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端脑报告

大脑纵裂
大脑横裂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端脑报告
(一)大脑半球外侧面 大脑半球外侧面由外
中央沟
顶枕沟
侧沟、中央沟和两条假想 的连线分为额叶、顶叶、 枕叶、颞叶和岛叶。外侧 沟起于半球下面,行向后上 方。中央沟起于半球中点
额叶
外侧沟
顶叶
枕
颞叶
叶
稍后方,斜向前下方,下端与
外侧沟隔一脑回,上端延伸 至半球内侧面。
角回angular gyrus
颞下回inferior temporal gyrus 颞中回middle temporal gyrus 颞上回 su中p枢e神ri经or系t统e解m剖p-o端r脑al报g告yrus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端脑报告
(二)大脑半球内侧面和底面 位于中部的为前后方向略呈弓形的胼胝体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端脑报告
嗅球olfactory bulb 嗅束olfactory tract 嗅三角olfactory trigone
钩uncus 海马沟hippocampus sulcus 海马旁回 parahippocampus gyrus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端脑报告
二、大脑皮质 Cerebral Cortex
一、 大脑的外形和分叶
大脑半球表面起伏不平,凹陷处为沟 sulcus,沟间的隆起为回 gyrus.左、右大 脑半球间为大脑纵裂 cerebral longitudinal fissure,纵裂的底为胼胝体 corpus callosum,大脑和小脑间为大脑横 裂 cerebral transverse assure.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端脑报 告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端脑报告
端脑又称大脑 cerebrum,被大脑纵裂分 为左右半球,两侧大脑半球与小脑之 间有大脑横裂。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解剖

1h CT
3h MRI T2WI
3h DWI
5d CT 弥散加权像诊断超早期脑梗死
星形细胞瘤囊变区 扩散呈低信号
DWI用于肿瘤鉴别诊断
脑脓肿扩散呈高信号
rCBV↓ 脑PWI示左侧基底节区中心梗塞形成
(局部血容量下降)
脑功能成像(BOLD—fMRI)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 )
皮质脊髓束走行
1 动眼神经 2 滑车神经 3 三叉神经眼支 4 三叉神经上颌支 5 展神经 6 颈内动脉 7 垂体 8 视交叉
海绵窦结构
脑膜解剖
脑有三层被膜:从外到里即硬脑膜、蛛网膜和软 脑膜
1 硬脑膜:分为两层,内层衬于颅骨表面,既骨 膜,外层深入大脑表面,形成大脑镰、小脑幕。 两层硬膜之间可形成静脉窦系统。硬脑膜与蛛网 膜之间为硬膜下腔
脑正常影像解剖
概论: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 包括大脑(端脑) 、间脑、小脑、脑干、岛叶、
边缘系统 脑室池系统: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诸
脑池 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 静脉窦:上矢状窦、直窦、横窦、窦汇、乙
状窦、颈内静脉
一 大脑
大脑(端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大脑半球由浅到深分为:皮质、髓质和基
小脑上蚓
小脑下蚓 小脑扁桃体
小脑扁桃体 小脑下蚓部
齿状核
小脑MRI表现
小脑上、中脚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下脚
小脑上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小脑上动脉
小脑血供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大脑后动脉
基底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前上动脉
椎动脉
小脑血供
小脑血供
四 脑干
中枢神经系统(系统解剖学)

