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冰融化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 冰融化了|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 冰融化了|教科版

《冰融化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的第3课《水结冰了》和第4课《冰融化了》探究的是水的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

前一节课,学生们观察了水结冰的过程,结冰使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水。

这节课学生将经历对冰融化过程(从固态到液态)的观察,先用温度计测量冰融化时的温度以及周围空气的温度。

通过观测,会发现,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了,这说明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将设计一个使冰块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融化的实验。

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们将进一步认识到,促进冰块快速融化的重要因素是热量。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一些常见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不强。

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中,已经都观察过冰的融化,但并没有真的去研究冰在什么温度开始融化,冰融化时向外界吸热还是放热,以及对于冰融化时的状态变化也没有更深入的了解过,只是知道会从冰变成水,部分学生可能知道从固态变成液态,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时知识的前概念,在这些已有的知识前提下,认真观察实验,并分析表格的记录情况,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冰融化的过程的状态变化和温度变化。

【教学策略】1、采用拟人化的故事教学“冰娃娃变魔术”,贯穿教学过程,符合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又富有童趣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采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先根据已有的经验猜测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并完善方案,再进行实际操作,分析,验证猜想,条理清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及素养。

3、采用提升学习体验的策略,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及时应用到生活,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体现了科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4《冰融化了》精品教案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4《冰融化了》精品教案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1.4《冰融化了》教学设计①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②让冰块自行融化。

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③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3)冰融化的温度记录表时间/分1 2 3 4 5 6温度/℃我的发现教师点拨:冰的温度一直在升高,当温度升到0℃时冰就开始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保持在0℃,当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开始上升。

5、冰为什么会融化?教师点拨:冰融化过程中,从周围吸热,温度升高,热量增加,热量是使冰的形态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

6、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继续活动体验(1)活动①取一支结冰的试管,在冰面处做上标记,把试管浸在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②在冰完全融化后,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比较冰和水的体积(2)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变化记录形态体积快慢教师点拨:固体冰变成液体水这一过程叫融化。

7、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和不同水蒸气教师点拨:相同点:①都属于同一种物质②都有一定的体积不同点:①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②冰是固态的水,有固定形状③水蒸气没有固定形状,是气态的水验步骤和要求进行实验,记录相关数据学生填写学生回答学生按要求活动,注意观察学生填写交流学生阅读拓展资料,填写活动手册研讨冰融化的原因探索冰融化后体积变化明确融化概念辨别水、水蒸气和冰的异同点水冰学习小提示:“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同学们,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

老师坚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加油吧!孩子们。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冰融化了》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冰融化了》

4.冰融化了【教材简析】学生在观察了水结冰的变化过程,了解到结冰使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同时也产生了继续探索的兴趣,由此自然地继续开展观察水变化的探究活动。

在本课,学生将经历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从固态到液态),我们希望学生在关注冰状态发生变化的同时,还能注意到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其他现象。

本课安排了三项探究活动。

第1项活动是学生用吸管或用吹风机的热风向冰块的某一个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冰块融化的原因。

第2项活动是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通过在试管上做标记,了解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第3项活动是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建立起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

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想实验方法,提高他们实验的积极性。

在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一些办法后,教师出示本课的实验材料,给学生一些提示与启发,在学生的不断补充、完善后,梳理、整理出本课的实验方法。

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是对本单元前 4 课的梳理与小结,让学生认识到水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它们有相同之处,也都有各自的不同之处。

学生通过用箭头表示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了解加热,遇冷都能使水的三态之间相互转化。

【学情分析】本课是基于学生在实践水结冰的课堂后展开的,而学生对冰既熟悉又陌生,他们从小就经常玩弄冰块,冰融化了这个过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经验。

但是学生可能缺少细致地观察冰融化的过程,也没有比较过冰融化成水后的体积的变化。

因此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就成为本课重点,通过探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记录,交流表达等良好的科学习惯。

冰融化成水是因为温度升高了,但要让学生说出热量这个词还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与启发。

本课还可以通过观察水的各种图片,播放视频,让学生充分感知水在自然界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1.4《冰融化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1.4《冰融化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冰融化是什么现象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冰融化过程的图片和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冰融化的自然现象。
简短介绍冰融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冰融化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原理。
过程:
讲解冰融化的定义,包括冰的固态到液态的转变过程。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冰融化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详细介绍冰融化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使用图表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冰融化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 冰融化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冰融化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冰融化案例进行分析,如极地冰川融化、春季河流解冻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冰融化的多样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冰融化了》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升观察、描述、分析现象的能力;强化学生对物质状态变化的认识,增强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关注气候变化,提高生态环境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学生在前两年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描述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特征。此外,学生对简单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方法也有所掌握。

