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务英语新闻中的隐喻现象

合集下载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隐喻汉译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隐喻汉译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隐喻汉译前言商务英语是在跨文化交流和商务合作中使用的英语。

商务英语翻译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汉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商务活动的成败。

本文将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分析汉译隐喻的难易程度,并提供一些在翻译过程中有所帮助的技巧。

关联理论概述关联理论是指两个或多个概念之间的连接。

其中一个概念能够自然地引起另一个概念。

关联理论还可以推导出语言中的隐喻结构。

当使用语言时,我们通常不是将单词和词组直接拼接在一起,而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构建出含义。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商务英语中翻译中常见的难点。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隐喻在商务英语中被广泛应用。

下面是商务英语中一些常见的隐喻及其含义:1.打破沉默:在商务活动中,如果双方不开口,就无法达成协议。

这时就需要打破沉默。

在商务英语中,“打破沉默”通常指建立联系,揭示真相,或者寻求帮助。

2.揭秘玄机:商务活动中,有时需要通过收集信息来发现市场机会、风险、或者竞争对手等信息。

在商务英语中,“揭秘玄机”通常是指揭开某个领域的秘密,寻找隐藏的机会或处于劣势的情况。

3.打通绿色通道:当商务活动中需要紧急完成某些事情,而常规程序需要很长时间时,可以考虑使用“打通绿色通道”的方式。

在商务英语中,“打通绿色通道”通常指以更快的方式完成事情,通过人际关系或特殊渠道获得优先处理。

汉译隐喻的难易程度隐喻的概念极具主观性,其含义与文化背景、语境有关。

对于母语为汉语的人来说,汉译中的隐喻不是那么容易理解。

假设一个英语母语者翻译公司文化中的“热带鱼”,那么他可能会用“tropical fish”这个词,但实际上,这个鱼应该用“珍珠鱼”这个词来翻译更为贴切。

因此,在汉译隐喻时,需要特别注意文化差异。

汉译隐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一些情况下,隐喻的含义与英语原文不同,因此更难翻译。

因此,在翻译商务英语时,应该避免直译,而应该根据文化背景和语境来翻译。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应用关联理论的技巧以下是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应用关联理论的一些技巧:1.分析每个隐喻:在商务英语中,每个隐喻都可能存在文化差异。

浅析商务英语中的隐喻表达

浅析商务英语中的隐喻表达

学法教法研究外语外文课程教育研究浅谈分层次英语教学王军令(长春市第一外国语中学吉林长春130031)【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06-02分层次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

它的整个教学过程都应在分层次,在讲授新课之前出示本节课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这样的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一目了然,学生很自然地就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

分层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学习的层次目标,选择回答的问题,选择作业,又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教师的及时肯定,经常会感到成功的喜悦。

因此,学生在分层合作的课堂模式中学习,时时处于有利于学习的良好心理状态;又由于采取了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都是由各个小组的各层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挖掘出来的,印象就会很深刻。

这样一来学生的活动量大,课堂气氛活跃,就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为本组的荣誉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并且在课堂上引进了竞争机制,小组之间,各层次同学之浅析商务英语中的隐喻表达杨欣(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100012)【摘要】商务英语是英语在商务交际中的应用,而隐喻是商务英语中最为普遍的语言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频繁地出现在商务英语中。

本文在探讨英语隐喻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剖析商务英语中动、名词隐喻的表达实例,阐明了隐喻在商务领域里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言隐喻结构交际商务英语【基金项目】经费资助:北京市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项目(编号PXM2015_014306_00008)、北京市高职英语课教师培训项目。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06-01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世界商务活动的第一语言就是英语,很多商务合同也是由英文写成,因而对从事国际商贸活动的人员来说,熟悉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应用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原则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原则

- 225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原则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崔娜【摘要】隐喻是商务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大多蕴含着英美国家的文化信息,因此,其翻译是一个复杂并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及其分类,论述了商务英语中隐喻的翻译原则。

【关键词】商务英语 隐喻 翻译原则一、引言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传播知识与信息的工具,简练易懂成为其特征与前提;而修辞正是实现这一前提的关键。

在所有的修辞手法中,隐喻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商务英语词汇的来源及其叙述特征。

二、商务英语中的隐喻1.隐喻。

Webster ’s New World Dictionary 解释:“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for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 ”。

即:隐喻是一种隐含着比喻的修辞格。

其通常和基本用法是:表述某一事物的词或词组被用来比喻另外的一种事物。

2.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一些词汇被赋予新意应用到商务英语领域很大程度上依靠于隐喻化,如:(1)一些日常用语通过隐喻被借用到商务领域而具有了新的商务意义。

head 原指人或者动物的一种器官;在商务英语中head 指公司或团体的负责人。

对这两种意义,其指代对象在位置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正是在这个相似点的基础上,head 被隐喻化,意义发生了转移。

(2)一个领域的术语被用于另一领域产生新的词义。

如:economic recovery ,recovery 一词在医学领域指人身体恢复健康,此处用在商务领域指经济的复苏。

3.商务英语中隐喻的分类。

本文从表现隐喻的词汇的词性出发将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分为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和介词隐喻。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隐喻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其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增强文字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在商务交流中,隐喻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复杂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增强交流双方的感情共鸣。

在翻译隐喻时,要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分析,灵活运用译文技巧,保证原意不变的使译文自然流畅。

本文将从商务英语中常见的隐喻入手,进行具体的翻译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隐喻,并帮助翻译者更好地应对商务英语翻译难题。

一、商务英语中常见的隐喻1. Time is money.这是商务英语中一个常见的隐喻,它意味着时间就是金钱,也就是说时间就是价值、财富。

在商务场合中,时间非常宝贵,每一分钟都可能关系到利益的得失。

这个隐喻用来形容时间的宝贵和珍贵,提醒大家合理利用时间,增强工作效率。

2. 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这个隐喻源自体育运动中的球类比赛,意思是“轮到你做决定了”,也就是说责任或者决策权在某人手中。

在商务英语中,这个隐喻常用于提醒对方该他们做出决定或者行动了,同时也可以带有一定的压力意味。

3. Break the ice.这是一个常见的表达,它的隐喻意义是“打破僵局”或者“破冰”。

在商务场合中,这个隐喻常用于形容在初始时期的交流,希望通过一定的方式或者话题来破除尴尬和局促,促进交流和合作。

5. A golden opportunity.这个隐喻指的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意味着一个稀有难得的机会,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回报。