Central Nervous System
河南信合医院 神经内科 侯玉华
脊
髓
spinal cor d
脊 髓 spinal cord
•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 脊髓的内部结构 • 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脊 髓 spinal cord
•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 脊髓的内部结构 • 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小脑的分叶和功能
• 前庭小脑-古小脑 - 绒球小结叶 维持身体姿势平衡和协调眼球运动 • 脊髓小脑-旧小脑 包括蚓垂、蚓锥体和前叶 控制运动中的肢体远端肌的肌张力和协调 • 大脑小脑-新小脑:协调肢体的随意运动,使运动更精确
间
脑
diencephalon
间 脑
diencephalon
•位置 •分部 •结构 •功能
•位置 •功能
侧脑室 lateral ventricle
•分部—前角 中央部 后角 下角
基底核
• 包括尾状核、豆状核、 屏状核和杏仁体 • 纹状体corpus striatum: 尾状核+豆状核 • 新纹状体:尾状核+壳 • 旧纹状体:苍白球
globus pallidus
• 功能
大脑半球的髓质
大脑脚底basis pedunculi 脚间窝 后穿质
脑干背面观
• 延髓medulla oblongata
薄束结节 楔束结节 小脑下脚
• 脑桥pons • 中脑midbrain
上丘 下丘
界沟
• 菱形窝rhomboid fossa 即第四脑室底
髓纹striae medullares 正中沟、界沟和内侧隆起 面神经丘 facial colliculus 前庭区 听结节 舌下神经三角和迷走神经三角
神经系统解剖

脑 Brain
组成:延髓、脑桥、中脑、小脑、间脑和端脑。 一嗅二视三动眼 一、脑干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位置 颅后窝斜坡 还有迷走副舌下 •外形 分部 1. 延髓 2. 脑桥 3. 中脑 主要结构 锥体、锥体交叉、薄束结节、 楔束结节 延髓脑桥沟、基底沟、 Ⅴ~Ⅷ Ⅲ~Ⅳ
相连的脑神经
桡神经 经桡神经沟。 分布:肌支---肱三头肌、前臂伸肌。皮支---手背 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近节。 损伤: …“垂腕”状。 肌皮神经---肱二头肌等。 腋神经---三角肌等。 胸神经前支 包括11对肋间神经和1对肋下神经。分布: 肋间肌、胸前外侧壁皮肤和壁胸膜;腹前外侧壁 皮肤、肌及壁腹膜 。
粗触觉]
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感觉核发出的纤维,越边至 对侧上行,组成三叉丘系。[头面部痛温觉、粗触觉] 外侧丘系 [听觉] 锥体束 分为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随意运动] 网状结构 概念 脑干的中央区域神经纤维交织成网,其间有 散在的神经元。 功能 参与睡眠—觉醒,参与控制自主运动,调节 内脏活动。
Ⅸ~Ⅻ
小脑中脚、小脑上脚
大脑脚、四叠体(上丘、下丘)
内部结构
由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构成 灰质 N核 脑神经核(内侧→外侧) a. 躯体运动核(8) 动眼N核(中脑)、三叉N核、
面N核(脑桥)、舌下N核(延髓)
b. 内脏运动核(4) 动眼N副核(中脑)、
迷走N背核(延髓)
c. 内脏感觉核(1) 孤束核 d. 躯体感觉核(5) 三叉N中脑核、三叉N脑桥核、
5. 纤维束 中枢神经
6. 神经 周围神经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
成束
索状
薄束
坐骨神经
脊髓
位置 形态
椎管内。上端:连延髓,下端:平L1下缘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PPT

1、脑干
❖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 ❖ 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 ❖ 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脑干腹面观
脑干背面观
2、间脑The Diencephalon
❖ 背侧丘脑 ❖ 上丘脑 ❖ 下丘脑 ❖ 后丘脑 ❖ 底丘脑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 后丘脑 metathalamus: ❖ 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维,
颞叶
❖ 颞上沟、颞下沟 ❖ 颞上回:颞上沟与外侧沟之间 ❖ 颞中回;颞上沟与颞下沟之间 ❖ 颞下回:颞下沟与大脑下缘之间
2、大脑半球内侧面
内侧面
❖ 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后回向大脑内侧面的 延续部分
❖ 扣带回:胼胝体沟与扣带沟之间 ❖ 距状沟:位于胼胝体后下方呈弓形向后至枕
叶后端 ❖ 楔叶:距状沟与顶枕沟之间 ❖ 舌回:距状沟下方皮质
❖ 正中沟、界沟、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前庭区 (前庭神经核);听结节(蜗神经核);内侧 隆起;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舌下神经 核);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经背核);分隔 索;蓝斑;第四脑室顶前部,后部,三个孔: 第四脑室正中孔(1),第四脑室外侧孔
❖ 连通:中脑水管 → 第三脑室,第四脑室 → 正中孔、外侧孔 → 蛛网膜下隙
4、端 脑 The Telencephalon 五 叶
❖ 额叶 frontal lobe外侧沟以上,中央沟以前 ❖ 顶叶 parietal lobe 中央沟以后,外侧沟末端与枕叶
前缘中点连线以上的部分
❖ 颞叶 temporal lobe 外侧沟以下 ❖ 枕叶 occipital lobe 背外侧面:顶枕沟至枕前切迹
(距枕极4cm)连线后部 ❖ 岛叶 insular lobe 外侧沟深面,被大脑额、顶、颞
医学影像学重点中枢神经系统总结

