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
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中考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运用知识积累,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能正确朗读文言文,按意义划分朗读节奏;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能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翻译浅易文言语句;能理解浅易文言文的思想内容,了解其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等。
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涉及文言文阅读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考点透视】划分朗读节奏是同学们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1)标示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2)选出朗读停顿标示有误或正确的一项。
【解题指津】一般来说,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1)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2)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中考真题】(2009年山东潍坊卷)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解析]朗读文言文时,主谓之间应该有适当停顿。
在这个句子中,“落笔”是主语,“辄为人所传诵”是谓语,两者之间应该停顿。
[参考答案]落笔/辄为人所传诵考点二: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考点透视】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文言虚词的数量比文言实词要少得多,但是它们的使用频率却很高,用法也比实词灵活。
其考点一般集中在“之”“其”“而”“于”“以”等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上,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解题指津】要掌握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积累整理,系统归纳。
可以分篇目进行,对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加深理解。
(2)结合语境,灵活运用。
理解文言虚词要注意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具体语句确定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中考真题】(2009年浙江义乌卷)下列句中加点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a. 肉食者谋之b. 长跪而谢之曰c. 辍耕之垄上d. 小大之狱[解析]“之”是常用的文言虚词之一,其主要作代词、助词,也可以作动词。
中考语文试卷的结构分析(含答案)
中考语文试卷的结构分析(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中考语文试卷通常包括哪几个部分?A. 词语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B. 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诗词鉴赏C. 词语运用、现代文阅读、作文、文学常识D. 词语运用、文言文阅读、作文、诗词鉴赏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中考语文试卷的组成部分?A. 词语运用B. 诗词鉴赏C. 文学常识D. 口语交际答案:D3. 中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通常占多少分值?A. 20分B. 30分C. 40分D. 50分答案:C4. 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通常要求字数在多少字左右?A. 300字B. 500字C. 800字D. 1000字答案:C5. 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哪方面的能力?A. 理解能力B. 分析能力C. 翻译能力D. 综合能力答案:C二、判断题1. 中考语文试卷中,词语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中考文言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阅读重点考试目标1.顺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句读。
2.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其基本用法,正确理解并翻译文中关键的语句和重要的语段。
3.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4.了解课文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考点题型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类型:四类题型:(1)词语理解辨析(2)翻译句子(3)文意分析(4)开放题型解题技巧考点一:实词的用法文言实词包含的面相当广,尤其要重视掌握课文中关键实词的含义,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通假字等。
(一)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有不同的含义。
(二)古今异义是指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一些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
(三)词类活用指的是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了原来的词性,而变成了别的词性。
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的活用。
3.动词活用为名词。
4.名词作状语。
(四)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同音替代的办法写成的别字。
所以复习时一定要掌握本字,所通假的字,还要有正确的释义。
如“属”通“嘱”,嘱托,嘱咐。
(《岳阳楼记》)考点二:虚词的用法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①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②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③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④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
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文言虚词虽然没有实在意义,但能帮助实词组成句子表示各种结构关系或语气,其类别为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文言虚词的数量比文言实词少,但是用法比实词灵活,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古今变化也比实词大。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考点三:句子(一)断句停顿(二)翻译句子1.特殊句式(1)判断句。
初三语文试卷古诗阅读情况分析
初三语文试卷古诗阅读情况分析语文是最基本的一门学科,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工具。
但是,近年来随着考试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教学手段、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尤其是今年中考中就出现了很多新题型,让考生很紧张。
作为九年级考试中最为重要的一道试题,古诗文阅读考察学生对古诗鉴赏与感悟能力,同时也考察学生读写诗文的能力和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从试卷来看:1、考查学生对古诗理解能力;2、考查学生文言文、古诗文阅读能力;3、考查学生在课外积累古诗词并背诵古诗词时所体现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4、考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5、考查学生对古诗词整体理解能力;6的灵活运用及文言文阅读技巧掌握程度。