在商务英语中,这个隐喻常用于形容具有潜力和价值的商机,以及需要抓住的发展机遇。

1. “Time is money." 翻译为“时间就是金钱。

”这个隐喻在华文化中同样有相应的表达:“一寸光阴一寸金”、“时光就是金钱”。

在翻译时可以使用类似的隐喻表达,同时也可以相应加入例句或者情景来增强表达效果。

2. “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 翻译为“现在轮到你了。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商务英语中经常用到的语言表达方式。

隐喻通过比较或象征的方式来传达某种含义,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和丰富。

在商务交流中,隐喻常常被运用来描述商业活动、市场行情、管理策略等场景,因此对于商务专业人士来说,了解隐喻的使用和翻译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就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1. 商务活动在商务活动中,隐喻常常被用来形容和解释商业行为和市场现象。

当人们说“市场竞争如同一场马拉松比赛”时,就是用隐喻来比喻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商业运作的复杂性。

这样的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能够更好地传达思想和观念。

2. 管理策略在描述管理策略和运营方式时,隐喻也经常被运用。

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可能会说:“我们需要打破沉闷的局面,吹响新的号角”。

这里的“打破沉闷”和“吹响新的号角”都是隐喻,用来形容改革和创新的管理策略。

这样的隐喻让管理理念更加生动和具体,更容易引起共鸣。

3. 财务状况财务报表和数据分析中,隐喻也经常被用来形容企业的财务状况。

当人们说“公司的财务状况像一条起伏不定的曲线”时,就是用隐喻来形容公司的盈亏变化。

这样的隐喻能够让复杂的财务数据更加直观和容易理解。

1. 直译在商务英语中,有些隐喻可以直接翻译成中文而不失其原意。

“市场竞争如同一场马拉松比赛”,直接翻译成中文“市场竞争激烈”即可。

这样的翻译既保留了隐喻的意义,又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2. 意译在翻译隐喻时,有些情况下需要进行意译来保持原意的表达。

“吹响新的号角”在中文中可以翻译为“提出新的计划”或“展开新的行动”,这样的意译虽然不是直译,但可以更好地表达原文的含义。

3. 省略有些隐喻在翻译成中文时可以省略部分修辞表达,只保留其直观的意义。

“财务状况像一条起伏不定的曲线”可以翻译为“公司的财务状况变化较大”,省略了原文中的比喻,但仍然能够传达出同样的含义。

1. 上下文理解在翻译商务英语中的隐喻时,需要充分理解上下文和语境,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1. 引言1.1 引言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在商务沟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增强沟通效果。

通过隐喻的使用,人们可以更好地传递自己的意图,使得商务交流更加直观和易懂。

研究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对于提高商务沟通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原则,分析隐喻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并通过具体翻译实例进行深入剖析。

本文将讨论隐喻在商务沟通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商务英语中隐喻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隐喻,提高商务沟通的效果和水平。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商务英语中隐喻的使用情况及其翻译策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隐喻在商务沟通中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分析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具体应用,揭示隐喻在商务交流中的重要性和隐喻翻译的复杂性。

通过研究隐喻的翻译原则和应对策略探讨如何有效地处理隐喻翻译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最终旨在为商务英语翻译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商务沟通中的隐喻使用,促进商务交流的顺利进行。

2. 正文2.1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商务英语中的隐喻是指在商务交流中运用隐喻手法进行言外之意的传达。

隐喻在商务英语中起到了提升语言表达的效果和增加沟通效果的作用。

通过隐喻,表达者可以用富有创意和生动的语言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从而更好地引起听者的兴趣和共鸣。

在商务英语中,隐喻常常运用在商务谈判、商务会议、商务信函等场景中。

通过巧妙运用隐喻,可以使得商务交流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让双方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意图和需求。

隐喻还可以帮助缓解商务交流中的紧张气氛,增进双方的关系。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翻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保持原意的完整性、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保持语言风格的一致等。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人员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和策略,确保隐喻在翻译过程中得到准确传达。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1. 引言1.1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商务英语中的隐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比喻、象征等方式表达意义,使文本更加生动有趣,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广泛,能够让信息更加简洁明了,提高沟通效率。

隐喻的翻译策略在商务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者需要灵活运用对等翻译、解释翻译等方法,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在商务沟通中,隐喻可以增加信息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帮助双方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隐喻的翻译也是一个挑战,翻译者需要综合考虑语言、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确保译文通顺地传达原文的内涵。

隐喻的具体翻译分析涉及到各种具体情境和实践,通过分析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方式和翻译方法。

通过对隐喻的翻译分析,可以帮助提升商务英语沟通的效果,增加文本的质感和说服力。

2. 正文2.1 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广泛而深远,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准确地传达信息、表达观点和建立共鸣。

在商务交流中,隐喻常常被用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或情况,使之更易理解。

将市场比喻成战场,产品比喻成武器,竞争对手比喻成敌人,客户比喻成盟友,在商务谈判中充满了各种隐喻的运用。

隐喻还可以用来激励员工、建立团队合作氛围。

把企业比喻成一艘航船,每个员工是船上的一名船员,只有全体船员团结一致,才能使船航行更远。

这样的比喻可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激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工作。

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更重要的是能够加深理解、凝聚共识、促进沟通。

在商务交流中,灵活运用隐喻是非常重要的技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传递信息,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

2.2 隐喻的翻译策略翻译隐喻需要对原文中的隐喻概念有深刻理解。

理解隐喻的语言意义和象征含义是成功翻译的基础。

熟悉不同语言文化的特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隐喻往往具有文化特定的意义。

翻译隐喻时要注意保持隐喻的形象和比喻性质。

商务英语中概念隐喻的翻译要点分析-最新教育资料

商务英语中概念隐喻的翻译要点分析-最新教育资料

商务英语中概念隐喻的翻译要点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促进了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新闻,能够使人们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理解。

当前,商务新闻报道形式普遍,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商务新闻的主要报道语言。

但是,在观看商务新闻时,有些人会受语言障碍的影响,无法理解其中的内容。

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商务新闻的表达,在新闻中融入概念隐喻理论是当前的最新应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概念隐喻理论概述最早提出隐喻理论的是亚里士多德,他主要是将隐喻的概念运用于一种事物上来进行表达。

