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摘要】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在我们探讨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我们深入分析了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翻译方法、传播与影响,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在我们总结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对世界佛教文化的贡献以及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代佛经翻译、译场、重要性、影响、历史背景、翻译方法、传播、影响、传承、中外文化交流、地位、世界佛教文化、贡献、文化传统、结论。
1. 引言1.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翻译家们的努力,佛经被翻译成了汉语,从而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理解佛教的教义。
这不仅有助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古代佛经翻译不仅对于佛教本身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通过翻译佛经,中国人民得以接触到不同文化的思想,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样化和开放性。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传承了佛教文化,也拓展了中国文化的视野,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佛经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佛经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通过对佛经的翻译传播,中国文化得以吸收和融合了印度文化的精华,使得佛教在中国扎根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佛经翻译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更体现在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
佛经中融入了许多印度哲学思想,开拓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视野,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
佛经翻译也推动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交流。
佛经翻译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本土,还影响了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东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
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一、佛经翻译的历史盛况中国人知道有佛教,是在西汉武帝通西域之后。
现在有些人以为佛经翻译是东汉安世高开启的,其实最早的佛经翻译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贵霜帝国大月氏王遣使来中国口授佛经,博士弟子秦景宪协助来使伊存口授佛经。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4年)又有佛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华翻译佛经。
但是大规模有影响的传人中国,则是在东汉桓帝建和年间(公元147年后)安世高来华译经之后。
至此以后大约七百年,印度佛教通过佛僧译经传教。
持续深入中国,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宗教、哲学、政治、艺术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直到唐朝后期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灭佛事件,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变。
然而,就在佛教传播短暂中断之后,佛教又在后世迅速复兴,在中国文化史上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多功能的角色。
佛经翻译运动大体上经历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西汉哀帝年间(公元前2年)至东晋后秦的大约四百年,这一阶段的佛经翻译主要是由外来的佛僧担任主纲。
如前所述,其时最早来华的外国佛僧翻译家是伊存、迦叶摩腾、竺法兰,八十年之后有安世高、支娄迦谶、真谛、昙无谶等(多来自天竺、安息、月支、康居)。
自后秦弘始年间(399年)鸠摩罗什来长安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为后一阶段,这四百多年中佛经翻译主要由中国本土的佛僧担任主纲,著名翻译家有鸠摩罗什、佛陀跋陀罗、玄奘、义净、不空等。
这二个阶段性的特点也符合外来语言文化从陌生到熟悉的自然发展过程。
在八百多年的佛经翻译盛世中,翻译家的阵容从小到大,不胜枚举。
因篇幅原因,本文不可能将所有译家一一列举,在此仅列表举出部分杰出翻译家,以便读者大致了解佛经翻译运动曾经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的空前盛况。
二、佛经翻译家的历史地位佛教传人中国之初,其经文都是西域文字、伊朗文字和印度文字。
最先为犍陀罗文、焉耆文(吐火罗语A)、龟兹文(吐火罗语B)。
后来则是巴利文、梵文12l,能够读懂原文的人极少,而绝大多数人只能依赖部分佛经翻译家的语言文字水平和见解去了解佛经。
佛经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
佛经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在我国历史上,经文翻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最早的翻译实践开始于经文翻译,最早的与外国文化交流也源于佛教翻译。
引言: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1999,11)。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翻译的操作对象是语言,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翻译是通过语言传播文化,因此传达原语信息才是翻译的实质。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从定义看,文化的定义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语文明两方面内容。
其中物质文化包括生产、生活工具和与衣、食、住、行有关的“物质文化”实体;精神文化指人类大脑里的成就,包括思想、语言和其它超越结构的成就,如哲学、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等。
作为两种文化交流中的翻译人员,应该广泛考虑这两方面的各领域。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行为,不仅仅是跨语言体系的转化。
世界由许多国家组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并且大多生存至今,就因为它们之间代代相交流、相互促进和发展。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翻译在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王克非博士认为“翻译是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意义的文化活动(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1999,37)。
人们已经达成共识-翻译有利于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
没有口头或书面翻译,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会传到西方国家;没有翻译中国古代汉唐王朝的成就,不可能对其邻国尤其是韩、日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马祖毅在《中国翻译简史》中认为,”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马祖毅,xx:18)。
中国的佛经翻译从148年安世高起直至北宋末年,历史九百余年,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佛经卷帙。
可见中国古代的翻译活动是以佛经翻译为主的。
佛经经文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承传也带来巨大冲击,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引进外国文化的不同方面,也相应地对中国文化带来不同的冲击和影响。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作者:杨玲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3年第07期【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佛经翻译与文化交流发展关系,探讨佛经翻译对汉语言、汉文学和中国哲学方面的影响。
认为佛经的圆融精神促使了传统的儒家和合精神的发展,也丰富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同时,对中国文化的语言、文学发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佛经翻译;中国文化;汉语言;汉文学;中国哲学一、引言佛经的汉译使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大放异彩,随之带来了佛学的研究风潮,不仅开创了中国宗派蓬勃发展的新面貌,而且丰富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非常珍贵的一部分。
正是由于佛教翻译如此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在翻译理论中学习和了解它尤为重要。
翻译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转换符号的过程,更是一种承载语码的文化信息用另一种语码转换而来,进而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交流和融合。
对于佛经的翻译亦是如此,回顾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由佛经翻译表现出来的“圆融”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更包容性的特点。
二、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从佛经翻译看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回顾中国的翻译文学,曾经出现过三次大高潮:第一次是在汉唐时期,这一阶段的翻译主要以佛经翻译为主,其代表人物有道安、鸠摩罗什及玄奘等;第二次是在明末清初,主要以翻译各类经书为主,如利玛窦对《圣经》的翻译等;第三次则是在中国近代,此时多种文体的翻译相继出现,翻译的种类也逐渐开始增多。
由此可知,佛经翻译从掀起第一次翻译高潮开始,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究其原因不仅受到了当时客观历史条件的影响,更是由于佛教“圆通”思想起着关键的作用。
《辞源》中解释“圆融”一词为:“圆融,佛教语。
破除偏执,圆满融通。
这赋予了佛教特有的性质—开放和包容。
因此,佛教传入中国之初,既能保持自己的特性,又能与中国传统的各家学说相互沟通和交流,例如,用顺应融会的态度对待儒道学说,并效仿其譬如淑世化民的正面的社会作用。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和发展了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其形式多样并不断发展变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但其不变的“和”的精神内核却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受到了一致的推崇,并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扬。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1. 引言1.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佛教的传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佛经翻译则是这一影响的重要载体之一。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佛教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传统,佛经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内容。
佛教的传播和发展需要依赖佛经的传播和理解,而翻译工作为佛经在中国传播奠定了基础。
通过将佛经翻译成中国人民能够理解的文字,使得佛教思想能够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
佛经翻译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方面。
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中国学者不仅仅是将外来文化传入,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的融合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于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字数:236】1.2 译场的形成与发展译场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中国古代,随着佛教的传入,佛经的翻译工作逐渐展开,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译场。
译场不仅是翻译者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场所,也是促进佛经翻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环境。
中国古代译场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佛教才刚刚传入中国,翻译工作并不是很发达。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逐渐传播和发展,翻译活动逐渐兴盛起来。
隋唐时期,译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了佛经翻译的重要基地。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的翻译家纷纷加入到译场中,共同努力为佛教教义的传播做出贡献。
2. 正文2.1 佛经翻译在中国的历史背景佛经翻译在中国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汉朝开始接触印度文化,佛教也逐渐传入中国。
最早期的佛经翻译是由外国僧人直接翻译成汉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本土僧侣也开始参与翻译工作。
隋唐时期是佛经翻译在中国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翻译家和翻译作品,如玄奘、鉴真、真谛等人的翻译成就在佛经翻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文史 纵 横
浅谈佛经翻译对 中国文化 的影 响
杨 玲
( 陕西 学前 师范 学 院外语 系 陕 西西安
【 摘
7 1 0 1 0 0) 要 】 本 文通 过分析佛 经翻译与 文化 交流发展 关 系, 探讨佛经翻 译对汉语言 、 汉文 学和 中国哲学方面的影响 。认 为佛 经的 圆融精 .