1.考查学生对古诗理解能力。
现代文阅读试题涉及的内容广泛,但在命题上很有特点。
一首题,多在默写后,直接考查考生对于诗歌整体把握的能力;第二问涉及到对诗歌写作规律的把握与理解。
从考查内容来看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古诗鉴赏,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是现代文阅读题型——考查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答案进而达到“一诗多解”的水平。
从考查内容来看,《中国诗词大会》、《红楼梦》等题材的诗词阅读题均涉及此类内容。
其中有两题直接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与鉴赏能力。
命题形式多样,从近几年试卷来看,考查形式都比较常规。
考察形式有默写、诗歌赏析、名著阅读、成语积累、古代诗歌赏析等;内容有新意:如:“我与杨柳之间有一种默契叫“你走你的阳关道,我上梁山”,考查学生在理解诗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考查学生对于古诗诗文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而不是浅显无奇、生涩、晦涩难懂的诗句、语言文字所表达感情。
因此要把握古诗作品中传达出作者内心真实情感表达方式以及诗词词句中蕴含在其间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和丰富的内涵。
这些东西不仅能体现一个人语言功底,更是一种丰富饱满的情感!2.考查学生在课外积累古诗词并背诵古诗词时所体现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
运用多种方法,夯实文言基础
运用多种方法,夯实文言基础在中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的考查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板块。
文言文阅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文言文有关知识、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包括文言诵读、字词解释、内容理解、形象分析、感受评价等方面能力的考查。
所以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基础,利用课堂,利用教材,夯实文言基础。
学生也只有夯实了文言基础才能准确地迁移到课外,提高文言文阅读的得分率。
手里有了金刚钻,才能去做瓷器活。
因此我认为以下方法是很好的备考策略。
一、多收集虽然对文言文的考查明确了不考查文言虚词和名词。
但是在讲文言文课文时,千万不能只为了应付考试而只注重所谓的重点文言词——实词,而对其他如虚词、名词等一概不要求掌握。
我认为,这种做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因为学生在做文言文阅读的时候,只有对整篇文章都看懂后,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凡是学生有疑问,不懂的文言词都让学生大量收集,包括名词、虚词等。
只有学生的文言词库里有了一定的量,才能产生质变。
等积累的文言文词义有了一定的数量后,学生对文言文阅读试题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
二、多读我觉得所有的文言课文都要求学生非读不可,而且必须熟读。
因为让学生多读文言文课文,可以培养他们的文言文语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大有裨益。
在熟读文言文课文的同时还要多读课文翻译,更要读文言词义和时代背景。
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要熟读一篇与文言文相关的文章。
除此之外,我还常常帮学生收集一些课外文言文,也要求学生熟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对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三、多背教材中有的文言文课文不要求背诵,有的只需背个别段落。
我却要求学生把文言文课文一律背过。
因为每个学期,文言文课文都只有八篇左右,要求学生全部背完负担并不会过重。
背完了课文,我还会要求学生背文言词义。
因为,我认为文言文的学习正如英语的学习,单词没有掌握,就无法看懂英语课文。
而文言文中的“单词”就是文言词。
只有把文言词义牢牢记住了,才能读懂文言文课文,乃至课外文言文,使文言文阅读能力大大提高。
文言文阅读技巧
一、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
2、顺畅朗读,断句停顿。
3、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4、理解文意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考查的选文内容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但材料短小,文意浅显,注重考查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
本文将从以上四方面谈谈应试时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1 一词多义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
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
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而展开的引申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
如:间(1)中间。
《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参与。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隔开,隔绝。
《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当然,会有些和基本义项相去甚远的意思,这些特殊的义项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它作为重点并牢牢地记住。
2 古今词义从古至今,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
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成为河流的统称。
(2)词义缩小。
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妻子”。
(3)词义转移。
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天转移为“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
这类词应将古今词意结合起来记忆,在考试时才能准确辨别。
3 通假字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两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
通假字的复习没有捷径可走,主要靠平时的积累。
4 词类活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词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壮语;(3)动词作名词;(4)使动用法;(5)意动用法;(6)形容词作名词;(7) 形容词作动词。
活用类的词本身意思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要判断在句中是什么词性。
因此,要了解常用的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连词等。
中考语文考试范围与要求
中考语文考试范围与要求(一)知识积累及运用能借助现代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
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常用汉字。
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能够辨别并修改具体语境中的语病。
能背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80篇推荐篇目和教科书后推荐课外古诗词背诵中的经典名句。