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名称: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章节通过讲解冰融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1.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2.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1.3 教学内容1.3.1 冰融化的原因1.3.2 冰融化的过程1.3.3 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1.3.4 应对冰融化的措施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5 教学准备PPT、教学素材、课堂讨论指南等。

第二章:冰融化的原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的主要原因。

2.2 教学内容2.2.1 全球气候变暖2.2.2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2.2.3 自然因素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PPT展示相关数据和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冰融化的原因。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话题:介绍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2.4.2 讲解原因:阐述人类活动、自然因素等对冰融化的影响。

2.4.3 案例分析: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

2.4.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冰融化原因的解决方案。

2.5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冰融化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全球气候变暖的严重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

后续章节待补充。

第六章:冰融化的过程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的过程及其特点。

6.2 教学内容6.2.1 冰融化的阶段6.2.2 冰融化速度的影响因素6.2.3 冰融化过程中的环境变化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配合PPT展示冰融化的过程及其特点。

6.4 教学步骤6.4.1 引入话题:回顾上节课讲解的冰融化原因。

1.4《冰融化了》教案

1.4《冰融化了》教案
4.实验报告: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解释等。
5.教师评价与反馈: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和环保意识。通过评价和反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冰融化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冰融化的概念,掌握冰融化的基本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冰融化的过程,了解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冰融化现象,如冰雪融化、冰淇淋融化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发展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共同探究冰融化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冰融化的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天气、气候和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知识,他们对水的液态、固态和气态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他们也了解到了温度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此外,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问题。

教科版(2024秋)科学三年级上册1.4《冰融化了》-教案

教科版(2024秋)科学三年级上册1.4《冰融化了》-教案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冰融化了》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冰融化现象和温度对融化速度的影响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冰融化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冰融化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小组讨论:在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感受,引导学生分析温度对融化速度的影响,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
(3)生活实例分析: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冰融化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推理,培养他们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支持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效果,我将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2.在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
3.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强化生活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冰融化的过程。
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融化速度的影响。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冰融化现象。
难点:
1.学生对冰融化过程的观察和描述不够准确。

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

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

教案:冰融化了教学对象:大班教学目标:1. 了解冰融化成水的过程,知道冰融化的相关科学现象。

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感受冰融化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冰块、容器、温度计、画笔、画纸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冰的经验。

教学内容:一、导入部分(5分钟)1. 教师出示冰块,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特点,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提问:你们知道冰块是从哪里来的吗?冰块是什么状态的?二、探索冰融化过程(5分钟)1. 教师将冰块放入容器中,放在室内,让幼儿观察冰块融化成水的过程。

2. 引导幼儿观察冰块融化的现象,如冰块慢慢变小、变湿等。

3. 教师用画笔和画纸记录冰融化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三、总结冰融化现象(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冰融化的过程,知道冰融化成水的事实。

2. 提问: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是怎么观察到的?3. 教师小结:冰融化成水是因为温度升高,冰吸收了热量,变成了水。

四、体验冰融化的快乐(5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找一个有冰的地方,让幼儿亲自体验冰融化成水的过程。

2. 引导幼儿感受冰融化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如踩在融化的冰上,用手抓起融化的水等。

3.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冰融化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如交通方便、景色美丽等。

五、教学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冰融化的知识。

2. 提问:你们知道冰融化成水的原因了吗?你们在活动中有什么收获?3.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冰融化成水是因为温度升高,冰吸收了热量。

我们也感受到了冰融化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能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的科学现象。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冰融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体验冰融化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了解他们对冰融化现象的兴趣。

《冰融化了》教案

《冰融化了》教案
《冰融化了》教案
一、教学内容
《冰融化了》教案,选自小学四年级《科学》课本中“地球与宇宙”章节。内容主要包括:
1.冰融化现象的观察与描述;
2.认识冰融化过程中的物态变化,了解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特征;
3.探讨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如河流、湖泊的解冻,以及冰川融化对地球气候变化的作用;
4.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提高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与冰融化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进行实验操作。我发现他们在讨论中能够积极思考,提出有见地的观点。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冰融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这个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因此,我需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更加轻松、包容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举例解释:
-通过实验观察冰块在室温下融化成水的过程,强调冰融化是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
-分析冰融化对河流、湖泊的影响,如春天河流解冻,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生态变化案例。
2.教学难点
-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吸热现象。
-掌握冰融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以及与冰川融化的关联。
-将冰融化的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冰融化的基本概念、物态变化和环境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课后,我了解到部分学生对冰融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仍有疑问。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下节课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4.科学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冰融化相关科学知识,学会运用所学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冰融化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冰融化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冰融化了》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冰融化成水的过程,知道冰融化是由于温度的升高。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致观察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冰融化成水的过程。