隐喻是由两个主体共同组成的,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知观念的不同,实现了对隐喻概念创新,对传统概念的隐喻修辞方式进行改革,并提出隐喻是由两个思想构成的,两者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了对这一理论的完善。

在使用隐喻过程中,需要结合喻体自身的特点,将特性发挥到主体上,需要主体暂时失去自身的特性,以喻体的形式进行表达。

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强了对隐喻的研究,对传统隐喻所表达的思想提出挑战。

主要是希望通过感知的语言来实现对东西的传递,并且隐喻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是需要通过语言的形式进行表达,而是被当作一种认知行为,能够将实际中的两个事物进行有效的联系,实现对另外一个领域的理解。

通过隐喻的运用,改变了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促进了人们思维的扩展。

概念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就是商务新闻。

二、商务英语中概念隐喻的翻译要点(一)结构隐喻结构隐喻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一种概念去理解另一概念的方式,而实现两者概念之间的相互叠加。

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会使人们不自觉的融入自身的经验,实现对熟知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结构隐喻在商务英语中应用较为广泛,能够快速的商务英语中的语法结构进行理解,具有简单明了的优点,并且还可以通过借助源域的形式实现对英语概念的了解,可以取得良好的认知效果,有利于人们对商务英语中的内容进行良好的把握。

论英语商务谈判中的隐喻

论英语商务谈判中的隐喻

论英语商务谈判中的隐喻隐喻作为人类认知思维的一种基本手段,在英语商务谈判中会大量出现,正确理解谈判对手话语中的隐喻意义有利于双方的沟通与合作。

标签:隐喻商务英语谈判一、引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寻找合作的机会。

在和外商进行谈判的时候,有时我们会发现很难理解对方的某些口语表达,如果按照对方话语的字面意义来理解的话往往不能把握谈判对手的真实意思。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我们听不懂对方的一些俚语;另一方面在商务英语口语表达中会出现大量的隐喻,如果对此不熟悉,难免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困难。

隐喻在英语中非常常见,英语国家人士在商务谈判讨论中几乎不可能不使用含有隐喻含义的单词或短语,了解英语词汇的隐喻含义能大大提高准确理解商务谈判对手话语的真实意义的能力,从而提高谈判成功的机率。

本文将通过具体例子,探讨商务谈判中隐喻的使用及其理解机制。

二、英语商务谈判中隐喻的工作原理何为隐喻?隐喻,它不同于修辞学上的比喻。

它不仅仅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语言现象,它还体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或认识世界的方式。

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在人的各种认知能力中,一个主要的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imagination),既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

隐喻作为想象的认知操作,是人的主要认知能力。

所谓的隐喻过程就是从“源域” (source domain)到“目的域”(target domain )的部分特征(可能是原型特征,也可能是非原型特征)的投射映现。

隐喻是人类用一种已知概念对另一种概念进行比喻阐述,从而形成人们可以接受的概念或模式,以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概念或模式进行思维或活动。

自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发表了名著《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隐喻是人类认知的普遍方式。

隐喻也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语言都是隐喻的。

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用隐喻来进行思考和表达。

从语境关联视角谈商务英语中隐喻的翻译

从语境关联视角谈商务英语中隐喻的翻译

从语境关联视角谈商务英语中隐喻的翻译商务英语中隐喻的翻译是在商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能
够更加清晰地表达一个含义,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牵涉到商业合作
的概念。

隐喻是以一个假设来表达某种概念的情况,当我们翻译隐喻时,
必须确保有效地传达原始的意思,这样才能保持文字的表述有层次性及准
确性。

为此,我们在翻译隐喻时应该考虑当前情境,尽可能多地使用同义
词来向读者传达原句的信息。

这样,潜台词的翻译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而不会使读者产生困惑、疑惑。

此外,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地道的语言也至关重要,因此,隐喻翻译
中也应该注意准确性,能够使用行业术语和简洁的表达,让读者能够更加
轻松地理解原句的意思,从而使文章保持语言、表达、概念等方面的一致性。

总之,隐喻在商务英文翻译中十分重要,要想翻译得好,就必须牢记
有效地表达原句的意思,把握好翻译的节奏和语境关联,尽可能使用更加
地道的语言,切忌“偷梁换柱”。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摘要】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在商务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比喻和隐喻进行沟通可以使信息更加生动形象且有效传达。

本文首先介绍了隐喻的概念以及在商务英语中的作用,然后详细探讨了商务英语中常见的隐喻,隐喻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并举例说明了隐喻在商务沟通和写作中的应用。

强调了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提高隐喻运用水平的建议,并探讨了隐喻翻译对商务沟通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并提高在商务交流中的应用水平,从而有效促进商务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关键词】商务英语、隐喻、翻译分析、作用、翻译技巧、翻译策略、商务沟通、写作运用、重要性、提高水平、沟通影响1. 引言1.1 什么是隐喻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指借用某种事物来暗示另一种事物的比喻方式。

在商务英语中,隐喻被广泛运用,可以使得文本更具表现力和生动性,有助于提高沟通效果。

隐喻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信息,也可以让文本更加富有启发性和想象力。

通过隐喻,作者可以用一个简明扼要的描述来传达复杂的信息,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在商务英语中,隐喻经常用于描述市场情况、企业管理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商务信息和情况。

熟练掌握隐喻的运用技巧对于提高商务英语写作水平和沟通效果至关重要。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学修辞,更是一种可以帮助传达信息、引导思考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和运用隐喻,可以让商务交流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1.2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作用在商务英语中,隐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隐喻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和表达各种商务概念,使得信息传达更加生动和有趣。

通过隐喻,我们可以用熟悉的语言和形象来解释和描述抽象的商务概念,让复杂的概念变得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隐喻在商务英语中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紧密的沟通关系。

一些通俗易懂的隐喻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容易与他人共鸣,还可以在商务谈判或交流中化解尴尬和疏远感。