能运用积累的语文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拼音、汉字、标点符号试题将音、字、词和标点符号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的语言材料中,进行迁移考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2.词语运用考查学生词语的积累、掌握以及运用的能力。
重点考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运用词语或成语的能力。
3.语法不考查概念术语,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能辨别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4.文学常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初中学段必读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相关知识内容的了解。
考查范围包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附录)中规定的必读的主要篇目的相关知识。
5.古诗文背诵考查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直接填写上下句,全面考查学生的积累水平;二是按要求进行理解性默写,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联系;三是开放性表达,考查学生平时文化积累与现实生活结合的能力。
避免出现错别字。
6、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1)、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能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能准确使用日常用语,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并有一定的应对能力。
2)、综合探究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发现、探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
能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拟定活动方案,整合相关资料,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根据占有的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7、诗词赏析(二)阅读理解及分析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阅读现代语体文,能运用常用的读书方法有一定的速度阅读语言材料。
中考语文试卷试题讲解
一、试题回顾本次中考语文试卷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和古诗文阅读。
以下是对各个部分试题的详细讲解。
(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字词、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
其中,字词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字音、字形、字义的能力;语法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常见的句式和句型,以及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修辞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能力。
1. 字词题例如: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jīng yìng jīng yíng)B. 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C. 突飞猛进(tū fēi měng jìn)D. 碧空如洗(bì kōng rú xǐ)答案:C解析:A项中“精”应读jīng,B项中“息”应读xī,D项中“碧”应读bì。
只有C项字形、字音、字义均正确。
2. 语法题例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为了提高成绩,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很晚。
B. 学校举行了一次运动会,我参加了长跑比赛。
C.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这次考试也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D. 他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不太喜欢与人交往。
答案:C解析:A项中“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很晚”应改为“每天晚上都学习到很晚”;B项中“我参加了长跑比赛”应改为“我参加了长跑比赛项目”;D项中“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不太喜欢与人交往”应改为“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不太喜欢与人交往”。
3. 修辞题例如: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座山峰,屹立在人群中。
B. 那里的风景如画。
C. 她的声音悦耳动听。
D. 那朵花真是美得无法形容。
答案:A解析:A项中“他像一座山峰,屹立在人群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他与山峰进行比较,突出了他的高大形象。
(二)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zxy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6年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接受陈老师的委托,让我来做这个中考试卷分析报告,我感到很是惶恐,因为我心里没底。
我对中考试卷的一点浅显见解,也不知道是否正确;因为我知道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是教坛精英、教学专家,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独到的教学方法,也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
我在这里给大家做这个报告,真是班门弄斧,深感不自量力。
不过既然接受了任务,我就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准备,希望我的努力能给大家带来哪怕一点点启发,也算达到了抛砖引玉的目的。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粗浅的见解,仅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一、命题类型规律。
自从2010年以来,直到今年都是菏泽市教研室命题。
因此,试题结构类型没有明显改变。
基本上是:第一板块:古诗文积累运用。
(30分)第二板块:现代文阅读。
(40分)第三板块:写作。
(50分)7年来,试题类型没有大的变化。
只是每一年,都会在个别小题上作调整。
也就是市教研员刘香梅老师说的:“为了不给学生造成大的压力,为了使老师们便于教学;中考试卷不做大的改变,但是每年都会在出题角度、命题范围、小题要求上做微观调整。
”二、命题主要特点。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方向,渗透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本套试题较去年有变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稳中求变化,变中有创新,综合测试,贴近学生生活,全面考察,突出能力。
1、试题命制依标扣本,强调基础和能力。
2、注重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和素养。
3、注重对语文运用和实践能力考查。
4、试题选材关注时代精神,充满理性思索和人文关怀。
5、试题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张试卷只有23道题,却考查了考生全方面的语文素养:ﻫ从考查内容来看:第一板块:经典诗文积累有古诗词名篇、名句默写,诗词大意理解,精彩语句赏析等。
其中,默写填空12分,古诗赏析4分,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指要
中考试卷关于句子解释的题目明 确为 “ 用现代汉语解释” 这就说明考 , 试的要求不同于翻译,只要我们明白 地 、通顺地把句子的大意写出来 , 就 算是达到了考试的要求, 而不强调把 每个词都 一一对应地明确 地翻译出 来。当然 ,句子里的关键实词要求解