一、颅脑正常影像解剖1.头颅CT、MR的正常解剖大脑半球(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分界:大脑镰、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小脑(小脑半球、蚓部、小脑扁桃体) 小脑与大脑间:小脑幕脑干(中脑、桥脑、延脑)脑室系统:侧脑室(额角、枕角、颞角、体部、三角区) 、第三脑室、第四脑室脑膜(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硬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硬脑膜窦脑池、脑脊液循环脑脊液循环:各脑室脉络丛产生(主要是侧脑室,其次是第四脑室,第三脑室很少)-----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血液循环大脑镰:硬脑膜内层自颅顶正中线折叠并伸入两大脑半球间形成。
CT:正中部前后走行线状高密度区MRI:中等信号影小脑幕:水平位于大脑半球与小脑之间。
信号与大脑镰相似。
硬脑膜:增强时明显强化。
蛛网膜:正常时不强化,在脑膜炎或有肿瘤浸润时则可强化。
硬脑膜下腔:蛛网膜和硬脑膜之间的潜在性腔隙。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较大腔隙,充满脑脊液。
CT:水样密度MRI:T1低信号,T2高信号2、大脑大脑半球被覆皮质,深部为髓质和神经核团;CT:皮质密度略高于髓质T1WI上,皮质为灰黑信号,髓质为灰白信号T2WI上,皮质为灰白信号,髓质为灰黑信号基底节,丘脑,内、外囊CT:基底节和丘脑为皮质密度,内、外囊为髓质密度MRI:T1WI:基底节和丘脑为灰黑信号,内、外囊为灰白信号T2WI:基底节和丘脑为灰白信号,内、外囊为灰黑信号脑干由中脑、脑桥与延髓构成CT表现:脑干,其周围脑池为低密度MRI表现:T1WI:神经核团为灰黑信号,白质纤维为灰白信号T2WI:神经核团为灰白信号,白质纤维为灰黑信号小脑(天幕分界)CT表现:双侧小脑半球可分皮质髓质、小脑蚓部和小脑扁桃体密度较高MRI表现:小脑皮、髓质和神经核团的信号与大脑信号相似3. 重要的几个区:基底节区(内囊、外囊、屏状核、脑岛) 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鞍上池、桥小脑角。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运动传导通路
01 02 03 04
运动传导通路是指从大脑皮层到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的神经传导路径 ,包括三个阶段:大脑皮层、传出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第一阶段:大脑皮层,发出运动指令,通过传出神经元传递给运动神 经元。
02
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表面有许多沟回和裂隙,内部则由不同功 能区域组成,如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等。
03
大脑皮层是大脑表面最发达的部分,负责处理复杂的感知和思维活动 。
04
大脑内部还有许多核团和传导束,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协调各个器官 和系统的功能。
小脑
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负责 协调身体的自主运动和平衡。
小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表 面有许多小的叶和沟回,内部 则由许多神经元和纤维组成。
小脑通过与大脑、脑干和脊髓 等部位的连接,协调身体的运 动和平衡,维持身体的稳定和 姿势。
脑干
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通道, 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和调节自主神经系 统的功能。
脑干内部有许多神经核团和传导束, 如延髓、桥脑和中脑等,这些区域分 别负责不同的功能。
延髓是脑干的最下部,控制着基本的 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和血压等。 桥脑位于延髓上方,负责协调身体的 运动和感觉信号的传递。中脑则位于 桥脑上方,是视觉和听觉信号传递的 重要区域。
脑桥与延髓
01
脑桥是连接中脑和小脑的重要通 道,负责协调小脑和脑干之间的 神经信号传递。
02
延髓是脑干的最下部,控制着基 本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和 血压等。
03 脊髓的解剖
脊髓的结构
01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接脑干,下至尾骨,由 灰质和白质组成。
人体解剖学_中枢神经系统PPT课件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ppt精选版
85
下丘横切面
上丘横切面
滑车神经核
三叉神经 中脑核
黑质
三叉神 红核
动眼神经核
经中脑核
动眼神经副核
ppt精选版
86
二、小 脑
位置 位于颅后窝,在延髓和脑桥的后方,借
ppt精选版
75
三叉神经根平面
ppt精选版
76
主要结构:
1.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运动核、中脑核 2. 丘系带
ppt精选版
77
下丘平面
ppt精选版
78
ppt精选版
79
主要结构:
1. 下丘 2. 中央灰质 3. 滑车神经核 4. 三叉神经中脑核 5. 丘系带 6. 大脑脚
ppt精选版
80
上丘平面
(1)延髓
延髓脑桥沟 橄榄 锥体
锥体交叉
ppt精选版
舌咽神经根 迷走神经根
副神经根 舌下神经根
32
(1)脑桥
基底沟 三叉神经
展神经 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小脑中脚
ppt精选版
33
(3)中脑
脚间窝 大脑脚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ppt精选版
34
脑干的外形(背侧面)
ppt精选版
35
(1)延髓
小脑下脚 舌下神经三角
概述
与脊髓比较,脑干有下列特点:
1.由于中央管在延髓上部和脑桥背侧敞开 成为第四脑室底,运动核与感觉核从在脊髓的
背、腹关系变成为内、外关系。
2.灰质被交叉的纤维分割成不连续的细胞团 块(神经核)。
3.脑干纤维投射更复杂。
4.脑干网状结构更复杂。
脊髓中枢神经解剖学