浅析商务英语新闻中的隐喻现象

浅析商务英语新闻中的隐喻现象

浅析商务英语新闻中的隐喻现象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On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Seen from the Translation ofE.B.White’s Charlotte’s Web2 从弗洛伊德解读《好人难寻》3 王熙凤与斯嘉丽的对比研究4 《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5 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语翻译6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Advertising English7 关联理论视角下莫言《红高粱家族》中的隐喻翻译分析8 论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和谐观9 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冰河世纪》两个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10 国际商务谈判及其谈判风格11 An Analysis of Tess’s Traged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2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彼得?潘情结13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4 简析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特征15 英语幽默中会话含义的语用分析16 使用影视片对中学生进行英语听说教学1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8 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探究19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2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21 The Theme of Absurd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22 中美商务交际礼仪之差异23 论D.H.劳伦斯诗歌中的救赎意识24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用25 浪漫和现实冲突下的宿命论思想——赏析欧·亨利的《命运之路》26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27 从清教理想主义角度解读《红字》中的和谐思想28 王尔德童话对传统童话的颠覆29 合作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30 Translation of Tourism English in a Cross-Cultral Perspective31 中美大学生课堂讨论话语性别差异对比32 以《老友记》为例浅析美式幽默33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野性”与“人性”34 外贸函电文体及语言特点35 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翻译的跨文化研究36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语艺术研究37 《格列佛游记》与《镜花缘》的比较38 Culture-based Strategies in Translating Ancient Chinese Official Titles39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浪漫主义情节分析40 解读奥斯丁小说《诺桑觉寺》对哥特传统的模仿与颠覆41 矛盾修辞法的认知语用分析42 “去十九号房”中的自由观43 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内涵对比研究44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45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46 论中庸观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47 浅析英语演说中对照与其他修辞格的混合应用48 高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49 汉英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50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点51 浅析美剧台词中幽默的翻译——以《绝望的主妇》为例52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幸福》中的女性主义解读53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54 残酷的现实与审美愉悦——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崇高美55 从目的论的角度浅析美国电影字幕翻译56 从中英婚俗看两国文化差异57 论《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印第安情结58 有效的英语新闻结构分析59 浅析苔丝的悲剧60 商务网站的英译策略61 政治委婉语的取效性行为分析62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63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64 An Analysis of Sexism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65 论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66 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67 从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人生看“如何被逼出邪恶的人性”6869 The Determining Influence of Envi ron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athcliff’s Character70 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71 英语习语陷阱及其学习策略72 论《小镇畸人》中人物的怪诞性73 On the Feminist Consciousness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74 《麦田里的守望者》与《一座城池》的主人公比较分析75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的文化差异76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人物性格分析77 英语中易混的修辞手法之区别78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79 《蝴蝶梦》中女主角吕蓓卡的人物形象分析80 从《嘉莉妹妹》看现代女性的自我实现81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Nursery Rhymes82 色彩在《隐形人》中的应用及其象征意义83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的罪犯形象84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作用和原则85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86 What to Love and Hate ----o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87 论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88 论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89 从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90 《长恨歌》英译本意境的对比研究91 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92 在仙境中成长——《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主题研究93 从异化与归化看网络上美剧的字幕翻译94 论汉语新词语的英译9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96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活动设计97 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98 《推销员之死》中男主人公悲剧命运分析99 金融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策略100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etaphors with Animal Imag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101 中英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102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103 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104 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性格特征105 北京奥运官网英译:功能主义视角106 功能对等理论下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107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108 从电影《伴你高飞》看美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主题109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查特莱夫人的情人》110 苔丝形象浅析111 中英广告中的双关语探析112 作者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表现的双重人格113 中国英语初探114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社会语言学视角115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116 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117 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118 浅论《汤姆琼斯》的现实主义特征119 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120 浅谈自有品牌在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121 中式菜谱的翻译122 从电视剧《绝望主妇》看委婉语的交际功能123 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双重性124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礼貌原则125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一代”的反叛与抗争126 Analysis of Tony’s Tragedy in A Handful of Dust127 从合作原则谈影视翻译策略——以《功夫熊猫》为例128 论奥巴马就职演讲词的排比修辞129 电影《纳尼亚传奇》中的圣经意象130 简爱女性意识分析131 从《马拉喀什》和《射象》看乔治?奥威尔散文的艺术风格132 论英语文学教学中的影视欣赏133 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134 Analysis on Paul Morel’s Life Passages from thePerspective of Lawrence’s Unconscious 135 试述《亚当夏娃日记》的圣经情结136 论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异137 《屋顶上的女人》和A & P 中的人物比较及分析138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139 美剧《欲望都市》中女性语言的语用分析140 浅析美国传奇总统的共性141 论学生角色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转换142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14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between Wang Anyi’s Everlasting Regret and Virgina Woolf’s Mrs. Dalloway144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145 《麦克白》的独白146 中西方灾难新闻差异性研究-文化与传媒147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148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礼貌现象研究149 宋词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150 中英动物习语使用和翻译的差异研究15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152 从Hofstede的文化维度角度解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153 英文电影名称汉译原则和方法的研究154 埃德加?爱伦?坡作品中的哥特风格分析155 “美国梦”的再探讨—以《推销员之死》为例156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初探157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158 英汉道歉语对比研究159 浅论《黑天鹅》电影的象征手法运用160 商标翻译分析161 论《少奶奶的扇子》中的扇子162 英语习语的翻译163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谈公示语翻译164 从中外节日看两种文化—以春节和圣诞节为例165 语结与英语长句的翻译166 英汉颜色词隐喻的认知比较与研究167 笛福《鲁宾逊漂流记》中鲁宾逊形象解析168 通过《生活大爆炸》分析美国情景喜剧中的文化169 A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Ch inese Idioms with Numeral “San”170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171 《喜宴》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172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老人与海》看虚无主义中的抗争及其发展173 动物习语在英汉文化中的异同分析174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175 莎士比亚悲剧人物的海明威式英雄特征——以《哈姆雷特》与《奥赛罗》为例176 从《老友记》探究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177 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阿Q正传》的两个译本为例178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伊万杰琳形象分析179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Christianity180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181 语法型课堂和交流型课堂的整体研究182 对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译的研究183 《论语》中“仁”的翻译研究184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185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186 阿瑟·黑利小说《讹诈》中的前景化现象探析187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188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189 浅议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190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Gratitude Expressions191 《好人难寻》中哥特手法运用的分析192 《小镇畸人》中的空间形式分析193 英语新闻中委婉语的社会功用194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195 [税务管理]我国开征遗产税国际借鉴和政策选择研究196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功能197 从文化视角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无辜198 论《双城记》中的反讽199 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翻译200 浅析《鲁宾逊漂流记》中的宗教意识。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引言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常常在日常生活和商务英语中使用。