释到 位 ,不 可 出现 误解 。
晓 琳
的理解 , 有的实词在现代汉语里仍有旺 盛的生命力, 有的实词古义与今义有明
显的区别, 有的实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 里有不同的义项解释或不同的用法, 我
死记硬背可以应对的 , 其能力点体现
为 理解 。
句子翻译题着重考查学生结合具 体语境理解句子大意的能力 , 答题时
要注意句中关键实词的准确解释 。
文言文重视考 查学生的知识积
倒装句、省略句等。初中学习阶段本 不要求对句式进行掌握 , 但为了便于 提高复习效益 , 我们不妨对在课内学 习中涉及到的句式进行整理。建议同 学们把同一种句式罗列在一起,摘抄
例句后注出现代汉语的解释。句子解
先把文章读通读懂 ,这是最关键的。 而读懂 文章的基础是敏锐的语感 , 所 以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对课外文言语段
内容理解题考查学生大体把握古 诗文的内容 , 理解课文的主 旨的能力
和根据阅读理解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
读感 受的 能 力 , 解 能 力是 主 要 考核 理 点。
变 ,只要复习到位 、复习得法 ,不愁
考不 出 理想 的成 绩 。
具体来看 , 在中考文言诗文句子 的默写中出现的好多是古诗文中的名 句 ,有的直接阐述作者的观点 ,有的 集中表达作者的惰感 , 或是哲理深刻
一
课内反复出现的 、 在现代汉语中尚有
很强生命力的词 语。 复习中可以适当
专题26: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阅读考点详解(一)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重点考向
(4)词类活用——这虽不是中考所考查的重点,但对 理解文言文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负势竞上”一句中的 “上”原义表方位,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向上”。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重点考向 文言断句应遵循的原则有两种:
(1)人、地、物等名称中间不应停顿; (2)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应停顿。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重点考向
文言语句断句停顿大致有下列五种方法:
主谓之间 动宾之间 定(状)中之间 表连接的虚词前 领起全句虚词后
如:环滁/皆山也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如:夫/环而攻之
②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为”“于”; ③起连接作用的,如“乃”“则”“而”; ④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哉”。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重点考向 要重点掌握“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
于、为、也、乎、夫、焉”这十五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典例引领 加划线词语解释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竹 无丝竹之乱耳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重点考向
文言文翻译三原则 (1)信。指的是准确无误,忠实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 不可随意增减内容。 (2)达。指的是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 (3)雅。是指能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 准确地表达出来。
文言文阅读题解析及演练
文言文阅读题解析及演练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22年第22期备考指津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实词、虚词、文言句式、文言名句、文化常识等。
阅读文本多数取材于课内,少数取材于课外,且课外的选文一般比较浅显。
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得好,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因此,学好课内文言文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备考的关键,复习时必须紧扣教材,系统地整理和积累文言知识。
例题解析一、实词解答文言文实词相关题型,首先要了解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其次要注意分类搜集整理常见的文言实词,并对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理解,牢固识记;最后,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
例1.解释下面黑体词语的意思。
(1)肉食者鄙()(2)忠之属也()(3)公将驰之()(4)惧有伏焉()【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思是:当权的人目光短浅。
鄙:目光短浅。
(2)句意思是: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
属:职分。
(3)句意思是:鲁庄公要下令追击齐军。
驰:追击。
(4)句意思是: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
伏:伏兵。
二、虚词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文言虚词主要有“之”“其”“而”“于”“以”等,要掌握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一要积累整理、系统归纳,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加深理解;二要把它放在具体语境中,确定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例2.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不得从容以观。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B.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
称善者久之。
【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
A项“以”第一个是连词,表修饰;第二个是介词,译为“因为”。
B项“而”是连词,都表示方式或状态。
C项“者”是代词,译为“……的人”。
D项“之”是助词,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因此答案为A。
三、翻译句子翻译句子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
温故而知新——谈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
二 、201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
(一)重视课本,夯实基础知识积累
知识分类梳理归纳: 1.常见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在文章中 的含义。 2.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 何 乎 乃 其 且若 所 为 焉 也 以因 于 与 则 者 之 )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3. 文章中的重点句子翻译。 4.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对文章的 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推断虚词用法技巧:
①根据词性推断意义和用法。 ②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推断意义和用法。 ③根据古今意义差异推断意义和用法。 ④根据课文例句推断意义和用法。
3.文言句子翻译
