用,足以体现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范画上的画面景物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启发思维,增添新意,展示新形式,正是美术课堂范画演示的重要性。
对该不该出示范画的思考
对该不该出示范画的思考在对该不该出示范画的思考中,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和不同的观点。
一方面,可以认为出示范画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不应该出示范画。
下面我将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首先,支持出示范画的观点认为,范画可以提供艺术学习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观摩范画,学生可以了解各种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可以学习到不同种类的绘画风格和艺术风格,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观察和表现的能力。
范画既可以让学生模仿,提高绘画技巧,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风格和个性。
范画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是有规律和方法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
因此,出示范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的技巧和艺术原理。
另一方面,反对出示范画的观点认为,范画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
范画是别人创作的作品,它们代表了其中一种风格和理念,学生在模仿范画时容易陷入模式化的思维和表达方式,难以发展出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创作能力。
范画可能给学生一种标准答案和固定模式的印象,会让他们丧失独立思考和自由创作的能力。
另外,范画也可能会使学生过于注重形式和技巧,忽视了艺术表达和内涵,使他们的作品变得没有灵魂和无聊。
然而,我认为,对于该不该出示范画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肯定和否定的答案,而应该因材施教,因具体情况而定。
范画是一种辅助工具,它的作用和发挥取决于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运用和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范画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创作;学生也应该在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和探索,发展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另外,范画并不仅限于模仿,也可以作为学习之外的一种观摩和欣赏的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和分析范画,学习到其中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同时也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范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更多不同风格和时期的艺术作品,丰富他们的艺术知识,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总的来说,对于该不该出示范画的思考,我认为范画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和资源来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艺术。
谈教师范画在美术课堂上的作用
教师范画在美术课堂上的作用一副成功的教学范画,会给你的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大量的课堂范画中,我积累了点滴经验,取得了一点成绩,同时也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我认为一张好的范画可以在课堂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欣赏课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占着重要的位置,但现行教材中供学生欣赏用的古今中外名画和当代学生的优秀习作,因版面有限,它们都缩得非常小,有不少地方根本无法辨认。
因此学生常常对它一看了之,不肯细细品味。
上课时即使教师把课本高高擎起,在“方寸”之间使劲地比划,也很难吸引学生的目光。
每当遇到像中国画中的水理韵味、西画中的色彩渗化衔接之类的东西、教师根本无法言表。
要是事先把它们放大绘制成范画(无法仿绘的也该收集大幅印刷品),在上课时悬挂,效果就截然不同,学生会对挂图目不转睛而较快地心领意会,产生较强的感受与共鸣。
其次,凡作画总得有个步骤,可课本中的“步骤图”限于篇幅安排.印得却是很少,教帅要指导,又不能光靠一枝粉笔.而且时间也容不得教师在课堂上那么“慢条斯理”。
比如讲素描,不等教师把明暗讲好,教时已经过半,叫学生哪还有完成作业的时间?遇到色彩的水分干湿.掌握起来更麻烦,这就要求教帅按作画一、二、三的顺序,课前有“预制品”,到用时依次张挂,边挂边讲,既直观,又简炼。
在讲评分析学生作业时,光一味地讲述如何如何.一味地指出不应这样那样,往往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好”、“差”之间始终趋于含糊的状态。
如果二幅“范画”并列对照,如色彩的浓淡效果、景物的大小疏密,很快就一目了然,成败是非让学生领悟在分秒之间。
此种方法也常用于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如黑白的节奏、构图的位置,教师就可以用范画的形式,多幅相比,然后汰劣择优,直到剩下最完美的一幅。
这样做,一方面向学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弯路和常犯的错误,让学生在教师胸有成竹的展示中防患于末然;另一方面,在比较中使学生对“优”和“劣”有一个比较肯定的、明确的鉴别,成为学生从“所以然”的感性认识飞跃到“之所以然”的理性认识的催化剂。
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范画,也叫“模写”,是一种美术教学常用的方法。
它是通过临摹名家作品或者学习历代艺术家的手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画技水平的过程,是一种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又有创意和能力提高的过程。
范画在美术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它在学生提高绘画技能和丰富其文化素养方面具有十分有效的应用。
一、范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画技水平。
通过模仿名家的作品,学生可以学会一些基本的构图技巧、色彩运用等。
名家作品中的人物、风景等客观事物,是艺术家们对其观察理解和感性表达的结果,它们包含了丰富的艺术内容和技巧,是学生学习的好素材。
通过模仿学习,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画技水平,更好的去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范画可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学生通过模仿名家的作品,可以了解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和历史背景,进一步认识艺术史的发展历程。