由L2~尾节10对神经根组成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八页PPTT,共四十五页。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九页PPTT,共四十五页。
后正中沟
后索
后外侧沟
外 侧 索
白质前连合
前正中裂
前索 前外侧沟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十页PPTT,共四十五页。
➢ 前正中裂 深入脊髓约3mm,软脊膜 连同血管亦折入其中。
前索 皮质运动区
红核脊髓束 外侧索 红核
颈腰髓前角 躯干肌随意运动
中脑 脊髓V-VII +屈-伸N元
前脊外侧束 外侧索 前庭N外侧核
颈胸腰髓前角 +伸-屈N元
前脊内侧束 脑桥网脊束
前索
前索
前庭N内侧核
嘴、尾侧网状核
脑干 脊髓VII-VIII -颈节N元 脊髓VII-VIII +运动N元
延髓网脊束 外侧索 巨细胞网状核 延髓 脊髓VII-VIII -运动N元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十五页PPTT,共四十五页。
C8~L2侧角: 交感神经细胞, 发出纤维经前根\交 感神经径路支配&调节内脏\腺体功能
C8、T1侧角: 发出交感纤维, 部分沿颈内动脉壁 进入颅内, 支配同侧瞳孔扩大肌\睑板肌&眼眶肌,
另一部分支配同侧面部血管&汗腺 S2~4侧角: 脊髓副交感中枢, 发出纤维支配膀胱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十八页PPTT,共四十五页。
上 薄束 楔束
行
传 脊髓小脑前、后束
导
束
脊髓丘脑前束
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侧束
白质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下 红核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
解剖生理课件——神经系统_图文