难点:让幼儿理解冰融化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冰块、容器、温度计、记录表、画笔等。

2. 环境准备:室内温度适中,光线充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冰块,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冰块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知道冰块是从哪里来的吗?”2. 探究活动:(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冰块,观察冰块在室温下的变化。

(2)教师引导幼儿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冰块逐渐融化成水的过程,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冰融化的过程,让幼儿知道冰融化是由于温度的升高。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物体可以从固态变成液态?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观察幼儿对冰融化现象的理解程度,以及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冰块的融化过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冰融化的现象。

2. 实验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冰块在不同的温度下的融化情况。

3. 记录法:让幼儿用画笔和记录表记录冰块融化的过程和温度变化。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出示冰块,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冰块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知道冰块是从哪里来的吗?”2. 探究活动:(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冰块,观察冰块在室温下的变化。

(2)教师引导幼儿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冰块逐渐融化成水的过程,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冰融化的过程,让幼儿知道冰融化是由于温度的升高。

1.4《冰融化了》教案

1.4《冰融化了》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4《冰融化了》教案水蒸气 教师点拨:相同点:①都属于同一种物质 ②都有一定的体积不同点:①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 ②冰是固态的水,有固定形状 ③水蒸气没有固定形状,是气态的水8、用箭头表示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 水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4《冰融化了》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冰变成水的过程叫_____。

2、水是液态,冰是_____的水,水蒸气是_____的水。

3、水、水蒸气和冰,尽管形态不同,但都属于同一_____。

4、冰在融化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保持在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水、水蒸气和冰,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开始上升,直到和周围空气温度一致。

()3、冰的融化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淡水资源,也可以使海平面上升危及人类生存。

()4、水结冰体积变小,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大。

()5、在同等条件下,冰比冰激凌融化快。

()6、热量是使水的形态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把一小块正在融化的冰,投人到一大桶0℃的水中,则( )A、有少量的冰融化成水B、冰全部融化成水C、有少量水凝固成冰D、冰和水的质量都保持不变2、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A、用火烤B、用手捂C、放在0 ℃以下的地方3、下列温度环境中,冰块融化得最快的是()A、10 ℃B、50 ℃C、90 ℃4、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的过程叫()A.融化B.凝固C.冷却5、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因为()A.受热了B.受冷了C.温度不变6、冰块放在实验桌上会融化的原因可能是()A.室内的温度高B.冰块比较小C.桌子产生了热四、实验题下面是某组同学记录的冰融化温度变化情况,请分析数据回答相关问题。

(2)当温度升到_____℃时冰就开始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保持在_____℃(3)当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开始_____。

五、问答题1、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什么?2、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什么变化?3、水、水蒸气和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融化2、固态气态3、物质4、0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D2、C3、C4、B5、A6、A四、实验题(1)升高(2)0 0(3)升高五、问答题1、冰融化过程中,从周围吸热,温度升高,热量增加,使冰的形态发生改变。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冰融化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冰融化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冰融化了》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冰融化成水的过程,知道冰融化是由于温度升高造成的。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冰融化成水的过程。

难点:让幼儿能够表达出冰融化的原因和过程。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冰块、容器、温度计、观察记录表等。

2. 环境准备:室内温度适中,光线充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冰块,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冰是什么状态的吗?你们想过冰会变成什么吗?”2. 探究过程:(1)教师将冰块放入容器中,让幼儿观察冰块的状态。

(2)教师用温度计测量容器内的温度,让幼儿观察温度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冰块逐渐融化的过程,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冰融化的过程。

(4)教师将融化的冰水倒入另一个容器中,让幼儿观察冰水的状态。

3.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冰融化的原因和过程,并让幼儿思考:“冰为什么会融化?冰融化后会发生什么?”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积极参与、主动观察和表达。

