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2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含教学反思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1、完成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
2、观察瓦楞纸板结构,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逐渐养成小组合作,共同实验、学习的习惯。
2、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
【本课知识点】1、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研究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实验,可出科学结论。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瓦楞纸抗弯曲能力强的原因。
【教学准备】实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回形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不同形状的钢、铝型材料样品或是图片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展示各种形状的钢材\铝材的图片2、思考:为什么钢材和铝材要设计成“T”“U”“L”“工”“口”字形状呢?这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3、过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饿研究1、制定实验方案(1)这个实验中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2)保持不变的条件有哪些呢?(3)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2、小组合作,先预测再做实验,分别测出“一”字形、“U”形和“W”形纸的抗弯曲能力。
3、通过比较承载的回形针的数量,得出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科学结论。
4、思考:(1)其他材料的形状发生改变后,其抗弯曲能力也会改变吗?(2)为什么改变形状可以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呢?5、引导:(1)增加宽度和增加厚度,哪个更能提高材料的看法弯曲能力?(2)将“一”字形的材料变成“L”形材料,相当于那一部分是立放了?宽度怎么变?厚度怎么变呢?6、总结:“L”形材料虽然宽度减小了,但是厚度却增加了,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L”形材料比“一”字形材料具有更强的抗弯曲能力。
三、瓦楞纸板的研究1、观察瓦楞纸板的实物2、和普通打印纸相比,感觉瓦楞纸板的抗弯曲能力大小。
3、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并思考:(1)它有几层?(2)各部分的厚薄、软硬是如何的呢?(3)瓦楞纸板有什么特点?4、思考:瓦楞纸板抗弯曲能力强的原因是什么?5、同学发言,互相评价,最后教师总结归纳:瓦楞纸板报有好几层,比较厚,里面有层是弯折的,又折有黏合,具有较强的抗弯曲能力。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1抵抗弯曲》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1抵抗弯曲》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抵抗弯曲》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物体的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以及不同物体的抗弯曲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物体运动和力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弹性和塑性的概念,认识不同物体的抗弯曲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弹性形变、塑性形变和抗弯曲能力的概念。
2.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物体抗弯曲能力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讲解法:教师针对实验结果和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弹性形变、塑性形变和抗弯曲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弹簧、铁丝、塑料尺等。
2.教学课件:实验动画、图片等。
3.教学反思:对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验动画,引导学生关注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形变现象。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吗?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实验器材,简要介绍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提问:你们猜想一下,这些物体的抗弯曲能力会怎样?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弹性形变、塑性形变和抗弯曲能力的概念。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抵抗弯曲》教学反思(5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抵抗弯曲》教学反思(5篇)大全学校六班级科学上册《反抗弯曲》教学反思(5篇)学校六班级科学上册《反抗弯曲》教学反思(5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非常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阅历,教学反思我们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学校六班级科学上册《反抗弯曲》教学反思(5篇),欢迎大家共享。
学校六班级科学上册《反抗弯曲》教学反思1课上下来也遇到一些问题,总结一下,我认为有下面三点思索:思索一、如何应对孩子提出的纸的长短会影响抗弯曲力量的熟悉?我的理解是孩子能提出这样的观点,他们的前概念是很丰富的,他们对纸的抗弯力量有自己初始的熟悉与理解,应当值得确定与讨论。
所以我将课的密度临时拉大的,将讨论纸的长短影响抗弯力量的讨论作为演示试验放入课堂教学任务中。
思索二、课本中从生活中来,最终到生活中去的讨论任务的支配与实际生活问题思索的活动支配好像很合理,可是我感觉我在教学中比较生硬,我想这主要是我自身的缘由,我对课没有认真地思索,许多环节的连接课前没有认真考虑,导致感觉课上下来有点不自然,主要表现在纸的讨论很难与横梁联系起来,同学对横梁和竖梁的熟悉是很牵强的。
思索三、孩子对纸的宽度和厚度影响抗弯力量的讨论,我里面存在不少不科学的问题,就纸的厚度我是将纸对折来增加它的厚度,课后回想起来,觉得还是很不科学的,由于纸弯折后有不少的弹性,弹性也势必影响其抗弯力量,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避开类似这样的状况消失。
学校六班级科学上册《反抗弯曲》教学反思210月10日,由于大店口的老师来听课,学校支配我在长林上一堂科学课。
我选择了《反抗弯曲》一课。
这堂课,我转变了科学一贯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方案-试验-汇报搜集整理(资料))。
而是本着让同学在体验中不断改进方案,实施方案。
注意的是同学的体验。
从同学仿照演示试测一张纸的反抗弯曲力量开头,让同学对差异大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让他们自己来发觉影响反抗弯曲力量的因素有纸的厚度、宽度、材料、外形、长度等,在同学不能顺当说出这些因素时,可以把同学试验中的用纸拿出来,让他们比较,就能明显地发觉两者的区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抗弯曲能力不同,并能够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物体形状和力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抗弯曲能力的概念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深入理解这一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抗弯曲能力的概念,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抗弯曲能力不同。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抗弯曲能力的概念。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的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变化,让学生深入理解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物体(如木块、铁片等)、弯曲工具(如钳子、扳手等)、测试仪器(如测力计等)。