例如临摹古代名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艺术风格,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去尝试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范画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模仿名家的作品,学生可以学会艺术创作中的“剽窃”和“模仿”等方法,这些基本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入门,并且在此基础上发挥创造力。
例如,当学生掌握了绘画人物的基础技能后,可以进行人物造型创意的改编。
通过模仿并加入自己的创造改进,可以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范画可以增加学生对美术文化的认识。
范画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背后的审美理念和文化内涵。
范画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家对于同一题材的表现方式、思维方式及其背后的思想性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自由探索和总结自己的认识体验,提高自己的艺术敏感性和判断力。
五、范画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动力。
范画可以引导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和热爱,并且学生通过模仿学习可以得到实际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进而激发他们对美术的追求和锻炼自己的技巧的动力。
浅议范画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策略
浅议范画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策略【摘要】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范画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个性特色和创意想象力。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注重个性化引导和鼓励自由创作的应用策略,从而改变传统范画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这些策略的引导与实践,幼儿可以得到更多的发挥空间,展现出自己独特的美术才华和创意表达能力。
这有助于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对于幼儿园美术教育而言,改变范画教学的传统模式,注重个性化引导和鼓励自由创作,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培养其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关键词】范画、幼儿园、美术教育、问题、应用策略、个性特色、创意、想象力、传统模式、个性化引导、自由创作、改变、培养创造力1. 引言1.1 浅议范画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策略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范画教学一直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范画教学通过引导幼儿照着范本进行绘画,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形态结构。
在实际应用中,范画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阻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范画教学缺乏个性特色。
由于范本是固定的,幼儿在模仿范本时往往缺乏个性化的表达,导致作品缺乏独特性。
范画教学缺乏创意和想象力。
幼儿在模仿范本时通常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绘画,缺乏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用策略来改善范画教学的效果。
我们可以注重个性化引导,鼓励幼儿在模仿范本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特色和表达方式,让作品更具个性化。
我们可以鼓励幼儿进行自由创作,让他们不受范本的限制,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更具创意的作品。
通过改变范画教学的传统模式,注重个性化引导和鼓励自由创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其绘画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让幼儿在美术教育中不仅掌握技巧,更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展现独特的艺术天赋。
2. 正文2.1 范画教学的传统模式范画教学的传统模式通常是指老师提供范本或模板,要求幼儿按照范本进行作画,目的是让幼儿学会模仿和复制。
浅谈范画运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利与弊
浅谈范画运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利与弊溧阳实验小学幼儿园美术教研组刘颖组织过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教师大概都会被这样的一个问题所困扰:到底能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范画。
对于这个问题通常会有两个相反观点:一种是认为不能运用范画。
众所周知,幼儿的模仿力强,很容易“有样学样”,如果教师利用范画进行教学,幼儿就会照着范画的样子画,这样不利于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也会阻碍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长此以往,幼儿的思维便会被束缚,无法引发他们心灵深处的美感,由此可见,范画是不利于幼儿美术教学的。
另一种观点是可以运用范画,因为很多绘画中的技能技巧幼儿还未能掌握,过分强调幼儿自由表现会使绘画处于漫游式的自流状态,使幼儿的作品没有重点及内容。
如果放手让他们去画,幼儿脑中有想法却无法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
有些幼儿甚至会因能力低下转变成胡闹式的情绪发泄,或是容易诱发惰性,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难以再突破,从而形成保守性,对幼儿的美术能力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延误作用。
而利用范画指导幼儿学习绘画技能是直观可行的办法之一。
幼儿只有在学会基本绘画技能之后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创作。
到底这两种观点哪一个比较有理呢?在实践中我发现这两种观点都各有其道理,也有其不足之处。
范画教学不是绝对有利也不是绝对不利的,这就要看教师如何理解范画的含义了。
如果只是简单地出示一幅教师画好的画,再精美再漂亮,它也起不到任何引导作用。
范画并不是简单的为了让幼儿照着画的模仿画,而是以出示的先后顺序、形式、内容等进行重新诠释,在绘画教学中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动力,使幼儿进入视觉思维活动的状态,对示范进行选择和再组合的双向作用。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范画教会孩子一些技能技巧。