2. 关注幼儿对冰融化原因和过程的理解程度,看他们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

3. 搜集幼儿的观察记录表,分析他们在观察和描述冰融化过程中的表现。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活动:让幼儿用彩泥制作冰块,观察彩泥冰块在室温下逐渐融化的过程。

2. 户外活动:带幼儿到户外,观察雪人逐渐融化的过程,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七、家园共育建议1. 家长可以带幼儿去公园或者户外,让他们亲自观察冰融化的现象,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 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冰块,观察冰块融化的过程,并讨论冰融化的原因。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和表达来理解冰融化的原因和过程。

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名称: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案目的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现象,掌握冰融化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1.2 教案内容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的过程,以及温度、光照等因素对冰融化的影响。

1.3 教学资源实验室设备、冰块、温度计、光照设备等。

1.4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讲解、小组讨论等。

第二章:教学步骤2.1 准备实验教师提前准备冰块,实验室设备,并确保实验环境温度适宜。

2.2 引入话题教师向学生介绍冰融化的现象,并提出问题:“冰为什么会融化?”引导学生思考。

2.3 实验观察教师将冰块放在实验桌上,让学生观察冰块的状态。

教师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2.4 讲解原理教师向学生讲解冰融化的原理,说明温度和光照对冰融化的影响。

2.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教学拓展3.1 温度对冰融化的影响教师调整实验室温度,让学生观察冰块融化的速度变化,并记录下来。

3.2 光照对冰融化的影响教师调整实验室光照,让学生观察冰块融化的速度变化,并记录下来。

第四章:教学总结4.1 学生总结让学生总结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以及温度和光照对冰融化的影响。

4.2 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冰融化的原理,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观察学生对冰融化原理的理解程度。

5.2 教学改进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5.3 教学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延伸6.1 延伸活动一:冰融化实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冰融化速度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接触面积等。

6.2 延伸活动二:冰融化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生分组讨论冰融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冰袋降温、冰淇淋制作等,并展示讨论成果。

第七章:学生作业7.1 作业一:观察日记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冰箱冰块融化过程,记录温度变化和融化速度,并与课堂实验进行对比。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 冰融化了|教科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 冰融化了|教科版

冰融化了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冰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以及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情况。

2、设计、选择一个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二教学难点冰融化成水的实验设计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温度与水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浓厚。

实验方案的设计对他们来说有难度学生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知道了水在0摄氏度的时候开始结冰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等办法解决一些探究中的问题。

但这是摆忙下堡片区的研讨课面对的学生和本校学生的科学素养有较大差别学生的归纳能力较差。

学校的科学器材也有差别。

老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实际情况灵活组织教学。

器材准备烧杯、冰、温度计、记录表等教学流程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

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想不想探究一下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冰融化了齐读课题。

冬天山上、树上结有厚厚的冰,现在这些冰不在了。

是什么原因那么冰怎样才变成水呢融化二、探究新知1、观察冰的融化1教师取出冰块。

猜想冰块会有什么变化2预测。

冰在融化时温度是选样变化的3做一做。

A、用温度计测量室内的温度,记下室内温度。

B、测量出冰块的温度。

在测量时要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接触冰块。

让冰块自行融化每隔一分钟测量一次冰块的温度填在书上表内。

4说一说。

A、实验步骤。

让冰在没有任何干忧的情况下融化把一支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另一支温度计紧靠容器外壁。

每隔一分钟记录温度一次发现冰块融化时记下冰块的温度。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4《冰融化了》教案与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4《冰融化了》教案与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4《冰融化了》教案与反思一. 教材分析《冰融化了》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冰融化这个过程,以及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和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有所了解。

但他们在实验操作和观察过程中,可能还缺乏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冰融化的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的过程,知道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的过程,知道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特点。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原因。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冰融化的过程。

2.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原因。

3.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实验观察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冰块、温度计、容器、热水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冰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冰融化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融化的现象。

3.操练(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冰融化的过程,并用温度计测量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冰融化过程中温度会先上升再不变?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科学三年级上册《冰融化了》教学设计

科学三年级上册《冰融化了》教学设计

《冰融化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冰在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状态变化,理解冰融化的条件是吸收热量。

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工具进行科学探究,如温度计、记号笔等,能够准确读取和记录数据。

掌握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方法,能清晰地阐述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冰融化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准确记录和分析推理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运用对比、归纳等科学方法,总结冰融化的规律和水的三态变化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感受物质世界的奇妙变化,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并记录冰在融化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包括温度、体积、状态等方面的变化。

理解热量在冰融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水的三态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