展了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其形式多样并不断发四结语展变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但其不变的和的精神内核却当翻译行为作为某个译者的个体活动时其动机具有偶然性和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受到了一致的推崇并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不确定性但是当某类翻译活动成为一定规模并具有持续性的集体和发扬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 影响
神促使 了传统的儒 家和合精神 的发展 , 也丰富 了中国的哲 学思 想; 同时, 对中国文化 的语 言、 文 学发 生了很 大影响。 【 关键 词】 佛 经翻译 ; 中国文化 ; 汉语 言; 汉文学; 中国哲学
一
引 言 成 今天 的 汉文 学 。从 内 容上 看 , 佛经 翻 译促 使 了中 国文 学 的繁荣 , 佛经 的汉译 使发 源 于 印度 的佛 教在 中 国大放异 彩 , 随之 带 来 了 佛教 文学 中丰 富的想 象力 把沉 闷的古 汉语 解放 了出来 。例如 , 很 长 佛 学 的研 究 风 潮 , 不仅 开 创 了 中 国宗 派蓬 勃发 展 的新 面 貌 , 而且 丰 段时间, 我国最赋有想象力的作品要数庄周和屈原的作品了, 直 富 了中 国文 学 创 作 的 内涵 , 成 为 了中 国 文化 遗 产 非 常 珍 贵 的一 部 W J I 4  ̄经 的传 入 , 我们 有 了 《 封神榜》 、《 西 游记 》等小 说 , 期 中超 自 分 。正 是 由于 佛教 翻译 如 此特 殊而 重要 的地 位 , 在 翻译 理论 中 学 习 然 的想象人 物 哪吒 , 孙 悟 空和其它 拥有 超 能力的众 神 鬼怪都 深深 地 和 了解 它尤 为重要 。 吸 引了 我们 ,“ 三 头六 臂 ” , 上 天 入地 , 能 变身 形等 给 每一 个 中国儿 翻 译不 仅是 一种 简 单 的转换 符号 的过 程 , 更是 一种 承载 语 码的 童都插 上了想 象的翅 膀 。 文 化信 息用 另 一种 语码 转换 而来 , 进 而 推动 不 同 文化 间 的传 播 , 交 ( 3 )中 国文 化其 他 方 面的 改变 。经 文 翻译 对 中国 文化 的 影 响 流 和融合 。 对 于佛经 的翻 译亦 是如此 , 回顾佛 教在中 国的发 展历 史 , 深远, 并且渗 透到 了人 们生 活的每 个角 落 。电影 中关于和 尚尼姑 的 不 难 看 出由 佛 经翻 译 表现 出来 的 “ 圆 融 ”特征 和 中 国传 统 文化 更 生活 描述 , 关于人 们崇 尚佛 教的体 现 ; 音乐 中相关 的曲词 乐 ; 绘画 中 包 容性 的特点 。 以佛 教故 事和人 物为 素材 ; 中国每 个城 市都常 看到 的佛教 神像 和雕 二、 佛经 翻译 对 中国文化 的影 响 塑 。可 以说 , 没有佛 教 的传入 , 就没 有龙 门和 云冈石 窟中 的雕塑 ; 就 1 、 从 佛 经翻译 看 中 国文化 的 和合精神 没 有 敦煌 珍贵 的壁 画 和 飞天 。以上 种 种都 是 中国文 化 中不 可缺 少 回顾 中国 的翻 译 文 学 , 曾经 出现 过三 次 大 高潮 : 第 一 次是 在 汉 的部 分 。 走 进中 国世 代相传 的信仰 中 , 许多 的观念 都来 自经文翻 译 , 唐 时期 , 这 一阶 段 的翻译 主要 以佛 经翻 译 为主 , 其代 表人 物有 道 安、 老 人们 常 常提 到的 因 果报 应 , 善有 善报 , 恶 有恶 报等 都 是经 文翻 译 鸠 摩 罗什 及 玄奘 等 ; 第 二 次是 在 明末 清 初 , 主要 以 翻译 各 类经 书 为 对 中国文化 的改变 。 主, 如利 玛窦 对 《 圣经 》的翻 译等 ; 第 三次 则是 在中 国近代 , 此 时多 三、 促进 了 中国哲学 的改变 种文 体 的 翻译 相 继 出现 , 翻 译 的种 类 也逐 渐 开 始增 多 。由 此可 知 , 经 文 的传 入 也促 进形 成 了 中国 的 新哲 学—— 新 孔 学 。尽 管 传 佛经 翻译 从掀 起 第一 次翻 译 高潮开 始 , 在中 国历 史上 已经 延续 了上 统 的佛教 和新 孔学都 着重 强调 自我修 养 , 但 在 中国传 统的 哲学 中提 治理 国家 , 镇 压暴 动 ” , 而不 同与佛 教意 在帮人 千年, 究 其 原 因不 仅 受到 了当 时客 观历 史 条 件的 影 响 , 更是 由 于佛 到的 自我修 养是 指 “ 教“ 圆通 ”思想 起着 关键 的作用 。 超脱 凡世 已到达 得 道成 佛 的 目的 。新孔 学提 出 了 “ 上 帝 法则 的观 《 辞源 》 中解释 “ 圆融 ”一 词 为: “ 圆融 , 佛教 语 。破除 偏执 , 圆 念 ” , 主张 相信天 人合 一 , 一 旦天 人合 一后 , 他们 “ 治理 国家 , 镇压暴 满 融 通 。这赋 予 了佛 教特 有的 性质 一开 放和 包容 。因此 , 佛教 传入 动 ”的神 圣使命 就完 成 了。新孔 学的 显著 特点在 于 : 很好 的运用 了 中 国之 初 , 既能 保 持 自 己的 特性 , 又 能 与 中国 传统 的 各 家学 说相 互 辩证 法 , 在 批判 佛教 的 同事 再 吸收 了她 一部 分 的观 点 。由此 , 中 国 沟 通 和交 流 , 例如 , 用 顺应 融会 的态 度对 待儒 道学 说 , 并效 仿其 譬如 形成 了完 善的本 位论  ̄ 0 t i f " 值论 以及关 于 生活 的哲学体 系 。所 以, 佛 淑 世 化 民 的正 面 的社 会 作用 。中华 民族 在 悠 久的 历 史 中形 成和 发 教的翻译 为 中国哲学 注入 了新 能量 。 展 了 比较 稳定 的文 化 形态— — 中国 传统 文化 , 其形 式多 样 并不 断发 四、 结语 当翻 译行 为作 为某个 译者 的个 体活 动时 , 其动机 具有 偶然 性和 展变化, 是 中华 民族 智慧 的 结 晶 , 但 其 不变 的 “ 和 ”的精 神 内核 却 在 社 会历 史的 发展 变 化中 受到 了一 致的 推崇 , 并得 到 了不 断的 丰富 不 确定 性 , 但 是当 某类翻 译活 动成 为一 定规模 并具有 持续 性 的集体 和 发 扬 。“ 和 ”的 精神 解 释 为 “ 一种 承 认 , 一种 尊 重 , 一种 感 恩 , 一 活动 时 , 就必 然具 有深 层 次的 社会 文化 原 因 , 同时 也会 对译 入语 的 佛 教翻译 正是 如此 。