如2010年中考卷两个文言句子翻译: (l)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译文:(既然)上天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上天要我死,我还渡 江干什么?)句中“之”“何渡为”是翻译难点;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译文:即使江东父老兄弟们爱怜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面对)他 们呢?句中的“怜”“王”是翻译重点。 如2012年中考卷两个文言句子翻译: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译文:翻译:你们县有自己的县令,为什么要到我这里来告状呢? 句中“尔”与 “何”是翻译重点。 (2)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 译文:(张允济)曾经在路上遇到一位种葱的老太太,(她)盖了小草屋看守 葱。(“道”“守”和“一老母种葱者”的定语后置结构)
温故而知新 ——谈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
洛城街道留吕初中 张月华
一、 201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说明
2013年《考试说明》指出,文言文阅读材料主要取自课外, 考试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考查重点以课内为主。
语文中考试卷评价
语文中考试卷评价
语文中考试卷评价
一、总体评价
结构合理:语文中考试卷通常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基础知识等几个部分,且比例分配较为合理,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难度适中:中考试卷的难度通常适中,既不会过于简单,也不会过于复杂,能够合理地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
内容丰富:中考试卷通常包含各种类型的文章和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也比较广泛,能够考查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储备。
二、具体评价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中考试卷中的重要部分,通常会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古文功底,包括默写、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及内容理解等;现代文阅读则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整体把握和准确提炼、表达的能力。
写作:写作是中考试卷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通常会给出一定的题目或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写作。
中考试卷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中考试卷中的基础部分,主要包括字音、字形、
词语解释、文学常识等。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建议
加强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在现代教育中,文言文阅读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此建议在中考中加强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以提高学生的古文功底。
增加对写作能力的考查: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考中应该增加对写作能力的考查,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在中考中应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以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总之,语文中考试卷评价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也要考虑中考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2023年河北中考语文考试范围
2023年河北中考语文考试范围摘要:一、考试范围概述1.考试目标2.考试形式与分值3.考试时长二、考试内容详解1.语言积累与运用a.字音与字形b.词语运用c.句子运用d.修辞手法2.阅读理解a.现代文阅读b.文言文阅读3.写作能力a.记叙文b.议论文c.说明文d.应用文4.口语交际能力正文:2023 年河北中考语文考试范围主要包括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四个方面。
一、考试范围概述河北中考语文考试旨在全面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要求,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考试采用闭卷形式,总分为150 分,考试时长为120 分钟。
二、考试内容详解1.语言积累与运用字音与字形: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读能力,以及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词语运用: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句子运用: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句子(包括句子仿写)的能力。
修辞手法: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的能力。
2.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
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以及学生运用现代汉语规范书写文言文的能力。
3.写作能力记叙文: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记叙、描写等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议论文: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议论、说理等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说明文: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说明、解释等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应用文: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应用文(如书信、通知、报告等)进行写作的能力。
4.口语交际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初中语文基础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外)-考点透视及解析
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外)考点透视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一般从字音、文言实词、虚词、朗读停顿、句式、翻译、思想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入手。
主要题型有:断句,解释加点字,辨析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解释通假字,翻译句子,从整体上把握思想内容,分析写作特色等。
从取材看,以课内篇目为主,兼有向课外发展的趋势,且选取的课外材料多为较浅显的趣味性记叙文和哲理性短文。
有些课内文言文备受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连续多年多次出现,如《出师表》《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送东阳马生序》《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峡》等。
方法点拨方法一、比较阅读题的解题方法1.常见问法(1)甲乙两文末尾画波浪线的句子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2)甲文中的……和乙文中的……都……请结合两文画线的句子,说说两文……有什么不同。
2.知识放送比较阅读是对两篇或多篇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观点、事件、人物形象等)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作品的不同情感倾向,比较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的异同等。