教学难点解释冰融化过程中热量的传递和作用机制,以及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的状态变化,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冰融化的相关视频、图片和动画。

实验器材,如冰块、吸管、蒸发皿、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温度计、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

准备一些与水的三态变化相关的拓展阅读资料和知识卡片。

学生准备每组准备一块干净的毛巾。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在讲台上放置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里面装满冰块。

提问学生:“同学们,看看老师这里的冰块,想一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些冰块会发生变化呢?”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提到温度升高、太阳晒等因素。

教师进一步引导:“那如果我们给这些冰块加热,又会发生什么神奇的现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冰的融化。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冰融化了》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冰融化了》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冰融化了》我设计的这节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冰融化了》,旨在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冰融化这个过程,以及影响冰融化速度的因素。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孩子们能够观察细致,思考深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冰融化的过程,了解冰融化成水的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让他们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冰融化的过程,知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冰融化速度的因素。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容器、温度计、秒表、观察记录表。

学具:放大镜、滴管、小铁铲。

四、活动过程1. 引入:带领孩子们观察冰块,让他们说说冰块的特点,以及他们认为冰融化会变成什么。

2. 实验一:让每个孩子拿一个容器,放入一块冰块,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然后让孩子观察冰块融化的过程,并用秒表记录冰块完全融化所需的时间。

3. 实验二:在另一个容器中,放入相同大小的冰块,但这次在冰块上放一些水。

让孩子观察冰块融化成水的过程,并用秒表记录冰块完全融化所需的时间。

4. 实验三:在另一个容器中,放入相同大小的冰块,但这次在冰块周围撒上一些盐。

让孩子观察冰块融化成水的过程,并用秒表记录冰块完全融化所需的时间。

5. 实验四:在另一个容器中,放入相同大小的冰块,但这次用滴管在冰块上滴一些水。

让孩子观察冰块融化成水的过程,并用秒表记录冰块完全融化所需的时间。

五、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冰融化的过程,知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冰融化速度的因素。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冰融化这个过程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实验,观察细致,思考深入。

但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孩子对秒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下次我可以提前教他们如何使用秒表。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在家里找一些冰块,自己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冰融化速度的因素。

《1.4 冰融化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1.4 冰融化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冰融化了》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冰融化的概念,理解冰融化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能够使用恰当的方法观察和描述冰融化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亲身感受冰融化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自然界中物质变化的普遍性,培养探究自然的好奇心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冰融化的过程,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冰融化的影响因素,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释。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器材,如烧杯、热水、冰块、搅拌棒等。

2. 准备一些常见的事物或场景的图片或视频,以辅助教学。

3.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水结冰的温度是多少吗?(学生回答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冰融化的故事。

环节二:实验探究1. 教师演示实验:将一块冰块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引导学生观察冰块的变化。

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回答:冰块慢慢变小,直到完全消失,烧杯中的水没有变化。

2.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为学生准备实验器材(冰块、热水、冷水、杯子等),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请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描述冰融化的过程和现象。

环节三:深入探究教师提问: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引导学生回答:能量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转化成了水分子运动的能量。

教师提问:为什么冬天湖水表面会结冰,而河流里面的水却没有结冰?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因素对冰融化现象的影响。

环节四:知识应用与拓展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关于冰融化的?引导学生回答:冰箱里面的饮料结冰、冬天路面上结冰等。

教师:除了这些现象,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冰融化的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1.4冰融化了教学设计

1.4冰融化了教学设计
- 学生在成果展示中,能够互相学习,吸收他人优点,提高自身认识。
3. 随堂测试:
- 通过随堂测试,发现学生对冰融化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良好,能够回答出关于冰融化过程、温度变化、热量交换等问题;
- 学生在测试中暴露出的问题,如对冰融化过程中热量交换的理解不足,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 针对测试结果,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知识掌握程度。
3. 实践能力:动手操作冰融化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知识整合:将冰融化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
5. 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冰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
2. 冰融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通过动画、模型等教具,形象展示水的三态变化和热量交换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4. 创设生活情境,如讨论冰雪融化对春天河流水位的影响,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对难点知识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理解程度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思考题和实践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 学生能够按时完成课后作业,作业质量较高,体现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 学生在作业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实验验证冰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现象;
-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5. 教师评价与反馈:
-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指导;
- 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4 冰融化了 教学设计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4  冰融化了 教学设计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4、《冰融化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2、科学探究目标(1)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2)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3、科学态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2)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冰融化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2、难点:持续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