在运用范画过程中我根据自己经验所得总结出以下几种示范方法:1、局部示范法所谓局部示范法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中对幼儿来说有难度的部分或物象的一个局部,教师将其示范出来,以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又可以使幼儿集中精力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利弊谈摘要:在美术教学中,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了不同类型的范画,确实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
但使用范画不当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
作为教师,不能清醒地、理性地认识这些问题,不能在向学生提供范画的同时,“免疫性”地向学生说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那么就可能在给学生带来正面引导的同时,使这些“负面影响”逐步扩大。
本文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就这个方面的问题作了进一步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应对措施。
对宋文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不同见解和质疑,与宋东梅老师商榷。
关键词:美术教学范画利弊应对商榷发表在《中国美术教育》(200 6年第1期)上的宋东梅老师的文章《浅谈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以下简称宋文),较详尽地阐述了在美术教学中,选用不同类型的范画,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作画积极性,引导学生完成正确的作画过程,增长他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整个美术教学的质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但读后仔细揣摩,总是感到文章只是说出了事情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另一面。
也就是说该文遗憾地只讲了范画在美术教学发挥作用中好的一面,有利的一面。
而对运用不当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弊端却尚未提及。
唯物辨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
而这两个方面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又处在变化之中,有时还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得出的答案难免片面。
作为一名大学的美术教师,在以往的许多课程中,我也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了不同类型的范画,确实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但同时我也发现,有时因使用范画不当也带来一些问题。
尽管有些问题是潜在的、微小的,但它产生的负面影响却是不能低估的。
尤其是作为教师,不能清醒地、理性地认识这些问题,不能在向学生提供范画的同时,“免疫性”地向学生说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真正地“防患于未然”,那么就可能在给学生带来正面引导的同时,使这些“负面影响”逐步扩大。
我们应该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思索、分析和认识范画,赋予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新的内涵,发挥它的正面作用,克服它的负面影响。
本文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就这个方面的问题作进一步阐述,并介绍一下自己的应对措施。
对宋文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不同见解和质疑,-兼与宋东梅老师商榷。
一.范画是“临摹教学”的产物,片面夸大其作用,单一地用范画临摹代替对物写生和记忆想象创作,将不利于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美术教学随着科技和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在加强对学生写实能力培养的同时,强调其对学生创造才能方面的重要教育功能,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我们应当看到,目前各高等艺术院校在专业基础训练中,比较重视创新思维的训练,加强了以创造性表现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改革。
而在绝大多数的中小学美术基础教学中,受传统中国书画传习方式的影响,仍然沿袭着临摹教学的落后教学方法。
其实这也是很无奈的。
因为大部分中小学生缺乏美术启蒙教学的引导,不要说进行记忆和想象创作,就是直接进入对物写生的基础训练难度都非常大。
传统的临摹教学比较省力而有效,课堂教学也好组织,于是长期沿用借助范画进行临摹教学或变相的临摹教学,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在临摹教学中,老师把范画(或步骤图)当作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挂图一样的最直观的辅助教具,成为学生模仿的样板,用范画临摹代替了对实物的观察与写生。
在美术教学的初级阶段,适当地利用一些范画,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其引导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正如宋文所说:“它能最直观地将绘画的知识、技能有序完整地展示给学生。
”但是如果片面夸大范画的作用,真的把范画当作了“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成为美术教学中唯一的、至高无上的教学方法,那就可能使事情走向反面。
学生在临摹中,是通过范画来认识形体,他们没有直接观察和触摸物体的体验,认识不到其真实的结构和物体的质感、量感、空间感。
临摹中,他们不需要对画面中构图、图形、色彩、线条等造型元素作出自己的审美选择,他们只是从平面到平面,间接地感知形体。
这种平面上的“纸上谈兵”,使学生思维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这种临摹训练如长期、单一地进行,必然导致学生视觉感官能力的退化,限制学生手和大脑的发展。
这种方法训练出来的学生,即使成绩再好,也只能“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
一旦离开范画样本,面对实物写生和进行记忆画创作,就将一筹莫展。
单一地临摹,使他们有眼睛不会看,有脑子不会想,有手不会画,只能照着老师和古人的范本模仿描画,在作画过程中缺乏创意,逐渐失掉自我。
要克服这一弊端,我在教学实践中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一是只把临摹范画当作美术启蒙教育的开始部分,而注意把临摹范画与写生和创作结合起来;不能用临摹教学替代写生教学和创作教学,注意引导和保护学生创作才能的发展。
二是指导学生面对范画作反向思维,临摹时设想一下画面中的物体在真实生活中应该是怎么样的?范画作者是如何将生活中的对象“翻译”成画面的形象的?现在再把它“翻译”回生活中的面貌加以认识。
三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直接还原生活。
比如,根据范画的构图样式,摆一组相同的静物;或者把学生带到范画中描绘的实际景物面前讲解范画。
通过将自然景物与范画形象进行参照对比,让学生发现艺术与生活的区别和差异,感悟范画作者创作中的独特处理技巧,这样从临摹中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