3.解题思路认真分析试题要求和比较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文字,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
“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人手,分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揭示各自的特征。
方法二、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课外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内容主要是解释实词、翻译文中重要句子和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有些考生认为课外文言文没有规定考试篇目,复习时无从下手,从而产生畏惧心理。
其实,课外文言文阅读所选用的文本都很浅显,相当于初一、初二年级所学过的文言文,其知识内容与课内学过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联系。
所要解释的字词必定是课内学过的,而且是常用的、熟悉的实词,所要翻译的句子的句型也是十分熟悉的,句中的关键字词也是平时学过的。
至于课外文言文所蕴含的道理,只要读通语言材料,能大体感知文章内容,则不难答出。
文言文阅读技巧
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
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课外的解题方法如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来源:东方网-新民晚报作者:郭龙场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
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
我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仅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中考文言文内容理解考点
中考文言文内容理解考点篇一: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分析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分析一、诗词鉴赏【考点一】对重点词的理解考查内容:课内重点诗词中的重点词义注释应试策略:熟记课内诗词中的词义注释(尤其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古今异义词、多义词、活用词、通假字)【考点二】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考查内容:对诗词内容的把握、主旨的理解、情感的体会答题方法:看题;看景(场面)——还原图景;看意象;看情——结合特定意象附:常见意象表达的感情菊:隐逸、高洁、脱俗(瘦)马:漂泊;奔腾、追求阴天:压抑、愁苦、寂寞沙鸥:飘零、伤感猿猴:凄厉、哀伤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梧桐:凄苦江水:时光流逝、岁月短暂、愁苦绵长、历史的发展趋势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考点一】文学常识考查内容:课内重点文言文的及其作品情况应试策略:对初中阶段重点文言文篇目的进行梳理总结【考点二】语句翻译考查内容:课内文言文的优美句、主旨句、哲理句、特殊句式或包含特殊用法字词语句的翻译答题方法:通读文章解大意;前后联系译难点;人名地名不必译;字字落实重直译。
【考点三】内容理解考查内容:对诗词整体内容、关键信息、主旨(思想、情感)的把握和理解答题步骤:概览全文,整体把握;筛选关键信息;体会的态度、思想、情感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概况分析:选文多为哲理或启示性小故事,主要考察运用课内所学文言知识阅读课外文言篇章能力。
【考点一】词语解释考查内容:文言文中特定实词和虚词的词义和用法答题方法:课内积累应用;组词法——给难解实词组词,还原到文中考查,根据词性适当调整【考点二】句子翻译——直接翻译或选择正误项考查内容:选文中优美句、主旨句、哲理句、特殊句式或包含特殊用法字词语句的翻译答题方法:通读文章解大意;前后联系译难点;人名地名不必译;特殊句式调译序;字字落实重直译。
【考点三】内容理解——用文中原句或自己话概括考查内容:对选文的整体内容、情节和对人物行为的理解答题方法:通读选文;审清题干;回归原文;直接答题或概括答题【考点四】主旨理解考查内容: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含哲理、观点或启示答题方法:结合文章内容(故事细节和人物个性),从为人道理、处世方式、科学哲理三个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可平时积累,临考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运用知识积累,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能正确朗读文言文,按意义划分朗读节奏;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能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翻译浅易文言语句;能理解浅易文言文的思想内容,了解其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等。
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涉及文言文阅读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
【考点透视】
划分朗读节奏是同学们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1)标示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2)选出朗读停顿标示有误或正确的一项。
【解题指津】
一般来说,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1)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2)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中考真题】
(2009年山东潍坊卷)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解析]朗读文言文时,主谓之间应该有适当停顿。
在这个句子中,“落笔”是主语,“辄为人所传诵”是谓语,两者之间应该停顿。
[参考答案]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考点二: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透视】
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文言虚词的数量比文言实词要少得多,但是它们的使用频率却很高,用法也比实词灵活。
其考点一般集中在“之”“其”“而”“于”“以”等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上,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解题指津】
要掌握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积累整理,系统归纳。
可以分篇目进行,对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加深理解。
(2)结合语境,灵活运用。
理解文言虚词要注意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具体语句确定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中考真题】
(2009年浙江义乌卷)下列句中加点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a. 肉食者谋之
b. 长跪而谢之曰
c. 辍耕之垄上
d. 小大之狱
[解析]“之”是常用的文言虚词之一,其主要作代词、助词,也可以作动词。
a项中的“之”是代词,指“齐师伐我”这件事;b项中的“之”是代词。
指唐雎:c项中的“之”作动词,可译为“到,往”;d项中的“之”作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参考答案]d