在商务沟通中,隐喻的运用可以让信息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影响力。

由于文化背景、习惯、习语等因素的影响,隐喻的翻译常常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并探讨其翻译方法和技巧。

一、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具体应用1. 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这是一个经典的隐喻句型,在商务英语中经常使用。

它表达了时间的珍贵和宝贵,告诉人们应该善于利用时间,把握机会。

在商务交流中,这个隐喻经常被用来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便更好地促成交易和合作。

2. He is a rising star in the company.他是公司里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这个隐喻用来形容某人在公司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在商务沟通中,这个隐喻经常被用来推荐或介绍新人或新员工,以突出其潜力和价值。

3. Our sales are soaring.我们的销售额飙升。

这个隐喻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销售额的迅猛增长。

在商务英语中,这个隐喻经常被用来强调公司业绩的改善和增长,以展示公司的实力和竞争力。

1. 直译法对于一些常见的隐喻,可以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保持隐喻的形象和力度。

比如“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隐喻,可以直译成“Time is money”,保持了原文的表达方式和意义不变。

2. 意译法对于一些隐喻在目标语言中不太常见或不易理解的情况,可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使隐喻更加贴近目标语言和文化。

比如“他是公司里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这个隐喻,可以意译成“他在公司里是崭露头角的新星”,使隐喻更加易懂和自然。

3. 解释法对于一些隐喻的含义比较复杂或涉及特定文化背景的情况,可以采用解释法进行翻译,通过加入解释来呈现隐喻的意义。

比如“我们的销售额飙升”这个隐喻,可以通过解释来呈现其含义,比如“我们的销售额迅猛增长,业绩蒸蒸日上”。

论述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论述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Metaphors in Business English and the Translation论述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Abstract: Traditional studies limit m e ta p h o r as rhetorical and lexical means,with li t t le consideration to grammatical met aphor. Butgrammatical m e t a p h o r isused extensively in various written genres of English and hence becomes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Systemic-Functional Gra m ma r. The application ofgra m mat i cal m e t a p h o 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 tylistic features of business E ngl i shcontracts.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functions of grammatical m e t a p h o r inbusiness Englishcontracts in the light of the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and presents different ways of translation systematically.Key words: grammatical metaphor; business English contracts; transferenceContents1.Introduction (2)2.Metaphors in business English and their translation (2)2.1 Grammatical metaphor ............................................................................................................................................3...................2.1.1 Definition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4.................2.1.2 Common forms of metaphor ...............................................................................................................................4.................2.1.2.1 Metaphors consisted of tenors and vehicles. .......................................................................................................4..............2.1.2.2 Metaphors with vehicles only........................................................................................................................5....................2.2 Metaphors in business English..................................................................................................................................7..................2.2.1 Metaphor in the noun.s......................................................................................................................................8...................2.2.2 Metaphor in the verb.s.......................................................................................................................................9...................2.3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in business English ............................................................................................................1..2..............2.3.1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tion of the metaphor ...............................................................................................1..3.........2.3.2 Th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s.............................................................................................................................1.5................2.3.3 Applic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the business English contract ..............................................1..8....2.3.3.1 The passive voice in contract English ..............................................................................................................1..9.............2.3.3.2 Modal verbs in contract Englis..h....................................................................................................................2.2...............2.3.3.3 Nominalization structure in contract English .....................................................................................................2..4...........2.3.3.4 Translation of nominalization structure in business English contract.s..................................................................2..7.......3.Conclusion (29)References (22)Abstract(Chinese) (22)1.IntroductionMetaphor is mainly intended to refer to a rhetorical means that based o 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s and expressed by using A to replace B or compare A toB.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R. W. Gibbs points out t h t a h t e cognitive process is using a familiar concept t o u nd ers ta nd t he incomprehensible, complex, abstract orless certain concepts. In the 1980s, people studied on metaphor from t h 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pointed out that m e t a p h o r is notjust arhetoric means. People believe that “Metaphorical language is a reflection of metaphorical thinking and the human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in an ontological way of thinking, which is metaphorical conceptual systemof h u m a ncognition, thinking, language and even the base of the behavior.”(Lakoff,G&Johnson, M.1980). Metaphor makes people recognize, acquire and know newkno wledge through the concept systems they’re familiar with, which is simpleand vivid. Metaphor has a feature of “to know new things through old things”, so t he m e t a p h o r is established onthe basis of similarity between thing s. M e t a p h o r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languages in business English.2.Metaphors in business English and their translation2.1Grammatical metaphorGrammatical metaphor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It can convert events, activities, emotions into entity. Grammaticalm e t a p h o r is animportant p art of the systemic-functional g r a m m a r. Itwas f o u n d e don the“Natura l grammatical Vie w”.In English,th e metaphor is a commonrh eto rical d evice,i t com es fro mt h e Greek wo rd“m etap h erein”,an d th is wo rdcanb e e xp lain eda s“Carryin gfro mo n e p lace t o a n o t h e r”.N o u no r n o u np h rase,verb or verb phrase, prepositional phrases and sentences can be used metaphors. Subject, predicate and predicative, attributive, appositive, object, and adverbial, can be used as the body of m e t a p h o r.Halliday 1 and Matthiessen 2 regarded language as a system composed of semantics, vocabulary, grammar and voice, which reflect with each other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Halliday also insist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aning and wording is not arbitrary; there is a natural connection b etween t he formof syntax and the meaningof their codes,which means that different grammatical forms ma ke different expressions. Halliday distinguished the two reflect relationships. One of them is the congruent realization, which m ea n s that the language structure is a di r ect reflection of thereal world; another one is in congruent realization, in which way the language shows a distorted relationship instead of in a direct way. This inconsistency relationship is the procedure that the metaphor of language formed, which is alsothe transference of the language units in different grammatical domains. M.A.K.Halliday called this inconsistency metaphorical “Grammatical metaphor”.1 Michael Alexander Kirkwood Halliday (often M.A.K. Halliday) (born 13 April 1925, Leeds , Yorkshire, England) is a British linguist.2 Peter Matthiessen (born May 22, 1927, in New York ) is a three-time NationalBookAward- winning American novelist and non-fiction writer. City2.1.1Definition of Grammatical metaphorThe w ay our l a n g u a g e express everythingcanbeinvolved i nto t hr e e parts: theprocedure of an e vent, participant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procedure is oftenbe expressed by a verb phrase, participants by a noun phrase and t h e environme nts by anadverb o r prepositional phrase. But the relationship o f reflectsbetw e e nthemcanbe inconsistent. The speakers ch o o se a inconsistent language form during their speaking, and this always convey a metaphorical meaning whichis different fromthe consistent style. This deviationinvocabulary syntax makes the “Grammatical metaphor”.In China, “metaphor” was firstly founded in The Book of Songs as theCh in e se wo rd“譬”.Th esain t s M o h ist firs t g ivet h e d e fin it io n o f m e tap h o r,th at i s,t he m e t a p ho r is describe A throughB, to m a k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of A by t hem e a ns of analogy. Scholars of Qin D ynasty even r esearched on h ow to a p p ly themetaphor to persuade and communicate . Since the 1990s, the Chinese scholars’ research on the metaphor has gone to a deeper field. The achievements went outone after another.2.1.2Common forms of m etaphor2.1.2.1Metaphors consisted of tenors and vehicles.In some sentences there are tenors only, while others have both tenors and vehicles.a: Chairman Mao is like the Sun. ( 毛主席像太阳。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模式研究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模式研究