仅仅 种 圆融 ” , “ 和” 的基 础 , 是和而 不 同, 互相 包容 , 求 同存异 , 共生共 长 。 社会和 文化 造成 具有深 度和 厂度 的影 响 , ( 叶小 文 ,2 0 0 5 ) 佛教 “ 圆 通 ”的思 想就促 进和完 善 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 “ 和合 ” 、 “ 圆 而 中 国传 统 文化 “ 和合 ”的 精神 内 涵与 佛 教 的思 想 中 的 “ 圆 融 ”的文 化 精神 特质 。佛经翻 译是 中 国翻译 史上 的一次 高峰 , 给中 通 ”极具 相 似 性和 相 通性 。因此 , 佛 教传 入 中 国 , 并没 出现 像 欧 洲 国的文化 内涵注 入了新 的活力 。 中 世纪 因文 化和 宗 教冲突 而导 致 战争 的现 象 , 反而与 本土 文 化相 互 融合 , 相 得益 彰 , 并且促进 和完 善 了中华文 明 。 【 参 考文献 】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对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佛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自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接受。
佛教经典是佛教教义的重要载体,包含了佛陀所教的重要道理与思想。
佛经最初是以梵文写成的,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为了更好地传承佛教教义,中国的佛教徒们开始将佛经翻译成中文。
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与译场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当时已经有人开始将佛经进行汉译。
真正规模化的佛经翻译工作发生在隋唐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佛经翻译的鼎盛时期。
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逐渐盛行,佛经的翻译也成为了一种时尚。
当时的翻译家们通晓佛教教义与梵文,他们不仅翻译佛经,还编纂了许多佛教经典注解与释义。
佛经翻译的译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佛教及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
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有很多的译者参与他们是一些学识渊博的僧人,也有一些文人士人。
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同梵文经典进行对照,同时要尽可能地将佛教教义传达给汉地民众。
佛经翻译的结果是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思想。
从佛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佛陀的教义与思想,对于世间的人生、世界观与价值观都有重要的启示。
佛经的翻译也为中国古代的文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文化素材,不少的古代文人都曾经有过涉猎佛经的经历,从佛经中得到了启发与滋养。
除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外,佛经翻译也推动了中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通过佛经的翻译,中国古代与印度、中亚等地的文化交流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佛经的翻译使得佛教在中国得到了更好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佛教文化的深入融合,同时也为中国与印度、中亚等地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桥梁。
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与译场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对于佛教的传播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佛经翻译的结果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思想,推动了中国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佛经翻译的成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从佛经翻译看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
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
的历史进程,从而使佛教最
终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奠定了中国传统文
化“儒、释、道”三家和谐并
立的局面。
三
佛教在中国初传时有一
个依附中国传统文化的阶段,
这一策略必然深刻影响到以
传播佛教为目的的佛经翻译。
为了有利于佛教传播,佛经
种感恩,一种圆融”,并提出“‘和’的基础,是
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叶
小文,2005)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合”的精神本身
即蕴含着“圆融Βιβλιοθήκη 特质,从而与佛教的思想极具 相似性和相通性。因此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
非但没有出现像欧洲中世纪那样因为文化和宗教..