考点三: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透视】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点主要有:准确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常用义;辨别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正确地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并比较其与今义的区别;准确解释一词多义词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意思;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并结合具体语境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解题指津】
首先,要了解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这些文言现象;其次,要注意分类搜集整理常见的文言实词,并对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理解、牢固识记;最后,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
【中考真题】
(2009年贵州黔东南卷)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_______
(2)不能名其一处也________
(3)几欲先走________
[解析]“间”在这里作动词,可理解为“夹杂”;“名”在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说出”;“走”是古今异义词,古代汉语中的“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跑”。
【参考答案】(1)夹杂(2)说出(3)跑
考点四:文言文句子翻译
【考点透视】
文言文句子翻译一般是中考必考内容,其考查主要集中在:(1)文中有深层意义、表现力强、反映主旨的句子;(2)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比较特殊的句子;(3)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的句子。
【解题指津】
翻译文言文句子的方法—般有:(1)保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国名、官名、年号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
(2)补充,即补充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或补出省略的句子成分等。
(3)省略,即省略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
(4)替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替换古汉语。
(5)调整,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用语习惯。
【中考真题】
(2009年山西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讽”在这里是“用委婉的语言劝告”的意思;“孰与”是一个固定句式,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更……”。
[参考答案](1)邹忌委婉地劝说齐王,齐王接受了规劝。
(2)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更美?
考点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透视】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即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讲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能够答出事件发生的原因,文中某个论点的依据,以及某个事件或人物的特征,并由此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感情。
要在准确理解句、段、篇的含义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辨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从而明确主旨。
【解题指津】
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全文的大意有个了解,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找出相关信息。
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回答(可联系原文中的有关词句)。
【中考真题】
(2009年河北卷)阅读《与朱元思书》第2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水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水急。
依据题干中“两个特点”的提示,不难概括出答案。
[参考答案]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
考点六: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
【考点透视】
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是历年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是指作者在文中表明的见解或主张,以及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
【解题指津】
阅读文言文要依据文中的有关材料分析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
在分析时,可以通过事件或人物的言行去窥探人物的思想品质,通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
此外,还应注意辨析作者表明观点或态度的形式,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深入分析和体会,从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中考真题】
(2009年浙江湖州卷)阅读《爱莲说》一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莲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
通过文中对莲的描写的句子,分析莲具有哪些品质,莲的品质就是作者心目中君子的品质。
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看出莲具有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品质。
这些品质就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品质。
[参考答案]示例: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
考点七:联系实际与个性感悟
【考点透视】
联系实际与个性感悟考查的是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感受。
主要考查方式有: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的思想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和感悟;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
【解题指津】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准确、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其次,要从作品本身出发,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再次,感悟一定要联系实际,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有新意;最后,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使观点经得起推敲,令人信服。
【中考真题】
(2009年浙江金华卷)读了这则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这道题需注意两点:一是正确理解寓言的寓意;二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即寓言的寓意对你的生活所起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答案]启示: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看法: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