二、范画如果搞成老师提供给学生的“标准答案”,势必严重束缚学生的创作思维,影响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将使学生作业出现“千篇一律”的雷同。
正如宋文所述,“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需要通过教师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美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范画‟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通过范画,向学生形象地贯彻教学意图,明确教学方向,提出教学要求;学生则通过范画理解和把握教学要点,正确认识作画过程,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对范画在教学中的有利作用我也是认同的。
问题是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美术创作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答案。
艺术表现和探索的魅力所在,就在于它具有多种可能性。
学生作为美术作品的创作者,其图形、色彩、明暗、线条的运用,是其精神的产物,而非机械性的对自然的简单照搬,它是传达情感的一种视觉性的表现语言。
不同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差异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不同,作画时的情绪不同,在画面上所呈现的表达方式也必然会有较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恰恰是每个人的艺术个性不同使然。
面对老师提供的范画,学生作为观赏者,亦同样存在着差异。
因为人的美感由于审美观点、审美标准、审美能力的不同,对审美对象产生的审美感受就会产生差异。
而美的因素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呈现在人的面前也会引起不同美感。
不同的学生在观赏同一作品时,受不同环境、不同气质和不同修养的影响,审美情趣和能力也是有差别的。
由此可见,学生不论作为创作者还是观赏者,他们之间的差异性都是普遍的、明显的、绝对的。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老师作为学生走进艺术殿堂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通过教学,不是把他们循规蹈矩地训练成同样的模式,而是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尊重自己的艺术个性;作画时鼓励和强调他们的个性表现;既要掌握普遍的艺术创作规律,又要寻找自己的独特的艺术语言;提倡独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创新思维。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国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早已习惯于在学习中寻找一个“标准答案”,或等着老师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而老师提供范画,恰恰应和了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
在他们眼中,范画无疑是老师提供给他们的一个明确的“标准答案”。
学生长期形成了依赖心理和服从心理,使得他们对“范画”不敢提出任何质疑。
于是范画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便会形成一个艺术“模式”。
如果老师在提供范画或者亲自作课堂示范画时,对其艺术上特点和成败不作一个全面的剖析和介绍,而是一味强调临摹,而且要求“临的越象越好”,过分追求教学成果上的同一性、统一性和目的性,那么由此带来的后果必然是严重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消磨学生自身的个性,使学生的作品变得僵化、呆滞、毫无生气和“千篇一律”的雷同,这无疑与美术教育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要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关键在老师讲授课程的要求, 向学生介绍范画(包括老师自己的示范作品)时,必须客观地向学生指明:范画仅仅是“一家之言”或者是“一派之言”,有它客观的局限性;提供范画,意在引导,不是提供“标准答案”和“结论”;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顺着这个思路,有所发现和创新;对范画中的一些表现技法,也要讲清楚哪些地方是运用了普遍的艺术规律,哪些部分是作者独特的个性处理,使学生能够有借鉴地选择,有分析地接收,在学习范画的长处的同时,对自己的独特感受予以珍视。
三.老师以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喜恶偏好对范画作出“正确”与“错误”的不客观、不准确的判断,将会给学生审美观上带来严重误导。
宋文中提出:“教师只展示正确的范画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展示错误的范画。
把正确的与错误的范画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对范画中的正确与错误认识明确,加深印象。
”这个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操作中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件美术作品,孰“优”孰“劣”,孰“雅”孰“俗”,是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也很难用“正确”与“错误”来严格界定和区分。
对一件作品的评价,反映出评价者的综合艺术修养和审美取向。
对同一幅作品,不同的人评价会不同,有时甚至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看法。
教师作为一个单独的审美个体,也有他自己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他的评价标准也将受其自身的艺术修养所制约。
比如,一个崇尚古典主义表现方法的老教师,就可能把西方现代派艺术视为“怪异”和“荒诞”而感到“不可思议”;而一个很“前卫”、很时尚的青年教师,又可能认为古典写实主义有些“古板”和“老套”而感到“兴味索然”。
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范画(或者作现场示范画)时,如果不能站在一定的审美高度上,比较客观地、全面地、准确地向学生介绍该作品(或自己画法)的得与失,而是以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喜恶偏好对作品作出评价,或者非常武断地要求必须按照范画或自己示范的画法作画,轻微的可能导致学生对某一件作品的审美欣赏产生偏差,严重的可能就把事情完全搞颠倒了,就有可能给学生审美观上带来严重误导。
学生都处在学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审美观基本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
他们的求知欲以及对老师的尊重,都可能导致他们对老师的引导毫不怀疑,甚至盲从。
尤其是老师推荐的范画,或者目睹老师作范画,他们更是崇拜有加。
如果老师个人的审美上出现问题,其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在给同学提供范画时,明确把选取范画的标准界定在课程的基本要求上。
而且向学生展示范画时,都反复地向学生讲清楚,“根据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这幅作品有哪些可资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