2、 儿茶酚胺及其受体 儿茶酚胺类递质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
多巴胺 肾上腺素能纤维: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元。 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结
合的受体。
2、中枢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导:沿一个方向单向传导 2)传导延搁:突触传递时间较长 3)中枢兴奋的扩散和集中
*
39
18
二、外周神经系统
联系中枢神经与外周器官之间的神经纤维 和神经节所组成,
神经呈白色带(索)状结构。
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1、脑神经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
共有12对,多数从脑干发出,经颅骨孔
出颅腔。
书:p159 表2-5
*
39
19
按功能分:
感觉神经 Ⅰ嗅神经 Ⅱ 视神经、 Ⅷ 前庭耳蜗神经:平衡-听觉 运动神经 Ⅲ 动眼神经:眼球 Ⅳ 滑车神经:眼球 Ⅵ 外展神经:眼球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混合神经 Ⅴ 三叉神经 Ⅶ 面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中枢兴奋的集中:不同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最 后集中传递到中枢比较局限的部位。 中枢兴奋的扩散:某一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 常常并不只局限于中枢的某个部位发生兴奋,而是兴 奋在中枢内由近到远进行广泛传播。
*
39
41
4)中枢兴奋的总和
兴奋在中枢传布需要多个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总 和,才能引发动作电位。包括时间上或空间上的 总和。
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护机体、休整恢
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 和生殖等功能。
*
39
33
第二节 神经生理
一、神经纤维生理
1、神经纤维兴奋的产生 (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 (3)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
神经系统解剖学

编辑ppt
脑脊液循环: 侧脑室的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和功能单位。它具有接受刺激和传 导冲动的功能。
编辑ppt
胞体
神经元{
树突
突起{
轴突
编辑ppt
编辑ppt
胞体:主要位于中枢神经内。 在中枢内胞体集中的部位形成
色泽灰暗的结构称为灰质(gray matter) ,如脊髓灰质。在中枢内胞 体的集团称为神经核(nucleus)。被 覆于大脑半球和小脑表层的灰质称 为皮质或皮层。在周围神经中,神 经节(ganglion) 双极神经元 目分 多极神经元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三、中枢神经各部位的结构
(一)脊髓(spinal cord) 1、位置与形态:长40-45cm,位于椎管内,
扁圆柱形,上端经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 下方于第一腰椎处形成终丝,除神经传导 功能外它还起着固定脊髓的作用。所以腰 椎穿刺抽脑脊液一般在第3、4腰椎之间。
编辑ppt
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凹下 去的为沟或裂,沟裂之间的隆起称 回。
中央沟 外侧面有几条 大脑外侧裂
重要的沟裂 顶枕裂
编辑ppt
编辑ppt
四个叶
额叶:中央沟以前,外侧裂以上 颞叶:外侧裂以下的部分 枕叶:顶枕裂后方的部分 顶叶:外侧裂上方,中央沟与顶
枕裂之间的部分
编辑ppt
编辑ppt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PPT课件

– 负责物体、文字、 面孔的识别,即 “是什么”
• 背侧通路– 延伸 至中央后回
– 感知空间关系, 即“在哪里”
Sensory Areas – Primary
Auditory Cortex
• 初级听觉皮层
– 功能-声音的感知 – 位于颞叶上部的边
缘
Sensory Areas – Auditory
立联系 • 联络区 – 高级加工区
联络区
语言区(22、39、40、44、45) 顶后联络区(5、7 、40)
体像 颞叶联络区(20、21、37、38、22)
多种感觉整合, 概念构思 前额叶联络区(9、10、11、12、46、 47 、44、45)
判断、预见、人格
运动区 – Primary Motor Cortex
• 眶额叶皮层
– 与特殊气味的有意识的识别和回忆有关
Association Areas – Prefrontal
Cortex
• 额叶运动区之前的 广泛的区域
Association Areas – Prefrontal
Cortex
• 执行认知功能
– 思维和知觉的所有方面 – 信息的记忆和回忆 – 解决问题 – 情绪 – 与前脑的边缘部分有密切的联系
Lateralization of Cortical Functioning
• 两侧大脑半球分别控制对侧身体 • 两侧半球分别负责不同的认知功能
Lateralization of Cortical Functioning
• 左侧大脑半球
– 语言能力、数学和逻辑
• 右侧大脑半球
– 视空间技巧 – 面部表情的理解 – 直觉、情绪、艺术和音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