本土文化浑然一体,为自己不失时机地进入中国
文化圈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也为自己的
译文找到了接受者。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的历史中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
族智慧的结晶。其形式是多种多样、发展变化
的;不变的是其“和”的精神内核,叶小文先生
将“和”的精神诠释为“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
Culture文化
中国
宗教
CHINA RELIGION
的冲突而诉诸战争的现象,
反而与本土文化相融互摄、
相得益彰,促进和完善了中
华文明。在佛经翻译和佛教
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与中国
传统文化始终处于相互借鉴、
相互补益的良性循环关系中。
由于佛经翻译采取了让
中国人容易理解、便于接受
中国
佛经文学翻译及其对我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佛经文学翻译及其对我国古典文学的影响陈红玉【期刊名称】《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9)006【摘要】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 from Han and Wei Dynasties to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as the first translation climax in China and has been exercising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culture. Buddhism thus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through its scripture translation. The spreading of Buddhism not only brought new words, new styles and new conceptions to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but also broadened and inspired writers' creative thinking and writing.%汉魏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是中国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翻译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
佛教发源于印度,通过佛经翻译在中国发扬光大,成了中国主要宗教之一。
佛经文学的传播不仅给汉语言带来了新语汇、新文体,也极大地拓宽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想象力,在题材、内容、意境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总页数】4页(P13-15,88)【作者】陈红玉【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与国际交流系,江苏苏州2151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46【相关文献】1.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近代文学翻译比较研究 [J], 骆贤凤2.简评佛经文学翻译之"三支" [J], 张伟华3.“伦理的博弈”:埃兹拉·庞德中国古典文学翻译中的伦理选择及解读 [J], 高博4.印度佛经故事与中国古典文学 [J], 李阳春5.探讨我国古典文学翻译教学利与弊 [J], 刘洋;崔凌;付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佛经翻译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
佛经翻译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摘要:佛经翻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翻译活动,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汉语言的许多方面及人们的哲学思想观念,影响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及社会的发展。
本文从哲学思想、语言文化及文学等各方面探讨了佛经翻译与中国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佛经翻译中国历史文化哲学思想语言文化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行为,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影响巨大。
中国的翻译传统源远流长,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翻译史上曾经出现三次翻译高潮,即从东汉到宋代早期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这三次翻译运动引进外国文化的不同方面,相应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不同的冲击和影响。
其中,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末年,持续到北宋末年,历时1000多年,规模巨大,参译者众多,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翻译活动。
佛经翻译本意为宣扬和传播佛教,却被统治者充分利用,成为对人民实行精神统治的工具,同时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在哲学、语言、文学、翻译理论、建筑、绘画、雕塑和音乐艺术等众多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
本文拟从语言文化和哲学等各方面分析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一、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佛经输入后,印度佛教的唯心主义哲学逐步与中国原有的老庄哲学相结合,到南北朝时,这般唯心主义思潮发展到极盛阶段。
隋唐时,佛经理论开始被同化成中国哲学,并出现了如天台华阴、禅冢等传授教徒的学校,他们利用佛经理论研究中国的传统哲学问题。
宋代,新孔学开始形成,一方面它反对佛教,另一方面它吸收了一些佛教成分。
佛教和新孔学二者强调自我修养,但传统中国哲学中,自我修养指“镇压暴动,治理国家”,不同于佛教,其意在帮助人们超凡脱世,得道成佛,新孔学派为了实现他们的理想,就提出了“上帝法则的观念”,他们相信“天人合一”,只要天人合一了,他们的神圣使命“镇压暴动,治理国家”就完成了,很显然,新孔学派很好地运用了辩证法;批判佛教的同时也吸收了一部分,这样,中国哲学有了完善的本位论、价值论及关于生活的哲学体系。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神促使 了传统的儒 家和合精神 的发展 , 也丰富 了中国的哲 学思 想; 同时, 对中国文化 的语 言、 文 学发 生了很 大影响。 【 关键 词】 佛 经翻译 ; 中国文化 ; 汉语 言; 汉文学; 中国哲学
一