2.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的力,有些物体容易变形,而有些物体不容易变形?引发学生对于物体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抗弯曲能力的概念,并通过示例来说明不同形状的物体抗弯曲能力不同。
让学生初步了解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不同的形状的物体进行弯曲,并观察和记录结果。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抗曲能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抗曲能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目的1.理解物体的形状对其功能和特性的影响;2.理解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特征;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4.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我们走进一个工厂,工厂里面有很多机器,那么这些机器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请学生们自由发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并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二、学习新知1. 形状对物体的影响教师讲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
比如,雨伞、风车、桥梁等都是由不同形状的部件组成的。
雨伞的面积大,适合防雨;风车的叶片倾斜,适合转动;桥梁的梁柱为三角形,能承受外力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拉力。
让学生自己分组,分别观察几种常见的物体的形状、功能、特性,并在小组内做一张图表,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2. 不同物体对外界力的反应教师示范:老师拿着一根铁制弹性强的杆子,把其中一端夹在桌子的缝隙里,再用手把杆子的另一端拉动,学生们会发现,杆子会出现形变。
这时,老师让学生们分别把自己的手指插到桌面上,推一下,再拿出来看一下手指的形状是否有所改变。
然后,老师用实验解释。
拿一条橡皮筋,让学生用力拉伸它,然后放手,橡皮筋会立即恢复原来的形状。
这是因为橡皮筋成分的特殊性质使其具有高的抗曲能力,它能迅速回到原来的形状。
三、学生探究1. 探究物体在力作用下的形变请学生用带刻度的塑料卡尺、橡皮筋、圆珠笔芯等小工具做一个小实验:将带刻度的塑料卡尺放在桌上,用双手按压卡尺的一端,然后抬起来,卡尺是否会发生形变?用弹性较好的圆珠笔芯和橡皮筋做同样的实验,比较不同物体对外力的反应。
2. 探究物体的形状对其功能的影响老师准备了几个不同形状的小工具,让学生自由搭配,尝试让它们各自发挥最大的效果。
3. 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自主交流,总结一下实验的结果。
比较不同物体对外力的反应,以及物体形状对其功能的影响。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形状的物体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以及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特征。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以生活中的钢材为何要加工成不同形状引入,旨在让学生发现、提出本课的研究内容——材料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形状有关吗?接着进入探讨材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重点环节,用一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类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熟悉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
而要保证材料既有足够的抗弯曲的能力又可以尽可能节约材料的道理,教科书以资料的形式给出,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
最后通过对瓦楞纸板的研究,不但可以增强对前面活动的熟悉,而且又把知识带到了实际的生活中,同时还表现出科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特点!尽力追求科学学习的生活性和探讨性。
学情分析本课是形状与结构的第二课时。
学生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已经知道,靠增加厚度和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而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另一种方式是改变材料的形状,这是本课时重点要研究的问题。
通过用一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类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熟悉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理解熟悉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进程与方式】一、经历测试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进程;二、经历观察瓦楞纸的结构并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进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培育学生按照现象提出问题、实验研究、按如实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和习惯。
二、体会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庞大影响力,从而形成酷爱科学,踊跃探索创新的动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探讨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解释为何改变形状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教学进程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以生活中的钢材为何要加工成不同形状引入,旨在让学生发现、提出本课的研究内容——材料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形状有关吗?接着进入探讨材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重点环节,用一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类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熟悉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
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抗曲能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抗曲能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比较简单的物体形状,了解各种物体的基本形状与特点;2.掌握如何确定一个物体的形状;3.了解和掌握材料的韧性和塑性,并且知道如何通过材料的特性合理的使用材料,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4.了解形状对于物体的抗曲能力产生的影响;5.了解相关科学知识,拓宽科学视野,提高科学素养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形状1.每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形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物体的外形来判断它的形状;2.学生可以将物体的形状分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五边形等等;3.通过让学生自己绘制各种形状,或让学生根据图形给定的边长绘制形状,让学生加深学习。
第二部分:材料的韧性和塑性1.韧性:材料抵御断裂的能力;2.塑性:材料形变的能力;3.材料的抗拉强度:材料抵抗拉伸断裂的能力;4.材料的抗压强度:材料抵抗挤压破碎的能力。
第三部分:形状对抗曲能力的影响1.强度:材料抵御分裂和断裂的能力;2.刚性: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3.掌握杆、梁、柱的大小及其抗弯性能。