2452020年50期总第542期ENGLISH ON CAMPUS商务英语中的隐喻模式研究文/王 颖务英语中的隐喻性表达方式在商务英语语篇中比比皆是,使得抽象的专业的商务英语术语变得更加具体易懂。

根据Lakoff和Johnson的理论,隐喻理论一般包含三种类型: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s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

本文将从这三种类型对商务英语语篇中的隐喻进行分析。

1. 商务英语语篇中的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利用本体和喻体的映射关系,用本体的各方面的词汇和表达来解释喻体。

尽管这个本体和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认知领域,但是因为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似性,在解释喻体时,就可以利用本体涵盖的词汇。

例如:(1)They are lured by grocers with the promise of savings,only to be fleeced. Shops make them do the work of picking the produce and bagging it. They set traps in the aisles—inthe form of strategically placed celebrity magazines or freshly baked doughnuts—to slow shoppers down. (消费者被杂货商以省钱的许诺引诱,结果却被骗。

商店让消费者亲自采摘和装袋。

他们在过道设下陷阱——有目的地摆放名人杂志或新鲜出炉的甜甜圈——以减慢购物速度。

)该例句中,“lure”和“trap”两个词本来都是属于猎人打猎物所使用的词汇。

猎人为了捕捉到猎物,会提前吸引猎物到埋伏圈,然后在猎物的必经之处投下诱饵,吸引猎物上钩,从而捕捉猎物。

商店作为卖家,以省钱为诱饵,吸引消费者进入商店,同时千方百计在消费者最可能经过的过道设下陷阱,比如非常吸引人的名人杂志或新鲜出炉的甜甜圈等,吸引消费者慢下脚步,购买商品,从而捕猎消费者口袋里的金钱。

隐喻在商务谈判中的具体运用

隐喻在商务谈判中的具体运用

摘要:隐喻是英语中最普遍的语言现象,在商务谈判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隐喻现象。

而隐喻在商务谈判中具有消极和积极作用,探讨如何把隐喻正确地运用到商务英语谈判中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隐喻商务英语谈判积极作用消极作用隐喻是英语中最普遍的语言现象。

因此,在对外贸易的活动中,用英语与对方进行商务谈判和沟通时,必然会在交流中出现大量的隐喻现象。

如果不能较好地了解词汇和句子中的隐喻,就无法了解对方要表达的真实含义。

即使对隐喻有所了解,若不能恰当地将它运用在谈判中,也同样会使谈判无端受阻,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将在阐述隐喻的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分析隐喻在商务谈判中的消极与积极作用,探讨如何把隐喻正确地运用到商务英语谈判中。

1 隐喻的工作机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个性,也有共性。

隐喻就是人们通过两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共性,由一种人们熟悉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功能、形状等推理到另一个事物或现象中去,从而提高人们对新事物或现象的理解力和认知能力。

它是一种以心理联系为基础,“以此代彼”、“以旧代新”的修辞手段。

Lakoff& Johnson(1990) 认为:“The essence of metaphor is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ing one kind of thing i n terms of another”。

从中可以看出,隐喻的工作机制就是通过“喻体”(another kind of thing)来理解“本体”(one kind of thing)的。

如:All the world i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William Shakespeare. As you like it. 2/7)这是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在句中,世界被用来与舞台作比较,其目的是用“喻体—舞台”较通俗的意义来描述“本体—世界”,让人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人生如戏的感觉。

商务新闻英语中隐喻的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开题报告

商务新闻英语中隐喻的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开题报告

商务新闻英语中隐喻的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隐喻作为语言中的典型修辞手段之一,在商务新闻英语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商务新闻英语是描述商务活动和经济现象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英语,在商业交流和商业活动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商务新闻英语具有语言简洁、信息密度大、特定语体、专业词汇等特点,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多采用隐喻等复杂语言形式来表达。

然而,由于隐喻的表达方式较为隐晦,存在主观性和多义性,给翻译带来了困难。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商务新闻英语中隐喻的翻译认知过程,为商务翻译提供一定的理论说明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问题1.商务新闻英语中隐喻的类型和特点有哪些?2.商务新闻英语中隐喻的翻译认知过程是怎样的?3.商务新闻英语中隐喻的翻译策略有哪些?三、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商务新闻英语中隐喻的翻译认知过程,具体包括隐喻的类型和特点、翻译认知过程以及翻译策略,以提高商务翻译的质量和效率,避免翻译的误导和歧义。

同时,也可以加深人们对隐喻的认识和理解,对语言认知和跨文化交际有所帮助。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商务新闻英语中的隐喻,以商务媒体报道和商务交流等为主要来源。

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商务新闻英语隐喻的特点和类型。

(2)实证分析法:选择具体的商务新闻英语隐喻实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翻译认知过程和策略。

(3)对比分析法:对商务新闻英语隐喻的源语和目语进行比较和对照,找出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差异和问题。

五、预期研究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为:揭示商务新闻英语中隐喻的类型和特点、探讨隐喻的翻译认知过程和相关策略,为商务翻译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以促进隐喻的研究和语言认知方面的研究。