1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1. 出示图片:冰慢慢融化的场景。

提问:冰在什么条件下融化成水呢?2.出示一块冰。

提问:如果给这块冰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3. 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冰融化的场景,唤起学生前概念“温度升高,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并将冰融化需要吸收热量的道理暗含其中。

二、探索观察一:冰块融化了1.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给冰块加热?2.教师出示吸管并指导:用吸管对着冰块的某一部分不断吹热气。

3.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4. 引导学生说说发现:冰块发生了什么变化?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什么?观察二:冰融化的过程1. 引导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1)预测冰在融化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2(2)我们可以怎样用实验验证?2. 出示实验材料:一杯热水和一支试管(内有冰)。

提问:你能利用这些材料使试管中的冰温度越来越高吗?3. 明确实验步骤和观察重点。

(1)在试管的冰面处做好标记。

(2)将试管浸入水中,观察变化。

(3)冰完全融化后,标记水面的高度。

4. 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5. 引导学生汇报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融化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4课。

教科书从冰融化的场景引入,唤起学生已有认知“温度升高时,冰会融化”,由此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冰的融化”,从而展开观察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的各种变化的活动。

本课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由冰融化的场景引出本课的问题“如果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

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简单说说对“冰的温度一直上升会怎么样”这个问题的猜想;接着用吸管或吹风机向冰块的某一个部分吹热气或热风,观察冰块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冰块融化的原因;然后观察记录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的变化,并通过在试管上做标记,了解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最后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画出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探究与观察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冰融化的条件”“冰融化成水发生的变化”以及“水、水蒸气和冰的异同点”等问题实行充分交流,进一步理解“物质能够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的科学概念。

【学生分析】
关于冰的融化,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浓厚。

基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关于“如果给冰加热会怎样”这个问题,学生应该能比较容易做出预测,他们已经知道要使冰融化需要给冰加热,但是很少有学生仔细观察过冰融化的全过程。

观察和记录冰融化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很有必要,这能够让学生理解到水、水蒸气和冰原来是同一种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
要因素。

科学探究目标
●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
得更多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能够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冰融化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难点:持续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 出示图片:冰慢慢融化的场景。

提问:冰在什么条件下融化成水呢?
2.出示一块冰。

提问:如果给这块冰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
3. 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冰融化的场景,唤起学生前概念“温度升高,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并将冰融化需要吸收热量的道理暗含其中。

二、探索
观察一:冰块融化了
1.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给冰块加热?
2.教师出示吸管并指导:用吸管对着冰块的某一部分持续吹热气。

3.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4. 引导学生说说发现:
冰块发生了什么变化?
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二:冰融化的过程
1. 引导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1)预测冰在融化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
(2)我们能够怎样用实验验证?
2. 出示实验材料:一杯热水和一支试管(内有冰)。

提问:你能利用这些材料使试管中的冰温度越来越高吗?
3. 明确实验步骤和观察重点。

(1)在试管的冰面处做好标记。

(2)将试管浸入水中,观察变化。

(3)冰完全融化后,标记水面的高度。

4. 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5. 引导学生汇报发现。

冰在融化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6. 小结:冰吸收热量,温度上升,固态的冰融化成液态的水,体积变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预测冰融化成水可能出现的变化,是希望学生能注意到试管里冰的体积、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冰融化的过程,能够协助学生获得冰如何融化成水这个现象的直接理解。

三、整理水的三态变化。

1. 表现资料。

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有于空气中。

2. 小组讨论。

(1)水、水蒸气和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画转化图的方法,引导学生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进一步感受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以及水的三态变化的规律。

三、研讨
1. 水、水蒸气和冰是同一种物质吗?
2. 出示图片(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中,水的三种状态是怎么样转化的?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讨论,明确水、水蒸气和冰三者是同一种物质,仅仅状态不同。

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的思考,将课堂中的观察所得与自然现象实行联系。

四、拓展
1. 出示冰和冰激凌的图片。

提问:在相同条件下,你觉得冰和冰激凌哪一个融化成液体状态比较快?说说理由。

2. 课后去试一试吧!
【板书设计】
冰融化了
温度上升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学生活动手册上的内容有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让学生记录冰的融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记录:冰融化前、冰融化一半、冰完全融化。

表格里的记录既能够让学生画图,也能够用文字记录,还能够图文结合。

第二部分是让学生用箭头标出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

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箭头上方简单地注明水的三态的转化条件:加热,遇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