教学方法1.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多角度开展教学;2.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对一些材料进行测试,了解到物体的特性;3.尽量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关键词、图表等多种方式,展现物体抗曲形状间的关系。
教学步骤第一节:形状1.导入,介绍物体形状与简单的图形;2.具体介绍常见的物体形状,并让学生分类;3.教师展示一些简单形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画各种图形,并点击摸底答题;4.播放短视频;5.学生提问并讨论,解答可能存在的疑惑状况。
第二节:材料的韧性和塑性1.导入,积极准确讲解材料的韧性和塑性;2.通过示范做简单实验,让学生了解材料的特性;3.基于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展开学习,让学生更好理解材料特性;4.让学生比较一些不同品种材料的特性;5.对学生进行摸底或其他测试,检测其学习进度。
第三节:形状对抗曲能力的影响1.导入,指导学生理解强度和刚性的概念并衔接抗弯性能的概念;2.鼓励学生发问和思考杆、梁、柱的大小和抗弯性能差异;3.通过展示实验和测量结论等多种方式,给学生呈现细腻的知识冲击;4.让学生观察和得出结论。
教科版科学六上《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一. 教材分析《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教科书通过提供具体的实验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力学和材料科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如物体的稳定性、压力等。
但他们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可能还没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去发现和总结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2.难点:让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够从中总结出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总结实验结果。
3.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和工具:牙签、水、玻璃板、铅笔等。
2.实验报告表格:用于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3.PPT:用于展示实验步骤和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有关力学和材料科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PPT展示实验步骤和结果,让学生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填写实验报告表格。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总结实验结果。
六年级科学上册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教案教科版
教案:六年级科学上册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教案(教科版)第一章:引言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1.2 教学重点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定义。
实验探究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1.3 教学难点理解形状和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运用实验方法探究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1.4 教学准备实验室设备:尺子、剪刀、橡皮泥、实验桌。
实验材料:纸张、塑料板、木棒。
1.5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的物体,如纸张、塑料板、木棒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第二章:探究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2.1 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2.2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数据分析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2.3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法来探究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4 教学准备实验室设备:实验桌、尺子、剪刀、橡皮泥。
实验材料:纸张、塑料板、木棒。
2.5 实验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张纸张、一把剪刀和一块橡皮泥。
要求学生将纸张折叠成不同的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等。
使用尺子测量折叠后的纸张的抗弯曲能力,即纸张的厚度。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小组间的比较。
2.6 数据分析让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形状和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释实验结果。
2.7 结论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形状和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三章: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应用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形状和抗弯曲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重点形状和抗弯曲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3 教学难点理解形状和抗弯曲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4 教学准备实验室设备:实验桌、实物模型。
实验材料:塑料板、木棒。
3.5 应用实例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桥梁、建筑物的形状设计。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反思范文模板3篇(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教学反思范文模板)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反思范文模板3篇(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反思范文模板)下面是收集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反思3篇(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反思),以供借鉴。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反思1这一课我们听得很多,感触也很多,初期给我感觉: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学中只要突破各种形状的制作已经丈量其抗弯曲能力,基天性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挑战性的问题比较少。
实际教学中,我也碰到这样的问题,我发现圆形的和方形的形状制作非常麻烦、检测其抗弯曲能力也是相当麻烦的,教学中,我们不能比较各种形状抗弯曲能力的强弱,我们要强调与一字形的相比,纸改变形状后,抗弯曲能力是否增强了。
对于圆形和方形为什么容易坍塌,在后续关于力的分解中,我们可以研讨相关的问题。
我在教学中发现不少班级中对于为什么改变形状后抗弯曲能力会增强的原因能从圆形和方形会坍塌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波浪形作为再一次的突破口,协助基础相对比较单薄的小朋友理解其中的原因,我尝试中效果还可以。