引 言 成 今天 的 汉文 学 。从 内 容上 看 , 佛经 翻 译促 使 了中 国文 学 的繁荣 , 佛经 的汉译 使发 源 于 印度 的佛 教在 中 国大放异 彩 , 随之 带 来 了 佛教 文学 中丰 富的想 象力 把沉 闷的古 汉语 解放 了出来 。例如 , 很 长 佛 学 的研 究 风 潮 , 不仅 开 创 了 中 国宗 派蓬 勃发 展 的新 面 貌 , 而且 丰 段时间, 我国最赋有想象力的作品要数庄周和屈原的作品了, 直 富 了中 国文 学 创 作 的 内涵 , 成 为 了中 国 文化 遗 产 非 常 珍 贵 的一 部 W J I 4  ̄经 的传 入 , 我们 有 了 《 封神榜》 、《 西 游记 》等小 说 , 期 中超 自 分 。正 是 由于 佛教 翻译 如 此特 殊而 重要 的地 位 , 在 翻译 理论 中 学 习 然 的想象人 物 哪吒 , 孙 悟 空和其它 拥有 超 能力的众 神 鬼怪都 深深 地 和 了解 它尤 为重要 。 吸 引了 我们 ,“ 三 头六 臂 ” , 上 天 入地 , 能 变身 形等 给 每一 个 中国儿 翻 译不 仅是 一种 简 单 的转换 符号 的过 程 , 更是 一种 承载 语 码的 童都插 上了想 象的翅 膀 。 文 化信 息用 另 一种 语码 转换 而来 , 进 而 推动 不 同 文化 间 的传 播 , 交 ( 3 )中 国文 化其 他 方 面的 改变 。经 文 翻译 对 中国 文化 的 影 响 流 和融合 。 对 于佛经 的翻 译亦 是如此 , 回顾佛 教在中 国的发 展历 史 , 深远, 并且渗 透到 了人 们生 活的每 个角 落 。电影 中关于和 尚尼姑 的 不 难 看 出由 佛 经翻 译 表现 出来 的 “ 圆 融 ”特征 和 中 国传 统 文化 更 生活 描述 , 关于人 们崇 尚佛 教的体 现 ; 音乐 中相关 的曲词 乐 ; 绘画 中 包 容性 的特点 。 以佛 教故 事和人 物为 素材 ; 中国每 个城 市都常 看到 的佛教 神像 和雕 二、 佛经 翻译 对 中国文化 的影 响 塑 。可 以说 , 没有佛 教 的传入 , 就没 有龙 门和 云冈石 窟中 的雕塑 ; 就 1 、 从 佛 经翻译 看 中 国文化 的 和合精神 没 有 敦煌 珍贵 的壁 画 和 飞天 。以上 种 种都 是 中国文 化 中不 可缺 少 回顾 中国 的翻 译 文 学 , 曾经 出现 过三 次 大 高潮 : 第 一 次是 在 汉 的部 分 。 走 进中 国世 代相传 的信仰 中 , 许多 的观念 都来 自经文翻 译 , 唐 时期 , 这 一阶 段 的翻译 主要 以佛 经翻 译 为主 , 其代 表人 物有 道 安、 老 人们 常 常提 到的 因 果报 应 , 善有 善报 , 恶 有恶 报等 都 是经 文翻 译 鸠 摩 罗什 及 玄奘 等 ; 第 二 次是 在 明末 清 初 , 主要 以 翻译 各 类经 书 为 对 中国文化 的改变 。 主, 如利 玛窦 对 《 圣经 》的翻 译等 ; 第 三次 则是 在中 国近代 , 此 时多 三、 促进 了 中国哲学 的改变 种文 体 的 翻译 相 继 出现 , 翻 译 的种 类 也逐 渐 开 始增 多 。由 此可 知 , 经 文 的传 入 也促 进形 成 了 中国 的 新哲 学—— 新 孔 学 。尽 管 传 佛经 翻译 从掀 起 第一 次翻 译 高潮开 始 , 在中 国历 史上 已经 延续 了上 统 的佛教 和新 孔学都 着重 强调 自我修 养 , 但 在 中国传 统的 哲学 中提 治理 国家 , 镇 压暴 动 ” , 而不 同与佛 教意 在帮人 千年, 究 其 原 因不 仅 受到 了当 时客 观历 史 条 件的 影 响 , 更是 由 于佛 到的 自我修 养是 指 “ 教“ 圆通 ”思想 起着 关键 的作用 。 超脱 凡世 已到达 得 道成 佛 的 目的 。新孔 学提 出 了 “ 上 帝 法则 的观 《 辞源 》 中解释 “ 圆融 ”一 词 为: “ 圆融 , 佛教 语 。破除 偏执 , 圆 念 ” , 主张 相信天 人合 一 , 一 旦天 人合 一后 , 他们 “ 治理 国家 , 镇压暴 满 融 通 。这赋 予 了佛 教特 有的 性质 一开 放和 包容 。因此 , 佛教 传入 动 ”的神 圣使命 就完 成 了。新孔 学的 显著 特点在 于 : 很好 的运用 了 中 国之 初 , 既能 保 持 自 己的 特性 , 又 能 与 中国 传统 的 各 家学 说相 互 辩证 法 , 在 批判 佛教 的 同事 再 吸收 了她 一部 分 的观 点 。由此 , 中 国 沟 通 和交 流 , 例如 , 用 顺应 融会 的态 度对 待儒 道学 说 , 并效 仿其 譬如 形成 了完 善的本 位论  ̄ 0 t i f " 值论 以及关 于 生活 的哲学体 系 。所 以, 佛 淑 世 化 民 的正 面 的社 会 作用 。中华 民族 在 悠 久的 历 史 中形 成和 发 教的翻译 为 中国哲学 注入 了新 能量 。 展 了 比较 稳定 的文 化 形态— — 中国 传统 文化 , 其形 式多 样 并不 断发 四、 结语 当翻 译行 为作 为某个 译者 的个 体活 动时 , 其动机 具有 偶然 性和 展变化, 是 中华 民族 智慧 的 结 晶 , 但 其 不变 的 “ 和 ”的精 神 内核 却 在 社 会历 史的 发展 变 化中 受到 了一 致的 推崇 , 并得 到 了不 断的 丰富 不 确定 性 , 但 是当 某类翻 译活 动成 为一 定规模 并具有 持续 性 的集体 和 发 扬 。“ 和 ”的 精神 解 释 为 “ 一种 承 认 , 一种 尊 重 , 一种 感 恩 , 一 活动 时 , 就必 然具 有深 层 次的 社会 文化 原 因 , 同时 也会 对译 入语 的 佛 教翻译 正是 如此 。仅仅 种 圆融 ” , “ 和” 的基 础 , 是和而 不 同, 互相 包容 , 求 同存异 , 共生共 长 。 社会和 文化 造成 具有深 度和 厂度 的影 响 , ( 叶小 文 ,2 0 0 5 ) 佛教 “ 圆 通 ”的思 想就促 进和完 善 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 “ 和合 ” 、 “ 圆 而 中 国传 统 文化 “ 和合 ”的 精神 内 涵与 佛 教 的思 想 中 的 “ 圆 融 ”的文 化 精神 特质 。佛经翻 译是 中 国翻译 史上 的一次 高峰 , 给中 通 ”极具 相 似 性和 相 通性 。因此 , 佛 教传 入 中 国 , 并没 出现 像 欧 洲 国的文化 内涵注 入了新 的活力 。 中 世纪 因文 化和 宗 教冲突 而导 致 战争 的现 象 , 反而与 本土 文 化相 互 融合 , 相 得益 彰 , 并且促进 和完 善 了中华文 明 。 【 参 考文献 】
第五讲: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3.对我国语言方面的影响。(1)词汇。至少 有一千多词汇进入了汉语体系。菩萨、阎罗王、 世界、刹那、五体投地、因缘、果报、供养、 意识、解脱、一尘不染、有缘、意识、劫波、 魔鬼等。(2)语法。如是我闻。击于大法鼓。 供养于诸佛。后有了“打骂于他、取笑于我” 之类说法。(3)音韵学。反切法语佛经翻译 有关。《切韵》《广韵》等书,其中的辅音体 系和元音体系的建立,即受翻译的影响。四声 的确立,也与佛经翻译有关。
第五讲:佛经翻译的影响
2012年9月29
一、玄奘以后的佛经翻译
• 1.三大求法高僧之义净(635-713) • 671年由海路去印度,经25年,历30余国,其 中在那烂陀寺留学10年。700后独立翻译,11 年中共译出经律论56部,230卷。 • 2.佛经翻译四大家之不空 • 不空(705-774)是北印度婆罗门种,梵名阿 日佉跋折罗,幼年随叔父来中国,15岁拜金刚 智为师。741年从海路到斯里兰卡,遍游五天 竺,746年回长安,译经110部,143卷。
4.宋时的译经
• 宋赵匡胤印大藏经。982年,又建译场。到 027年,译经500余卷。后因缺梵文经卷, 译经时断时续。
二、佛经翻译的影响
• 1.思想界的影响。(1)佛经传入,其唯心主义 哲学与我国传统老庄哲学结合,到南北朝 时,这种思想已至极盛。佛教的传播促进 了道教的创立,佛道为争取统治者的支持 而相互竞争。范文澜提到佛道儒三家的关 系:儒家对佛教,排斥多于调和;佛教对 儒家,调和多于排斥;佛道则相互排斥; 儒家对道家不排斥也不调和,道家对儒家, 则有调和无排斥。直至禅宗奠定后,佛儒 才获得调和,佛道亦沆瀣一气。
不空(705-774)
• 自玄宗迄代宗,皆为灌顶国师,官至鸿胪卿,封肃 国公。 • 翼赞三朝,近三十载。上至朝廷,下至藩镇,无不 结纳,声势烜赫。770年住持五台山,造金阁寺, 铸铜为瓦,瓦上涂金,费钱亿万。范文澜在《唐代 佛教》中称,不空临死遗言中,充分体现出其鄙吝 之心。遗书说:“其车牛……菜园,吾并舍留当院文 殊阁下道场师僧,永充粮用香油炭火供养,并不得 出院破用,外人一切不得遮拦及有侵夺。”那是死也 不肯布施的了。不过,其遗言中又称“无殉利以辱 身,勿为名而丧道”,看来他还真是得道。
【精品】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
关于佛经译文的总的特点,梁启超曾加以总结,归纳成十条: 一, 普通文章总所用“之乎者也矣焉哉”,佛经一概不用(除支 谦流之译本);
二, 既不用骈文家之绮词丽句,亦不采古文家之绳墨格调;
三, 倒装句法极多; 四, 提携句法极多;
五, 一句中或一段落中含解释语;
六, 多复牒前文语; 七, 有联缀十余字乃至数字而成之名词———一句词中含形容 格的名词无数; 八, 同格的语句,铺排叙列,动致数十; 九, 一篇之中,散文诗歌交错; 十, 其诗歌之译本为无韵的。
采取忠实于原文的直译方法,合理清晰地表达原文 的思想内容和深层意义,但是考虑到译语的通顺流 畅就得采取意译的方法以确保译文不但要符合目 的语的语法规范更要符合目的语所在国家的历史 文化语境,使之靠近译文读者。所谓准确地音译就 是保持源语言的音位特点,为汉语输入更多的外来 词汇。在译文的文体风格方面,玄奘主张使译文与 原文的风格保持一致,尽量让汉译版的佛经突出源 语文本古雅朴素的风格。玄奘的翻译思想是严复 “信、达、雅”这一翻译准则形成的精神源泉。 另外,现代英语翻译教学中所涉及的一些翻译技巧, 例如增词、删词、拆分、合并、译名假借等也来 自于玄奘的翻译思想。