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及其翻译

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及其翻译
论 体系 ,同 时也为 隐喻理 论研 究奠 定 了基 础 和作 出了贡 献 。戴 维森
( D o n a l d D a v i d s o n )是一 位在 隐喻 研 究方 面较 有 影 响的语 言 哲学 家 。
他 认为 隐喻 的理解 正如对 梦 的解释 一样 ,需要 梦者 与醒者 之 间的合
隐喻在商务英语 中的应用及其翻译
■王晓红 王晓为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摘 要: 隐喻 作为一种 言语 现象在 日常生活 中无处不在 ,它从 本质上 已经渗透到人 们赖 以进行 思索和活动 的 日常生活。 隐喻 的研 究也 一直是 众 多语 言学者密切关注的热点之一 ,已经突破修 辞学的角度 开始扩展渗透到大 学英语 、商务英语 、外 贸英语等领
r e c o v e r y, e c o n o my d i s e a s e ” 。
隐喻 的工作机 制进行 重新 的诠 释 。K i e  ̄ r( 2 0 0 5) 深人 表 明 , 语 境 的 方 法可 以使人 更容 易理解 最新 的与 隐喻研 究相 关 的哲学 和语 言学 理
然后再 用另一 种语言将 原语 中的意 思准确生 动地表 达 出来 。
四、结语
语 中 ,隐喻 又作为一 种言 语现 象被频 繁 的使用 并且 主要 以名词性 隐 喻 和动诃 胜隐喻 的方式 出现。
1 . 名词性 隐喻 名 词 性 隐喻 是 指通 过 两种 事 物 之 间共 同 的某 种直 接 或 间接 的 特 点和 联 系 ,人们 或 运用 推 理来 理 解 深奥 难 懂 的事 物, 或 运用 通 过 商业 英语 的专 业 化的术 语来 熟 知其它 领域 的概 念 。例如 : T h e b u b b l e e c o n o m y w i l l b e . b r o k e n i n t o p i e c e s b y t h e w o r l d i f n a n c i a l c i r s i s . 泡沫经 济将 会被世 界金 融危 机毁为 一旦 。B u b b l e 原 意是 指水 中 的泡 沫, 肥皂 泡, 在 这里 经济被 比喻为泡 沫 ,暗示着虽 然 现阶段 经济 发展 表面上 很繁 荣 但 却像 泡沫 一样 脆弱 易碎 。为 了使 金 融危机 这种 的商业 问题 变得 更 易 于被人们 理解 和接 受 ,隐喻 的使用 将复 杂的经 济概 念变得 更通 俗

商务英语中隐喻及其翻译策略

商务英语中隐喻及其翻译策略

商务英语中隐喻及其翻译策略【摘要】本文主要探究商务英语中的隐喻,提出翻译措施,助力于提高商务活动交流有效性。

研究过程中,以商务英语隐喻概述为切入点,将商务英语中隐喻分为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提出翻译原则及方式,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商务英语;隐喻;翻译前言隐喻研究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在认知语言学中,认为隐喻不仅属于语言现象,也是人们谈论思维的工具,其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热点。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各种层次、门类交流深入,交流中隐喻作用及地位愈发突出,是否能够正常理解隐喻功能对于交流活动质量与进程具有直接影响。

隐喻是运用语言的普遍现象,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组成部分,故也存在诸多隐喻。

因此,应当做好商务英语隐喻翻译,为顺利实施商务交流提供支持。

一、商务英语隐喻概述商务英语涉及领域众多,专业性较强,社会发展下拥有商务含义逐渐丰富,部分短语在商务英语和通用英语中意思不同,如Dosage and administration 中administration代表用量,不同于通用英语意思。

商务英语中常见一词多义情况,以认知语言学而言,均属于商务“隐喻”,隐喻概念体系是人们思维、认知、语言和行为的基础。

隐喻能够让人们以熟悉的概念体系掌握、认识新知识,优点在于生动、形象、间接,主要是由于隐喻通常“以旧知新”,是建立在事物相似性基础上,人们通过两类或两个对象属性相似点或相同点,由此及彼,从一个对象属性向另一个对象推理,以认识新事物,进而实现认知范围的扩大。

隐喻是语言运用中的普遍情况,理查兹作为英国修辞学家,曾说:“我们生活中每三句话极可能出现隐喻。

”商务英语也含有诸多隐喻,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与生产力进步下,国际交流中商务英语举足轻重,理解和翻译隐喻已经成为顺利展开商务活动的重点,需加强对隐喻翻译的理解,明确其结构与类型,方能更好地翻译隐喻。

二、商务英语的隐喻类型1.方位隐喻。

人类生存中方位空间作为基本概念,是任何自然地相互作用,以自然界空间方位等空间对称概念所架构的,即为方位隐喻。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商务英语中的隐喻是指通过比喻和暗示的方式,将一个概念或事物与另一个概念或事物联系起来,以便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某种意思。

隐喻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但也需要适当地解读和翻译。

1. 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此处将时间比喻为金钱,强调时间宝贵且不可浪费,翻译时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或者直接翻译成“时间宝贵”。

2. 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球在你这边了。

此处将“球”比喻为责任或决定权,表示某个决策权已交到对方手中,翻译时可以保留比喻或者直接翻译成“决定权在你手里”。

3. We need to cut through the red tape.我们需要破除条条框框。

此处将“红色的带子”比喻为无谓的规定和程序,表示需要消除官僚作风和繁琐程序的限制。

翻译时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或者直接翻译成“消除繁琐程序”。

4. Let’s touch base later.以后再联系。

此处将“规则棒球比赛中回到最初的安全点”比喻为回归或重要的联系,表示需要再次联系或者回归主题。

翻译时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或者直接翻译成“以后再联系”。

5. He is the apple of my eye.他是我心目中的宝贝。

此处将“眼中的苹果”比喻为最珍爱的人或事物,强调某个人或事物在自己心中的重要性。

翻译时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或者直接翻译成“我心中最珍爱的人”。

6. This project is a cash cow.这个项目是摇钱树。

此处将“奶牛”比喻为盈利的手段,表示这个项目可以带来丰厚的收益。

翻译时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或者直接翻译成“盈利的项目”。

总的来说,商务英语中的隐喻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解读和翻译,保留比喻或直接翻译取决于具体情况。