课本中瓦楞纸的提出,我们的问题不要局限于为什么抗弯曲能力增强了?我们要在这个点上挖深挖透,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瓦楞纸有五层(我准备的就五层),两层波浪形,三层一字形,为什么制作的’时候五层都制作成波浪形呢?这样的抗弯曲能力不是更强了吗?同学能从瓦楞纸中受到启发,改变形状的纸抗弯曲能力增强,那是要在形状不改变的前提下,假如形状发生了变化,其抗弯曲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瓦楞纸用三层一字形的夹住两层波浪形的,其目的就是固定波浪形的形状,使其抗弯曲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因为前期同学已经对于圆形和方形的形状容易改变形状而坍塌有了认识,所以在此基础上同学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看似简单的一课,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说明什么?我们要更深层次地去关注我们小朋友的前概念和教材编排中的实际容易受忽略的问题。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反思2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圆形的和方形的形状制作非常麻烦、检测其抗弯曲能力也是相当麻烦的,加上六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很多形状力学问题接触的少,给教学中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指导,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简单实验的结果能够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解释。
但是,学生在理解和应用科学概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形象直观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操作和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概念解释实验结果,理解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实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弯曲现象,引起学生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数据分析: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讨论不同形状的物体抗弯曲能力的变化规律。
4.讲解与解释: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讲解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概念解释实验现象。
教科版科学六上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一. 教材分析《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影响物体抗弯曲能力的因素,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等知识,对实验探究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2.难点:分析影响物体抗弯曲能力的因素,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塑料片、弯曲力计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塑料片、铁片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表现。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抗弯曲能力会有什么不同?”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实验材料,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每组选择不同形状的塑料片,用弯曲力计测量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操练(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形状合适的物体来承受外力,以提高其抗弯曲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一. 教材分析《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发现形状对物体的抗弯曲能力有重要影响,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物体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他们可能还没有明确的认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发现形状对物体的抗弯曲能力有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2.难点:让学生运用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规律。
3.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不同形状的塑料片、尺子、夹子等。
2.实验材料:橡皮泥、沙子等。
3.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物体变形的情况?这种变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将一块橡皮泥放在桌子上,用夹子将其夹成不同形状,如圆形、方形、长方形等。
然后让学生观察橡皮泥的变形情况。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用一块塑料片,用夹子将其夹成不同形状。
然后观察塑料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发现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六年级科学上册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时的抗弯曲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时的抗弯曲能力。
2. 学习如何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三、教学重点:1. 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时的抗弯曲能力。
2. 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四、教学难点:1. 理解抗弯曲能力的概念。
2. 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塑料片、金属片、木片等。
2. 实验工具:尺子、剪刀、胶带等。
3. 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引发学生对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抗弯曲能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时的抗弯曲能力可能不同。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时的抗弯曲能力。
5.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抗弯曲能力较强的结构等。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时的抗弯曲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物体在受到外力时的抗弯曲能力。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十、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时的抗弯曲能力。
七、教学重点:1. 掌握实验数据分析的方法。
八、教学难点:1. 理解实验数据背后的科学原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1抵抗弯曲》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1抵抗弯曲》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2.1抵抗弯曲》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弯曲的概念,掌握抵抗弯曲的方法,以及了解弯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一课的内容是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一次深入探索,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弯曲的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科学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
然而,对于弯曲的原理和抵抗弯曲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弯曲的概念,掌握抵抗弯曲的方法。
2.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弯曲的概念,掌握抵抗弯曲的方法。