鲁迅指出: “魏晋以来, 渐译释典, 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 文人喜其颖
异, 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 遂蜕化为国有。” (1998 : 30) 两万多卷佛经 涉及了印度的哲学、文学、逻辑、医药、天文、文法、声韵、音乐、舞 蹈等诸多内容, 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发展的活力与清新的风格。其中不少 是极具文学价值的经典作品, 它们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题材不朽的源泉。 佛经中文学性很强的篇章不少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不朽的题材。 例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讲述的故事原型正是唐朝高僧玄 奘历经磨难、誓向西域求取佛经的曲折历程, 根据陈寅恪的系统考证, 该小说作者吴承恩在加工创作时借用了相关佛典里的许多情节。陈寅恪 指出, 孙悟空大闹天宫出自《贤愚经》、《顶生王缘品》里争夺王位的 故事, 沙和尚的很多情节源自《慈恩法师传》, 猪八戒来自义净翻译的 《毗奈耶杂事三佛制芘诌发不应长缘》, 孙悟空从须菩提祖师半夜得到 法术的故事, 就是佛经里禅宗五祖弘忍夜半传衣钵给六祖慧能传说的演 变, 还有, 《西游记》着力描写的九九八十一难取材于《严华经》里善 财童子的五十三参的情节。
佛经翻译对于我国语言文字发展的影响.doc
佛经翻译对于我国语言文字发展的影响中国历代学者的汉语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语义研究阶段,语音研究阶段,全面发展阶段等中国的语言研究是从汉代开始的。
因为国家统一已久,所以学术空气较浓。
当时的研究工作主要在语义方面,因为汉代崇尚儒术,提倡读经,每一个儒生都要求有阅读古书的能力。
1南北朝(420-589)以后,语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音方面。
这不是偶然的。
当时诗律学逐渐发达,为了研究韵律和节奏,需要明确地分析语音的构造,发现声调的特性。
由于佛经的翻译,中国语文学者认识了印度的语音学。
远在第二世纪(东汉),中国人已经能够把每一个音节分为两部分,就是现代所谓声母和韵母。
相传沈约(414-513)写了一部四声谱,当时诗人们已经注意到汉语里有四声,并且把这种认识用在诗律的实践上。
字典之外有韵书,其实韵书也是字典之一种,不过它是按音编排的字典罢了。
陆法言的切韵(601)是现在能看见的最早的一部韵书。
从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元明两代),中国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在北方话的活语言方面。
4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格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
首先,佛经翻译的影响是汉语双音化在魏晋时期步伐加快的重要动因。
由此导致了多种构词法的增长和完善;其次,佛经翻译对新文体及与之相适应的四字句的选用〃促成了汉语四字格独特的2+2节奏倾向的形成;再次,佛经翻译的口语化倾向影响到各种通俗文学体裁,尤其与后代白话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四字格俗语有关;最后,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会在一起,成为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2文字是语言的代表,因此,古代一切用汉语写下来的文字记载,对汉语史来说,都有作为资料的价值。
但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接近口语的作品。
就先秦来说,诗经的国风就是民间口头文学的记载;论语也可能是孔门弟子所记录下来的当时的口语。
当然,其他还有许多接近口语的作品,例如易经的彖辞和象辞就有许多俗谚在内。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3.1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哲学重经验
认识,轻理论思维,注重对生活自身的探讨,轻视思考彼岸的问题。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的传统思想便不断受到佛教思想的冲击。
首先,在人生观上。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佛教首要探讨的就是生与死的问题。佛教认为人生一切皆苦,人生的目的应该是解脱生死,人处在无休止的轮回当中,宇宙万物也都在轮回当中,还将宇宙划分层次,有天堂、人间及地狱。这一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致使许多人相信,人生的确有轮回,人生的确有无尽的烦恼和痛苦,要解脱苦难的唯一方法就是摆脱轮回。也使人相信人确实有前生也有来世,可能寄托于不同的形体中,可能在天堂,在人间,也可能在地狱。
其次,在宇宙观上。我国秦汉时期便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心的宇宙论体系。这一体系一直为儒家和道家所继承发扬。自佛教宇宙观传入以来,这一理论体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中国的思想界引起了各种争论。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属于典型的唯心主义。故儒佛道三家就开始对有神与无神、宇宙的虚与实的问题争论不休,这些争论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宇宙和探索宇宙的奥妙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方面的影响问题进行探讨。
2.佛经翻译的概况
佛经的翻译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始于东汉,盛于隋唐,续至宋元,经历了草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阶段后,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初期共译经书570部,译经多由外籍僧人口授,汉人笔录。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和竺法护。东晋至隋代这一阶段被称为佛经翻译的发展期,期间共译佛经3155卷,著名的翻译家及理论批评家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彦琮,他们不仅在实践上大有成就,在理论上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到了唐代,佛经翻译发展至鼎盛时期。据记载,此期的译经数量为玄奘的贡献最突出,他不仅译经达70部之多,译法更高超,或直译或意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规也”。历经了发展鼎盛之后,到了宋元,在朝廷的支持下,译经事业虽还在继续,但在唐后期及周朝所遭受的毁灭性打击,已使其繁华成了历史。宋元之后,译经事业便告中止。明清两代,则仅有由日文、藏文、巴利文翻译为汉文的零星作品。纵观佛典汉译的历史,除了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四大译师”之外,尚还有留下姓名的译者200多名,共译佛典2100余种,6000余卷(祁志祥,2000:76-79)。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佛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之一,而佛经作为佛教的经典文献,对于佛教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工作也是非常广泛和深入的,这些翻译成果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对译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翻译历史背景佛教是在中国汉代传入的,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风格。