掌握隐喻的使用和翻译,对于有效沟通和商务谈判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On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Seen from the Translation ofE.B.White’s Charlotte’s Web2 从弗洛伊德解读《好人难寻》3 王熙凤与斯嘉丽的对比研究4 《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5 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语翻译6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Advertising English7 关联理论视角下莫言《红高粱家族》中的隐喻翻译分析8 论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和谐观9 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冰河世纪》两个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10 国际商务谈判及其谈判风格11 An Analysis of Tess’s Traged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2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彼得•潘情结13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4 简析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特征15 英语幽默中会话含义的语用分析16 使用影视片对中学生进行英语听说教学1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8 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探究19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2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21 The Theme of Absurd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22 中美商务交际礼仪之差异23 论D.H.劳伦斯诗歌中的救赎意识24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用25 浪漫和现实冲突下的宿命论思想——赏析欧·亨利的《命运之路》26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27 从清教理想主义角度解读《红字》中的和谐思想28 王尔德童话对传统童话的颠覆29 合作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30 Translation of Tourism English in a Cross-Cultral Perspective31 中美大学生课堂讨论话语性别差异对比32 以《老友记》为例浅析美式幽默33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野性”与“人性”34 外贸函电文体及语言特点35 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翻译的跨文化研究36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语艺术研究37 《格列佛游记》与《镜花缘》的比较38 Culture-based Strategies in Translating Ancient Chinese Official Titles39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浪漫主义情节分析40 解读奥斯丁小说《诺桑觉寺》对哥特传统的模仿与颠覆41 矛盾修辞法的认知语用分析42 “去十九号房”中的自由观43 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内涵对比研究44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45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46 论中庸观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47 浅析英语演说中对照与其他修辞格的混合应用48 高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49 汉英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50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点51 浅析美剧台词中幽默的翻译——以《绝望的主妇》为例52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幸福》中的女性主义解读53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54 残酷的现实与审美愉悦——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崇高美55 从目的论的角度浅析美国电影字幕翻译56 从中英婚俗看两国文化差异57 论《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印第安情结58 有效的英语新闻结构分析59 浅析苔丝的悲剧60 商务网站的英译策略61 政治委婉语的取效性行为分析62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63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64 An Analysis of Sexism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65 论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66 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67 从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人生看“如何被逼出邪恶的人性”6869 The Determining Influence of Envi ron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athcliff’s Character70 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71 英语习语陷阱及其学习策略72 论《小镇畸人》中人物的怪诞性73 On the Feminist Consciousness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74 《麦田里的守望者》与《一座城池》的主人公比较分析75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的文化差异76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人物性格分析77 英语中易混的修辞手法之区别78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79 《蝴蝶梦》中女主角吕蓓卡的人物形象分析80 从《嘉莉妹妹》看现代女性的自我实现81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Nursery Rhymes82 色彩在《隐形人》中的应用及其象征意义83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的罪犯形象84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作用和原则85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86 What to Love and Hate ----o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87 论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88 论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89 从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90 《长恨歌》英译本意境的对比研究91 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92 在仙境中成长——《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主题研究93 从异化与归化看网络上美剧的字幕翻译94 论汉语新词语的英译9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96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活动设计97 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98 《推销员之死》中男主人公悲剧命运分析99 金融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策略100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etaphors with Animal Imag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101 中英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102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103 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104 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性格特征105 北京奥运官网英译:功能主义视角106 功能对等理论下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107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108 从电影《伴你高飞》看美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主题109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查特莱夫人的情人》110 苔丝形象浅析111 中英广告中的双关语探析112 作者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表现的双重人格113 中国英语初探114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社会语言学视角115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116 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117 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118 浅论《汤姆琼斯》的现实主义特征119 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120 浅谈自有品牌在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121 中式菜谱的翻译122 从电视剧《绝望主妇》看委婉语的交际功能123 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双重性124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礼貌原则125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一代”的反叛与抗争126 Analysis of Tony’s Tragedy in A Handful of Dust127 从合作原则谈影视翻译策略——以《功夫熊猫》为例128 论奥巴马就职演讲词的排比修辞129 电影《纳尼亚传奇》中的圣经意象130 简爱女性意识分析131 从《马拉喀什》和《射象》看乔治•奥威尔散文的艺术风格132 论英语文学教学中的影视欣赏133 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134 Analysis on Paul Morel’s Life Pass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rence’s Unconscious 135 试述《亚当夏娃日记》的圣经情结136 论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异137 《屋顶上的女人》和A & P 中的人物比较及分析138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139 美剧《欲望都市》中女性语言的语用分析140 浅析美国传奇总统的共性141 论学生角色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转换142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14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between Wang Anyi’s Everlasting Regret and Virgina Woolf’s Mrs. Dalloway144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145 《麦克白》的独白146 中西方灾难新闻差异性研究-文化与传媒147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148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礼貌现象研究149 宋词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150 中英动物习语使用和翻译的差异研究15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152 从Hofstede的文化维度角度解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153 英文电影名称汉译原则和方法的研究154 埃德加•爱伦•坡作品中的哥特风格分析155 “美国梦”的再探讨—以《推销员之死》为例156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初探157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158 英汉道歉语对比研究159 浅论《黑天鹅》电影的象征手法运用160 商标翻译分析161 论《少奶奶的扇子》中的扇子162 英语习语的翻译163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谈公示语翻译164 从中外节日看两种文化—以春节和圣诞节为例165 语结与英语长句的翻译166 英汉颜色词隐喻的认知比较与研究167 笛福《鲁宾逊漂流记》中鲁宾逊形象解析168 通过《生活大爆炸》分析美国情景喜剧中的文化169 A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Ch inese Idioms with Numeral “San”170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171 《喜宴》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172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老人与海》看虚无主义中的抗争及其发展173 动物习语在英汉文化中的异同分析174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175 莎士比亚悲剧人物的海明威式英雄特征——以《哈姆雷特》与《奥赛罗》为例176 从《老友记》探究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177 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阿Q正传》的两个译本为例178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伊万杰琳形象分析179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Christianity180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181 语法型课堂和交流型课堂的整体研究182 对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译的研究183 《论语》中“仁”的翻译研究184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185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186 阿瑟·黑利小说《讹诈》中的前景化现象探析187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188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189 浅议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190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Gratitude Expressions191 《好人难寻》中哥特手法运用的分析192 《小镇畸人》中的空间形式分析193 英语新闻中委婉语的社会功用194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195 [税务管理]我国开征遗产税国际借鉴和政策选择研究196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功能197 从文化视角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无辜198 论《双城记》中的反讽199 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翻译200 浅析《鲁宾逊漂流记》中的宗教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