2.难点:理解弯曲的原理,学会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材料:铁丝、弯曲器、观察记录表。
2.准备PPT,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弯曲现象,如弯曲的河流、弯曲的公路等,引导学生关注弯曲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
2.呈现(5分钟)简要介绍弯曲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弯曲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铁丝在弯曲器作用下的弯曲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弯曲的过程。
4.巩固(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抵抗弯曲的方法,如改变形状、增加强度等。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加深对弯曲现象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讨论弯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弯曲的自行车架、弯曲的桥梁等。
引导学生思考弯曲现象的优点和缺点。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弯曲的概念和抵抗弯曲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弯曲现象,分析其优点和缺点,下节课分享。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材分析:《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习了《抵抗弯曲》,知道增加宽度可以提高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抗弯曲能力的前提下,通过探究同一材料形状改变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知道在不增加材料的基础上,可以改变材料的形状来提高抗弯曲能力并分析其中的原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会对改变材料的形状来提高抗弯曲能力做出解释。
过程与方法:1、会设计和不断修正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
2、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小组合作实验进行探究的必要性。
2、乐于根据观察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会设计和修正“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教学难点:会对改变材料的形状来提高抗弯曲能力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A4纸,木块,大卡纸,垫圈(放在盘子里),准备好演示台、大记号笔、(“垫圈放的位置一样,纸的长度一样”小纸条)。
折成长度一样的U形,W 形,长度不一样的W形。
手表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机动)师:同学们,今天是第二次和大家上课了,和上一节课比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上课地点变了,听课老师多了,说话要用话筒了。
师:话筒会用吗?你能用话筒介绍一下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学生介绍:一、设置情景、引出问题1、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材料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发现了什么?学生:提高材料宽度能提高抗弯曲能力,提高材料厚度能大大提高抗弯曲能力。
师出示一张纸。
提问:这两种方法是从增加材料的角度来增强抗弯曲能力的,我这里有这样一张纸,你能否换个方法提高它的抗弯曲能力?小组讨论一下。
教师板书:提高抗弯曲能力小组讨论(教师巡视,进行指导)2、小组汇报:师:谁能代表小组说说你们的办法?学生说折一折师:你准备怎么折?学生汇报略师:还能怎么折?师追问:把这张纸折成()()形就是改变了纸的形状(教师板书)改变形状你认为改变成这些形状能提高它的抗弯曲能力?同学们认为呢?教师板书?号师:我们有办法知道吗?学生:做实验二、领取材料、初步探究1、师:老师这里有些材料,白纸、木块、垫圈,你能用这些材料来研究改变形状能否提高抗弯曲能力吗。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形状和力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抗弯曲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抗弯曲能力的概念,思考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抗弯曲能力的概念。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物体(如木块、铁片等)、实验桌、仪器等。
2.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弯曲的竹签、变形的金属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会发生变形?它们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木块、铁片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的形状是否会影响它们的抗弯曲能力?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一. 教材分析《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通过让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的梁在受到弯曲力时的抗弯曲能力,让学生理解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对于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没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帮助他们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形状的梁在受到弯曲力时的抗弯曲能力,引导学生探究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共同探讨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3.归纳法:在实验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明确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梁(如矩形梁、三角形梁、圆形梁等)、弯曲力测试仪、支架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梁,引发学生对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关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实验材料和实验工具,并向学生介绍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的梁在受到弯曲力时的抗弯曲能力,并记录实验数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和发现,引导学生总结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抗曲能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抗曲能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部分一、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物体的形状特征。
2.了解物体在使用和生产时形状有很多要求,这要求物体必须有适当的抗曲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注重观察和实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生产中,了解物体的形状特征和形状与抗曲能力的关系。
2.难点:由学生对形状与抗曲能力进行探究和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物体的不同形状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究兴趣。
2.呈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形状的特点。
3.实践探究:让学生依次拿起桌子上的不同形状的物品,并根据形状进行分类。
4.总结:对学生分类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了解每种物体的特点和用途。