而佛经则是佛教经典文献的总称,包括《大正藏》、《嘉興藏》、《宋藏》、《法藏》等种类。
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工作始于东汉末年,一直持续到唐代末期,历时约500年左右。
在这500年间,中国共进行了三次佛经翻译活动,即东汉初期的初译、晋末隋初的中译和唐代的后译。
这三次翻译活动为中国佛经翻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佛经翻译的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佛教的传入,二是中国翻译传统的发展。
由于佛教经典原文是梵文,所以佛教的传入必然伴随着翻译活动。
而中国翻译传统的发展则为佛经翻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在文字学、经羸学、史学等方面均有成熟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些都对佛经翻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翻译特点1. 随声译与意译相结合在古代佛经翻译中,经常使用随声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随声译即是音译,是指将外来语的词汇以中文的音韵或音节模仿过来。
随声译主要用于翻译佛经中的专有名词和术语,如“佛陀”、“菩提萨埵”等。
而意译则是指将外来语翻译成与之相对应的中文词汇,以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这种方法的使用使得佛经翻译在传达原文的意义和语音方面都能较好地兼顾,为后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意境表达与情感表达古代佛经翻译在表达语言的严谨性和美感上也表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在对梵文原文进行翻译时,翻译者们不仅注重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而且注重表达原文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他们常常通过修辞手法和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中的思想和情感,使得佛经翻译成品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
从中国翻译史角度看佛经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智库时代 ·119·百家争鸣摘要:源自古印度的佛教于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后,便以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诠释和需求迅速传播,并经由中国人自己的发挥和创造完成了中国化。
在此过程中,佛经汉译活动发挥了关键作用。
佛经汉译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它拉开了中国翻译史的帷幕,推动了我国与亚洲乃至西方各国之间跨文化交流的发展。
本文将从中国翻译史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佛经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从而证明中华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体系,其对佛教文化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创新。
关键词:翻译史;佛经翻译;中华文化;影响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4609(2018)09-0119-0003郝士民从中国翻译史角度看佛经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西北大学,陕西西安 710127)两汉交际之时,源自古印度的佛教经由西域地区传入中国后,逐步与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相适应,而佛经翻译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末年,在东晋至隋代迅速发展,并于唐代达到全盛时期,衰落于北宋时期。
佛经汉译拉开了中国翻译史的帷幕,引发了首个翻译高潮,并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的简要回顾,重点分析佛经汉译对汉语、中国文学以及中国古典艺术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简述(一)佛经翻译的起源佛教诞生于古印度。
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为了大力弘扬佛法,众多僧徒被国王派遣出国传教。
此后佛教传至西域地区,不少国家陆续开始信奉佛教。
佛教传至中国并得以盛行有其特定的内在原因。
汉武帝时,董仲舒创立了谶纬神学。
而佛教鼓吹人生极苦,要人忍辱修行的教义与谶纬之学正好相互配合,有利于统治阶级更好地对劳动人民进行精神统治。
所以佛经传至中国以后最先受到统治者的青睐,随后影响力急剧提升。
为了传播佛教教义,外来僧侣不断带来佛教典籍,于是佛经的翻译活动得以拉开序幕。
(二)佛经翻译的四个阶段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到北宋末年,佛经翻译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从东汉桓帝末年到西晋为第一阶段,即起步时期;从东晋到隋代为第二阶段,即发展时期;唐代为第三阶段,是全盛时期;北宋为第四阶段,此时佛经翻译进入衰落时期。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流传到中国以后,在中国得到了极⼤的推⼴,这主要得⼒于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中国最早期的翻译理论。
⼀、佛经翻译历史 根据我国佛经翻译的发展历程,⼀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阶段,从东汉到西晋的佛经翻译萌芽期;第⼆阶段,从东晋到隋的佛经翻译发展期;第三阶段,唐朝时代的佛经翻译成熟期。
中国最早的正式佛经翻译⼤约始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睡觉时梦到⾦⼈于是派遣⼤使到天竺寻访佛法,天竺僧⼈迦叶摩腾跟随使前来洛阳,翻译了《四⼗⼆章经》⼀卷。
到了东汉末年时期,⼀些古印度和西域僧⼈来到汉地,以洛阳为中⼼,翻译出⼤量的佛教典籍。
⾃此,中国的佛经翻译⽇渐兴盛,所以翻译学界⼀般把这个时期视为考察起点。
但是这时的佛经翻译⼤多为个⼈⾏为,⽆组织性,因此⽂体杂乱。
这个时期佛经翻译的特⾊,主要有⼤⼩乘两系统:⼀是以安世⾼为代表的⼩乘禅学派;⼀是以⽀娄迦谶为代表的⼤乘般若学。
从东晋开始,佛经翻译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开始出现⼤规模的翻译组织,佛经翻译开始蓬勃。
这时候翻译佛经的⼈⼤多来⾃印度,他们既通梵⽂,⼜懂汉⽂。
翻译出许多的佛经经典,主要有⼤⼩乘经论、密教经、律典等,涉及印度佛教各个流派。
这个时期佛经翻译的特点是传译较完备,译经师有系统地介绍佛经,确⽴翻译⽂体,翻译作品不求华美,但求切合原意,这是汉译佛经的发展期。
到了唐代,由于统治者⼗分重视佛经翻译活动,因此在⼈⼒财⼒⽅⾯给予了极⼤的⽀持。
特别在唐太宗时期,为⽞奘⼤师开设译经院,译经者达三千⼈之盛,这是中国译经的巅峰期,同时也是佛教的成熟期。
在这个时期译经师则以中国⾼僧主持译事,典型代表是⽞奘、义净,他们不但精通华⽂、梵⽂,佛学造诣更是博⼤精深,且以朝廷⼒量设置组织完备的译场,进⾏⼤规模的译经事业。
⼆、佛经翻译对我国翻译活动的影响 东汉⾄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学史上的第⼀次⾼潮,也是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形成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佛经翻译与文化交流发展关系,探讨佛经翻译对汉语言、汉文学和中国哲学方面的影响。
认为佛经的圆融精神促使了传统的儒家和合精神的发展,也丰富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同时,对中国文化的语言、文学发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佛经翻译;中国文化;汉语言;汉文学;中国哲学一、引言
佛经的汉译使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大放异彩,随之带来了佛学的研究风潮,不仅开创了中国宗派蓬勃发展的新面貌,而且丰富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非常珍贵的一部分。
正是由于佛教翻译如此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在翻译理论中学习和了解它尤为重要。
翻译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转换符号的过程,更是一种承载语码的文化信息用另一种语码转换而来,进而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交流和融合。
对于佛经的翻译亦是如此,回顾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由佛经翻译表现出来的“圆融”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更包容性的特点。
二、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从佛经翻译看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
回顾中国的翻译文学,曾经出现过三次大高潮:第一次是在汉唐时期,这一阶段的翻译主要以佛经翻译为主,其代表人物有道安、鸠摩罗什及玄奘等;第二次是在明末清初,主要以翻译各类经书为
主,如利玛窦对《圣经》的翻译等;第三次则是在中国近代,此时多种文体的翻译相继出现,翻译的种类也逐渐开始增多。
由此可知,佛经翻译从掀起第一次翻译高潮开始,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究其原因不仅受到了当时客观历史条件的影响,更是由于佛教“圆通”思想起着关键的作用。
《辞源》中解释“圆融”一词为:“圆融,佛教语。
破除偏执,圆满融通。
这赋予了佛教特有的性质—开放和包容。
因此,佛教传入中国之初,既能保持自己的特性,又能与中国传统的各家学说相互沟通和交流,例如,用顺应融会的态度对待儒道学说,并效仿其譬如淑世化民的正面的社会作用。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和发展了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其形式多样并不断发展变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但其不变的“和”的精神内核却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受到了一致的推崇,并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扬。
“和”的精神解释为“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
(叶小文,2005)
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合”的精神内涵与佛教的思想中的“圆通”极具相似性和相通性。
因此,佛教传入中国,并没出现像欧洲中世纪因文化和宗教冲突而导致战争的现象,反而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并且促进和完善了中华文明。
2、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经文翻译在中国翻译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是由于中国
最早的翻译实践起源于此,而且中外文化交流也起源于印度佛教流传的经文翻译。
可以说,佛教翻译已经渗入了中国文化中例如语言,文学,哲学和其它等各个方面,影响巨大。
(1)汉语言的改变。
佛经翻译对汉语的改变虽不明显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
例如现在汉语词汇中的“因果”,“菩萨”和“一尘不染”等都是从佛经翻译中得来的。
除了词汇的丰富之外,汉语语法也随之变化。
例如,作为佛教经文的特征之一的长定语在翻译中就被保留了下来,逐渐成为了汉语的一个特征。
除此之外,佛经翻译中的倒装,并列和重复等现象也同样在中国古汉语中出现,但是比例并不高。
我们没有意识到:很多现代汉语中的我们像熟悉的修辞手法都是几千年前的外来语。
(2)汉文学的改变。
汉文学历史悠久,经历了长久的变化才形成今天的汉文学。
从内容上看,佛经翻译促使了中国文学的繁荣,佛教文学中丰富的想象力把沉闷的古汉语解放了出来。
例如,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最赋有想象力的作品要数庄周和屈原的作品了,直到佛经的传入,我们有了《封神榜》、《西游记》等小说,期中超自然的想象人物哪吒,孙悟空和其它拥有超能力的众神鬼怪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们,“三头六臂”,上天入地,能变身形等给每一个中国儿童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3)中国文化其他方面的改变。
经文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并且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电影中关于和尚尼姑的生活描述,关于人们崇尚佛教的体现;音乐中相关的曲词乐;绘画中
以佛教故事和人物为素材;中国每个城市都常看到的佛教神像和雕塑。
可以说,没有佛教的传入,就没有龙门和云冈石窟中的雕塑;就没有敦煌珍贵的壁画和飞天。
以上种种都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走进中国世代相传的信仰中,许多的观念都来自经文翻译,老人们常常提到的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都是经文翻译对中国文化的改变。
三、促进了中国哲学的改变
经文的传入也促进形成了中国的新哲学——新孔学。
尽管传统的佛教和新孔学都着重强调自我修养,但在中国传统的哲学中提到的自我修养是指“治理国家,镇压暴动”,而不同与佛教意在帮人超脱凡世已到达得道成佛的目的。
新孔学提出了“上帝法则的观念”,主张相信天人合一,一旦天人合一后,他们“治理国家,镇压暴动”的神圣使命就完成了。
新孔学的显著特点在于:很好的运用了辩证法,在批判佛教的同事再吸收了她一部分的观点。
由此,中国形成了完善的本位论和价值论以及关于生活的哲学体系。
所以,佛教的翻译为中国哲学注入了新能量。
四、结语
当翻译行为作为某个译者的个体活动时,其动机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但是当某类翻译活动成为一定规模并具有持续性的集体活动时,就必然具有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原因,同时也会对译入语的社会和文化造成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影响,佛教翻译正是如此。
仅仅佛教“圆通”的思想就促进和完善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圆融”
的文化精神特质。
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次高峰,给中国的文化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2.
[2] 党金学.中外翻译理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3]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4] 罗新彰.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 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6]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7] 郑声滔.翻译与文化交流[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8] 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