5.实验分析:通过将小球放在不同形状的平台上观察其运动情况,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的抗曲能力。
6.归纳总结:总结形状与抗曲能力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四、教学设计说明1.建立学生观察丰富多样物体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2.老师要通过信息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探究和实验,通过实践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如图片展示、实物呈现、实践探究、实验分析等,较好地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同时,通过对形状与抗曲能力的探究和实验分析,学生不仅增强了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但该教学过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实践探究环节中,学生有些整理不够仔细,对某些物品的形状分类不够准确。
这可能是受学生个体差异、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可更加注重分类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以提升学生观察分类的准确程度。
在实验环节中,虽然学生积极参与,但对于抗曲能力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要在课后进行知识补充和强化巩固,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形状与抗曲能力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优秀教案及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以生活中的钢材为什么要加工成不同形状引入,旨在让学生发现、提出本课的研究内容——材料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形状有关吗?
接着进入探究材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重点环节,用同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认识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
而要保证材料既有足够的抗弯曲的能力又可以尽量节约材料的道理,教科书以资料的形式给出,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
最后通过对瓦楞纸板的研究,不但可以加强对前面活动的认识,而且又把知识带到了实际的生活中,同时还体现出科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特点!尽力追求科学学习的生活性和探究性。
学情分析
本课是形状与结构的第二课时。
学生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已经知道,靠增加厚度和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而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另一
种方法是改变材料的形状,这是本课时重点要研究的问题。
通过用同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认识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认识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测试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过程;
2、经历观察瓦楞纸的结构并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和习惯。
2、体会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从而形成热爱科学,积极探索创新的动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改变形状也能提高材料
的抗弯曲能力。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以生活中的钢材为什么要加工成不同形状引入,旨在让学生发现、提出本课的研究内容——材料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形状有关吗?
接着进入探究材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重点环节,用同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认识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
而要保证材料既有足够的抗弯曲的能力又可以尽量节约材料的道理,教科书以资料的形式给出,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
最后通过对瓦楞纸板的研究,不但可以加强对前面活动的认识,而且又把知识带到了实际的生活中,同时还体现出科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特点!尽力追求科学学习的生活性和探究性。
学情分析
本课是形状与结构的第二课时。
学生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已经知道,靠增加厚度和宽度可以增强
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而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另一种方法是改变材料的形状,这是本课时重点要研究的问题。
通过用同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认识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认识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测试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过程;
2、经历观察瓦楞纸的结构并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和习惯。
2、体会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从而形成热爱科学,积极探索创新的动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改变形状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以生活中的钢材为什么要加工成不同形状引入,旨在让学生发现、提出本课的研究内容——材料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形状有关吗?
接着进入探究材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重点环节,用同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认识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
而要保证材料既有足够的抗弯曲的能力又可以尽量节约材料的道理,教科书以资料的形式给出,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
最后通过对瓦楞纸板的研究,不但可以加强对前面活动的认识,而且又把知识带到了实际的生活中,同时还体现出科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特点!尽力追求科学学习的生活性和探究性。
学情分析
本课是形状与结构的第二课时。
学生通过第
一课的学习已经知道,靠增加厚度和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而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另一种方法是改变材料的形状,这是本课时重点要研究的问题。
通过用同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认识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认识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测试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过程;
2、经历观察瓦楞纸的结构并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和习惯。
2、体会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从而形成热爱科学,积极探索创新的动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
验,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改变形状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教学过程。